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31200000041

第41章 破窗理论成功治理混乱纽约

在纽约曼哈顿13号地铁站的墙壁上,画满了地图。有关于抢劫的,有关于凶杀的,总之是关于各种各样的犯罪的地图。地图上标出了许多个圆点,每个点代表一个犯罪事件。地图每天都会更新,在大街上非常醒目。

与这种犯罪地图有关的最有名的追捕是逮住了考克斯。考克斯被控在短短两个月时间里制造了70宗抢劫案。手法很简单,在电梯里用匕首威胁单身乘客。13号站的地图显示出了一些规律。警长达比安排一个特别行动小组专门关注这宗案例。结果终于在28号街东31号的电梯口把他搞定,当时他最后一次作案的受害者还没来得及打911报警。

三年前,纽约的警察也许从来都不会去关心那些导致考克斯落网的犯罪手法,更不会去老老实实一个一个把那些犯罪规律归纳出来。因为他们的上司从不肯低下他们高贵的脑袋去察看每个星期的地铁犯罪纪录。但是到了1994年,前交通警察局长布拉顿上任以后,一切都变了。

布拉顿推行了以扫荡街头犯罪为中心的一项改革。结果在全市范围内,所有76个地铁站的总犯罪率戏剧性地大幅下降到70年代初以来从未有过的水平。1993年到1995年凶杀减少39%,夜盗减少1/4,丢失的汽车减少了36%。在全美25个最大城市的犯罪率排名中,纽约居然列第23位。这种不可思议的变化已经完全不是任何社会理论或者人口统计学数据可以解释得了的了。

市民的反应也是相当满意。纽约的一位老师哈里森说:“每天我从床上起来,看看窗外这座终于变得宁静祥和的城市,我真想感谢上帝。”1993年她15岁的儿子曾经就在她家的楼前遭到一群小流氓毒打。

纽约警察采用的这些措施都是受到了一个所谓“破窗理论”的启发。这个理论最初由政治学专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在1982年提出。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且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种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秩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荣。

这一理论的基础是由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詹巴斗在26年前组织的一项实验。他找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摆在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布朗克斯街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一辆,他把车牌摘掉了,并且把顶棚打开。结果这辆车一天之内就给人偷走了,而放在帕罗阿尔托的那一辆,摆了一个星期也无人问津。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按照加州洛杉矶大学公共政策教授威尔逊的说法,“有两种类型的行为异常:躁动和生理异常。两者都可能导致人们拿他周围的邻居当出气筒”。对警察来说,关键问题是要高度重视行为异常的细微的征兆,并且做出应对。

布拉顿在他掌管纽约交通警的时候开始实践他的战略。因为地铁警察以前是不重视所谓“低度犯罪”的。布拉顿在他给《法律与政策》杂志写的一篇文章中提到:“地铁无序和地铁犯罪在80年代后期开始蔓延。那些长期逃票的、违反交通规则的、无家可归骂街的、站台上非法推销的、墙壁上涂鸦的……所有这些加在一起,使得整个地铁里弥漫着一种无序的空气。我相信,这种无序就是不断上升的抢劫犯罪率的一个关键动因。因为那些偶然性的罪犯,包括一些躁动的青少年,把地铁完全看成是一个可以为所欲为、无法无天的场所。”

布拉顿采取的措施是号召所有的交警认真推进有关“生活质量”的法律,他以“破窗理论”为师,虽然地铁站的重大刑案不断增加,他却全力打击逃票。结果发现,每七位逃票嫌疑犯中,就有一位是通缉犯;每二十位逃票嫌疑犯中,就有一位携带武器。结果是,从抓逃票开始,地铁站的犯罪率竟然开始下降,治安大幅好转。

1994年1月,新当选的纽约市长朱利安尼任命布拉顿掌管纽约警察局。就因为他对“破窗理论”的出色阐释。而布拉顿开始把这一理论推广到纽约的每一条街道、每一个角落。他指出,这些小奸小恶正是暴力犯罪的引爆点。因为针对这些看来微小,却很有象征意义的犯罪行动大力整顿,结果带来很大的效果。5000名新增警力精神抖擞走上街头,几十年来他们第一次被告知要认真推进这些看似细枝末节的法规。那些酒徒、街痞、瘾君子全都被雷霆万钧的“生活质量”行动涤荡得一干二净。借助犯罪地图,警察们可以迅速确定那些持枪犯罪的“热点”。在这些街区,会有专门的特警小分队重点盯防,他们提醒所有的居民不要放过那些带枪的家伙们哪怕是最轻微的犯罪苗头。在两周一次的战略分析会上,所有部门负责人都要集中研究街头犯罪的行为模式。尤其是地铁站,如果哪个片的犯罪率上升,那儿的警队队长就要被炒鱿鱼。

“警局的最高领导居然要关心街头的那些‘毛毛雨’犯罪,这在纽约是史无前例的,甚至在整个美国绝大多数警察局也是史无前例的。”马里兰大学政策研究专家沙尔曼感慨地说。“以前的情况就好像医院的领导们并不管看病,只关心怎么经营他们的医院。警察局里,抓罪犯是当兵的干的差事,当官的管不着。”

在许多别的城市,警察部门也同样对“破窗理论”引起了重视。但是他们选择的目标大多是一些市容环境的治理,比如说修路灯,拆旧楼,把那些废弃的汽车全都拖走。结果效果并不理想。比如达拉斯的警察局就有一种非常望文生义的想法:修好窗户,犯罪就会减少。可是往往是维修工人前脚刚走,“咣当”一声就又给砸破了。可见,真正的城市垃圾并不是那些破烂的东西,而是以往被人们掉以轻心的形形色色的小奸小恶。

在“破窗理论”的指导下,纽约市的治安已经大幅好转,甚至成为全美大都会中,治安最好的城市之一。

最后还有一个小小的插曲,1997年3月,布拉顿被朱利安尼请出了警察局。因为人们把这个庞大都市数十年来从未有过的崭新气象都归功于布拉顿,功高震主了。

"偷车试验"和"破窗理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更多的是犯罪心理学。不管在什么领域,什么角度,"破窗理论"都反映了这样一个道理:环境具有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

以此类推,从人与环境的关系这个层面上看,我们周围生活中所发生的许多事情,大多都与环境暗示和诱导作用分不开的。

比如,在公交车站,如果大家都自觉排队上车,就不会有几个人想贸然插队?相反,如果车辆还没有停稳,人们便你推我挤,争先恐后,急着上车,就算是有人想排队的话恐怕也没有耐心了。

在公共场合,文明而富有教养的氛围是要靠每个人举止优雅、谈吐文明、遵守公德营造出来的。千万不要因为我们个人的粗鲁、野蛮和低俗行为而形成“破窗效应”,进而给公共场所带来无序和失去规范的感觉。因此,环境好,不文明之举也会有所收敛;环境不好,文明的举动也会受到影响。人是环境的产物,同样,人的行为也是环境的一部分,两者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

"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这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它决定了我们自身的一言一行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形成这种影响的关键是我们如何去把握环境的这种暗示和诱导的作用。

知识窗:

破窗理论告诉我们:任何一项大的破坏和犯罪,都是从“小奸小恶”开始。小洞不补,大洞吃苦,这已经成为屡验不差的真理。因为任何一扇“破窗”的出现,都会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这种无序感会成为引发犯罪的一种因素。

同类推荐
  • 青少年人格塑造:马加爵案件的心理学思考

    青少年人格塑造:马加爵案件的心理学思考

    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杀人案从案发,抓捕凶犯到法院宣判马加爵死型,引发了们诜我猜测、分析、评论、和关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马加爵的非逻辑性作案动机更成为人们尖注的集点,本书作者深入马加爵曾经生活过的家乡、学校及其相关部门,收集、采访了大理马加爵及其与之相关的原始资料,从心理学视野入手,通过其成长历程,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其杀人动机形成的非偶然性做了客观、理性的解答。同时对马加爵的作案动机提出了新观点并进一步对马加爵杀人动面背后的心理因素及其人格缺陷做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和解读。 本书不仅仅对马加爵,而是通过对马加爵一案的分析,提出了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哈佛教授常给学生讲述的200个心理健康故事

    哈佛教授常给学生讲述的200个心理健康故事

    这是一本关于哈佛和心理健康的书籍,是给予心灵营养的成长箴言录,提升心理素质的智慧枕边书。本书不仅故事精彩,行文通俗易懂,而且富有哲理的点评,能为青少年的心灵送上一道滋补的鸡汤。书中每章附有哈佛教授的名言,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温言细语就仿佛在耳畔:与此同时,还有哈佛精英介绍以及相关名人名言,让我们能从伟人那里学习到成长的经验和强韧心灵的妙方。心理健康是青少年受益一生的财富,青少年要健康成长,本书精心演绎的精彩不容错过。
  • 心理学称霸世界2:战争篇

    心理学称霸世界2:战争篇

    在本书中,为了解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特征,勒庞援用了集体行为的三大基本准则:非理性和集体冲动强于理性和个人冲动;人的行为更容易受到情绪推动,而并不是按照理性计算。同时,勒庞还认为,各种潜在性格构成了心理,稳定不变的人格仅仅源于稳定不变的环境,在不同环境的压力下,每个人所具有的各种不同的潜在性格特征都会以不同方式表现。当然,仅凭环境因素这一点,还不能将法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心理转型合理解释。同样重要的还有“心理感染”因素。心理感染是“个人依照周围众人的意志行事”,强大的集体凝聚力就此产生。
  • 写给青少年的心理学

    写给青少年的心理学

    生活中有许多人总是活得太累、活得太烦,他们把原因归结于外部,殊不知控制心态的主动权却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样的处境、同样的事情,用乐观的态度去对待,那样你就会感到轻松;但是,如果你用悲观的态度去对待,就会感到悲楚不堪。叔本华说:“一个悲观的人,把所有的快乐都看成不快乐,好比美酒到入充满胆汁的口中也会变苦一样。生命的幸福与困厄,不在于降临的事情本身是苦是乐,而要看我们如何面对这些事。”
  • 别听父母的话,过你想要的生活(新精英生涯001)

    别听父母的话,过你想要的生活(新精英生涯001)

    谁是新精英?不是高薪!不是权利!不是别墅!而是那些——成长,长成为自己的样子的人!最大牛的精英们组成写作团,为“毕业新鲜人”们提出最实用有效的热辣建议!读这套书,至少少走三年弯路!互联网改变世界。拜马云、马化腾等人所赐,实体店铺、商场,正在萎靡,并将纷纷倒闭。能通过互联网解决的,谁还通过线下?朝九晚五的工作模式,越来越松动,上班时间不规律的自由工作者,会越来越多。未来的世界,人们要么工作宅在家,要么旅行走天涯。叔本华说:每个人都把自己眼界的极限,当作世界的极限。
热门推荐
  • 潜逃娇妻:首席,蜜爱不休

    潜逃娇妻:首席,蜜爱不休

    三年前,她用那副瘦小的身躯替他挡下一颗子弹,然后在倒地的瞬间颤颤巍巍的说:“先生,我们扯平了,视频和照片曝光的事情一笔勾销了。”三年后,她花光自己所有的积蓄打造了一副完美替身,并且成功的将替身安置在他的身边替代了她。两件事,一件令他融化,一件让他愠怒。可她那么做目的都不是为了他,纵使他百般手段,她都感动不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从一大到十八大:中国共产党历届党代会典藏

    从一大到十八大:中国共产党历届党代会典藏

    本书回顾中国共产党93年的光荣之路,梳理从一大到十八大许多难得一见的珍贵史料,还原了党史众多扑朔迷离的深度问题,再现了中共众多重大决策过程的争议、观点和转折。但对不少历史故事的表述又体现出趣味性的一面,寓活泼于严肃,相得益彰,给人全然不同的读史感观。历史波澜壮阔,从不枯燥,党史也是如此。本书深入浅出,以史鉴今,担当未来,记录历史风云变幻的瞬间。常读党史,重读党史,是一门重要的必修课。
  • 十世轮回之八戒

    十世轮回之八戒

    威猛绝世,连太阳神都退让的后羿大神为何无故陨落?夸父逐日到底是为了什么?吴刚为何在广寒宫这么一个只有一个女子居住的宫殿受罚?为何是砍桂树?天蓬为何会调戏嫦娥?孙悟空是石猴,但是石头里面为何孕育出来的是猴子而不是其他生物?孙悟空为何前后神通差别如此大?金蝉子既然是如来的大弟子,想来佛法精深,为何会质疑佛法?西去取经真的就是如来想让佛法拯救世人吗?那又为何不派人送到大唐?……
  • 商山夜闻泉

    商山夜闻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命至高

    天命至高

    (新人,不会控制更新节奏,新书期字数有点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我为强者,主宰世间!万千世间,神魔众生的野望,天命至高的奥秘。经过万千世界的毁灭重组,无尽洪荒的凝练,天命之剑再次现世。凝聚千万宇宙的夙愿,天命一线的无上追求,再度重新。一切从那经脉堵塞十多年的青年,那个成为末世武者的萧枫开始……前面几章慢热,逐渐调节中……
  • 爱情花开:惹上恶魔二次方

    爱情花开:惹上恶魔二次方

    一个他,冷酷邪魅……另一个他,温润尔雅……相同的英俊面容,却有着不同的迷人魅力!究竟那一个才是真正的他?当迷糊女生遭遇“恶魔二次方”,生活是否仍然是平凡地生下来、活下去?
  • 超能高手:异能王布恩天下

    超能高手:异能王布恩天下

    屌丝男陆恒得到五百年后的大恩人系统,行善除恶,施恩于人,得恩德分,能兑换透视、读心、隐身等十项超能,成全能超人!锄强扶弱,布恩天下,分享感恩者能力,剥夺忘恩者财产,成全能土豪!总统感激他,首富赞美他,不论多高地位,多少财富,都叫他大恩人!辣手护花,铁血柔情,各色女主前赴后继,屌丝不再形影相吊!
  • 合欢花已凋零

    合欢花已凋零

    一段深宫姐妹情,一段深宫之中的殊死搏斗。在名利面前,她们该拿什么信任。为了一切。她们只能这样拼尽全力,不论生与死,都是一场世间的斗破红颜。
  • 有一点

    有一点

    几何派哲理漫画,符号体心灵简史。它是人类故事史上最渺小的主角:纸上一点多余的墨迹。它却梦想成为天上的星光……有一点好笑、有一点心酸、有一点共鸣、有一点感动……小小一点,却能触动你内心无数点……
  • 穿越之迷糊落跑新娘

    穿越之迷糊落跑新娘

    她,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网络写手遭遇最囧穿越,成了架空历史的国度中身世成谜的公主,看似迷糊却有多年宫斗小说作为基础的她,怎么愿意被人陷害,看迷糊穿越女如何智斗心怀不轨的公主皇后为母报仇,又是如何一步一步迈向幸福彼岸他,带着复仇步步为营,看似病秧子却是最大杀手组织的幕后人。(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