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16800000002

第2章 自命天龙下凡(1)

天成二年(公元927年)三月十六日,后唐都城洛阳夹马营的一座府宅内,香烟缭绕。缭绕的香烟中,观世音菩萨的佛像显得庄重而神秘。佛像并不大,但一双佛眼却慈善而凝重。佛眼透过袅娜的香烟,笼罩着那位双膝跪地的祈祷者。

祈祷者缓缓地抬起了头。这是一个中年男人。看他的面貌,似乎比观世音还要亲善。圆圆的脸,温柔的鼻子,眉宇间透着一团和气,怎么看怎么像是一位乐善好施者。而实际上,他却是一位能征惯战的将军,姓赵,名弘殷,时任后唐飞捷指挥使。

赵家祖居涿郡(今北京市西南),是世世代代的官宦之家。赵弘殷的曾祖赵胱,曾在唐朝先后任过永清、文安、幽都令;祖父赵埏,担任过御史中丞一职;父亲赵敬,历任营州、蓟州、涿州刺史。赵弘殷靠着一身过硬的骑马射箭功夫,曾带着五百人在黄河边上救过后唐庄宗李存勖一命,故而博得了一个飞捷指挥使的武职。此职是统帅皇帝亲军的,可见李存勖对他的器重和信任。虽然,李直称帝之后,赵弘殷失去了信臣的地位,但职务却也未变。

一个大将军,为何要跪在观世音菩萨的佛像前焚香祷告?他究竟要祷告什么?

原来,内室里,赵弘殷的妻子杜氏正在努力地要把腹中的胎儿生出来。赵弘殷是在为妻子生产而祈祷。

一般人作如此祈祷,无外乎有两大内容,一是祈祷妻子生产顺利,二是祈祷妻子最好能产下一个男孩。但赵弘殷不同,他的祈祷还有第三项内容,那就是:无论妻子生男生女,都千万别过早地夭折。

这似乎有些奇怪,更似乎有些不近情理。妻子尚未生产,赵弘殷为何就想到了夭折一事?原因是,在此之前,赵妻杜氏曾产过一女,但不久便夭折了,后来,杜氏又产下一儿,赵弘殷高兴得不得了,为儿取各“匡济”——“匡济”乃匡济天下之意,从此不难看出赵弘殷自己的远大志向及对儿子的莫大期望——但匡济刚满周岁,就又夭折了。

赵弘殷是一个带兵的将军,随时都有战死沙场的可能。如果妻子杜氏所生儿女(尤其是儿子)都像过去那般一个接着一个地夭折,那他岂不就有断子绝孙的危险?故而,杜氏在内室紧张地准备生孩子,赵弘殷在外屋的祈祷也很不轻松。他既希望观世音菩萨能够保佑杜氏顺利地产下一儿,更希望观世音菩萨能够保佑他的儿子平安长大、成人,从而了却他的心愿。从这个意义上说,外屋的赵弘殷比内室的杜氏还要紧张。瞧瞧,才三月天气,赵弘殷脸上沁出的汗珠便有黄豆粒那么大了。

其实,赵弘殷在观世音的面前也只跪了约半个时辰。半个时辰之后,他就“腾”地站了起来,因为他听见了从内室里传出的婴儿的哭声。只是那哭声太过清脆,像是发自女婴之口。所以,赵弘殷起身之后,一时怔住了。

产婆从内室走出,来到赵弘殷身边,笑容满面地言道:“恭喜大将军,贺喜大将军,夫人平安,少爷也平安……”

“少爷?”赵弘殷大喜,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产婆,“你是说,夫人为我生了一个儿子?”

“可不是,”产婆讨好地道,“少爷足足有七八斤重,长得方面大耳,一看便知是大福大贵之人!”

产婆话未落音,赵弘殷已经奔到了内室的门口,但旋即,他又跑回到产婆的跟前,先是冲着观世音佛像虔诚地鞠了一个躬,然后向产婆表示感谢,并叫产婆去管家那里领赏钱,接着甩开大步,跨进了内室。

赵弘殷跨进内室的时候,仿佛看见满屋皆为红光盘绕,红光中还飘散着一股股让人沉醉的异香。更为奇妙的是,杜氏怀中的那个婴儿,从头到脚都呈现出一种耀眼的金色。这种金色三日之后才退。

且说赵弘殷三步并作两步地跨入内室之后,又一步跨到了床前,目光定定地望着杜氏的怀中,仿佛杜氏怀中的婴儿与他赵弘殷没有什么关系。

杜氏颇为诧异地问道:“将军,你这是何意?”

赵弘殷动了动双唇:“夫人所生……果然是儿子?”

杜氏展开怀中的婴儿,露出婴儿腿间那“宝贝”,道:“将军请仔细观瞧……”

“果然是儿子,果然是儿子!”赵弘殷有点忘形,声音略略大了些。婴儿似乎很敏感,顿时“哇”地哭起来。慌得赵弘殷“啪”地抽了自己一个耳光,嘴里还言道:“为父该死,竟然吓着了我儿……”

杜氏将乳头送入婴儿嘴边,婴儿一会平静了下来。赵弘殷盯着婴儿对杜氏言道:“夫人又辛苦了一回……”

杜氏轻叹道:“辛苦不辛苦没什么,但愿这孩子万事大吉啊!”

赵弘殷不禁又想起那夭折的一子一女来,杜氏也默然不语。屋内气氛一时有些凝重,还多少有点感伤。只有那小婴儿,安然地闭着双目,全然不把屋内的凝重和感伤当做一回事。

第二天,赵弘殷为自己新生的儿子取名“匡胤”。“匡胤”是匡救后世的意思,与夭折的那个“匡济”的名字的含义大同小异。给儿子命名之后,赵弘殷又有些后悔:第一个儿子取名“匡济”,刚满周岁便夭折了,第二个儿子取名“匡胤”,岂不是有不祥之嫌?

赵弘殷把这种后悔对妻子说了,并有意为儿子另起一个名儿。杜氏却不以为然,她对赵弘殷言道:“何必为胤儿改名?人的寿数自有天定,与名号何干?”

赵弘殷平素是很尊重妻子意见的。杜氏既然这么说,他也就取消了改名的念头,只是心中始终忐忑不安。

不过,话又说回来,杜氏虽然认为人的寿长命短“自有天定”,一但对赵匡胤的呵护却从不敢大意分毫。不仅如此,她还叫丈夫去买两个伶俐的丫环来共同伺候赵匡胤。赵弘殷倒好,一下子买来了六个丫环。一天到晚,无论何时何地,赵匡胤的身边都至少有两个丫环在守护。纵然如此,周岁以前的赵匡胤也不大不小地生了几场病。赵匡胤每一次生病,都唬得赵弘殷和杜氏战战兢兢。有一回,赵匡胤发了半天烧,却吓得赵弘殷也一连三天高烧不退。

然而,赵匡胤自己却按照固有的规律在一天天地长大。八个月的时候,他开始蹒跚学步,长到十个月,他就已经能清晰地喊“爹”、“娘”了,个头明显的比同龄小孩要高出一大截。

眼看着,赵匡胤就要满周岁了。赵弘殷的心中不禁惶恐起来。为何?赵弘殷的第一个儿子就是在满周岁后不幸夭折的。

赵弘殷向妻子建议道:“夫人,我以为,就不要给胤儿抓周了……”

杜氏不同意:“将军,死生由命,富贵在天,与抓周何干?”

杜氏虽为女流之辈,但比丈夫更有主见。赵弘殷最后道:“那就听夫人的吧!”

所谓“抓周”,即是在小孩满周岁那一天所做的一种游戏。让小孩坐于某处,面前摆放着一些不同种类的东西让小孩伸手抓,小孩第一次抓住何物,便可据此推测小孩将来是何人。比如,小孩第一次抓到的是食物,那这小孩以后就是一个好吃鬼,如果第一次抓到的是书本,那这小孩长大后就能考取功名。

抓周既然是游戏,真正相信它的人并不多,但有些父母却对此十分认真,赵弘殷和杜氏就是这样的人。可惜的是,他们的第一个儿子赵匡济就是在抓周后的第二天突发高烧,第三天即离他们而去,所以,赵弘殷对抓周一事心中发憷。

赵匡胤满周岁的那一天终于来了。抓周的时候,赵弘殷在儿子的面前放了一大堆东西,有吃的、玩的、用的……数书本最多。赵弘殷拿了五六本书放在距赵匡胤最近的地方。很明显,赵弘殷希望儿子的小手第一次就抓到书本。

但赵匡胤没有去抓书本。确切说,他什么也没有抓,两只小手只是在身前舞动,可就是不抓。

赵弘殷有些急了:“胤儿,你倒是快点抓啊……”

杜氏瞧出了点名堂:“将军,你看胤儿在看什么?”

可不是吗?赵匡胤一对小眼珠子滴溜溜地朝着赵弘殷的身后瞅。赵弘殷身后的墙壁上,悬挂着一柄剑。那柄剑曾握在赵弘殷的手里多次征战沙场。

赵弘殷皱了皱眉,然后吩咐仆人道:“将剑取来,放在少爷面前。”

说来也怪,仆人刚把剑放在赵匡胤的面前,赵匡胤的双手就“扑”地抓住了剑鞘,且一只小手还慢慢地摸到了剑柄上,似乎是要将剑从鞘里拔出来。再看赵匡胤的脸,明显的有一种满足的神情。

“夫人,”赵弘殷又皱起了眉,“这孩子,好像有点奇怪……”

杜氏却不以为然:“有什么好奇怪的?你喜欢舞刀弄枪,胤儿自然也就喜欢剑。”

是啊,第一个儿子赵匡济倒是在抓周的时候抓着了书本,但周岁就死了。说不定,胤儿舍书抓剑,是个好兆头呢。

尽管如此,在赵匡胤抓周之后,赵弘殷的心也还是几乎提到了嗓子眼儿。好在他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三年也过去了,赵匡胤在茁壮地成长着。而且,自满周过后,赵匡胤好像从未得过什么病。赵弘殷这才略略安下了心。杜氏也常常自觉不自觉地看着赵匡胤的身影微笑。

到了后唐长兴三年(公元932年)春,赵匡胤已经六岁了,小小的身子骨,结实得就像一头小牛犊。他曾偷偷地溜出家门,将一个八九岁的男孩揍得鼻青脸肿。赵弘殷知道后,本想好好地惩罚赵匡胤一顿的,可杜氏却道:“胤儿能将比他大的孩子打败,说明胤儿有出息。”杜氏这么说了,赵弘殷也就不便对赵匡胤动手了,加上膝下就这么一个宝贝疙瘩,即使杜氏不劝阻,恐赵弘殷也不会把儿子怎么样。最终,赵弘殷自己亲自到被打的那个男孩家里赔礼道歉后,才算了事。

然而,有一回,赵弘殷实在忍无可忍了,硬是当着杜氏的面,狠狠地打了赵匡胤一巴掌。原因是,赵匡胤在家里拿木棍当剑耍,将一个仆人的脸戳了好几道血口子。

赵弘殷打赵匡胤的时候,杜氏流泪了。赵弘殷连忙对杜氏道:“夫人,不是我狠心……他才这么一点大,就如此胡闹,将来又会如何?”

杜氏抹了抹眼泪道:“将军,送胤儿去念书吧。”

赵弘殷自然没有意见。就这么着,六岁的赵匡胤,开始了他的读书生涯。

教赵匡胤读书的,是一位姓陈的先生,年岁虽不是很大,但长得瘦骨嶙峋的,又有一把较长的胡子,所以一眼看上去,便颇有一副老学究模样。

陈学究教书在洛阳一带小有名气。然而他名气再大,似乎也奈何不了赵匡胤。与赵匡胤同学的有七八个小孩,陈学究在台上摇头晃脑、之乎者也的时候,那七八个小孩都诚惶诚恐地盯着陈学究,生怕听漏了一个字。而赵匡胤却拿一只眼睛瞥着陈学究的胡须,另一只眼睛瞟向窗外,看窗外行人匆匆或鸡飞狗跳。陈学究发现了,提问赵匡胤,赵匡胤站起来,一脸的茫然,又一脸的无辜,弄得陈学究哭笑不得,只能连说几句“不可教也”了事。

最让陈学究哭笑不得的是在一个阴天的上午。陈学究讲解孔子,讲解得眉飞色舞、声情并茂。在陈学究的口中,孔子简直就是一位无所不能的圣人。就在陈学究将要结束自己的讲解时,赵匡胤突然起身问道:“先生,那孔圣人会骑马吗?”

陈学究一愣,支支吾吾地言道:“孔圣人……经常乘坐马车出游……”

“先生,”赵匡胤紧接着问道,“那孔圣人会舞剑吗?”

陈学究真不知该如何回答,但还是言道:“孔圣人……看过别人舞剑……”

赵匡胤“扑哧”一声乐了:“先生,那孔圣人一不会骑马二不会舞剑,什么本事也没有,如何能称做圣人?只不过是一个能认得几个字的小老头罢了,先生这么起劲地夸他,是不是太过分了?”

与赵匡胤同学的七八个小孩也大着胆子笑起来。陈学究一时很是难堪,手中的戒尺举起多高,但终究没有打向赵匡胤。所谓不看僧面看佛面,赵匡胤的父亲毕竟是当朝的将军,陈学究不能不有所顾忌。

陈学究找到赵弘殷道:“将军大人,贵公子无心读书,又目无尊长,还肆意贬损先贤,陈某无能,实在难以教导,还是请将军大人将贵公子领回。”

慌得赵弘殷又是赔礼又是道歉,并再三请求陈学究留下赵匡胤。陈学究似乎已拿定主意,非要将赵匡胤辞退。最后,杜氏说了一句话,终于使陈学究改变了主意。杜氏言道:“胤儿在你那里上学,我们付你双倍学费。”

陈学究在教书上虽有名气,但家境却也清贫。听了杜氏的话后,他勉强地点了点头道:“……请将军和夫人多多地管教贵公子!”

赵弘殷回家后,便追问赵匡胤是如何得罪陈学究的。赵匡胤也不隐瞒,老老实实地说出原委。赵弘殷大惊道:“难怪陈先生生气……你如何能这般侮辱孔圣人?”

“我没有侮辱孔圣人!”赵匡胤昂起头,“孩儿说的是实话,也是心里话。那孔圣人既不会骑马又不会舞剑,就算不得有什么真本领!”

“大胆!”赵弘殷大喝一声,举手就要打向儿子。杜氏忙道:“将军息怒!妾身以为,胤儿所言也不无道理!”

赵弘殷长叹一声道:“夫人啊,我倒是会骑马会舞剑吧?可到现在不也只是一个小小的将军吗?我是希望胤儿能够好好的读书,将来会有一个好的前程啊!”

杜氏却道:“人各有志,岂能勉强?何况胤儿尚小,能认识几个字也就是了。”

于是赵匡胤就继续跟着陈学究念书识字了。还同过去一样,无论陈学究讲什么,赵匡胤都三心二意。好在赵匡胤也不多说话,只静静地坐在窗边。陈学究呢,只当没有赵匡胤这么一个学生,甚至看都懒得看赵匡胤一眼。

然而,出乎陈学究意料的是,每次考试,赵匡胤的成绩并不很差,有一回,赵匡胤甚至考了个第二名。赵匡胤有如此成绩,如果陈学究戴有眼镜的话,那当真要大跌眼镜了。

日出日落,冬去春来。一转眼,赵匡胤八岁了,已经念了两年书了。就在这时候,发生了一件事,使得赵匡胤不得不中断了学业。

同类推荐
  • 告诉你一个林肯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林肯的故事

    精选了林肯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林肯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清朝这些人儿:努尔哈赤

    清朝这些人儿:努尔哈赤

    这本书是《清朝这些人儿》系列的第一本,本书主要人物是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出生于明朝嘉靖年间,他的一生与明朝有过合作,更多的是对抗。在本书中,我们将清楚地剖析努尔哈赤的一生,我们还将从努尔哈赤、从女真族、从后金国的角度,去解读这个朝代的历史。
  • 明月为君侣:蒋光慈的情感历程

    明月为君侣:蒋光慈的情感历程

    本书主要叙述了蒋光慈与不同成长背景、性格特色迥异的三位女性的感情纠葛。蒋光慈一生以宽厚仁爱的胸怀成全包容女性,然而最终还是因革命的爱情而染疾于女性,最后在事业、情感、生活的多重窘迫中,贫病交加,凄惨早逝。
  • 至尊红颜:武则天传

    至尊红颜:武则天传

    她是男权世界的一抹朱红,在铜墙铁壁中建立了自己的名号,她进过感业寺,却最终翻身农奴把歌唱,坐上了皇帝宝座、她励精图治.将贞观之治完美过渡到了开元盛世:她独具慧眼,有唐一朝人才济济,狄仁杰、姚崇、宋璟、郭振……丈臣武将,汇聚一堂:她又极具手腕,轻松玩转后宫,关键时刻甚至连亲生女儿都不放过 她也曾经养男宠、眨老臣、任酷吏,在历史上掀起了一场血雨腥风。
  • 冯玉祥在西北

    冯玉祥在西北

    本书展现了冯玉祥将军在我国西北地区从事军事、政治活动的历史足迹。包括:初到西北、首次督陕、派兵入甘、固甘援陕、解围西安等。
热门推荐
  • 镇魂指环

    镇魂指环

    古剑派弟子林晨,误打误撞之下闯入争夺先天至宝的争斗,被各路高手轰杀至渣,然而先天至宝镇魂指环却在林晨灰飞烟灭前进入了他的身体,本以为已经身死的林晨却发现自己借尸还魂,灵魂穿越附身在一个纨绔少爷的身上,而先天至宝镇魂指环亦进入了他的身体,拥有先天至宝的他将会在异世掀起怎样的狂风暴雨,兄弟,红颜,一个都不能少。
  • 痴心战神都市重生

    痴心战神都市重生

    这是一个有关神子、吸血鬼、人类的故事,终究,谁才是不败的战神,一切尽在书中。
  • 暮色流年之梦魇

    暮色流年之梦魇

    臣暮色是一个敢恨不敢爱的人,纵使流年说喜欢他,他也不敢接受,和流年在一起的日子里他感觉无比的幸福,直到一个神秘男子的出现,他叫上官墨,他是谁?为何紧紧抓住暮色不放,他说的过往又是什么?暮色开始怀疑自己的人生,好像他遗忘了很重要的东西……当恶魔觉醒,风云变幻,杀戮再起,谁能活到最后?臣暮色的梦魇是什么?臣暮色的过往隐藏了什么?席流年陪在暮色身边的原因又是什么?
  • 超级手机

    超级手机

    有人说他是老师,他说自己是明星,有人说他是国术宗师,他说自己是医生,有人说他是……张策说:“其实我是超人!”
  • [当代]教学理论发展与孔德拉秋克《教学论》选读

    [当代]教学理论发展与孔德拉秋克《教学论》选读

    教师职业化、 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 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 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 编译、 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 《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
  • 绝品神医

    绝品神医

    一介小屌丝竟然还敢跳水救人,没有想到不但没有被讹诈而且还偶得奇遇,被美女紧紧的缠上,从此人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美女总裁要跟他谈人生,校花竟然紧追不放,美女医生你要干嘛,咱们不要扎针……
  • 总裁的失宠新娘

    总裁的失宠新娘

    新婚第一天,他扔给了她一纸离婚协议,告诉她,他的妻子永远不会是她!当天夜里,他就带着伴娘进了他们的婚房。此后,他天天带着不同的女人回家!
  • 落难小公主I:真假宠溺无敌

    落难小公主I:真假宠溺无敌

    她,是落难的小公主,被表姐妹的欺负,被朋友的背叛;他,是众心捧月的王子,冷酷无情,没对任何人笑过,只因她。当他找到了“她”宠爱至极;“少爷不好了小姐在商场跟人打起来了”他对她宠溺无下限“什么!马上去把商场炸了把那该死的女人带回来。”就这样她被他带回家,任由“她”打骂当下人使唤。够了,她要逃走远离这里,她不可以再软弱下去。她要强大不许任何人再随意欺负自己,当她再次与他见面,她对他说“你是谁?”他抓住她手腕狠狠地“我会让你知道我是谁”他追她跑!他再追她还跑,他毫无耐性抓住她“跑啊你倒是继续跑”她淡定“你抓住我我怎么跑?”他靠近她在耳边轻声说着“这一次我绝对不会再放手决不知道吗”她“……随便你”
  • 特种兵王混花都

    特种兵王混花都

    一代杀神金盆洗手后,回归都市,本想过几天舒坦日子,但奈何牛人走到哪里都是牛人,大明星,惊艳总裁也放下身价,纷纷主动靠近……
  • 天降小仙妻

    天降小仙妻

    她本是一只仙鹤,为实现永远飞翔的梦想,访求成仙之道。“师傅啊,你不要赶走小鹤,没有您的教诲我食不甘味,睡不着觉,人生没有方向。”“很多仙子都想到尘世一游,你怎么就不动心。”“尘世没有我的理想,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追随师傅,朝饮甘露,夜听诵经,您就满足我这小小的愿望好不好?”“你有一段红尘之事未了,是该了解的时候了!”“不可能,我从没有想过下凡,何来未了的尘缘?”“你忘了,你的腿受伤,被一个人救起,难道你不该去报恩吗?”小鹤仙道:“那我这就去,你可要把仙位给我留着啊!”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手持冰糖葫芦,一脸憨笑。小鹤仙傻了眼,他怎么转世成了一个傻子?“你想要什么?”小鹤仙笑得比花还灿烂。“我要你当我的娘子!”他憨笑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