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17000000045

第45章 权谋智慧(2)

康熙不好直接指责马文,示意他坐起来,却转向一直缄默不语的两位新提拔的亲信大臣:

“你二位也可谈谈看法,有什么话尽管说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隆科多早就想说几旬了,但他也有自知之明,这种场合,皇上不直接询问,哪有他插话的地方。既然皇上问到自己,当然有权发表点见解了。

“以微臣之见。二阿哥的太子之位当废。”

此话一出,让马文与曹寅都不免吃了一惊,康熙也颇感意外。

隆科多不管众人对他有什么看法,继续说道:

“尽管有‘人恒过然后能改’之说,这人毕竟犯了过错,无论错大错小都有害于国也有害于民,给大清江山社稷皇室威信造成不良影响。至于能否改正或彻底改正一时还难以辨别,能够改了仍有一个污点,倘若不能改,这其中的损失就更大了,也影响对更合适储君的选择。皇上有十七位阿哥,德才兼备者不乏其人,为何一定要放弃有德有才之人而抱残守缺,盯住一个人不放呢?这岂不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见树木不见森林?”

曹寅见隆科多口无忌言,话又说得狂放、盛气凌人,内心很不服气,不等他说完,早已气不打一处来的马文厉声训斥说:

“隆科多,你不知天高地厚,胡言乱语,大放獗词,你何德何能在此对众阿哥评头论足?不要凭着几分运气立几件人人都能立的功,就不知自己多粗多长了。”

隆科多也不示弱:“马中堂依老卖老,三番五次维护太子爷,是真正为大清国运着想,还是另有私心,马大人该不会是皇上所说的太子爷外交的廷臣吧。”

马文想不到隆科多敢直言冲撞他,并毫不给他面子,有点恼羞成怒,当着皇上的面又不好发作,否则,岂不表现他心胸狭窄气量短浅。俗话说:大将头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行船。马文强忍心中怒火,淡淡地问道:

“依隆将军之见,哪位阿哥可以立为皇储呢?”

“众皇子可谓各有其长,各有其短,无法评出高低,综合而论,大阿哥以稳重见长,三阿哥以文采见长,四阿哥以务实见长,八阿哥以机敏见长,十三阿哥以率直见长,十四阿哥则以智谋见长。当然,其他阿哥也都有自己的优点。如果从治理国家这一点讲,四阿哥、八阿哥、十四阿哥都具有立为太子的资格,至于谁最有资格也应该经过长久考查后由皇上确定,不是我等做臣子轻言而定的。”

曹寅带着讥讽的口吻说:“别人都说隆侍卫是位粗人,老臣却不以为然,听隆将军之言,对众阿哥的言行都十分认真研究过。隆侍卫很赞赏四阿哥、八阿哥、与十四阿哥,是凭感觉而论,还是与三位阿哥都深交过,真正了解他们。看人不能仅从表面,不知道不要自作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其后果是害人又害己。”

隆科多反唇相讥:“照曹军门这番话,你一定更了解众阿哥,请问曹大人,依你之见谁最合适立为太子?”

曹寅冷冷一笑:“皇上并没有作出废去二阿哥太子之位的决定,谈什么另立太子。”

康熙示意不让他们争论下去,十分痛心地说:

“朕也不想轻言废立,但是,事到如今也由不了朕呀,既然胤礽是扶不起来的刘阿斗,朕只能告祭天地祖宗,废去他韵太子之位,上合天意,下顺民心。”

康熙从痛心疾首中抬起头,向一直没有发表任何见解的张廷玉问道:

“衡臣,你的见解呢?”

张廷玉已经猜透皇上的心思,迫于各方面的压力将胤礽太子之位割去已无法更改,但皇上并没有产生另立太子之心,如此看来,皇上还是给胤礽一个机会。

因此。张廷玉谨慎地说道:“太子的罪责本不可饶恕,但废立乃国家大事,稍一不慎会动摇国家根本,必须慎而又慎。众阿哥本来就心存芥蒂,个个跃跃欲试,早有攫取太子之位野心。如今太子事发,众阿哥必定群起而攻之,落石下井之人也未尝没有,倘若皇上再废去太子名位,势必引起新的储位之争。权衡得失,皇上不如先割去太子之位,令其闭门思过,等一年后再根据太子言行决定废立大事。”

康熙听了连连含首,张廷玉这几句正说到皇上心里。康熙有习惯,自己想做的事却又不直接说出,而让近臣去说,他再顺水推舟卖个人情。

康熙扫一眼众人,然后装作极不情愿的样子说:

“就按衡臣所说的办吧,你等草拟一个诏告天下的诏书,将太子惩处之事颁告天下。”

康熙话音刚落,曹寅急忙阻止道:

“皇上,臣有一言进谏?”

“请讲!”

“皇上南巡在外,八旗兵马尽在京畿,万一太子不服起兵滋事后果不堪设想,依臣之见暂缓将太子处罚诏告天下,等皇上回京后再作惩处也不迟。”

康熙轻蔑地哼了一声:“谅他还没有这个胆,也没有号令八旗子弟的本领,即使他纠合驻京兵马滋事,不须我动一刀一枪,只要朕在马上一声号令,兵将就会倒戈将他剁成肉酱。”

康熙话音未落,大观园后院就传来士兵的吆喝声,夹杂着叮哨碰撞的刀枪声。康熙一惊,没来及喝问发生了什么事,就有一名大内侍卫匆匆进来报告说:

“后院发现刺客。”

曹寅急忙问道:“大约有多少人?”

“因雾大看不清楚,据守卫兵丁报告,刺客人马较多,像是有备而来。”

曹寅站起来说道:“估计是到后院监牢里劫狱的。大家不必惊慌,隆将军在此护驾,我到后院擒拿刺客。”

曹寅又调集十位大内侍卫前来稻香村护驾,自己则带着护院将士追捕刺客去了。

康熙久经杀场,征战南北,对这类似的行刺事件也经历不少,他并不怎么害怕,但他有一种无名的忧虑。自大清入主中原以来,各地反清势力屡剿不断。三藩作乱虽然最终被铲除了,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耗费八年时间,比入关扫荡中原一统天下所用的时间还长。倘若三藩之间互相协作,步调一致,其后果真不堪设想。好在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三人都是出尔反尔无耻之徒,不得民心,又各怀鬼胎才被自己各个击破。

此后,小规模反清活动一直不断,入宫行刺事件也有多起。就是这次南巡,在扬州不也遭到两人行刺吗?不是隆科多救驾及时,自己不死也要重伤。两名刺客仅被生擒一人,如果今晚前来劫狱救人,说明其同党不在少数,是有备而来。唉,肃清反清势力仅靠杀是不行的,必须想办法威服其心,让汉民诚心接受我大清朝的统治。

外敌未去。内讧又起,西北边陲未定,西南苗民又趁机闹乱,再加上连年黄河、淮河的涝灾,各地贪官污吏也趁机巧取豪夺,致使百姓流离失所,怨声载道。国库所存银两用来赈灾尚且不够,如果遇上非常之年,国家岌岌可危。

自己年近六十,精力一天不如一天,众多的事急需整治,都因人手不够而一天天推迟下去。几位跟随自己多年的能干近臣退的退,老的老,而新提拔的人一时还看不出良莠不敢轻意委以重用。

康熙想至此,侧目看看张廷玉与隆科多二人,微微点点头,二人一文一武还可以重用。

令康熙痛心的是皇太子平庸无能,而且贪财好色,不理解他的一片苦心。自己一旦有所不测,这样一个烂摊子交给胤礽这样一位庸才皇帝如何收拾局面,康熙不能不忧心忡忡。他把十几位皇子反复比较一下,隆科多刚才的话有些道理,虽然众皇子各有其长,各有其短,有治理天下之才的人也仅仅是胤禛、胤祀与胤禵三人,他们三人谁最合适呢?胤禛做事果断也较有处事才干,但为人心机太深,表里不如一。胤祀待人一团和气,八面玲珑,但缺少为君的果断与魄力,女人气太浓。胤禵有胆有识,智勇双全,行军布阵样样精通,领兵打仗也能做到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似乎更具帅才,但与君王的要求也似乎缺少点什么。

嗨,知人难,用人难,知人善任更难。自己的儿子都不能做到知人善任,更何况其他朝臣了,自古至今有多少英才被埋没也就不足为奇了。无怪乎有人感叹: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

浓浓的大雾阻挡了人的视线,只能听到后院刀枪的撞击声和杀喊声。马文与张廷玉多次劝皇上休息,康熙都拒绝了,隆科多只好找一件鸭绒毯子给皇上披上。

众人一直陪坐到天亮,大雾才渐渐散去,双方的争斗也渐渐停止了。曹寅拖着受伤的胳膊来到稻香村给皇上问安,康熙一看曹寅满身血污,受伤不轻,关切地说:

“曹侍卫快快请起,不必如此多礼。”

隆科多扶起曹寅,康熙这才问道:

“双方死伤如何?是何方贼寇来此闹事劫狱?”

“兵丁正在打扫,清点人数。至于何方贼寇尚不了解,不过,贼寇死伤惨重,不但没有劫走要犯,而且有一位头领被擒,只要刑审一定会查个水落石出。”

康熙十分满意:“一定要从捕获的歹徒中查出贼首贼窝,将所有歹徒一网打尽,斩草除根!”

康熙话音未落,一名大内侍卫就跑来报告说:

“曹大人,不好,曹公子他,他伤势过重不治而亡。”

曹寅仅知道儿子受伤,但不知伤势如何,如今一听儿子死了,几乎昏厥过去,众人扶住他,曹寅强忍心中的悲痛到后院探视儿子。

康熙略一沉思说道:“传朕的旨意,追封曹颙为一等侍卫,其葬礼也应按一等侍卫的礼仪办理,曹家享有世袭国公之殊荣,其子长大后承袭其父的一等侍卫之职。”

圣旨一下,曹家众人一齐谢主龙恩,这对于曹家也算是一种补偿吧。尽管儿子死了,但世代享有国公的特殊待遇在皇室以外尚没有第二人,何况孙子长大后就是一等侍卫,许多将官疆场撕杀一辈子也换不来这个封号。

昨晚的变故对于曹家算是喜忧各半。

天微明,荣国府遭到歹徒袭击的消息就不胫而走,驻在南京的各大小官员纷纷赶往荣国府叩拜皇上,请罪问安。众人一听说皇上平安这才放下心来。

二、登龙术

邬思道隐匿心志归附胤禛,初出山即显才华。胤禛以为得到“卧龙凤雏”一样的旷世之才。邬思道斗室论天下,他为胤旗谋划的登龙术,恰恰正是他施展的屠龙术。究竟何人登龙?义屠什么龙……太子被废的消息诏告天下,举国震惊。

接着,是太子党的瓦解,许多与太子关系密切的官员接二连三被撤职、降职,甚至充军发配。当然,也有人暗自得意,幸灾乐祸。

太子职位空虚,平时那些早就垂涎三尺的阿哥们更是蓄积力量,跃跃欲试,一场新的储君争夺战拉开了序幕。

胤禛从荣国府回到华亭馆,走起路来特别带劲,也特别轻快,脚下生风似的。说起话来也一改往日的尖酸刻薄,柔和多了。胤禛怎能不高兴呢?笼罩在心头的一块浓云消失了,仿佛云散天晴一般,他又看到多日不见的太阳,心中充满阳光,心头升起希望。

胤禛也感到这一年多来造物主似乎特别垂青于他,他所做每一件事都十分顺利。不仅顺利完成赈灾任务,还找到多年困绕心头的宝藏,解救了十三阿哥的困境,让胤祥对他感恩戴德,而且得到几位足智多谋的幕宾。古人所说的“得人心者得天下”,在胤禛看来,这“人心”不是指一般平民百姓,主要是智者之心,指为君王出谋划策的那些谋士、军师们的才学水准。纵观历史,所有得天下的君王旁边不都站着几位杰出人才,所有大有作为的帝王背后也都存在一些贤臣良将。君王靠他们赢得一统天下的千秋霸业,他们则凭靠君王赢得生前身后名。

没有姜子牙周文王不能成就周天下,没有张良、韩信、萧何等人,刘邦一个地痞无赖怎会成为开国之君。极负盛名的唐宗宋祖不也是靠魏征、赵普这些人为他确立历史上的显赫地位吗?相反,项羽虽有举鼎之力,勇冠三军,因为没有听从范增之言落得垓下惨败,身死异地。

胤禛庆幸自己这次江南之行给他带来的诸多好处。

胤禛来到邬思道所住的华亭馆后院书房,老远就听到一阵纯朴清绝的古韵。嗬,正是那首流传千古的《高山流水》,也正是因为这首曲子,才有高山流水觅知音之说,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也因之被传为佳话。

胤禛刚走进房内,邬思道就急忙停琴起身相迎,胤禛上前按住了他:

“先生不必多礼,我是特来看看先生的,邬先生在此住得还习惯吧,如果手下人有服侍不好的,先生说一声,我一定严惩他们。”

邬思道欠身说道:“承蒙四爷厚爱,让我住在这么一个优雅的环境里,实在受之有愧。一个人深居深山寺院习惯了,养成了孤僻之性,乍一来到这六朝古都繁华街面真有些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胤禛笑道:“邬先生慢慢会习惯的,世易时移,人随境迁,人的一生本来就如浮云飘忽不定,怎会在一个地方呆一辈子呢?过一段时间办完这里的事咱们就回京城,那里才热闹呢。到时候,我陪邬先生好好溜达溜达。”

邬思道立即受宠若惊地说:“邬某一个残缺不全的入能有幸被四爷收留门下,这已是邬某祖上的阴德,对四爷的知遇之恩尚没有回报,怎敢劳四爷大驾陪我游山看景呢?”

“听戴氏兄弟说,邬先生也是大户人家子弟,自幼饱读经书,因南闱科场案受累,被奸人误伤致残,不知邬先生家中还有什么人?如果方便也可接到京师一同居住。”

邬思道一听胤禛提及家事,立即热血沸腾,一股无名的怒火从心头涌起,他恨不得扑上去将胤禛掐死,但理智告诉他不能这样做,只能把一切仇恨的火焰强压心底,他要忍耐再忍耐,小不忍则乱大谋。但邬思道实在控制不住内心的伤痛与悲哀,泪水悄悄从眼角涌了出来,滑过干瘦的脸。

那天晚上,张潜斋带领一帮人马闯入荣国府劫狱,遭到清廷大内侍卫的袭击,不但没有救出张思逋,而且损失惨重。

邬思道的心情刚刚平静下来,胤禛又突然提及他的身世,邬思道怎能不伤心落泪呢?

胤禛见邬思道未说话先流泪,知道触痛对方心事,立即安慰道:

同类推荐
  • 高尔基

    高尔基

    刘明山编著的《高尔基》内容介绍:高尔基所处的那个年代,正是俄国文学空前繁荣的时代,然而,高尔基却以他与众不同的写作风格,走进俄国文坛。由于他出身于社会底层,所以他特别了解广大的人们群众生活的疾苦,在世界文学历史中,他的作品第一个在创作中真实而生动地歌颂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塑造了一群光辉的英雄形象,开创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新纪元。一起来翻阅《高尔基》吧!
  • 此情可待成追忆:季羡林的清华缘与北大情

    此情可待成追忆:季羡林的清华缘与北大情

    本书是季羡林先生关于在清华读书和在北大工作的回忆性文章精选集,还包括季老在清华读书期间的《清华园日记》选编和初入北大执教期间的《北大红楼日记》选编。写作….时间跨越七十余年。 全书分为四辑。第一辑:“季羡林忆清华”;第二辑:“季羡林清华园日记选”;第三辑:“季羡林评北大”;第四辑:“季羡林北大红楼日记选”。
  • 黄继光

    黄继光

    黄继光,1930年出生在四川省中江县一个贫农家里,幼年就给地主放牛、当长工。1949年四川解放后,他积极参加清匪反霸和土地改革运动,曾两次被评为模范。 1951年,黄继光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表现了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纵身扑向敌人火力点,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枪口,为部队开辟了胜利的道路。 为表彰黄继光的伟大精神和不朽的功勋,中国人民志愿军授予他“特级英雄”称号,并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黄继光伟大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永垂不朽!
  • 巴尔扎克(名人传记丛书)

    巴尔扎克(名人传记丛书)

    一位半路出家的文学青年,他对文学创作的不断追求如同跋涉在沙漠中的行者对水的渴望。他的一生著述等身,但同时也债台高筑;他崇尚纯粹的文学艺术,但却受生活所迫屡次成为令自己所不耻的文佣。他通过写实风格的小说来针砭时弊,他的慧眼观察如科学实验般可信。
  • 忽必烈传

    忽必烈传

    元世祖忽必烈在一批蒙汉臣僚的帮助下,依照汉法建元改制,所制定和实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政策,为元朝的百年江山奠定了基础。本书讲述了忽必烈波澜壮阔、传奇辉煌的一生,让读者认识一个不一样的帝王。
热门推荐
  • 黑河浮棺

    黑河浮棺

    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人记得关中某地村庄消失了的事情。这事情错综复杂,直到现在都众说纷纭,因为那个年代信息十分落后,因此知道事情经过的人,少之又少,而鲜有几个清楚的,也都怕的闭上了嘴,最终消失的无影无踪。
  • 长生冢

    长生冢

    我只是一个小古董店的老板,却因为偶然收到一个奇异的古件,因为好奇,进入了一个奇怪的古墓,却从此踏上一条求生的不归路。经历了各种古墓历险之后,竟然发现自己是……
  • EXO之流年呓语

    EXO之流年呓语

    “滚!”一个男子说到。“呵呵,好,我消失,还有,你不想让她死,就快点把她送到医院去”一个女子讽刺的说道,眼眸是最为魅惑,醉人的赤红色。但是细看,遮掩美丽的眼眸表面覆盖了一层淡淡的水一样的薄膜,好像下一刻就会出水。另一个男子别过脸“呵,想不到你竟然如此恶毒,别让我们在看到你,在我们回来之前消失!”说完变抱着以为昏迷的女子和其他人跑出了别墅。“呵......消失......”最后还是没忍住,“啪”的一声,一颗经营的泪珠划过脸颊砸在了地板上......
  • 魔神纵九天

    魔神纵九天

    林楠,天风国的大将-林天之子。林家家门不幸,惨遭屠戮。只有林楠幸存下来,他发誓要为父母报仇。等待他的,会是什么?
  • 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

    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

    本书所写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重点课题,由八位专家撰稿,陈晓明主编。从“现代性”入手来重新梳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变革和转型。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一直处于与外部剧烈动荡的世界对话中不断发生着各种应变的状态中。这些变革对促使中国文明步入现代化文明体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当代中国文学为回应“现代性”的挑战,在建构现代性叙事的历史进程中作出不懈的努力。在现代性的框架内来探讨中国20世纪以来的文学的发展变革,把文学与社会的关系,看成现代性文学的实践形态。梳理出了二十世纪现代性文学的历史线索。
  • 邪帝校园行

    邪帝校园行

    林浩天,曾经让世界为之色变的杀手之王,意外重生!从此,校园里不再是平静如水、围绕着他的不仅仅是腥风血雨,还有接踵而来的无数艳遇,和那一段段的传奇故事。什么叫嚣张?什么叫强势?得罪和藐视我的人,将统统被打入灭世轮回,永世不得超生!林浩天,世界最强的杀手之王,回来了!
  • 读书止观录

    读书止观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EXO浅爱至深深爱未及

    EXO浅爱至深深爱未及

    女主失忆了(别嫌狗血),刚出医院就撞上了黄子韬,好说歹说和黄子韬合居,没想到他竟然飞去韩国了!好吧,为了活命,为了不被饿死,只好勉为其难一起去了,做了练习生,一个女生加入EXO,真想不明白公司是怎么想的,想让她成为女生公敌吗!?和十二个人一起合居感觉很新鲜,可是总是充满尴尬,暧昧的小情节,十二个人很照顾她,可是,时间消逝,女主的身份渐渐浮出水面,一切的一切都开始变得不一样了,十二个人还是温暖如初,她却再也不再是以前的那个她,冷酷,无情,自私,残忍,再次遇到他们,又会如何,生命的最后,终于想起一切......一切都太晚了,如果再给她一次机会......不,可惜......没有如果了......
  • 徐偃王志

    徐偃王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借尸填魂

    借尸填魂

    和死人结阴婚到底有多恐怖?十岁那年,爷爷竟然让我跟棺材里的一具女尸成亲……从此,我打开了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送魂、黄泉眼、百鬼日行、水猴子、走蛟。史上最神秘的长江巡江人,为你讲述埋藏在滚滚长江下面那些不为人知的恐怖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