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41600000003

第3章

然而,没有内容的夜空也并非真空,反而有着更丰富的内容,只不过是看得见和看不见罢了。夜空中有风在流动,周小寒脸上明显地感受到了一种凉意。花木丛中还有秋虫在低唱,它们在看不见的地方吟唱着秋声。也许在那看似没有内容的草坪上,此时正有一对情人在幽会,他们正紧紧地拥着……

周小寒没有多想。她不能想下去。这时,一只流萤飞了过来,无声地在夜色中穿行。小小的流萤飞到了栏杆边,在周小寒的面前徘徊着。周小寒很想伸出手去,把它捂在手中,就像童年时在家乡的小河边那样。

周小寒的老家有一条小河,她的村子就在小河边。周小寒的童年是在老家度过的。童年的周小寒,常在夏天的夜晚,手拿一把小扇子,在河边的柳丛中追来赶去。

童年的回忆让她更加失落。

然而,此时的她,并没有真的去找一把扇子来。她已经不再是童年了。

这倒让她想起古人的一首诗——她隐隐地记得,今天好像是农历七月初七。这是一个多么令人神往的日子。

周小寒真的抬起头来,在寻找银河边上的那两颗星星。然而,银汉迢迢,夜空如水,她并没有找到那两颗可怜的星星——今晚天上的星星太多了。她知道,如今无论是在天上或是人间,这种神话都不复存在了。牛郎和织女的故事,已经没有人相信了。今晚只有一爿如梭的弯月,在云絮中穿行。

周小寒的目光追随着月儿,也在夜空中飘浮。她真想告诉月儿,你何必这么步履匆匆,年年岁岁,不就是每月都有一个圆满在前头吗?

然而圆满之后呢?

周小寒的心为之一动,她觉得自己没有必要这么阴暗,没有必要这么虚无。

不过这也难免,没有心情的时候,看什么都不顺眼。

何况又是女人。

风儿紧了,有些凉。周小寒的心里非常清楚,这就是秋风。

早在一两个月之进,多少人所盼望的就是这分凉,这分爽。如今到手了,又有多少人还记得在酷暑中的尴尬?

她又想起了那个遥远的宋朝,那个叫欧阳修的男人,写的那篇短短的文章。多少年来。只要一到这样的季节,一到这种草木凋零的时刻,那篇文章总会让一代又一代的人万念俱灰。

看来许多的哲理,都是不可参透,不能参透的。一旦参透了个中三味,就会变得一钱不值了。古住今来,多多少少的价值,都是在似是而非之中。真人、至人、高人、哲人……都不是真正的智者,人生最高的境界,还应该是“难得糊涂”。

周小寒用手抚摸着自己的双臂,真的是“清晖玉臂寒”。她不禁有些顾影自怜,便走进了屋里,随手掩上了去阳台的门。

夜,被周小寒留在门外。

她又想到了同王志国第一次吵架的情形来。

那可是一次刻骨铭心的记忆啊!

自从那次吵了之后,王志国更是变本加厉,没有半点的收敛。

每天除了上班就是玩。即使是上班也是鬼混。早晨去点个卯,在办公室里走一走,就找几个人溜了出来,找一家小饭馆或在某个同事家里摆开了架式,不是麻将就是扑克牌,一玩就是一整天。

这些人白天是牌友,到了晚上就是酒肉朋友,饭店里进酒馆里出,吆三喝四,招摇过市。有时多喝了几杯,兴趣来了,还要到发廊里去洗洗头,按按摩,找个小姐泡一泡。小小的房间一进去,灯一黑,还不晓得谁跟谁按摩……

这样的男人,同流氓又有什么区别呢?

从此,周小寒下班之后,基本上是一个人进进出出。回到家里,大门一关,就是同自己的影子作伴,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有时候实在憋得难过闷得发慌,周小寒就站在镜子跟前,对着自己的影子说上一通。有几次,周小寒说着说着,竟对着自己的影子泪流满面。她真担心长此以往,自己会得“失语症”,自己的语言表达功能就要报销了。

因此,周小寒最大的兴趣就是上班。只要一上班,她不但没有了孤独和寂寞,还可以找人说话。这时,说话是周小寒的一大需要。只要逮住什么人,找到一个话题,不管有没有兴趣,她都可以滔滔不绝地没完没了。这样,她在单位上给人的印象,不但是性格活泼开朗,而且是能言善辩,谈锋机智,成了有名的“话痨”。她这样做真是聪明之举,既过了一把说话的瘾,又掩饰了内心的苦衷——有谁会想到,这样的一个女子,在家里会是那样的凄风苦雨,孤苦伶仃呢?

周小寒刚从阳台上一进来,就停电了。她连晚饭都没有来得及弄,周围一片黑暗。王志国没有回家。又没有电视,书也看不成了。周小寒一个人坐在黑暗里,望着窗外远处的灯光,真是百无聊赖。

如果说这个时候王志国在家里,能在她的身边,两个人即使不亲亲热热,就是说说话,甚至是吵吵架,也比现在这样干熬好受一些。这时,周小寒想到王志国在外面风流潇洒,花天酒地,自己却在家中凄凄惨惨戚戚,觉得实在有点不公平。

于是,一种危险的念头油然而生——她很想给肖辉打个电话,让他过来陪陪自己,或者是到那湖边去走走。他们已有好些日子没有去过。

周小寒对自己说,我为什么要自作自受?我为谁守身如玉?是谁规定了我就又不应该堕落呢?尽管这种念头有悖于她的人生信条,尽管与她所受的教育背道而驰。但是,这种念头一旦萌动,就如一团火种落进了一堆干柴之中,一旦燃烧起来就身不由己了。在这种念头的诱导下,周小寒顺着这种思路一直往下想,她甚至想到了每一个细节。尽管像她自己所说的那样,她虽然是守身如玉,但她并不是足不出户的旧时淑女。时下丰富多彩的社会科生活,还有在公众场合的耳濡目染,你就是一身甲胄,也难免刀枪不入。周小寒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理解,居然在想入非非,想得十分的投入。她想到了《廊桥遗梦》,也想到了《飘》……

作为一个成熟的女人,周小寒很想成为这些小说和电影中的女主角,有一段死去活来的艳遇。虽然说她和肖辉有这种关系,但还没有到那种死去活来的地步。肖辉是一个很稳重的男人,在感情方面他是有保留的。正是这种性格,才让周小寒感到自在和没有顾虑。而周小寒所需要的,也并不是一步到位,三下两下就上床去。她倒是希望能像小说中描写的那样,是一段缠绵婉约的“柏拉图”式的,有一种浪漫而又漫长的过程。从而使自己既不陷得太深而不能自拔,又能满足某种心理上的好奇和欲望。最根本的还是能摆脱在心理上,总是处于完全依赖王志国的劣势。

周小寒也知道,这很可能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同某位男人交往的时候,是不会有这种结果的,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在床上。肖辉这样的男人,实在是个例外。周小寒当然不想为此而身败名裂,付出什么代价,她只是想浅尝辄止,或者说见好就收。

周小寒心里也明白,这种想法只不过是一种自欺欺人罢了。说到底,也就是既想做婊子,又想立牌坊。这种想法尽管是阴暗了一些,但为什么不可以两全其美呢?

原因是清楚的。周小寒当然清楚,自己内心深处还是很自私的。在这个世界上,如果要说爱,她真正所爱的人,恐怕就只有她自己。对于其他人的爱,更多的是一种习惯,或者说是一种需要。就是对王志国而言,也不过如此。

当年在大学读书时,见到别的女同学都有了男朋友,自己还是形影孤单地独来独往,觉得不免有点寒碜,有一种掉价丢份的味道。于是就饥不择食,找了一个王志国来支撑门面,来保驾护航。谁知这个王志国原本就是个俗家弟子,根本不跟她来什么“柏拉图”,更不来什么“马拉松”,几乎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希特勒,一道生猛海鲜。一上来就是海陆空式的闪电出击,全方位的狂轰滥炸,不到两个星期就兵临城下,攻破了周小寒的最后一道防线。

当周小寒第一次被王志国压在学生宿舍的那张单人床上时,她还没有意识到,明年的今天,就是她少女生涯的“忌日”。她几乎是在糊里糊涂的不经意之中,就被王志国轻而易举地“光复”了。

当时,周小寒的确有一种失身上当的感觉。她根本没有想到,保护了二十多年的少女之身,一块无暇的白璧,就这样莫名其妙地交给了这个男人,自己对他还没有来得及细细地想一想。但是,既然生米已成了熟饭,也就身不由己,只好嫁给他了。

但是,周小寒的这一决定,在当时却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对,结果又同家里闹翻了,同父母差一点儿反目成仇。在那种传统观念的支配下,她最终还是同王志国结合了。这种结合又有多少爱的成份,这只有她自己知道。恐怕更多的是一种“饮食男女”的需要,一种从生活到生理的需求。婚后的王志国,很明显地就表现出这一点,至于周小寒自己呢?又何尝不是如此。

周小寒就这样的想入非非,在消磨着这无聊的长夜。

然而就在这时,周小寒家的电话铃突然响起来了,周小寒几乎是从梦中惊醒过来。周小寒拿起话筒,听到一个陌生的声音对她说:

你好!你是王志国的妻子周小寒吗?我是东湖区派出所民警。你丈夫王志国涉嫌嫖娼,正在我们那里接受审查,情绪非常不好。请你马上到我们这里来一下。请你带上罚金。五千吧……

周小寒没有再听下去。她放下了话筒,就像电击了一样,一动也不动。好半天,她才清醒过来。

她拨通了张敏家的电话。

她不能告诉自己的父母,她只能找这个女人。

同类推荐
  • 幼狐

    幼狐

    《幼狐(当代中国手机小说名家典藏)》由李黎力著,作者是内蒙古扎兰屯作家协会主席。本书精选百余篇名家所创作的手机小说,精短丰富,阅读性与趣味性很强。这本《幼狐(当代中国手机小说名家典藏)》适合文学爱好者阅读。
  • 7月39日

    7月39日

    赵刚小说的异端性暗藏在他的写作生活中。他已经通过写作和这个世界建立了一种相互游离的互动关系,《活在树上的狗》如此,《7月39日》更是如此。赵刚小说中那些极端具体的生活是从结构不稳定的故事中衍生出来的(从结构和故事中取得生活),这一点显然与其他小说写作者的小说理念相悖,日常生活中的小说人物直接活在作家的想象中。也许赵刚就是一位小说与生活双重身份的僭越者,面对小说传统,当其他作家在常规招式前潜心修炼时,赵刚已经悄然抵达了小说的另外一面,所有的差异由此而生。
  • 各活各的

    各活各的

    储红兵和小枫因爱而步入婚姻殿堂,但不久他们的婚姻就和许多婚姻一样遭遇到危机,他们既不愿放弃婚姻,又想得到自由,于是索性放飞对方,选择双城生活。他们一个住在北京,一个住在海州,虽然相互惦记着,但很快有了各自的交际圈和婚外恋情。小枫与风流倜傥的画家赵西迪相遇;储红兵成为了北漂女白烂漫的密友。新鲜的情感一旦被唤醒,身体的出轨和心灵的出轨便水到渠成。
  • 活着之上

    活着之上

    阎真继《沧浪之水》后的又一部长篇力作。锋利的笔触揭开高校腐败的内幕和中国知识分子的堕落,一切都是为了名利,而在大学里活得最好的就是那些不学无术的投机钻营分子。这些人极其聪明,能够利用任何机会,把握所有能为我所用的人际关系。但阎真的笔触不仅仅局限在这样的暴露上,他更写出了以“我”为代表的有良知有追求,但又在现实环境下无奈生存的另一类知识分子的真实境况。这些人虽然也屈服现实,然而,内心深处依然保持着一丝对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独立人格的向往。“我”的人生标杆,始终定位在曹雪芹身上,写出《红楼梦》的伟大作家,生前历尽患难,他从不向世俗低头,用生命铸就了影响后世千千万万读者的巨著。
  • 边防军政委

    边防军政委

    小说中很多人物在现实生活中都可以找到原型。最为难能可贵的是,这部小说塑造了钟国疆等一批德才兼备、公道正派的好领导。整部小说就是在正义和邪恶的一次次较量中铺展开去。作为读者,我为一位老军人的勇气和胆识所惊叹。我也读过一些反映军人生活的书籍,但是像《边防军政委》这样敢于深挖军人的内心,敢于直面部队中不良风气的作品似乎为数不多。记得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在我心中,作者就是一位真正的勇士!
热门推荐
  • The Golden Fleece

    The Golden Flee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有生记

    有生记

    一把狙击枪,助我打天下!没有华丽的绝世武功,只有拳拳到肉的搏斗!穿越不容易,让我精彩一生做个传奇!
  • 凰御卿

    凰御卿

    废物?百年难遇?我血妖不屑。我没有慈悲天下的心,我为私欲,那又如何,天下我不在乎,我在乎的,只有真心待我的人。"轩辕傲,血染江山,颠覆天下,那又如何,我说过,只要我还活着,我一定会回来的...""小妖,为什么?我放弃了修行,放弃了江山,放弃了尊严,只应为放不下你,但是,现在,我懂了我爱你....为了你的幸福,我愿意放弃一切......包括你。”
  • 冷酷保镖与校花同居的生活

    冷酷保镖与校花同居的生活

    一个退役的兵王回到都市被迫当一个校花的贴身保镖
  • 灵宅笔记

    灵宅笔记

    十几年前,老镇马副镇长为了发展老街经济,打算力排众议拆掉灵宅,可灵宅没拆,马副镇长却失踪了,有人在灵宅里发现马副镇长留在宅子里的遗物。十几年后,马副镇长的女儿马凌云自称得高人点拨,回灵宅寻找马副镇长,却没想到在宅子里,挖出一段前清时期的可怕传说。马凌云和小火焰不顾凶险破解百年灵宅之谜,从中得到破灵宅的秘籍。只有破解其中秘密,才能解开家族诅咒。小火焰陪着马凌云离开古镇,却没想到横祸接连而至。茅山高人、降头妖人、穿梭阴阳、还有养蛊奇人纷纷登场。每座古宅后面,都隐藏着一段离奇的故事,等着有缘人来破解。
  • 帝喾

    帝喾

    仙魔大战后,万界破灭只余仙魔两界,凡俗尽毁人类不足亿万之一。盘古大神悲天悯人,解神体、散神力,灵魂归墟充作界魂,一界遂成。女娲大神撒下最后一丝人类火种后,和其他众神为保此界纷纷陨落。帝喾,一代新锐天骄,纵横沙场,战群魔斩敌首,最后仙神惨胜后却被阴谋暗算,和群魔一起被封入魔界,生死不知。无尽岁月流逝,仙界一片祥和,凡间王朝更替,只是无论仙界还是凡间,腐朽的气息日益浓重,如冬日枯木,只是不知能否再度逢春?
  • 超能左眼

    超能左眼

    平凡的人生,普通的男孩,却在机缘巧合下拥有了有着超能力的左眼。看他如何用自己的左眼去改变人生,去笑傲红尘。
  • 我的战争之不见黎明

    我的战争之不见黎明

    黎明之后,暗黑永存,黑暗无处不在,只要有生物,就有黑暗,而在一个另类游戏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惊天的秘密,黎明,到底在何处?
  • 秋寅记事

    秋寅记事

    作品标签真难选……恩,宅男先生秋寅,身份神秘,终日宅在家中,唯一的兴趣就是打听别人的八卦故事。应该是单元剧,每剧一个故事,每剧一个主角。主线主角秋寅:不生不死来历不明;秋寅的好基友杨真:青云山道士,耿直的青年。第一卷的故事简介:一尾妖狐青歌,虽身为九尾狐王族,却不被父亲重视,没有修炼天赋,连天劫都未曾经历,却要面对九尾的兄长全力的追杀。在强敌环饲的艰难环境中,少年青歌在保全自身的同时,还要护得弟弟妹妹周全,更是要坚守誓言,为别人的王位杀出一条血路!——别开玩笑了。
  • 大龄傻女:农家姑娘不愁嫁

    大龄傻女:农家姑娘不愁嫁

    她穿越醒来后,从傻变智,双十年华,却已成嫁不出去的老姑娘。但她宁愿不嫁也不为人妾,所有的心思投入到发家致富中去。眼看着她年龄是越拖越大,家人又开始琢磨起她的终身大事来。可是这么多选择,个个对她都好得没话说,她还真不知道如何选择!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