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17000000061

第61章 励精图治新政改革(5)

“朕未曾想到天下竟有如此可笑、可恨、可恶的逆匪,在当今太平盛世胡言乱语,难道他没有看到朕几年来所施行的善政?此事岳卿谨慎对待,不得有半点玩忽懈怠,不得一推了事。卿乃智者,岂能贸然用刑讯呢?逆贼敢来下书,早已不畏死矣,哪能如此轻易审得结果出来。朕于卿是万分信任,卿就不能辜负了朕。卿无论用什么方法,都要审出实情;卿要慢慢地讲道理,讲我大清立国之政,先帝六十多年文诏武功之盛,讲朕的仁政恩德,再动之以情,劝导逆贼归化本朝,就学岳卿的榜样,干一番事业。只要揭出背后主使,就可将功补罪,不要往死路上走,指派你投书的人,其实是害你的人。岳卿亦可劝道:张倬敢投书策反,犯大逆大罪,真是一条好汉子。你师夏靓更是非凡之人。你师徒皆国家栋梁之才,何不洗心革面,出来为国家做大事,留名青史呢?为什么要替别人当枪使,自己也死于草野,成为逆匪而死无葬身之地。总之,朕要卿务必审理清楚,逆贼究系何人?特别要挖出后台主谋。”

岳钟琪反复将雍正批旨认认真真地看了几遍,心里又是喜又是忧又惊,喜的是皇上仍然对自己宠信有加;忧的是这张倬软硬不吃,得用什么办法方能审出实情;惊的是雍正皇上这样重视逆匪投书,作了如此具体的批示。自己若是处理不慎,就会受到皇上猜疑。

岳钟琪正在揣度雍正旨意。这时,一名戈什哈禀道:

“大帅,参将王灿拜见。”

岳钟琪一直视王灿为心腹,这时也想听听他的意见,便道:

“叫他进来。”

王灿进见,施礼问安已毕,便道:

“大帅,近日噶尔丹军马调动频繁,末将以为戎狄准噶尔恐生事端。驻巴里坤我军将士高度警戒,以应急变。”

岳钟琪吃了一惊,但很快恢复了自信,道:“噶尔丹年少气盛,待我军奋戈一击,打他个下马威,他自然不敢再轻举妄动。”

“大帅,我军还是谨慎的好。据末将的细作探知,青海叛匪罗卜藏丹津和他残余兵将都被噶尔丹收留,其力量不可小视。”

“你说的当然也有道理。但就朝廷的实力来说,打败噶尔丹的叛乱,应该不是问题,当年,噶尔丹的父亲策旺阿喇布坦和罗卜藏丹津相互勾结,反叛朝廷。结果落得十万大兵投降天朝,罗卜藏丹津只身逃往准噶尔。如今,噶尔丹在走他老子的旧路。”

王灿知道雍正初年平定青海罗卜藏丹津的叛乱,是由年羹尧做主帅,全面指挥的。岳钟琪当时是川陕甘提督,功劳也不小。但如今年羹尧已是钦定罪人,自然不便提起,于是便道:

“当年一战而败罗卜藏丹津,当然是皇上英明策划得当,再加上大人您指挥得当,调度有方的结果。”

岳钟琪心中甚是舒贴,口里却道:

“算啦!好汉不提当年勇嘛!王灿还有公事吗?”

“没有啦,大帅。”王灿轻轻摇摇头。突然又想起似的道:

“大帅,那张倬投书事问得怎样了?”

“你很关心吗?”岳钟琪似有深意地问道。

“不。不。”王灿慌忙摇头。“末将只是觉得事关大帅前程,所以为大帅着急——末将并不认识此人。”

王灿的话明明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岳钟琪并没怀疑,只是被他的话提醒,一个主意便在胸中产生,于是说道:

“张倬冥顽至极,西琳和硕色两位大人用尽酷刑也未审出个子丑寅卯。本帅唯有让你去审。”

“我?”

“对,就是你,王灿将军。”

王灿颇感意外,为难地说道:

“末将乃一介武夫,升堂问案并非所长。何况,末将还有军务在身。明天就要返回军中。”

“不碍事。”岳钟琪胸有成竹地道,“你的军务可暂由副将纪成斌料理。你只管集中精力去问张倬一案。”

王灿有种被赶鸭子上架的感觉,踌躇道:

“大帅,我怎么去做?”

“王灿,听口音,你和张倬都是南方人,本帅教你……”

再说张熙被西琳严刑拷打,皮开肉绽,体无完肤。身带重枷,下在死囚牢里,又暗又湿昏昏迷迷熬了三天三夜,几次差点见了阎王。第四天,突然被去了枷锁,转移到了一处宽敞清洁的宅院。一个温文尔雅的年青人上前侍奉饮食汤药,关切备至。张倬认识年青人,正是王澍的儿子王灿。只是不明白王灿身为参将,为什么要来侍奉“逆贼”。也许是岳钟琪命他来套出自己的口供。其实,张熙刚到总督府见岳钟琪的时候,就认出坐在旁边的王灿。因为王灿有几次省亲,排场不小。十里八乡的人见了都认得,张熙也认识他。但王灿却记不起张熙。张熙当时不知道岳钟琪的态度,怕事不成功连累王灿,所以装作不认识他。

张熙心有戒备,对王灿仍装作不认识始终一言不发。奇怪的是王灿只是侍奉饮食汤药,嘘寒问暖,态度非常谦恭,绝口不提投书的事。一连十多天都是如此。张熙反倒耐不住,心想,王灿既然想举荐老师曾静作幕僚,想必不会出卖家乡人。于是在一天午饭后,张熙试探着说道:

“这位兄台,听口音像是南方人。”

王灿一听,一改往日的官话,用永兴土话说道:

“咱们不止是同乡,还在故乡见过哩。因为我一见您就眼熟的紧。”

张熙一听乡音,倍感亲切,欣喜地道:

“我一开始就认出你,你是王灿。只是不知岳钟琪对上书的态度,怕牵连你王家。不敢相认。”

王灿一听,激动得热泪直流道:

“张兄真是倾心为我王家着想。王灿感激不尽。如果张兄相信在下,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只管直说。”

张熙摇头道:

“我做的事可是犯死罪事,你帮不了,不过——”

“张兄要做什么,尽管说。”

“我只是想知道,岳钟琪为什么这样不审不问,好生待遇,他究竟在打什么主意。”

“张兄莫急,岳军门只是谨慎行事而已。他是明白人,尊兄老师夏靓先生的信中所说的道理,大帅怎会不懂?大帅的前任年羹尧就是前车之鉴,功高震主,历朝如此。岳军门比你们更有体会。他心里非常赞成夏靓先生的主张。但军中皇上的耳目众多,稍有不慎便会引起皇上的猜忌。使得大事难成。为不走露消息,大帅特命我来侍奉张兄饮食起居,其余人概不得与张兄相见。”

张熙一听,喜出望外,连道:

“这是真的吗?岳军门真的愿意反清?看来师父所见不差。”

王灿故作忧虑地道:

“岳军门虽有叛清之意,却不敢贸然起事。因为不知夏靓先生到底有多少兵力可供使用。”

“岳将军大可放心。”张熙有些得意忘形,便信口说道,“我老师蒲潭虽无一兵一卒……”

“你的老师不是夏靓?”

王灿惊奇地问道。

“当然不是。”张熙得意地说道,“夏靓是我老师曾静的化名,他人称蒲潭先生,张倬也是化名,我真名叫张熙,字敬卿。”

“小弟明白,请张兄继续说下去。”

“我老师虽无一兵一卒,但凭他老人家的学识声望,结交了不少仁人志士,只要他振臂一呼,江南数眢的百姓即可起而响应,千军万马立刻召至麾下。”

“不知尊师都结交哪些仁人志士?”

“这个……”张熙欲言又止道,“我要和岳军门见面后再说。”

“也好。”王灿说道,“我就去禀明大帅。”

岳钟琪刚好办完军务,回书房休息。王灿进见,叙说了张熙所说的情况。最后道:

“看来张熙还没有完全清除戒备心理,不愿说出他们的同谋。”

岳钟琪非常满意,道:

“王灿,你功劳不小。余下的事,由本督来做。”

王灿在前,岳钟琪在后。两人走进张熙住的宅院。王灿走近张熙道:

“张兄,大帅看你来了。”

张熙站起身来,看着走进门的岳钟琪却没有说话。岳钟琪慌忙一躬手道:

“义士,岳某让你受苦了。”

张熙略一躬身道:

“张熙不敢。”

三人落座,岳钟琪看着张熙脸上的伤痕,不安地道:

“岳某惭愧,让义士受此酷刑。也是岳某糊涂,害怕朝廷见疑,竟对义士动用大刑。当看到义士宁死不屈,是个真正的英雄,岳某才由恨到敬,认真地考虑信中所言和自己的前途。”

张熙道:

“岳军门能有此转变,实为我汉人的幸事。”

“岳某早有驱除清虏之心,只是未逢知己不敢稍露,又身在公门,身不由己。今得遇义士和尊师教诲,使岳某迷津顿开,勒马回首。岳某感激不尽。如蒙不弃,岳某愿与义士结为金兰,不知高攀得起吗?”

张熙见岳钟琪说得这样诚恳、坦率,信以为真,心中一阵欢喜,想不到对方身为川陕总督兵部尚书、抚远大将军竟与一个穷乡僻谷的穷秀才结为异姓兄弟。将来我张熙何不成就一世声名。便道:

“岳军门既如此说,张熙从命就是。”

岳钟琪立即吩咐王灿摆设香案。两个人对天盟誓。岳钟琪大声道:

“苍天为证,岳钟琪愿与张熙结为兄弟,为光复汉人的家业,矢志共讨清虏,生死同心。如有背盟,天诛地灭,不得好死。”

张熙也是同样盟了誓。

岳钟琪长张熙近二十岁,当然为长。当下便道:

“贤弟,你我既然是兄弟,便需同心协力共赴大义。请贤弟详细说明曾静先生都有哪些义士相助。愚兄也好心中有数。”

张熙道:

“如今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六省连年水旱天荒,官府压迫,百姓愁苦流离逃窜,人心思动,处处欲乱。蒲潭先生结交天下豪杰义士,策划起事,像湖南的有谯中翼、刘之珩,浙江的严赓臣、沈在宽、孙克用……”

“严赓臣、沈在宽也与尊师有交往?”岳钟琪吃惊地问道。严赓臣,字鸿逵,当世大名鼎鼎的人物,当朝大学士朱轼还曾推荐他进国史馆修《明史》。严鸿逵抗旨不就。这是岳钟琪都知道的。

“当然是真的。”张熙同这位新结拜的盟兄越来越投机,说起话来便有些信口开河,便把他所认识的一些读书人的名字说了出来。岳钟琪却在暗中欢喜,默记着一个个人的名字。

两人一直谈到深夜,张熙还意犹未尽,岳钟琪起身告辞。

岳钟琪套出口供,兴奋不已,回到书房。连夜给雍正皇帝写奏折,而且把迫不得己的情节也写进了奏折,表明自己竭力为皇上办事,不惜屈身辱志,与逆贼结拜,求皇上宽恕。第二天,岳钟琪将奏折连同西北军务谍报用六百里加急发往京师。

快过新年了,北京紫禁城内外早已是过节的情景,过年的喜庆的气氛荡漾在人们的心间,使得北方的冬天显得不是那么令人心寒。

雍正皇帝早已退了早朝,回到养心殿,伏案批阅奏折。胤禛继位以来,致力于刷新政治推行新政,诸多事务,千头万绪。每天除了御门听政,接见官员,披览奏章外,最繁重的工作就是朱批这些来自全国各地、各机构的奏折。雍正比历代皇祖都更重视奏折。首先简化了奏折传送的手续,使臣下的奏折直接送达皇上的手中。

三、新皇登基三把火

政敌一个个被铲除了,雍正盘算着要干出几件漂亮的事来,让那些瞧不起他的家伙见识见识他的才干。

送达的奏折愈来愈多。雍正从中掌握了每个臣子的真实情况。对朱批繁多的密折乐此不疲。

不知何时,雍正感到头有些胀痛,眼前也越来越模糊了。这才意识到自己从早朝到现在已经连续操劳两个多时辰没有休息。便站起身来摘下眼镜,走下御座,活动一下疲劳的筋骨。殿内空无一人。因为雍正吩咐过,所有宫人太监一律在殿外侍候,未经招唤,不得入内。

“吴德才!”

雍正突然喊道。

吴德才就是雍正的御前太监,听到皇上的喊声,急步躬身进来。

“奴才在,皇上有什么吩咐?”

“去看看衡臣在干什么,要是不太忙,叫他来陪朕说说话。”

“是。”

没多大会儿,吴德才回来了,禀道:

“回皇上,张相公正在军机房批旨呢,不过张相公说没有要紧的,马上过来。”

吴德才话没说完,张廷玉已经走进殿门。雍正站在御案前,待张廷玉走近,便问道:

“衡臣,圆明园的工程完工了吗?”

张廷玉躬身答道:

“已经完工多日了。只等皇上御临。”

雍正轻轻点头,道:

“朕每日忙于朝政,实在感到太疲劳。宫中枯燥无趣,朕想搬到圆明园去。”

“皇上说的是,国事固然要紧,但龙体更要保重。”

“衡臣,你陪朕去圆明园看看去。”

雍正吩咐吴德才摆驾,便和张廷玉一起走出养心殿,刚到军机房门口,正巧,方苞从房里走出。慌忙躬身道:

“皇上吉祥。”

雍正面带微笑道:

“方学士,朕要和衡臣一起去圆明园看看,你要是没什么要紧的事。也一起去吧!”

“臣遵旨。”

君臣三人正要走,雍正突然又回过头来,向旁边的小苏拉吩咐道:

“告诉兵部捷报处,凡有西北军务的奏折随时送到朕的手上。”

雍正一边往前走,一边向两人说着话。

“近来岳钟琪来奏折说,西北准噶尔首领噶尔丹招兵屯粮,蠢蠢欲动。还有一份奏折说有一个叫张倬的南方人,上书岳钟琪,策动他反叛朝廷。实在是可恨。”

张廷玉道:

“当年青海罗卜藏丹津兵败逃往准噶尔,就留下了祸患。现在噶尔丹若是和罗卜藏丹津相互勾结,势力不小。朝廷应早作防范。至于张倬上书东美。岳钟琪为脱嫌疑,一定会问个水落石出,皇上尽可放心。”

君臣之间说着话,已是到了乾清门外。车轿早已备齐。三人上了轿。吴德才喊声:“起驾!”三乘轿向紫禁城外走去。

圆明园原是前明朝皇室的一处废园。康熙四十八年,圣祖将此园赏给刚刚被封为雍亲王的胤禛。康熙亲赐园名:圆明园。当时的圆明园只是一处水景园,总共五千多亩,包括前湖后湖六十亩。胤禛即位后,因喜爱此园,便旨令园中进行大规模兴建,历时一年多,圆明园内建起二十八处各具特色的建筑群。

雍正君臣三乘暖轿来到圆明园门前停下。雍正揭开轿帘儿道:

“衡臣、灵皋,咱们就在这儿下轿,边走边看。”

“奴才依着主子的意。”张廷玉说着先下了轿,过来扶着雍正。后面方苞也跟着下了轿。

同类推荐
  • 千古枭雄朱元璋

    千古枭雄朱元璋

    少年贫寒,徘徊在死亡边缘;中年称王,终创建千秋霸业;千古枭雄的背后,究竟隐藏了怎样的秘密……他,做过和尚,做过乞丐,终君临天下,成为九王至尊;后人评说,他是明君,惩治贪官毫不留情;后人评说,他是暴君,兔死狗烹杀人如麻,他,被人称为千古枭雄——朱元璋。
  • 在民国遇见鲁迅

    在民国遇见鲁迅

    《在民国遇见鲁迅》的宗旨:回到民国现场找回最真实的鲁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鲁迅通常以七种姿态出现:迷惘的青年,激愤的斗士,孤傲的文人,冷酷的批评家,幽默的旁观者,改造汉语的翻译匠,自我流放的精神导师。这七个鲁迅要么被涂上了意识形态的涂料,被捧上政治斗争的神坛;要么就被污化为刻薄、不近人情、冷落冰霜的批评家、刀笔吏。但这些都不是真实的鲁迅,真实的鲁迅离我们越来越远,最终竟成了谜!《在民国遇见鲁迅》把鲁迅放回他生存的年代和“语境”中,去掉意识形态,去掉遮蔽,全面真实地还原了生活中有血有肉的真性情的鲁迅。
  • 习惯就好

    习惯就好

    关于独立,关于偏见,关于成长,田朴珺首次执笔发声,细说独立女人,笑看偏见传闻!不煲鸡汤,只啃骨头!王石不推荐?习惯就好!中国演艺圈最具争议性的人物田朴珺,身兼演员、王石女友、电影制片人、杂志专栏作者等多重身份,首次以作者的身份出版的第一本随笔集——《习惯就好》。主要收录了田朴珺从被中戏退学到跨入演艺圈,转战地产界、到去纽约游学生活等重要的人生阶段所发生的各种奋斗经历、感情经历以及思考感悟等。本书将会首次揭秘田朴珺本人多年闯荡演艺圈以来的各种被大众误解的争议事件,并且第一次回应与地产大亨王石的“红烧肉”事件,力求展现一个不一样的田朴珺到大众面前。
  • 杭州创意标点

    杭州创意标点

    白居易是卖萌先生,苏东坡是定位大师;获普利兹建筑奖的王澍自称是个活在十七世纪的古人,《甄嬛传》作者的笔名“流潋紫”原来是支口红的牌子,手握拳刀的魏立中敢把明末清初的一块品牌摘下来;作者麦家说他连西湖都没有去游览过,而漫画家蔡志忠说自己是生在台湾,死于杭州;吴海燕从西湖荷花获得灵感,张雷把杭州油纸伞介绍给了世界,朱炳仁则要把铜水稻种进联合国大厦……这一个个的杭州创意标点,串起了了本书的访谈和故事。集记者和作家于一身的作者历时一年多的采访和写作,为我们展现了杭州文化创意的精彩和意韵、前世和今生。
  • 孙中山先生传

    孙中山先生传

    一位民国时期国民政府简任官员、国民党党史专家笔下的孙中山先生!本书注重整体,叙事比较确切扼要,裁剪适当,条理明晰。作者广泛搜集大量的资料,并经过认真考订,基础较为深厚,具有丰富的历史内容和一定的史料价值。原孙中山研究所副所长、中山大学教授段云章先生评价此书:“首先,虽非历史唯物主义者,但也较好地理解到时代潮流、社会环境和伟人言行的互动关系。其次,著者本着他自定的治史须”根据事实,加以论述“的原则,广泛考订资料,并做了实地调查。
热门推荐
  • 世无匹

    世无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带着宝贝寻夫君》

    《带着宝贝寻夫君》

    紫音悲催的穿越了,还成了俩孩子的妈。什么?宝贝想要爸爸,好,妈带你们去找亲爹!
  • 穿越玲珑八品官

    穿越玲珑八品官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假冒八品官,官职小不小?工作从天而降,一次不积口德遭报应的穿越,竟然让她到了某一朝代,成了堂堂八品国子监助教……咩……一觉醒来美男学生就睡旁边,韩远问:“萧助教,昨晚感觉如何?”玲珑恨不能一掌拍死他,历史上的贤相之家,怎么出来他韩远这一个伤风败俗的东西!原来,不是每一个女扮男装的书院故事都叫《梁祝》……————————————————本文架空,龙阳第一个BG文,欢迎吐槽,保证善始善终,每天十二点准时更新!日收藏量过5双更!变态作者求吐槽啦啦啦!
  • 紫霄传说

    紫霄传说

    李霄,父母双亡,相依为命的奶奶去世后留下一块家传宝玉。李霄在机缘巧合下开启发现了宝玉的秘密。从而通过宝玉走上一条修真,修仙,修神的道路。
  • 屌丝大侠

    屌丝大侠

    刘三雷是SY市普通小市民,每天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为了让生活过的更好便在SY市大石城公园摆了第一个用星相学算命的摊子来做兼职,由于给黑老大算命失误,逃跑的路上穿越了。。。。。。。。。。
  • 千金小姐少年梦

    千金小姐少年梦

    二十年前他走了,二十年后我又回来了!寄宿在富贵人家的秀明凭借一身的本领,势必要在大都市掀起一股惊风血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错等繁花落

    错等繁花落

    我们不经意间的错过,只有等到繁花落尽才明白,那不过是彼此眼中的风景!
  • 妃常完美:邪王独宠冷淡妃

    妃常完美:邪王独宠冷淡妃

    什么?!这年头真倒霉!喝口水都被呛死?呛死居然还穿越了!穿越居然还传成四岁大的小孩?好吧,居然说她沐倾离是废物?不过中毒罢了。欺我?我百倍还。更有强大的妖孽四皇子殿下对她端茶倒水,替她暖床~看沐倾离亮瞎群主的眼。【抱歉已暂时弃书】
  • ARTICLES ON CHINA

    ARTICLES ON CHIN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无阴谋,不成功

    无阴谋,不成功

    人在商界飘,哪能不挨刀?阴谋阳谋,明抢暗夺……在商场上再多的计谋也不为过。这里,我们为你讲述商人们那些能做不能说的计谋,让你知道什么是没有硝烟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