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57900000004

第4章 中国古代文明(1)

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几千年来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天文资料,中国的天文学引起了各国天文学家的注意。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和历法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几千年来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天文资料,这引起了各国天文学家的注意。《春秋》中关于哈雷彗星的描述

中国在传说中的帝尧(约公元前24世纪)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专职的天文官司,从事观象授时。那时一年分为366天,分为四季,用闰月来调整月份和季节。这些都是中国历法(阴、阳历)的基本内容。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中国天文学已经处于从一般观察到数量化观察的过渡阶段。记录这一段历史的《春秋》和《左传》,都载有丰富的天文资料。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的242年中,记录了37次日衰,现已证明其中有32次是可靠的,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天象记录。当时还有天琴座流星的最早记载,也有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随着观测资料的积累,战国时期已有天文学的专门著作,齐国的甘公(甘德)著有《天文星占》八卷,魏国的石申著有《天文》八卷。

和春秋时期天文学相联系的是历法,到春秋后期,采用的历法是一年为365日,19年7闰,这种历法叫古四分历。古四分历比真正的年长度每年多11分钟。欧洲古罗马人在公元前43年,即比中国晚500年的时候才知道采用古四分历。由于农业生产的需要,在春秋战国时期,还逐步形成了二十四节气的划分,平均15天设置一个节气,这是中国古代的独特创造。它告诉人们太阳移到黄道上二十四个具有季节意义的位置的日期,几千年来对中国农牧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刘徽注解《九章算术》刘徽(225~295)刘徽,中国数学家。

中国古代的数学著作相传有10种,称为“算经十书”。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是《九章算术》,全书分九章。

刘徽在数学上的主要成就之一就是为《九章算术》做注解,于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成书,名《九章算术注》,共九卷。对《九章算术》中的大部分算法一一给出理论上的论证,特别是创立割圆术来计算圆周率的方法,含有极限观念,这不仅开创了中国圆周率研究的新纪元,在世界数学史上也是一项重大成就。他正确地计算出圆内接正192边形的面积,并得出圆周率的近似值为157/50(约3.14)。在此基础上,他又进一步算出圆内接正3072边形的面积,得到圆周率的近似值为3927/1250,等于现在通常计算中所规定的π值,即3.1416。

刘徽对数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对求弧田面积、圆锥体积、球体积、十进分数、解方程等问题都有创见。巧戏贪心财主

从前,有一位贪心的财主找到刘徽,求他帮忙,财主说:“我有一口圆形的池塘,现在我想把它租出去,能不能请您帮忙计算一下这口池塘有多大?”

刘徽痛快地回答:“当然可以。不过,你是想让你的池塘的亩数大一些还是小一些呢?”

《九章算术》书影财主一听还有这种好事,连忙说:“大一些好,大一些好。大了我就可以多收租金了!”

于是刘徽告诉他,尽量把这个池塘画成多边形,边数越多,池塘的亩数就越大。

财主迫不及待地依计行事。第二天一早,他就跑来告诉刘徽,他画出了12边形,并量出了每边的长度。刘徽马上给他算出了池塘的亩数。第三天,财主又画出了24边形,刘徽一算,果然亩数比前一天多了些,财主就更高兴了。过了几天,他又画出了96边形,刘徽算出的亩数又大了一些。

这样,贪心的财主为了让他的池塘的面积不断扩大,就不停地量呀、画呀,忙得不亦乐乎。而事实上,这个池塘的实际面积要比财主画出的任一多边形的面积都大。

其实,这故事讲的就是刘徽独创的割圆术。

所谓的割圆术,就是在圆内做内接正多边形,然后通过计算多边形的面积来求得该圆的近似面积,并计算出圆周率的近似数值。

发明“割圆术”

有一天,刘徽来到一个打石场散心。他看到一群石匠在加工石料。石匠们接过一块四四方方的大青石,先斫去石头的4个角,石头就变成一块八角形的石头,然后再斫掉8个角,石头变成了16角形。这样一斧一凿地敲下去,一块方石就在不知不觉中被加工成了一根光滑的圆石柱了。

刘徽看呆了。突然间,脑子里灵光一闪,他赶紧回到家里,立刻动手在纸上画了一个大圆,然后在圆里面画了一个内接正六边形,用尺子一量,六边形的周长正好是直径的3倍。然后,他又在圆里面画出内接正12边形、24边形、48边形。他惊喜地发现,圆的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它的周长就和圆的周长越接近。最后,他把这种求圆周率的办法称为“割圆术”。

利用割圆术,刘徽算出了圆的内接正192边形的周长是直径的3.14倍,即157/50。

157/50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所求得的比较准确的π值。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刘徽的功绩,就把这个π值称作“徽率”。

祖冲之与圆周率祖冲之(429~500)祖冲之,字文远,南北朝范阳人,中国数学家、天文学家。

祖冲之的父亲对天文历法有所研究,祖冲之从小就爱好天文历法,并经常观测和记录日月星辰的运行情况,曾历任南徐州从事史、公府参军、娄县令、长水校尉等职。

祖冲之在数学方面有很大成就,对圆周率的计算十分精确,其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比现在通常计算中所规定的3.1416要精确得多。

祖冲之把圆周率的近似值22/7称为约率,并首先提出另一个圆周率的近似值355/113,称为“密率”(日本数学家称为“祖率”),比欧洲一些数学家早提出1000多年。

祖冲之编制了一部新历法,叫《大明历》,首次求出历法中通常称为交点月的日数为27.21223日,与近代测得交点月的日数27.21222日极为近似。

祖冲之在机械制造方面也有贡献,曾改造过指南车,制造了水碓磨、千里船等。爱探索的祖冲之

小时候,祖冲之最喜欢在晴朗的夜空中数星星,观察星空的变化。他常常问爷爷:“天空中的北斗星为什么一直旋转个不停呢?它怎么一会儿向东,一会儿又向南?”“怎么月亮一会儿弯弯的像镰刀,一会儿又圆圆的像银盘?”面对祖冲之永远问不完的问题,身为朝廷中掌管建筑工程官员的爷爷总是不厌其烦地解释给他听。

有一年的8月29日,天空中出现了日食。当时人们并不了解日食是怎么回事,都争先恐后地涌到户外去观望,还有很多迷信的说法。

虽说祖冲之还是个少年,但他已经懂得不少的天文知识。他一边观察日食,一边进行思考,日食只有在初一的时候才会出现,可今天才廿九,怎么提前了呢?会不会是历书出了差错?

从此以后,祖冲之着手将历法推算出的节气同实际看到的天象进行对比。种种迹象表明,当时的历法并不严密,必须重新制定。

“历法如果不准确,就要误大事的,有错就得改。”

凭着坚定的科学信念,祖冲之开始了重修历法的艰苦劳动。

白天,他测太阳的影子;夜晚,他观看星宿的移动。当时并没有先进的运算工具,只有一大堆被称做“算筹”的小竹签。碰到稍大一些的数字运算,那些小竹签就要摆上一大堆。但是,祖冲之没有被难倒。

终于在他33岁那年,祖冲之编成了一部崭新的历法——《大明历》。

为真理而斗争

《大明历》编成以后,祖冲之上表给宋孝武帝,请求他颁布推行。宋孝武帝命令主管天文历法的宠臣戴法兴进行审查。戴法兴的思想顽固保守,他反对改革历法,极力反对《大明历》。

戴法兴摆出一副权威的架势说:“日月星辰的运动,有时快,有时慢,是变幻莫测的。”

祖冲之胸有成竹地说:“其实这些快慢变化并不神秘,通过观测研究,是完全可以推算出来的。”

理屈的戴法兴却蛮横地宣称:“历法是古人制定、代代相传下来的,万世也不能更改,即使有差错,也应该永远照用!”

“我们绝不能盲目迷信古人!”祖冲之理直气壮地反对说,“明明知道旧历法有错误,还要照用,这岂不是错上加错?!”

面对祖冲之有理有据的争辩,戴法兴恼羞成怒了,他拍着桌子威胁说:“谁如果改动现有历法,谁就是亵渎上天,叛祖离道!”

“请不要用空话吓人。”祖冲之义正词严地说,“你如果有事实根据,尽管拿出来,空话是吓不倒我的!”

虽然辩论以戴法兴失败而告终,但是他有权有势,朝廷中的人谁也不敢得罪他,所以《大明历》没有被通过。直到510年,由于许多天文观测事实一再证明了《大明历》的正确,《大明历》才得到正式推行。令人遗憾的是,这时候祖冲之已经去世10年了。

张衡与天文学张衡(78~139)张衡,字平子,东汉南阳人,中国天文学家。

张衡曾两任主管天文的太史令,精通天文历算,对中国天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张衡第一次正确解释月食成因,认为月食是由于月球进入地影中而产生的。他指出月亮本身不发光,是受了太阳照射才反射出光来的;还根据太阳在天空运行的规律,解释冬天昼短夜长、夏天昼长夜短的道理。张衡总结了当时的天文知识和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灵宪》一书,记录了2500颗星,并画出中国第一张完备的星图。在该书中,他明确提出了“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不但认识到宇宙无限性,而且还认识到行星运动的快慢和距离地球的远近有关。

张衡创制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转动的“浑象”,也叫“浑天仪”,即测定天体位置的一种仪器,构造精细,所示的星图和天空实际情况一样。

张衡创制世界上第一架观测气象的仪器,叫“相风铜鸟”,比欧洲出现类似的仪器早1000多年。

张衡还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方向的仪器,叫“地动仪”,制成不久便测出公元138年在洛阳西方的陇西发生的、连洛阳人也未感到的一次地震。可见,它的灵敏度相当高。

张衡对数学也有研究,他算出圆周率3.1466和3.1622两个数值,虽不够精确,但比印度、阿拉伯数学家算出同样结果约早500年。

张衡还是一位文学家,他所写的《东京赋》、《西京赋》、《归田赋》、《四愁歌》、《同声歌》等在中国文学史上都较著名。发明浑天仪

张衡为了更好地解释“浑天说”,同时也是为了掌管天文历法工作的需要,他决定制造一个新型的天体模型“浑天仪”,以此来显示天象的实际面貌。

浑天仪是以一个直径约1.18米的空心铜球代表天球,上面画有二十八宿、中外星官、互成24°交角的黄道和赤道等,黄道上又标有二十四节气。紧附于天球外的有地平环和子午环等。天体半露于天平环之上,半隐于地平环之下。天轴则支架在子午环上,天球可绕天轴转动。同时,又以漏壶流出的水做动力,通过齿轮系统的转动和控制,使浑天仪每天均匀地绕天轴旋转一周,从而达到自动地、近似正确地演示天象的目的。

此外,水运浑象还带有一个日历,能随着月亮的盈亏演示一个月中日期的推移,相当于一个机械日历。

在一个天气晴朗的夜晚,张衡把许多对天文有兴趣的官员请到他的官邸来,参观试验他新铸成的浑天仪的运行情况。

张衡让一部分官员到户外观察天象,同时又请另一部分人留在屋内观察浑天仪。这时,满天星斗,皓月当空。一会儿,屋里的官员高声喊着某颗星出现、某颗星在空中什么位置、某颗星不见,报告的情况竟和室外所观察到的一模一样。

到场的官员们不由得信服地赞叹:“这浑天仪真是巧夺天工啊!”

发明地动仪

公元119年,洛阳和附近42个郡发生了一场大地震,张衡亲眼看到无数的房屋倒塌、土地陷裂,百姓死伤者不计其数。惨不忍睹的情景大大刺激了张衡,他发誓道:“我一定要制成一种能够测报地震的仪器,让天下老百姓少受灾害!”

公元132年,在他的努力下,一台能测报地震方向的仪器终于问世了。它被称作“地动仪”,是由青铜铸成,形状像个大酒坛,周围还镶着8条倒伏的龙,龙头朝着不同的方向。每条龙的嘴里都含着一颗浑圆的铜球;与龙相应位置的地上都各蹲着一只铜铸的蛤蟆,它们都抬头张嘴,似乎在等待着吞食龙嘴里吐出来的铜球。

地动仪一旦哪个方向发生地震,地动仪中间的铜柱就朝哪个方向摆去,牵动横杆,把那个方向龙头的上部提起,龙嘴就会张开,从而铜球也就自动落到下面蛤蟆的嘴里。这样,人们就知道哪个方向发生了地震。

公元138年的一天,张衡正在书房里看书。忽然间,“当”的一声清脆的响声惊动了张衡。他跑过去一看,原来是地动仪朝西北方向的龙嘴里吐出了铜球,铜球落进了蛤蟆嘴里。

“西北方向发生地震了!”张衡心里很激动,这是他的仪器第一次起作用啊!可是,洛阳城里没有人感觉到地震,他们嘲笑张衡扰乱民心,说他瞎折腾,连一向信任他的皇帝这回也半信半疑了。

没想到,过了几天,甘肃陇西官员就派人骑马赶来向皇帝报告:“陇西子4天前发生了地震,灾情严重!”

这一下,整个京城轰动了。要知道,东汉的陇西距洛阳只有500多公里。

同类推荐
  • 变成昆虫的日子

    变成昆虫的日子

    天昊小学六(6)班的五个孩子,在去学校后的小树林中捕捉昆虫标本时,被一个精灵法师变成了五只昆虫——蚂蚁、螳螂、蝴蝶、蜘蛛、蜻蜓,精灵法师告诉他们,要想回到学校,就必须穿越茂密的丛林,去挑战自我和命运。他们在变成昆虫后的日子里,遇到了哪些前所未见的危机,经历了哪些前所未想的曲折?
  • 粉色童话:浦岛太郎和海龟

    粉色童话:浦岛太郎和海龟

    《粉色童话:浦岛太郎和海龟》收录了包括日本、丹麦、瑞典、非洲以及西班牙等地的民间故事二十五篇,而且每篇故事都配以大师的精美插图。在这些故事中有的生动感人、催人泪下;有的离奇曲折、妙趣横生;有的充满哲理、让人深思,阅读起来能让人感觉到它们所呈现出的美好梦想和无穷欢乐。
  • 鸡毛和蒜皮

    鸡毛和蒜皮

    是一部寓言集,呈现了作者韩雪试图进行风格、题材及文体的多种尝试,同时兼有面对成人和儿童的双重取向,力求表现寓言特有的魔瓶般的巨大张力,展示了作者强烈的探索精神以及寓言这种古老而又年轻的文学样式强大的生命力。作者以其童心、真诚与悲天悯人的心态对目下的社会与人类所面临的现实和困境,以寓言式的思维进行了深深的思索,能给人以醒豁而敏锐的启迪。既可当儿童文学阅读,亦可当做另类杂文看待,相信读者能够在这多刺的玫瑰丛中寻觅到独特的风景。
  • 名胜探奇博览(开启学生智慧的科技博览)

    名胜探奇博览(开启学生智慧的科技博览)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如何使孩子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能力,以适应时代的要求,从小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至关重要。为此,我们精心编辑出版了本丛书,力求从多方面、多角度开阔孩子的视野,增长孩子的知识,启迪孩子的智慧,开发孩子的智力,陶冶孩子的情操,从小培养孩子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 小儿语·幼学琼林

    小儿语·幼学琼林

    本书配有原文、通俗易懂的翻译以及历史名人的典故,使本书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活泼,可以说是少年儿童启蒙教育的一本良书。
热门推荐
  • 感恩(下)

    感恩(下)

    你有多久没有静下心来想想远在家乡的父母?他们为了你含辛茹苦,无怨无悔,你又为他们做过些什么?对于工作,你是否总在抱怨,总是不满,你是否意识到企业给了你梦想起飞的舞台,使你成长,成功?懂得感恩父母,才有不断奋斗的动力;懂得感恩企业,才能以最佳的心态去应对职场的压力和挑战。人类因为感恩而伟大,世界因为感恩而美丽,感恩是爱的延续,而爱才是一切生命的动力!如何让生命充满活力?如何对工作永葆激情?让我们打开尘封已久的记忆,去寻找和触摸自己那颗感恩的心……
  • 重生之战临苍穹

    重生之战临苍穹

    重生回到五年前,这一世,势要踏入巅峰战神之路!
  • 法则世纪

    法则世纪

    现代小道士楚风为了救世,奉师门密令使用上古神器昆仑时空之镜回到民国去更改历史,却不想造化弄人,中途时空之镜竟然碎裂,使得楚风来到了一个叫做灵源世界的地方,这是他梦寐已求的修真时代,可是不想刚出生,就被家族遗弃,送到了天芒大陆,还好被无极城道衍派的郁长老所收养。热血沸腾的种族之战,封官加爵也阻挡不了楚风的求道之心。小萝莉与他青梅竹马,妖族御姐为他护航保驾,还有温顺可爱的红颜知己,超级变异神兽坐骑踏雪追风豹,好兄弟是金鬃唤雷兽。一个全新的世界,将带给他怎样的旅程?他还能否回到地球?解救妖星即将降世的人间。一切精彩,尽在《法则世纪》!
  • 神奇宝贝小天梦缘之旅

    神奇宝贝小天梦缘之旅

    小天,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他热爱神奇宝贝(口袋妖怪),他不满于自己平平常常的生活,在一次事件后,他的灵魂排斥出了神奇宝贝世界的小智灵魂从而变成小智,就此,一场梦与爱情和冒险的旅程!打响了!
  • 回到古代当自强

    回到古代当自强

    外科第一刀变身豪门庶女。薄凉的奶奶,狠毒的嫡母,无耻的哥哥姐姐,毫无心机的娘亲,外加一个柔弱的小包子弟弟,怎一个复杂可言?是安心在这豪门里斗得个天翻地覆,还是冲出豪宅自由自在?答案不言而喻。好不容易冲出牢笼奔向自由,李丽萍傻眼了!偶买噶地!没有铁锅,我认了!没有酱油没有醋,俺也认了!可没有.......偶买累地嘎嘎!这没有的也太多了吧?虽然有个微型空间作为补贴,但俺还是无法认了啊!哎!李丽萍长叹一口气,一手拿起锄头,一手拿起手术刀,无奈的开始了自己彪悍的古代生活。———————————————————————————————————————
  • 拿破仑·希尔成功之道

    拿破仑·希尔成功之道

    本书将拿破仑·希尔的著作提炼成拿破仑·希尔潜力开发术、财富驾驭术、成功理念、创业18大妙招、成功学金典、致富圣经等方面的内容,同时辅以大量的成功学、创造学、人际学等相关案例进行深入解说。
  • 殿下独占小狐妃

    殿下独占小狐妃

    一朝穿越,她由人变成了一只雪狐,梁慕熙觉得没有谁比她更悲催了。努力修炼成人,却因欠了某人一个恩情,悲催的开始了宠物生涯。反正每一次闯祸都有人擦屁股,她几乎横着走都不看路了。然而,在某天她终于知道,什么叫做得意忘形,自投罗网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凯叔《西游记》

    凯叔《西游记》

    爆红微信账号“凯叔讲故事”主播凯叔重塑经典,只为孩子打造的亲子共读版《西游记》!戴军、罗振宇、阿丘、谢娜、徐峥、小陶虹、李亚鹏、许戈辉、赵忠祥……倾情力荐!很久很久以前呀,从花果山的石头缝里蹦出个猴子。这石猴可了不得,他能七十二变,一个跟头就能翻十万八千里!他是谁呀?齐天大圣孙悟空呗!他大闹天空,好不嚣张!可惜飞不出如来佛祖的手掌心,被压在了五行。这一压就是五百年。五百年后,可怜的孙大圣被唐僧救下,并收了他做徒弟。孙悟空感激不已,帮着师傅收了白龙马,一起踏上了取经之路。
  • 爱情悄然来临

    爱情悄然来临

    大学生苏衣在游戏中一次偶然遇到了大神被围殴,好心出手帮了一下,就此与大神保持着一种奇特的关系,后来经过一场意外竟发现学校新来帅老师就是游戏大神,经历了种种阻挠,最后走到了一起..
  • 正邪天下正邪篇第一卷

    正邪天下正邪篇第一卷

    武林之争始于绝世奇人空灵子所创“天平六术”。空灵子六位逆徒横行江湖,扰起一场血腥风雨。两位神秘少年便在这风雨江湖中同时崛起,各凭绝世智谋在武林中卷起一股狂潮,心怀圣意者,却魔缘不断,而心怀邪念者,却机缘连连,然而,自古正邪不两立,他们终因不同的信念而决战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