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09800000018

第18章 书证篇

【解题】

这篇《书证》,是颜之推对经、史文章等所作的零星考证,一共有四十七条,汇集成为《家训》中文字最长的一篇。其中多数考证表明他在文献、训诂等学问上确有较高的水平,对今天研究这些学问的专家特别有参考价值;其他读者也可学习颜氏的严谨治学精神。

【原文】

太公《六韬》①,有天陈、地陈、人陈、云鸟之陈。《论语》曰②:“卫灵公③问陈于孔子。”《左传》:“为鱼丽④之陈。”俗本多作“阜”旁⑤车乘之“车”。案诸陈队,并作陈、郑⑥之“陈”。夫行陈之义,取于陈列耳,此“六书”⑦为假借也。《苍》、《雅》⑧及近世字书,皆无别字,唯王羲之《小学章》独“阜”旁作“车”。纵复俗行,不宜追改《六韬》、《论语》、《左传》也。

【注释】

①《六韬(tāo)》:我国古代兵书,相传是西周初年吕望即姜太公所作,其实应是战国时人依托于他的作品。《隋书·经籍志》:“太公《六韬》五卷《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②《论语》曰:见于《论语·卫灵公》。③卫灵公:春秋后期卫国的国君,他曾向孔子请教战陈之事。④《左传》:这见于《左传·桓公五年》。鱼丽是当时战陈的名称。⑤“阜”旁:即过去左边偏旁“阝”。⑥陈、郑:春秋时期诸侯国名,陈的都城宛丘即今河南淮阳,郑的都城新郑即今河南新郑。⑦六书:古人分析汉字造字的理论,即把汉字的结构分析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类型,叫“六书”。⑧《苍》、《雅》:《苍颉篇》和《尔雅》,西汉后期出现的字书和训诂书,前者《仓颉篇》久已失传。

【译文】

姜太公的《六韬》里,说到天陈、地陈、人陈、云鸟之陈。《论语·卫灵公》里说:“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左传·桓公五年》里有“为鱼丽之陈”的话。一般的流传俗本大多数是将以上几个“陈”字,写作“阝”偏旁加上“车乘”的“车”即“阵”字。据考查,表示各种军队陈列队伍的“陈”,都写作“陈、郑”的“陈”字。所以叫行陈,是取义于陈列,将“陈”写作“阵”,这在六书中属于假借法。《苍颉篇》、《尔雅》和近代的字书,“陈”都没有写成别的字,只有王羲之的《小学章》是将“陈”字写作“阝”旁加上“车”字,成了“阵”字。即使今人流俗通行这种写法,也不该反过来改动《六韬》、《论语》、《左传》等古书。

【原文】

“也”是语已及助句①之辞,文籍备有之矣。河北经、传②,悉略此字。其间字有不可得无者。至如“伯也执殳”③,“于旅也语”④,“回也屡空”⑤,“风,风也,教也”⑥,及《诗传》⑦云“不戢,戢也;不傩⑧,傩也”,“不多。多也”如斯之类,傥削此文,颇成废阙⑨。《诗》言:“青青子衿”⑩,《传》曰:“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服。”按古者斜领下连于衿,故谓领为衿,孙炎、郭璞注《尔雅》,曹大家注《列女传》,并云:“衿,交领也。”邺下《诗》本既无“也”字,群儒因谬说云:“青衿、青领,是衣两处之名,皆以青为饰。”用释“青青”二字,其失大矣。又有俗学,闻经、传中时须“也”字,辄以意加之,每不得所,益成可笑。

【注释】

①语已:即语尾,一句话说完。助句:语助词。②河北:黄河下游的河北广大地区,也就是南北朝时北方的统治中心地区,当时通行的经、传和江南通行的在文字上有些出入。经传:儒家典籍经与传的统称。③伯也执殳(shū):见《诗·卫风·伯兮》,说伯拿着殳,殳是古人撞击用的长柄兵器。伯:指兄弟排行,伯为老大。④于旅也语:见《仪礼·乡射礼》,说乡射礼毕后才可以言语。⑤回也屡空:见《论语·先进》。空是匮乏,贫穷。回:指颜回,孔子学生。⑥风,风也,教也:第一个“风”,指《诗经》的十五《国风》;第二个“风”字读去声,通“讽”,劝告的意思。⑦《诗传》:《诗》的毛氏传。⑧戢:收藏。傩:今本作“难”。⑨废阙:缺漏,此指句子不完整。⑩衿(jīn):衣的交领。又指古代读书人穿的衣服。孙炎:三国时曹魏人,曾注《尔雅》,久已失传。郭璞:西晋人,今通行的《尔雅》就是他的注本。曹大家(ɡū):东汉时史学家班固之妹班昭,有才学,曾续成班固未写完的《汉书》,并是汉和帝的皇后的老师,因为她的丈夫姓曹,人们称他曹大家。这里“家”字通“姑”,也就是曹大姑。《列女传》:西汉刘向编辑的古代妇女的事迹,多数在当时是认为好的,也有少数算是坏的,后人还有所增补,书今存,但班昭的注久已失传。交领:古代交叠于胸前的衣领。邺下《诗》本:即前面所说的河北本。“青青”:指“青青子衿”的“青青”,认为一个“青”指“青衿”,一个“青”指“青领”。俗学:世俗流行之学。此指盲从世俗流行之学的人。

【译文】

“也”字是用在语句末尾做语气词或在句中做助词,文章典籍常用这个字。北方的经书传本中大都省略“也”字,而其中有的“也”字是不能省略的,比如像“伯也执殳”,“于旅也语”,“回也屡空”,“风,风也,教也,”以及《毛诗传》说:“不戢,戢也;不傩,傩也。”“不多,多也。”诸如此类的句子,倘若省略了“也”字,就成了废文缺文了。《诗·郑风·子衿》有“青青子衿”之句,《毛诗传》解释说:“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服。”据考证:在古代,斜的领子下面连着衣襟,所以将领子称作“衿”。孙炎、郭璞注解《尔雅》、曹大家班昭注解《列女传》,都说:“衿,交领也。”邺下的《诗经》传本,就没有“也”字,许多儒生因而错误地认为“青衿,青领,是指衣服的两个部分的名称,都用‘青’字来形容。”这样理解“青青”两个字,实际上是大错特错。还有一些平庸的学子,听说《诗经》传注中常要补上“也”字,就随意添补,常常补充的不是地方,实在是可笑。

【原文】

《后汉书》①:“酷吏樊晔为天水②太守,凉州③为之歌曰:‘宁见乳虎穴,不入冀府寺④,”而江南书本“穴”皆误作“六”,学士因循,迷而不寤⑤。夫虎豹穴居,事之较⑥者,所以班超云⑦:“不探虎穴,安得虎子?”宁当论其六七耶?

【注释】

①《后汉书》:此见于《后汉书·樊晔传》。②天水:汉代的郡,治所冀县在今甘肃天水西北。③凉州:东汉时的州,天水郡在其境内,治所陇县即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④乳虎:正在哺乳的母虎,性情特别凶猛。冀府寺:在天水郡治所冀县的太府官署。府寺:官员办公的官署。⑤寤:通“悟”。⑥较:彰明较著,很明显。⑦班超云:这见于《后汉书·班超传》。

【译文】

《后汉书·酷吏传》记载:“酷吏樊晔为天水郡太守,凉州人给他编了首歌说:‘宁见乳虎穴,不入冀府寺。’”江南的《后汉书》底本和副本,都将“穴”字误写成“六”字,有些学者沿袭了这个错误,而不觉察。其实,虎豹住在洞穴中,这是很明显的事情,所以班超说:“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怎么会去计量乳虎是六个还是七个呢?

【原文】

客有难主人曰:“今之经典,子皆谓非,《说文》所言,子皆云是,然则许慎胜孔子乎?”主人拊掌大笑,应之曰:“今之经典,皆孔子手迹耶?”客曰:“今之《说文》,皆许慎手迹乎?”答曰:“许慎检以六文①,贯以部分②,使不得误,误则觉之。孔子存其义而不论其文也。先儒尚得改文从意,何况书写流传耶?必如《左传》止戈为武,反正为乏,皿虫为蛊,亥有二首六身之类,后人自不得辄改也,安敢以《说文》校其是非哉?且余亦不专以《说文》为是也,其有援引经传,与今乖者,未之敢从。又相如《封禅书》曰:‘导一茎六穗于庖,牺双觡共抵之兽③,此导训择④,光武诏云:‘非徒有豫养导择之劳,是也。而《说文》云:‘是禾名。’引《封禅书》为证;无妨自当有禾名,非相如所用也。‘禾一茎六穗于庖,’岂成文乎?纵使相如天才鄙拙,强为此语,则下句当云‘麟双觡共抵之兽,’不得云牺也。吾尝笑许纯儒⑤,不达文章之体,如此之流,不足凭信,大抵服⑥其为书,隐括⑦有条例,剖析穷根源,郑玄注书,往往引以为证;若不信其说,则冥冥不知一点一画,有何意焉。”

【注释】

①六文:即六书。古人分析汉字的造字方法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②部分:指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首创的部首编排法。③导:通选择。庖:厨房。牺:宗庙祭祀的牲畜。觡:骨角。抵:本,指角的底部。④导择:二字连文为义,即选择的意思。⑤纯儒:纯粹的儒者。这里指专于文字训诂。⑥大抵:表示总括一般情况。服:佩服。⑦隐括:也作隐栝,矫正竹木弯曲的器具。引申为修改、订正之意。

【译文】

有位客人责难我说:“现在经典中对文字的解释,你认为有很多错误,而《说文解字》对文字的解释,你认为都是正确的,这样的话,那么许慎比孔子高明吗?”我拍掌大笑,回答说:“现在的经典都是孔子的手迹吗?”客人反问道:“现在的《说文解字》都是许慎的手迹吗?”我回答说:“许慎根据六书来分析字形解释字义,将文字按部首分类,使文字的形、音、义准确无误,即使错了的,也能准确发现错在何处。孔子校订经书,只保存经文的大义宗旨,而不推究文字。以前的学者尚且还用改变字形的办法来附会文意,至于流传抄写过程中的错误就更多了。除非像《左传》中认为武字是由‘止’‘戈’组成,‘正’字反过来就是‘乏’,‘蛊’字是由‘皿’‘虫’组成,‘亥’字是由‘二’和‘六’组成,像这样对文字的分析解释,后人已无法随意改变,又怎么敢用《说文解字》去考订这种说法的是非呢?同时,我也不认为《说文解字》是完全正确的,书中引用的典籍原文,如果与现在通行的典籍有出入,我也不敢盲从。例如:司马相如的《封禅书》说:‘导一茎六穗于庖,牺双觡觡共抵之兽。’这句话中的‘导’是选择的意思,光武帝下诏书说:‘非徒有豫养导泽之劳。’其中的‘导’字也是选择的意思。而《说文解字》却解释说:‘是禾名’。并且引用了《封禅书》作为例证;也许有一种谷物名叫‘’,但并不是司马相如《封禅书》中的‘导’字。如果按照许慎的理解,‘禾一茎六穗于庖’难道还成为一句话吗?即使司马相如天生愚蠢,生硬地写出这句话,那么下句就不应该是‘牺双觡共抵之兽’,而应该是‘麟双觡共抵之兽’,以此求得上下句词义、词性的对应。我曾经笑话许慎是个纯粹的书生不了解文章的体裁,像这一类的引证,就不足以遵从信服。我大致信服《说文解字》对文字的解说。书中将文字按部首排列,分析字的形体,探求,字的本义,郑玄注释经书,常常引证《说文解字》作为论据;如果不相信许慎的学说,就稀里糊涂,不知道一点一划有什么意义。”

同类推荐
  • 脉经

    脉经

    脉学是中国医学的卓越成就之一。魏晋以前,脉学史料已经相当丰富。《脉经》编纂了从《黄帝内经》以来,直到华佗,有关脉学的经典理论和重要方法,各按类别递相依次排列,对中国公元3世纪以前脉学进行总结,并作了发挥。
  • 汉书(中华国学经典)

    汉书(中华国学经典)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历班彪、班固、班昭、马续而成书,洋洋洒洒,文采风流,记事准确,不偏不向,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历来为史家所推崇。中国五千年文化的接续性就体现在有一部贯穿的二十四史,而列朝正史都仿《汉书》体例,可见《汉书》之重。好多的典故出于其中,学术文章层出不穷……不读《汉书》,不知《汉书》的魅力。
  •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古文观止)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古文观止)

    长期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孕育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增长了人们的智慧,也不断推动着人们对自己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今天,我们少年儿童一代能对民族文化的精粹部分有所了解,将有利于他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也是使他们能受益终身的最基本的启蒙教育和素质教育。
  • 经学博采录

    经学博采录

    《经学博采录》记载和评述了乾嘉道咸间各经学家的生平及其学术成就,收罗甚博。此次整理本以《辛巳丛编》6卷本为底本,以《续修四库全书》影印的光绪八年《敬跻堂丛书》12卷本对校,并以广雅书局校抄本参校。
  • 楚辞

    楚辞

    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及浪漫主义文学源头。朴素的言辞,还原激扬悲慨的民风;敬畏的情思,激荡豪迈徜徉的英歌;旖旎的心绪,歌咏唯美温柔的多情。
热门推荐
  • 霸道见野蛮

    霸道见野蛮

    引一群流氓让他们各自丢了自己珍惜已久的初吻。好友I变情敌,他(她)又该怎样去解决???
  • 竹马别跑,萌宠小情人

    竹马别跑,萌宠小情人

    分开十年之久(有木有想到陈奕迅的十年,纯属巧合。),再次见面,撞了个满怀,某女:“你谁呀你”某男:“你未来老公。”某女:"你不会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想疯了吧。“某男:“既然如此,本帅哥就勉为其难的做一次天鹅好了。我不介意别你吃。”某女:“……”再次见面,某男看见自家女人和野男人亲亲我我,某男发怒了,抓着她的手,把她带到墙角,霸气炫酷拽的来了一个壁咚,吻得某女眼冒金星。某男,走前只留下一句“这是为夫给你的惩罚。”回过神来的某女:“臭流氓,姐保留几十年的初吻,就这样没了。”这是一个你追我赶,你杀我逃的故事,也是一个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故事。
  • 男人的肋骨

    男人的肋骨

    《男人的肋骨》以两广手信之一金银肝为例,娓娓道来食材的制作、吃法、味道和奇遇。读之,与文中描写的众生一样,垂涎不止,起卧不安。老男人吃风情万种的金银肝:“发觉有人艳羡,那老男人越吃越发心满意足,越发嚼得咂咂有声,越发喝得咕噜生响。活脱脱一副镶了金牙就特别爱笑,戴了手表就特别爱撸袖子的表情。”
  • 不朽圣皇

    不朽圣皇

    何谓永恒?不死不灭!万劫不磨!天地崩而独存!宇宙灭而独生!便谓之永恒!!!圣尊李长生,在跨出修行路的最后一步时,渡劫失败,机缘之下,重回少年时代,再活一世!这一世,他重踏修行路,定要畅意纵横,喝最烈的酒,拥最美的女人,斩最可恨的敌人,一路踏歌而上,重临至高巅峰,只手攫永恒!!!
  • 网游之贴身高手

    网游之贴身高手

    一个走投无路的大学青年,一款史无前例的游戏。莫名其妙的将自己卖身给美丽少女,从此人生开始变得不再一样。
  • 游戏一场何必当真

    游戏一场何必当真

    “爱”在我的概念里它如此虚伪,一直以来都看不到它的存在,人们给它穿上不计其数,镶嵌价值连城珠宝的衣服,戴上无与伦比皇冠,于是就成为所有人伤心、开心的理由,简直是荒谬!
  • 东征纪行录

    东征纪行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世界科普故事精华:科学之谜故事卷

    世界科普故事精华:科学之谜故事卷

    本书涉及的科普知识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知识性、前沿性、可读性和系统性, 是我们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谱读物, 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鬼面王爷:废材王妃要逆袭

    鬼面王爷:废材王妃要逆袭

    21世纪金牌杀手加野战队首席军医宛清如,因为一颗子弹‘壁咚’一下重生成了凤焱王朝镇北大将军家嫡女。重生第一天就在棺材里醒来,悲催的发现自己是一个被将军府抛弃,和死人成亲的11岁孤女。既然,老天再给了她一次活命的机会,她会让那些曾经欺负过原主的人,都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比财富?她有虚拟交易平台。比家世?假死的夫君放那是摆设吗?比智慧和武力?一个暗杀,一把毒针,趁你病直接要你命。那个谁,不是一直都在假死吗?咱们过来把这婚契说道说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她也二八之龄一朵花了,可不能让这头老牛就给这样‘壁咚’了。天呐!这还要不要脸?这个男人,既想要她,又想要天下,他怎么不死‘si’呢?
  • 俊呆书生和两面烈女

    俊呆书生和两面烈女

    她是一个普通女孩,因为一段未了的情缘穿越到古代,碰上了一个呆呆的书生,怎么那么让人头疼啊?某女看着那个号称聪明绝顶,饱览诗书的金书生,满脸的无奈,说道:“她这是在向你告白呢!”某书生还是一愣一愣的,随便的应了一声:“哦!”某女真想一拳打在他的脸上,但心里居然隐隐有些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