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07900000011

第11章 泌尿系统疾病(1)

淋证

淋证是指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小腹拘急引痛的病证。西医的泌尿系统感染及结石、前列腺炎、乳糜尿等,可参照本证辨证论治。

一、病因病机

淋证的发生,主要与膀胱湿热、脾肾亏虚、肝郁气滞有关。病位在肾与膀胱。其病机主要是湿热蕴结下焦,导致膀胱气化不利。

若病延日久,热郁伤阴,湿遏阳气,或阴伤及气,可导致脾肾两虚,膀胱气化无权,则病证从实转虚,而见虚实夹杂。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1.临床表现

(1)小便频急、淋沥涩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为淋证之基本特征。

(2)各种淋证又有各自不同的特殊表现:

①热淋:起病多急,或伴发热,小便灼热,尿时灼痛。

②血淋:尿血而痛。

③石淋:小便窘急不能卒出,尿道刺痛,痛引少腹,尿出砂石而痛止。

④膏淋:小便涩痛,尿如脂膏或米泔水。

⑤气淋:脘腹满闷胀痛,小便涩滞,尿后余沥不尽。

⑥劳淋:久淋,遇劳倦、房事即加重或诱发,小便涩痛不显著,余沥不尽,腰痛缠绵,痛坠及尻。

2.诊断

(1)结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尿液检查,可见异常;X线摄片,可发现泌尿系统结石等。

(2)本证临床应注意与癃闭相鉴别。癃闭是以排尿困难,量少或无尿,无尿痛为特征,与淋证不同。

三、辨证施治

1.热淋

【辨证】尿频数,尿道灼热刺痛,尿色黄赤,小腹坠胀,或有腰痛,或有恶寒发热,口苦。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施治】清热利湿通淋。

【方药】八正散加减:萹蓄、瞿麦、金银花、连翘各15g,栀子、木通各12g,滑石、车前草、珍珠草、土茯苓各30g,大黄10g,甘草6g。水煎服。

2.石淋

【辨证】尿中夹有砂石,小便艰涩、刺痛,甚则血尿,或腰腹引痛。舌苔黄腻,脉弦数。

【施治】清热利湿,排石通淋。

【方药】石韦散加减:石韦、冬葵子、瞿麦、车前子各15g,金钱草、滑石各30g,海金砂、木通、鸡内金各12g,甘草6g。水煎服。

【加减】若尿血者,加小蓟、藕节各30g,生地黄15g;兼发热者,加蒲公英30g,黄柏、大黄各12g;病久气虚者,加黄芪20~30g。

3.血淋

【辨证】小便热涩刺痛,尿色紫红,甚则夹有血块,小腹胀满疼痛,或见心烦。舌苔薄黄。

【施治】清热通淋,凉血止血。

【方药】小蓟饮加减:小蓟、藕节、滑石各30g,生地黄、茅根20g,蒲黄、赤芍、牡丹皮、木通各12g,甘草6g。水煎服。

【加减】若久病肾阴亏虚,火旺伤络尿血者,可选用知柏地黄丸加减:生地黄、山茱萸、山药各15g,茯苓、知母、黄柏、牡丹皮、泽泻各12g,旱莲草18g,甘草6g。水煎服。

4.膏淋

【辨证】小便混浊如米泔水,置之沉淀如絮状。上有浮油如脂,或夹有凝块,或混有血液,尿道热涩疼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施治】清热利湿,分清泄浊。

【方药】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减:萆薢30g,石韦20g,黄柏、莲子心、茯苓各12g,车前子、丹参各15g,石菖蒲10g,滑石30g,甘草6g。水煎服。

【加减】若久病肾虚下元不固者,可选用膏淋汤加减:党参、山药各30g,熟地黄、芡实、白芍、菟丝子、山茱萸各15g,龙骨、牡蛎20g,炙甘草6g。

5.气淋

【辨证】小便涩滞,淋沥不宣,少腹满痛。苔薄白,脉沉弦。

【施治】利气疏导。

【方药】沉香散加味:沉香、陈皮各10g,当归、白芍各12g,石韦、王不留行、冬葵子各15g,甘草6g。水煎服。

【加减】久病气虚,不能摄纳,尿有余沥者,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6.劳淋

【辨证】小便不甚赤涩,但淋沥不已,时作时止,遇劳即发,腰酸膝软,神疲乏力。舌质淡,脉虚弱。

【施治】健脾益肾。

【方药】无比山药丸加减:北芪20g,山药、菟丝子、熟地黄、杜仲、肉苁蓉、党参各15g,茯苓、山茱萸、巴戟天、牛膝各12g,泽泻10g,五味子、炙甘草各6g。水煎服。

【加减】若肾阴亏虚者,可配合知柏地黄丸;肾阳虚衰者,可配合右归丸。

四、辅助治疗

1.成药方

(1)分清五淋丸(适用于热淋)。

(2)石淋通片(适用于石淋)。

(3)紫地宁血散(适用于血淋)。

(4)萆薢清丸(适用于膏淋)。

(5)补中益气丸(适用于气淋、劳淋)。

2.验方

(1)地榆30g,大黄、白茅根、萆薢、瞿麦各15g,石榴皮12g,牡丹皮、黄柏、石韦、白槿花各9g,琥珀6g(冲服),甘草5g。水煎服(适用于热淋)。

(2)柴胡、黄芩、车前草、石韦、六一散各30g。水煎服(适用于热淋)。

(3)鸡内金、生甘草梢各9g,金钱草、滑石、白芍各30g,怀牛膝、广地龙各12g,火硝6g(冲服),硼砂4g(冲服),茯苓15g,泽泻、车前子各10g。水煎服(适用于石淋)。

(4)石韦、萹蓄、萆薢、刘寄奴、鸡血藤各30g,茯苓、生地黄各12g,红花10g。水煎服(适用于膏淋)。

五、调护

(1)淋证预防主要是消除各种外邪入侵和湿热内生的有关因素,如忍尿、过食肥甘、纵欲过劳、外阴不洁等。

(2)淋证者应多饮水,饮食宜清淡,忌肥腻香燥辛辣之品。此外,应禁房事,注意适当休息。

癃闭

癃闭是指小便量少,点滴而出,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主症的一种疾患。其中又以小便不利,点滴而短少,病势较缓者为“癃”;以小便闭塞,点滴不通,病势较急者为“闭”,一般合称为癃闭。本证包括西医各种原因所引起的尿潴留,以及肾衰竭所致的少尿症和无尿症。

一、病因病机

主要有湿热蕴结,肺热气壅,尿路阻塞,脾气不升,肾元亏虚。

其病位在膀胱,但与三焦、肺、脾、肾均有密切关系。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1.临床表现

小便难出,点滴不畅,或小便闭塞不通,小腹胀满。

2.诊断

(1)多见于手术后、产后、老年男性患者,或肾衰竭者。

(2)排尿虽困难,但不伴有尿道涩痛者。

三、辨证施治

1.膀胱湿热型

【辨证】小便点滴不通,或量极少而短赤灼热,小腹胀满,口苦口黏,或口渴不欲饮,或大便不畅。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施治】清热利湿,通利小便。

【方药】八正散加减:滑石30g,木通、车前子各10g,萹蓄、瞿麦各15g,知母、黄柏、栀子、大黄各12g。水煎服。

2.肺热壅盛型

【辨证】小便癃闭,咽干,烦渴欲饮,呼吸急促或有咳嗽。舌苔薄黄,脉数。

【施治】清肺热,利水道。

【方药】清肺饮加减:黄芩、桑白皮、栀子、麦冬、茯苓、北杏仁各12g,木通10g,车前子18g。水煎服。

3.尿路阻塞型

【辨证】小便点滴而下,或尿如细线,甚则阻塞不通,小腹胀满疼痛。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涩。

【施治】行瘀散结,通利水道。

【方药】抵当丸加减:当归尾、桃仁、红花、茯苓、车前子、泽泻各15g,大黄12g,穿山甲20g。水煎服。

4.中气不足型

【辨证】小腹坠胀,时欲小便而不得出,或量少而不畅,精神疲乏,食欲不振,气短而语声低细。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施治】升清降浊,化气利水。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党参各30g,白术15g,升麻9g,柴胡、当归各12g,陈皮、肉桂各6g,泽泻18g,甘草5g。水煎服。

5.肾阳气衰型

【辨证】小便不通,或点滴不爽排出无力,面色发白,腰膝冷痛。舌质淡,脉沉弱。

【施治】温阳益气,补肾利尿。

【方药】肾气丸加减:熟地黄、山药、泽泻、巴戟天、茯苓各15g,肉桂6g,山茱萸、熟附子、车前子、牛膝各12g,牡丹皮10g。

水煎服。

四、辅助治疗

1.成药方

(1)通关滋肾丸、分清五淋丸(适用于膀胱湿热型)。

(2)前列通片、复方淋通片(适用于尿路阻塞型)。

(3)补中益气丸(适用于中气不足型)。

(4)金匮肾气丸(适用于肾阳气衰型)。

2.验方

(1)肉桂、知母、黄柏、生地黄、竹叶各10g。水煎服(适用于膀胱湿热型)。

(2)益母草30g,皂角刺、赤芍、乌药各10g,土茯苓、蒲公英、浮小麦200g,微炒,煎汤频饮(适用于尿路阻塞型)。

(3)黄芪60g,冬葵子、党参各20g,茯苓12g,白术、知母、石花各10g,柴胡、升麻、肉桂各6g,通草、甘草各3g。水煎服(适用于中气不足型)。

(4)附子、桂枝、党参、白术、乌药、木香、五味子、麦冬、竹叶各10g,猪苓、茯苓各20g,泽泻40g。水煎服(适用于肾阳气衰型)。

3.针灸疗方

针刺足三里、中极、三阴交、阴陵泉等穴,反复捻转提插,强刺激。体虚者可灸关元、气海。也可采用少腹膀胱区按摩。

4.外治方

(1)让病人听流水的声音,诱发尿意,使其随之解出小便。适用于神经官能症引起的尿闭。

(2)葱白500g,捣碎后加入麝香少许,拌匀,分2包。先取一包敷脐上,热熨约15分钟,再换一包,以冰水熨15分钟,交替使用,直至小便流通。

五、调护

(1)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保持心情舒畅,切忌忧思恼怒。

(2)消除各种外邪入侵及湿热内生的有关因素,如忍尿、过食肥甘、辛辣、酒、纵欲、过劳等。

(3)积极治疗淋证和水肿等原发病。

泌尿系感染

泌尿系感染又称尿路感染,是由细菌侵入尿路引起的感染,上尿路(肾盂、肾实质)及下尿路(尿道、膀胱)均可累及,其中以肾盂肾炎较多见。泌尿系感染症局限于尿路某一部位者较少,定位较难,故临床上统称为泌尿系感染。患者症状及体征可因感染部位(上或下泌尿道)、年龄及病程而异。新生儿、婴幼儿以全身症状为主,泌尿系局部症状可不明显。年长儿除全身症状外,局部症状明显。

本病一般多归属于中医“淋证”范畴。

一、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因为感受湿热之邪。其邪可来自膀胱本身,也可由其他脏腑传变而来。病机主要是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不利。肾与膀胱互为表里,肾虚则外邪乘虚而入,或由膀胱湿热上逆,脏腑同病,气化失常,水道不畅,故见排尿频急、滴沥涩痛。

邪正相争,而有寒战,高热。湿阻中焦,可伴呕泻纳呆。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1.临床表现

(1)急性尿路感染年龄段不同,表现可有差异:①新生儿:临床症状极不典型,轻重悬殊。发热或体温不升,面色灰白,厌食或呕泻,生长迟缓,体重不增,有时可见黄疸,半数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烦躁、嗜睡或抽搐。②婴幼儿:全身症状严重,而尿路症状轻微。

突发高热,面色苍灰,精神不振,食欲低下、可有腹痛,吐泻,亦可见嗜睡、惊厥。排尿时哭闹,尿布恶臭,顽固性尿布疹或会阴红斑。

③年长儿:临床表现与成人相近,可有发热。下尿路感染,有尿频、尿急、尿痛,有时可有终末血尿或遗尿。上尿路感染全身症状较明显,可有发热、寒战、周身不适,伴腰痛及肾区叩击痛、肋脊角压痛,可兼有尿路刺激症状。部分病例有血尿,少量蛋白尿。

(2)慢性尿路感染:病程6个月以上,病情迁延者为慢性。小儿期较少。患病过程可以无明显症状至有肾衰竭。主要表现为间歇发热,腰酸乏力,贫血等。

(3)无症状菌尿:临床无症状,而尿菌定量培养菌落数>105/ml。约1/3患儿可有症状性尿路感染史,1/5患儿伴尿反流或局部肾瘢痕。

2.诊断

(1)尿常规:取清晨中段尿,离心后镜检,沉渣中白细胞>5个/HP即为脓尿,应考虑本病可能。尿沉渣白细胞聚集成堆,更有诊断价值。如有白细胞管型及中等蛋白尿,提示肾脏受累。

(2)尿培养及菌落计数:用清晨第一次清洁中段尿作细菌定量培养是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如菌落>105/ml为真性菌尿,可确认为本病;菌落计数104~105/ml为可疑,应重复培养;菌落计数<104/ml多系污染。

(3)尿液直接涂片:将一滴混匀的新鲜尿置玻片上烘干,用亚甲蓝或革兰染色后置镜下观察,每个视野均找到一个以上细菌,示尿内细菌在105/ml以上。若数个视野未见细菌,可以认为无菌尿存在。

(4)尿化学检查:上尿路感染时,血清C反应蛋白和尿乳酸、尿溶菌酶均增高,氯化三苯四氮唑试验测尿中脱氢酶同工酶亦为阳性,诊断率达75%~95%。

(5)X线检查:若经抗生素治疗4~6周而症状仍不缓解或疑有肾盂积水者,可作静脉肾盂造影,以确定有无先天畸形、结石、结核及肿瘤。

(6)鉴别诊断需与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结核进行鉴别。

三、辨证施治

1.膀胱湿热型

【辨证】发病较急,小便频数短赤,甚则尿血,尿道灼热疼痛,尿下淋沥混浊,常伴恶寒发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数有力。

【施治】清热泻火,利湿通淋。

【方药】八正散加减:篇蓄、瞿麦、山栀、滑石各10g,木通、车前子、甘草梢各6g,大黄3g。

【加减】发热加银花、连翘;小便短赤加生地、白茅根;小便带血加小蓟、生藕节。

2.肝胆湿热型

【辨证】小便频数短赤,寒热往来,口苦胁痛,呕恶不食。舌红苔黄,脉弦数。

【施治】清利肝胆,和解少阳。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黄芩、山栀、生地各12g,当归、泽泻、车前子各9g,柴胡、甘草梢各6g。

【加减】呕吐加川连、竹茹;尿血加参三七粉、琥珀粉;胁痛加青皮、香附。

同类推荐
  •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

    全书分八个部分阐述了从事故调查基本理论、调查步骤、方法直至做出调查结论,写出调查报告整个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全过程的具体内容和程序。本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用性,是基层调查机构开展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培训和工作中应用的一部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书。
  • 中医乾坤

    中医乾坤

    中医药是在中国特有的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历经了几千年的临床验证,是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结晶。《科普通鉴:中医乾坤》是科普通鉴中的一本,主要介绍了中医的起源、发展,中医基础理论,少数民族医药,常用中药的性状、功效、食疗方等,并附有家庭常用中药饮片的彩图,以方便读者,书稿内容通俗易懂,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普及大有益处。
  • 病毒性疾病中成药的药理与临床

    病毒性疾病中成药的药理与临床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现代医学对不少疾病逐渐有了有效的治疗方法和康复手段,对于感染性疾病来说,现代医学疗效更是突出。但近年来新出现的一些感染性疾病如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艾滋病等,由于病原体的变化、感染方式的变化等,使现代医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 公共场所消杀灭简明教程

    公共场所消杀灭简明教程

    公共场所是人们生活、学习、娱乐、工作和社会交往不可缺少的地方。由于人群在公共场所的聚集,这些场所也成为容易传播疾病的地方。在公共场所中容易传播的呼吸道疾病有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百日咳等;肠道疾病有细菌性痢疾、伤寒或副伤寒、霍乱、甲型肝炎等;接触传播的疾病有某些皮肤病、性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公共场所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公众的身心健康。
  • 现代抗衰老方略

    现代抗衰老方略

    本书在第1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作者参考大量古今文献,运用中医学、现代医学和中西医结合理论,系统阐述了衰老机制与现代抗衰老的策略、方法。全书共两篇18章,包括现代衰老学概论,百岁老人的分布与长寿因素研究,衰老时器官功能及系统的增龄性改变,现代抗衰老机制与方法,现代抗衰老延寿药物及研究进展;糖生物工程与人类健康与长寿;医学模式与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骨质疏松、慢性支气管炎、癌症等慢性疾病防治对策,老年人性保健与健康管理等。本书内容丰富,观点新颖,阐述简明,通俗易懂,对广大群众,特别是中老年人和亚健康者防衰抗老、延年益寿具有很好的指导性和实用性。
热门推荐
  • 回归的霸道猥琐小子

    回归的霸道猥琐小子

    他的出身并不如意,他和月是在孤儿院长大的,但是他凭着自己的实力打拼出一片天。他拥有着常人没有的毅力,即使再不如意也要完成自己的目标,这就是他的原则。
  • 最终实战兵器:起源

    最终实战兵器:起源

    ArtificialOperationSoldier,即人工操作的战士,这些战争机器的所在不是因为和平,它们的存在势必会带来战争。格里芬·杰斯卡,12年前的那个英雄的儿子。被安排的人生,势必要被打破。他搭乘上那台超前当代300年的名为AOS的机甲,势必要在自己的人生轨迹上写下浓重的一笔。但是真相是什么?
  • 极品小老板

    极品小老板

    平凡少年晓峰,机缘巧合打通任督二脉,从此飞檐走壁摘叶伤人无所不能,踏平猛虎帮,激战血狼首领冥狼,被世人誉为“风神杀”,令国际犯罪组织闻风丧胆;且看一个平凡的小老板如何在都市演绎属于他的传说!
  • 重生之末日修罗

    重生之末日修罗

    他来自二十三年后的华国杭州,末日笼罩的华国杭州。他活了四十六个春秋,却又二十三个,在末日里挣扎。他只想悄悄地守护着她,给她一个不一样的末日生活!
  • 布医圣手

    布医圣手

    中医之道,讲究天人合一,阴阳互济,有阴有阳,五行相生相克,才是万物生存长久之理。五行之中,各有阴阳,阴生五脏,阳生六腑。五脏者,藏而不泻,满而不实,以藏为用;六腑者,泻而不藏,实而不满,以通为用。五行各一,而火分君相,脏有心主相火之阴,腑有三焦相火之阳。阴与阳,血与气,阴阳对流,平衡则安。“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那年,那人,那本书

    那年,那人,那本书

    第一次见到他,她就对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冥冥之中感觉到他们两个一定会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有很多的牵扯,故事就由此展开....
  • 一口气读懂中国文化史

    一口气读懂中国文化史

    本书内容分为十六章,包括:中国·世界、自然·疆域、人物·掌故、思想·智慧、典章·制度、文学·音乐、书法·绘画、图书·博物、风俗·节日、教育·学校等。
  • 天空有鸟飞过

    天空有鸟飞过

    写好看的网络小说是高中时代的萌发。现在也存在这么一个骚包的理想,慢慢追求咯,本人QQ1467359984需要同身为读者的你们多多交流呐,这也是比别的任何更详细了。。23333
  • 新约:魔剑天书

    新约:魔剑天书

    人类的梦想,人类的愿望,人类的命运。比他人强大,占他人之先,在他人之上,竞争、嫉妒、憎恨,诅咒对方的存在,已经晚了,已经无法阻止大地成为焦土,泪水和悲鸣将化作新的争斗的狼烟……倾魂豪赌之人,所下筹码便是一个世界。
  • 逆天:腹黑七小姐绝代风华

    逆天:腹黑七小姐绝代风华

    她,本是现代特工,黑道女王,贪玩成性,腹黑狡诈。异世重生,名门之后,本是人人可欺的废物花痴,再次睁眼,掩不住她的绝代风华。废物???她是混沌灵体,修炼一年比上常人修炼十年之久。花痴???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各种美男,相聚一堂,挠风弄姿,她却懒得看他们一眼。灵兽难求???谁能告诉她,为毛各种神兽争着抢着与她契约,只为做她萌宠???一颗丹药,一掷千金也难求,不好意思,忘了告诉你,我家的萌宠把它们当成饭吃了。走上强者巅峰,一路游山戏水。唯独他,她却无可奈何,狠辣冷酷的他,腹黑狡诈的她,会演绎出什么样的精彩?都说谁先爱上,谁便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