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51000000031

第31章 护法品

本品记叙了武则天、唐中宗派遣内侍薛简拟请六祖惠能大师至宫中供养,大师以老疾上表托辞的事由。其后,应薛简的请求,大师予以开示,为他辨析了北宗所一味强调的坐禅之弊病,认为“道由心悟,岂在坐也”,指明诸法空寂、无生无灭,获得佛法的真正途径还在于自性体悟,进而指出“烦恼即菩提”,表明即世间求解脱、不离生死证涅槃的思想主旨。昭示世人立足当下,肯定人生。这对后来近代人间佛教具有很深远的内在指导意义。最后交代了薛简表奏、朝廷奖谕的事宜。

原文

神龙元年上元日①,则天中宗诏云②:朕请安秀二师③,宫中供养。万机之暇,每究一乘④。二师推让云:南方有能禅师,密授忍大师衣法,传佛心印,可请彼问。今遣内侍薛简,驰诏迎请,愿师慈念,速赴上京。

师上表辞疾,愿终林麓。

注释

①神龙元年上元日:神龙为唐中宗年号,正月十五日为上元。

②则天中宗:指太后武则天和唐中宗李显。

③安秀二师:“安”指慧安国师,是弘忍的弟子,曾受到武则天和唐中宗的重视。因常住嵩山,故又称嵩山慧安。《景德传灯录》卷四有传。“秀”指北宗神秀大师。

④一乘:印指佛乘,又作一佛乘、一乘教、一乘究竟教、一乘法、一道等。乘为“交通工具”之意,此处指成佛之教法。佛教教义乃唯一之真理,以其能教化众生悉皆成佛,故称为一乘。

译文

唐中宗神龙元年(705)正月十五日,太后武则天和唐中宗下诏说:“我迎请嵩山慧安和荆南玉泉寺的神秀两位大师到宫里来,诚心供养。于日理万机之中,每有空暇,就向两位大师请教,研究佛法。两位大师十分谦让,都推举惠能大师。说:‘南方有位惠能大师从五祖弘忍大师那里秘密得受了衣钵和教法,得传了佛法的心印,可以迎请他来宫中向他请教。’现在我派遣内侍薛简传达诏书来迎请大师,望大师慈悲为怀,立即赶赴京城。”

惠能大师上呈了表章,以身体有疾病为理由推辞了延请,并表示自己愿意永远生活于山林之中,直到终老。

原文

薛简曰:京城禅德皆云:欲得会道,必须坐禅习定;若不因禅定而得解脱者,未之有也。未审师所说法如何?

师曰:道由心悟,岂在坐也?经云:若言如来若坐若卧,是行邪道。何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无生无灭,是如来清净禅①;诸法空寂,是如来清净坐。究竟无证,岂况坐耶?

简曰:弟子回京,主上必问。愿师慈悲,指示心要,传奏两宫,及京城学道者。譬如一灯,然百千灯,冥者皆明,明明无尽。

师云:道无明暗,明暗是代谢之义。明明无尽,亦是有尽,相待立名。故净名经云:法无有比,无相待故。简曰:明喻智慧,暗喻烦恼。修道之人,倘不以智慧照破烦恼,无始生死,凭何出离?

师曰:烦恼即是菩提,无二无别。若以智慧照破烦恼者,此是二乘见解,羊鹿等机②;上智大根,悉不如是。

简曰:如何是大乘见解?

师曰:明与无明③,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实性者,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

简曰:师说不生不灭,何异外道?

师曰:外道所说不生不灭者,将灭止生,以生显灭,灭犹不灭,生说不生。我说不生不灭者,本自无生,今亦不灭,所以不同外道。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净心体,湛然常寂,妙用恒沙。

简蒙指教,豁然大悟。礼辞归阙,表奏师语。

注释

①如来清净禅:“如来禅”的简称,《楞伽经》所说四种禅之一。由如来直传之禅或如来所得之禅定,即入于如来地,证得圣智三种乐,为利益众生而示现不思议之广大妙用者。另也是五种禅(五味禅)之一。宗密将禅分为五种,其中“最上乘禅”称为如来清净禅(略称如来禅),又称一行三昧、真如三昧。此禅之旨趣,系顿悟自心本来清净无有烦恼,具足无漏之智性,且此种清净心与佛无异,此心即佛。

②二乘见解,羊鹿等机:二乘即指声闻乘与缘觉乘。羊、鹿指羊车和鹿车。这里指二乘发心度化的众生较少。详见第七品“三车”注。

③明与无明:明,是智慧、学识。因此,“无明”的语意就是无智。无明是烦恼之别称,即不如实知见,暗昧事物之意。

译文

薛简说:“京城里的禅师大德都说:‘想要领会佛道,必须要坐禅习定;如果不凭藉修禅习定而能够得到解脱,这样的人还没出现过。’不知道大师您所讲说的教法是什么样子的?”

惠能大师说:“得成佛道要靠自心开悟,怎么会是在于长期打坐呢?佛经上说:‘如果说佛似乎在坐或似乎在卧,那么就是在修行邪道。’这是什么原因呢?既没有所来之处,也没要去的地方,没有生成也没有毁灭,这是佛的清净禅;一切事物现象虚幻空寂,这是佛的清净坐。最终的究竟解脱是没有办法印证的,更何况长期打坐。”

薛简说:“弟子我回到京城,太后皇上必然问起大师的教法心要,希望大师慈悲为怀,给我指点开示要旨心得,我好表奏太后皇上两宫,以及京城参学佛道的人士。这好比一盏灯点燃千百万盏灯,晦暗都得到光明。灯灯光明没有穷尽。”

惠能大师说:“佛道没有光明黑暗的区分,光明和黑暗的意义是相互代谢,互为依存。说光明处处没有尽头,其实也终究是有尽头的。光明和黑暗二者是互为对立、互为条件一对概念范畴。所以《净名经》说:‘佛法没有事物可与比拟,没有事物可以与之相对应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薛简说:“光明比喻智慧,黑暗比喻烦恼。修行佛道的人如果不用智慧观照破斥烦恼,无始以来的生死靠什么来超离呢?”

惠能大师说:“烦恼就是菩提,不是两种东西,它们本质相同,没有分别。如果要用智慧观照破斥烦恼,那这就是声闻和缘觉二乘的见解,是《法华经》上说的乘坐羊车和鹿车的人的见解;有上智和大根器的人,都不是这样理解的。”

薛简说:“什么是大乘的见解呢?”

惠能大师说:“光明智慧和愚迷黑暗,凡夫俗子看到的是两种东西的不同性质;智慧了达的人则明白他们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这种没有区别、平等一致的本性就是真实佛性。真实佛性,处于凡俗愚迷境地时不会减少,处于贤明圣达的境地时不会增加;处于烦恼中而不散乱,处于禅定中而不寂灭。没有断绝没有永恒,没有来处没有去处,也不停留在中间状态,也不存在于内部和外部。没有生成和毁灭,本性和相状真实如一,永恒存在没有变化,叫做佛道。”

薛简说:“大师所说的没有生成和毁灭,与外道有什么不同之处?”

惠能大师说:“外道所讲的没有生成毁灭,是用毁灭来止断生成,用生成来显示毁灭,这种毁灭等于没有毁灭,生成也可以说没有生成。我说的没有生成没有毁灭,是本来就没有生成,现在也不存在毁灭,所以是与外道不同的。你如果想要知道心得要旨,只要一切善和恶都不去思维度量它,自然而然悟入清净本心,湛然明净,永恒静寂,其妙用之多,犹如恒河之沙。”

薛简受到了指点教化,豁然开悟。礼敬辞别惠能大师而回归宫中,上表报奏了惠能大师的教说。

原文

其年九月三日,有诏奖谕师曰:师辞老疾,为朕修道,国之福田。师若净名,托疾毗耶①,阐扬大乘,传诸佛心,谈不二法。薛简传师指授如来知见,朕积善余庆,宿种善根,值师出世,顿悟上乘,感荷师恩,顶戴无已。并奉磨衲袈裟②,及水晶钵,敕韶州刺史修饰寺宇,赐师旧居为国恩寺。

注释

①毗耶:即是毗耶离城,乃维摩居士之居处。

②磨衲袈裟:袈裟之一种。相传乃高丽所产,以极精致之织物制成。磨,即指紫磨,属于绫罗类。

译文

这一年的九月三日,朝廷下诏褒奖赞誉惠能大师,说:“大师以年老多病辞去召请,一心修行佛道,这是国家的福报啊。大师就如同维摩诘居士一样,推脱有病而居住于毗耶离城中,从而大力弘扬大乘佛法,传授一切佛的心印,宣讲佛性平等无二的教法。薛简已经上表奏明了大师所传授的佛智见解,往昔积累的善行使我有了今天的福报,是前世种下的善根,正逢大师出世行化,令我立刻顿悟佛法上乘。承受大师的恩泽,十分感激,致礼不已。同时奉送磨衲袈裟和水晶钵,命令韶州刺史维修整饰寺庙殿宇,赐名大师的旧居为国恩寺。”

同类推荐
  • 星云大师谈当代问题1:心宽天地宽

    星云大师谈当代问题1:心宽天地宽

    本书为社会议题探讨,此类别收录了大师八篇言论,包括有大师对环保、经济以及自杀的防治与女性问题等提出的应对之道。大师的开示,均针对人们的现实困境与心灵需求提出建设性的见解,并给与疗愈,继而启发人之善言、善心、善行。
  •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本书着重从文化角度探索中国佛教的内容及其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先是从佛教的历史、典籍、教义、仪轨制度和寺院殿堂多个侧面,阐明佛教构成诸要素,以揭示佛教作为文化实体的基本内涵。然后着重从政治意识、伦理道德、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和民俗六个方面,探索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关联,以阐述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规律。内容充实,雅俗共赏,为读者提供了解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基础知识,是了解中国佛教文化的入门书。
  • 佛养心,道养性:用佛的境界道的胸怀点释人生

    佛养心,道养性:用佛的境界道的胸怀点释人生

    从淡泊、立身、烦恼、随缘、平常、 包容、谦逊、信念、精进、学问、交友、生活等方面 ,以清新的语言和生动的故事,多角度、多层次地阐 述了佛家和道家博大精深的思想,揭示生活妙理,点 破世俗迷障,以睿智的机锋给世人以深刻的启示,为世人指明人生的方向,是滋润心田的一泓清泉,是治 疗苦病的一剂良方。
  • 身心富足的智慧:佛家教会你幸福的人生哲学

    身心富足的智慧:佛家教会你幸福的人生哲学

    内心的丰盈富足会成为一种能量,给人带来源源不断的幸福。本书以佛门智慧为指引,引领人们从做人、做事、行善、经营财富和名利、经营情感等方面平衡身心,迎接富足,并在富足的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财富观和爱情观的引导下,用智慧处理生活,让内心达到健康、充实的状态,让幸福不请自来。
  • 小乘佛教

    小乘佛教

    小乘,梵语hina—ydna。亦称声闻乘。二乘之一。乃大乘、菩萨乘之对称。意译为狭小之车乘,指运载狭劣之根机以达小果之教法;即所修之教理行果,与能修之根机均为小劣之法门。小乘之名,原系大乘佛教徒对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之贬称,其后学术界沿用之,并无褒贬之意。小乘佛教之教义,主要以自求解脱为目标,故为自调自度(即灭除烦恼,证果开悟)之声闻、缘觉之道,而异于大乘佛教自利利他二者兼顾之菩萨道。
热门推荐
  • 圣宇农民

    圣宇农民

    一位从孔子学府毕业的青年,由于某种原因,没能在城里工作,而回到乡下,机缘巧合的得到了上古仙界的仙帝一丝真灵传承,立志做天地下唯一的一位至高之神,“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
  • 总裁家的俏媳妇

    总裁家的俏媳妇

    堂堂诗家大小姐,现在落得个扫地出门的下场,在街上游荡,意外救得一美男。为了复仇而想要放弃爱情的她,却又意外的得到萌宝小诗子。小诗子:“妈咪,爸爸想帮我改名耶。。”“那就改了啊。”“人家不要叫小孙子了啦。”囧。。。
  • 大巍禅师竹室集

    大巍禅师竹室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心脏病病人何时上医院

    心脏病病人何时上医院

    本书分10个部分介绍了心脏病的有关知识,首先阐述如何判断心脏病,然后分别回答了9种常见心脏病的有关概况、病因、危害、诊断、预防和治疗等问题。
  • 三小只的四叶草

    三小只的四叶草

    这是作者第一次写小说,写的不好请谅解,我笔名是蓝依可萌,可以叫我可萌,2948859327这是我的QQ号,读者们可以加一下,421775556这是我的群,进群可以跟我讨论剧情,我的微博是帅气逼人凯少爷i,希望大家可以关注我。当富家千金遇上霸气大哥,当温柔女孩遇上呆萌二源,当热情女孩遇上高冷千千,一次偶遇让他们成为了朋友,渐渐地,爱情的火花在他们心中萌芽。从相识,相恋到相守,中间的剧情是怎么样的呢?敬请期待吧!
  • 绛囊撮要

    绛囊撮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冷艳杀手霸君心

    冷艳杀手霸君心

    在一片昏黄的土地上,有两个人正在结伴拼命逃跑,他们的身后便是一只浑身黝黑的高大骏马,马上的人身形俊逸,高大威猛,手里拿着宝剑头上就只是一个竖冠将一头乌黑的长发竖起,身上除了一件长衫完全不见其他的东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人生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

    人生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

    寻根探源,集纳中外灿烂文化;谈古论今,猎获古今丰富知识。人类的文明漫长而悠远,想要了解它的发展历程,就不能不了解历史,就不能不掌握必要的历史常识。只有掌握了历史常识背后所蕴含的深厚底蕴,才能增进对历史乃至现实的解读与把握,才能在新的挑战面前,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的潮流。
  • 异世真君

    异世真君

    五行世界,群雄并立,强者如林。修五行,成五行师。天庭第一战将,司法天神杨戬,身怀五行神珠,重生为五行世界的落魄公子。面对纷扰杂乱的世界,面对割据称霸的各方势力,杨戬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统统干倒!
  • 极武道尊

    极武道尊

    朱凡意外重生到异世极品纨绔的身上,弱肉强食这是自然法则,这方世界也不例外。以战称霸,传言巅峰强者可以踏破虚空,达到不死不灭的存在。朱凡向来不是甘于现状的主,绝不一辈子顶着纨绔的头衔。他要变强,不为别的,只为了艳福连连,手掌天下的至高无上的权利,开始了那无休止的征途。逢人刮地皮,谁遇谁倒霉。“我贱,天待见。天不待见,我贱天。看他如何不待见,妈的,灭他,没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