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70200000035

第35章 《我之节烈观》

“节”(守寡)“烈”(殉夫)是封建礼教摧残女性的“吃人”道德。这个道德的始作俑者孔子就对女性十分鄙视,他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论语·阳货》)鲁迅曾加以诘难:“女子与小人归在一类里,但不知道是否也包括了他的母亲。”(《南腔北调集·关于妇女解放》)孔子还竭力表彰妇女为了愚贞而惨死:“伯姬之舍失火,左右曰:‘夫人少避火乎?’伯姬曰:‘妇人之义,傅母不在,宵不下堂’。左右又曰:‘夫人少避火乎?’伯姬曰:‘妇人之义,保母不在,宵不下堂’,遂逮乎火而死。”伯姬恪守“妇道”,作了封建礼教的牺牲品,而孔子却对此大加赞赏,说:“妇人以贞为行者也,伯姬之妇道尽矣!详其事,贤伯姬也!”(《谷梁传》襄公三十年五月)北宋的理学家程颐恪守儒教的道德观。有人问他孤孀贫穷无依无靠的女子,是否可以再嫁?他说:“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河南程氏遗书》第二十二卷)南宋的儒家朱熹更张皇其说,于是妇女节烈之风,兴于宋、元,盛于明、清。明朝法律规定:“凡妇女因失得封者,不许再嫁。如不遵守,将所受诰勅追夺,断罪离异。”(《皇明制书·吏部职掌》)受着孔教的愚弄,民间竟有举家强迫妇女自杀殉夫的惨事。

这类“吃人”的“道德”一直延续到民国。在北洋军阀政府颁布的“褒扬条件”中,竟公然大书“表彰节烈”的条款,封建王朝的思想得到了合法化,这就反证了辛亥革命反封建是如何的不彻底。于是社会上的复古派,更加有恃无恐,在当时报刊上大做颂扬“节妇”“烈女”的诗文。立志“扫荡这些食人者”的鲁迅,不能不对封建宗法社会遗留下来的陋习——“表彰节烈”这一“吃人”的道德,予以严厉的抨击,尖锐的批判。

鲁迅的这篇文章写于“十月革命”的翌年,“五四”运动的前一年,当时马克思列宁主义已经开始传播到中国,新思潮汹涌澎湃。

鲁迅作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在“打倒孔家店”的斗争中,起着冲锋在前、摧枯拉朽的作用,曾写了一系列反封建反复古的文章。本篇就是他的一篇反封建的代表作。对捆绑妇女的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等四条绳索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表现了作者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观点。

首先,作者勾画了当时的世态:封建余孽的猖獗。他们慨叹“人心日下”,实际上是对新思潮的抵制,并由此包庇了一切坏种。在挽救“世风人心”的名义下,复古迷信思想正在抬头,“虚君共和”和“迎神扶乩”竟出现在20世纪的中国;在挽救“人心日下”的呼号中,又钻出一批人来,说要“表彰节烈”。

所谓“节烈”等等,都是反动统治阶级用封建礼教毒害妇女的阴险手段,一座座的“节烈”牌坊就是封建礼教吃人的罪证。鲁迅在他的后期杂文中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这都是统治阶级的“治绩”。“表彰节烈”的封建思想毒害了被压迫群众,这是使鲁迅这样一个伟大的革命家和思想家特别感到痛心的。他自称的“启蒙主义”绝不是高踞于群众头上的教诲,而是平等地热切地要引导群众脱离反动统治阶级的影响。

《我之节烈观》作为一篇驳论性的文章,它迥异于鲁迅后期的杂文风格,写得明白晓畅,汪洋恣肆,特别运用推理、判断的逻辑论证,层层驳斥了“表彰节烈”的荒谬悖逆。

鲁迅还从历史上考察了主张妇女节烈的渊源。正如恩格斯所说:“母权制的被推翻,乃是女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丈夫在家中也掌握了权柄,而妻子则被贬低,被奴役,变成丈夫淫欲的奴隶,变成生孩子的简单工具了。”不仅如此,“为了保证妻子的贞操,从而保证子女出生自一定的父亲,妻子便落在丈夫的绝对权力之下了;即使打死了她,那也不过是行使他的权利罢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52—53页)古代的中国同样是如此,甚至对妇女或杀或吃,都无不可。活人殉葬的风俗消歇了,便发生了守节。所谓“妇者服也”(《说文》第12卷)充分表明了这一点。

如果说,被杀被吃,或自尽殉夫,算是“烈女”;那末,“守节”便是活着痛苦一世。鲁迅指出这种“畸形道德”:“主张的是男子,上当的是女子。”为什么会上当呢?因为“汉朝以后,言论的机关,都被‘业儒’的垄断了。”这就是说,封建统治阶级利用孔教儒学作为愚民政策的结果。然而孔子之徒却很明白这一套不过是“耍把戏偶尔用到的工具”,自己倒并不一定实践的,因此以二十四史而论,男的孝子和忠臣也不多的,“只有节烈的妇女的名册却大抵有一大卷以至几卷”,这就是“以贞节励天下”的“治绩”。(《华盖集·十四年的“读经”》)陈陈相因,成为积习,因此并非居心叵测的男子也受了愚弄蒙蔽,跟着一味鼓吹,鲁迅对他们还是加以区别的,晓之以理,说服教育。

鲁迅又从妇女对待节烈的实行的这一角度,论证了这种“吃人”礼教的惨酷,从而得出了这种“节烈”的行为,实在“已经失去了存在的生命和价值。”对“节烈”行为,鲁迅全文从每一个角度,都对它的提倡者进行了说理驳诘,然后得出不可推倒的否定性的逻辑结论,十分富有说服力。

不但如此,鲁迅根据他的朴素的辩证法,从既成的坏事中汲取教训,表示对为了节烈历史上无数无名的牺牲者,“可以开一个追悼大会”,向封建礼教展开一次猛烈的攻击,“除去虚伪的脸谱”,“除去世上害己害人的昏迷和强暴”。这就化消极意义为积极意义。使节妇烈女的痛苦,惨酷的悲剧告诉人们:人类应该都受到正当的幸福。

被恩格斯誉为“自古以来最伟大的讽刺家之一”的傅立叶,“他第一个表明了这样的思想:在任何社会中,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反杜林论》第257页)因此,在无产阶级领导的五四运动中,妇女问题也不能不提到战斗日程上。鲁迅写于1918年7月的《我之节烈观》实际上是冲破壁垒森严的封建礼教堤防的最有力的一枪。此后,他对妇女问题的论述逐步深入,逐步接触到这个问题的社会本质,把它与整个社会的解放联系起来。鲁迅在1932年12月26日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作了一次演讲。当时胡适之抬出易卜生的《娜拉》,以妇女的走出家庭作为问题的解决,鲁迅却针对这种空幻的妄想,严正地提出“娜拉走后怎样”的问题,结论是妇女解放必须夺得经济权,与经济制度的改革联系起来。如果不改革现存的经济制度,妇女解放是不可能的。因此,鲁迅写于1924年2月7日的《祝福》,不但着眼劳动妇女所遭受的封建礼教的毒害,而且把这种逼迫妇女“节烈”的吃人礼教放在阶级对立的背景上来考察;有力证明封建地主阶级不仅在经济上压迫和剥削劳动妇女,而且还用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使劳动妇女遭受到精神上的酷刑。作为一个伟大革命家,鲁迅不仅看到妇女受压迫的一面,也看到她们觉醒抗争的一面,在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中,使他看到了“中国女子的办事……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看到了“中国的女性的临难竟能如此之从容”,发现了中国妇女解放的“辉煌的曙色”。他一再反对“男尊女卑”的制度,反对把一切罪恶都推到妇女身上的资产阶级反动舆论,他指出:“男人是私有主的时候,女人自身也不过是男人的所有品。”(《南腔北调集·关于女人》)在国统区的白色恐怖中,他呼吁妇女们“应该不自苟安于目前暂时的位置,而不断的为解放思想,经济等等而战斗。解放了社会,也就解放了自己。”(《南腔北调集·关于妇女解放》)关于妇女问题的这个正确的结论,标志着鲁迅思想的发展。

但是,作为我国近、现代文化思想史上的遗产,鲁迅的《我之节烈观》这一类文章,曾经以冲锋陷阵的姿态,给几千年来的封建道德以猛烈的扫荡和冲击,因而在当时起了很大的作用。

本篇写得深入浅出,通俗易解,层次清晰,条理井然,以无可辩驳的逻辑,使论敌无言以答,使读者览之了然,感到言所欲言。强烈地体现了五四时代革命者的心声。

同类推荐
  • 用闲适对付人生: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用闲适对付人生: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林语堂将中国人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皆诉诸笔下,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仿效的“完美生活的范本,快意人生的典型”,展现出诗样人生、才情人生、幽默人生、智慧人生的别样风情。
  • 在美国访学的日子

    在美国访学的日子

    本随笔集收入了笔者在美国波士顿大学访问学习期间的大部分随笔文章,内容触及生活、学习、文化差异等诸多方面。文章皆为笔者个人心情的真实抒写,以女性的细腻与敏感,记录了自己作为一位博士妈妈独自带着五岁的女儿在异国他乡学习生活的种种感受。其中有欢笑,也有泪水;有感动,也有无奈。这些文章不是旅美指南,它们可能只是越来越多的赴美访问学者尤其是那些带着孩子远渡重洋的妈妈们的一些侧影。
  • 注目:一位文艺记者的职场遇见

    注目:一位文艺记者的职场遇见

    本书分两部分:一是“注目”,作者以记者的身份,采访了国内最知名的作家、文化名人等共二十几位,其中有冯唐、张嘉佳、海岩、几米、九把刀,安妮宝贝 ,梁晓声, 朱天衣,吴念真等,听他们讲述自己如何走上写作的道路、成名前的艰苦岁月、他们对现代文化的理解、对当前文学市场的现状分析及文学发展前景预测等等。第二部分“回望”记录了作者一些人生感悟的随笔和对周华健、李宗盛等明星的采访。
  • 深夜物语

    深夜物语

    这是一本写于无数个深夜,也将在未来更多的深夜与你相伴,安心于归宿的书。这是一本睡前读物,你可以从任何一页读起,也可以从任何一页结束。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才能回到最初的自己。200多篇隽永短文、直指内心的句子、意蕴丰富的插图,涉及爱情、友谊、工作、生活等话题。作者用极其细微而又深刻的笔触,写出我们和这个世界复杂而又隐秘的联系,揭穿我们在这个年纪的疑惑、孤独与欲望。
  • 泰戈尔诗集(典藏本)

    泰戈尔诗集(典藏本)

    泰戈尔是永远的东方诗圣,他为亚洲获得了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为印度人民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门。他将自己的灵魂穿织于诗章词篇里,使诗句充满了灵性的芬芳。在泰戈尔眼中,世界需要爱,人生更需要爱,所以读他的诗,让人感受最多的就是一种对生活的爱。 《泰戈尔诗集(典藏本)》收录了《飞鸟集》、《新月集》、《采果集》、《园丁集》、《吉檀迦利》。这些作品细腻地描述了作者对爱情的幸福、烦恼与忧伤的理解,抒发了作者的志向抱负和喜怒哀乐,诠释了作者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热门推荐
  • 五行者

    五行者

    五行动荡,魔君将要出世,五行后裔极力挽救,险险将魔君封印,五行却未能恢复平衡。为了维持五行的平衡,必将有人牺牲。五行者之后能否修炼得道,还原五行平衡?
  • 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2:简单生活

    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2:简单生活

    继续提倡“只需去做,生活就会改变”,提供给大家的是简单生活的建议, 提供一些大家平时想不到,或者想到了却一直没有去做的事情,并且告诉读者,怎么去做,或者去哪里可以做到。这本书讲到的也不是多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有的只是生活中触手可及的简单小事。
  • 魔归

    魔归

    面对着所谓的正道,他以一敌多,天绝山一役,他扬名整个劲元大陆,可是终究双拳难敌四手,只能飞身跳入绝崖,一声“道之不容,便以魔归,如若魔归,道之不存”的誓言,在崖顶迟迟盘旋不去,此后数年。。。。劲元大陆上杳无音讯,生或死,最终能否以魔归来?
  • 神偷傻妃

    神偷傻妃

    惊世盗神一朝穿越,将门府邸深深,庶姐姨娘陷害,且看素手一扬扭转乾坤!半路遇上邪佞护食王爷保驾护航,一路脚踩渣男渣女,在乱世中混的风生水起。“王爷大人桃花朵朵,小的不介意替主子分享几朵。”她身着男装,一脸痞样笑的幸灾乐祸。“哦?本王以为你早就知道本王的厉害了。”王爷大人不动声色来到她身边,大手一揽将她圈在怀中,不顾众人惊诧目光笑的一脸邪佞。好吧,在与无耻王爷比无耻这方面,她承认是她输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思念成婚:漫漫寻妻路

    思念成婚:漫漫寻妻路

    他,人前是学生惧怕的——冷面阎罗:她,音乐星河里最璀璨的星星——音乐精灵;当他遇到了她,从此摇身一变成为撒娇卖萌无下限的莫脸皮。且看,冷面阎罗,如何上演追妻之戏码。
  • 生存GAME

    生存GAME

    当所有的一切都只是一场游戏时,结局是什么或许已经不再重要,享受过程带给的刺激与兴奋才会让人回归本能。人类并不是宇宙唯一的主宰,甚至可能只是神所创造的残次品,而地球也只是这场宇宙游戏中一处不起眼的关卡。游戏中的角色是否能冲破规则,所有的秘密都将从这里开始。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不可不读的最奇妙的幻想故事

    不可不读的最奇妙的幻想故事

    在成长的道路上,最快乐的体验是求知;在探索的过程中,最需要的帮助是引导。希望本书能带领小朋友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快乐遨游,让它成为你的良师益友!
  • 花开几许

    花开几许

    缘起缘灭缘消散,缘世尘俗待勿忧。情不自禁需尽欢,恨不白首终相伴。日已夜既盼君期,花开几许何时归。
  • 异界之丧失

    异界之丧失

    现代青年林天,莫名其妙穿越异大陆——天玄大陆。实力低微的他,只能依靠系统游走于各种电影,动漫之间。这里有世上最美的华夫人。这里有热血无畏的海贼王。这里有刚猛无敌的绿巨人。这里有呆萌可爱的小妖王。……这里有异界旅客林天,助天玄神龙皇先平人族内乱,再战百族惊天。
  • 明代中央司法审判制度

    明代中央司法审判制度

    明朝长达二百七十六年,其中央司法审判制度历经多次变革,相关史料浩繁,作者认为,。中国法制史的研究宜有学术上的分工。部分学者侧重史料校注的上游工作,部分学者侧重史料分析的下游工作,相辅相成,法史学才能进步成长,有利于中国法制史的学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