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49800000034

第34章 《菜根谭》——意味隽永的散文诗(8)

【点评】

“欲回天地入扁舟”是许多社稷之臣的想法,权臣与隐士之思的结合是中国文化中的一类典型。助蜀先主刘备三分天下的诸葛亮,年轻时住在南阳的隆中,过着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耕作之余,他博览群书,深入研究政治和兵法,并和很多名士成为好朋友,互相研讨学问。他志向远大,心境淡泊,见识卓越不凡。二十七岁那年,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辅佐自己。诸葛亮成为刘备的军师,促进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刘备死后,诸葛亮辅佐刘禅,曾六次北伐曹魏,但都没能成功。最后,诸葛亮病死在军营里。诸葛亮晚年的时候,写下了著名的《戒子篇》,文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当年诸葛亮出山时,还向往着统一天下后重返山林。可见,山林之士不可能超脱于社会,伯夷、叔齐也是不愿做国君的隐士,但却不食周粟,何等执着?国家的命运总会波及个人,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忧勤不宜太苦,澹泊须防太枯

【原文】

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性怡情;澹泊是高风,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

【译文】

勤劳多思是一种美德,但太辛苦了就无法使性情安适愉悦;淡泊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但枯燥就无法有利于人和事。

【点评】

勤于事业,忙于职业是美德,是一种敬业精神,但如果陷于事务圈而不能自拔.如果因无谓的忙碌而心力憔悴失去自我,则是不足取的。因此儒家主张中庸之道,主张任何事物都要维持均衡状态。太苦或太枯就失去了生活乐趣。要自然,保持自我才对。从大的方面说,社会的发展有两方面,一个是生产,一个是消费。消费表面上看来是对物质的消耗,但它也可以刺激生产的发展。正是人的享受欲促使人类生产出越来越多的消费品。如果人没有任何欲望,生产也就失去了最终目的。懒惰是人性的一种弱点,但这种弱点也不总是坏事。一个勤劳安于本职工作的人,天天辛勤工作。另一个工人很懒,为了少干点活儿,他动上了脑筋,一项新技术诞生了,可以节省几倍人力。究竟哪一个是更高的境界呢?

原败者之初心,观成者之末路

【原文】

事穷势蹙之人,当原其初心;功成行满之士,要观其末路。

【译文】

对于做错事地位不利的人,要推求他当初的本意;对于事业成功行为圆满的人,要看他的最后结果。

【点评】

人生在世,成功与失败无法预料,生活中成功的人固然有,失败的人也不少。一时的得失,并不能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成败,“盖棺始能论定”。只要善于总结,失败可能是成功的前奏。同时一个功成名就的人,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成就,却为贪小利而身败名裂,令人惋惜。因此。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不能看目前他是成功还是失败,而是看趋势是下降还是上升。一举成功的只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你的志向越大,经历的挫折就会越多。但是人想做的事总会做成的,只要你把失败当作一个必经的阶段而不是最终结果。相反,功成志满之人如果没有新的更高追求,只能江河日下。

偏见害心,聪明障道

【原文】

利欲未尽害人,意见乃害心之蟊贼;声色未必障道,聪明乃障道之藩屏。

【译文】

对利益的欲望不一定害人,偏见是毒害人心的蟊贼;喜好美色歌舞不一定会影响一个人的前程,自作聪明才是阻挡人道路的屏障。

【点评】

聪明也是一种偏见。它使人们很容易落入狭隘自我主张的井底,过于执迷。人们常说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却不知这种自作聪明带来的愚蠢绝不只偶然出现于一时,而要使你糊涂一世,直到你不再自作聪明为止。三国时诸葛亮带领大军进攻魏国,任命自己最信任的参军马谡带兵守卫街亭,作为战略据点。马谡到了街亭,见那一带地形险要,街亭旁边有座山,于是决定在山上扎营,布置埋伏。这与诸葛亮的授意是完全违背的。魏军赶到街亭,见马谡在山上扎营,就把那座山围困起来,并且切断了山上的水源,导致蜀军内部大乱。结果,魏军刚一发起总攻,蜀兵便纷纷逃散,马谡自己杀出重围,逃了回去。街亭失守后,诸葛亮只好撤兵回国。为了严明军纪,他含泪把马谡杀了。马谡不自以为聪明就不会丢失街亭,也就不会遭诛,可见,想成就一番事业要防止愚蠢,更要提防自作聪明。

世路崎岖,须知退让

【原文】

人情反覆,世路崎岖。行不去处,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处,务加让三分之功。

【译文】

人情反复无常。世上的路崎岖不平。走不通的地方,要知道退一步的道理;行得通的时候,一定要让几分好处给他人。

【点评】

为人处世必须学会谦让,不能处处争强好胜,有时候退一步并非放弃前途。既然行不通,就证明自己错了,可能是方法、手段或者什么有问题。应该退下来总结教训,以便再上,或者打迂回战,曲折达到最终目的。失败后,一意孤行地盲目前进只能是愚蠢,让三分并不损失利益。利人是利己之本,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表面上利益减少了,实际上投人之桃,别人终会报之以李,等于为将来的困境买了保险。所谓“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人们都知道秋天留下些蔬菜,以备冬天食用。却很少有人在权势炙手可热时分给人些热情,以便门前萧条时抵御自己的寒冷。人生之路有高低、有曲折、有平坦,当你遇到挫折时必须鼓足勇气继续奋斗,当你事业飞黄腾达时,不要忘记救助那些穷苦的人,因为这样可以为你自己消除很多祸患。

待小人贵不恶,待君子贵有礼

【原文】

待小人,不难于严,而难于不恶;待君子,不难于恭,而难于有礼。

【译文】

对待小人不难做到严厉,而难的是做到不厌恶他们;对待君子不难做到恭敬,难的是做得符合礼节。

【点评】

东汉时期,有一位名士叫陈寔。一天晚上,全家人都睡下以后,陈寔发现屋梁上藏着一个小偷,于是他不动声色地穿好衣服,把儿孙们一个个喊醒,然后严肃地对儿孙们说:“一个人,一定要自我勉励,才会有出息,坏人并不是天生的,而是由于染上了坏习惯,才会做出坏事来!现在,你们抬头看看梁上的那位君子吧!”这时,小偷从屋梁上爬了下来,向陈定磕头认罪。陈定说:“我看你也不像一个恶人,你应该从此学好,别再当小偷了。”说完,他让家人送给小偷一些钱财。从此,这个小偷真的弃恶从善,成了一个好人。杀死一个盗贼是容易的,而使他变成好人却是难事,这需要体谅,需要爱心。如果只有惩罚责难,就等于抛弃了他,拒绝他成为一个正直的人。惩罚本身也并非只有一种含义,上帝因为爱人,所以才惩罚他,有些惩罚只不过是为了拉住向悬崖狂奔的人,使他免于坠落。这时候袖手旁观,不肯去批评反倒是对他的憎恶,不负责任。

降魔先降自心,驭衡先驭此气

【原文】

降魔者先降自心,心伏则群魔退听;驭衡者先驭此气,气平则外横不侵。

【译文】

降伏恶魔的人先要降伏自己心中的邪念,心中的邪念被降伏了,所有的恶魔都会退去;驾驭世事的人先要驾驭自己的浮躁之气,浮躁之气平息了,外在的纷乱就不会侵入。

【点评】

孔子有个弟子叫司马牛,他看到天下大乱,恶人横行,就去问孔子,怎样做才算是一个君子。孔子对他说:“君子是不会感到忧愁和害怕的。”司马牛不明白孔子的意思,又问道:“不忧愁,不害怕。就能称为君子了吗?”孔子说:“君子经常反省自己的过失,内心没有一点愧疚,还有什么可以忧愁和害怕的呢?”可见,人类最大的敌人隐藏于自己的内心。外来的恶念如果没有这个内援,就不会攻进心灵的城堡。想战胜敌人,征服世界,必须首先征服自我。古人对心灵的明镜“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吾日三省吾身”,就是因为这一点。修养必须日常去做,闲时工夫忙时用,泰山真的崩于前,才忙着去锻炼勇气,十有八九还是要坐在地上,魂飞魄散。

种田地须除坏种,教子弟严谨交游

【原文】

教子弟如养闺女,最要严出入、谨交游。若一接近匪人,是清净田中下一不净的种子,便终身难植嘉禾矣!

【译文】

教育青年人就好像养育未出嫁的姑娘,一定要严格管理她的生活,与人交往要谨慎。一旦接近了不规矩的人,就像在良田里种下一颗不好的种子,就永远难以种出好庄稼了。

【点评】

古人爱道德清白有如处女的贞操。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谁又甘于被玷污呢?未经世事的年轻人在社交上缺乏足够的免疫力,所以应该谨慎选择朋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子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当时,他家住在一块墓地附近。孟子看葬仪看得多了,就常和小朋友学做丧事、筑坟墓。孟母想:这不是我孩子可以居住的地方!于是,母子俩就搬到市镇上去住。可是邻居是一个屠夫,整天杀猪宰羊,孟子也学起宰杀的动作来。孟母又把家搬到一所学校旁边,住了下来。这一回,孟子接触的都是读书人,于是也迷上了读书。孟母高兴地说:“这才是适合我孩子住的地方。”孟子从此日夜勤学,终于成为大学问家。孟母择邻而居,孟子终成大器。这的确是一种成功的教育方法。小节不可不慎。人常说“浪子回头金不换”,但补好的衣服虽然可穿,终不如崭新完好的。恶习如野草,蔓延起来难以收拾。教子不可不严。

欲路上事毋染指,理路上事毋退步

【原文】

欲路上事,毋乐其便而姑为染指,一染指便深入万仞;理路上事,毋惮其难而稍为退步,一退步便远隔千山。

【译文】

欲望上的事不要因为方便就去沾染,一沾染上就跌入了万丈深渊;道义上的事不要因为害怕困难就有所退步,一退步就像远隔千万重高山,无法达到。

【点评】

享乐之欲是火星,只要有一点,就可以把你辛苦修建的道德园林烧得一干二净。初涉欲路,人们总是欺骗自己,说自己会浅尝辄止。但欲望的野马一旦被你解开缰绳,就不再为你所驾驭。处在享乐中的人们很难克制欲望,这就需要修身养性。求道求学如逆水行舟,否则蹉跎一生,将会落得一事无成的后果,所以应从小刻苦磨炼,不俱艰难,从而逐步建立起一个高尚的精神世界。如果畏惧艰难辛苦而停步,不进则退,再想前进则需要双倍的努力。追求理性是很枯燥的,修炼品德也是一件很艰苦的事,就像登山一样得奋力前进,期望它不艰难纯属梦想,它永远不可能像听音乐一样轻松。只有穿过人欲的洪流而不为其淹没,才能攀上“道”的彼岸。

修德须求实诣,读书且要深心

【原文】

学者要收拾精神,并归一路。如修德而留意于事功名誉,必无实诣;读书而寄兴于吟咏风雅,定不深心。

【译文】

学者要把精力集中到一条路上。如果一面修养道德,一面在乎名声荣誉和事业成功,一定没有真正造诣;读书而感兴趣于吟诗作赋,一定没有深的学问。

【点评】

名利之心总是比修德之心更有诱惑力,就像野草总是比庄稼更容易生长。你只有清除这些杂念,道德的良田才可能免于荒芜枯萎。吟咏之乐总是要比著书立说更吸引人。但这只是对文学的爱好,不是钻研。任何一种学问,当它仅仅是一种爱好时,总是令你欢欣鼓舞,而一旦成为专业,就免不了有枯燥的、令你厌烦的东西。但前者是感性的,只存在于表面。只有经历了枯燥的严谨治学阶段,你才可能成为一名有专功的人。宋朝人刘恕从小爱好历史,但他家境清贫,没钱买书,只好到处借书、抄书。当时,学者宋次道收藏了不少好书,刘恕大老远跑去借阅,宋次道弄了桌好菜招待他。刘恕却说:“谢谢你的好意,但我不是为美酒佳肴来的,请把这些都撤走吧。”他在宋家住了十来天,把他所需要的东西全都读完、抄完。把书抄回家以后,他就埋头读书,顾不上吃饭。夜间上床以后,他仍然要思考历史问题,往往通宵不合眼。就这样,刘恕不仅读遍各种正史,而且广泛阅读笔记、小说、诗文集、公文、碑碣等各种史料。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时,刘恕担任他的助手,为《资治通鉴》的完成做出了很大贡献。

事少福中福,心多祸中祸

【原文】

福莫福于少事,祸莫祸于多心。惟苦事者,方知少事之为福;惟平心者,始知多心之为祸。

【译文】

最大的幸福是事情少,最大的祸患是多心。只有苦于事多的人,才知道事少是一种幸福。只有心情平静的人,才知道多心的祸患。

【点评】

俗话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一个心地光明的人自然俯仰无愧,根本不用怀疑别人对我有过什么不利的言行。只有庸人、小人、闲人才整天为闲事、琐事而忙碌,为依附权势争夺名利奔波,一个人应当具备“大智若愚、大巧似拙”的境界,这样才不会被琐事缠身,不会为闲言困挠。林语堂曾说:想一天不得安宁,请客;想一年不得安宁,盖房子;想一辈子不得安宁,娶小老婆。人生中许多被人欣羡、称之为乐事的,只要多了,都是苦差。富贵人家财多事多,反生出些苦意;贫寒人家财少事少,反倒有了种平和。身居高位,却身不由己。反不如一介草民,可以不必匍匐于权臣。清福难得,此中别有真意。

处世知方圆,待人分宽严

【原文】

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当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待善人宜宽,待恶人当严,待庸众之人宜宽严互存。

同类推荐
  • 创业,你也行(大学生创业故事精选)

    创业,你也行(大学生创业故事精选)

    时代促进创业,创业催生时代。创业作为时代发展的推进器,如今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鲜明特征,成了时代主导的向上的潮流,成千上万的青年大学生,已经和正在成为时代创业的主体力量。本书分篇章收录时下大学生创业的多个案例,他们中有手工香皂吧店主、录音棚里的平民歌后、数码时代弄潮儿、美国的“太空中餐”男孩……
  • 感谢我们的对手

    感谢我们的对手

    在人生的漫漫长路上,我们需要对手。因为对手是我们成功的标尺。我们也应当感谢对手,因为是他们的存在给了我们前进的动力,是他们自身的努力,迫使我们更快地成长。由于对手的存在,我们会在人生的道路上拥有更多的激情,会领略到更多美丽的风景,我们的生命也会因此闪耀出更加动人的光辉!我们和对手因为各自的理想和憧憬而相互了解,又因为各自的目标和追求而彼此竞争。对手让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极大的提升和飞跃。对手与我们一起被放在生活天平的两端,互相验证着对方生命的价值。一旦失去了对手,天平就会失去平衡,而我们自身生命的重量也失去了凭据和依靠。
  • 告诉学生聪慧机敏的机智故事

    告诉学生聪慧机敏的机智故事

    书中各种故事的主人公因其巧妙而出人意料的应变之策,使人们在心生敬佩之余,同时获得某种智慧的启迪。在生活当中,我们常常会面临许许多多的突发状况,这往往需要急中生智、沉着应对方能解决问题。那么,就随本书一起,在这些机智勇敢的主人公的带领下,一起感受机智的力量。
  • 男人三十

    男人三十

    从男人三十牵引出女人四十的故事,从移民的苦乐剖析了“太空人”家庭的矛盾和悲哀……小说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生活就是这样现实,不管走到哪里,太阳总是东起西沉,月亮总有阴晴贺缺。地球的任何一个角落,都不会有遍地黄金。
热门推荐
  • 霸道总裁强索爱

    霸道总裁强索爱

    一纸契约,安年落成为了谈靳墨的地下情人。人前男人衣冠楚楚,人后,男人霸道成性。传言男人嗜血凶残,但是,在面对着安年落的时候,男人总是宠溺深沉。“谈靳墨,你这个样子真的好吗?你大总裁的形象哪里去了?”某天,女人看着抱着自己的男人,嘴角猛抽道。“宝贝,在面对你的时候,我不是总裁,而是老公。”男人笑的肆意张扬,再度将女人剥皮拆骨。安年落仰天长啸,自己千不该万不该,真的不能够招惹这批狼啊。
  • 龙武战神

    龙武战神

    神武大陆,强者为尊,弱者受欺。张子凡,一个地球人穿越到废物少主身上,受尽他人屈辱,偶然之间却发现,身怀着上古龙魂,龙魂等级越高,修炼则越快,实力则越强,从此废材除名,修龙魂,历千劫,破万钧,神武大陆任由穿梭。
  • 仙与花

    仙与花

    一戒王权在手,翻云覆雨,欲逆轮回。仙与花竟能结否?
  • THE GERMAN IDEOLOGY

    THE GERMAN IDEOLOG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智慧故事会:启迪一生的100个哲理故事

    智慧故事会:启迪一生的100个哲理故事

    探讨启迪问题的书籍很多,稍加浏览对照,便可以发现,内容大同小异,而真正具有特色的很少。本书则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它的内容涉及人生的方方面面,如品格、处世、心态、观念、生活等,不仅涉猎广,而且挖掘深,可谓一本“人生小百科”。100篇故事,每一篇都是一个哲理,是人生体验的升华,是人生智慧的结晶。在创作上,避开生硬简单的说教;在语言上,平平淡淡中引发出人生的真理、真心、真情。读者只要粗略一读,就会产生祛除心中烦恼、兴犹未尽的感觉;用心仔细品读,更会使人茅塞顿开、神清气爽,生发灵性与睿智。
  • 万象奇门

    万象奇门

    一介愚人莫成空学文不精习武不成颓废十五载尚不能自理然突逢大劫,全族命在旦夕为求一脉生存,家仆拼死相护虽险中生还,却恨无力复仇饱含悔泪欲结此生不料巧遇贵人,习得奇术从此脱胎换骨,毅然奋起集天地之因果,开辟唯我之道
  • 大国诸侯

    大国诸侯

    客观地说,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段历史,再也不会像先秦那样充满智慧的火花,一个可以追忆但却不可以超越的时代,那是一个“养在深闺人未识”但却绕不开的时代。
  • 月华空间

    月华空间

    爱玩游戏的少女,一朝穿越来到魔族大陆。本以为是个正统的魔法世界。后来才知道,这只是个被诸神抛弃的世界。三观正常的平凡妹子,如何在这不平凡的世界生存?在她以为生活已经够惊心动魄时,老天又赠送她一个空间!(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夜之樱雪

    夜之樱雪

    “哥,俊,冰,我才是夜樱雪,你们从小疼爱的夜樱雪”蓝樱雪拉着羽熙,眼里充满着委屈的目光,“怎么可能?”现在什么情况啊?真假樱雪吗?“你们不要相信她”夜樱雪还不肯承认!一场情,一场爱,引来了多大的波折,多少的阴谋诡计,相爱却不能爱,痛苦无奈依旧默默沉受着!
  • 天才王子:他的恶作剧之吻

    天才王子:他的恶作剧之吻

    别爱水瓶座,她不会给你幸福!她总是如此无情淡漠,什么都不在乎!可是,只有真正懂得水瓶座的人,才能看见眼底那一缕似有似无的哀伤,才能明白是什么让水瓶如此的义无反顾,是什么让水瓶变得如此忽冷忽热捉摸不定,才能体会水瓶的坚强只是竭力掩饰的脆弱!那个懂我的人,会是谁呢?(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