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88100000015

第15章 野兽丛林(2)

荀彧笑了,终于有明主可以托身。他从袁绍那里不辞而别,投奔东郡。

曹操没有笑,因为又有两支黑山军和一支匈奴兵杀过来。曹操再次让世人欣赏了他的军事表演,取得完胜。一直纵横太行山的黑山军,在曹操的两次打击下,一蹶不振。

兖州人喘了一口气:终于不再受黑山军侵扰了,伟大的曹操!

可是,他们刚喊完,抬头一看,百万青州黄巾军就像蝗虫一样扑过来了。

奶奶的,青州黄巾军跑我们兖州干什么!

青州黄巾军用刀回答:要是青州能待下去,谁稀罕来兖州这个破地方!

黑山军东进的时候,青州黄巾军开始活跃。中国人喜欢跟风,讨伐董卓凑热闹,造反也凑热闹,不管有没有效果,那至少能浑水摸鱼捞一把呢。据说,青州黄巾军有一百万人。

青州刺史焦和没见过如此大的场面,吓得气都不敢喘了,一口气没上来,死了。

袁绍高呼:焦和万岁!黄巾军万岁!他找到了渗透进青州的理由。他派臧洪入主青州。臧洪是个狠角色,一到青州,就打得黄巾军落花流水。青州黄巾军无奈,转移到了兖州境内。

无事家中坐,贼从天上来。青州惹不起,兖州就是豆腐渣做的?黄巾军造反也选地方,兖州刺史刘岱要气疯了,他不顾鲍信的劝阻,冒险出击,结果被黄巾军杀死了。

刺史一死,兖州人更加认识到黄巾军不是谁想打谁就能打,要打仗还得看曹操的。陈宫站出来,对曹操说:“现在刘岱已死,州中无主,和朝廷失去联系,王命无法贯彻。”也就是说,兖州可以自成王国了。

既然是王国,就要有国王,陈宫确定的兖州国王是曹操。“资之以牧天下,此霸王之业也。”陈宫第一个对曹操明确提出称霸天下的目标,可以想象,陈宫的建议在曹操的心里激起了多大的热情。

刺史死了,黄巾军更加活跃,兖州的头面人物正对局势的失控感到束手无策。陈宫来了,带来了好消息:“东郡有军事高手,如果由他掌管州牧,一定能担负起阻击黄巾军的重任,并且可以保护本州,使地方得到安宁。”

济北相鲍信第一个鼓掌赞同。曹操的能力摆在那里,黄巾军的威胁也摆在那里,于是兖州人把曹操推上了州牧的位子。这一年,曹操38岁,成了一名由民主推选出来的州牧,明显区别于朝廷任命。

作为兖州牧,曹操必须要拿出真本事来,才能对得起热情的兖州人。他毅然肩负起了责任,披甲持胄,亲临战阵,明确奖惩制度,激发士气,稳扎稳打,伺机而动。黄巾军遇上了对手,渐渐后退。他们的首领给曹操写了一封求和信,套一番近乎,然后说大汉玩完了,天下要换主子了,你还为朝廷效力,傻不傻啊。

一群反贼,竟然也想做曹操的人生导师!曹操读完这封信,踩在脚底下,用脚后跟碾来碾去,突然,脑子里灵光一闪,就像黑夜里有火星儿闪烁,照亮了脚下的路,抬抬脚就踏上了。原来,黄巾军并非不讲道理,他们只是要一条活路而已。时刻想着活路的军队是最容易被打败的。曹操改变了策略,下令作战时要尽量给黄巾军留一条活路,为他们逃走提供方便。

寒冬十月,黄巾军逃到济北(今山东济南市长清一带),再退就只能跳进黄河里喂鱼了。最痛苦的是从青州转战到兖州,一路苦战,没有根据地,供给断了,吃的穿的都成了问题。百万黄巾军,战士只有三十万人,其余都是随军的家属。冻死,饿死,病死,战士们眼睁睁地看着亲人们在冰天雪地里倒下,这时,他们面对的敌人不是曹操而是死亡之神。

一定要找出一条活路!

《资治通鉴》记载:曹操追黄巾军至济北,悉降之,得戎卒三十余万,男女百余万口,收起精锐者,号青州兵。

从此,曹操成了霸主。清朝学者何焯曾校订《三国志》,评价此事说:魏武之强自此始。

从此,袁绍成为浮云。

可是,史书并未记载,曹操用了什么手段让百余万黄巾军甘愿放下武器。还有,这百余万人如何安置呢?

就在这一年,谋士毛玠建议曹操“修耕植,蓄军资”,后来陆续启动的屯田制也表明,曹操当时应该只对黄巾军说了一句话,就让他们踊跃地放下了武器。“放下武器,拿起锄头,我让你们有地种,有粮吃。”没有活路才造反,现在曹操给了活路,为什么还要折腾呢?

双赢!曹操用最简单最实用最温情的方式,将本为贼寇的百万黄巾军转为自己的一笔财富。

曹操给兖州带来了和平,董卓却想摘取胜利果实。董卓虽然立志要把郿坞坐穿,但并未放弃称霸中原的野心。他听说刘岱战死,便任命了一个兖州刺史,名叫金尚。金尚带人前来上任,曹操怎会愿意将刚刚开创的事业送给一个不相干的人!他派兵驻扎在兖州边界,单等金尚到来。金尚颇有自知之明,骑在马上,无奈地望了兖州的土地一眼,就灰溜溜地跑到南阳郡投奔袁术去了。

用烈士鲜血换来的江山,若拱手相让,烈士在九泉之下岂能瞑目!

想到这里,曹操眼眶湿润了,眼前依稀浮现出鲍信的音容笑貌。

惨案发生在汶水岸边。曹操和鲍信带领一小股侦察部队,潜入敌阵摸情况,在汶水岸边暴露了,黄巾军大队人马赶了上来。鲍信安排精兵护卫曹操撤退,自己拦击黄巾军。曹操逃了出来,鲍信却死于乱军之中,年仅41岁。鲍信死后,连尸首都没了下落,曹操命工匠用木头雕刻了鲍信的模样,给它穿上鲍信的衣服,举行隆重的祭吊仪式。

战友走了,知己走了,曹操放声痛哭。

擦干泪,曹操的目光变得从未有过的冷峻。

野兽丛林里,不是自己死就是让别人死,没有第三种选择。

四没有资格说仁义

黄巾军本是农民自发组织起来的,松散随意,很难做到统一行动。当大批青州黄巾军转移到青州去的时候,北海国的黄巾军却没有离开,因为在北海相孔融面前他们很有成就感。

说起来,孔融也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他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四岁让梨名动天下,现担任北海国相,穷什么也不穷教育,他每天的主要工作,不是主持文化讲座,就是出台公民道德纲要,上班领着大家诵读“文明十要十不要”之类的条令。这个书呆子,以为念几句祖宗留下来的经典句子,就能天下无贼。但是,吃不饱肚子的黄巾军不买他的账,纷纷起来造反。打起仗来,《论语》之类的国学经典远远不如一块可以御敌的石块管用。孔融接连惨败,弃郡而去,又被围困在都昌(今山东临朐东北)。眼看就要像梨子一样被黄巾军吞吃,喊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最后他叫出了一个名字:刘备。

孔融能知道刘备,这还要感谢公孙瓒。看在那个破作业本的面子上公孙瓒收留了刘备,但是他并未重用刘备。他倒不是格外看不起老同学,而是看不起天下人。他常常仰天长叹:江山如此美丽,却被袁绍、曹操这样的蠢货掌管,可惜啊,可惜啊!他怎能容忍江山被庸才糟蹋,他任命严纲为冀州刺史,田楷为青州刺史,单经为兖州刺史,还有若干郡守、国相以及县令。他任命官员辖属的州郡大都在袁绍、曹操控制之下,所以他任命的官员只能“遥领”这些地方。各位霸主都宣称自己对天下拥有绝对权力,可以任命任何地方的官员,但是那个地方可能在敌人的控制之下,因此所任官员只能遥领那个地方。遥领就是宣告对控制之外的某地的主权,这个词后文我们还会多次接触。任命的官员多了,公孙瓒这时感到自己拥有的人才太少了,最后连给他做饭的、牵马的、浇花的,也都被任命为县令。直到191年十月的一天,公孙瓒一抬头,看到大耳朵同学正满怀热望地望着他,就顺手下了一道任命书,让刘备做别部司马。别部司马既是将军属官,又相对独立,这个职务安排很巧妙,避免了同学关系变上下级关系后带来的尴尬。别部司马秩千石,而此前刘备的最高官秩是高唐县令的六百石。出生入死这么多年,奔波经营这么多年,历险逃亡这么多年,不如一个能证明同学关系的作业本管用。

袁绍任命长子袁谭为青州刺史,攻打公孙瓒任命的青州刺史田楷。公孙瓒人手不够,就把刘备推到了前线。吃我的,穿我的,做我的官,怎么也得给我出点力啊,要是战死就算是你报恩了。

刘备多次立功,公孙瓒发现刘备原来多多少少也有点儿实用价值,就让他去平原县做县令。不过,他对刘备的能力仍然不很信任,就给他规定了试用期,《三国志》对此说“试守平原令”。试用期满,考核合格,刘备被就地提拔为平原相。虽然只是同学赐封,未经朝廷认证,但刘备还是像模像样地做起了二千石官。二千石官每天要面对的人很多,比在涿县摆地摊卖草鞋时要面对的人还要多。可是,刘备没有因为人多而表现出丝毫不耐烦。凡是来找他的人,他必定同席而坐,同吃一个碗里的饭菜,没有半点儿架子。他没有什么可以给人的,但是他能给人的,却是让人看得比生命还要珍贵的东西:兄弟情义。靠打兄弟牌,刘备获得了很多人的拥戴,名声渐渐地传开去了。

刘备没学过严格意义上的心理学,但是他的行为却契合马斯洛理论。1943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的需求层次理论,他将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而那些有理想有原则的人,则更会被后三类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所激励。在刘备这里,你会体验到兄弟的爱,得到兄弟的尊重。不伤歌者苦,但伤知音稀,如果你还在为知音难觅而发愁,那就与刘备聊聊吧,这个大耳朵兄弟,理解你的一切,包容你的一切。海居于下,能容百川。刘备的人脉越来越强大,平原国的人都在称赞刘备。

人脉资源就是一个大蛋糕,刘备吃得多一点,其他人就会吃得少一点,刘备占了上风,平原国的一些人就不高兴了。刘备在平原的人气越来越高,刘平就越来越睡不好觉。刘平是平原国的地头蛇,刘备这个外来的强龙让他很不舒服。一个卖草鞋的,蹭饭吃的乞丐,却成了大家赞美的对象,这是什么世道啊!刘平决定要杀死刘备,让大家去赞美一个死人。

这一天,刘备接待了一个人,这人一看就是练武之人。刘备热情地拉着他的手,说他是天下武功第一,什么关羽什么张飞在他面前都是浮云,还说一看他就是传说中的仗义大侠,他所到之处,那些不仗义的人全都惭愧得自杀。老天作证,刘备不是说客气话,因为在他看来,他和关羽、张飞都很强大,都值得尊敬和赞美,都是兄弟。

刘备说得正带劲,这人猛然站起来,从腰里掏出刀,刘备吓得跳到一边去。这人说:“我受刘平派遣前来刺杀你,可是我要是杀了你,以后还怎么在道上混呢?希望你以后小心为妙!就此别过!”说完,这人很有成就感地走了。他绝对不能杀刘备,要是杀了刘备,他还是刘备口中的“仗义大侠”吗?他回去后,宣扬刘备是天下第一仁义君子,这样就能为不杀刘备的行为辩解了。

刘平赔大了,本来是收买刺客除掉刘备,最后却掏钱为刘备做了广告。

刘备的名声越来越大,人人都说大耳朵是一个最仗义的兄弟。孔融被黄巾军打得抬不起头时,这时居然想起向刘备求援。北海国隶属青州,平原国隶属冀州,刘备与孔融的关系相关度并不高,而且从北海到平原,走直线要穿过齐国、济南。按照就近的原则,孔融此时应该是先向齐国、济南两地求援,而且,北海东连东莱郡,南靠城阳郡,北邻乐安郡,从地理上说,这三个郡都应该是孔融求援的对象。无论如何,刘备都不应该是孔融的首选,最多算是替补。最大可能是这些距离北海较近的郡国也遭受黄巾之乱,泥菩萨过河,怎能救得了孔融呢?根据历史记载,这个时期青州与徐州的黄巾之乱最严重,而刘备所在的冀州,则因为公孙瓒和袁绍的强势,黄巾军很难在此掀起风浪,刘备是有余力做志愿者的。也有可能,周围郡国巴不得黄巾军吃掉孔融,这样他们就能分占北海了,而地盘不是梨子,可以拱手相让,所以孔融舍近求远,就想起了遥远的刘备。

无论如何,孔融在生死攸关时刻能想起刘备,最起码说明刘备当时已经有了急人所急的仁义之名。去平原请刘备的人是太史慈,《三国志》记下了他当时对刘备说的话:“以君有仁义之名,能救人之急”。太史慈是纯朴的赤子(见《三国那些人那些事·吴卷》),这话虽是客套话,但也有几分真心在里面。此前刘备与太史慈并没有交集,但仁义之名已经传到太史慈的耳朵里去,这说明刘备的口碑打造得的确很成功。

大名鼎鼎的孔融也找上门来,刘备自己也想不到刻意打出的仁义牌如此成功,他说:“孔北海知世间有刘备也!”他即刻发兵三千随太史慈前往北海。黄巾军其实并不想攻城拔寨,只不过是抢点吃的穿的活下去而已,现在该抢的抢了该拿的拿了,刘备的援兵又要到了,他们就主动撤退了。

这次见义勇为,刘备其实没有任何付出,但是因为救的人是孔融,刘备的仁义之名于是传得更远了。

可是,在这个丛林社会里,没有人有资格说自己是仁义的,因为仁义的人都被吃掉了。没有谁能靠仁义在丛林社会里长久立足,活下来的,都是凶猛而狡诈的兽。

公孙瓒派刘备来平原,当然不是让他见义勇为,单等着救人,而是要他配合田楷与袁谭作战。田楷是公孙瓒任命的青州刺史,二人的主要任务就是抢夺青州。《资治通鉴》记下了战争带来的惨状:“袁绍与公孙瓒所置青州刺史田楷连战二年,士卒疲困,粮食并尽,互掠百姓,野无青草。”

这里面,当然也有刘备的“功劳”,否则,公孙瓒也不会把他推到国相的位子上去。

这期间,刘备还参加了与曹操抢夺兖州的战争。

袁术要向北发展,公孙瓒要向南发展,都必须首先占据兖州,因此,二人有了共同利益。192年冬天,袁术和公孙瓒南北配合,同时对曹操发起进攻。袁术的先锋部队很快进驻匡亭,深入陈留郡一百多里,再往前二三十公里就是曹操的大本营东郡。袁术在后方听到捷报,大笑起来:曹阿瞒,从今以后天下将不会再有你这个人!

可是,袁术笑得太早了一些。曹操发动反击,连败袁术军队。袁术非但没有攻下曹操的一寸土地,反而不得不放弃大本营,率领残兵败将逃到九江(郡治寿春,今安徽寿县)去了。

袁术喘口气,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公孙瓒这小子干什么去了?

袁术本来指望公孙瓒能从北面牵制,让曹操无暇南下。公孙瓒有利可图,他任命单经担任兖州刺史,就是为了染指兖州。袁术一路北上的时候,单经率部进驻平原国,刘备率部进驻高唐县,威胁兖州北部。

可惜,袁术与公孙瓒的军事联合缺少默契,单经和刘备到达约定地点后,袁术并未如期出现在应该出现的地方。联合行动变成了单独行动,预期的合力没形成,单经和刘备部队很快被曹操军队击退,袁术部队也因为孤军深入而溃败。

日后的魏、蜀、吴三方之间,第一次敌对发生在魏方和蜀方之间,曹操是一方老大,刘备是一方跑龙套的,双方不在一个层面上,并未碰撞出火花。

同类推荐
  • 穿越之富甲风流

    穿越之富甲风流

    好吧,这是一个关于发财和美女的故事。嗯,确切点说,是在古代捞银子和泡MM的故事......
  • 全面战争之三国

    全面战争之三国

    三国,一个英雄与美女,猛将与谋士的时代!三国,一个弱肉强食,白骨露於野的时代!三国,一个由“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到“胡狄遍地,汉家子弟数屠殆尽”的转折时代!刘嘉,一个21世纪的普通青年,带着一款名叫《三国全面战争》的游戏来到这个时代。交结英雄,子龙子义,奉孝文和,都来跟我混吧!坐拥美人,洛神MM,江东二乔,谁都不许和我抢!更要凭我百万军团,复我皇汉雄风,再创煌煌华夏!
  • 代宋者

    代宋者

    这是一个寻常的故事,说“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大事。北宋末年,天子失德,六贼当道,内忧外患,看柴氏后人如何在这英雄辈出的年代完成复国大业!这也是一个不寻常的故事,讲述一个普通人,受环境的影响,在命运的推动下,慢慢成长,变得成熟,一步步改变历史走向。这是时势造英雄,更是英雄铸就时势!(有人认为宋朝是华夏文明最巅峰的时代,同时也是最憋屈的年代。书会尽量符合宋末的时代背景,希望能带领大家走近宋末,去感受那个时代)
  • 穿越武大郎

    穿越武大郎

    编辑一拍桌子,“配角小角色都有人写,实在不行你写个路人都行,你写个武大郎,让读者怎么带入?”“有房子,而且是复式的;有老婆,长的还很漂亮;有兄弟,武功高还是当地治安队队长。至于长相和身高,那个x宝网你听说过吧。”
  • 谋划世界的100次会议(上)

    谋划世界的100次会议(上)

    本书对世界历史的真实过程做了纵深的透视,对人类文明的伟大成就做了全面的阐述,它从浩瀚的历史文库中,撷取精华、汇聚经典、分门别类地对历史上曾经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分析介绍,向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朋友们打开了一扇历史的窗口,让他们穿越时空隧道,在历史的天空中遨游、于探幽寻秘中启迪智慧,启发思考,启示未来。
热门推荐
  • 笑谈三国之张飞笔录

    笑谈三国之张飞笔录

    本书采用回忆形式讲述从张飞出生开始,先是在平民的生活中努力奋斗创业,后遇刘备和关羽便一点点逐步卷入三国争霸的形形色色的斗争。起初他还以为斗的是黄金军,抱的是发财的目的。然而现实改变了他最初的小农意识,在诸多悲喜交替的战争中,他明白了人生还有更高的追求,他很重情重义,对爱情勇于追求。无数次的磨难让他和他的周围人等一同携手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最后随同大哥开始创建了蜀国大业时,他也完全丰富了自我,并在和孔明军师打赌入川时利用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忍耐性夺取了第一功。全书顺着罗贯中《三国演义》这条主线,通过张飞的视觉,经历和报纸等媒体见闻开展,同时结合民间笑料及三国人物美丽的传说一气呵成,从而达到正史,传闻,笑料以及作者自我想象的场景相结合涂抹成一幅原本是具有很大悲剧色彩的名著现在读来就像是一本笑话百科全书,让人在不断的悲喜交替中遥想历史的真正内涵,也可作为茶余饭后的一道精神食粮。
  • 富家公子爱上我

    富家公子爱上我

    刚毕业的她。在工作与租房时遇到了他,然而命运总是弄人,在他以前的恋人出现后,事情有了不同的变化,等谜底解开的时候,是谁笑到最后?
  • 灭世神:冷酷猫女呆萌宝

    灭世神:冷酷猫女呆萌宝

    她前世是一只猫,一只拥有异能的猫,却意外穿越成了人。她有两个性格,一个冷酷邪肆,一个呆萌可爱。她每年都会失忆一次。片段一:“宝贝,看,我给你带来了什么?”某男说。“哇,小猫咪!”某女开心极了!结果。“喵~~~”猫咪叫了一声。“喵喵~~~”某猫女也叫了一声。“喵~”“喵喵~~”……某男问旁边的人:“它们在说什么?”“猫语。”某人淡定的回答。片段二:“小白,你帮我个忙吧!”某猫女对着身边的白虎说。某白虎,摇了摇尾巴,把脑袋凑近了猫女。某女‘啵’一声亲在了白虎的脸上。白虎淡定的走了。在某女看不见的地方,激动了,对着河使劲的看着脑袋上刚刚被亲的地方。但如果你觉得猫女是软柿子的话,你就悲剧了。片段三:战场上。敌国战士看着战场上的杀神,不禁瑟瑟发抖。在战场上那个白发红眸的女孩好似不要命的杀着人。更加可怕的是她居然能凭空让火出现,整个战场上都是火海!火红火红的,不光是火,更多的是血!“你们伤了我在意的人,必须死!”“不要啊,饶命。”战场成了屠宰场!某女勾起了嘴角,整个人都围绕着死气!“呵呵!你们当然不会死啦!”某些人舒了一口气。“因为我会让你们生不如死!”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本文依旧是双结局!此本乃灭世神系列第一部,与创世神系列为姐妹文。欢迎加入本人的群:362698156
  • 锦绣夫人:侯府我做主

    锦绣夫人:侯府我做主

    数年经营,却因一朝穿越付之一炬。她咬牙重来,誓要在这古代,活出自己的姿态!侯爷:“女人,你别太猖狂。”她傲然一笑,“这府上,我说了算!”某男微微眯眼,“是么?”翻身,压倒之!某女掀桌!君子动口不动手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女将浮卿

    女将浮卿

    【大婚之日她凤冠霞帔等候迎娶,他却一身白衣翩翩而来。冰冷的剑隔着红衣抵住她,她只觉得自己像是被浸在了冰水里,苦笑,“你的剑为何会抵在我的心上?刺穿它,你开心吗。”】大名鼎鼎的苏国女将造就了天下之奇闻,一生威名赫赫,可谁又能料到最后却是栽在了情爱的手中?我享尽一生盛名,荣华浮生,我自觉晓,这天下万千珍贵也抵不上一个你。——[年少]苏卿纵使你我再相爱又如何?相爱之后依旧是天罗地网的阴谋与背叛。曾经我爱你至深,你却还是一剑斩断了你我纠缠数年的缕缕情丝,如今,我愿与君陌路,再不相见。——[如今]苏卿
  • 心想事成

    心想事成

    本书是一本反映人生成功和智慧的书,读之可启迪心灵,激发潜能,以改变人生的命运。本书通过列举多个案例和故事,教人深思、发人深省,从多个层面揭示了如何通往成功的途径。
  • 九黎印

    九黎印

    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十方天地,亿万生灵,渺渺仙路,踏歌而行……(本文慢热,恢宏世界需要慢慢展开……)
  • 暗语天破

    暗语天破

    如果太阳能量可以吸收并且可以储存那么会发生什么呢
  • 万里无云

    万里无云

    18年重新启动万里无云终有拨云见天之日万里无云
  • 恋骨记

    恋骨记

    桑宁是个历史系的吃货小师妹,胸无大志坐等毕业。她这样的人,怎么可能进得了著名考古教授的组?她只是学历史,真的没有报考古啊!她只想拿着教科书背一背,不要拉她进古墓啊!——拉?等等,教授和同学都在地面上,拉她的是谁!?狗吃屎状跌进墓里的桑宁,脚腕上出现的是一个骨爪的印记……一具白骨引发的血案?千年墓主幽魂惊现?!雅蠛蝶!春哥救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