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09100000012

第12章 檄移

【原文】

震雷始于曜电,出师先乎威声。故观电而惧雷壮,听声而惧兵威。兵先乎声,其来已久。昔有虞始戒于国,夏后初誓于军,殷誓军门之外,周将交刃而誓之。故知帝世戒兵,三王誓师,宣训我众,未及敌人也。至周穆西征,祭公谋父称“古有威让之令,令有文告之辞”,即檄之本源也。及春秋征伐,自诸侯出,惧敌弗服,故兵出须名。振此威风,暴彼昏乱,刘献公之所谓“告之以文辞,董之以武师”者也。齐桓征楚,诘①苞茅之阙;晋厉伐秦,责箕郜之焚。管仲、吕相,奉辞先路,详其意义,即今之檄文。暨乎战国,始称为檄。檄者,皦②也。宣露于外,皦然明白也。张仪《檄楚》,书以尺二,明白之文,或称露布,播诸视听也。

【注释】

①诘:责问。②皦:明白。

【译文】

雷声的震动是从光耀的闪电开始的;军队的出征,要首先传出其威武的声势。因此,看到闪电就害怕巨雷,听到声势就害怕军威。军事行动首先要传出声威,这在很久以前就有了。相传从有虞氏开始就有警诫国内百姓的了,夏后氏已开始训练军队,殷代帝王们也曾在军门外训示百姓,周代帝王在交战之前对军队进行过宣誓。由此可见,无论有虞氏的警戒士兵,还是夏、商、周的训练部队,都只是宣传教育自己的民众,还没有用到敌人身上去的。到周穆王西征犬戎时,祭公谋父提出:“古代有威严地谴责敌人的训令,有诰诫对方的文告。”这就是檄文的源头了。到春秋时期,众多的征伐都是因为诸侯发起的,一方恐怕对方不服,所以出兵必须有一定的名义,用以振奋自己的威风,揭发对方的错误;这也就是刘献公所说的:“一方面用文辞告诫对方,一方面用武力强迫对方。”春秋时齐桓公征讨楚国,就首先责问楚国不进贡茅草等罪过;晋厉公讨伐秦国,曾斥责秦国侵挠焚烧晋国箕、郜等地的罪行;齐国的管仲,晋国的吕相,在齐、晋两国出兵之前就向敌国指责。仔细述说指责的意义,这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檄文了。到了战国时期,才正式称这种文辞为“檄”。所谓“檄”,就是明白的意思,就是把问题宣扬揭示出来,使人们都明明白白。张仪的《为文檄告楚相》,是一尺二寸长的简书,因为是明白昭著的文字,所以有的人把这个称为“露布”,用以扩大视听。

【原文】

夫兵以定乱,莫敢自专,天子亲戎,则称“恭行天罚”;诸侯御师,则云“肃将王诛”。故分阃①推毂,奉辞伐罪,非唯致果为毅,亦且厉辞为武。使声如冲风所击,气似欃枪②所扫,奋其武怒,总其罪人,征其恶稔之时,显其贯盈之数,摇奸宄之胆,订信慎之心,使百尺之冲,摧折于咫书;万雉之城,颠坠于一檄者也。观隗嚣之《檄亡新》,布其三逆,文不雕饰,而辞切事明,陇右文士,得檄之体矣?陈琳之《檄豫州》,壮有骨鲠③;虽奸阉携养,章实太甚,发邱摸金,诬过其虐,然抗辞书衅,皦然露骨矣,敢指曹公之锋,幸哉免袁党之戮也。钟会《檄蜀》,征验甚明;桓公《檄胡》,观衅尤切,并壮笔也。

【注释】

①阃:城郭的门。②欃枪:指彗星。③骨鲠:耿直。

【译文】

出兵是平乱的重大事件,任何个人都不敢自作主张。即使皇帝亲自出征也要说,他是“恭敬地执行上天的惩罚”;诸侯用兵,就说他是按照帝王之命来进行诛伐的。所以,古代帝王遣将出征时,不仅亲自推车送行,还要授给将领处理都城之外的军事大权。依靠正直的言辞去讨伐敌人,不仅要使自己的行动果敢坚毅,并且要用有力的檄文,形成强大的威力;使讨伐敌人的声威如暴风袭击,气势如彗星横扫,振奋全军将士的军心,聚集到被讨伐的敌人身上,说明敌人的罪恶已到了必须惩罚的时候,显示出敌人恶贯满盈的气数,用以动摇作恶者的胆量,稳定顺服者的决心;使敌人的百尺战车最后能够被咫尺檄文摧毁,万丈城墙,被一纸檄文推倒。东汉隗嚣的《移檄告郡国》,列举王莽“逆天”、逆地”、“逆人”三大罪状。它的文字不加雕饰,但用辞确切,事理明显,这说明隗嚣门下的文士,已掌握檄文的基本体制了。汉末陈琳的《为袁绍檄豫州》,写得理直气壮。虽然其中骂曹嵩是宦官的养子等,对其隐密充分进行揭露;说曹操设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从事挖坟盗墓活动,却有点诬过其实了,但能以直接的文辞写其罪过。他揭露出来敌人的罪状就十分明白了。陈琳敢于对着曹操的锋芒,幸而后来竟免于被曹操当做袁绍的党羽而杀掉。魏国钟会的《移蜀将吏士民檄》,用历史事实作证验,也讲得很明白。东晋桓温的《檄胡文》,更为着眼于敌人的罪恶。以上这些,都是写得很有力的檄文。

【原文】

凡檄之大体,或述此休明,或叙彼苛虐。指天时,审人事,算强弱,角权势,标蓍龟于前验,悬鞶①鉴于已然,虽本国信,实参兵诈。谲诡以驰旨,炜晔②以腾说。凡此众条,莫之或违者也。故其植义扬辞,务在刚健。插羽以示迅,不可使辞缓;露板以宣众,不可使义隐。必事昭而理辨,气盛而辞断,此其要也。若曲趣密巧,无所取才矣。又州郡征吏,亦称为“檄”,固明举之义也。

【注释】

①鞶:古代束衣的大带。②炜晔:光辉的样子。

【译文】

檄文的主要写作特点,或者是表明我方的美善兴盛,或者是述说敌方的苛刻残暴;指明天道,分析人事,计算强弱,衡量权势;引用以前的事情来预测敌方失败的命运,举事例来警告对方以鉴戒。这样说虽要本于国家的信用,其实要加上用兵的计谋。用巧诈之辞来宣传自己的意旨,用光明而正大的言辞来宣扬自己的主张。以上几点,是所有的檄文都不能违背的。因此,檄文的写作,无论确立意义或运用文辞,都必须坚强有力。插上羽毛的檄文是表示紧急,就不能把文辞写得过于松缓;敞露简板向大众宣传的檄文,就不应把意义写得隐晦不明。必须把事理写得清楚明白,气势旺盛而文辞果断,这就是写作檄文的基本要点。如果卖弄曲折之趣,细密之巧,这种才能对檄文来说,就是不可取的。此外,州郡征召官吏的文书,也叫做“檄”,这也是取公开推举的意思。

【原文】

移者,易也,移风易俗,令往而民随者也。相如之《难蜀老》,文晓而喻博,有移檄之骨焉。及刘歆之《移太常》,辞刚而义辨,文移之首也;陆机之《移百官》,言约而事显,武移之要者也。故檄移为用,事兼文武;其在金革,则逆党用檄,顺命资移;所以洗濯民心,坚同符契,意用小异,而体义大同,与檄参伍①,故不重论也。

【注释】

①参伍:错综比较作为验证。

【译文】

所谓“移”,就是转变;就是移风易俗,发出命令老百姓就随从执行。西汉司马相如的《难蜀父老》,文辞明白而比喻广博,已具有移和檄的特征。到东汉刘歆写的《移太常博士书》,文辞有力而意义明辨,这是政治方面最早的一篇移文。西晋陆机的《移百官》,言辞简约而叙事明显,这是军事方面一篇重要的移文。所以,檄和移通用于政治和军事两个方面。在军事上,对敌对的一方用檄,对顺从的人则用移。用移文来统一老百姓的思想,使上下各阶层牢固一致。移和檄的意思和运用虽然稍有不同,但体制和基本意义是大致相同的;移文的情况和上述檄文比较接近,所以就不再重复论述了。

【原文】

赞曰:三驱弛网,九伐先话。鞶鉴吉凶,蓍龟成败。

惟压鲸鲵①,抵落蜂虿。移风易俗,草偃风迈。

【注释】

①鲸鲵:在此比作坏人。

【译文】

总之,好像从三面驱赶禽兽,而要把捕网的一面放松;对各种罪人的征伐,先要用檄文声讨。檄文要像明镜一样照清事物的吉凶,像占卜一样向敌人表明其结果的成败。要狠狠打击罪魁祸首,消灭那害人的毒虫。移文确实可以移风易俗,就如革顺风而倒伏的样子一样。

同类推荐
  •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早期中国医学的理论典籍,后世简称之为《内经》,堪称中华医学的源头活水。它成为中国医学发展的理论源薮,是历代医学家论述疾病与健康的理论依据。
  • 韵府词库

    韵府词库

    《韵府词库》是作者花费近十年心血,在有关资料及工具书上选取六千余个韵单字,搜集古今汉语词典、词组约二十六万个汇编而成,为广大爱好作诗填词的读者及苦于汉语词组搭配检索的读者提供了方便。
  • 萤窗清玩

    萤窗清玩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曾国藩全书(第四卷)

    曾国藩全书(第四卷)

    讲述了曾国藩,晚清第一名臣,被誉为官场楷模、千占完人。他倡导西学,开启同光中兴,扶晚清王朝六十余年而不倒,被视为朝廷中流砥柱。伟人毛泽东云: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可见其影响之大。
  • 元曲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

    本书从明清画集如《唐诗画谱》、《诗余画谱》、《古今名家画稿》等书中挑选出与元曲意境相合的画89幅,相互配合。收录了伯颜的《喜春来》、关汉卿的《大德歌》等三百首元曲。
热门推荐
  • 安入她心

    安入她心

    她,一直是一个安静的女孩子,学习的时候认真,课余也很文静。如果没有身边的死党闺蜜,她甚至能再安静些。他,一直都在暗恋着她,却一直不敢说出口,只能默默的放在心里。但故事却不在他们两个人之间发生。他,是省城的公子哥,学习成绩还算过得去,没有谁知道他为什么来到这个学校,但能从省城“下放”过来,肯定不会是什么好学生。但就是这个公子哥,给一直都很文静的她带来了变化,以至于,老师也不得不另眼相看。还好,有暗恋她的那个他,以及一直在她身边叽叽喳喳的闺蜜。故事没有什么好坏,谈情说爱也没有什么对错,校园里也不会有什么是非。青春就是这样,说走过了,也就走过了。重要的是,回想起来,记忆里是否有一个人。
  • 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

    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溶溶琥珀流匙滑

    溶溶琥珀流匙滑

    乾隆得到一颗天界的琥珀,并且带着他剿灭了白莲教的余党,谁知这琥珀富有生命幻化人形伴在其身边,几次乾隆危在旦夕,她都出与援手。乾隆和盐帮帮主程淮秀因处地不同,奈何不能在一起,然而这颗小小的琥珀却有办法……
  • 繁枝

    繁枝

    一切都是从珑珑的课业项目开始的。当忙碌了一天的立蕙被珑珑唤到起居室,观赏他手绘的"家庭树"时,她完全没有想到,那些珑珑用彩笔画出的枝叶里,竟藏着如许多的人和事。
  • 进城淘金

    进城淘金

    改变贫穷,不畏艰难。吞咽盒饭睡工棚,繁累活,全部包揽。思妻恋子,心牵父母,无法相伴,只因为,家贫境困,必须去挣钱。儿女还小,父母年高,靠己穿衣吃饭。铁肩挑起全家担,男子汉,立地顶天。烈日饥寒,脏苦危险,
  • 小心!别让拖延害了你

    小心!别让拖延害了你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拖延往往会让我们为此而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悔恨、愧疚、压力、烦躁、不安……这些消极情绪让人失去斗志、丧失激情、甚至毁了人生。拖延带给人们的是一种极其痛苦纠结的精神折磨,因此超过95%的拖延者都希望能够拒绝这种拖延习性,重新回归正常而规律的生活和工作。尽管人们有心拒绝拖延,但具体实施起来却是困难重重,“拖延”就好比打不死的“小强”,“春风”一吹立即“又生”。为了帮助广大拖延者成就更精彩的人生,本书紧扣拖延症的心理成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不少战胜拖延的方式和方法,意在为广大拖延症患者带来福音。"
  • 我们的冬天哪去了(别让地球抛弃我们)

    我们的冬天哪去了(别让地球抛弃我们)

    臭氧层遭到破坏,地球在发烧!海水在愤怒,冰川的消融和上涨的海水在吞噬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人类的繁荣已激怒了大自然,大自然在惩戒人类,地震、海啸,鱼类的减少以及越来越多的细菌病毒和即将消失的冬天必将改变着人类,改变着人类生存的家园!如果我们人类再不加注意,那么,若干年以后,地球将成为太阳系中又一个火星!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全球气候变暖会影响到每一个人,人类将不得不为此付出代价。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作为地球的主人,就应该好好保护地球,倡导文明城市,只要我们不污染地球环境,不浪费地球的能源,发展清洁能源、倡导低碳生活、发展绿色经济,就能让这个城市变得更绿色、更环保。
  • 地下的河流

    地下的河流

    历史这条平静的大河无声无息的流淌在时间里。我们是如此渺小,无法抗衡自然的报复。我们是如此伟大,改变着生活。力量这是神的恩赐,让我们迄立不倒消失在波涛中;力量这是魔鬼的诱惑,让我们藏匿于地下。高中生唐旭东在暑假路途中为救女神掉进洞穴,醒来却发现自己正被一群人围着。嗨喽?瓦达西哇?“我们已经远离你们这么多年了,还是不愿放过我们吗”“我们不能在被欺骗了,绝对不能让人类知道我们的藏身之处。”我只是为救女神,要不要这么衰?“都给我闭嘴,一头银色老者威严的声音盖过众人嘈杂的议论声。“我有话要跟这个少年讲,没我的命令谁都不准动这位人类少年!”“是,长老。”众人用敬畏的回答.....“芍梓,带他来见我。
  • 永堕幽冥

    永堕幽冥

    回首无涯,永堕幽冥。绚烂无比的魔法;逼人心魄的斗气;无敌天下的武功;漫天飞舞的法宝……构成了一个神魔交战、仙佛纷争、妖鬼肆虐的雄奇世界。谁言英雄,素问红颜,有的尽是心底里埋藏的欲望,所引爆的滔天狂澜。忆往昔峥嵘岁月,幽冥如歌,深渊如画。看永夜在纷争乱世中为大家揭开一个又一个席卷天下的惊天阴谋……
  • 深红之主

    深红之主

    畅饮神血,沐浴荣光,端坐于深红王座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