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17500000032

第32章 “削藩”第一刀(4)

“穿铁裙子的贡妃”早已永远地去了。但她的骨肉还鲜活于世上,那就是他和周王。尽管他和周王彼此间从未涉及“生母”这个敏感的话题,他们也从未表现出过分的亲密,然而在内心深处,他们的感情总是相通的。相对而言,太子朱标,以及秦王、晋王,都比周王朱棣要疏远一些。他相信周王也会有同样的感觉,周王肯定也知道:“穿铁裙子的贡妃”的故事,周王肯定也知道,可怜的贡妃曾经生育过洪武皇帝的四子和五子。他和他无法直面而视,互诉衷曲,公开地议论一下如何祭奠他们惨死的生母,这便是人世间的可悲之处!

那么今夜的恶梦,没准儿也是贡妃即他的生母托梦于他,让他救助自己的骨肉兄弟。因为据说神仙或鬼魂,才有能力“托梦”,而活人是“托”不起“梦”的。想到这一点,燕王顿感毛骨悚然,同时忧心如焚。“必须救他!”他对自己说,“无论怎样,也得把他救出蒙化!”

似乎听到有个声音,来自天上,或者地下,这样清清楚楚地提醒他。无须分辨,那一定是他们的生母贡妃。母亲在教给他“唇亡齿寒”的道理呢!

其实无须母亲教导,他也懂得这个道理。朱允炆的刀子捅在周王身上,血却在两处流——他的身上也有伤口啊!

他非常清楚,现在被“治罪”的是周王,下一个也许就轮到他了。

自从赴京奔丧受阻于淮安,他便预感到,建文帝以及“用事者”齐泰、黄子澄之流,为稳固帝座,必会向他们这些藩王手里收权。“王国所在文武衙门军士,今后一听朝廷节制”,那仅是第一步。(今后肯定不会有让他燕王节制沿边兵马的机会了!)第二步、第三步……麻烦肯定会接踵而至。他们这些亲王——尤其是他燕王,日子必会越来越难过,处境必会越来越险恶。看不透这一点,那才是傻瓜呢!

他也非常清楚,从现在起,他必须跟朝廷斗心眼儿了!为了生存,甚至得不择手段了!

其实,朝廷不也在跟他们斗心眼儿吗?对付周王令李景隆“假道开封,北征备边”,堂堂朝廷也耍这种花招儿!这不像正经皇帝的来头儿!搞这种小鬼点子的皇帝不会有出息!……

“我知道应该救周王。可我如何救他呢?”燕王朝向繁星密布的夜空发问。

没有回答。只有喝饱了露水的秋虫还在不倦地唧咕;却也莫衷一是。

燕王沿着曲桥、花径来回走。后进入亭阁,坐在石鼓上便再也不动。等到晨曦微露,秋虫也倦睡了,薄雾也从荷塘里升起时,他脑子里总算有了大体的想法。

他知道现在还不能公开跟朝廷对抗。还必须违心地承认朱允炆这个新皇帝。向他俯首称臣。在“忍”的前提下“蓄势待发”。至于救助周王(当然也是救助他自己)的切实可行办法,无非上书建文帝,利用洪武皇帝立下的“祖训”和所谓“亲亲之情”,希望能打动建文帝,对周王减轻处罚。

他记起了上个月里,建文帝曾将周王的罪状写成敕书,颁发诸王“议罪”,即要求诸王对周王的处置发表意见。这未尝不是一次机会。按明洪武皇帝立下的规矩,“皇亲惟谋逆不赦,余罪,宗亲会议取上裁”。只要周王不是“谋逆”,其他的罪行好办,先认下来再说。鉴于他燕王在宗人府的地位(洪武朝时,宗人府以秦王为宗人令,晋王与他为左右宗正,周王、楚王为左、右宗人,五人的班子现在只剩他和周、晋二王了)应该是有资格说话、说话也应该有分量的。且试试再说吧!

然后他便开始构思这封奏书该如何写。书中不好否认周王之罪,却也不说该当何罪。重点是说两点:一是“亲亲之情”、“骨肉之恩”;二是宜按“祖训”处置,不宜逾越“祖制”。总之措辞要软中带硬,有情有理。

此时天已亮了。霞光染红假山一角,枝叶间也有了莺鸣。燕王神清气爽,暂时放下忧心之事,就在亭阁上比划起拳脚来。

建文帝是很容易动感情的人。

上午的朝会上,当刑部尚书暴昭、御史巨敬等议论到某几位藩王”在国多不法”时,这位二十一岁的皇帝曾拍着龙案,声色俱厉地表示:“王子犯法,与民同罪,朕就重办几个不法者,让天下人看看!”且还当场列举了周王的例子。说“周王尽管是朕叔父,但只要违犯法律,一样追究!”在朝会上,他鼓励有司查访包括藩王在内一切王公大臣的罪行,“只要属实,按律惩治。”话说得慷慨激昂,显示了这位新皇帝的魄力与胆略。然而,当他退了朝,坐到乾清宫里,读到秉笔太监刚送来的一封书信时,情绪马上变了。他暗暗地为刚才所说的话而后悔了。

书信是从北平发来的。燕王在书中说:

……若周王柿所为,形迹暧昧,幸念至亲,曲垂宽贷,以全骨肉之恩。如其迹显著,祖训具在,臣何敢他议?臣之愚议,惟望陛下体祖宗之心,廓日月之明,施天地之德。

读罢,他心头呼地一热。说实话,这是自他登基以来所接到的燕王的第一封书信。——当然,燕王曾经进过“贺表”,但“贺表”与书信不同。贺表仅是为了礼仪之需要所采取的一种形式,讲究的是“格式”,而无实在感情。书信则不同了。书信是两个人面对面的谈话,有感情存焉。他读过第一遍,最先的感觉便是:燕王老老实实称他为“陛下”了,甘心情愿地自称为“臣”了。燕王已不是在淮安时,张口闭口称他为“我侄儿”如何如何了。

他再读第二遍。发现字里行间体现着谦逊或卑躬(如“臣何敢他议?”如“臣之愚议”,等等),同时也洋溢着骨肉亲情(如“幸念至亲”,“骨肉之恩”,等等)。这写信人毕竟是他的亲叔父啊!毕竟是在群臣中享有颇高威望、亦曾深受先皇帝厚爱重用的亲王啊!燕王能用这样的口气说话,不容易啊!——此时他的胸口已有些发烫了。

他读第三遍时,感情渐趋平静而思维接近理智了。他知道这封信的用意是为周王求情(如“曲垂宽贷”等语);但求情的同时,却又与他讲理。讲理的根据便是“祖训”。说是“何敢他议”,但按照“祖训”,这事还真该议一议。在哪儿议?在宗人府议。既然要议,便须先摆出犯罪人的罪状。周王“其迹显著”乎?抑或“形迹暖昧”乎?说实话,所谓“谋逆”也者,真还都是些含含糊糊的东西。因为周王毕竟没有公开地造反啊!“其迹”怎么能“显著”呢?——此时他的心倒有点发虚,而脸倒有点发烫了。

然而,读到第四遍,他的心便踏实了,而脸也不烫了。因为信中提醒他:“体祖宗之心,廓日明之明,施天地之德”。这是为皇上找到了下台的梯子。周王不是无罪,因而逮治他完全有理;燕王现在要求他做的,仅仅是看在“祖宗”面上,法外施仁,从轻发落,而这恰能体现新天子的“仁政”呢!

建文帝反复阅读,思忖再三,觉得燕王的书信无懈可击,人情人理。如搁置不问,说不过去。尤其是当他回忆起父亲(即懿文太子)薨逝前,当着洪武皇帝的面,在东宫里张挂《负子图》的情景时,真是百感交集,心颤鼻酸,扑簌簌落下泪来。《负子图》上马皇后所保护的婴儿,其实不仅是他的父亲朱标,亦应包括燕王、周王,以及故去了的秦王和晋王。他们都是洪武皇帝和马皇后的亲骨肉。马皇后以性命所养护的亲生儿子,逝者逝矣,乃天命也;然而,尚在世者,如因他朱允炆之故而丧命……,他如何向祖宗交代呢!岂不是不可饶恕的罪过吗?!……

朱允炆主意已定。当即令秉笔太监将燕王书奏让齐泰、黄子澄传看。其御笔朱批说是让此二臣先议,拿出意见,但他本人的意思,已是要赦免或宽宥周王的了。

齐泰见到燕王书奏,并看了御批,对建文帝的态度深感忧虑。他连夜找到黄子澄,两个人就在黄府交换看法。黄子澄不惟忧虑,甚且有点愤恨,冲口而出道:

“皇上这是‘妇人之仁’,将坏大事也!”

齐泰说话比黄子澄谨慎,不会拿古人对项羽的评价来比喻当今皇帝,但也觉得“妇人之仁”几个字,用在建文帝身上十分合适。由此他倒没来由地打个寒噤。

也许,在这一刹间,齐泰朦朦胧胧地预感到,他陪伴着建文帝走上了一条危险道路。但这种“危险”的意识甫萌即逝。他来不及想它。他现在最要紧的是如何说服建文帝,对藩王们不能心慈手软。

一文死谏,武死战’”。齐泰说,“你我要做忠臣,无论如何不能让皇上因仁慈而坏大事!”

“说的对!”黄子澄说,“我等就学一回宗孔先生吧!”

“宗孔先生”指的是洪武中期大理寺卿李仕鲁,字宗孔。此人性刚介。因规谏洪武皇帝“勿舍圣堂而崇异端”(此异端指释道教之怙恶不悛者),帝不听,宗孔先生即愤怒地将笏板往地上一掼,说道:“还陛下之笏。请把我的骸骨送归家乡吧!”激帝大怒,令武士当场杖死阶下。

第二天,齐泰、黄子澄进宫见建文帝。他们指出燕王的书奏居心叵测,力劝皇上决不能过于仁慈,“法外施仁”。其态度虽没有“宗孔先生”那么过激,将笏板掼于地上,但的确也十分激烈。尤其黄子澄,直指皇上的弱点是“心太善而耳太软”。说得建文帝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的。

建文帝最后修正了自己的意见:对周王朱棣既不赦免,也不宽宥,而只是照顾到他的身体、生计等具体难处,将其迁回京师,关押于高墙之内;其子辈继续流徙,不改。

同类推荐
  • 丰臣秀吉(四)

    丰臣秀吉(四)

    《丰臣秀吉》讲述了日本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大名,日本史上首位一统天下的平民英雄丰臣秀吉的传奇人生。丰臣秀吉出身寒微,没有依靠,但他凭借自己的力量,从一介小民,成长为一代权臣。在位时实行的刀狩令、太阁检地等政策具有划时代意义,对日本社会由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封建社会转化有一定成就,《丰臣秀吉》洋洋洒洒几十万言,内容详尽,翻译语言通俗易懂,有能够兼具日式风格,让读者在领略丰臣秀吉奋斗历程的同时,感悟日本传统文化。当下,人人追求成功,《丰臣秀吉》为我们展示了丰臣秀吉这个成功的范例,具有启示意义。
  • 荀子进取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荀子进取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改革大师:王安石

    改革大师:王安石

    改革家王安石,锐意富强,勇于冲破旧俗樊篱,指引新路,政治家王安石,特立独行,别于流俗腐儒,务实精进,文学家王安石,笔力冷峻深刻,文坛领袖名至实归!《中国古代文臣谋士:改革大师(王安石)》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造物先造人

    造物先造人

    本书介绍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与做人理念。 本书把松下幸之助最重要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心得从他的著作和传记中挑选出来,用最浓缩的语言阐释,用最具代表性的案例进行说明,以达到启迪和激励当代企业经营人士的目的。
  • 泰戈尔 莫泊桑(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

    泰戈尔 莫泊桑(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

    本书为“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之一,对印度著名诗人、哲学家泰戈尔和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进行了详细而生动的描述,尤其探究了中外名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对成长中的青少年大有裨益。
热门推荐
  • 高冷前夫:约我请排队

    高冷前夫:约我请排队

    一晌贪欢,谢容容从酒店大床上醒来,她以为身边躺着的必是男神。结果再次压倒她的,却是前夫唐靳远。--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英雄联盟之绝代枭雄

    英雄联盟之绝代枭雄

    他曾虐遍欧服,他曾杀人如麻。在欧洲,他有一个神秘组织叫冷血。在战场他的外号叫“夜叉”。为了自己的女人的安危,为了师傅的梦,洛尘毅然决然踏上了争霸封神之路。峰回路转,再次踏上华夏故土,枭雄崛起,王者霸凌。当他站在天之颠的那一刻,东方巨龙,再次腾飞。《英雄联盟之逆天王者》再度延续,辉煌永存!
  • TFBOYS永爱一生

    TFBOYS永爱一生

    他,是tfboys的队长。她,是一位活泼开朗的女生。他,是tfboys的主唱,她,是一位萌萌的小吃货。他,是tfboys的舞蹈担当。她,是一位文静的女生。这六位看似毫不相干的人,却来了一次命运的邂逅。。。。。。
  • 广告创意与策划:方法、技巧与案例

    广告创意与策划:方法、技巧与案例

    在市场经济和信息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广告业的舞台既精彩纷呈,又竞争激烈。那么如何成为一个创意和策划的高手?如何使你的广告标新立异、吸引眼球?最关键的就是熟练掌握广告创意和策划的特质、方法和技巧。
  • 这些年,马云犯过的错误

    这些年,马云犯过的错误

    创业十五年,从草根到数一数二的互联网公司,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可谓传奇。传奇的背后,是马云对失败的极度重视。本书虽然不是马云想在退休后写的《阿里巴巴的一千零一个错误》,却包括了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对马云,对阿里巴巴的常年观察研究。正如马云所言:“似我者俗,学我者死。”成功的经验不一定能带给创业者生机,但失败的教训,能使人警醒。
  • 凌傲天宇

    凌傲天宇

    元灵年二十五年,灵道追求为“侠”,封号灵帝排行第二的傲侠灵帝凌天,为了替被十大宗门百般蹂躏的百姓讨回公道,一人杀进十大宗门,除去蹂躏百姓的毒瘤,却因此遭到十大宗门的疯狂追杀,最终被十大宗主联手击杀。醒来后,凌天惊讶地发现自己居然遇到了传说中的重生!重生后的凌天以凌天傲的身份继续追求武道,他是恢复巅峰实力,杀上十大宗门,还是中途陨落就此消失于天地间呢?其中的坎坷又会如何阻挠他的脚步呢?
  • 帝国之歌

    帝国之歌

    一切终将坠入轮回,再伟大的帝国最终也是一样的命运
  • vampire血族

    vampire血族

    毫无生气,毫无感情,麻木的。嗜血的、残忍的.........隐藏在黑暗里的恶魔,不知疲倦的寻找着红色瞳孔下的你。嘿~,宝贝就是你,充满诱惑力,让我的视线无法离开你。尽管我追逐,你还在逃避。但,亲爱的,我只是想告诉你,这并不只是一场游戏。来吧,尽管疯狂,想要停止,终究这样我发现,我,已离不开你,你听到了么........宝贝!
  •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战争扩大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战争扩大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战争扩大篇》解析了二战逐步扩大化的详细过程,其内容包括德意横扫西欧、英国奋起抵抗、德意入侵非洲等等战火逐渐蔓延的势不可挡的趋势。战争扩大篇使读者再次体会到战争的可怖之处,让人了解到一旦战争开始,就很难结束的经验教训,本书通过描写敌我双方激烈的战斗,进一步强调和平的重要性,读来发人深省。
  • 我用十年青春赴你最后的约

    我用十年青春赴你最后的约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颗小小的星尘,当时光门轴开启,带领我们走进一个不一样的生活,看故事里的主人公如何经历风雨,找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