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97700000031

第31章 中朝并肩摆出百万雄兵 麦克阿瑟走向败将之路

麦克阿瑟仁川登陆成功后,即分兵向汉城、水原方向展开进攻。困守在洛东江的“联合国军”和李承晚的部队,在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中将的指挥下开始转入反攻,与仁川登陆部队南北呼应,夹击朝鲜人民军。人民军腹背受敌,处境非常不利。为了摆脱两面作战的不利态势,变被动为主动,他们被迫转入战略退却。尽管如此,人民军还是被敌分割和包围,不仅后方供应断绝,而且人员伤亡惨重,已经取得的胜利前功尽弃,形势日益恶化。9月28日,麦克阿瑟挟余威指挥“联合国军”攻占汉城。

此时的麦克阿瑟因胜利而狂妄,他认为,仁川登陆的成功和汉城的收复是他战胜美军内部反对者的胜利,也是战场上的胜利,两个胜利加在一起,是双重胜利。为了好好庆贺一下,也为了炫耀自己自太平洋战争以来的又一个赫赫战绩,他要“凯旋”入城。

9月30日,一架海军轻型飞机徐徐降落在金浦机场。空旷的机场四周,是被炮火摧毁和烧焦了的树林,一些地方还冒着缕缕青烟。麦克阿瑟和他的随行人员走下飞机,钻入早已等待他的五星小轿车,在警卫的严密保护下,驶向汉城。汉城,李承晚政府大厦前,李承晚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

欢迎宴会上,麦克阿瑟口出狂言:“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仁川登陆和收复汉城算不上什么伟大胜利,只是个序幕,更辉煌的胜利还在等待着我们,我们军人的追求,莫过于打败我们的对手,我们的信念是挥动战刀获取荣誉。朝鲜的三八线,不应当有任何的约束力,上帝赋予我们的使命就是战斗和胜利。”麦克阿瑟决心挥师北上,越过三八线。

对于越过三八线的军事行动,美国白宫和五角大楼还是有所顾忌的,他们怕此举会在国际社会引起强烈反应,更怕苏联、中国出兵引起第3次世界大战,所以迟迟下不了决心。而麦克阿瑟却决心在三八线以北进行第2次政治和军事赌博。即使在获悉中国军队频频向鸭绿江边集结的情报后,执拗的麦克阿瑟仍没有改变越过三八线的决心。

在“联合国军”频频逼近三八线、战争升级在即的关键时刻,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于9月27日向麦克阿瑟发出了有关越过三八线作战行动的明确、具体和有约束力的命令,授权他在三八线以北进行军事行动。

参谋长联席会议的这一决定,正中麦克阿瑟的下怀,他迫不及待地向华盛顿上报了进军三八线的作战计划:沃克的第8集团军沿西海岸北上,攻占北朝鲜首都平壤。阿尔蒙德指挥的第10军作为受麦克阿瑟亲自指挥的一支独立部队执行作战任务,在与平壤相对的东海岸元山实施两栖登陆。第8集团军与第10军会合后,穿过半岛蜂腰部地区向北推进,在定州—宁远—咸兴一线停止前进。在该线以外,由韩国部队在北部边境省份实施作战计划。由于麦克阿瑟仁川登陆获得成功,威名大震,五角大楼的将军们也对他的军事指挥才能蒙上了一层迷信色彩,因此在审议这一作战计划时,没有像对待“烙铁行动”那样挑剔,很快就呈报给了杜鲁门总统。杜鲁门当即批准了麦克阿瑟这个吞并整个朝鲜的作战计划。10月1日,麦克阿瑟向沃克下达了突破三八线的命令。

面对美军的战争升级,中国政府作出了强烈反应,提出了严重警告。10月3日凌晨,周恩来总理紧急约见印度大使潘尼迪,通过对朝鲜战争持中立立场的第3国向与我尚无外交关系的美国转达中国政府的严正立场和警告:如果美国越过三八线,扩大战争,中国人民不能坐视不管。我们主张朝鲜问题和平解决,不但朝鲜战争必须即刻停止,侵朝军队必须撤退,而且有关国家必须在联合国内会商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办法。

急欲推行其独霸全球战略的美国白宫和五角大楼的政要们,此时头脑膨胀,狂妄之极,根本不把中国政府的警告放在眼里。

在他们看来,中国内战刚刚结束,战争创伤急需整治,想出兵朝鲜与美国较量也有心无力。尽管美国中央情报局搜集到的情报表明,中国军队在东北地区大量集结,显然在作出兵准备,但他们不屑一顾,仍认为中国政府的警告是“虚声恫吓”“外交上的政治讹诈”。国务卿艾奇逊面对中国政府的警告以轻蔑的口吻说,如果中国人打算参加扑克牌游戏的话,那么他们就应该比现在出更多的牌。美国断然拒绝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坚持占领全朝鲜的计划。

一些国家看到朝鲜战争有利可图,又有联合国的“许可证”,纷纷加入朝鲜战争的行列,其中,英国2个旅,土耳其和加拿大各1个旅,泰国和新西兰各1个团,澳大利亚、荷兰、法国、菲律宾、希腊、比利时、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各1个营,卢森堡1个排参与战争,这些部队都被编入沃克指挥的第8集团军,组成所谓的“联合国军”,气势汹汹,杀向三八线以北地区。

朝鲜战争升级后,10月5日,杜鲁门偕同一批高级军政要员,从华盛顿飞到太平洋中部的威克岛,同麦克阿瑟举行秘密会议,决定美军在朝鲜战争的“最后阶段”应采取什么战略,研究中国出兵的可能性。他们自信地认为中国不会参战,授权麦克阿瑟加紧进攻,结束朝鲜战争。然而,此时的中南海,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正在酝酿抗美援朝大计。

“联合国军”加快北进步伐,朝鲜人民军处于十分危急的关头。当此时刻,金日成首先想到了友好邻邦—中国。早在9月30日,他就向中国驻朝鲜大使倪志亮、柴成文表达了请求中国出兵支援朝鲜的意愿。10月1日深夜,在麦克阿瑟宣布进军三八线以北地区、向朝鲜人民军发出“最后通谍”之后,金日成与外务相朴罗永联名给毛泽东主席发来求援电。电中称:“在目前,敌人趁着我们严重的危机,不给我们时间,如果继续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则只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难以克服危机的。因此,我们不得不请求您给予我们以特别的援助,即在敌人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的情况下,急盼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助我军作战。我谨向您提出以上意见,请予指教。”军情如救火。电报迅速送到中南海毛泽东的办公桌上。

这位新中国的最高领导人面临一生中又一次最艰难的决策。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毛泽东置自身安危于不顾,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危险,他总是临危不惧,安之若素。可每逢遇到重大问题的决策,他都彻夜不眠,思考再三,备尝决策的痛苦。而这一次决策,是他有生以来最难以下决心的一次。就国内情况而言,新中国刚刚成立,千疮百孔,百废待兴,军队需要休整,国民经济需要恢复,社会秩序需在进一步肃清国民党散兵游勇和土匪的袭扰中加以整治,另外还有进军西藏和解放台湾两项严峻的斗争任务,无论从哪方面说,出兵朝鲜都困难重重。就敌我双方的综合实力而说,敌强我弱仍然是无法回避的事实。据当时的统计数字显示,经济实力上,美国的钢产量8772万吨,工农业总产值达1507亿美元,而中国的钢产量只有60万吨,工农业总产值折合人民币574亿元。武器装备水平,美国拥有原子弹和世界上一流的常规武器,而从小米加步枪走过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武器装备基本上都是从战场上缴获来的杂牌武器。仅以火炮为例,中国一个军只有70毫米以上口径的大炮198门,而美国1个军(按3个师计算)则高达1428门,即美军1个军的火炮是中国一个军的7倍。无论是从财力还是军力看,这样悬殊的差距,中美军队一旦交手,中方所承担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就连当时已拥有原子弹、综合实力可与美国抗衡的苏联也不愿因援助朝鲜而冒与美国发生冲突的危险。斯大林为朝鲜做的最坏打算是,让金日成在中国东北地区组织流亡政府,在敌占区开展游击战争。

中国有句名言:同舟共济,患难与共。面对落难的朝鲜人民,中国人民岂能坐视不理、见死不救?经过艰难的选择,毛泽东于1950年10月2日在中南海颐年堂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首次做出了出兵抗美援朝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决定。接着,毛泽东即以个人名义电告斯大林:“我们决定用志愿军的名义派军队至朝鲜境内和美国及其走狗李承晚的军队作战,援助朝鲜同志,我们认为这样做是必要的。因为如果让整个朝鲜被美国占去了,朝鲜革命力量受到根本的失败,则美国侵略者更为猖獗,于整个东方都是不利的。”斯大林得到中国出兵朝鲜的消息后感动了一阵子,为了表示一下姿态,他一方面向中国解释,苏联之所以不能出兵,主要是担心出动苏军支援朝鲜与美军直接对抗,会把战火引向欧洲和世界各地,破坏二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另一方面向中国许诺,一旦中国出兵,苏联可以给中国以空中支援。

然而,“老大哥”的许诺并未兑现。10月9日上午,周恩来在苏联元帅布尔加宁陪同下乘专机飞往克里米亚,会见正在此地休假的斯大林,与苏方协商志愿军入朝作战事宜。但在苏联能出动多少战斗机和轰炸机,如何实施空中掩护,以及中国地面部队更换苏制武器等问题上,斯大林这位曾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带领苏联军民打败不可一世的德国法西斯、取得卫国战争伟大胜利的苏联大元帅,却表现得犹豫不定。他对我军出兵朝鲜顾虑重重。中国虽然在国内战争中打胜了,但对于中国与有联合国支持、各方面都处于优势的美国人作战能否取胜,却心中无底。他担心如果苏联空军出现在中苏朝边境与美国飞机和地面部队作战,可能会导致苏美两国的军事冲突,甚至会诱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经过再三权衡,他对周恩来明确表示,苏联可以先给中国20个师的武器装备,但苏联空军尚未准备好,暂时无法出动飞机掩护志愿军入朝参战。其实,这是借故推诿,出动空军的准备工作只需3天就可以完成。这一突然变故,令周恩来惊讶不已:友好国家之间达成的协议又单方面改变,于情于理都难以自圆其说。周恩来深知,没有空军的支援,我志愿军入朝参战失去制空权将意味着什么。为顾全大局,也为了不伤和气,周恩来力劝斯大林收回成命。然而,不管怎样劝说和请求,斯大林就是不改变主意。此事不仅重大,而且紧急。身在苏联的周恩来立即将这一变故电告毛泽东,请中央对出兵朝鲜一事再作研究。

10月10日下午,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颐年堂主持召开政治局紧急会议,再次研究出兵朝鲜问题。大兵压境,发兵在即,斯大林却突然变卦,使本来就艰难作出的决策又面临一次严峻的考验。然而具有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困难和压力面前,明知征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坚定地表示,即使没有苏联的空中支援,我们也要出兵。这进一步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对朝鲜人民的深情厚谊和坚定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尽管使中国人民志愿军在美国飞机的狂轰滥炸面前付出了极大的牺牲,其中包括共和国主席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

1950年10月19日,“联合国军”占领平壤。麦克阿瑟因此更加趾高气扬,他吹嘘说要在感恩节前占领全朝鲜,许诺“让孩子们回家过感恩节”。为了兑现其“让孩子们回家过感恩节”的承诺,麦克阿瑟改变了其东西两线部队在平壤至元山朝鲜半岛蜂腰部会合和定州—宁远—咸兴以北地区只由南朝鲜军队作战的计划,命令东西两线部队加快推进速度,分兵多路向中朝边界挺进。

就在麦克阿瑟率“联合国军”和李承晚军分兵向中朝边境冒进之时,北朝鲜开始神奇地出现大量中国军队。1950年10月18日,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3兵团,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踏上朝鲜领土,开始对美作战。彭德怀这位受命于危难之时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也于翌日过江。

志愿军第一批入朝作战部队为12个步兵师,3个炮兵师,约25万人。另外24个师正在调集,作为第2批、第3批入朝作战部队。志愿军入朝前的打算是,先在平壤、元山一线以北,定州、宁远一线以南地区构筑防御工事,进行防守,遏制美军的进攻势头,尔后待机发动进攻。

这时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总兵力达42万人,拥有各型飞机1100架,各型军舰300余艘,其中地面部队23万余人,除一部分兵力用于在南方对付朝鲜人民军北撤部队和游击队外,其中用于三八线以北作战的共有4个军10个师1个旅1个空降团,计13万余人。

从10月20日至24日,美军从平壤向北推进了100余公里,距中朝边境最近的地方不足100公里。然而一心速胜的麦克阿瑟仍嫌速度不快,再次命令手下两员大将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和第10军司令阿尔蒙德率部以最快速度全力向中朝边境推进。他的战略意图是:控制边境要地,堵住朝鲜人民军北撤的退路,防止中国军队介入,然后在朝鲜半岛消灭人民军,尽快实现其侵占全朝鲜的计划。

在这种情况下,志愿军已无法先敌到达预定防御地区。敌变我变,志愿军遂决定将原定防御计划改为运动歼敌的方针。由于志愿军秘密入朝,各部均采取夜行晓宿、严密伪装、封锁消息等一系列措施,隐蔽了行动和企图,在敌军日夜不停的侦察搜索下,几十万大军行军一周,竟然未被发觉。“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以为平安无事,放开胆子,长驱直入,兵力逐渐分散,中路南朝鲜军第2军团的第6、第7、第83师突出冒进,东西两线的战役缺口越来越大。这种态势的出现,为我实施运动歼敌创造了有利条件。毛泽东审时度势,当机立断,10月21日两次电示志愿军司令部,尽快完成战役部署,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打好出国第一仗。彭德怀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指示,及时调整兵力部署,作好了歼灭敌人的各项准备。

10月25日,南朝鲜军1个营沿公路闯进温井地区。公路两侧是绵亘的高地,其间沟坎纵横,地形复杂,加之这一地区接连几天9时前大雾弥漫,能见度差,敌人活动受限,便于对敌实施突然袭击。当敌人进入“口袋”之后,埋伏在公路两边高地的志愿军第40军突然开火,以拦头、截尾、斩腰的战术,将其全歼。第二天,该军又将窜至鸭绿江边楚山的南朝鲜军第6师第7团之大部歼灭在南逃的途中。从而揭开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序幕。

志愿军已与南朝鲜军交火数天,刚愎自用的麦克阿瑟却不以为然,仍认为这是中国的“象征性出兵”,不可能造成什么实质威胁,非但没有停止分兵冒进,反而用美军代替败下阵来的南朝鲜军打头阵。

傲气冲天的美骑兵第1师继续向鸭绿江边60公里的云山挺进,支援那里的南朝鲜军。美骑兵第1师在美国享有“王牌军”美誉,自美国独立战争组建以来,在历次战争中屡建战功,因而不管武器装备怎样改变,其骑兵第1师的番号始终不变。志愿军第39军奉命向云山之敌发起围歼战。部队勇猛穿插,很快切断了云山通往宁边、球场、温井方向的公路,达成了对云山之敌的包围,不待进行火力准备,即以一部兵力突然冲入云山镇,以打乱敌人指挥。其间美骑兵1师刚与南朝鲜军接防,怎么也没想到志愿军“神兵天降”,猝不及防。英勇的志愿军战士,突入美军一个营部前先敌开火,敌人一片惊慌,抱头鼠窜。由于近战接敌,美军的火力优势难以发挥,被迫丢弃大部分装备,午夜后在坦克掩护下开始突围。突围路上,美军骑兵第8团又遭截击,该团3营营长奥蒙德少校率残部200余人,被追至诸仁桥歼灭。此后,志愿军采取白天隐蔽,夜间发起攻击的战法,向敌人连续发动猛攻。是役,39军在云山战斗中共歼灭美骑兵第1师之第8团大部、第5团一部及南朝鲜军第1师12团全部,消灭美军共约1800余人,缴获了一大批武器装备。

与此同时,志愿军第42军主力在朝鲜人民军的配合下,在东线战场奋战13昼夜,抗击了美军和南朝鲜军3个师的猛烈进攻,歼敌2700余人,粉碎了敌人迂回江界的企图,有力地策应了西线的进攻作战。

11月7日,第一次战役宣告结束。这次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把“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从鸭绿江边打退到清川江以南,使麦克阿瑟企图在感恩节前占领全朝鲜的计划化为泡影,也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11月7日,新华通信社第一次公开报道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进行强大反击并取得重大胜利的消息。

消息传来,白宫和远东美军总部都感到十分震惊。曾担任美国驻华军队司令的艾尔伯特·魏德迈在11月8日发表谈话说,中国人民拥有不可克服的优势,“我们或许永远不能挫败这支军队”。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在美国亚特兰大美联社联谊会上公开表示:“美军投入朝鲜战场后,余下军力不足以应付其他任何各点的敌人,这是可怕的事实。”

然而,美国白宫和五角大楼的政要们,并未从这次打击中清醒过来,在战争狂人麦克阿瑟的推波助澜下,他们错误地认为,当初“联合国军”退守釜山滩头的危难之时和美军仁川登陆的关键时刻中国均未出兵,而直到“联合国军”追至中朝边境时才出兵,表明中国出于自卫而无意与美国摊牌,加之志愿军第一次战役得手后并未乘胜追击,更坚定了他们的这种错误的判断。而此时的麦克阿瑟,一再主张扩大战争规模,强烈要求轰炸中国东北地区的军事基地和鸭绿江上的一切桥梁,以阻止中国人民志愿军继续投入朝鲜战场。11月9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召开会议,向杜鲁门总统提出建议:在未探明中国出兵意图之前,继续坚持其军事进攻、迅速占领朝鲜的原定计划,同意麦克阿瑟“在军事方面可以相机行事”,并批准麦克阿瑟关于轰炸鸭绿江上所有桥梁的计划。这一建议得到杜鲁门的认可。

野心勃勃的麦克阿瑟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赌博,他又推出了一个新的作战计划:首先以地面部队进行试探性进攻,查明志愿军的实力和行动企图,同时用航空兵摧毁、封锁鸭绿江上的所有桥梁和渡口,阻止中国继续增兵朝鲜。随后即发动强大攻势,以美军第10军经长津湖西进,以美第8集团军由清川江北上,两军在江界以南武坪里衔接后,围歼在朝鲜北部的志愿军和人民军,向中朝边境推进,并在鸭绿江封冻之前占领全朝鲜。为此,他部署在前线的部队达5个军13个师又3个旅1个空降团,共计22万人,且主要是美军。他决心一劳永逸,“消灭最后一批残存的北朝鲜人民军,平定朝鲜半岛”。

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与“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的第2次交手,已处于挽弓待发状态。

11月6日,美军发起试探性进攻,彭德怀决定将计就计,故意示弱,把敌人诱向预定战场,以创造歼敌良机。为使诱敌成功,彭总一反兵家用非主力诱敌的做法,选定主力军中的主力师第38军112师担此重任。英勇顽强的112师在飞虎山阻击战中,击退敌人百人以上进攻57次,守住了阵地,直至奉命撤离。由于顶得太硬了,把统率西线军队的沃克给吓住了。他厉声责问情报部门:“不是说中共的小股部队吗?小部队怎么这么厉害,这么能打呀?”为防不测,他吸取教训,令部队放慢推进速度。彭总得悉这一情况后,立即电令各军:“不要向进攻之敌进行反袭击,主动后撤,再大步向后撤十几公里。”这一招果然见效,美军为志愿军所迷惑,错误地判断中国军队“怯战退走”,遂大胆加快北进速度。

此时的志愿军主力,已全部转移到预定集结地点,完成了第2次战役的准备工作。特别是宋时轮率领的第9兵团入朝接替东线作战任务后,使志愿军在东西两线都拥有了绝对优势兵力。

然而,麦克阿瑟却狂妄地认为,战争正接近决定性阶段。11月24日,他在东京过完感恩节后飞往朝鲜半岛第8集团军司令部,发出了“圣诞节结束朝鲜战争”的总攻势的命令。这位五星上将故伎重演,他提高嗓门,一再向士兵许愿:“两周之内总攻势就可以结束,那时孩子们可以放心回家过圣诞节了。”

麦克阿瑟高兴得太早了。11月25日黄昏,伴随令敌人胆战心惊的进军号声,善于近战夜战的西线志愿军在200公里宽的战线上同时向美军发起进攻,打响了第2次战役。战至27日,彭总相机紧急电令:38军主力向院里、军隅里方向进攻,以一部向军隅里以南三所里进攻,以迂回堵击军隅里、介川的逃敌。

113师受领迂回穿插三所里任务后,当晚轻装沿山间小路全速前进,在夜间排除少数敌人的零星抵抗后,且战且进,在天亮之前进入敌方纵深。为了抢先占领三所里,他们置敌机轰炸于不顾,决定白天照样行军。为了迷惑敌人,他们索性扔掉伪装,关闭电台,大摇大摆地在路上走,美军飞机在他们头顶上嗡嗡直叫,他们也毫无惧怕之状,搞得美国空军以为他们是败退下来的南朝鲜军而不予理睬。这样,经过14小时72.5公里的急行军,113师插入介川以南通往顺川的公路要点三所里。后来发现三所里以西还有一条通路,他们又主动占领了这条通路上的龙源里,从而使清川江南北的美第9军处于我军的三面包围之中。此时的麦克阿瑟从乐观的顶点一下子坠入沮丧的深渊,他哀叹中国人要把他的部队“全部歼灭”,急召沃克和阿尔蒙德到东京商量对策。

按照麦克阿瑟的部署,11月29日,清川江以北的敌人开始撤退。为了打开美第9军的退路,美2师由北向南,美骑兵1师由平壤北上,南北对攻三所里。

一场恶战开始了。当时的38军113师被夹在三所里、龙源里一线,南北之敌相距不足5公里,鸡犬之声相闻。为了打开三所里、龙源里这个鬼门关,敌出动上百架飞机轰炸,还有百辆坦克从陆上冲击。113师进行了顽强的抗击,弹药打光了,他们就利用缴获的武器进行补充,以顽强精神同敌人展开搏斗,为大量歼灭美军做出了重大贡献。为减轻113师的压力,38军主力向113师靠拢。30日拂晓,该军112师335团3连抢占松骨峰东南侧高地,截住了美2师一部。在连长、指导员的带领下,全连同仇敌忾英勇阻击,先后打退敌人4次集团冲击,连长、指导员和大批战士壮烈牺牲,全连打得只剩下20多人。敌人的第5次冲击以32架飞机、18辆坦克、几十门榴弹炮,把3连的阵地轰成一片火海,然后以千人的步兵发起冲击。

面对50倍于我的敌人的进攻,3连的战士毫无惧色,他们打倒一排又一排的敌人,在弹药打完之后,副连长杨文海和几名战士身上帽子上带着呼呼的火苗,冲向敌人,和敌人死死抱在一起,让身上的火把冲上来的敌人烧死。最后,3连的阵地上只剩下副指导员和6名负伤的战士,他们顽强地坚守着阵地,直到主力部队将包围的敌人歼灭。在打扫战场时,在几百具美军尸体中发现不少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志愿军战士:有的紧紧抓着敌人的机枪;有的手里紧握着手榴弹,上面粘着敌人迸裂的脑浆;有的身体压着敌尸,牙齿和指甲嵌在敌人的皮肉里。在掩埋烈士们的遗体时,由于他们两手扣着抱住敌人,分都分不开,以致于有些人的手指都被掰断了,其情景之壮烈,感人肺腑。为表彰该连的英雄事迹,志愿军领导机关给该连记集体特等功,授予“攻守兼备”锦旗一面。随38军战时采访的著名作家魏巍,以3连的英雄事迹为主线,写出了脍炙人口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从此,“最可爱的人”成了志愿军的代名词。

在这次战役中,38军以勇敢迅速的迂回行动,结合正面突击,协同友军打开了战役的缺口,继之以急速的穿插切断了敌之南逃退路,对西线大量歼敌的胜利,起了关键作用。彭德怀司令员对此十分满意。他于12月1日亲笔写嘉奖令勉励该军。

嘉奖令签发后,彭总仍觉言犹未尽,又让参谋把电报稿拿回来,挥笔在后面加上了两句:“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第38军万岁!”

西线的胜利,鼓舞了东线的志愿军,第9兵团抓住敌人兵力分散和尚未发现本兵团集结的有利时机,于27日黄昏,冒着严寒风雪对敌发起进攻,把敌人分别包围在下锅隅里、柳潭里、新兴里等地区,为下一步各个歼灭被围之敌创造了有利条件。在阻敌南逃的战斗中,第20军58师172团3连连长杨根思带领全连坚守逃敌必经之路—小高岭,战至全连仅剩2名伤员,阵地仍在我手中。当敌发起第9次冲锋、40多个敌人已爬上山顶的紧急关头,已经负伤的杨根思,抱起仅有的5公斤炸药包,冲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英雄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令敌人闻风丧胆,打出了志愿军的军威。

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乘胜追击,收复了三八线以北除襄阳外的全部领土,解放了三八线以南的廷安半岛和瓮津半岛,取得了毙俘敌3.6万人的重大胜利,其中美军2.4万人,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也在败退中一命呜呼。第2次战役的战果,大大超过了预定的计划,粉碎了美国侵略者占领全朝鲜的战略企图。

麦克阿瑟输了,而且比第1次战役输得更惨。

然而,美国政府不甘心失败,在“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退守三八线以后,他们一边整顿军队和建立纵深防线,一边玩弄“先停火,后谈判”的缓兵之策,以求得到喘息时间。毛泽东看透了美国人的伎俩,他致电彭德怀,要求志愿军克服难以忍受的困难,协同朝鲜人民军打过三八线。他指出,目前美国正要求志愿军停止于三八线以北,以利其整军再战。如果在三八线以北即停止,将给我们政治上以很大的不利。

从军事角度看,我军入朝才一个多月,连续打了两个战役,已打到三八线,战争发展之快出乎原来的预料。而这时我西线13兵团6个军已很疲劳,需要休整和补充。东线9兵团在人员、弹药、粮食上都没有得到及时补充,有的部队甚至连过冬的棉衣都没有,困难很大,马上打是不利的。但政治形势要求打,虽然打起来有很多困难,也要坚决突破三八线。彭总与志愿军其他领导同志经反复研究,于12月15日下了最后决心:放弃原定过冬休整计划,坚决克服一切困难,发起第3次战役,打过三八线去。

此时的志愿军,虽然战役准备工作困难很大,但也有好消息传来:朝鲜人民军隔在南方的部队相继收拢回来的已有3个军团,经过整顿,战斗力已恢复,积极要求参战;中央军委决定第19兵团加紧入朝参战准备,该兵团已进行了入朝作战的政治动员,同时动员国内8.4万名老兵补充前线。

12月20日黄昏,一颗颗耀眼的信号弹划破除夕的夜幕,志愿军集中了100余门火炮,在主要方向上进行了短促的火力准备,然后冒着纷飞的大雪和零下20摄氏度的严寒,在约200公里宽的正面上向“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的防御阵地发起猛攻,敌人万万没想到我军这么快又发起进攻,美军接连失败,已对志愿军发怵,不敢在第一线抵抗。而第一线部署的是充当替死鬼的南朝鲜军,他们更怕志愿军,在我强大攻势面前,只知拼命逃跑,整个三八防线很快土崩瓦解。

志愿军乘胜追击,扩大战果,于1951年1月4日进入一片烟火和爆炸声中的汉城。为不使敌据守汉江南岸,控制金浦机场和仁川港口,以威胁汉城和准备下一步作战,志愿军和人民军联手逼退了汉江南岸之敌。1月8日,“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被赶到三十七度线附近一线。志愿军和人民军齐心协力,经过8个昼夜的奋战,向南推进了80到100公里,毙伤守敌1.9万余人,粉碎了“联合国军”据守三八线、整顿军队、准备再犯的企图。

志愿军入朝以来三战三捷,“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屡战屡败。

麦克阿瑟这位战功显赫的五星上将也失去了往日的光环,美国朝野上下都对他产生了信任危机,怀疑这位桀骜不驯的将军是否会把美军进一步引向失败的深渊。但这位不识时务的将军,怨气冲天,不仅不反省自己的指挥失误,反而把失败的责任一股脑儿推给白宫和五角大楼,这就加剧了他与美国政要的内部矛盾冲突。在这场内部斗争的较量中,麦克阿瑟这位败军之将的前途与命运,该不难猜到了。

同类推荐
  • 回到晚清的特种狙击手

    回到晚清的特种狙击手

    特种狙击手李振回到晚清,第二次鸦片战争已经临近。一枪在手,天下我有!一套现代特种战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一手出神入化的枪法取敌首级于千里之外,神马英美法德意日都不禁泪流满面。平太平天国,扫鞑夷内乱,搞工业革命,开资产先河,让列强侵略者闻风丧胆,滚出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谭冰冷剑

    谭冰冷剑

    此书明线以谭冰和冰凌的爱恨情愁为线索,暗线以一个国家的统一为线索。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喜欢读兵书,政治,历史的人就会明白,“只要国家存在,战争就会场永远存在,因为每个国家的利益,是永远不可以调和的,这是战争爆发的原因之一。战争是最原始,最直接解决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一个国家必须要建立强大的军队,一,是保护自己,二,是打击对手。就如书中所说,“草原上的羊,它可以保证不会侵犯,任何动物的领地,但它却不能保证饿着的狼不会吃掉自己。所以一个国家只知道自强,却不知道强大后要做什么?那也是可悲的,有一天也会被他国所灭,就像古代的齐国。终究被尚武的民族抹去。一只没有信仰的军队是不可能打赢一场战争----
  •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3:战役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3:战役篇

    本书主要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海战、空战、陆战战役。内容包括伦敦保卫战,闪击丹麦、挪威,荷兰空降作战等。
  • 风起1927

    风起1927

    作为无可救药的死宅一枚,秦漠唯一引以为傲的就是在小强一般的生存能力。但是喜当爹的被传送到了1927年,身处这个兵荒马乱的动荡年代,面对着“激情燃烧的岁月”秦漠傻眼了。顶头上司张宗昌,再往北还有老张父子,日子还是要继续下去。面对汹涌的局势和潮流,秦漠开始了自己的人生征途。
  • 侵略者梦魇

    侵略者梦魇

    抗战阴霾突起英雄军官陈然,未婚妻亡,孤寂复仇。八年浴血,转战中外战场,杀死上万日军。怎么可能?却是真的。赢得中外女子青睐,投怀送抱,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女竟也是真的。如你不信请打开此卷,目瞪口呆情理之中,莞尔开怀大笑,然也!然也!
热门推荐
  • 职业仙人

    职业仙人

    第一章恐怖事件雨中的灵台市,静谧安详,丝毫没有被近日来南仙国内不断发生的恐怖事件影响的痕迹。当然普通的市民对这些事情多半当作了茶余饭后的谈资,虽是有点担心,但总会觉得离自己有些遥远。灵台北面就是大名鼎鼎有方寸山,不过自从神话时代结束以后,这座曾经常常会有神仙出没的仙山,除了那景色与传说之外,便再无让人称道的地方了。可即便是如此,这里仍然吸引着大批的市民在这里盖起了一幢幢房子。
  • 太上洞神天公消魔护国经

    太上洞神天公消魔护国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山门之下

    山门之下

    山门之下一叩首,愿脱凡尘入仙门。山门之下再叩首,誓寻世间真上仙。山门之下三叩首,回首凡尘不做仙。笑追仙,讽长生,世人皆醉我独醒!不一样的仙侠,尽在山门之下!
  • 神羽

    神羽

    远古伊始,纵观千古,神仙传奇,光怪陆离,无不引人入胜,发人深思,然也。神州浩土,人杰地灵,有些大智慧者在古林深处,秘洞之内获得道文仙经,竟也学的一身本领,虽长生无期,但也可飞天遁地,追星逐日,不在话下,更有甚者竟可活达千载而不死,这群人被世俗人称为真仙。一个从地球而来的普通少年,魂带无上法宝上古神灯,他的出现能否为这神州带来更上一层的大道,天道漫漫,问天下,谁可登临仙位,逍遥世间。
  • 雁来红

    雁来红

    东元国公主遭人追杀,几乎丧命,后被“杏林圣手”雁来谷主所救,倾囊相授绝世医术,学成归来,落难公主踏上了一条复仇不归路。(上架之前,每日一更;上架后每日两更。努力存稿中……)
  • 幻战

    幻战

    《幻战》作者周桥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20002年起从事儿童文学创作,2006年致力于少年儿童心理教育的研究,开创幻想橙健康快乐生活理念。《幻战》为其《我爱幻想橙》系列之《幻战》,讲述了一段不一样的恋爱故事。
  • 专家给女性的心理呵护书

    专家给女性的心理呵护书

    作为女性,应该是善良的、自信的、温柔的、充满魅力的、坚强而快乐的,而具有这些优秀品质的基础就是心理健康。健康的心灵是女性幸福的源泉。给自己心灵最好的呵护,才会获得精彩的人生。爱“心”就是爱自己。不要让心中的阴影遮挡生命灿烂的阳光。美丽的女性应该拥有健康的心理。通过心理专家的指导和呵护,剔除心中的虚伪、自卑、嫉妒、猜疑和贪婪,用自信化解烦恼和压力,用温柔感动家人和朋友,活出率真的、卓越的自己。
  • 末世血龙神

    末世血龙神

    世界将灭,却诡异地降临异界,新的世界新的规则,依靠现代科技产物如何在充满凶兽和怪物的大陆求生?神秘女灵相伴,无数女神倾心,在猎杀、探险、寻宝中成长,又在杀戮和战争中成熟,凭借一把剑,邢宇能否让失控的世界重新归于秩序……
  • 穿越之陌上花开

    穿越之陌上花开

    大学女生白小雪,穿越到异世,修炼神功秘籍!手掌神剑火云,逆天杀神!女人修仙依然彪悍!杀尽天下负心汉,屠尽天下花心贼!用自己最为强大的神法秘术,追求自己最爱的古代帅哥!谁不服!问问白小雪手中的火云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神机妙算大比拼(中小学生奥林匹克集训与选拔)

    神机妙算大比拼(中小学生奥林匹克集训与选拔)

    “中小学生奥林匹克集训与选拔”丛书旨在通过向青少年提供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科学文化知识,激发他们学习科学和热爱科学的积极性,引导他们拓宽视野,不断创新,最终达到提升综合性素质的目的。其中涉及到青少年必须知道的许多知识领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和现代性,是青少年学习的最佳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