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70200000044

第44章 《华盖集·题记》

本篇写于著名的《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一文的三天以后。当时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十分尖锐。“五卅”运动进一步激发了中国人民的觉悟。全国工农运动都有所高涨。而以共产党人为骨干的北伐战争即将开始。

在文化教育战线上,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学潮已取得胜利。1925年11月28日,学生第二次包围并捣毁了当时北洋军阀政府教育总长章士钊的住宅,章避居天津。12月12日,北洋军阀段祺瑞被迫将章免职。当时,鲁迅与“现代评论”派陈西滢之流的斗争正酣,并已取得初步胜利。但是鲁迅却没有松懈自己的斗志,他表示斗争还要继续下去,为了总结自己的战果,鲁迅继杂感集《热风》以后,编印了这本《华盖集》,并在这篇《题记》中表示了自己的鲜明的政治观点和战斗风格。

本篇大致上可分为六段。

第一段(即第一自然段),鲁迅将《华盖集》与《热风》比较,概括了一个相同点,即对黑暗势力的搏击;两个不同点:一,《热风》文字比较明白晓畅,即所谓“质直”,而《华盖集》则婉而多讽,文字比较曲折。这一方面由于当时北洋军阀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反映在反动势力的文禁下,作者已逐渐找到了冲破“文网”,致敌人于重创的表现形式,这种表现形式越到后来越有更大的发扬,以致形成我们通常所说的那种鲁迅风的杂文特点。二,“议论又往往执滞在几件小事情上”,所谓“小事情”,其实恰恰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斗争的某一方面,照出了世态,诊出了社会的脓疡,而且因事及人,通过抨击反动统治阶级意识代表的一些个人来抨击黑暗势力。这种斗争方式,甚至使不少人不能理解它的深刻意义,鲁迅差不多隔了十年之后,还提到这点:“我的杂感集中,《华盖集》及续编中文,虽大抵和个人斗争,但实为公仇,决非私怨,而销数独少,足见读者的判断,亦幼稚者居多也。”

第二段(即第二自然段)以佛教空幻的放言高论作为对衬,说明自己则一反其道,“至今还在地上”,执着于现实,作韧性的战斗。鲁迅以“沾水小蜂”自比,说明自己不同于“洋楼中的通人”。“沾水小蜂”这个生动的比喻,不仅描绘了处境的黑暗和艰苦,表达了自己的“悲苦愤激”;而且因为蜜蜂有刺,也就表白了自己顽强的战斗意志。

第三段(即第三、四自然段)点出了本书书名的由来以及本篇的主题。为什么“悲苦愤激”?因为在当时反动军阀统治下,黑暗从四面袭来,有所不满,抗争,就碰钉子,恰如华盖罩顶。接着举了写《咬文嚼字》、答复“青年必读书”以及支持北京女师大学生革命行动等三件事作证明。

第四段(即第五自然段)是本篇的重点。因为这里接触到杂文的政治性和社会性问题。

鲁迅说:“也有人劝我不要做这样的短评。那好意,我是很感激的,而且也并非不知道创作之可贵。”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糊涂人,对时代缺乏感应,对政治缺乏敏感,受着传统思想和“为艺术而艺术”的影响,总觉得“纯文艺”的作品才可以进入“艺术之宫”。另一种是敌人。他们对鲁迅那种短小精悍,寸铁杀人的杂文从心底里感到恐怖,想方设法要鲁迅放下武器。鲁迅回答说:“要做这样的东西(按:指杂文)的时候,恐怕也还要做这样的东西。”这就说明鲁迅杂文是时代的产物,又为那个时代所需要。鲁迅是为人民、为革命而写作的,在与敌人对垒中,他只问哪种武器更利于战斗,根本不指望进什么“文艺之宫”。他蔑视地说:“倒不如不进去”。同时表白了自己的态度:“还是站在沙漠上,看看飞沙走石,乐则大笑,悲则大叫,愤则大骂,即使被沙砾打得遍身粗糙,头破血流,而时时抚摩自己的凝血,觉得若有花纹,也未必不及跟着中国的文士们去陪莎士比亚吃黄油面包之有趣。”这一段形象性的比喻,词采华赡,寓意深刻。“站在沙漠上”,实际上指“五四”运动后文化界统一战线分化以后作者的处境,不免有孤军奋战之感;“飞沙走石”,喻当时的阶级斗争;“乐则大笑,悲则大叫,愤则大骂”,既表明了作者在阶级斗争中那种放言无惮的主动进攻精神,又兼喻杂文这种文体的战斗灵活性,它毫不受体裁的拘束。“即使被沙砾打得遍身粗糙,头破血流,而时时抚摩自己的凝血,觉得若有花纹”,充分表现了作为一个伟大战士的鲁迅正是以战斗为第一生命,以战斗为无上幸福的革命自豪感。末一句则是对吹嘘懂得莎士比亚就高人一等的陈西滢之流的嘲讽。

第五段(即第六自然段),鲁迅总结了本年以杂文为武器的战斗历程,他以许多大事件没有论及为憾,这是由于所处的环境和条件的限制。其实在这一年中,鲁迅在思想文化战线上打了几个大战役并且都赢得了胜利。他很希望青年们出来,以杂文为武器,对旧中国的社会、文明“都毫无忌惮地加以批评”,并自述编辑《莽原》周刊的原由。养成新的大群战士,一向是鲁迅革命的战略目标,他在《两地书》中不止一次地说过类似的话:“我现在还要寻找生力军,加多破坏论者。”鲁迅对革命的青年抱有热切的期望,他时刻不忘“对于根深蒂固的所谓旧文明,施行袭击,令其动摇,冀于将来有万一之希望”;他意识到他面临的战线十分广阔,敌对势力十分顽固,他希望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持久战后继有人。

第六段(即第七自然段)鲁迅表明了对杂文这一战斗武器的态度。他爱杂文,因为杂文中熔铸着他的战斗的生命,记下了“转辗而生活于风沙中的瘢痕”。

然而鲁迅为什么会感到“自己的灵魂的荒凉和粗糙”呢?因为当时鲁迅正经历了《新青年》团体的分化,“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并且落得一个‘作家’的头衔,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不过已经逃不出在散漫的刊物上做文字,叫作随便谈谈。”《南腔北调集·自序》而灵魂的“粗糙”,正是转辗战斗的纹记。实际上是一个战士的光荣的标志。战士的思想感情也唯有战斗者才最能体会,所以鲁迅说:“凡有自己也觉得在风沙中转辗而生活着的,会知道这意思。”推而广之,读鲁迅的杂文,如果没有社会生活的经验,也就不容易读懂。

末了一小段,交代了编集本书时与《热风》有所不同,即当时所写的“杂感一类的东西,几乎都在这里面。”这表明作者已经更自觉地意识到自己的杂文正是当时时代的记录。

本篇是记叙、议论与抒情的结合。记叙的是成书的原由。议论的是世态以及敌我双方的斗争状况。在议论中运用讽刺艺术又继续与敌人作战。这后一点,是鲁迅一切序跋的共同特点,表现了一个战士的本色。

本篇的议论,反对的是唯心主义的出世观,虚幻的宗教迷信,伪善哲学,欺人之谈,以及个人主义的文艺观和创作道路。提倡的是唯物主义执着于现实的战斗态度,不计个人利害得失、为人民而写作的文艺观和创作道路。

抒情中有对敌人的愤慨,有对青年的期望,有对自己的勉励,也有对读者肺腑相见的倾吐。

本篇很讲究修辞,文字华赡而有骨鲠。古人说:“扛鼎力中有妩媚”,很有那种意味。鲁迅曾对木刻工作者李桦说过:“作文的人,因为不能修辞,于是也就不能达意。”(1935年2月4日信)不能达意,当然也就不能动人。鲁迅在极简短的篇幅中高度发挥他的修辞艺术,如用佛教的虚幻的欺骗来比喻“高超的学者”,用“沾水小蜂”来对比“洋楼中的通人”,以见两者的截然对立。用“华盖运”来比喻辗转战斗的艰苦。用“署名和匿名的豪杰之士”的反讽来表明反对派的可笑。用“抚摩自己的凝血,觉得若有花纹”来表示战斗的自豪感。用“去陪莎士比亚吃黄油面包”这样富于谐趣化的话来形容陈西滢这样的“文士们”。

同类推荐
  • 美得令人心醉的宋词(《古典文学观止》丛书)

    美得令人心醉的宋词(《古典文学观止》丛书)

    本书是特别针对现代初阶宋词爱好者而编辑的宋词选本,是新时代的宋词基本读本。注讲上以言简意赅为标准,对入选作品仅作必要的注讲,讲清楚需要注意的字音、字义、典故、修辞、背景,易读易查,使读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花最少的气力理解一篇作品。尤其注意对一些习焉不察的字标注正确读音,纠正长久以来的误读,对于字典和教科书里注错的读音更是简略说明了古音正读的来龙去脉。
  • 世界与你无关

    世界与你无关

    本书是十万字写给世界的狠话,也是六十个和你有关的片段及观点。故事是你们的,道理是大家的,并早已存在。丁丁张负责将它们收集起来,变成了这本书。书中所探讨的无非还是那些破事儿,却也关乎如何在爱里过得更好,如何失去也不难看,如何在真相中慢慢长大,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直面并解决人生的难处。当你失恋时,无人爱时,翻翻看——你都这么惨了,这些故事更惨,让你笑笑。感知世界,听老情歌,探寻爱和生活的难处解决之道,看贱人们受伤犯错又重新好起来,人生如此,其实我们都一样,从不普通,又那么平凡。
  • 青春无悔

    青春无悔

    古今中外,道不尽、说不清的,也就惟有一"情"字。爱情说穿了,也不过相识,相知,相守,最后相与分离,然而就是这简单如方程式般的"爱情进程",却使得红尘中众多"痴儿女"兜兜转转,竞相折腰。我渴求一个爱我的人,给他我世上所拥有的一切:我那无附不羁的身体,我如此温柔的心,还有我的自由。"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可真做到了如此地步,生命中也就少了一半的乐趣,生活必定如同一潭死水,波澜不惊,哪里还有一点意思。对于爱情,人人尝到的滋味不尽相同,然而讲出来,欢喜是众人皆同,无外乎皆在欢喜;悲伤却是泪落如雨,却又哽咽难言。
  • 忆旧

    忆旧

    这是一部名人回忆文章的集结。每篇文章均出自名家之手,是对大师与大师之间交往的追忆,真实自然,表现了大师们的真性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往,心向往之。本书的目的在于通过大师们的亲人、朋友的回忆,来近距离地展现大师们的风采和人格魅力,让身处当代的我们更加亲近大师、亲近历史。
  • 浮士德

    浮士德

    《浮士德》是一部长达12111行的诗剧,第一部出版于1808年,共二十五场,不分幕。第二部共二十七场,分五幕。全剧没有首尾连贯的情节,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发展变化为线索,以德国民间传说为题材,以文艺复兴以来的德国和欧洲社会为背景,写一个新兴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竭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的生活道路。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得十分完好的诗剧。
热门推荐
  • 一见倾心的爱恋

    一见倾心的爱恋

    一个富家妹纸和一个冰山男孩的故事,他们会在一起吗?
  • 父母给孩子的200个健康常识

    父母给孩子的200个健康常识

    青少年时而悲叹、时而激情四射;时而无聊、时而君临天下。他们更容易体会到这极致的喜怒哀乐,在人生的高峰与低谷之间不停徘徊。当年轻的身体和心理高速度地发育成长着的时候,他们有太多的问题不可解。这时就要看父母的功课有没有做足了。没有不成功的孩子,只有不努力的父母。
  • 神炼

    神炼

    一个以蛇身入道,心虽还有兽类的劣根性,但爱好和平,向往真情的他,生逢乱世之时,会遇到怎样的际遇呢?他会遭到怎样的劫难呢?他又是怎样从低谷中站起来,成为万众瞩目的修道高手呢?要想知道这一远古神话,请看神话之著神炼。
  • 从星星爱起

    从星星爱起

    为你落下的最后一滴眼泪,是我最后的尊严。奈何花开,爱上花谢。璀璨时光,纵然世界颠覆,千疮百孔负你一世骄傲,转瞬之间,恍若隔世。若是世态炎凉,千转百回负你一往情深。可知,我早已坠入万丈深渊,无法逃脱。随黄昏来临,我看透一切,待黎明重来,至少在重生之前,让我死一次吧。心已灰死,却从没想过自己会爱上一个奇缘般的星星。叹息。敬你来日携手深爱有归期,我干杯你随意。
  • 却邪師

    却邪師

    却邪师,耕犁于黑暗,服务于光明,看似伟大而又神圣的职业,却是低调而又神秘的组织,他们拥有强大神秘的力量,但也拥有着最悲痛的经历,他们看似坚无可摧,可其实,他们脆弱无比。正可谓逆天者,或被招安或湮灭于世,不留任何痕迹.......
  • 轮回仙纪

    轮回仙纪

    我道既天道,天意尊我意,俯瞰天地轮回,替天行道!......一代仙君,九世轮回,与天道争锋,修岁月同道!
  • 丫鬟宅斗指南

    丫鬟宅斗指南

    秦雨青表示自己原本只想安安静静的在地主家当一个浣衣女,却因为一个意外的相遇,被自家的霸道少爷看上,硬要娶她为妾……妾?她本想坚定的拒绝,但是一个小小的丫鬟哪有选择的权利只能委屈的接受。但是接受之后,后院里那一个个突然跳出来跟她抢人的女人是几个意思?时刻觊觎她美貌的公公又是几个意思?想要她命的神秘人又是谁?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秦雨青只能咬着牙开始宅斗!
  • TFBOYS:我爱的那个她

    TFBOYS:我爱的那个她

    “王俊凯,你知道我最重要的是什么吗,是这句话的第四个字。”“夏依雪,遇见你的时候,上帝只在我耳边说了四个字:在劫难逃。”——“夏依可,你有打火机吗?”“没有啊,王源。”“那你是怎么点燃了我的心。”——“夏依沫,跟你说个坏消息。”“什么啊,易烊千玺。”“我对你的思想不单纯了。”
  • 中年女人的青春随想曲

    中年女人的青春随想曲

    中年女人心中也跳跃着青春律动,中年女人的青春律动有中年女人的特色,在中年女人的青春律动中可以品尝出人生甜酸苦辣的滋味,在中年女人的青春律动中可以体会到经历风风雨雨的淡然。本书中的几位中年女人主人公,各自有家庭,有事业,当她们在生活中遭遇身边人的背叛时心中的激愤波动,当她们生活中遇到初恋之人时心中的情愫丝连,在这几位中年女人遇到事情后的处理中可以看到生活的经历,生活的磨练在中年女人身上的产生的影响。中年女人的青春律动中闪现着理性的声音,中年女人的青春律动中闪现着时代的节奏,中年女人青春律动正奏出首青春随想曲。
  • 神通盖世

    神通盖世

    风雨之后,才能见到彩虹。磨难重重,方能修的盖世神通!===新书《重生剑魔》已经发布,下方有传送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