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17500000074

第74章 壬午之难(1)

六月十三日,即燕军攻占京师及皇城的这一天,建文年号停止使用。在这一天,应天城的军民读到了这样一张“燕王令旨”:

洪武三十五年六月十三日,大明燕王令旨:谕在京军民人等知道:予昔者困守藩封,以左班奸臣窃弄威福,骨肉被其残害,起兵诛之,盖以扶持祖宗社稷,保安亲藩也。于六月十三日抚定京城,奸臣之有罪者予不敢赦,无罪者予不敢杀,惟顺乎天而已。或有无知小人乘时图报私仇,擅自绑缚劫掠财物,祸及无辜,非予本意。今后凡首恶有名者听人擒拿。余无名者不许擅自绑缚,惟恐有伤治道,谕尔众成使闻知。

这实际上也是一张“奸臣榜”。其后开列的奸臣共二十九人。他们是:太常寺卿黄子澄,兵部尚书齐泰,礼部尚书陈迪,文学博士方孝孺,御史大夫练子宁,右侍中黄观,大理少卿胡闰、寺丞邹瑾,户部尚书王钝,户部侍郎郭任、卢迥,刑部尚书侯泰、暴昭,工部尚书郑赐、侍郎黄福,吏部尚书张紞、侍郎毛泰亨,给事中陈继之,御史黄镛、曾凤昭、王度、高翔、谢冕、谢升,前御史尹昌隆,宗人府经历宗徵、卓敬,修撰王叔英,户部主事巨敬。

榜中所列之人因多已外逃,故设立了赏格:凡文武官员军民人等,绑缚奸臣,为首者升官三级,为从者升二级;绑缚(未降)官吏,为首者升二级,为从者升一级。

“奸臣榜”张贴的当日,便有一些建文旧臣来到龙江燕王的营帐归降。

最先来的是兵部尚书茹常。茹常早在洪武年间即授兵部尚书,加太子少保,颇得太祖赏识。但在建文朝却因与太常卿黄子澄不睦,遭受过黄子澄与刑部尚书暴昭的联合排挤,被指有“受脏”罪,谪黜河南布政使。后来黄子澄罢官,他才又回到了兵部。最近他与李景隆、王佐同与燕王“议和”,真降意已心照不宣。现在由他领头儿,相继来龙江投降的文臣有:吏部右侍郎蹇义,户部右侍郎夏原吉,兵部侍中刘隽、右侍郎古朴、刘季篪,大理寺少卿薛岩(已降),翰林学士董伦、侍讲王景、修撰胡靖、李贯,编修吴溥、杨荣、杨溥,侍书黄淮、芮善,待诏解缙,给事中金幼孜、胡滢,吏部郎中方宾,礼部员外郎宋礼,文选郎中陈洽,国子助教王达、邹缉,吴王府审理副杨士奇,桐城知县胡俨等。

说到其中的解缙、吴溥、胡靖(亦名胡广),不能不提到另一位叫做王艮的建文遗臣。他们四人皆供职于翰林院,彼此相友善,又比舍而居。当燕军陷城前夕,即六月十二日,四人曾汇集吴溥的官邸谈论时局。解缙陈说忠义大节,胡靖也慷慨陈词,极是壮烈,而惟独王艮流涕不语,使人产生一种贪生惧死的印象。等三人离去之后,吴溥的儿子(年尚幼,十来岁)对其父慨叹道:“我刚才听胡叔说,他要为报君恩赴死,真了不起啊!”然而吴溥摇头说:“不然。我看能为皇帝去死的,只有你王艮叔呢!”话刚落地,就听得左邻胡靖的声音说:“街上喧嚣得很,我儿,快去看看栏里的猪,莫叫人偷去!”于是,吴溥便对他的儿子说:“听到了吧?你胡叔连一头猪都舍不得,岂肯舍弃生命呢?”过了一会儿,又听右邻王艮家传出了哭声。吴溥对儿子说:“去你王叔家看看,何事而哭?”吴溥的儿子趴着墙头一望,便朝屋里惊喊:“父亲,是我王叔,喝毒药死了!”

于是第二天,这四位同仁、好友,来燕王军帐降附的惟独缺了王艮。

这时候被列入“奸臣榜”的尹昌隆、黄福、王钝、郑赐则主动来到龙江自首,但都自称被奸臣所累,请求宥罪。尤其是尹昌隆,被缚到燕王面前时大呼冤枉。燕王问冤从何来?昌隆说:

“臣曾上书朝廷,说今事势日去,而北来奏章有‘周公辅成王’之语,不若罢兵息战,许燕王入朝。燕王即欲伸大义于天下,不应便相违戾,如有蹉跌,陛下便须举位让之,陛下犹不失藩王也。而若沉吟不决,祸至无日,进退失据,虽欲求为丹徒布衣,不可得矣。当时臣就曾劝皇上让位。现奏牍尚存,可复察稽查!”

燕王说:“果然如此吗?我且阅卷看看。”随即令人去宫中取来了尹昌隆当年的章奏。燕王阅罢,忽然悲从中来,泫然而涕说:

“罢!罢!尹昌隆此奏若早为朝廷所用,则四年‘靖难’征战可免。南北生灵亦免遭涂炭,我也无此劳苦啊!”遂赦免尹昌隆等。

此时李景隆和茹常又为张统、毛泰亨请求宽免。燕王允准,许其暂留原任。

随后燕王又开出第二批奸臣名单。他们是:徐辉祖、葛诚(已死)、周是修、铁铉、姚善、甘霖、郑公智、叶仲惠、王琏、黄希范、陈彦回、刘璩、程通、戴德彝、王艮(已死)、卢原质、茅大芳、胡子昭、韩永、叶希贤、林嘉猷、蔡运、卢振(已死)、牛景先、周璇等,共五十余人。

其中原燕府长史葛诚与王府护卫指挥卢振最为燕王所恨。这两人虽早在四年前因充作朝廷内奸而被杀,但仍被列入“奸臣榜”,且夷其族。葛诚的尸骨还被从棺中摔出,鞭挞至碎。

这期间燕王的龙江行辕好不热闹。迎接的官员纷至沓来,都要求燕王早即帝位。十四日即有周、齐、谷、代等诸王及诸多文武官员上书,请朱棣即皇帝位,此谓之“劝进”。然而燕王却要谦让、婉拒。他对“劝进”的人们说:

“我最初迫不得已,以兵救祸,誓除奸宄以安宗社,冀创伊尹之勋。不意孺子(允炆)无知,自取灭亡。而今奉承宏基者,当择有才德者;棣自顾才德两菲,岂堪负荷呢!”

诸王及文武臣僚见燕王摇头,只能苦苦相求崩崩叩头。周王代表这些劝进者宣读“劝进表”说:

天生圣人,为社稷生民主。今天下太祖之天下,生民者太祖之生民。天下岂可一日而虚?生民岂可一日无主?况国有长君,社稷之福。殿下为太祖嫡嗣,德冠群伦,功施宇内,威被四海,宜居天位。使太祖万世之宏基,永有所托;天下生民,永有所赖。不宜揖让,以辜天人之心!……

燕王却不为所动。他仍然坚持效周公辅成王的诺言。然而“成王”安在?不是已燃成焦尸了吗?人们晓得新帝登基须遵古制,实行“三推让”之礼。于是又有武将们第二番“劝进”。其表曰:

臣闻锄奸去恶,扬神圣之谟,附翼攀鳞,早际风云之会,功光前烈,德冠中兴。恭惟殿下文明英武,宽裕仁孝,为太祖之嫡嗣,实国家之长君,天生不世之资,民仰太平之主。曩者奸恶逞毒肆凶,祸既覃于宗藩,机欲倾于社稷,集天下之兵以相围逼,使国中之民不能聊生。乃赫怒而提一旅之师,遂呼吸而定九州之地,……今内难已平之日,正万方欣戴之时,宜登宸极之尊,以慰臣民之望。臣等忝随行阵,仰仗威灵,素无远大之谋,窃效分毫之力,虽不敢冀云台之图象,实欲慕竹帛之垂名,谨奉表以闻。

然而燕王仍谦辞以拒。那意思仍然是可以当周公摄政,却不想当什么皇帝。当然,他心中如沐春风,十分惬意,态度和蔼可亲。

燕王不急,诸王与文武臣僚可等不及了。国家不可一日无君,这是大局;有了皇帝,方可使有功之臣沾皇恩受封赏,这也关乎切身利益。于是六月十六日周王又联合其他亲王具奏,进行了“三劝”。其辞曰:

天眷圣明,宏开景运,群奸既去,宗社永安。夫维大兄殿下,龙凤之资,天日之表,祯祥昭应于图书,尧舜之德,汤武之仁,勋业夙彰于海字。……我诸弟谊重天伦,情深手足,荷蒙拯溺,得遂生全,迎迓龙舆,蚤正天位,庶皇考之天下永有所属,四海之赤子永有所归,幸鉴微忱,毋频谦让。无任激切之至,谨奉表以闻。”

燕王虽心有所动,但考虑到这些年来他一直标榜自己是只想做“周公”的;前不久他向城中发射的箭书,宣扬的仍然是“周公辅成王”,而今怎么好意思改口呢?所以,他还是“不允所请”。他向周王、齐王等说了如下的一番话:

“往昔天运衰微,民不聊生。上天命我皇考平安天下以安生民。我皇考勤苦艰难,创造洪基,封建子孙,以期维持万世。岂料宾天后体肤未冷奸邪凶起,图灭诸王,并危社稷。我本多病,心力俱衰,惟愿高枕无忧颐养天年。然而群臣告我说:‘太祖高皇帝创业艰难,陵土未干,而诸王濒危,难道殿下能束手就戮以弃社稷吗?’当时我甚是榜徨,只愿求生。无奈刀兵直逼我榻前。我见形势之危,真如侧立于万仞高崖之上,下临无底深渊!后来,艰苦百战,九死一生,矢志于清除君侧之恶以匡幼冲。唉,今幼冲焚殒,亦是天数。你等苦劝我即位。我非虚为谦让,实是欲择诸王有才德者,方可奉承宗庙而立之。只要主宰得人,乃天下之福,我虽北面称臣,亦心甘情愿呢!”

他这番长篇大论当然也说服不了众臣。大臣们又说:“殿下才德,堪比圣人。位居嫡出,德冠群伦。殿下宜早登大位,使臣民有所依托,且勿逊辞,以拂天下之望啊!”

臣僚们跪伏于他的脚下,帐里帐外,黑压压一片。看样子他如再不答应,他们一辈子也不会起来的。燕王实在无可奈何,只好长叹一声说:“罢!既是众卿苦苦劝进,我也只好勉力而为,忝居大位了!”

众人好歹等到了这旬迟早要说出的话,纷纷以手加额,相互称庆。有人当场就喊出了“万岁”。

登基仪礼就定在明日,即六月十七。要筹备的事情千头万绪,但顶要紧的,当是起草即位诏书。谁能替新皇帝草诏,可谓无上荣光,他将名垂史册。周王知道这事干系重大,便征求燕王意见。燕王不假思索说出一个名字,倒使他大吃一惊——方孝孺。

方孝孺乃“奸臣榜”里第四号人物,是世人瞩目的重犯。如何会挑上他呢?周王想,我不是昕错了吧?

“方孝孺,字希直、希古,人称‘正学先生’。”燕王说,“去把他请来吧。”

燕王用了个“请”字,更令人百思不解了。

人们当然不会理解燕王的心曲。原来,当燕军渡过淮河的时候,道衍和尚曾致书燕王。书中不是献什么计策,而是以方孝孺相托,希望燕王将来能善待这位当代大儒。书中说:“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

燕王知道道衍并不是与方孝孺有什么私交才为其求情的。道衍这完全是为将来的新朝廷着想。须知方孝孺的确是一位难得的人才,旷世大儒。不仅本人著述丰富,且门徒甚众,名播天下,堪称当代圣人。如果说宋濂是洪武时代的“读书种子”,那么方孝孺被称为建文朝的“读书种子”,他是当之无愧的。尽管他被列入“奸臣榜”,但倘若说服他降服,为我所用,则将向天下人显示,新皇帝不仅尚武而且重文,新皇帝不仅雄威而且仁慈。通过方孝孺的例子,可以让天下人看到一个开明盛世呢。

谁都不会知道,也许从道衍为方孝孺讲情的那时起,燕王就已暗暗地捉摸着将来的“年号”了。

他考虑了许多个年号,最后选定的是“永乐”。他希望他的臣民能获得“小康”生活,永享安乐之福。

那么今天,他很希望方孝孺这位大儒,能为他“浴血奋战四年所夺”来的这个帝位涂一层金粉,能在即位诏书中,以其生花妙笔,如椽巨笔,向人们展示一个光闪闪璀灿灿的“永乐”世界。

方孝孺很快便被带到了燕王的军帐。

方孝孺是坚守在午门那儿被捉住的。捉他的倒不是燕军,而是锦衣卫镇抚伍云。伍云捉他的时候燕王定的“赏格”其实已经传出来了。方孝孺被执,伍云可以官升三级。

方孝孺被执时并没有反抗,倒是要求伍云,允许他换一下衣裳。说罢,脱下朝服,摘下乌纱帽。伍云一看不由大愣,原来他里面早已套上了一袭麻服,亦即“衰经”。他肯定已经预料到今天会是国丧的日子了!

那时候乾清宫的大火已经燃起。方孝孺哀声大恸,料定建文帝必死无疑。他朝乾清宫拜了几拜,便被押进了锦衣卫狱。今天——就是六月十七日,他被伍云从牢里提出来时,建文帝死于大火的消息已经被证实了。他免不了又是大哭一场。

方孝孺被带进燕王大帐。燕王一看他这身装束,不免一愣。但想一想他作为建文遗臣,为“先帝”披麻戴孝,实也是天经地仪的事儿,不仅无须大惊小怪,且值得称道,值得嘉赏。

燕王高踞于龙椅上。见方孝孺进来后并不跪拜,虽是怫然,也不为怪。伍云强使其屈膝,倒被燕王制止了。燕王主动开口说:“先生来了?”

方孝孺并不答腔儿,倒是呼天抢地又哭起来。哭的内容,无非是为建文之死而呜呼哀哉。

燕王知道这是哭给他看的,却也不恼。待方孝孺哭完了,喘口气儿歇歇时,燕王离开龙椅,走到方孝孺身边,半是安慰半是表白地说:

“唉,先生何自苦如此?我推心置腹与你说,起兵靖难非我所欲也。我之本意,乃法周公之辅成王呢!”

方孝孺拭拭烂桃般红肿的眼,侧着脑袋问:

“而今成王安在?”

燕王说:“已自焚而亡。”

方孝孺说:“那又如何?”

燕王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家不可一日无主。’诸王与众臣三次劝进,今请先生与我草即位诏书。”说着,召来两名内官,捧来了纸笔砚墨。

方孝孺却不接笔。又问:“帝虽亡,何不立成王之子?”

燕王知道他指的是建文之子,即太子文奎,便说:“国赖长君。而其子文奎已失踪。”

方孝孺说:“何不立成王之弟?”

燕王知道他指的是二岁的文圭,日今连话都不会说,连路都不会走。方孝孺问得既荒唐又可气。却仍耐着性子说:“此我家事,先生不必操心了。”回顾左右,令授笔与方孝孺,且俯在他耳上说:“诏告天下,非先生草拟不可!”

同类推荐
  • 告诉你一个牛顿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牛顿的故事

    从牛顿的儿时生活开始写起,一直追溯到他所取得的伟大科学成就,再现了牛顿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科学巨人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学习他那种对理想坚持不懈、对困难百折不挠的坚毅精神。
  • 伟大的犹太人(下)

    伟大的犹太人(下)

    《伟大的犹太人》介绍了50位犹太人,包括商业家、科学家、政治家、思想家、艺术家,诸如洛克菲勒、巴菲特、海涅、门德尔松、马克思、柴门霍夫、弗洛伊德、毕加索、爱因斯坦等一批伟人和名人,读者都可以从中感受到他们的骄人成就,并获得有益的启示。
  • 卡帕传

    卡帕传

    英国是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奠定了世界近现代的行为规则。不仅四大文明古国都有大英帝国灵机一动划分出的奇怪疆界,孕育的年轻国家,就连如今横行世界的英语语法,交往规则也大多出自大英帝国之手。现在好多人都批评美国世界警察,其实英国才是给警察制订法规布置任务的幕后人物。
  • 数码人生

    数码人生

    《数码人生》将我拉回到了在甘肃省电子计算机办公室工作的年代。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小南在兰州电力修造厂CAD室为他们厂的除尘器设计与绘图开发软件,由于成绩突出,通过了省电力局的验收,并进行了软件登记,被电力部评为五小成果省市一等奖、全国三等奖。能源部信息化工程研讨会和甘肃省第一届电子计算机应用技术交流会在他们厂的召开,有力地推动了甘肃的CAD工作。继而,甘肃省成立了CAD/CAM协会,担任副秘书长的小南成了我工作的左膀右臂。本书是兰州南特数码科技集团总裁南振岐的个人传记。
  • 野心优雅:任志强回忆录

    野心优雅:任志强回忆录

    本书是任志强目前唯一一本自传体回忆录,区别于以往媒体或者著作的片面解读,该书由任志强亲自执笔,几易其稿,回忆了任志强60年的成长历程。任志强的故事充满励志色彩,又极富传奇。以贩卖兔皮的小商贩起家,蒙冤入狱,最后又在大时代下创立华远地产。几度沉浮传递出自强奋斗的正能量。此外,任志强也是改革开放30年的观察者,其成长又交织着历史变迁,描绘“文革”“上山下乡”以及改革开放后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轨迹。从家世,到参军,贩卖兔皮起家!官与商,红与黑,坎坷六十年,50万字全部写尽!起诉政府,状告银行,被穷人扔鞋,被国家暗查,此书大曝内幕细节。退休后,任志强更是敢说,堪称厚重而真实的一部跌宕历史回忆录。
热门推荐
  • 剑魔携香

    剑魔携香

    本为上仙的他们,却痴情凡尘的爱恋,沧桑轮回,心酸过往,重重巨变,剑指苍天,复仇除奸,劈魔斩妖,侠义在胸间,携爱情重走修仙道,漫漫风雨路,妖魔畏惧,人神敬畏,一段刻骨铭心,荡气回肠的江湖儿女情宏伟呈现。
  • 游离的分子

    游离的分子

    我是一个游离的分子,翱翔于各个动漫世界中,好有趣
  • 蜜战不休:总裁太欺人

    蜜战不休:总裁太欺人

    她用心爱他,却被当作棋子。三年的婚姻,被推上风口浪尖,她果断丢出离婚协议,“顾南城,离婚吧!”男人却固执将她拥入怀中,“慕凌歌,从此以后,再不分离。”
  • 向日薰衣的悲伤恋曲

    向日薰衣的悲伤恋曲

    我总有太多的理由,太多的借口,一直强调着“我哪里做错了”“做错了什么”,总是逃避着现实,可潜意识告诉我,我错在总是拿借口来掩饰自己的过错,错在总是拿别人来衡量自己,错在把真实的自己藏在柔弱的外表下……
  • 双恋

    双恋

    四肢发达的腐女夏弦月直过着无忧无虑自我满足的小康生活,在连续降级三年后终于成功升八死党李洋洋所在的高校……白夜?她在教导处扁的那个美少年就是传说中偏爱以暴制暴的白家二少爷白夜?囧!她怎么会中如此大的头奖?怎么自己又莫名其妙地成了他的“挂名玩具”。最离奇的是玩三国杀还招来了一只帅绝人寰的男鬼,而这只男鬼还总是以“阴虚”为理由用冰冷的身体靠近她……徘徊在虚幻与真实之间,梦中缭绕如檀香的记忆也随之涌现。当虚幻的一切变得真实,当千年前的情结被慢慢解开,原来他们的相交早已是命中注定。
  • 云月吟

    云月吟

    他是被誉为“人中之龙”的南园主人,悠然出尘,雅如古琴;她是因他落下不治之症的遗孤,机灵古怪,反叛倔强。因为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他断送了她的一生,愧疚,自责,心如止水的他给予她极致的宠爱,可面对她的痴心相付,他却一味选择逃避......她说,长弓,我喜欢你,我要一直陪着你;他说,丫头,那不叫喜欢,等你长大了,你会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当紧握着的手腕在松开的那一刹那,他终于明白,原来,早已习惯的拥有正在时间的细缝里悄悄流逝......
  • 风华落之代嫁皇后

    风华落之代嫁皇后

    远远的望见几个白衣的侍女,躬身而立。花海丛中有一条翠绿色的小径。小径的那头,远远的有一个修长绝伦的人影走来。长长的黑发散落在身后,随着秋天的风向着身后飘舞开去,宛如黑色的丝缎,柔软。飘逸。灵动。绯红的长袍,随风而动。他慢慢向她走来,那姿态,孤寂清冷如天上的银辉耀目的月,美到触目心惊。她怔怔的望着那个绯红的身影。似曾相识,又不相识。像梦中天天见到的那个人,又不像。仔细看去,原来,他带着面具。一盏薄如蝉翼的面具,却雕刻得非常的精致,形状如一只蝶。
  • 寒烟笼

    寒烟笼

    当家世显赫却久经沙场的年轻少将,在民国初年的短暂平和年代里,遇见一身月牙白旗袍学生气未脱的她,宛如隔世。要权势,也要她,两难全。当贵为千金却经受百般刁难的富家女,在激进青春的年纪,遇见勇敢决绝走在前列的年轻记者,如获新生。要富贵,也要他,两难全。军阀割据、硝烟弥漫,管他小家碧玉、大家闺秀、沙场老将、投机商人,被命运裹挟着,从往昔的生活走入迷惘的境地。
  • El Verdugo

    El Verdugo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练就圆融自如的处世绝学

    练就圆融自如的处世绝学

    本书将圆融处世的处世哲学与圆融处世的智慧紧密结合,给人许多待人处世的启迪和借鉴,圆融处世能及时避免别人误会你的情绪,隐藏自己的秘密,从而在处世关系中,不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压力,也不会留给对方极坏的影响,这种圆融处世的智慧,读后会让人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