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10100000006

第6章 敬爱师长篇(2)

母爱如佛

从前,有个年轻人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相当贫困。后来年轻人由于苦恼而迷上了求仙拜佛。母亲见儿子整日念念叨叨,不事农活痴迷拜佛,苦劝过几次,但年轻人对母亲的话不理不睬,甚至把母亲当成他成仙的障碍,有时候还对母亲恶语相向。

有一天,这个年轻人听别人说起远方的山上有位得道的高僧,心里不免仰慕,便想去向高僧讨教成佛之道,但他又怕母亲阻拦,便瞒着母亲偷偷从家里出走了。

他一路上跋山涉水,历尽艰辛,终于在山上找到了那位高僧。高僧热情地接待了他。席间,听完他的一番自述,高僧沉默良久。当他向高僧问佛法时,高僧开口道:“你想得道成佛,我可以给你指条道。吃过饭后,你即刻下山,一路到家。但凡遇有赤脚为你开门的人,这人就是你所谓的佛。你只要悉心侍奉,拜他为师,成佛又何难?”年轻人听后大喜,遂叩谢高僧,欣然下山。

第一天,他投宿在一户农家,男主人为他开门时,他仔细看了看,男主人没有赤脚。第二天,他投宿在一座城市的富有人家,更没有赤脚为他开门。他不免有些灰心。第三天,第四天……他一路走来,投宿无数,却一直没有遇到高僧所说的赤脚开门人。他开始对高僧的话产生了怀疑。快到家时,他彻底失望了。

日暮里,他没有再投宿,而是连夜赶回家。到家门时,已是午夜时分。疲惫之极的他费力地叩动了门环。屋内传来母亲苍老惊悸的声音:“谁呀?”“我,你儿子。”他沮丧地答道。很快的,门开了。一脸憔悴的母亲大声叫着他的名字,把他拉进屋里。就着灯光,母亲流着泪端详他。

这时,他一低头,蓦然发现母亲竟赤着脚站在冰凉的地上!刹那间,灵光一闪,他想起高僧的话,他突然什么都明白了。年轻人泪流满面,“扑通”一声跪倒在母亲面前……

给树浇水的父亲

一个小男孩,从小得了脊髓灰质炎,腿瘸了,这个病还导致他长了一口参差不齐的牙齿,很不好看,所以这孩子从小就备受冷落。小伙伴们都觉得他又瘸又不好看,就都不跟他在一起玩。

有一天,他的父亲拿了一把小树苗回来,跟他的多个儿女说,你们一个人拿一棵树苗去种,看谁的树种得最好,我就给他买礼物。

这个小男孩跟他的哥哥姐姐一起拿了树苗种下去。这个孩子呢,由于老受冷落,就有一种自暴自弃的心态。他给那棵树苗浇了一两回水以后,心里就有一种很消极的想法。他想,我不管了,还不如让我那棵树早早死了吧,我反正是不受人喜欢的孩子,我再想要礼物,也不会得到它的。他就再也不给那棵树浇水了。

可是,后来他却发现,他那棵树就是长得比别人的好。那棵树长得特别快,树叶长得特别鲜亮。这是一棵特别茁壮的小树。

父亲不断地对他说:“天啊,儿子,你长大会成为一个植物学家的。你真是天才,你的树怎么这么好呢?”

过了一段时间,父亲说:“大家都看见了,在这些树苗中,只有这个孩子种得最好,我的礼物得买给他。”于是父亲给这个小男孩买了一个他特别喜欢的礼物。

后来,这孩子不断受到鼓励,他就想,这是天意。有一天半夜,他睡不着。心想,书上说植物是在半夜生长,我去给我的树再浇点水吧。他跑出来的时候,惊讶地发现,他父亲在那棵树边正一勺一勺浇水呢。他突然明白,他的父亲每天夜里都在悄悄地为他浇着这棵小树。这棵小树就是父亲在他心里种下的一个意识,让这个孩子自信起来。

看见这一幕以后,这个孩子的生命态度就改变了。后来,他没有成为植物学家,而是成了美国总统。他就是富兰克林·罗斯福。

孩子他爸

市里举办了一个书画展,观众络绎不绝。展览中有一幅画,画面上洪水滔天,淹没了地面,连树木也被洪水吞掉了,只留下水面上零星竖着的几根树枝:一个母亲浑身湿透,头发凌乱地贴在脸上,大水已经淹到她的腰部,她前弓着腰,努力推着一块木板,木板上坐着一个两三岁的小孩子……

看到这幅画的观众,都被画面感动了。有人感叹:“好伟大的母亲啊!”有人赞扬:“母爱的力量是无穷的!”还有人为母子俩祈祷:“但愿苍天保佑,愿她们平安度过灾难……”

有一个中年妇女,一直站在这幅画的前面,定定地看着画。听到别人的议论,她皱着眉头,不住地摇头:“不对,不对的……”可是,没有人注意她。

这时,有个年轻的姑娘叫了起来:“咦?画面的标题怎么是《孩子他爸》?不通呀!”姑娘的话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大家一看,果然如此,也露出了疑问的神情。那中年妇女松了口气,似乎看到一线希望。又有人叫道:“我发现一个问题,你们看洪水都已经盖过树叶了,怎么可能只淹到画面上这位母亲的腰部呢?”中年妇女更高兴了,带有一丝开导的语气说:“对呀,怎么会这样呢!你认真想一想啊!”有人不以为然地说:“树叶比较远嘛,可能远处的水深呀!”

观众们议论了几句,找不出更合理的解释,也就走开了。直到傍晚,中年妇女一直寸步不离地守在那里,现在的她和那幅画一样,孤零零地待在一个角落,没有人愿意多看一眼。

展厅的广播响起来,画展就要结束了。这时,中年妇女像是终于下定了决心,快步走到展厅中央,挡在准备离去的观众前面,大声说道:“各位先生女士,请允许我耽搁你们几分钟时间,解释一下这幅画好吗?”

观众都停住脚步,诧异地望着她。中年妇女说:“我就是这幅画的作者,画面上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画面中的母亲就是我,那个孩子也就是我的儿子。”观众们顿时安静下来,静静地听着下文。

中年妇女回忆起了那个永生难忘的场景:“当时,大水铺天盖地涌来,连一些房屋都被淹没了,何况是人?为什么画面上的洪水只到达我的腰部呢,因为我的下面有一个人在用肩膀驮着我,他就是我的丈夫,我孩子的父亲!我骑在丈夫的脖子上,他那样顶着我,在水底一步步地走着把我和孩子送上一个高坡,他却消失在水中,再也没有上来……现在,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要把自己和孩子从画面上涂掉了吧?因为,这幅画的主角不是我们,而是孩子他爸……”

历代尊师故事

唐太宗尊师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少有的明君,他懂得国家要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搞好子女教育非常重要,认为教诫太子诸王是“当务之急”。因此,他给几个儿子选择老师都是德高望重、学问渊博的人。而且,一再告诫子女一定要尊重老师。

一次,太子的老师李纲因患脚疾,不能行走。怎么办呢?在封建社会里面,后宫森严,除了皇帝和他的后妃、子女可以坐轿后,其他官员不要说坐轿,就是出入也是诚惶诚恐的。唐太宗知道后竟特许李纲的轿进宫讲学,并诏令皇太子亲自迎接老师。

后来,唐太宗又叫礼部尚书王圭当他第四个儿子魏王的老师。有一天,他听到有人反映魏王对老师不尊敬。唐太宗十分生气,他当着王圭面批评儿子,说:“以后你每次见到王圭,如同见到我一样,应当尊敬,不得有半点放松。”从此,魏王见到老师王圭,总是好好恭迎,听课也认真了。

由于唐太宗家教很严,他的几个儿子对老师都很尊敬,从不失礼。唐太宗教子尊师也被后人传为佳话。

程门立雪

北宋时期,福建将东县有个叫杨时的进士,他特别喜好钻研学问,到处寻师访友,曾就学于洛阳著名学者程颢门下。程颢死后,又将杨时推荐给其弟程颐。

杨时那时已40多岁,学问也相当高,但他仍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尊师敬友,深得程颐的喜爱,被程颐视为得意门生,得其真传。

一天,杨时同一起学习的游酢向程颐请教学问,正赶上老师正在屋中打盹儿。杨时便劝告游酢不要惊醒老师,于是两人静立门口,等老师醒来。一会儿,天飘起鹅毛大雪,越下越急,杨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游酢实在冻得受不了,几次想叫醒程颐,都被杨时阻拦住了。直到程颐一觉醒来,才赫然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从此,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杨时不负众望,终于成为一个有大学问的人。

敬爱师长名言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老舍

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

——亚米契斯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

——萨克雷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美好的人,这就是母亲。

——奥斯特洛夫斯基

就是在我们母亲的膝上,我们获得了我们的最高尚、最真诚和最远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钱。

——马克·吐温

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

——歌德

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

——高尔基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高尔基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万龙孙绕凤池。

——郑板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

同类推荐
  • 心态是健康的良药

    心态是健康的良药

    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人生。现代人们口中常说的一句话是“心态决定一切”,其实,你的心态同样也决定着你的身体健康。所谓健康就是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活动中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而不仅是单纯的没有疾病状态。其实很多时候只是心态问题导致身体或心理上的疾病。因此,只有净化心灵,让心灵的天空清净、明朗,你就可以拥有健康。
  • 趁一切还来得及,做一个快乐的自己

    趁一切还来得及,做一个快乐的自己

    人生在世,谁都希望自己活得幸福,幸福的人生是一次成功的旅行。拥有快乐的心情你就会感到生活的美好,也只有理解了快乐的真谛,才可能拥有真正的幸福人生。会享受人生的人,不会在意拥有多少财富,不会在意住房大小、薪水多少、职位高低,也不会在意成功或失败。
  • 说好难说的话

    说好难说的话

    本书总结了50多种人们在工作、生活、社交中经常遇到的说话困境和窘境,深入分析了这种情况形成的原因,探讨应对这种问题的方法,提供在这种情况下把话说好的各种对策,帮助读者提高说话能力和技巧,在困难时用语言化解矛盾,避免误会,实现目的,走向成功人生。
  • 西游记:演绎的人生智慧

    西游记:演绎的人生智慧

    通过对《西游记》的故事情节、艺术形象、人物的语言行动以及文本所展示的内容等方面的关照,探讨其中深含的思想哲理及人生智慧,挖掘其哲学和智慧层面的价值和意义所在,提供一个对《西游记》除却文学艺术视界之外的、文化与生活智慧角度的考察与评析,开拓其作为经典艺术作品的当代现实意义。
  • 哈佛精英课

    哈佛精英课

    本书基于以上对哈佛校训的认知,在研究了哈佛校史和近百个哈佛人物的思想、生平的基础上编著而成。书中从八个方面分别阐述了由哈佛校训生发出的哈佛理念、哈佛精神:重视传统、追求真理、崇尚自由、独立思考、创新精神、拥有梦想、精英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其中每个主题又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加以阐释,为读者引发出23种启示。本书在编写上注重借助发生在哈佛人身上真实、通俗的事例,阐述其对青少年人生成长的教义。那么,现在就请您打开本书,随我们开始一次精彩的哈佛之旅吧!
热门推荐
  • 相公我们穿吧

    相公我们穿吧

    本姑娘我有一个很、很、很俗气的名字——徐若溪。俗话说:我的命运我做主,但这名字却也不是我能定的。听说本来挺好听的啊,都怪上一辈迷信,不然本姑娘我也不用那么大众。有一天,姑娘我捡到了一只小猫,小猫带着一个小孩,傻嘟嘟的可爱样。不过这小孩不好养啊,养了一年而已,就变得像狐狸一样奸诈。话说那天相亲,相着相着就到古代去了。说白了,就那臭小子搞得我和老妈都穿了。不过姑娘我又穿回来了。后来又穿回去了。对此,我只想说:“相公,我们穿着玩吧。”
  • 修仙问情

    修仙问情

    终于还是走到了尽头,弥留,难舍?眷恋?还是厌倦?行在人世间,魂魄还是不得安放,尘世已不在喧嚣,静静的,静静的,不知是我在看他们,还是他们在看我。归去,归去,大梦千古。
  • 不可不知的万事由来

    不可不知的万事由来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的坎坷。每一次的成功,也许都要经历唐僧取经般的九九八十一难。如果我们的生命真有无限长的话,即使把所有的路都走一遍都无所谓,但事实是生命有限,人生苦短,人生真正能够做事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鉴于此,我们编著了这套《不可不知丛书》,作为读者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和激励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 诸天神祭

    诸天神祭

    传说,在远古时期,武道文明昌盛,强者辈出,诸天掌道,大能无数,然,不知为何,远古诸天在这时代发生惊天动地的大战,这一战至使天塌地陷,无数世界崩塌,万千生灵也因此遭受苦难,尸骨堆积成山,无数年之后,天穹之上,诸天隐没,神灵不现,在时间的长河中,成为下界之人所仰望的传说。天宇大陆,武道为尊,强者傲视天地,开山裂石,怒其血流成河,山河破碎,万元颤动,笑临寰宇,傲视天地,弱者为蝼蚁,遭受欺莫,地位低下。大陆上,武者修炼天地元力,掌天地大势,修无上天道,踏上大道修行,腥风血雨,刀剑成林。
  • 通灵师奚兰

    通灵师奚兰

    “龙家奇术,传儿不传女!”龙奚兰就因为这条祖上的规矩,穿了男装十七载,终于成为名噪一时的通灵师。为了寻找离家数年的娘亲,她孤身一人来到京城,却因为一个红衣女鬼的出现,把自己卷进了一系列的诡案之中。他是皇上最宠爱的第七子,亦是京城女子倾慕的对象。但是“本王不信鬼神,所有的凶案,都必定有个真凶!”誓要铲除文国全部污秽迷信之人的胥王,怎么可能想到,自己竟然娶了个通灵师?鬼宫怪事,僵尸叛军,迷魂小妖……从此以后,各路妖魔鬼怪粉墨登场,王爷,你还信不信?
  • 职场谈星:火象篇

    职场谈星:火象篇

    如果你热情似火,性格奔放、是个急性子,那你可能是个火象星座的家伙,白羊座、狮子座or射手座?这样的你在职场上可能因为勇于开拓、对工作保持高度热情而受到老板的赏识,也可能因为做事莽撞、容易冲动而惹恼了同事。
  • 弑神咒

    弑神咒

    乾符——乾为天,布阵;坤符——坤为地,结界;震符——震为雷,雷动;巽符——巽为风,御风;坎符——坎为水,凝水;离符——离为火,引火;艮符——艮为山,负重;兑符——兑为泽,束缚;
  • 流星蝴蝶谷

    流星蝴蝶谷

    传闻流星蝴蝶谷的主人是四个女人,是四个绝艳又心狠手辣的女人。他们从五湖四海而来,却因同是天涯受伤人而聚首,每一个女人都背负着一段放不下的深情,他们狠毒,但同时他们又是那么凄美……
  • 左手相亲,右手相爱

    左手相亲,右手相爱

    某女默念:凌小受,我要上你、要上你、上你……某男(笑眯眯):你要上什么?某女(抱头,窜):我、我要上班!我的左手旁边是你的右手——相亲,闪婚,相爱。这是一个闷骚装X的伪淑女,与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扑倒与被扑倒、调戏与反调戏的故事。
  • 原来袁世凯

    原来袁世凯

    他推崇西方文明,却拥有十房妻妾;他倡导教育改革,却相信儒学在控制民众方面的道德力量;他力行维新立宪,却出卖戊戌维新派;他掌握大总统权柄,却又迷恋皇帝宝座;他签订“二十一条”,却提倡国货,实行“国有主义”;他背叛共和,却推行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教育制度……袁世凯的一生,浓缩了中国近代历史的激变与冲突,中与西、新与旧、强与弱、保守与进步、封建与民主……功与过,是与非,本书以详尽、充实的史料,一分为二,冷静客观的视点,抽丝剥茧,剔抉真伪,为你呈现袁世凯的历史真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