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38600000009

第9章 催谷大牛市(4)

2002年中期,一位部级经贸官员甚至说,现在看来“十五”计划全错了,这主要是指制定计划的人没有深刻认识消费量级变化的规律。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期,我们就提出了要尽快发展汽车工业和公路交通建设。主要是依据经济发展规律和消费量级的升级变化。在中国,过去的汽车消费主要是以单位集团购买为主,而这部分费用主要转嫁给了政府财政。以集团为主的购车是不利于中国整体的汽车工业发展的,而且也不符合市场经济的长远需要。所以,以居民个人为主的私家车消费是发展中国汽车工业的主要方向。这几年,随着国内居民的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居民私人轿车购买越来越成为主流。许多城市达到或超过50%的市场份额被私家车所占领,其速度令人惊讶。1999年,国产车产量为183.2万辆,2000年是206.8万辆,2001年达到233.2万辆。2002年超过300万辆。国内的汽车工业发展势头迅猛。

前一段时间国内关于汽车有种声音在交锋。一种是某媒体提出“小轿车改变大中国”的说法,将轿车工业的发展提到了新的高度。另一种声音是以专家为代表的,他们以北京交通为例,就堵塞、环保、管理等一系列问题,提出“自行车才是最有中国特色的交通方式”,“应对汽车进行限制”。国外一些人士也因为大气变暖等环保问题提出了限用私家轿车而改用自行车等非机动车的议案。究竟是限制汽车工业以解决那些问题呢还是发展汽车工业以发展来解决这些问题?“小轿车改变大中国”的说法和“自行车为主”的说法都有失偏颇。我们主张以发展来解决一系列存在的问题而非限制。

关于发展汽车工业的争论历来已有,而且是各种争论不断。主要是经济学家和其它各方人士的争论。从别的国家的经验来看,美国,韩国,日本,甚至墨西哥都有过以汽车工业推动经济发展的成功例子。汽车工业和别的产业不太一样,它不是一个单纯东西,还和城市建设、化工、高科技应用、金融、保险、服务业等一系列相关,对提升相关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能起到很好效果。这是汽车工业发展的主要面。象美国,轿车普及率在每家2-3辆,而且也不太堵,主要和罗斯福总统30-40年代搞的国家经济建设,大量修建基础设施和高速公路有关。从负面影响来看,汽车工业不可避免地带来道路和环保等问题,这也是正常的。发达国家都遇到过类似经历。但汽车工业是一个高税收的产业。通过对其税收资金的积累,可以达到基础设施和环保问题的改造和解决。象环保问题,可以寻找替代品和生产电力轿车来进行改善,道路问题也可以通过在财政增收的情况下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来解决。从国家整体经济利益来说发展汽车工业是大趋势,不容争论。

对于发展汽车工业所带来的问题,比如城市交通拥挤问题,我们曾经指出,交通拥挤不是汽车多了,而是汽车太少。在交通条件比较差的情况下,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城市,当汽车工业发达的情况下,人们将从城市向外发散,将会改变人们的生存方式。汽车工业的发展,会连带出许多产业。

还有3股力量为中国经济加油。它们主要指市场经济本身的力量;以民智、民资、民力为特征的民间经济所爆发出来的力量;得益于各级政府加快自身职能转变-政府经济管理体制不断创新与再造所迸发出来的制度性力量。以市场进一步开放为特征的新的市场力量的崛起和加入,又直接和间接推动着各级政府加快自身职能的转变和再造。同样,新的市场力量拉动地方经济快速增长及地税增长所带来的“地方利益”,使地方政府更多感受到“开放”所带来的各种好处,从而促使地方政府特别是地方行政首长以更大的自信和决心在制度层面自觉改善经济发展的外环境(包括软环境)。

在中国,市场开放一寸、经济就能增长一尺。这是为什么?在于凡是行政垄断的各经济领域、部门和行业,都普遍存在着显而易见的资源浪费和效益低下,也是一个个供求不足的经济“大单元”,只消打破这些个总数仍然居多的“封闭体”,经济增长的空间就会当即凸现出来。再加上其他各项改革的深化与配套,人们没有理由为中国经济的未来前景担忧。恰恰相反,各“垄断单元”一经打破,促进民间投资不成问题,拉动消费也不成问题,持续增长更不成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经济增长动力的结构性转换有了好的开端,一组新的高增长行业正在形成。继续保持、加强这一势头,加快相关领域的改革和政策调整,国民经济新一轮较长时期、较高速度、较为稳定的增长是完全可以期待的。这是因为:

中国正处在工业化的中期,在经历了20年的高速增长后,再有一个高增长时期是有潜力的。中国有13亿人口,市场具有无限性,中国的经济将有一个至少30年的更高的增长期,与此相适应,出现一批新的带动力强、持续时间较长的高增长行业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21世纪中叶中国经济发展轨迹将经历一个次高增长、高增长再到次高增长的过程,其总体发展轨迹也将是一个三拱曲线,中间一拱高大,前后两个稍小。中国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中国经济不同于日本经济,也不同于美国经济,这些国家的经济已经完成了消费结构和消费层级的升级。

中国目前仍未摆脱二元经济的特征,农村和城市居民在收入和消费上处于差距较大的两个层次。这种差距既是造成经济困境的原因,又是推动经济快速持久增长的动因。城市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非农产业规模的扩大;非农产业规模扩大在为城市居民增加就业机会的同时,也为农民进入非农产业和城市提供机会,并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而农民收入增加又会显着增加中低档消费的需求,促进传统产业的增长,从而使整个国民经济进入良性循环。简而言之,是“打开两个空间”: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为非农产业和城镇化发展打开空间;非农产业和城镇化发展为农民增收打开空间。这就是现阶段和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经济结构和运行的主要特点。

如果高增长行业起不来,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一个后果是,由于不能通过新的高增长行业吸纳资金、人力等资源,一方面增加资源闲置外,使资金使用率下降;另一方面促使资源流入已有产业,加剧了这些产业的过剩,生产能力利用率进一步下降。这两方面都增加了就业压力。另一个后果是,城乡就业冲突加剧,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增加,农民进入非农产业和城市就业的机会减少,收入增长速度相应减缓。从宏观上看,则表现为实际增长率低于潜在增长率,物价水平走低,就业问题加剧,经济增长对外需的依赖性增加等。在这种情况下,经济中原有的诸多矛盾,如金融资产质量低、国有企业困难、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农民增收缓慢等问题都会加剧。

在缺少高增长行业支撑、经济增长速度较低的背景下,试图通过加快改革解决经济生活中的深层矛盾难度很大,搞得不好还可能使矛盾激化;对经济生活中的诸多深层矛盾和问题,不宜分开来独立地看待和解决,而应用相互联系的观点,放在国民经济整体结构和运行的框架中来看待和解决。诸多矛盾和问题之间肯定是相互影响的,关键是要找出现阶段对经济全局有决定性影响的主要矛盾和“牛鼻子”。我们认为,这个主要矛盾就是如何充分发挥高增长行业的作用。

经济成长因素

中国资本市场开放。资本市场开放是代表一国经济开放程度的标志。中国资本市场开放,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是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没有人会怀疑,它的影响将既深且巨,它的利益必惠及全球。作为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中国政治社会的稳定以及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一样深受世人注目。不断发展的中国经济,正日益将中国巨大的潜在消费能力化为现实的消费能力;持续扩大的市场需求,正不断创造着前所未有的惊人商机。而这一切,因为中国政治社会稳定,因为中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因为国家经贸委、国家外汇管理局的负责人以及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保监会的三大新任首脑等主要经济主管部门的领导,对开放资本市场的一致意见,而使以最求利润最大化为基本个性的国际资本,纷涌而至,以至到了让中国却之不恭的程度。由此观之,在过去的一年,中国取代美国而成为全球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真是无法让人惊奇;而在全球经济舞台上,中国已成为不可多得的主角,中国经济的变动对全球经济的重大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给全球经济带来的巨大商机,也已不再受人怀疑。

高储蓄率是动力。高盛(亚洲)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胡祖六表示,中国证券业潜力巨大,国内券商不必悲观。根据他的判断,中国股市与发达国家的股市完全不同,原因是中国是世界上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目前储蓄存款占GDP的38%,在世界范围内仅次于新加坡,而历史证明,高储蓄率的国家的资本市场发展空间与潜力是非常巨大的,因为资本市场发展的原材料就是储蓄,即投资者手中的余钱,没有余钱,什么金融品种都谈不上。他认为,尽管现在全球经济较为低迷,但中国经济仍然一枝独秀,其中最主要的原动力就是居民生活消费要求的提高和高储蓄率的支撑。由于中国的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仍属于发展中国家程度,增长的空间还非常大,加上居民的高储蓄可支持生产企业的扩张,因此经济的前景是显而易见的。胡祖六还认为,中国的定息债券市场面临良好发展机遇,他预见2003年、2004年中国债市将完成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届时财政部将会发行1个月、3个月、6个月等短期债券,不仅仅是国债品种增多,金融债、企业债等都会丰富起来,而且会形成较科学的利率体系。这将增加证券公司业务空间。

外经贸对中国经济的促进作用显着增强。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表示,近年来外经贸对中国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显着增强,中国进出口总额自1997年以来以年均13.8%的速度增长,今年预计将达6200亿美元左右。目前,中国外经贸从业人员达7000多万人,其中外商投资企业直接从业人员2300多万人,比1997年的1750万净增550万人。中国对外贸易排名由1997年世界第十位上升到2001年的第六位,占世界贸易的比重由1997年的2.9%提高到2001年的4.3%。1997年中国对外贸易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6%,2001年上升到44%,其中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3%。1998年至2001年,每年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均在11%以上。他说,外经贸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增加了国家税收,改善了国际收支,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中国外汇储备已由1997年底的1399亿美元增至2002年11月底的2746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截至2003年,中国已连续9年居发展中国家吸收外资首位,今年实际吸收外资将超过500亿美元。大型跨国公司来华投资踊跃,世界500强中已有400余家来华投资,设立研发中心近400家。以高新技术项目为主的电子信息、化工等制造业成为外商投资新的增长点,资金技术密集的大型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增加较多,服务业对外开放稳步推进,探索吸收外资新方式取得进展。

新一轮经济增长动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近期产业形势分析报告指出,以汽车、煤炭、房地产和电力等行业为代表的新一轮增长带动力量正在形成,并开始发挥重要作用。报告显示,汽车工业的景气状况迅速回升,呈现出近年少见的景气局面,汽车产销量创历史新高,而且载货车、客车和轿车的产销量同时创出历史最高记录。并且,汽车产销状况还呈现出几个明显特点:一是经济型轿车增长迅速,中高级轿车增速趋缓,这表明中国的轿车消费结构已经开始发生变化,轿车日益大众化。二是载货汽车产销形势良好,重型载货汽车一季度产销量几乎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市场表现突出。另外,煤炭工业效益状况进一步改善。煤炭工业增长景气指数也快速攀升,达到了近三年的最好水平。一季度全国煤炭产销量同步大幅增长,煤炭市场保持总体供求基本平衡的格局。

民营部门成为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亚洲开发银行今天公布的《2002年亚洲发展展望》指出,民营部门是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亚行说,中国的私营部门包括正式注册的私营企业和个体企业,加上控股公司、外企、乡镇私营企业和私有的农业实体等,民营部门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60%以上。据亚行统计,目前2亿多中国城市工人中有一多半是自我雇佣者或被民营企业、民营化的集体企业、外企和合资企业雇佣。民营企业还在服务业、高科技产业等高增长部门中占有重要地位。大多数民营企业是中小企业,其中800万家属于工业企业。同时,越来越多的国有中小企业正在转为民营。预计今后几年,中国每年需要为城市新增劳动力创造800万到1000万个新的就业机会,并帮助每年约500多万的国企下岗职工再就业。亚行认为,需要由充满活力的民营部门担负起带动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的重任。亚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汤敏在此间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政府已经在立法、行政管理、外贸、金融服务等方面采取了一些刺激民营部门发展的措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他说,中国政府还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在市场准入、融资、土地使用及私有产权的执行等方面加以改进,培育民营部门运行的良好环境。他说,从长远看,加入世贸组织将有助于中国建立法治体系,促进民营部门的发展。

同类推荐
  • 时尚生活理财

    时尚生活理财

    随着社会发展的与日俱新,生活的节奏也不停的加速前进。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使人们在物质和精神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在穿梭的人群中,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生活奔波着,我们抬头不难看见林林总总的商业,琳琅满目的街道, 社会的主流一直是围绕着人的消费来进行的,而时尚的生活,其实是一种消费方式,或者说是一种对待价值观的态度。积极,乐观,时尚,这些都是生活的元素,想要让自已变开心,就需要懂得如何能汲取古典和渲染新潮的生活方式。
  • 新股民入门必读

    新股民入门必读

    本书系统介绍股票知识、入市规则、投资理念、炒股技巧、技术解析、股市投资经典理论以及股市趋势研判、抄底逃顶跟庄等诸多诀窍。
  • 雪球专刊第082期:熊市赚钱大法

    雪球专刊第082期:熊市赚钱大法

    这一论牛市有没有结束,谁也无法预测。假如熊市来临,散户该如何应对?对于风险厌恶型投资者,如何进行资产搭配,降低熊市的投资风险?熊市除了“吃药喝酒”,还有哪些投资机会?请看本期雪球专刊《熊市赚钱大法》!
  • 聪明女人“投资”有道

    聪明女人“投资”有道

    低成本并不意味着低品质,在降低生活成本的过程中维持生活品质,这正是女人的精明之道。低成本生活并不等于过苦日子,用较少的成本做超值的事,是一种反潮流的时尚。低成本的生活,高回报的享受。只要肯动脑筋,低成本生活潇洒、幸福不打折,绝对不是天方夜谭!
  • 跟钱钱学理财

    跟钱钱学理财

    这是一本写给零基础的小白看的理财书。“豆瓣网红人”水湄物语重新解读风靡欧美的“金钱童话”《小狗钱钱》。 你会从中读到最新鲜、最接地气、最通透的投资例证+实践经验分享! 在这本书里,作者跟随《小狗钱钱》每一章,联系自己的实际经验,写下心得体会;并在每一课都布置一份作业,让大家从“看书”进而走向“行动”。
热门推荐
  • 降临次元

    降临次元

    随着我的降临,为这个美好的世界带来毁灭与死亡
  • 斗武战神传

    斗武战神传

    林以宇本是四大家族之一林家族长林南阳的嫡子,说来也是有点名气,只不过这名,不是什么好名威名,也不是什么恶名,而是庸名,他竟是这城中出了名的废材。但是他不甘心,凭什么要遭受陌生的白眼。直到他捡到一枚戒指,他竟然是吞噬体质……
  • 读反经悟人生

    读反经悟人生

    《反经》是中国古代的经典作品。其深奥的处世理论,精当的观察分析,无一不令人惊叹!但因《反经》内容的艰涩难懂,使当代不少人对之了解不够深刻。基于此,我们特策划了这本《读反经,悟人生》。过去,人们基于自己的认识,对《反经》大多持反动的看法。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许多人越来越感到《反经》在生活中的科学指导作用。为使人们加深了解,更好地为自己人生提供指导,我们特聘请在此方面有较深研究的专家对《反经》作了一个深刻地剖析与讲解,相信它会为你的多彩人生再添上更为炫目的一笔! 本书咀嚼传统,解读了我们身上所携带的文化基因,使我们继续前行所需的智慧力量,领略古人的处世智慧、军事韬略、人生生意趣
  • 男扮女装掉节操

    男扮女装掉节操

    “你绝对不会成功。”他肯定的开口。“boss,我一定……”她含着泪,话还未说完,他便再一次接道,“你肯定不会成功别指望了。”“boss,我一定会成功。”小花擦了擦眼泪,狠狠的看着森迪放话道,“我若成功拿到它,你就嫁给我当我的男仆还有以身相许。”话末,她跑出了后院。广田雅美半眯着眼说:“不是应该你娶她么?这会她可是要娶你啊。”(猥琐)“闭嘴……”“……”我是你的上司,该说闭嘴的应该是我吧……
  • 我很胖可是我很温柔

    我很胖可是我很温柔

    表演系专业的王盼盼突然穿越重生,变成昔日土豪家的千金,王胖胖。王盼盼本抱着享福的心态,岂料,人算不如天算。现在摆在盼盼面前的最关键问题之一,就是两个字—还债。没钱还债怎么办呢?某大神发话了,没钱还?行啊,那就肉偿吧。
  • 万世归尘

    万世归尘

    未来,人类的潜力得到进一步飞跃。许许多多人们开始拥有一种混沌时期流传下来的能量—灵能,从而开始了修炼。而在这个神奇的未来世界,又将演绎出什么?末世,第二次的方舟降临,宇宙,星空的大战……只待您翻开这本古今的故事
  • 凶威盖世

    凶威盖世

    踏入异世,蹒跚而行,我欲傲立绝巅,俯瞰天下风云。前路漫漫,不知尽头,但若心之所向,纵有千般苦难,万般艰险,我也要伸出双手,撕出一片辽阔的天!本书qq群:120196126,欢迎大家加入。
  • 凤斗凰:千年乱世劫

    凤斗凰:千年乱世劫

    正文简介:前篇:一个现世女孩机缘巧合来到了翼王朝,为了寻找回家道路,弄清楚这个异度时空王朝和中国有着什么样的联系,一路追寻真相而去,在找寻回家的路上受到了这个王朝最高统治者的羁绊。五千年前建立翼王朝的凤王在赵欣聪颖非凡的智慧之下显露出来,为了回家,她收服盗墓家族,开掘五千年前凤王陵墓,引诱焰之国国王上当,最后,沿着这些历史遗迹慢慢抽丝剥茧找到了凤王。然而,上天却开了一个极其可笑的玩笑,她永远垂怜于她的宠儿凤君凌,赵欣被迫留在了不属于自己的时空成为了凤君凌的帝后,与他共治着翼王朝。后篇狼狼的文:《魅惑君心:双龙囚凰》穿越http://novel.hongxiu.com/a/441217/《凤斗凰》穿越http://novel.hongxiu.com/a/293707/《黑天使的御守》现代总裁文http://novel.hongxiu.com/a/305782/群号码:224759862,验证码凤斗凰里主角名。此文慢热型,间带推理和穿越,《凤斗凰Ⅱ》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主写凤馨儿与雪域王子沐寒的故事,下部,推理女王唐洛与凤天临以及冷千决的,推理女王将揭开五千年前建立翼王朝的凤王与其帝后之间纠葛的恩怨,推理穿越型文!求荷包,咖啡推荐神马都要,谢谢支持!
  • New Grub Street

    New Grub Stree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文学评论写作实用教程

    文学评论写作实用教程

    《十一五高等院校精品规划教材?文学评论写作实用教程》是一本文学评论写作的入门教材,全书分理论篇、实践篇、欣赏篇三部分。理论篇介绍了文学评论写作的基本理论;实践篇精选了全国重点院校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评论写作部分的试题材料六篇进行解析,配以范文和学生的优秀考场文章;欣赏篇精选了111篇中外文学评论名篇,并配以导读。通过《十一五高等院校精品规划教材?文学评论写作实用教程》的学习,学生可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文学评论写作的基本要求,掌握文学评论写作的基本方法,开阔学术眼界,提升文学素养,并通过具体的实践练习提高文学评论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