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70700000048

第48章

永远的故土

/赵炳鑫

故土在父母心中是一种温馨、一种幸福,它是父母生命中永远无法隐去的家园。

别离故土,对于在那里生活了大半生的老人来说,无疑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

“故土难离啊,我在咱这山沟沟里生活了大半辈子了,怎么说走就走呢?”父亲说这话时已泪流满面。我说:“爸爸,您和我妈在咱这山沟沟里劳作了大半生,您的腿已行动不便,到城里虽说暂时不习惯,但辛苦活不再干了,慢慢您也就习惯了。”

父亲本是一个不轻易弹泪的硬汉,然而,如今已过花甲的他面对即将别离的故土,面对生活了几十年的老屋大院,面对我这多少有些不似乡村后生的儿子,竟止不住清泪簌簌而下……那几日,最让我不忍心面对的还是母亲。她一个年节没有过好一天,几乎没吃多少东西,常常背着我、大哥、二哥抹眼泪。在临近搬家的那几天,她总是一大早起床,忙着整理要带走的衣物及其他东西。一件都不忍割合,有时丢弃了又捡回来,对她饲养的猪鸡的照料则更加细心,那两头胖乎乎的小猪,她总是把食料操办得一丝不苟。母亲养着七只产蛋母鸡,我临行的前一天她说:“这鸡你们弟兄走时宰了吃肉,城里没法养。”那份无奈和叹惋,明显写在母亲忧伤的脸上。父亲宰那只产蛋最勤的白母鸡时,母亲不忍心看,一个人悄悄走开了。后来我发现母亲在厨房里烧水时不住地抹着泪,做好的鸡肉她也未吃一口。她把留给她的鸡肉用塑料袋装起来,让我带给妻子及年幼的女儿。剔下的骨头,她一点点捡起来埋在了门前的杏树园里。

那几天,年迈的母亲总要迈着一双小脚去井上挑水,我们谁也劝不住。母亲说,她为的是能多看几眼那养活了我们一家几十年的老井。

那段日子,我再也没有看见母亲那慈祥的、无限爱怜的眼神,只有眼角那刀刻一样的皱纹和霜染一样的双鬓,还有那一声声无奈的叹息,这一切深深地灼痛着我的心。

作为屡遭人生磨难、处事达观的父亲,那几日也像有啥心事的样子,常常烦躁得坐也不是,睡也不成。一会儿到自己已耙好的责任田里走走,一会儿又到耕畜的额头上摸摸,似有什么无法排解的烦忧。

我不敢面对父母那无助的眼神。要让父母搬进城里去,这已是一年又一年久拖未决的事情了。父母年迈多病,二十亩薄田确已无法耕种。听大哥说,去年秋季一次凶险的痢疾,使做过手术的母亲险遭不测,无论如何,父母得搬走。

我因假期已到,不得不先匆匆离开父母,没能陪伴双亲在故土度过最后的日子,搬家的事就留给了两位家兄。虽然我没能目睹父母辞别故土的那份凄然和无奈,但我能理解他们血浓于水的故土情,能想像到他们心中难以忘却的挂念。我知道,家中每一个有生命还是无生命的东西,都是父母亲手经管、付出心血的见证,如今一刀割离,就是我们几个常年在外的儿子都于心不忍,何况把大半生心血播撒在这片皇天后土的父母。

他们在这片土地上耕翻耙耱,在这片土地上生儿育女。风流水转,日月更迭,他们的青春、他们的梦、他们的憧憬、他们的苦难,都在这里烙下了深深的印痕。他们的根已扎在了这片土地的深处,要割合,那是怎样扯肝牵心的疼痛!

别了,永远的故土,我仿佛看见车轮徐徐向前,母亲衣袖挥别的情景;我仿佛听见父亲沙哑的哭声如在耳边……故土是贫穷的,然而它养活了一代又一代山民。故土有小溪轻吟、声淡如琴的意境和情趣,故土有清茶淡饭、布衣素食的超然和自在。故土在父母心中是一种温馨、一种幸福,它是父母生命中永远无法隐去的家园。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父母这一走若要再回来,恐怕只能到大限将临的时日了。随着岁月的推移,父母的思乡之情将会自然而然地愈来愈浓。

空落落的村庄

/冯积岐

昔日的故乡躺在悠长的怀念里。我对故乡说:”我的伤感是真诚的。”我的胸脯紧紧地贴住村庄默默地谛听默默地吸吮。

其实,我说的村庄是我的故乡。

18年前,当我离开故乡的时候,我将牛犊的狂奔、羊的叫声、鸡的调情以及故乡的音容笑貌全都带进了我居住的那个城市。在许多孤寂的日子,我一直和故乡在一起,故乡如同村口那棵伟岸的白皮松,站在我的身后,为我遮风挡雨。在我的心目中,生我养我的那个村庄是殷实的、生气勃勃的。

18年后,我回到了故乡,走进了街道,我第一次觉得,村庄里空落落的。街道上看不见一边走一边悠闲地摇着尾巴的黄牛了,看不见摇头晃脑、故意“哼哼唧唧”的壳郎猪了,看不见旁若无人地交媾的公鸡母鸡了,看不见羊看不见狗,连猫也没有了。令我惊诧的是声音的消失、气味的消失。在我的记忆里,支撑村庄的是饱满的声音,是多种不同的声音。从静夜里传来的第一声鸡啼到第二天的黎明,村庄里的声音仿佛是一个光环,在村庄上空闪烁。吃饱了肚子的耕牛,磨着牙齿有条不紊地反刍着,把心满意足的声音播撒在院子里。拴在木桩上的奶羊用“咩咩”的叫声,呼唤着被主人前一天卖掉了的羊羔;隔壁的狗叫声表示有生人进了院子;几声秦腔的吼叫从高粱地里传来,在村庄上空缭绕,孩子的哭声奶声奶气、清清甜甜。村庄的声音不仅发自人或家禽的口腔,村庄的声音来自村庄的本身。如果你的血脉和故乡相连,你就能听见村庄的轻言细语或呢呢喃喃,这些细微的声音来自脚下的土地,来自头顶的蓝天白云、日月星辰,来自每一棵树、每一堵墙、每一座房屋,连堆在院门前的那一堆柴火,也用它那独特的声音在宣示,它是村庄的一部分。

村庄里的声音是村庄的血液,它的流动使村庄面色红润,健康如初。如今,村庄的嘴巴堵上了,听不见村庄的呓语、言说、喊叫和歌唱了,村庄的沉寂使漂泊在外的游子觉得压抑。

村庄的气味从来都很独特,它和城市的气味、工业的气味相去甚远。你还未跨进村庄,那气味就扑面而来了,它清甜、醇厚、朴实。清早起来,满街道是玉米秸秆、高梁秸秆燃烧的气味,这气味释放着土地的亲切和庄稼的可爱。

到了晌午,村庄的气味就饱和了:太阳热辣辣的气味、树叶绿油油的气味、土墙散发出的土腥气和牛羊的屎尿味儿都融进了气味的“大合唱”;傍晚的气味最宁静最安详:从烧炕的炕洞里冒出来的麦糠的气味袅袅而升,它们升到树梢上,又扑下来,扑向田野,和大地的气味相融合;村庄的气味中最有分量的就是人的气味:这气味来自老汉们一明一灭的烟锅,来自小伙子们油黑发亮的脊背,来自姑娘们腼腆的秀发和少妇们骚动的乳房。

村庄的气味是村庄的骨头和神经。惋惜的是这气味淡了,没有了。村庄没有骨头和神经的支撑必然会瘫痪的。

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只有白发。村庄里到处是白发飘动。老人们安详地坐在自家的院门前或院子里,安详地眼望着远处。

我见到的,是一个又一个祖辈或父辈的老人。

我问:你的孙子、媳妇呢?

回答:打工去了。

我又问:你的儿子呢?

又回答:打工去了。

我在故乡街道上没有看见一个小伙子或姑娘,没有看见一张年轻的面孔。

年轻人将自己的汗水、自豪以及自尊留在城市里,捎回村庄一把一把的钞票。村庄被简化了,被从城里挣来的钱简化成水泥、砖头和钢筋,简化成拖拉机、播种机和各种机械的轰鸣,简化成小城镇的影子,简化成能和“现代”人接轨的符号。村庄像一个初学写作者在模仿城市的篇章。不只是村庄的这篇文章没有做好,至关重要的是文章里剔除了血和肉,那就是声音和气味。枝叶茂盛的村庄仿佛被人砍削得只剩下了一个树桩,光秃秃的树桩。

填充村庄的是单薄、单调的声音,是老人们遥遥无期的守望。

村庄空落落的。

我再也找不见我的故乡了。昔日的故乡躺在悠长的怀念里。我对故乡说:“我的伤感是真诚的。”我的胸脯紧紧地贴住村庄,默默地谛听,默默地吸吮。

撼不动的乡根

/柳萌

你挖不走人的心吧,也一定撼不动乡根。只要我们的心脏还在跳动,乡根就永远扎在心底。

人跟树一样,都有自己的根,这就是故乡。无论你走多远,无论你在哪里,说话的口音变了,生活的习惯改了,好像成了外乡人,可是这个根,却很难被撼动。谁是哪里人,外表上很难看得出,有时于不经意间流露出的一些东西,譬如一个眼神,譬如一声惊叫,哪怕只是一点点,却毫不含混地告诉你,他,就是什么什么地方人。而这一点点举止透出的信息,正是根的“须”,枝的“叶”。

就拿北京来说,这可是个海纳百川的地方啊,各地方各民族的人都有。如果把这些人比喻为水滴,汇集一起浩浩荡荡浑然成片,谁又能分辨出谁是哪里人来,实在太难太难分辨了。

我的生活圈子比较小,几乎仅仅限于文学界。据我所知,居京生活了几十年,至今乡音难改的作家,最多的当属山西、福建、山东,说起话来依然口音明显,一张嘴就给自己报了“户口”。来自西北地区的作家,语言应变性非常强,即使未成“京片子”,普通话说得也还不算错。比如阎纲、周明、雷达、雷抒雁、白烨、何西来、刘茵、李炳银、南云瑞等等,从言谈中很难知道是“老陕”、“老甘”。当然,也有例外,有的作家出于对乡音的留恋,或者学普通话难以启口,至今也就坚持西北语音,不过也不再那么纯正。我相信只要他们愿意学,同样会操一口北京话。

可是在聚会的饭桌上,大家围坐一起,即使说话再有京腔京韵,问到饭菜吃什么的时候,立刻就都显露出乡根。四川人必要“泡菜”,山西人必说“有醋吗?来点儿”,福建人总是说“没米饭吃不饱”,陕西人张嘴准是“吃面”,湖南人最爱吃辣菜,沿海地方的人见到海鲜比谁都亲,如此等等。倘若这其中有一两个原本不认识,但从吃食上就判断出是同乡,立刻就会大惊小叫起来:“来,咱哥俩好好喝上一杯。人不亲土亲,谁让咱们是乡党呢?”彼此距离马上缩短到心贴心。临分手时还要互换名片,未忘记乡音的人,断不了还用乡音讲上几句悄悄话,以示他乡遇亲人的高兴劲儿。

在电视上我看见过好几次游子返乡寻根的情景,那是相当隆重相当感人的。特别是在我国南方沿海城乡,由于祖祖辈辈久居海外历经磨难,有朝一日重归故里,真的是有种叶落归根之感。有的下车就在乡土上久跪不起;有的眼含热泪连连长叩头;有的俯下身子亲吻土地;还有的打开先人当年带走的泥土,仔细地抛入故乡的河流,大概是取意水流千遭也要回源头的想法。总之,水不能无源,人不能无根,这就是普遍存在的观念。正如长年居住国外的人所说,外国景色再美那是人家的,只有回到自己的土地上,这一草一木才觉得更亲切。

是的,这种恋乡寻根的思想,在我们这辈人中尤为强烈。我们这辈人或因战乱或因生计,很小就跟随父母离开故土,成人后几乎不曾再回故乡,故乡只是个蒙蒙胧胧的记忆。有的人因为故乡实在贫穷,为了未来能过上好点儿的日子,很小便背井离乡去谋生,如今已经是子孙满堂,生活根基已经深深在异乡扎住,故乡完全成了生命的符号。可是即使是这样,到了晚年的时候,当他闲坐那里,想起到过的地方,最能撩拨他心弦的依然是故乡。还有的人终日为生计奔波,不曾抽时间再返故乡探望,临终时跟家人千叮咛万嘱咐:闭眼以后让自己魂归故里,把骨灰撒在故乡土地上。他一定觉得只有这样才叫“入土为安”。

至于那些事业有成的人,想为社会做些善事好事,尽管在哪里都可以做,但是首先想到的还是故乡。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在九十高龄回到母校南开大学,几乎是天天都在忘我地工作和奔波,惟一想做的事情就是给祖国建一座世界一流的数学研究中心,实现他的“数学大国”的梦想。正是他的故乡情怀感染了人们,所以他逝世后才有那么多人感念他,愿意为实现他的理想而继续奋斗。

乡根就是这样牢固,乡情就是这样神奇,别看它看不到摸不着,却能左右一个人的行为,同时还会感染别的人,因为它植在每个人的心中。你挖不走人的心吧,那也一定撼不动乡根。只要我们的心脏还在跳动,乡根就永远扎在心底。

梦回故园

/丛维熙

姑凝视着那团在万绿中穿梭的流火,低吟道:“梦。我找到大山和我的梦了!”

梦牵魂系的巍巍青山,我回来了!

你还能分辨吗?站在我左侧的银发老人,是我83岁的老母;站在我右侧戴着遮阳镜的妇女,是从台湾来故里寻梦的小姑!

你没显得苍老,山褶的年轮依旧如初。但是站在面前的三个来者,却被时间老人洗净了脸上的红颜,额上的皱纹深如你脚下的谷壑。岁月如刀,真是太无情了!

‘青山,你还记得吗,在四十多年以前,在你怀抱的回肠小路上,曾留下小姑和我奔跑的足音!小姑姑拉着我的手,对你吆喝:

“哎——”

“哎——”你也如是回答。

“你好——”

“你好——”你像鹦鹉学话。

“日头出山啦——”

“日头出山啦——”你学得分毫不差。

而今,那小马驹子一般撒欢的足音,已录进你大山的山褶,溶进了你宽敞的胸膛,镶嵌地了你不老的魂魄。

同类推荐
  • 柔情似水

    柔情似水

    柔情似水是廖建岚和廖锦屏两位诗人联袂而写的白话诗集,本诗集作品量虽然不大,但诗的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深远,诗人为了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把客观的物象经过选择、提炼,重新组合而产生的一种含有特定意义的语言艺术形象。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生活和抒发感情,表达了诗人复杂多变的思想感情。
  • 不惑卮言

    不惑卮言

    近几年来,国内学界对文学经典问题的讨论非常热烈,大家围绕经典的含义,经典的建构、解构与重构等问题,从文化逻辑、消费关系、民族身份、图像扩张、传播机制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理论观点。但是,这些著述不能被看做是对于经典问题的一劳永逸式的解决,相反,这个老话题当中却蕴藏着许多新问题,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认识。
  • 感动中国的名家散文:闲言絮语

    感动中国的名家散文:闲言絮语

    《感动中国的名家散文》之“闲言絮语”收录了当代名家的散文佳作。作者就像拉家常一样述说着生活的闲言絮语,他们闲话做人,纪事童年,他们对男人对女人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他们对失恋各有态度,对生死另有认识……
  • 感动心灵的288个民间故事

    感动心灵的288个民间故事

    本书介绍了百余个故事,包括:冰灯的由来、开封铁塔、六和塔十二玉鼠等。
  • 趣味行动设计(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趣味行动设计(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探案故事的模式由4部分构成:一是神秘的环境。二是严密的情节,包括介绍侦探、列出犯罪事实及犯罪线索、调查、宣布案件侦破、解释破案和结局。三是人物和人物间关系。主要有4类人物:①受害者;②罪犯;③侦探;④侦探的朋友,牵涉进罪案的好人。四是特定的故事背景。
热门推荐
  • 和亲小丫鬟

    和亲小丫鬟

    她堂堂的省跆拳道冠军穿越成了和亲公主的陪嫁丫头!战场无情,面临生与死的抉择,她和匈奴左贤王订下三生之约,世事难料,情之所钟,孰是孰非?情归何处?
  • 琴即天下

    琴即天下

    琴即天下即为道。万年前各族联合抵抗异域联邦,大战前夕受敌方奸细挑拨离间,各族内斗导致战力损半,各族节节败退十面埋伏。危难之际,一声琴音天地震撼,只见两军阵前多出一道无法逾越之鸿沟,万军震惊…………一天后琴音骤停万籁静寂,只见空中悬停着一琴一人,却听那人感叹:“琴亦冷人亦寒何弃之。”无尽感叹之后又听“万琴希音七律封阵”。说到此老人顿了顿,年轻人焦急的说:“那后来怎么样了啊,老前辈你倒是说啊……”
  • 你靠什么打动世界

    你靠什么打动世界

    比尔·盖茨根据自己创业过程中与最好、最杰出的员工相处的经验,归纳出一个优秀员工所应该具备的特征,如:拥有明确的职业目标、积极的心态和火热的激情,善于动脑思考和高效行动,善于抓住机会、创造机会,能够合理有效地利用时间,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关注公司的发展态势,能将自己融入到团队中,并懂得从竞争对手那里取经等。当然,一个优秀的员工还要具备一些不可或缺的职场品质,如责任心、忠诚、诚信、勤奋、节俭、敬业等。
  • 落叶的遗憾

    落叶的遗憾

    他1987年生人,命运的捉弄让他不能像常人那样生活。然而他自己却不那样认为。这一生,他用心爱了3个女人,然而注定无果。他说他不曾觉得委屈,因为他相信前世今生。
  • 草莽红颜

    草莽红颜

    初见时,霍宸是男扮女装的落难太子,被敌人追杀,落魄无比,而含光是隐归山林山匪之女,青春美好。历经凶险,她助他成就了帝王业,而他也对她心生好感,含光本性喜欢自由,虽然对霍宸心生好感,却不愿困于后宫这个牢笼中,他设计让她留在了自己身边,并许她一世宠爱,只可惜帝王爱如斯凉薄,为了稳固江山,他将她打入冷宫,让她家破人亡,生不如死。一场腥风血雨的宫廷杀戮,最终让他们生离死别,原来江山和美人,他选择的永远是江山。历经生死和背叛,她原以为自己早已心灰意冷,两年后的异地重逢,却让她再生涟漪,这场孽缘般的邂逅到底是缘还是在劫难逃?
  • 笑黄沙

    笑黄沙

    英雄,都是人意淫出来的,小说,是作家意淫出来的,就像男人通过看AV得到快感,平凡的人通过英雄可以重振雄风。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个故事就是一张片片,而且是剧情系列,长达数百万的小说就像男优们,精久不射,高潮迭起的剧情,就像女忧们雅蠛蝶的呼唤;但是,我要说,就像所有片片里一样,所有的高潮都是一样,所有的玄幻都是一样。而今天,我带给你,一个,不一样的世界!【本书开头让扶月找找感觉,15年3月将每天定时更新,3月之前喜欢小月月的可以支持一下《大禅宗》】
  • 人间四月天

    人间四月天

    这里有你,默默无闻却心怀梦想这里有你,为人低调却不甘平凡这里,是青春这里,是迷茫
  • 宁波盐业史研究

    宁波盐业史研究

    在我的学术生涯中,这应该算是一本迟到的小书。记得20世纪80年代跨入高校大门不久,我就在瞢瞢懂懂中对盐业历史产生了某种说不清又道不明的兴趣,开始有意识、无意识地搜集与其相关的文字资料,截至毕业离校,不经意间手抄笔录外加剪贴的成果累加起来竟然已盈尺余。但说实在的,当初压根儿没想过会就其写出一本小书来。高校毕业后,厕身一所乡村中学数年,教学之余,虽不时将其翻出来看看,梳理一番相关的史实,但那时更多的还只能算是以其来消磨时光。
  • 三河仙府

    三河仙府

    大城,大仙府。小城,小仙府。小河镇,只能称得上是,仙府幼崽。这是一个仙府的世界。修者,真仙,金仙,都要祭练仙府。凭修为铸造仙城,抗天劫。小乞丐柳小怪,身世不明。流落到小河镇上,好不容易活下来了。多吃了几个包子,欠人帐。弄钱还账,被三道老头看出有修仙的根骨。“修仙能吃饱吗?”“能。修一年,顿顿饱。修三年,十人饱。修三十年,你让谁吃饱,谁就能吃饱。”不一样的修仙,不一样的成道。抢宝物,搜奇材,炼仙府。承天仙府出,开辟新界做主宰......
  • 快穿之离人泪

    快穿之离人泪

    每一个世界都有配角,只为完成女配愿望。七个故事,七个不同的攻略过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