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17500000029

第29章 “削藩”第一刀(1)

得知燕王由淮安回返北平的消息,建文帝松了口气。没有骨肉相戕,毕竟值得庆幸。但燕王蔑视朝廷的言行,给他以极大震撼,使他忧心忡忡,常夜不能寐,年纪轻轻便患上了失眠症。

壶漏滴滴,夜已更深。他身心俱疲,但无法入睡。燕王连同其他藩王的势力,犹如连成了一张黑网,在这同样黑色的夜里笼罩着他,使他心里压抑,气息难平。

为了冲破这张网,释去心头的压力,他曾尝试着利用马妃的胴体,在她那里寻得片刻的欢愉。但他失败了。这片刻的欢愉不仅没将他带入梦乡,反倒使他更难入睡。听着马妃在他枕边的轻轻鼾声,他便更烦躁了,身上沁出一层汗。索性披衣起床,踱至轩外。

这是六月下旬。半弯月亮在中天沉浮明灭。虽是暑季,但夜中的微风已凉爽,他感到比在床上要舒服多了。但他的脚步惊醒了蜷在门口瞌睡的宫女,也引来了值夜的太监。他们惶惶地叩问皇上有什么吩咐。他没说什么,径自走向乾清宫。他们也赶忙去乾清宫伺候。

约一刻钟后,他已伏在了乾清宫的御案上。两个宫女在他身后轻轻地打着扇,既扇凉风,也驱赶蚊虫。而他则在灯下翻阅一份很长的奏折。

这并不是现时的奏折。写这份奏折的人,已死去多年了。

掀开这份奏折,便掀开了洪武九年一段震动朝野的历史。

那一年,钦天监从年初即不断报告星象异常:二月岁星逆行人太微;三月荧惑犯井;四月荧惑犯鬼;五月太星犯毕、井,又有客星大如弹丸,白色,止于天仓,几天后愈来愈亮,最终进入紫垣。一直闹了四十余日。这便是所谓的“五星紊度,日月相刑”。于是举国上下惶恐不安。皇帝既受命于天,“五星紊度”自然是上天的警示,当属于灾祸之兆。于是,太祖高皇帝下诏,征求直言,道是“静居日省,古今乾道变化,殃咎在乎人君。思之至此,皇皇无措,惟冀臣民,许言朕过”。鼓励天下直言之士对他提出批评。且谓“于斯王道惟忠且仁者能鉴之。”

然而,真正能敢于直言犯颜的“忠且仁者”,举国之内,除去叶伯巨,还能有谁呢?

叶伯巨者,宁海人也,其时以国子生授平遥县训导,是一个“未入流”的小官儿,他早就看出了洪武皇帝国策的失误,便呈上一份很长的谏书。朋友劝他不要上书,以免招致杀身之祸。而他说:“今天下惟三事可虑耳,其二事易见而患迟,其一事难见而患速。纵无明诏,吾犹将言之,况求言乎?”他讲的“易见而患迟”,系指“开刑太繁”和“求治太速”,而所谓“难见而患速”者,则是指“封藩太侈”。

叶伯巨的谏书,劈头就指出洪武皇帝封藩的错误——

今裂土分封,使诸王各有分地,盖惩宋、元孤立,宗室不兢之弊。而秦、晋、燕、齐、梁、楚、吴、蜀诸国,无不连邑数十,城郭宫室亚于天子之都,优之以甲兵卫士之盛。臣恐数世之后,尾大不掉,然则削其地而夺之权,则必生觖望,甚者缘间而起,防之无及矣。议者日,诸王皆天子骨肉,分地虽广,立法虽侈,岂有抗衡之理?臣窃以为不然。何不观于汉、晋之事乎?孝景,高帝之孙也,七国诸王,皆景帝之同祖父兄弟子孙也,一削其地,则遽构兵西向。晋之诸王,皆武帝亲子孙也,易世之后,迭相攻伐,遂成刘、石之患。由此言之,分封逾制,祸患立生,援古证今,昭昭然矣。此臣所以为太过者也。昔贾谊劝汉文帝尽分诸国之地,空置之以待诸王子孙。向使文帝听从谊言则必无七国之祸。愿及诸王未取国之先,节其都邑之制,灭其卫兵,限其疆里,亦以待封诸王之子孙,此制一定,然后诸王有贤且才者入为辅相。其余世为藩屏,与国同休。割一时之恩,制万世之利,消天变而安社稷,莫先于此。

……

叶伯巨这是借汉、晋两代之教训,针砭当朝“封藩”之弊。当年,汉高祖刘邦鉴于秦室孤立无援乃行分封制。但诸藩日渐强大,为所欲为,形成“尾大不掉”之势。景帝时发生“七国之乱”。待平乱之后,诸王权力有所削减,但封地仍很大。武帝又采用主父偃建议,推行“推恩令”,命令亲王在自己封地内分封众子弟为侯,从而将诸王的领地块块分割,避“削地”之名而行“弱藩”之政,嗣后地方权力全归朝廷,汉室遂得安定。不料一百五十年之后,晋武帝又重蹈汉初“封藩”覆辙,分封子弟二十余人为王,并付予兵权。招致晋武帝死后,八王相继为乱(史称“八王之乱”)。皇室自相残杀,腥风血雨,竟长达十六年之久。折腾得国势颓危,民不聊生,江山不可收拾。………

叶伯巨担心大明王朝再犯汉、晋两朝“封藩”的错误,他深恐因“尾大不掉”而致乱,便上此“万言书”,提醒洪武皇帝记取前车之鉴。其忠心可嘉,其议论可行。殊料洪武皇帝早已忘记了他亲自说过的“惟冀臣民,许言朕过”的话,竟大发雷霆,气极而呼:“小子间吾骨肉,速逮来,吾手射之!”叶伯巨遂被逮入京师。幸亏中书省的官员心怀恻隐(抑或他们与叶伯巨所见略同,惟不敢放胆直言而已),不愿让其受到极刑,便等皇帝怒气平息之后,再奏请处置,结果叶伯巨下刑部狱,一直羁押至死。

叶伯巨既死,朝里朝外再无人敢提及“削藩”这个话题了。于是,诸王羽翼渐丰,气焰渐炽,对“御座”所形成的威胁已显而易见。如今。燕王无视朝廷诏令,硬要进京守丧之举,恰正是“一叶知秋”也或许是端倪初现呢!……

建文帝手抚叶伯巨当年的奏折,暗自慨叹这位“未入流”小官的赤胆忠心。同时,这深中肯綮的奏议又如尖刃,戳到了他的心疾。他反复思虑,感到“削藩”之事已迫在眉睫,必须痛下针砭,摘除痼疾了!………

建文帝合上奏折,离开御座。他慢慢踱出乾清宫正殿,见残月西沉,天地间黑了下来。雾气正在弥漫,使殿宇有一种飘浮的感觉。

他估计这是黎明前的黑暗,上早朝的时间就快要到了。

建文帝如他的祖父一样勤勉。不管夜间睡得多晚,身体多么疲劳,总在早朝时,准时到达奉天殿或奉天门。

但是有一回,因偶感风寒,体倦头昏,他上朝时晚上了一点,让臣僚们等了一会儿。凑巧儿天挺冷,大家在露天里冻得脚疼,但是又不能随便地跺脚取暖,就难免有人会心怀牢骚。于是一位叫尹昌隆的监察御史当即上疏批评。其疏曰:

昔高皇帝鸡鸣而起,昧爽而朝,未日出而临百官,故能庶绩成熙,天下安。陛下嗣守大业,宜追绳祖武,忧勤万几。今乃即于晏安,日上数刻犹未临朝,群臣宿卫疲于侍候,旷职废业,上下懈弛。播之天下,传之四裔,非社稷福也。

这话说得尖刻,也有点小题大做。毕竟新皇帝这是初次上朝迟到;而且,因伤风感冒,鼻塞咽疼,按说是应该卧床休息的。监察御史揪住这么点鸡毛蒜皮小事不依不饶,不仅让他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即便御座左右的近臣们,也觉得尹御史的批评太过火。有知道皇帝迟到原因的,便想当场说明,予以反驳,但却被他止住了。新皇帝表现出了难得的虚心与雅量,接受了尹昌隆的批评,且为此而下诏曰:

昌隆之言切直,而直谏难闻。礼部可颁示天下,使知朕过,朕亦用自警。

新皇帝的“责己诏”得到臣民的广泛好评。他的宽厚仁慈,与洪武皇帝的威猛凶残,恰形成鲜明对照。人们仿佛感觉到了严冬之后的和煦春风。

这一天的早朝,他实在是强打精神。因昨夜失眠之后,又为叶伯巨的奏议所激动,他通宵未曾合眼。好在本日的朝会,各部台衙门无要紧事启奏,很快也便结束了。此后他吩咐随堂太监,宣太常寺卿黄子澄于右顺门内便殿议事。

来到便殿,没有什么闲话,建文帝开口便切入正题:

“先生可还记得在东角门说过的话吗?”

黄子澄先是一愣,但瞬间也便恍然。他从皇上忧郁的面容,联想到前不久燕王赴京奔丧受阻淮安的事,马上就记起了皇上刚被封为皇太孙时,他们二人在东角门关于藩王话题的密议。黄子澄当即向皇上顿首说道:

“臣不敢忘。陛下殷殷之嘱,臣念念于怀。”

“嗯……”建文帝点点头。示意他站起来,复座。然后又问:“对待诸王,该用何策?”

黄子澄说:“依臣之见,无非一个‘削’字。”

“嗯……”建文帝点点头。却又问:“如因‘削’而‘反’呢?”

“陛下!”黄子澄再次顿首而言:“当年晁错向景帝建削藩之议时曾说过,‘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我朝今日之势,与景帝时无二。陛下不要再迟疑了!”

建文帝便激动起来,目光炯然。他想:“莫非我便是汉景帝吗?莫非他便是晁错吗?……他不会是晁错,不会有晁错的下场;我却一定要做汉景帝!要在我的手里实现‘建文之治’!……”二十一岁的年青皇帝,将他的十指互相交叉着,在御案上慢慢握成了拳头。他自己感觉到,与六年前刚做皇太孙时相比,底气壮了,信心也强了。毕竟已经是皇帝了啊!……

“好吧。”建文帝望着跪在地上的黄子澄说,“朕已决定削藩。但如何削,何时削,从何处着手,尚须卿为朕计划。兹事重大,牵一发而动全身。卿不可不慎细考虑啊!……”

“臣谨遵圣命!”黄子澄说。“臣愿为陛下赴汤蹈火,亦望陛下信臣而弗疑……”

建文帝知道黄子澄想的是什么。黄子澄不想做叶伯巨,也不想做晁错。他急忙下御座,亲手将黄子澄扶起,紧握着黄的手,用力摇了摇说:

“先生放胆去做,朕心里有数!”

黄子澄离开右顺门便殿,感到脚步有些轻,而心里却沉重。回到里仁街他的宅邸,整个下午把自己关在书房,思考削藩的事。

他的书房是在正厅的西厢。轩外几株芭蕉,长得正旺,映得书房外一片绿色。下午有微雨,但是无风。大滴大滴的雨水顺了檐瓦落到芭蕉上,怦然有声。他那只颇令人疼爱的獬巴狗一直趴在芭蕉叶下,伸着长长的红舌头,时而朝书房张望着,很亲热似地汪汪两声。

黄子澄伫立窗前,整个下午几乎一动未动,入夜后,便坐了青缦小轿,冒着淅浙沥沥的雨,到南乾道造访齐泰。他准备就自己的想法征求齐尚书的意见。

到得齐府,黄子澄刚要吩咐长随叩门,却发现门上张灯结彩,门旁停了几匹马、几乘轿子,宅院里也传过来喧哗之声。他不禁诧异:“齐尚书晚间如何有这么多的客人?”就有点犹豫——他之所以夜间来访,本是为着避开人们耳目的。但是门房却已认出了他的轿子,早慌慌地进院通报去了。

稍顷齐泰乐呵呵迎出二门,边走边拱手说:

“是哪阵风把年兄给吹来了呀?”——他与黄子澄系同榜进士,故彼此常以“同年”相称。

黄子澄忙还礼道:“无事不登三宝殿。小弟冒昧过府相访,原是有要事商议的,却不想齐大人高朋满座……那就明日再说吧。”

齐泰这才发现黄子澄满面严肃。慌忙拽住他衣袖说:“黄大人说哪里话呀!什么‘高朋’?那都是我本家几位亲戚,是来贺犬子的生日呢!”

黄子澄不禁一愣。说真的,他与齐泰经常见面,应该是很熟的,但却对齐家的情况不太了解。愣怔之后随便问了一句:“那倒是喜事。不知是第几位贵公子的生日?”

这话倒问得齐泰有点尴尬似的。说道:“小弟哪有年兄的福气?就只一个,才刚满周岁呢!”

黄子澄也意识到自己的唐突了。便也有点尴尬。心想:“齐泰的年纪比我还大两岁,如何刚刚添子?”……这事当然不便问。倒是向齐泰解释说:“这大的喜事儿我竟不知,来时亦无准备……”便要吩咐他的长随回府安排贺礼。却被齐泰拉住了。稀里糊涂随着齐泰进了花厅。干了几杯喜酒,又看了齐府女仆抱来的公子。这小公子虎头虎脑,正呀呀学语,煞是可爱。黄子澄夸奖了几句诸如“漂亮”、“有福”的话,随后便由齐泰陪着,进书房喝茶。

齐泰的书房是在东厢。黄子澄这是第三回来齐府喝茶了,但说实在的,对这书房的陈设他还从未仔细地浏览过。从这点上,足可看出黄子澄是那类“大事清楚、小事糊涂”的人。这书房里最引他注意的是一架四折的屏风,上有文天祥的《满江红·题潮阳张许二公庙》,系齐泰亲笔所书,一个个字有拳头大小。黄子澄每回来,只要一坐上这把檀木椅,映入眼帘的便是屏风上“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那十二个字。他相信所有的客人,目睹这样的词句,一定会如他这样把身板坐得笔直,不会作嬉闹之态的。

黄子澄刚呷一口茶,便急忙申明来意。他约略说了皇上在右顺门便殿召见他的经过,同时注意着齐泰的神情。齐泰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了。他早把为儿子过生日的事置于脑后了。黄子澄看见他的眸子里有明亮的烛光在跳动。他拧紧眉毛,紧抿嘴唇,默然有顷,在茶几上擂了一拳说道:

“好!吾皇圣明,早该如此了!”

黄子澄长长地嘘了一口气。

尽管黄子澄估计齐泰的态度不会与他相左,但毕竟过去在这事上两人没交过心,对其尚存一点提防,所以在方才的讲述中,他只讲“皇上如何说”,而不讲自己的意见。如今见齐泰的态度竟极鲜明,极果决,他心中为之激奋,情不自禁地握住了齐泰擂在茶几上的拳头,说道:

“有你这句话,皇上应该放心了!……”

随后二人商议削藩的具体办法。黄子澄又问:“依年兄之见,削藩的第一步棋,该如何走?”

同类推荐
  • 告诉你一个居里夫人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居里夫人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居里夫人的故事》从居里夫人的儿时生活写起,一直写到她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为人类做出的卓越贡献,再现了居里夫人坚毅、勇敢、热忱的品质和为科学事业而奋斗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能够真切地了解这位伟大科学家坎坷而的人生历程,铭记她为科学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 山本五十六(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山本五十六(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二战期间日本法西斯著名战将——精心策划并亲手点燃了太平洋战火的山本五十六,他既是一个著名的海军将领,又是一个精明的赌徒,山本的一生以赌为乐,可是在他眼中真正的赌场不在摩纳哥,也不在拉斯加斯,而在战场之上,而“偷袭珍珠港”和“奇袭中途岛”就是他一生最大的赌注,只是结果迥异罢了。
  • 中国历史名人之八(中国历史名人传记)

    中国历史名人之八(中国历史名人传记)

    朱元璋当元末农民起义之际,驱走了蒙族统治者,建立了汉族新政权——明朝(公元1368~1644年)。建国之初,人心是振奋的。全国上下,久乱思治。在一个时期里,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明朝发生过的“大事”,择其要者,阐介如下。伴随着这些“大事”,就是本卷中出现的“名人”,读者可以从本卷中详细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名人的详细传记资料。
  • 巴顿(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巴顿(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人类五千年的战争史上,曾涌现出许多叱咤风云、功垂青史和富有传奇色彩的优秀军事将领。在他们中间,有一位被誉为“热血与豪胆”的将军,他以其鲜明的个性、敏锐的感觉、娴熟的战法和高超的指挥艺术导演出一幕幕战争活剧,引起人们无尽的遐思和争论。他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杰出将领、陆军四星上将巴顿。
  • 比尔盖茨传

    比尔盖茨传

    本书是根据众多有关比尔·盖茨的传记资料编纂而成。比尔·盖茨,出生于1955年10月28日,与两个姐姐一起在西雅图长大。他们的父亲,是西雅图的律师。盖茨的母亲是学校教师,华盛顿大学的董事。盖茨在很小的时候就显露了在计算机方面的天才,并以自己的远见卓识将这一天才充分地发挥出来。他曾就读于在西雅图的公立小学和私立的湖滨中学。在那里,他发现了他在软件方面的兴趣并且在13岁时开始学习计算机编程。1973年, 盖茨考进了哈佛大学,在那里和现在微软的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结成了终生朋友。在哈佛的时候,
热门推荐
  • 专治不服:这个草包惹不得

    专治不服:这个草包惹不得

    一场大火烧去了她生命中最后的善意与宽容。你做不到的事情,我替你做到!报血仇,逆门阀。三尺青锋,指染鲜血,乱了四洲繁华。星象术士言,身负金龙者,为国之患,乃星宿破军转世,天下必乱,生当杀之!龙家嫡女,失踪了十三年,被村野贱民抚养长大。再回龙家,生母已死,妾室为大。亲哥不认,庶妹猖狂。比之龙家下人不如。龙家二小姐,生时异香满屋,玉背上金龙栩栩,贵不可言。当真如此?被人占去的命运,她会亲手夺回来。……一个身体中藏着两个灵魂,世间容不下善与弱,她就踏着夜与血而行。佛渡不了世人,那便让魔渡世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黒之心

    黒之心

    头一次写。红彼岸雨(陈蓠雨)是一位黑暗女王,却因为被人灌了迷药,还让她失忆了,她恢复记忆后,却被人控制了,杀了自己最亲爱的,也是让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那个控制的人,是谁?敬请期待!(请阅读文章就知道咯)
  • 地球猎杀

    地球猎杀

    一场游戏,你死我活,尔虞我诈,无所不用其极,唯一的目的只是让自己活下去。这没完没了的战斗,究竟何时才能结束。当撕开真相的层层面纱,却是那看不到希望的无尽深渊。各位,继续战斗吧!
  • 掌控仙道

    掌控仙道

    【完结】天地有三道,人道,神道和仙道。天生神根,吾独掌仙道。吾要那天在吾眼中崩溃,那地在吾眼中塌陷。目光所及之处,即是吾之仙国。
  • 一纸婚书:老公大人,别找我

    一纸婚书:老公大人,别找我

    她惨遭男友劈腿,夜店买醉却被人强了。她听见他轻声唤道:“以宁。”满面震惊之下,她苍莽逃出,只因那人口中的以宁不是别人正是她姐姐。“娶你,不过是因为等待你姐姐的归来。”他高傲的俯视低头的女子。一场A市从来就没有过的盛大婚礼,新郎一脸幸福满足的搂着怀中的娇妻,她知道那微笑的背后不过是凄凉,一切的一切不过是为了逼迫姐姐的归来。“你放心,我不会碰你的。”他讥笑着看着地上紧抱着自己的女人。一场交易,她丢失了自己的心。一份离婚协议,她毅然签上自己的大名,从今以后,他们相逢陌路?如果你知道自己最爱的人马上就要遗忘掉自己,那么你会怎么做?”我不会让你忘记我,因为我会时时刻刻守在你身边,让你没有机会遗忘掉我。“他轻轻的搂着身边面色苍白的女子。Ps:本文虐,入者慎重。本文宠,入者无需多想。夏秋沫qq:709435093
  • 孟女记忆谜

    孟女记忆谜

    我姓孟,我探取他人记忆,最终落得的下场,便是在情爱纠纷后,安静的做回我的本职,熬取迷魂汤。奈何桥上,怎能没有迷魂汤作陪?
  • 孤独的心灵

    孤独的心灵

    置身于茫茫的人海中,孤单和寂寞总是袭在我的心间我在努力排遣。在这种孤单寂寞中我迷失了自己,我在努力找回迷失的自己,这是一种怎样的痛苦。天苍苍,雨蒙蒙,我渴望找到我梦想中的你来填塞我孤单寂寞的心,可是你却迟迟不来,也许种痛苦就是在这个外貌协会的世界中,相貌平平女孩的同病。为了同外貌协会同步,我努力减肥努力健身,可是理想很丰满,显示很残忍,一次次的失败让我患上了暴饮暴食症。这对我来说又是一致命的打击,或许这就是我成长的压力,我能抵挡这些压力吗?
  • 莫苏传

    莫苏传

    隋末唐初,朝廷动荡。莫苏,落魄书生的儿子,患有房缺之症,被断言活不过十六岁,农民起义四起,侥幸逃得性命,幸得道人传承,搅动风云,上天入地。
  • 闪烁的青春

    闪烁的青春

    主人公与女主角们之间的一系列奇怪的青春恋爱物语。《闪烁的青春》这部作品是小甲烷的处女作,部分内容是真实的,融合了不少的日本动漫元素进去。只能说不喜勿喷,小甲烷我只是在出去实习前的最后一个暑假写着来玩的<( ̄ˇ ̄)/欢迎大家评论喔,小甲烷会努力改正的
  • 麻雀复仇记

    麻雀复仇记

    男友说:她有个好爸爸,她是个白富美,我要的就是她!而你只是一只丑陋卑微的小麻雀。情敌说:丑八怪,别再纠缠下去了,你赢不了的。母亲说:我保护不了你了,以后的路你要一个人好好走下去。刚刚满22岁的麻小丽在生日当天不仅被男友抛弃,又得到继父和母亲离奇身亡的噩耗。15年前被生父抛弃的痛苦记忆又重新浮现在她眼前。复仇,拿回自己应该有的一切,反转这个黑白颠倒的世界,就是她全部的生存目标。从此,她化名麻雀,一个麻雀变凤凰的复仇大计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