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10300000004

第4章 罗马尼亚

上世纪80年代,由于罗马尼亚与中国的友好关系,中罗之间的贸易很密切,中国远洋船去罗马尼亚的很多,中国海员在罗马尼亚也留下了很多故事。

1990年,罗马尼亚发生了事变,群众在军队的支持下推翻了政府,齐奥塞思斯库总统夫妇被枪毙。我听到这消息一点都不吃惊,我在罗马尼亚前后逗留过七个月,那时罗马尼亚的情况就表明,如不改革、不发展经济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我第一次去罗马尼亚是1984年11月到达,到第二年的2月离开,是在康斯坦萨港装卸货。第二次是1986年的1月到达,4月离开。是在多瑙河里的格拉茨港卸货,而后回康斯坦萨装货,运去的是煤、焦炭。装回的是化肥、汽车发动机、石油钻井设备。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国内看过一篇中国记者的报道,对罗马尼亚人的生活赞不绝口,说是好的很,文章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描述了罗马尼亚人民的生活。比我们强多了,人人衣着光鲜、住宅宽敞、食品丰富、出行有车。

我不想说那位记者说的都是不真实的,我只想把我自己在罗马尼亚七个月的所见所闻从这几个方面说说我所看到的罗马尼亚人的生活,这是我亲眼看到的,不加任何夸张或贬低之词。

罗马尼亚人冬天穿的大多是毛料或皮衣,女士们外罩毛皮大衣,脚蹬长统皮靴,身上都戴一些金银首饰,但人们的衣服式样都很少变化,花色单调,做工也一般。当时在中国到处都有的牛仔装、羽绒服、运动衣在这却很少见。有个中国水手下地,当地的年轻人想要他的衣服,结果,丫丫牌羽绒服、一身牛仔服、内衬的运动衣、脚上的旅游鞋、尼龙丝袜,全换成了当地产的皮大衣、西装和皮鞋,人家还又给了他一笔罗马尼亚货币“列伊”。也许在时装方面,人们会追求外来货的风格不同,但我从罗马尼亚买回来送给家里女士们的丝袜,却是没一双穿过第二次的,上脚不久就开丝,破洞。

到一个城市,只要到食品店去看一看有什么、价钱高低,就可以知道当地人的日常生活水平。在康斯坦察的大大小小副食店里,除了瓶子就是罐子,看不到什么鲜活食品,仅有的一个农贸市场里,货摊也不多,零零星星的有些苹果和西红柿,个头比鸡蛋大不了多少。我们走在大街上,只要有排队的,不用问,准是买新鲜货的。一天我们在大街上逛,在我们前面走着一位穿着裘皮大衣,带着金首饰的女士,忽然跑了起来,原来前面的商亭里售货员搬出了一些罐头卖,她是跑上去排队的,我们走近一看;中国的花生米罐头!还有一次,商店前排着长长的队,是卖香蕉的。人们一看我们几个外国人走向队首,一阵骚动,船长奇怪了,我们看看不行么?我悄悄的对他说:不是,外国人可以不排队买!你看就这点香蕉,他们怕全让咱们买了。于是我们赶紧离开。一次,一条希腊船卸橙子,每个工人后面都跟着一个警察!那是高干商店的货,一般人甭想享受到。

我们在康斯坦察港装过石油钻井设备,这是中罗换货贸易中的罗方给我们的货,胜利油田的四位工程师到我们船上监装,想住在我们船上。他们对船长说,住在船上监装不是不信任我们装货质量,而是他们在下面实在无法住下去了。

他们是去年10月就抵达康斯坦察了。原定八套设备分两批交货,每月一批。年底前完事回国。可到了一月底,罗方才交付第一批四套钻井设备,第二批还不知几月能交。他们到康斯坦察市后,罗方先把他们安排住进酒店,第一天在酒店餐厅里吃饭时,服务员对他们服务周到,礼貌有加。可第二天开始,没人理他们了。饭菜迟迟不来,好不容易三催五叫的端上来了,还是凉的。他们仔细一观察:别的外国客人都给小费!他们一天国家定的生活费用有限,别说小费,就是这酒店的饭价也叫他们觉的不值。于是他们借口在厂里住工作方便,要求厂里安排住处,厂方就给他们在职工住宅区安排了一套有四个卧室的房子。这种三房、四房一套的住房在罗马尼亚很普遍,一般年轻人一结婚,都有房分给新婚夫妇住。罗马尼亚鼓励生育,孩子一多,就可换三四间一套的房。房子是不错,住进去后才发觉煤气、水、电、取暖都成问题。罗马尼亚本是传统的产油国,可那些年不知是因为什么原因,石油等能源非常紧张。煤气供应不足,一般的居民都托关系找。虽然厂方负责煤气罐,但他们也有断顿的时候。食品不用说了,我们都看见了,电也是经常没有,冬季的黑海边,白天经常气温都在零度以下,暖气时有时无把他们冻得七荤八素。所以,听说第一批货装中国船时,他们就找到船上想在船上住。

船长很痛快的答应了他们的要求:“中国船就是中国人的家,和我们一块生活吧!在下面受那罪干吗!”

船长还吩咐管事,他们按船上伙食标准交人民币,如果下船时有节余,就还给他们外币现金。人家出趟国不容易,省下的外汇买点东西给老婆孩子带回去,也不妄出来一趟。

四位同志在我们船上很快就和我们熟了。他们感慨道:"我们也是五十多岁的人了,这次出国也是花了很大力气争取来的,想着退休前没机会了。也到外面开开洋荤。没想到这洋荤开的?”

轿车在罗马尼亚很普遍,三分之一的家庭有车,可没有油,就成了摆设。1986年初,我国驻康斯坦察的领事馆开馆,航运代表处通知在港的各中国船船长、政委届时出席开馆仪式。我们的航运代表老刘找罗马尼亚朋友借车,个个说出车没问题,就是油得老刘给!

对于罗马尼亚人民的这种生活状况,我和代理、工人、理货员聊过,他们也是两种看法。一些人认为应该改革,不改革就没有出路。而且对齐奥塞斯库将一家大大小小安排在党政军警的重要位置上,把罗马尼亚当成了齐家的家产非常不满。另一种认为在苏联的淫威下,齐奥塞斯库总统坚持了相对独立的道路已是很不容易,至于改革应该慢慢来。

看看罗马尼亚的情况,虽然人民生活水平相对我们来说差不了多少,(比我们文化大革命时代强)但比起她周边的欧洲国家差了不止一星半点,而人民总是要追求好生活的。

罗马尼亚人民是善良朴实的人,他们中很多人好学、肯干。船装卸货时,有理货员在船工作。他们是专门负责清点货物数字,记录货物外包装是否完好的。完货后,根据理货报告,大副签发货物收据。

有一个理货员叫尤利,会六国语言,英、俄、法、希腊、德和汉语。和我们用汉语交谈一点没有障碍。工作也很认真。但业务虽好,却一直不受重用。

还有一个理货员,基卡内斯库,胖胖的,据他自己说是退役的海军少校。我想起罗马尼亚电影“爆炸”的主人公基卡,就叫他基卡,他很乐意得到这个外号。基卡学中文很用心,他手里老拿着一个小本子。上面每个词都用罗马尼亚文标上中文发音和意思。一有机会就背呀,念呀。觉得自己会说了就找我们,问我们他说的对不对

“三副,中国话女孩是姑娘,小姑娘,大姑娘,老姑娘。是不是?”

我忍着笑对他说:“前两个词说的对,但老姑娘可不能乱用,只有嫁不出去的女孩才叫老姑娘。”

“哦!我不记这个词!”他很认真的在本子上把“老姑娘”划掉。

“基卡,你都五十多岁了,会英文就够了,干吗还学中文?”

“哦!中罗友好,中国船多,我学了中文我们就是好朋友!对了!中国人说:学到老……”基卡一下想不起来了,急的直拍脑袋。

“活到老,学到老。”我提醒他。

“对!活到老,学到老。我不老,我学中文!”基卡很有信心的说。

罗马尼亚工人干活有时很叫我们头疼,比如装化肥,当吊机将一托盘的袋装化肥放到舱里后,工人们托盘放到那就卸到那,多搬远点都不干,结果装着装着,货舱中间堆出个尖,四周没装,所以我们经常下舱监督工人干活。其实,他们和我们前些年“干不干两块半”是一样,而且也崇洋媚外,我们监装时大声申斥工人,他们听到是听,但一点改变也没有。

有一天,工头对我说:今天在二舱工作的是老劳模组,叫我放心,不用去二舱看了。我没信他的话,还先下二舱对着那些老工人大声的喊叫,令他们好好装,他们看着我,也不回嘴。只是默默的分头工作去了。两个小时后,当我再次来到二舱,我楞住了,他们先把前面工人留下的边角装满,而后安照顺序从外向里一圈圈的装,货码的整整齐齐,干的很好!老劳模们看我进来也不理我,眼光里还有点敌视,我想想刚才对他们的大喊大叫的不礼貌,心里很内疚但又不知说什么好。我坐在货堆上,嘴里吹起了箸名的罗马尼亚民歌“照镜子“,老劳模们听到我的口哨一个个停下手里的工作,围了过来。

“你?罗马尼亚?”他们用很简单的词表达着,我点点头,嘴里继续吹着,老劳模们乐啦。他们手舞足蹈的跳着,也吹起了“照镜子”,他们乐了几分钟,停下来对我比划,他们都是挂过劳动奖章的,见过齐奥塞斯库的,工作没的说,叫我放心。

到下班的时候,我站在梯口,手里拿着一瓶中国白酒,劳模们过来了,我把酒递给他们,表示对他们的尊敬,他们却推了回来。嘴里不停地说些啥。

工头告诉我:"他们说你用酒奖励他们是瞧不起他们。”

“那要怎样办?”

“下次他们来时,别去监督他们”

可以后这个组再没来过我们船。

当时中国和罗马尼亚关系密切,除了政治上的原因,还有就是贸易,不过,中罗贸易不是正常的外汇结算贸易,大部分是以货易货,就是罗方开出要货单,中国发去货,再从罗方可以用来换的货物中挑可以要的货物。

说实话,我们的老百姓一直对外来货有一种盲目的崇拜,(这几年好多了),似乎只要是进口货就是好的,当然这与我们长期被封锁有关系,但也是我们政府有些无奈。

就拿罗马尼亚产品来说,质量不怎么样,价格也不便宜。不是因为政治原因,真没有理由要那些货,可即使是这样水平的东西,运回国内也很抢手,80年代的大城市人都会记的,罗马尼亚产的家具可是当上等货来卖的。

大家都不知道,就是这样的东西,由于罗马尼亚要中国货的数量很大,他们也没多少可以用来换中国货。有时中国的贸易代表不得不接受一些很不怎么样的东西,有总比没有强。可有些货物有还不如没有。

像我国与罗马尼亚这样的贸易关系,我们至少损失了物质还会有些国际关系方面的回报,而我们与有些国家的交往,怎么说呢,还是讲真事,大家看了自己去体会吧。

同类推荐
  • 女记者

    女记者

    面对诱惑和风险,说出事实不容易。坚守梦想的苏菲在虚伪爱情的沉痛打击和好友煽动下,最终要挟曹杰进入云海日报却在报社门口三进三出。一个又一个政客的满口虚伪,一件又一件报道的胎死腹中,在这个潜规则无处不在的社会,责任和利益究竟孰轻孰重?遍体鳞伤之后,良知让她最终不再沉默。苏菲根据自身经历创作的《特区黑幕》让她名利双收,却也把自己推向了四面楚歌的境地。当失去友情和爱情之后,她想去寻找一份净土……最终,她的身体和灵魂能得到救赎吗?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
  • 青出于蓝

    青出于蓝

    《青出于蓝》作者孙智慧用自己平实的笔触为读者勾描了一幅社会百态图。读后启人心智,引人深思,特别是青少年朋友可以开阔视野,认识社会,给自己的写作以及日常生活带来帮助,是本值得一读的课外读物。
  • 初恋41次

    初恋41次

    这个系列的写作动机特别单纯,就是有一些故事想说给一个人听而已。那个人觉得喜欢,我就感到快乐,除此之外没有任何野心。这样的写作过程,居然让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流畅。我想文字是一个矢量,如果没有急欲倾诉的对象,再大的数值也无处安放。文字的宿命是从落下笔尖那一刻开始,就不再属于书写者——它总有要献给一片天地,一个群体,一个灵魂。
  • 安塔拉传奇(第三部)

    安塔拉传奇(第三部)

    安塔拉(525—615)是阿拉伯蒙昧时期的悬诗诗人之一,被尊为阿拉伯古代文武双全的完美英雄骑士。《安塔拉传奇》在阿拉伯世界广为流传,是一部与《一千零一夜》齐名的民间故事。由于主人公是阿拉伯族王与黑奴所生,所以被百姓视为私生子。他一生重要的活动就是向堂姝阿卜莱求婚,但因出身门第而屡遭磨难。与此同时,安塔拉武功超群,一生屡屡拯救本部族于危难之中,成为游牧民族的理想英雄。全书情节跌宕起伏,在铁马金戈、血火交织的浓郁氛围中,突出了安塔拉的勇敢和冒险意识,集中体现了蒙昧时期阿拉伯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
  • 假药

    假药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热门推荐
  • 黄永胜的一生

    黄永胜的一生

    故事记述了湖北咸宁出生的前解放军高级将领黄永胜从参加红军、抗美援朝到后来参加林彪反革命集团,最后病死于青岛,跌宕起伏的一生、
  • 自由旌旗

    自由旌旗

    旌旗不倒,自由不灭,那些淹没在星尘中的往事对于后来者也许只是一段遥不可考的传说,但对于当事者来说则是钢铁与鲜血。已有四百万字完本作品,请放心阅读。
  • 厉王的嗜宠王妃

    厉王的嗜宠王妃

    楚悠然,二十一世纪的孤儿,一次意外,穿越到异世时空和她同名的楚悠然身上,醒来时,却身陷崖底,崖底奇遇,十年后,成了各国家喻户晓蝴蝶神医,凭着儿时记忆,找到家人,只为了解当年坠崖…的实情……他,龙玄国的三王爷,龙御天,冷酷无情,性格阴晴不定,让人难以捉摸,一朝相识,他深深的爱上了她,他宠她,爱她,只为捂热她那颗冷淡而善良的心。彼此相爱的他们并没有得到上天的眷顾,为了完成使命,为救出母亲她决然的给他喝下了忘情药剂,
  • 人生快乐禅

    人生快乐禅

    人生快乐禅其实“禅”说穿了,不过就是生活的一种智慧,人生活在世界上该有的一种高尚情操。此书讲的正是这种生活的智慧,它以176篇小品,二百多则小故事级成,这些小故事就好比现代禅的“公案”,如同璎络连缀、珠联璧合的珍品。谈笑间令人恍然大悟。
  • 邪帝校园行

    邪帝校园行

    林邪,因一颗天外陨石而脱胎换骨,从此,纵横黑道校园,无惧刀光剑影,为兄弟两肋插刀,拥美女侠骨柔情……身在校园的他,却能在都市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什么叫嚣张?什么叫强势?什么叫幸福?什么叫逍遥?尽在邪帝校园行!
  • 冰封纪元

    冰封纪元

    战争,延续了千年;希望,燃起又破灭久经洗礼的大陆早已不堪重负,饱受摧残的生灵疲惫而又麻木伤痕累累的世界,支离破碎的灵魂活着只是心中还有未曾熄灭的些许眷恋
  • 王牌特工:G16

    王牌特工:G16

    G16从他注射变种DNA开始,就注定了他将会有辉煌的一生。他在特工训练营中脱颖而出,成为军方唯一一个S级绝密特工,他能打破这重重的阴谋,走向胜利吗?
  • 葬魔之塔

    葬魔之塔

    左力,一个平凡苦命的大学生,意外被一座魔塔掳走灵魂,进入另一个世界开启了一段为魔的人生。自此,一座塔、一缕信念,伴我闯绝地,战天骄!尸山血海,有我魔血染长空。无尽界域,有我魔影战群雄。魔途沧桑!魔途孤独!我以痛若信念泪为坚!无常万古,我浩浩华夏竟沦为弹丸之地球。解开被抹去的辉煌岁月,我用鲜血扛起祖先的希望,我用信念点燃祖先的意志……
  • 山道纪元

    山道纪元

    山,静默无言,一国,一城,一州皆是一山,山承载大道,山纹承载至理。不同类型的人有不同的类型的山纹,种植类,御兽类,治疗类,培养类,五行。还有种种稀有但却威力强大的类别,大多数人一生中只有一种,好点的称为天才有俩种,三种就能称作绝世之才,异世东方…一把剑,一只小兽,一种天赋,却有着无数山纹,遨游三千大道,称霸寰宇,关于他的传说不断流传,因为他开辟了一个纪元,一个独属于他的山道纪元······
  • 无赖仙家

    无赖仙家

    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信我吧,信我什么都有。当无赖男遇到天道系统,不完成任务就会遭天打雷劈。做好人,行好事,寻求信仰,寻求香火,无耻的再要一座功德碑。一个无赖仙家,一段欢笑故事。“我必须做好人啊,否则天会劈死我的。”【求推荐,求收藏,求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