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57900000010

第10章 科学的革命(2)

阿维森纳——医中之王阿维森纳(980~1037)阿维森纳,阿拉伯医学家,出生在布哈拉附近的卡尔迈森(今乌兹别克境内)一个小镇的一个穆斯林家里。

伊斯兰教重实践、讲效率的精神,对他有着深刻的影响。成名以后,通过诊断实践,他又积累了丰富的治病经验,当时的人称他为“医中之王”。

阿维森纳一生撰写了99部科学著作,仅大部头的著作就有21部传世,医学著作有16种。

他的学术成就包含哲学、医学、几何学、天文学、教义学、语言学和艺术。他的科学论著中最重要的有两部,一是《治疗论》,这是一部哲学百科全书。这部书是集亚里士多德哲学传统、新柏拉图派和伊斯兰教义学之大成,是部不朽的著作;一是《医典》,它是一部医学巨著,不仅继承了希腊的古典医学遗产,而且吸收了古代中国和印度的医学成就,对各种疾病及治疗方法都有详尽的论述。

自中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把《医典》奉为医学经典。许多大学把它作为医学教科书,为许多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医学人才。后来,《医典》也传到了中国。阿维森纳对医学的贡献是杰出的,称他为“医中之王”毫不过誉。

不收诊费的大夫

阿维森纳十八九岁的时候,一个名叫努哈的郡王得了一种奇特的病症,整天疯疯癫癫、胡言乱语。郡王府在各地请来了成百名医、巫师为王爷治病,他们为其开了无数药方和做了不少巫术,都无效果。阿维森纳听说后,便自告奋勇地去王府,要求给郡王看病。可是郡王府的看门人见他是一位穿着俭朴的青年,就连王府的门也不让他进。阿维森纳为了治病救人,毫不在意王府这些人的态度,进不去王府就根据人们对努哈郡王病情的传闻,写了一份诊断书,设法送进了府中。郡王的近臣一见,大为惊叹,立即传他进府。

阿维森纳进府后,认真诊断郡王的病,并没有马上开药给他服,而是采用一种特殊的精神疗法。几天以后,郡王便神志清醒。接着以少许药物辅助治疗,一个月后,郡王完全恢复正常。

努哈为了表示感谢,要赏给阿维森纳金银财宝。他说什么都不要,只请求王爷让他在王室图书馆查阅一切图书资料。努哈郡王哈哈一笑,当即答应了他的请求。得到了这个机会,阿维森纳非常珍惜,手不释卷,如饥似渴地把整个图书馆的书籍都读完了。从此他的医术更加高明了,并为他后来在哲学、医学几何学、天文学、教义学、语言学和艺术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杀牛”医生

有位阿拉伯王子患了一种奇怪的精神病,被“强迫观念”支配得无法摆脱。他坚信自己已变为牛,拒绝进食,拒绝医治,整天学牛叫,嚷着:“把我杀了吧!我的肉可以做牛肉羹!”御医束手无策,国王心如刀绞,宫中乱作一团。最后求助于阿维森纳。他问明病情后,派去一名助手通知王子,屠夫已经起程,叫他稍候。片刻,阿维森纳手持光闪闪的屠刀,闯进王子的卧室,以屠夫粗粗的嗓门喝道:“牛在哪儿?快捆起来宰!”待助手把王子手足捆好,阿维森纳一手举刀,一手摸着“牛颈”寻找下刀部位。忽然叫喊:“这头牛太瘦了,杀之无肉,喂肥点后再宰!”王子听说喂肥后便可称心如意被宰,于是开始进食。体力逐渐恢复之际,他的“强迫观念”也慢慢地消失了,后来康复以至痊愈。

近代天文地

理学的发展欧洲在文艺复兴以后,科学有了极大的发展。在天文地理学方面的代表人物有“近代天文学始祖”称号的丹麦天文学家第谷,有奠定天体力学的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有科学的天才——意大利天文学家、力学家、哲学家伽利略,有现代美国天文学家哈勃,有提出“大陆漂移说”的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第谷发现新星第谷·布拉赫(1546~1601)第谷·布拉赫,丹麦天文学家,出身于斯坎尼亚的一个贵族家庭。

第谷被称为“近代天文学始祖”。他的最大贡献是1572年11月11日发现仙后星座中的一颗新星,并于1573年发表题为《新星》的重要论文,这颗新星的发现动摇了亚里士多德“天体不变”的学说。

为了完成庞大的天体观测计划,第谷把丹麦国王赠与的全部补助金用于在弗恩岛上建立有名的福堡天文观测台,并设计制造了许多仪器。第谷未竟事业由开普勒继承下来,开普勒在总结第谷观测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行星运动三定律,并完成鲁道夫星表编制工作。有一天,在丹麦的哥本哈根发生了一次日食。由于事前天文台预报了这次日食的发生时间,因此,在那天,人们都翘首仰望天空,等待着日食的到来。果然,原来光芒四射的太阳慢慢地缺了一角,就像一块圆饼被人咬了一口。接着,缺口越变越大,天色也越变越暗。激动的人们为这一奇观拍手欢呼。

人群当中有一位少年,一言不发地站在那儿,目光紧紧地盯住太阳,眼睛不眨一下,仿佛要把这一过程完完整整地印在脑海中。这位少年的名字叫第谷。

“星空原来也蕴涵着这么多的奥秘。天文台的科学家真厉害,竟然事先知道日食发生的时间。”通过这一次观看日食,第谷对天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长大后,他到德国罗斯托克大学攻读天文学。毕业后,专心致志地研究心爱的天文学。

他在学习、工作期间,每天晚上总要抽出一段时间观测天空,从不间断。

1572年11月11日晚上,第谷习惯地来到“老地方”。他像查户口似的用望远镜扫过一个又一个的星星。当他“查”到仙后座附近时,突然发现那儿多了一颗星星。

“难道这是一颗新星?”第谷喃喃自语道。要知道,在当时,古希腊著名科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天体不变”的理论还统治着天文学界。人们普遍地认为,天空中的星星是永远不会变的。第谷能立即闪过这样的念头,实属不易。

在这以后,第谷紧紧地盯住这颗“陌生的星”。它一天比一天亮,甚至有时在白天太阳光下也能见到它的“倩影”。

“这一定是颗新星!”第谷终于做出了判断。这无异于一声春雷,使沉闷的天文学界听到了春天的脚步声。

第谷紧追不舍地对新星做了长达1年零4个月的观测,直至1574年3月,这颗星消失为止。在这期间,他详尽地记录了新星的颜色、光度、所处的方位等情况。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将这颗新星命名为“第谷新星”。由于在天文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他被后人尊称为“近代天文学始祖”。

开普勒奠定天体力学开普勒(1571~1630)开普勒,德国天文学家,生于魏尔。

开普勒青年时在符腾堡的德语学校和拉丁语学校学习。1588年进蒂宾根大学,开始研究哥白尼的天文学。1594年成为格拉茨新教神学院数学教师。1598年开普勒被迫离开家乡到布拉格,在那里结识了天文学家第谷,1601年第谷逝世,开普勒继承了第谷的未竟事业。开普勒的主要成就为天体力学奠定了基础,他利用第谷多年积累的观测资料,进行仔细分析研究,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定律:第一定律即椭圆轨道定律——行星轨道呈椭圆形,太阳在一个焦点上;第二定律即相等面积定律——在相等的时间内,行星和太阳连线所扫过的面积是相等的;第三定律即调和定律——任何两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同轨道半径长的立方成正比。这三条定律为以后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打下了基础。

开普勒在第谷工作的基础上,经过大量的计算,最终于1627年完成了鲁道夫(丹麦国王之姓)恒星星表编制工作。还创立了大气折射理论,并据此提出了天体望远镜即折射望远镜的原理。

开普勒的主要著作有《神秘的宇宙构造》、《天文新星》、《折射学》、《和谐的宇宙》等。

伽利略——科学的天才伽利略(1564~1642)伽利略,意大利天文学家、力学家、哲学家,出生于比萨。

11岁随家迁居佛罗伦萨,进修道院学习。17岁开始钻研古希腊学者欧几里得、阿基米得等的著作。

伽利略纪念碑伽利略是利用望远镜观察天体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个科学家。他的重要发现有:月球表面凸凹不平,木星的4个卫星,太阳黑子和太阳自转,金星、水星的盈亏现象,以及银河由无数恒星组成等。这些发现开辟了天文学新时代,还证明根据木星的卫星位置可判定海面的地理经度,对发展航海事业具有实际意义。

同类推荐
  • 八十天环游地球记(青少版名著)

    八十天环游地球记(青少版名著)

    《八十天环游地球记》讲述了英国绅士福克先生以两万英镑为赌注同朋友们打赌,只用80天的时间环游地球一周的故事。小说以打赌开头,中间穿插探险故事、异域风情、爱情故事等。情节曲折,扣人心弦。作品形象而夸张地反映了19世纪“机器时代”人们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意志和幻想,开创了现代科幻小说的先河。
  • 格林童话(下)

    格林童话(下)

    《格林童话》以其单纯、稚拙、富有娱悦性和幻想奇丽等特点,滋养过一代又一代的小读者和大读者。其中许多精美的篇章,早已家喻户晓,为广大读者耳熟能详。
  • The Funny Thing

    The Funny Thing

    The Funny Thing is Wanda Gág's follow-up to her well-loved classic,Millions of Cats.It tells the story of a curious dragonlike"aminal"that eats children's dolls.A kindly man named Bobo cannot stand by and allow this to happen.He entices it to eat the concoction"jum-jills".
  • 机敏谐趣(中华美德)

    机敏谐趣(中华美德)

    青少年时期是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于以后的道德观的树立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从青少年时期就要给他们正确的引导,使之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本书通过故事告诉青少年孝、义、节、礼等传统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也重新认识了“中国的美”。这对外来文化充斥审美和阅读的今天,有着一种增强民族自豪感,了解中华文化,从浮躁到宁静的“回归”的意义。《中华美德》便是从数不胜数的美德故事中摘取的具有代表性的事例,从孝敬父母、文明礼貌、诚实守信、正直无私、热爱祖国、立志发奋、友善互助等方面述说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希望故事中的精华能够滋养青少年纯洁的心灵。
  • 沙漠童话:小哈桑和黄风怪

    沙漠童话:小哈桑和黄风怪

    刘兴诗爷爷参加地质工作后,考察了一些沙漠。包括我国内蒙、新疆的沙漠,也包括境外的中亚沙漠的一角。沉默无语的沙漠,用它那特殊的方式,渐渐向读者展示自己特有的魅力。他作为大自然的观察者,把自己对沙漠的一些感受,以及一些所见所闻,写进了这本“沙漠童话”。沙漠并不单调寂寞,茫茫大沙漠里,也有生命存在。在它的一些角落里,也孕育着蓬勃生机。
热门推荐
  • 三十六计与智谋经商

    三十六计与智谋经商

    商场如战场,竞争即战争。在当今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竞争激烈,关系复杂,优胜劣汰的世界,人人都渴望事业成功,家庭幸福,人生顺遂。但想要在、商场、家庭和社会上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进而立于不败之地,没有一套高超的处世哲学与计谋是根本行不通的。三十六计依据古代阴阳变化之理,以辩证法思想论述了战争中诸如虚实、劳逸、刚柔、攻防等关系,做到“数中有术,术中有数”。经过历史的打磨,如今已不仅仅局限于战争中使用。无论是变幻莫测的商海,还是复杂纷纭的人际关系,都可以从中得到借鉴。本书遵循这样一条原则,即试图给读者一点安身立命的忠告,规律性的东西用来指导实践,使生活、工作中少走难路,少犯错误,胜利到达成功的彼岸。
  • 笑容下的悲伤

    笑容下的悲伤

    那是个很特别的女孩,从还未走路就有模糊的记忆,她懵懂她知事,可是她却没有什么情绪。她从小便看人脸色,她很懒,但她却知道怎么做才是最好的,唯一的是她没有太多的感情,于是,慢慢懂事的她开始了一段寻找感情的路程,却一直伤痕累累,直到她累了,她把自己的心封闭了,那样的她更知道怎么做别人会喜欢她,可是,她再也不开心了,每个人都说她很美好,却不知道她那善良温柔的外表下有颗悲伤和空洞的心。
  • 女孩怎么养

    女孩怎么养

    本书每一个细节都含有大量具体的教育实例和操作指导,是众多成功父母总结出来的教育经验,简单实用,能引导你解决女孩教育中最常见、最关键的难题。 本书以培养聪明、乐观、自尊、善良的女孩为目标,全面塑造女孩的修养、情感、品质,是真正意义上的完美教育。
  • 没有菜单的饭馆

    没有菜单的饭馆

    跟随自己的理想,开了家取着英文名的并且没菜单的中式饭馆,不但每天有不同的客人,不同的请求,还有陶野{主人公}参加的各种烹饪比赛。。。
  • 佛说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

    佛说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末世之妖孽法则

    末世之妖孽法则

    幽幽这个高中女生正在上历史课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来到了这个人人自危,道德沦丧,僵尸横行的末世年代,既来之则安之,只能挣扎求存,且看腹黑女主如何在同样腹黑的末世里一步一步踩出自己的一片天空,尘埃落定,当这末世的一切谜底揭开时,又将是怎样的惊世骇俗!
  • 末世:皇后序列

    末世:皇后序列

    一个末世冒险旅程中痛楚成长的故事,从路人甲到皇后序列的拥有者,自卑到大隐于市,过程有虐心也有小甜蜜,幸福其实很简单,但是过程却也惊心动魄。当一切归于平静那些困境下的美才最真实……
  • 婴语

    婴语

    所谓“婴语”,就是婴儿的“语言”,指的是婴儿通过自己的身体和行为,向外界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分为声音、表情、动作、身体征兆等等,用词汇表的形式进行归纳,来帮助现代80后的妈妈们了解和掌握孩子的需要,以及提升孩子的各项能力。
  • 小花仙

    小花仙

    链接动画剧情,穿越拉贝尔大陆之后的魔法师会遇到怎样的难题,挫折,困难和敌人?新人物速速出现,正义与邪恶的的决战,现在开始!
  • 盛世婚宠:诱拐娇妻

    盛世婚宠:诱拐娇妻

    这是一个关于腹黑高冷的特工总裁有拐伪“前妻”的故事,这是一个聪明一世又糊涂一时的小女人与大灰狼斗智斗勇却反遭诱拐的血泪史。空有高冷禁欲的气质,却常年流连花丛,在他的身上,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这句话被体现得淋漓尽致。然而事实当真如此吗?并不是。因为这个男人是真高冷,假多情。他是国家看中、暗地培养的高级特工,从十六岁起就在为国家奉献青春,算的上是一个根正苗红的大好青年。花心是伪装滴,多情是制造滴。他也没想到,被上面召唤回国,就被一个突如其来的婚事砸中了。本来对婚姻就十分淡薄,他对另一半也不会有太大的要求,毕竟自己是一个脑袋上时刻悬着一把刀的人。于是他打算顺从家里,讨个老婆回家奉养爸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