登陆注册
12074500000007

第7章 遗物

二爷家在县城,因此上初中高中的时候,我一直住在二爷家里。部分因素也是二爷家里人口太少的缘故。偌大的院子,实际上只有二爷二奶奶住着,我去了,是可以添一丝热闹和生气的,毕竟我是个娃娃嘛。

我在二爷家住了大概一年多,上初二时,二爷家里又来了一个老奶奶,是二奶奶的姐姐。原本以为她住一段时间便走,谁知竟就家人一样地住了下来。原来她是一个孤寡的人,丈夫早就去世了,自己又不生育,收养的一个女儿,虽说也还孝顺,但总住在女婿家也非常事,于是就在二奶奶家住下来。这一住就一直住到她归真。

我叫她姨奶奶。我们都被安排住在伙房里。在一面炕上,我和这个老人一睡竟就是七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缘分。

虽说同是姊妹,但是和二奶奶的矮小不同,她是瘦高的个子。即使她年逾古稀,还是比二奶奶要高出少半个头来。而且她们的脸型也不同,二奶奶是圆胖的脸,她却是瓜子脸,清瘦得有一丝脱俗。她年轻时一定很好看的。她们会常常说起她们脸型的这种不同来,说他们兄弟姊妹十个,几个是圆脸,几个是吊脸,为什么呢?原来几个是跟了父亲的相,另几个又跟了母亲的相。说来姨奶奶是跟了她父亲的相。我大是个大汉子,手一伸,能摸到骆驼脸上。姨奶奶说。二奶奶也这样说的。二爷那时候情绪阴沉,喜欢独居,这样二奶奶有时候就来伙房里睡。炕很小,有时防止被挤到炕下去,我就睡在两个奶奶的脚底下。二奶奶不知害着一种什么病,脚总是发热,需要将赤脚伸出被外面。有时还要求我给她挠一挠。二奶奶的脚板硬硬的,摸着并不是很热,反有些凉。两个老人都喜欢给我讲故事。她们的故事又大都是一样的,因此有时候就是你一句我一句,似乎在争抢着说,有时候是相互补充着说。老实讲姨奶奶说出来的故事没有二奶奶有意思。实际多时候也是二奶奶讲,我们听,有时姨奶奶印证或补充一句罢了。讲的都是些老戏,《墙头记》《三滴血》什么的。讲的最多的是《三娘教子》,我都听得厌了,她们还像第一次讲似的,总是那样兴致勃勃。这大概是因为二奶奶觉得自己没有教育好儿子,心有所感,因此才有些情不自禁吧。二奶奶的儿子在中学里教书,我就是他的学生,上课极认真,学识也好,在学校里口碑很不错。但不知怎么的,他们母子之间却有些疙疙瘩瘩。这是二奶奶一生最大的心病。我把儿白养了。二奶奶喜欢这样说。但是姨奶奶不同意二奶奶这样说,她说二奶奶再命苦,也还有个儿呢,她呢,连个不好的儿也没有,这就是不一样,有和没就是不一样。二奶奶说,有了不给你益吉,光是惹你生气,惹得你心口痛,这样的儿,还不如没有。姨奶奶摇着头不同意这样的话,说儿毕竟是儿啊。实际二奶奶的儿子每周总要来看看老人的,虽然手里也并不见得拿什么,但一来就忙个不停,给二奶奶倒炉筒子啊,去给二奶奶买点药啊什么的。虽然要二奶奶自己掏钱,但跑总还是他要跑的。而且二奶奶嘴上如此说,做了好吃的就让我带信把她的儿子叫来,满满的一碗羊羔肉摆在他前面。儿子吃肉的时候,她显然很满足,真是比自己吃还要高兴。但是儿子前脚走,她后脚就骂起来。二奶奶先是用两个手指比画比画,然后说,你看我这儿,来给我也不买这么大的一个瓜子。姨奶奶说,你儿也有你儿的光阴嘛,再说你也不缺那一两个瓜子。我就是听着这样的唠叨度过了中学时期。现在想起来,这唠叨里似乎有那么多深长醇厚的滋味,回来绕去,发酵那样,使我觉得沉溺和神往。

现在想起来,虽说姨奶奶和二奶奶是情同手足的姊妹,而且她们的情分看得出也真是不错,但事实上姨奶奶一直还是小小心心做着一个客人的。姨奶奶的需求真可谓少到了极限。我不记得她有穿新衣裳的时候。我现在只要一闭眼,就能清楚地看到她穿的那身衣裳,灰蓝的长衫,洗得脱了本色的黑裤子,但是很干净。姨奶奶的确是一个很干净的人。我有一个很深的关于她的印象,就是她常常从水盆里捞起衣服来,对了灯光看着。她好像没有在阳光下洗过衣服。她是我见过的最为年迈的洗衣服的人。她吃得也不多,如果是米饭,她就要很少的一点,她说她吃不惯大米饭;要是面饭,她就先舀一小勺面条,然后往里面舀汤,将面条像小鱼那样飘起来。她说她习惯于这样子吃饭,要多喝汤,老年人,多喝汤对肚子好,她像一个有经验的人似的这样说。她总是把汤喝到口里漱几漱才喝下去。二爷好像是因此皱过眉头,或者是放碗的时候声音响了一些,就不见她再那样子漱口的喝汤了,而是一径地就喝下去。她有时候会用两手捧了一块干馍馍嚼着。这实在对她是一种刑罚,七十多岁的人,牙齿再好,也对付不了这样的干馍馍了。但她说干馍馍嚼起来味长,香,就像会吃肉的人偏不吃肉,而是啃骨头,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啃骨头比吃肉香,嚼干馍馍也是一样的道理。说虽如此说,但是一块馍馍在她的嘴里颠来倒去,总是不轻易被她降服。我总觉得干馍馍与其说是被她嚼碎,倒不如说是在嘴里久了,被唾液浸得软了,这样才得以使她吃下去。

其实姨奶奶不必这样的,谁限制了她的吃呢?莫说二奶奶,就是二爷,也不曾说过一句半句的。姨奶奶她纯粹是画地为牢,自己给自己设立着一些禁忌和规矩。

譬如她除了在伙房和院子里活动外,绝少到二爷的房子里去。在院子里捡到什么,也不献殷勤地拿给他们,而是默默地放在一个醒目的触手可及的地方。她也刷牙,但她的刷牙是不需要牙膏的,她用清水漱口,她一定觉得牙膏的不洁吧。她对一切买来的东西都有着一种拒绝和不接受,譬如蛋糕、饼干、罐头一类,她就声明她从来不吃这些东西。她刷牙不光是不用牙膏,连牙刷也不用的,她在清水里撒几粒细盐,就用这盐水漱口,手指在嘴里漱几漱,就算是她刷牙了。她的一些行为也影响了我,譬如关灯,我是个学生,夜里总是得看看书的,但是她总是早睡,也催促我,我的头刚一挨枕头,被她看到,啪一下灯就关了。往往我们关灯很久了还听到正房里的电视在响着。院里有不少果树,有时候果子不免自己掉下来,她看到,捡起来,不会吃的,而是放到什么地方去,譬如窗台上或者一只竹篮子里。这似乎对我是一种暗示,我捡起地上的果子时也只好不吃,学她的样子放到窗台上或竹篮子里。我因此能从她眼里看到赞许的意思,她还会把这一点夸耀给二奶奶,说我是一个有志气的娃娃。

但我实在和她不一样的,趁着夜里上厕所的机会,我会暗中揪两个果子,拿到一边偷偷地吃掉。为了不留痕迹,果芯都被我吃掉了。这样做真是有一种不可告人的快乐的。

姨奶奶是我所见过的教门方面最为虔诚的人。

教主杨守真是她的一个远方侄子,这就使她学了教主的样子,每天半夜里起来,燃一根香秉在手里,低着头一直默坐到天亮。说来她还是有着一样要求的,她需要每天夜里都能有一炷香。这个也的确是一直被满足着的。有一个小木桌,有一个小香炉,她半夜里醒来就在那木桌边坐着,将点燃的香静静悄悄地秉持在手里,待燃去许多时才插到香炉里去。她总是在一个合适的时刻轻轻地唤我起床上学,我睁开眼睛时也总是一如既往地看到她默坐在小桌前,头垂得很低,像是睡着了。但她是醒着的,有时候手里会掐着一串念珠,似乎她睡着了,只有掐念珠的手还醒着似的。而香炉里的那炷香,已余了不多的一截,像是整个夜晚也正是在这一炷香上一点点流逝掉的。香余剩无多时,夜也就要尽了,白天就要来临了,果然看见窗纸隐隐亮起来。她那样默坐时是不开灯的,就那样在夜里嗅着清香,一动不动地默坐到天亮。

一次她要求杨守真教主给她教念一段什么经文,那似乎是一段极重要极神秘的经文,不到一定年龄,没有相当的遵守,教主一般是不会教的。但她的记忆力不行了,念了后半句就忘了前半句。她为此痛不欲生。教主顾怜她吧,而且毕竟是她的侄子,于是想出一个办法来,把那念词偷偷写在一片纸上,让她保管好,晚上让我教给她念。毕竟我是一个顽童嘛,不要紧的,但是要求不能把纸条给我带到别处去,一教完就收起来。这个是不消教主嘱咐的,姨奶奶总是要收她的命根子那样及时地把它收回去。她还要求我不要说给外人,二奶奶也不要说。这一点我是做得到的。那一段时间,姨奶奶似乎对我有着太多的希求和感激,她甚至是有些巴结我讨好我,老是做自我批评,说自己的这个脑子没用处了,连石头也不如,但是若背会了一句时,她就会非常的兴奋起来,整个人一时显得有些异样,眼睛亮起来,脸有些红,她在极度的兴奋中甚至是有些羞涩,说,孙子啊,奶奶咋补得上你的情呢?咋补得上你的情呢?这算是个什么事情啊。有时候她会从被缝里突然地摸出一只梨或者苹果来给我,鼓励我吃。吃,吃了好好给奶奶教经。她这样说。哪里来的果子和梨呢?我只是吃罢了,并不多这些疑问的。记得那时候我睡觉很放肆,睡梦里很是占位置,有时候睁眼才发现自己是斜横着睡在炕上,因此姨奶奶的香炉桌就因陋就简地缩紧在一小块地方,有时一个桌脚几乎是要到炕外边去了。我知道是老人在姑息和宽容着我。巴掌大的一小块纸上的字,老人陆陆续续总学了一月之久,才终于学会。她在这件事上对我的感激和报答是持久的过分的,过去许多年了她还会拿这事由衷地对我说感激话,说她没钱,要是有钱,就一定给我买一双袜子啊什么的。

有一年姨奶奶到我家去了。记得是冬天,父亲用毛驴将她驮到我家里去。因为我常常说到姨奶奶的好处,因此母亲对姨奶奶抱有相当的感激,加上母亲又是一个足备善意又很能干的人,就把姨奶奶侍候得使她很不安。她给母亲说了许多事,她自己的,她丈夫的,她的养女的……说了很多很多,说得母亲直流眼泪。她有时候也会被自己说得哽咽一下,但流泪是没有的。她说她在二奶奶家过得很好,夸二爷二奶奶都是世上少见的好人,说自己还是有福气的,毕竟还有这么个可以落脚的地方,不错了,真是不错的了,人嘛,还要怎么样呢?像她这样子挨家挨户张手讨要的老人,也不是没有啊。从这些感慨里使人觉到她还是一个幸运的人,命好的人。说得最多的自然还是我,夸我多么的规矩啊,有志气啊,果子掉到地上也不会捡起来吃啊。可能是母亲的侍候使她太觉得过意不去,她竟然把我给她教经的事都说了出去。说出来的一瞬似乎连她自己也有些惊愕,她一瞬像是有些后悔,但还是覆水难收地说下去了。说到这一点她竟抹起眼泪来,说我没明没夜地教了她那么多日子,她却没有办法来给我补一补情。我天天晚间都在真主上替娃哀告着,让娃一辈子平顺,不要得病,一辈子做一个清廉的人。她说。她这样的说法让母亲为之动容。姨奶奶走后,母亲就要求我把那段经文也教与她,但是我哪里还记得,一个字也不记得了。

姨奶奶在我家高高兴兴尊尊严严地待了半个月,重新由父亲用毛驴驮回二奶奶家去了,母亲给了她一双鞋作为礼物。原来这半月工夫,母亲已见缝插针地给姨奶奶做出一双鞋来。

姨奶奶百感交集地把那双鞋握在手里,摩挲不已,她似乎有千言万语,却不知如何述说。我觉得与其说那一双鞋使姨奶奶觉得高兴和感激,倒不如说它给了姨奶奶许多的为难与不安。我已屡屡见得,姨奶奶似乎是一个受不了别人对她太好的人。

姨奶奶有一个小红木箱,尺余大小,已是漆彩斑驳,就在炕旮旯里放着。不知为什么,姨奶奶回到家,没有把那鞋给二奶奶看,她夜里在炕上穿着试了试,站起来在炕上走了走,似乎很是满意,但是却脱下来用一根布条儿捆了,珍惜地放入她的小红箱里去了。

我不能忘记的是姨奶奶去厕所里拿尿盆,突然就把一个牙磕掉了。

姨奶奶和常常吃药的二奶奶不同,她似乎极少害病,极少见她吃药。我隐约记得她吃过几片不知什么药,还是二奶奶从自己药里找寻给她的。

原本我是个娃娃,眼疾手快,尿盆一贯是由我去厕所里取来。一天夜里月亮很亮,姨奶奶去小解,顺手就把尿盆拿上了,但是上房台的时候她却趔趄了一下,一下子竟摔得晕过去。二奶奶呼天抢地把她唤醒过来,喝了两盖碗白糖水,才慢慢好转过来。但是却磕掉了一只牙。姨奶奶后来就把那牙用一小片布包了,嘱咐二奶奶说,她无常后,把这只牙也放在她的穿布(尸衣)里一同埋掉。就把它也小心地放入那个小红木箱里去了。

结果姨奶奶无常快一个月了,二奶奶不知为什么打开小红木箱,这才发现那粒牙还在布包里颇有意味地包着。当然是不能送到姨奶奶的坟里去了。同时发现的还有那双鞋。二奶奶是第一次见它们,打颠倒用布条儿捆着,能嗅到一种淡淡的言说不清的味道,好像是一样祭品。那鞋二奶奶穿不成。很少有人能穿得那样的鞋了。姨奶奶的脚是缠过的,母亲自然是照着她的脚样儿做出鞋来的。

二奶奶就看着那枯玉米似的牙和那鞋,痛快淋漓地哭了一场。

刊于《中国作家》2006年第2期

同类推荐
  • 清宫秘事:光绪与德龄秘恋

    清宫秘事:光绪与德龄秘恋

    暮年慈禧心血来潮,突然追求起西洋玩意儿,将留过洋的大臣女儿德龄、容龄招进宫里,想搞一番新政改革。德龄很快成为慈禧的外文翻译,容龄敲开了中国芭蕾舞的大门,成为宫廷舞蹈研究人,他们的哥哥勋龄成为慈禧的摄影师。然而好景不长,德龄姑娘的婚事让慈禧头疼不已。一般的王爷她根本没放在眼里,德龄一进宫,就盯上了以维新闻名的光绪皇上,她想做光绪的 “二珍妃”,光绪也喜欢上了这个文采漫溢、能歌善舞的英文老师。俩人“私定终身”,于是一场慈禧点婚,光绪帮助德龄逃婚的曲折故事由此展开。德龄最终留洋海外,成为美籍华人作家,她笔下留下了光绪死因不明的暗示。
  • 非常使命

    非常使命

    著名军事作家舒德骑纪实文学作品集!从其近年来发表在《中国报告文学》《十月》《神剑》等刊物上的众多作品中精选而成。这些作品题材独特,内涵丰富,融思想性、知识性、文学性、趣味性为一炉。
  • 大宅疑云

    大宅疑云

    《大宅疑云》讲述了: 在校园的一角,蛰伏着一个不起眼的校园侦探俱乐部。几个性格迥异的男生女生凑到一起,开始一段寻找真相之旅。
  • 空心岁月

    空心岁月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好兵帅克历险记

    好兵帅克历险记

    小说通过一位普通士兵——帅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种种遭遇以及他周围各类人物的活动,以戏而不谑、寓庄于谐,含怒骂于嬉笑的绝妙手法,将残暴腐朽的奥匈帝国及当时社会的一切丑恶现象暴露得一览无余并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热门推荐
  • 秋窗风雨夕

    秋窗风雨夕

    在贾长风的心里,不想功成名就,不想拥有许多的金钱与权力,他只想伊人左右!即使漂泊在外,即使流浪!还记得他曾经这样写道:从随笔起,做一个洒脱的人,漫步,攀高,仰望星空。从随笔起,关心纸张和文字,修建一所竹楼,四围敞开,秋暖枫红!从随笔起,记下青春的苦涩,告诉他们我的甜蜜,那甜蜜的初吻告诉我的,我会告诉每个人,给每一叶枫,每一颗星取一个温暖的名字。?路过的人,我也给你祝福,愿你有一个光明的前程,愿你能为梦想插上翅膀,愿你在这里拥有幸福!我只愿,四围敞开,秋暖枫红!现在的贾长风不得不说,有的时候真的就是一个疯子,因为诗人都是疯子!
  • 门当户对之亿万老公

    门当户对之亿万老公

    他们是青梅竹马,他们是门当户对。六岁初见,她胖胖的像个猪宝宝,他对她说——婉婉,减肥吧!于是,她有了人生的第一个目标。她大学毕业,他迫不及待的给她套上钻戒,还威胁到:“你若不嫁我,后果很严重!”他就是毓哲,香港地产大亨之子,既是富二代也是创业之王。
  • 营销诊断

    营销诊断

    本书详细论述了20种营销常见病,并从经典案例分析、专家诊断、理论剖析与思维方式点拨等视角提出了一个个颇为系统、有效的治疗方案。
  • 凰倾天下:庶出小姐俏医妃

    凰倾天下:庶出小姐俏医妃

    她有钱又有权,所以她任性怎么着,谁都不能拿她怎么样。这该被千刀万剐的腹黑王爷,敢骗她的感情,让她从蛇蝎女变成小女人,一心一意助他上位,为他争权,让他坐上皇位后,结果,他却告诉她,他反悔了,后宫之首的位置不是她的了,有人已经捷足登先占领了,她只能屈就当个嫔妃。做他的春秋大梦去吧,她不奉陪了,既然他敢甩她面子找别的女人,那她同样也可以找男人,而且他找一个,她就要找一双,才不稀罕他的三心两意。她有美貌,有智慧,有地位还很有钱,她怕啥……
  • 驭夫攻略

    驭夫攻略

    男主冷脸好怕怕,女主更无情...男主温柔好磨人,女主更腻人...男主心思好深邃,女主更心机...一个驭夫与被驭夫的故事,女主机智无下限,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拿得出手扔得上床。男人不乖?教你如何收复...驾驭禁-欲系笑里藏刀的男人,不叫事!顾北君彻夜不归?是病,得治!怎么治?约法七章伺候!...顾北君胆敢逛青楼?杀过去!解开误会却得知是他开的?有招治,怎么破?转让!...顾北君想用钱让她安分?休想!本夫人喜欢权!...顾北君开了商业一条街?好啊,席沫也来开个店凑个份子,在竞争中开启全新的驭夫攻略!!
  • 花旦(下部)

    花旦(下部)

    该作品以大西北腹地西海固一个叫红城子的村庄为故事发生地,辐射大半个中国,以一支民间秦腔戏班的活动为经线,以众多民俗活动为纬线,以一代坤伶、艺名为“勾魂娃”的当家花旦齐翠花的命运揭示为主旨,构建小说文本。出场人物众多,情节跌宕,故事感人,气势恢宏,寓意深刻,被评论界誉为“宁夏的《白鹿原》”和“大西北民俗宝库”。极具阅读价值和研究价值,上部记述了20世纪40年代初期齐翠花困苦潦倒,弃城入乡,在追求艺术的过程中大起大落的人生境遇。她天生丽质,身怀绝技,敢爱敢恨,但却处处受困、受辱。最后在我党地下工作者的组织下,劫狱救友,一同投奔延安革命阵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周易雅正

    周易雅正

    本书系作者经过二十年研究,彻悟易学原委后对《周易》做的白话注解。作者指出《周易》以奇卦为经、偶卦为纬,每两卦为一对,编织了一个立体章回式结构,是周公旦借卜辞形式记录文武二王开国事迹,用来教诲后世的著作。其中,上经是写周武王的业绩,下经是写周文王的故事,乾坤既济未济四卦分别为上下经的概论。全书抓住此线索,逐字逐句进行白话解读,条理清晰,了无阙疑,再现了这部传世奇书的本义。
  • 珞珈谪仙记

    珞珈谪仙记

    这里是仙侠世界中的“珞珈界”。工学部主教变成通天高楼;网球场变成龙腾云海;鲲鹏广场云抟九万;樱花大道花开千里;鉴海烟波无极;珞樱大帝在珞珈山悟道成圣,于樱花城堡建立珞樱帝国……将珞珈山下的世界变成一片神仙浩土,其中人往来修道,斩妖除魔,生死轮回……歌曰:“天地泰,日月长。珞珈界,图自强。南北东西,樱花无量。乾坤上下,万道争光。黄鹄一举兮,知山川之纡曲。息焉游焉,亿兆莫疆。再举兮,知天地之圆方。藏焉修焉,同于阴阳。念茫茫宙合,悠悠文物。鸡鸣风雨,日就月将。游心太玄兮,踏浪溟沧。明明德兮,履道皇皇。大道兮无亲,珞珈兮永昌。”
  • 猫抓老鼠:老婆起来嗨

    猫抓老鼠:老婆起来嗨

    一个喜欢研究的医生,一个伪装的善良商人,原本毫无交际的两人,却因为一个十万元的赌注牵扯在一起。“女人敢惹我你死定了。”薄野熠这样说。”惹就惹了,怎么着,死法很多种,我要最优雅的。“哪怕是死也要保持淑女形象。
  • 张闻天早期译剧集

    张闻天早期译剧集

    本书收张闻天早期译剧五种。德国歌德的《浮士德》第一部最后一场《监狱》,写浮士德闯入监牢,企图救出马格雷,俄国安特列夫的《狗的跳舞》写亨利失恋后,由于无法解决人生的问题而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