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70700000002

第2章 前言

大学毕业以后,我成了一名神经外科医生。忙于业务之余,学习业务理论以外,喜欢读一些杂七杂八的书籍,读得最多的是历史书。

近年兴起一股三国热,什么品三国,吃三国;什么水煮三国,火烧三国;什么三国小传,三国大传。自己也便兴趣盎然跟着大伙儿凑热闹。读来读去,品来品去,便觉得有想法,有看法;便觉得有话要说,有屁要放。

对于历史,一个医生又能说出什么好话,放出什么香屁来呢?

写正儿八经的历史书,肯定是不行的,因为没这个能力,也没有兴趣抠掰那些字眼,考证那些数字。后面的这些杂七杂八的文字,凑成一本书,也不知叫什么类别的书籍,就算是杂书吧。

很多医生都有一个毛病,无意中说出的话,夹杂着许多医学术语。比如我请客,饭局开始之前,经常问道:“病人到齐了吗?”无意中把客人说成病人。

学其他专业的人,会不会也有类似的情形呢?

应该是有的。一个人,年轻时起,受到某项专业训练;在职业生涯中,头脑中不断地重复某些词汇,手上不断地重复某些操作,肯定会在他的头脑里形成某些刻板的概念。这些刻板的概念,有时会从大脑皮层下的原始中枢跳出来,与理性思维对抗,从而使思维受到局限、干扰,让思维不能畅通、扩展。

这就是平时人们所说的职业病。

学任何专业、从事任何职业的人,知识和经验,思维和理念,都有其局限性。

通常来说,学理科的人,了解文科知识比较容易。学文科的人,了解自然科学知识,尤其是医学知识,则比较困难。加上基于学科和职业的刻板概念和思维局限,难免会形成一些思维惯性。在行为学上,这种惯性思维叫做选择性过滤。即在收集信息时,倾向于接受自己熟悉的、喜欢的信息,拒绝接受陌生的、讨厌的信息。在很多大学者的历史著作中,这种选择性过滤造成的信息不全的现象,比比皆是。

医生的思维,有时难以跳出医学的框框。那么,学历史的人,会不会有时也难以跳出史学的一些框框呢?我不敢说。通常来说,各个专业多少是有些相似之处的。

所谓历史,是人的历史,社会的历史,历史的历史。所以,学史之人、读史之人、写史之人,往往仅仅从人的行为的角度解读历史,用社会学的方法分析历史。社会是自然进化的结果,是自然界特殊的组成部分。看待历史,仅仅考察人的行为是不够的。有时候,人的行为并不全是思维的结果,而是部分地甚至全部地基于心理。解读历史,仅仅用政治学、斗争哲学的方法,也是不全面的。比如,一个战役,为什么要打,怎么打,除了政治的原因以外,还要考虑地缘、经济、人口等原因。一个战役的胜败,有时取决于地形、气候、疾病等自然因素。

因此,解读历史,不仅要用政治学、斗争哲学的眼光,还需从法学、管理学、地缘学、心理学等视角出发。多视角地看待,多方位地解读,交叉分析,综合分析,得出的结论才能准确一些。

近年,多读了一些有关三国的书籍,有的写得很有意思,让人受益匪浅。但也有些作者,翻出来的还是一两千年来的那些老套路(虽然有些老套路也是很正确的),把诸葛亮称作战神,把关羽称作武圣之类,看了让人有些不爽。我们不能以现代的准则去苛求古人,但至少不能盲目崇拜吧?总不好把封建文化中的糟粕部分,由我们现代人传递给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在我读过的三国读物中,有些作者,甚至一些学中文、教中文的作者,思维缜密,表达如流水,概念却不清楚。比如,把赤壁之战、襄樊之战、夷陵之战称为战争,这些军事行动明明是战役。又如,对于关羽的“别领一军”,有些学者理解为关羽指挥过很多次战役,以说明他战争经验丰富。其实关羽的“别领一军”,仅仅在战斗层次,只能说明关羽战斗(而不是战役)经验很丰富。

史学上的很多问题,其实都是概念不清、表述混乱造成的。有的人,在混乱的概念里绕圈圈,把自己绕进去,也把别人绕进去。中国有句俗话,说的是做什么事,都要先做好人。也可以说,不管学什么专业,都要先学好语文。学语文首先是学词汇、概念。

史学中也存在着许多伪科学。比如,为了说明人们对董卓的痛恨,说董卓死后,看守董卓尸体的兵士在董卓的肚脐眼里插上灯草,给董卓来个点天灯,燃烧了几天几夜。这可能吗?在常温(不管气温再高)下,动物(包括人)的脂肪只能腐败(脂肪分子在细菌的作用下降解,脂肪分子消失),而不能溶解(脂肪分子由固态转化成液态,脂肪分子还是脂肪分子)。只有能熔解的脂肪(油)才能点灯。再如,说董卓在郿坞(董卓在今陕西省眉县建的一个城堡)存了足够三十年食用的粮食。在古代的储存条件下,稻谷或麦粒是绝对保存不了三十年的。还有关羽的赤兔马,三十多岁还奔驰在战场上,从来没有人想想马的服役年限的问题。

在自然科学不发达的古代,写史之人糊里糊涂地写,读史之人糊里糊涂地读,情有可原。学了数理化的现代人写史、读史,还如此糊里糊涂,多少有些不应该。

我这个人,从小就认真学习,大学学的专业是最深奥、最难懂的自然科学分支——医学。大学毕业后当神经外科医生,整天跟人脑打交道。硕士、博士念的是神经外科专科,可以说,对人脑、人的心理有较深入的研究。

参加工作后,我将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来读书。通读过世界通史、中国通史、法学本科教材、历史学本科教材和全套MBA教材。不敢说上通天文,下知地理,至少,文理知识是比较全面的。

所以,产生一个想法,将蛋炒饭、饭炒蛋一样炒得分不清是蛋炒饭、饭炒蛋的三国再炒它一次,再加点味精、砂糖、花椒、胡椒,卖不出去就自己吃。

不仅从历史学的视角,还以法学、文学、政治经济、地缘学、医学、心理学的角度,去解读三国,肯定像蛋炒饭变成饭炒蛋,再加胡椒、花椒一样,味道是不一样的。

用什么方法来写呢?

我从影像科医生那里得到启发。

公元1973年,一个叫Hounsfield的英国医生发明CT机,因此而获得诺贝尔奖。CT是Computerized Tomography(计算机控制的断层扫描)两个英文单词的缩写,现在已是家喻户晓的一个泊来词。

在CT应用临床医疗之前,只能用X线平片诊断颅内肿瘤。X线平片只能看到肿瘤的间接征象(如肿瘤钙化、颅骨指压痕),而不能看见肿瘤本身。所以只有极少数肿瘤才能得到间接诊断。CT机则对颅脑进行断层扫描,并用计算机对获得的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再还原成图像,脑肿瘤就能清晰地反映在图像上,肿瘤的诊断率极大地提高。CT的应用,是医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我借用Hounsfield医生的方法,选三国的一个人或一个事件,进行断层扫描,再用历史学、法学、政治经济学、地缘学、医学、心理学方法处理,从现象的交叉分析、综合分析中得出结论。

比如本书的第一集“诸葛亮之死——魏延之冤的结”,“诸葛亮之死”是CT片子上,肿瘤的影像学表现或叫影像学所见。“魏延之冤的结”是CT的结论或叫诊断。标题中的破折号则是计算机的数字化处理和图像还原过程。

所以,这本书叫《三国CT》。

CT也有误诊、漏诊,何况古大夫水平不高,能力有限。错误、疏漏之处,万望批评、指正。本人虚心接受,改不改得看本书能否再版。

感谢我的女儿古钟小姐,在部分史料的收集、整理,以及文字输入方面的帮助。书中的一些“新新人类”语言,也是我女儿的贡献。

央视版电视剧《三国演义》播出时,我还在读研究生。那时研究生宿舍里没有电视机,有机会就挤在宿舍门卫的一个小间过过瘾。这样只能断断续续地看,等全剧播完时,只看了个囫囵吞枣。博士毕业后,花了好几百块钱,买了整套的《三国演义》VCD碟片,连续几夜不停地看,算是过了一把瘾。

我觉得,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物形象是魏延(剧中前后有二位演员扮演魏延,这里指的是王心海扮演的魏延)。魏大将军横刀立马的威风、吞吐山河的豪气、鄙夷天下的狂傲、心不在焉的冷漠,惟妙惟肖,让小说《三国演义》中的魏延呼之欲出。

同类推荐
  • 汉帝

    汉帝

    一个男人,穿越之后,怎样奋斗?如何享受?走过秦砖汉瓦之间,那温泉林苑,飞阁宫殿;游洛阳花,赏梁园月,泛起轻舟,直下江南;深入百越边陲,异域蛮荒,览岭南诸般风情;造巨船,横渡沧海,仙岛蓬莱不如金山银财;与张骞抵达西域各国,尝饮食,品美酒,艳舞笙歌;也曾和卫青塞外纵血骑,大漠饮黄沙,天山雪跃马;轻松写就一幅描绘汉人生活,汉代河山的多彩绘卷。
  • 元代宫廷演义

    元代宫廷演义

    层峦重叠,流水弯环,于群山回之中,现出一片平畴旷原。此时乃是四月天气,那片平畴虽没有江南地方的桃红柳绿,但是河流萦带,映着那山林景色,也就倍觉鲜妍了。在这寂静无声,山林沉默的当儿,忽听得马蹄得得,自远而来。一转眼间,便见两骑高头骏马驮着两个年轻力壮、身材魁梧的塞外英雄,直向这不儿罕山的平畴而来……
  • 拔剑

    拔剑

    三国之后,中原大地尸骸遍野,人口锐减;到了西晋,又发生了八王之乱。北方游牧民族乘机南下烧杀抢掠。汉人从2000万急剧下降到400万。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五胡乱华。
  • 回到南宋当名将

    回到南宋当名将

    李子玉本想从此泡泡小美女,揍揍小流氓,轻松快活一辈子。可岳飞的救命之恩,让他再难舍弃,没办法,谁让咱是个义气人呢。于是下定决心,以后就跟在老大身后打打仗,升升官。嘿嘿,要是再讨几房老婆那就更妙了。从此,冲锋陷阵杀金兵、游戏花丛泡美女、立于朝堂斗奸臣,看李子玉如何让大宋风起云动,成就名将生涯。
  • 家园

    家园

    已经入了秋,天气却依然像盛夏般炎热。掌柜的张宝生搬了个马扎儿,坐在自家的小饭馆儿门前一边看夕阳一边伸着舌头吹凉风。这狗娘养的天气,就像狗娘养的日子一样难过。暑热一直穿到骨子里不说,连喘息的气儿都粘湿湿的,仿佛灶台边上的污渍般油腻。
热门推荐
  • 温暖的幸福

    温暖的幸福

    大体讲的是三个男孩与三个女孩(都是豪门哦),书中的三个男主和tfboys差不多,可以说我就是在写tfboys,但是并没有用他们的名字,作者我可是四叶草加小螃蟹呦,欢迎喜欢他们的家人来看书,表介意名字不是他们哦。看看就知道。不喜勿喷呦
  • 小丫头大神探

    小丫头大神探

    “爷爷,爷爷。”六岁的雪儿看着狄仁杰说。“爷爷,他们为什么都叫您神探呢?”小家伙挠了挠头问。“呵呵,那是因为爷爷会抓坏人啊。”狄仁杰宠溺地看着怀中的孩子说。“那雪儿也要抓坏人,为武朝效力。”小家伙握了握拳头。“嗯,好,雪儿最棒了,来,先把汤喝了。”一边的如燕对小雪儿说。呼呼,狄氏神探来咯~~~~
  • 心医集

    心医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国富论

    国富论

    本书包括论劳动生产力提高的原因及劳动生产物自然地分配给各阶层人民的顺序论资财的性质、积累和使用论各国财富增长的不同途径论政治经济学体系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五章。
  • 吴世勋:ONLY

    吴世勋:ONLY

    【《永不忘那晗冬夏雪》第二部】“吴世勋,我君唯一辈子只爱你!”“那你一辈子只能是我的。”“我们中间会经历沧桑和悲欢离合。”“没关系,我的一切只为你。”--“她已经死了!吴世勋,你还要我说几遍?”“你骗我,不会的!”--“君唯,记住,我恨你。”连接上一部悲伤剧情,让他走出挚爱双亡的阴影,让她重现纯情时代的光彩。“我们,在一起。”
  • EXO:没事我永远在你身边

    EXO:没事我永远在你身边

    没事,你还有我们,我们陪你一辈子,这句话是十二个大男孩发自内心的话语,虽然她最终还是会归于他,但剩下的十一个男孩似乎从来没有放弃。12个男孩在女孩难过的时候他们给她安慰,女孩开心的时候他们的嘴角也在上扬,女孩绝望的时候给她希望,告诉她还有机会,办法。我是沐小诺,这也许是一部有喜有悲,并不是很出色的爱情明星小说,但全是用真心写的。
  • 天价宠妻:总裁先生超给力

    天价宠妻:总裁先生超给力

    她是宁氏千金,盛世容貌,家境优渥,偏偏遇人不淑,在难产之时被至亲害死。重生归来,她势要手刃仇人,将人渣抽筋剥皮、扔进阿鼻地狱!然而,成为自闭症少女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她还有一个老男人的未婚夫?什么,老男人是名动京都的神秘荣七爷?荣西臣,B市最传奇的男人,出身世家却又白手起家,在商界呼风唤雨,然而在她面前却只会……翻云覆雨?——“荣先生,外面的人都在说你老牛吃嫩草呢,你认吗?”荣西臣淡淡的目光从小娇妻笑得见牙不见眼的脸上缓缓向下移,落在胸前那莹白上,勾唇浅笑:“嗯,确实很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与傲娇男的初遇

    与傲娇男的初遇

    赵凌薇有个嘴毒洁癖又龟毛的男友,不过颜值高身材好,让人羡慕不已!她以为男友是自己千方百计追来的,却不知道腹黑的男友在多年之前就已经对她一见钟情!现代校园故事的爆笑冤家故事,体育系的女汉子x腹黑的高智商男!
  • 创巅峰

    创巅峰

    一本万世存在的书籍,一粒尘封亿万的种子,待苏醒,山河破,十界灭,再创巅峰。故事,就从圣书开始,这里有远古的尘封往事,有悲壮不屈的热血泪歌,有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壮志决心。而故事的主角王疯,一粒尘封万载的种子。
  • 绵竹泽曦

    绵竹泽曦

    安绵竹第一次见到木泽曦是在舅妈的宫殿,舅妈安排他带她去万花苑逛逛,熟悉一下。却发现他似乎处处在保护她,竟然他觉得自己弱要保护,那就不告诉他自己其实会解决的。木泽曦第一次见到这个传说中身娇体弱的小表妹,与宫中其他姐妹们不同,她好像太单纯了。看在她是长公主女儿的份上就护一护好了。却一不留神护了一生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