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31600000040

第40章 如何切实可行地做到在职场中“刚柔并济”

话说子婴这个人,通过前面的表现,我们得知他还是很有城府和能力的,无奈的是,虽然他上位的手段了得,但是上位的时机却不怎么好——此时大秦帝国已经被秦二世和赵高折腾的要被上帝画句号了。

子婴的确是脑子清楚的人,登基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调集兵力到关外前线增援,尽全力阻挡即将打入关内的刘邦,而对面的刘邦则红着眼想要尽快杀入关内,以实现他的称王梦。

所以,这将是一场介于子婴和刘邦团队之间的智谋对抗,而子婴和刘邦团队都不是什么好惹的角色,他们的交手的的确确很值得期待!

然而一开始,刘邦便犯了一个他这个年龄不该犯的错误——刘邦大叔轻敌了。刘邦认为,子婴就是个初出茅庐的小孩儿,登基之初增派点兵力过来属于怯懦的表现,而他刘邦则一路过关斩将,该招安的招安,该智取的智取,队伍越来越壮大,眼前的最后一层窗户纸马上就要捅破,而他子婴就是再牛,跟他的大军比,无非就是螳臂当车而已。

于是,刘邦决定倾其兵力全力攻打子婴。

这时,张良站了出来,劝诫刘邦道:“老大,您先别着急。依我看,目前秦军还是很强大的,绝对不要轻视。我建议,您先派人到山上多挂一些战旗以迷惑子婴,让他觉得这都是我军的兵力所在,然后再让郦食其以说客身份过去游说秦朝将领,以丰厚的回报来劝他们投降!”

刘邦说道:“有道理,这次我又心急了,罪过,罪过!”

刘邦马上派郦食其等人组成说客访问团前去同秦前线将领们谈判。

双方会见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在郦食其对投降将领开出丰厚的奖励条件之后,秦将领果然明确表示,愿意倒戈投向刘邦。

郦食其谈完后回来复命,刘邦听后很是高兴,同时也越来越钦佩张良的稳重和智慧,刘邦兴高采烈地下令道:“速速接受他们的投降!”

“不能接受他们的投降!”

这时有人高声喊了一句,刘邦一下就愣在那里了——让刘邦呆若木鸡的不是因为突然冒出来的这一句话吓了他一跳,而是因为喊这句话的人不是旁人,正是张良!

刘邦心想:“难道张良这哥们是双重人格?”

刘邦板着脸说道:“我说良子啊,你今天是没吃药还是吃错药了呀?让我招降秦将的是你,好容易达成意向了,反对的又是你。不行,今天你必须给我说清楚,否则他日称王之后,我就用你良子的名字命名全天下的足浴中心!”

张良神秘地说道:“老大,听我慢慢说来。目前秦朝将领的确想要投降,但是我们可以确认的也只是这些将领想要反叛秦朝而已,一旦他们造反,恐怕他们手下的士兵们未必都会服从,如果出现混乱,谁胜谁负还真不一定!众兄弟跟着老大您一路走来,很不容易,入关称王就在眼前,越是到了最后我们越要谨慎!时至今日,依我看来不如就乘着秦军将领们误以为我们真的招降他们而麻痹大意之时,发动全部兵力偷袭他们,杀他们个片甲不留,一举取得最后的胜利。虽然对于那些信任我们的秦将们有些不仁,但是成大事者不拘小仁的羁绊!请老大下令吧!”

刘邦听完大喝一声:“好!说得好!良子你真乃上天赐给我的神人啊!我现在就忍不住想要为你高歌,only you……”

刘邦唱完后,众兄弟擦干净刚刚听歌时的呕吐之物,不敢怠慢,即刻踏上了偷袭子婴之路。

这一次刘邦没有带兵直接入关,而是从旁边绕到了后面,在一个叫蓝田的地方的南面对秦军一举偷袭成功。面对刘邦的出尔反尔,秦将们手足无措,一边面朝刘邦大营所在的方向骂街,一边快速逃往蓝田的北面。

杀红了眼的刘邦大军跟着败逃的秦军一路掩杀,直到最后一位穿着秦军军装的战士被砍倒在血泊中。自此,刘邦全歼子婴领导下的秦军,他称王的梦想马上就要照进现实!

我们不妨先停一下追随历史前进的步伐,考虑一些该考虑的问题。

首先,读到这里,大家对张良这个人有什么看法呢?

不说那些复杂而又冠冕堂皇的话,两个字形容张良足矣——阴狠!

“阴”,是说他阴险,有城府、有计谋,肚子里面有不少花花肠子;“狠”,是说他手段毒辣,对人下起黑手来丝毫不讲究什么仁慈和怜悯。如果“阴”和“狠”放到一起并在一个人的身上有机融合的话,其能量到底如何,恐怕子婴手下的那些秦军将领的亡魂们最有发言权吧!

读到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大家千万不要忽略掉:之前张良为刘邦设计的战略是以柔克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属于至柔至正的手法,而到了后面却突然改变,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玩起了先骗降、后杀降这种至刚至邪的手法,大家觉得,张良骨子里到底是个至柔还是至刚之人呢?

相信99%的读者看过本节的题目之后会第一时间做出回答:“张良是个刚柔并济的人!”

这样回答当然是正确的,但是只回答正确这个问题意义并不大,因为下面这个问题才是最重要的:我们这些职场人士,怎么样才能达到像张良那样“刚柔并济”的水平呢?

张良对于我们这些读者们唯一的也是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此问题,难道不是吗?

在进一步研究张良的“刚柔并济”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完胜秦军后的张良又将是何等表现,这对我们进一步认识张良其人有着很重要的帮助。

公元前206年的十月,打完胜仗的刘邦把部队驻扎在一个叫“霸上”的地方,其实也就相当于现在西安市的东边,一听名字就知道,刘邦要“霸道”地欺负一下当今“圣上”子婴,简称“霸上”。

秦王子婴把自己的车装扮成发丧时拉死人的车的样子,车前面驾着白马,自己脖子上系着绳子以表示随时等待刘邦发落而自杀,手里捧着包装好的皇帝玉玺,伏在地上向刘邦正式投降。

前面说了,子婴原本也不是个好惹的家伙,无奈他崛起的时机赶上了秦帝国的强弩之末,纵然真的有什么能力,历史也没有给他施展的舞台——或许,这就是人生本来的样子吧。

就这样,秦朝的皇帝像条贱狗一样跪在了沛公刘邦同志的面前,随时听候他的发落。

关于怎么处置子婴,刘邦和他的幕僚们开了一个全体会,会上大部分人主张杀掉秦王以泄私恨,刘邦这一次抢在了张良的前面说道:“大家忘记了当初楚怀王派我前来的原因了吗?楚怀王之所以派我前来,就是因为他认定我能宽容待人,然后不战而屈人之兵。现在子婴已经降服了,还要杀人家,如此做是不吉利的,更是不道德的!”

刘邦说完之后,那些刚刚被刘邦先骗降后杀降的秦将的灵魂立马在天堂分成了两伙,一伙在天堂门口异口同声地骂起了大街:“我靠!我们当初也降服了,你怎么就杀我们呢?”

另外一伙则没有那么大火气,而是悲戚戚地搞起了充满哀怨和自怜自悯的小合唱:“早知道是这样,像梦一场,我才不会把爱都放给狗娘养的刘邦,让丫去疯,让丫去狂,让丫在没有我的战场疗伤……”

当然,这一切刘邦和张良是看不到的。

于是刘邦便下令将秦王子婴交给了相关的官员软禁起来,姑且留了一条性命给他,也算是没有赶尽杀绝。

当然,这一次张良一边笑着看刘邦的表现,一边点头表示完全认同刘邦的说法和做法,于是也就没有再说什么,这一次,也算是领导和他不谋而合了。可见,经过张良反复多次的点拨和熏陶,刘邦也已经不再是之前的那个刘邦——邦哥在这几年的征战中愈发加深了做老大的厚度。

为何这一次又不杀了呢?

理由很简单,他要做给天下人看,他不是一个赶尽杀绝之人,因为现在他刚刚打败秦朝,这时恰恰是不安定因素最多的时候,如果他一上来就把秦的前任老大给宰了,恐怕会引起部分原秦朝死忠势力的强烈反弹。

彻底打击政治对手的确很过瘾,但是这种过瘾不符合未来的长远利益和战略需要,所以,这种“意气风发”就要先搁置起来,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做大事之人的自律呢?

自律是成功者最优秀的品质之一!

这时,我们不免生出一个疑问,为什么之前张良要杀那些已然招降的秦将呢?在此之前他们不也是招降了很多这样的守城将领吗?

其实这个问题不要只就现象来分析现象,笔者曾经在前文中强调过一句话:“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作为刘邦,尤其是张良,之所以一前一后对招降将领的态度截然不同,是因为形势发生了变化而已。

且听我细细讲来。

前期,刘邦接受秦将领的招降,是因为战略需要。他当时的战略就是统战策略,前面讲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所以他一路打一路扩军,越打队伍越大。

但是大家不要忽略了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他招降了这部分秦将领以及秦将领们率领的武装队伍之后,是进行了重新改编的。改编的重要意义在于,防止这些已经招降的队伍他日时机成熟时突然大搞窝里反,到时候外面有秦军在正面战场上交锋,自己家后院有前秦军的将士搞内应,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所以,这些招降的士兵和将领永远比不上自己一手带出来的嫡系部队让他放心,张良对这一点肯定是心知肚明的。

招降的好处是,从整体上看,刘邦的队伍越来越壮大,招降的坏处是,从内部细分上看,刘邦的嫡系部队在整个队伍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小,也就是说发生内讧兵变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哪天刘邦队伍中每一百个人中有一个人是刘邦的嫡系部队,而其余九十九个人都是秦军招降过来的,哪天这些秦军将领们私下串通好了,重新剑指刘邦,他的下场将会是什么,各位读者也都能想象的到。

所以到了后期,张良基于这种因素的考虑,采用了先假招降换取对方的松懈进而偷袭全歼的策略。

没办法,因为最后的胜利就在眼前,而自己部队中的嫡系兵勇所占比例又越来越小,如果这个节骨眼上再招降一批秦军过来,窝里反的概率又会大大提高,而且以目前的实力来看,完胜秦军也是有把握的,所以只能采取这种诈术,以尽量降低自己部队损失的方式来赢得最后的胜利。

想明白这些,我们就需要回答本文题目中的问题:在我们的现实职场中,如何切实可行地做到“刚柔并济”?

不敢说太多废话浪费读者时间,直接给出答案。

所谓的“刚柔并济”,其实都是一个人在行为层面上表现出来的手段、做法、行事策略,要想让自己能够做到“刚柔并济”这种“术”的层面上的东西,很简单,只要了解“刚柔并济”背后的幕后黑手,也就是所谓的“道”的层面的东西,这个问题也便迎刃而解。

用大白话来说,你在职场和生活中,什么时候需要以柔克刚装孙子,什么时候需要杀伐决断,都没有固定的规则,而是要根据“局势需要”四个字来做出决定。

佛法告诉我们,不要执着于相,其实也是这个意思。

不要停留在对表相的执著地研究和思考,而要善于看到表相背后操纵木偶之线的“道法自然”之手的运动规律,这才是真正的职场之“道”。

所以,观音菩萨等很多佛都没有固定的相,《地藏经》中说了,地藏菩萨既可以是在天上和佛祖一起论法的那个地藏菩萨,也可以是人间的一个国王,更可以是一个普通的民女婆罗门女,还可以是俗世中的光目女,不同的相而已,你要执着你就不得法。

刚也好,柔也罢,这都是相,“局势需要”才是其真身。

更直白地讲:局势需要你刚,你就要刚,局势需要你柔,你就要柔,这里面无关你的“脾气”、“性格”以及“自尊”。

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讲,有一双善于准确判断局势的眼睛才是最重要的,判定好局势之后,你自然知道如何去柔、怎么去刚。

读到这里,可能有读者又要问了,到底怎么样才能培养自己有一双准确判断复杂局势的眼睛呢?

此处先不表,随着后面历史史实的展开,笔者会有专门的详细论述,这涉及到了类似于武侠小说中“招数”和“内功”的关系——内功重要性大于招数,同时招数不可或缺,但是招数不起决定性作用。

东方不败和任我行、任盈盈、令狐冲的黑木崖决战中,东方不败就是因为内力强大,仅仅一根绣花针照样打败对面拿着锋利武器的三大高手的合力围攻,如果不是任盈盈采用了折磨东方不败的家人和爱人这种下三滥的手段逼东方不败就范,恐怕他们绝非东方教主的对手。

一句话,要想成功,道和术必须双修,思想和策略必须双修。当然,如果笔者能够见到岳不群先生的话,我会用他能懂的语言告诉他:要想实现他的华山梦,恐怕得剑宗和气宗并重双修。

职场本身就是江湖,错综复杂而又让人神往,高手云集而又水平参差,既有功成名就香车美女又有失魂落魄生不如死,既有正大光明谦谦君子又有阴险毒辣卑鄙小人,每一个成年人,只要还算是对家庭有些责任,都不可避免地要工作,要踏入职场这个江湖,一旦进入,你想退出江湖,江湖也不会答应。

尘世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

同类推荐
  • 做最出色的经理人

    做最出色的经理人

    初出茅庐和久经沙场的职业经理必不可少的人生和职场指南。心理学、经济学和法律,这是经理人日常工作中时常涉及的三大领域。掌握了这三大领域的知识,也就等于拥有斩荆披棘的武器。我们只想对你说:请阅读这本书,这样,武器就永远在你手上。
  • 关爱·时光里的那些老师们

    关爱·时光里的那些老师们

    本书是《卓越青少年成才励志馆》系列丛书之一。本书中的小故事,会与你一起去探寻爱心之旅,当你认真地读完这些小故事,你的心定会为之所感动。而书中的小哲理同时会为你的感动升华。众所周知,爱心的培养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希望大家能够在读完这本小文集的时候,感受到爱心的力量,进而培养自己的爱心。心存爱心的人,也必定会离成功越来越近。
  • 36计方圆人生

    36计方圆人生

    本书分:“修身篇”、“处世篇”、“事业篇”、“创富篇”、“爱情篇”、“社交篇”六篇,为读者指出一条由多谋善谋而渐悟方圆的人生道路。
  • 人生即是修行:智者的糊涂处世哲学

    人生即是修行:智者的糊涂处世哲学

    世人都希望自己比别人聪明,岂不知自以为聪明者却未尝不会犯糊涂;世人都不希望自己犯糊涂,岂不知有时犯糊涂者未必不是聪明人。很多人在社会生活和工作中所推崇的“装糊涂”,其实质目的在很大程度上说也不过是为了藉此避免犯糊涂。 概而言之,糊涂有装糊涂和犯糊涂之分。心里明白而表面糊涂则是装糊涂,表面明白而心里糊涂则是犯糊涂。装糊涂是“明知故犯”,是韬光养晦的智慧体现;而犯糊涂是“事后方知”,是悔之无及的愚蠢表现。自古而今,真正的智者其实大都是以装糊涂的办法而尽力避免做出犯糊涂的事情。
  • 脾气没了,福气来了!

    脾气没了,福气来了!

    《脾气没了,福气来了!》向坏脾气下逐客令,好福气才会来做客!不让坏脾气鸠占鹊巢,好福气自会大驾光临!添福宝典 多福圣经 聚福法则让你从发脾气到好脾气,从好脾气到好福气。
热门推荐
  • 那些光影飞华的魅惑(每天读一点英文)

    那些光影飞华的魅惑(每天读一点英文)

    《那些光影飞华的魅惑》由我的美丽日记、我的健康我做主、时尚达人、勇闯天涯、摩登时代等篇目组成,让你在体味时尚、逐赶潮流中,不知不觉提升英语能力。
  • 穿越之贵妃倾城

    穿越之贵妃倾城

    前世困苦无依,在孤儿院长大,受尽凌辱,逃出孤儿院后又被拐卖,负伤逃回,身上留下许多疤痕,在一家工厂上班。岁月流逝二十八岁的她温饱勉强解决,未来会是如何?一场穿越,改变了她的命运,庶妹陷害吗?让你知道什么是自掘坟墓!姨娘算计吗?让你明白自己是不是好欺负得主。进宫之后,嫔妃之间,勾心斗角,一步步走上贵妃的位置。但这一生荣华,真是她想要的吗?
  • 《千年大汉》

    《千年大汉》

    时空错乱,天下巨变,新的历史,当风云变,从北至南,天下十分。三家分晋赵魏梁,三蛮却是秦楚汉,临海之国燕齐吴,北东半岛之辽国,是为战国十雄也!统治者在南京定都,为什么注定统治者的王朝会如此短命?秦国历经数代人努力成就霸业,为什么会在短短十几年内土崩化解?汉朝历经四百多年,为什么其余封建朝代都没有?统治者制作兵马俑是何意,是为了自己能有地下军队么,还是说只为自己死去后陪葬?天意?人为?风水?其中的真相,将借不存在的历史由此书慢慢揭晓,一一说明。
  • 化蝶妃

    化蝶妃

    以封建社会为背景,讲诉在宫廷与官场整治与权势斗争下几个性格迥异的少男少女的爱恨、抉择以及命运。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她们如何选择,最终是否能修成正果?
  • 资治通鉴里的那些事

    资治通鉴里的那些事

    《资治通鉴》不是历史书,二十四史里面没有它,宋神宗说它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可以说这是一本政治参考书。只是它的参考基础是从周朝末年到五代末年一千三百多年的中国历史,把其中对为政有帮助、有参考价值的内容提取、汇总、分析,供后代人学习。但对现代人来说,流水账式的纪年模式、晦涩的文言、略显苍白的表述方式都影响了人们对于它的深度阅读和仔细分析。今天我尝试把《资治通鉴》用故事的形式,一篇一篇讲给各位听。
  • The Brethren

    The Brethre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世界上下五千年全知道

    世界上下五千年全知道

    本书以世界历史为主干,以古国文明、社会变迁、战争风云、科学进步,民族革兴、工业发展等事件为多姿多彩的枝叶,使读者们在紧张的学习和工作之余,既读了历史,又长了知识,更开了眼界。如果说一个民族的历史像一条千丝万缕拧成的线,世界史则更像一幅由不同画面构成的巨幅长卷,它们自成一体,又相互关联。在这幅画卷上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文明的创造史事实就是时间与空间的革命,当人类登上月球不再是梦想,当踏上宇宙已成为现实,当先进的交通工具将人们之间的距离缩得越来越短,当人类生存的环境及未来命运联系得越来越紧密时,地球变成了一个“村庄”,作为村民的我们每一个人,了解世界历史和世界历史大事就是在了解我们的身世。
  • 妖皇至尊

    妖皇至尊

    全书以世界末日2012,12,21日的一个梦境为引子,以神州大地为背景,讲述盘古女娲无可复制的爱情故事和艰难回归,开天辟地,生命的来之不易,及天圆地方说法的由来,秦始皇为何焚书坑儒,金字塔,月亮内核等许多的秘密,古人说天圆地方,我们嗤笑他们愚昧,古人留下的山海经,我们说他荒诞无稽,古人留下的神话,我们说他是想象的产物……
  • 云浮仙路

    云浮仙路

    宁清遥穿越了,可惜没有金手指。宁清遥修仙了,可惜没有好灵根。宁清遥恋爱了,可惜旁边有个重生女在虎视眈眈。现实如此悲伤,宁清遥认为她需要和天道好好谈论人生┭┮﹏┭┮。
  • 像夏天一般

    像夏天一般

    岁月走过,留下斑驳无数,是愁、是叹?终不过一纸繁华。简单,才是享受生活的最高境界;而有你,就是人间最大的幸福。最好的爱情,便是我需要你的时候,你恰好都在。单夏最好的爱情叫做郑般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