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38500000032

第32章 养心养生——以学养生,以心养生(1)

1.家传养生事

【原文】

字谕纪泽:

昔吾祖星冈公,最讲治家之法,第一早起,第二打扫洁净,第三诚修祭祀,第四善待亲族邻里。凡亲族邻里来家,无不恭敬款接,有急必周济之,有讼必排解之,有喜必庆贺之,有疾必问,有丧必吊。此四事之外,于读书、种菜等事尤为刻刻留心,故余近写家信,常提及书、蔬、鱼、猪四端者,盖祖父相传之家法也。尔现读书无暇,此八事纵不能一一亲自经理,而不可不识得此意,请朱运四先生细心经理,八者缺一不可。

——此家书写于咸丰十年(1860年)闰三月初四日

【译文】

字谕纪泽:

我的祖父星冈公,最讲治家之法,第一早起,第二把屋子收拾得干净整洁,第三诚心诚意祭祀,第四善待亲族邻里。凡是亲戚邻居来家中,没有一个不恭恭敬敬地款待,有急事一定给他们周济,有纠纷一定会去帮他们排解,有喜庆的事一定会去庆祝,有丧事一定会去吊唁。除了这四件事情外,在读书、种菜等事上最是时时留心,所以我近段时间写信,常常提到书、蔬、鱼、猪这四件事,这是祖父传下来的家法。你现在读书没有空余的时间,这八件事不能件件都亲自料理,但是不能不解此意。请朱运四先生悉心经营,这八个方面缺一不可。

【心读】

曾国藩向来以祖父星冈公的家训为治家之法,也十分推崇他的养生之道。实际曾国藩在这里讲的是强调家庭对人的重要性,并以家务劳动来养生。

一个人的养生之道,与其说是单纯的讲究生活作息或身体调养,毋宁说是综合的平均的惯有的一种“状态”,单从物质、精神层面刻意为之的都称不上完整的养生,应该说养生这个词,是一种人自身调整的平衡,人与万事万物之间的吞吸吐纳均匀,人与宇宙自然的能量交换守衡,时空交错轮回往生的太极。

中国人历来讲究的是以心养生,并且重视家庭观念,世界是纷繁杂乱的,家是宁静平和的,外部世界风云变幻再猛烈,人总有一个躲避于平衡的港湾。有关心情的好坏,心态的健康,精神状态的安宁平和,生活规律的讲求,人际关系的融洽,生活压力的承担,家庭的和睦幸福等等都是中国人有关养生的话题。

养生之道在于洁净、勤劳。所谓的以家养生,大概在家中从事家务劳动,养花种草,读书写字,善待亲朋,关心他人,这些都是构成一个人良好的心理与精神状态必须的,人不可能只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有互动交流才可以称其为处于健康状态,所以保持饱满的热情与自然平和的心态,是养生非常关键的步骤。

曾国藩说:“身体虽弱,却不宜过于爱惜,每日做事愈多,则夜间临睡愈快活。若过于爱惜精神,将会奄奄无气,决难成事。”做家务就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法,手动心活,脚动脑活,气和血畅。《吕氏春秋》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就是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外部的侵蚀,可以经久不坏。“精神愈用愈出,智慧愈苦愈明。”讲的也是一样的道理,无论是身体还是头脑,都是越用越灵活。

总之,中国人的养生之道,绝不仅停留在吃穿住等物质层面,而包含多方面的因素,特别是家庭的兴旺是至关重要的。

2.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

【原文】

沅弟左右:

适闻常州克复、丹阳克复之信,正深欣慰!而弟信中有云:“肝病已深,痛疾已成,逢人辄怒,遇事辄忧等语。”读之不胜焦虑。今年以来,苏浙克城甚多,独金陵迟迟尚无把握,又饷项奇绌。不如意之事机,不入耳之言语,纷纷迭乘,余尚愠郁成疾,况弟之劳苦过甚,百倍阿兄,心血久亏,数倍于阿兄乎?

余自春来,常恐弟发肝病,而弟信每含糊言之,此四句乃露实情,此病非药饵所能为力,必须将万事看空,毋恼毋怒,乃可渐渐减轻。蝮蛇螫手,则壮士断其手,所以全生也。吾兄弟欲全其生,亦当视恼怒如蝮蛇,去之不可不勇,至嘱至嘱!

余年来愧对老弟之事,唯调拨程学启一名,将有损于阿弟。然有损于家,有益于国,弟不必过郁,兄亦不必过悔。顷见少荃为程学启请恤一疏,立言公允,兹特寄弟一阅。

李世忠事,十二日奏结,又饷绌情形一片,即为将来我们兄弟引退之张本。余病假于四月廿五日满期,余意再请续假,幕友皆劝销假,弟意以为如何?

淮北票盐课厘两项,每岁共得八十万串,抉概供弟一军,此亦巨款,而弟尚嫌其无几。余于咸丰四五六七八九等年,从无一年收过八十万者,再筹此等巨款,万不可得矣。

——此家书写于同治三年(1864年)四月十三日

字谕纪泽纪鸿:

吾于凡事皆守“尽其在我,听其在天”二语,即养生之道亦然。体强者,如富人因戒奢而益富;体弱者,如贫人因节啬而自全。节啬非独食色性也,即读书用心,亦宜俭约,不使太过。余八本匾中,言养生以少恼怒为本。又尝教尔胸中不宜太苦,须活泼泼地,养得一段生机,亦去恼怒之义也。

既戒恼怒,又知节啬,养生之道,已尽其在我者矣。此外,寿之长短,病之有无,一概听其在天,不必多生妄想去计较他。凡多服药,求祷神,皆妄想也。吾于医药、祷祀等事,皆记星冈公遗训,而稍加推阐,教示后辈。尔可常常与家中内外言之。

——此家书写于同治四年(1865年)十月二十日

【译文】

沅弟左右:

刚才听到常州克复、丹阳克复的喜信,正在高兴,而弟弟信中说:“肝病已经深重,痛苦的疾病已经形成,逢人便发怒,遇事便忧愁。”读了之后,不胜焦急。今年以来,苏、浙克城很多,独金陵迟迟没有攻下,军饷又奇缺,不如意的事情,不堪入耳的议论,纷至沓来,我都愠郁成疾,何况弟弟那么劳苦,比我胜过十倍,心血久亏,几倍于为兄的。

我自春季以来,经常害怕弟弟肝病复发,而弟弟每次来信均含糊其辞,这四句则暴露了实情,这病却非药物所能治愈的,为人处世必须胸怀阔广,遇事不恼不怒,疾病才可渐渐痊愈。蝮蛇咬手,则壮士斩断其手,这才能保全生命,我兄弟若要保全生命,应把恼怒当做蝮蛇看待,下决心戒恼怒不可没有勇气,至嘱至嘱!

我这些年来愧对老弟的事,只有调拨程学启一名将之事对阿弟有些损害。然而,虽有损于家,却有益于国,弟弟不必过于抑郁,为兄也不必后悔。刚看到少荃为程学启请恤的奏折,立言公允,现特寄给你一阅。

李世忠的事,十二日奏结。又有缺饷情形一片上奏,就是将来我们兄弟引退的张本。我的病假于四月二十五日满期,我想再续假,幕友都劝我销假,不知你的意见如何?

淮北票盐、厘课两项,每年共得八十万串,准备一概供给弟弟这一军。这也是巨款,而弟弟还嫌少了。我在咸丰四年至咸丰九年这几年间,从来没有一年收过八十万串的。再想筹集这么大的巨款,万万做不到了。

字谕纪泽纪鸿:

我遇事都遵守“尽我个人努力,听凭天意命运”两句话,就是养生之道也是如此。身体强健的人,如同富有的人力戒奢侈而更加富有;体质虚弱的人,如同贫穷的人因节俭而得以自我保全。节俭不光是在饮食、性欲上,就是读书用心,也应节约俭省,不能太过分。我的八本匾内,讲养生以少恼怒为本。又曾经教导你心中不要太苦,要活泼,培养心中的一片生机,这也是去除恼怒的办法。

既要力戒恼怒,又要知道节俭,于是养生之道中自己能做的就都做到了。除此以外,像年寿长短,得不得病,一概听凭天意,没有必要多生妄想去计较那些。大凡多吃药,求神保佑,都属于妄想。我对医药、祈祷等事,都牢记星冈公的遗训,而稍微加以阐述,用来教育后辈。你可以时常对家中内外说一说。

【心读】

对于养生之道,曾国藩在这两封家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力戒恼怒、知道节俭、控制欲望,求名之心不可过盛。养生,不单纯是一个身体的问题,也是一个心灵的问题、精神的问题,简言之,养生之本为养心,此为养生要诀。

同治十一年(1872年)三月十二日,曾国藩午后散步署西花圃,突发脚麻,曾纪泽扶掖回书房,端坐三刻逝世。曾国藩生前封侯拜相,满族荣华,死后没有留下什么财产田地、金银珍宝,留给子孙后代的,是一楼富厚的藏书、一道著名的遗嘱。他认真思考了很长一段时间,把自己一生所得归纳为四条,并将它端端正正地写下来,要儿子悬挂中堂,每日诵读,恪遵不易,并一代一代传下去。

“余通籍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可许,老人徒伤,不胜悚惶惭赧。今将永别,特立四条以教汝兄弟: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此四条为余数十年入世之得,汝兄弟记之行之,并传之于子子孙孙。则余曾家可长盛不衰,代有人才。”

曾国藩在这里谈到了如何养心:一是“慎独”,认识善恶,进行道德自省,心中安泰,清心寡欲;二是“主敬则身强”,一个人无论内外,皆须庄重宁静,对养生来说,就是这“能固人肌肤之会筋骸之束”;三是“求仁则人悦”,胸怀万物,顺应天地之理;四是多习于勤劳,少安逸享乐,因为勤劳使人长寿,安逸使人早亡。

培根在《论养生》中认为,影响长寿的诸多因素中,情感和思想居主导地位,曾国藩的思想是与此非常接近的。

控制欲望、知道节俭、力戒恼怒,这些养生之道尤其应该为现代人所借鉴,相比之下,我们现在所处时代所面临的诱惑、困惑、迷惑,都比两个世纪之前大大地增加了。欲望是一种习惯性的趋势,如果一个人善于操纵欲望,控制情绪,久而久之,各种欲望对他而言,都可处于一种可进可退的境地;相反,如果习惯于被欲望所操控,欲望的确很容易就能占据一个人的心灵,尤其当一个人对此没有免疫力和防范力以及警惕心的时候。

罗素在其名著《权利论》开篇就明确指出,人有众多欲望,但权力欲和荣誉欲是最主要的两种。他认为人们要避免激动和狂热的情绪,消除恐惧、憎恨心理和破坏性,应该具有理智生活中的科学气质。

当个人面对复杂的社会中的种种诱惑时,一定要避免使自己长期陷入激动、狂热、沉浸、无法自拔的情绪,不要让恐惧、憎恨、烦乱、无序、混乱、不和谐占据了自己的整个心灵,不要沉浸在某一种单一的、喧嚣的环境中任其发展,而应该用一种理智的支配来遏止纷乱的情感,用一种科学气质、多维的思维方式、开阔的视野和豁达的心胸来面对生活中的人和事。

易生恼怒,不只是一般人的情感态度,就是历史上的“多少英雄豪杰打此两关不过”,遥想公谨当年,羽扇纶巾,雄姿英发,文武双全,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少年时已是一国之重臣,开国之元勋,何等的风光荣耀!可最终仍然因为无法抑制愤怒发出“既生喻何生亮”的慨叹喷血而亡;三国时的猛将张飞,力敌千军,战功显赫卓著,但张飞性情暴躁,对士兵动辄打骂,滥施鞭笞、刑杀,其部下官兵对他怀恨在心。刘备常诫之:“此取祸之道也。”但张飞听不进刘备的告诫,依然故我,暴性不改,终于酿成杀身之祸。张飞一生纵横沙场,出生入死,那种豪气干云的英雄气概的确让敌人胆寒,可他最终却不是战死沙场,而是死在了一个“躁”字上。

易恼怒是需要汲取的教训。所以,曾国藩告诫他们,要像佛家所说的那样,降龙伏虎,龙即心火也,虎即肝气也,遏抑肝火,不使它过分炽烈,节制血气,不使自己的嗜欲戕害自己的身体性命。

例如恼怒、狂躁这些情绪,权利、荣誉这类欲望,经过一个人长时间有意识地梳理与改善,完全是可以被把握的。让欲望或情绪吞没心灵,是一个人意志软弱与纵容、原谅自己的长期结果,善于宽宥别人的错误,宽宥客观环境的无法改变,但是绝对不应该、不能宽宥自己的软弱。

3.静心养性

【原文】

沅弟左右:

廿六日接弟廿三日信。廿七日傍夕兰泉归来,备述弟款接之厚,财力之大,十倍竺虔旧仆。而言弟疾颇不轻,深为忧灼,闻系肝气之故。

吾日内甚郁郁,何况弟之劳苦百倍于我?此心无刻不提起,故火上窜,而血不养肝。此断非药所能为力,必须放心静养,不可怀忿怄气,不可提心吊胆,总以能睡觉安稳为主。

——此家书写于同治三年(1864年)五月二日

【译文】

沅弟左右:

二十六日收到二十三日来信。二十七日傍晚兰泉回到这里,详细讲述老弟对他款待之热情,财力之大简直比竺虔过去那位随从大十倍,又提到老弟的病不轻,深感忧虑焦灼,据说是肝火上升的缘故。

我这几天很郁闷,何况老弟之劳累辛苦比我重百倍呢?心里时时刻刻放心不下,所以火气上升,而血脉不能保养肝气。这决不是药物所能起作用的,必须放下心来,安静调养,不能心怀忿懑,自己生气,不能提心吊胆,总是以能安稳睡觉为最重要。

【心读】

曾国藩写这封家书的时候,曾氏兄弟正处于进攻天京前夕,故身心俱疲,殚精竭虑,不能静心养性,此为养生之大忌。然而曾国藩却非常清醒地指出,此病症来自心理上的隐忧与畏惧,并非药物所能奏效。只有安心守静,才能忘尽世故人情;只有做到心外无物,才能成为自己心灵的主宰,才能有益于身心健康。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有一位小和尚,每次坐禅的时候都幻觉有一只大蜘蛛在他眼前织网,无论怎样也赶不走。师父就让他坐禅时拿一支笔,等蜘蛛来了在它身上画个记号,看它来自何方。小和尚照办了,在蜘蛛身上画了个圆圈,蜘蛛走后,它安然入定了。

当小和尚做完功一看,那个圆圈就在他自己的肚子上。

这位小和尚坐禅时老觉得有一只蜘蛛跟他捣蛋,是因为心不静。佛家说心地不空,不空所以不灵。哲人说,许多困扰和烦躁往往来自于自己。用物理学上的话说,两物不能同时并存于同一空间。这一物理定律同样可以用在心静方面。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有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心无挂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众生只有在色中才能悟空,色空不可分离。所以只能在闹中求静,完全静寂之中无须再求静。一老僧有云:“如此凄清冷落之景,教老僧怎得禅定?”人在江湖之中,本会遭遇千奇百怪的情形或人事,只有将静的心诉诸于闹市之中,万变不离其宗,总会找寻到出路;埋怨事态纷繁杂乱无章法,遇事则慌,遇事则乱,遇事则烦,不但做不好事,也无故将心搅乱了,这也是不符合所谓佛语“色即是空”,“色不异空”的人生本质的。

诸葛亮曾为其子书:“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如果心中喧闹,就只能看见眼前的一切,只有宁静的心才能看得清楚遥远的事物,酝酿远大的理想与抱负。混乱无序是宇宙万物的自然规律,在物理学上,甚至还有一个叫做“熵”的测量混乱度的精确单位。熵具有令人气馁的不可逆性,不会双向逆转,一旦形成,就不会自动毁掉。混乱是宇宙的规律,能动性也是人的特性,只有人才能处于混乱的宇宙中并为之规划出合理的秩序;动态与变化是宇宙的规律,平静与安宁也是人心的趋向,万物动而我心静,这是处理纷繁复杂的万事的途径。

静中求静未为贵,忙中取静才是真。

禅林有言:终日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终日穿衣,未曾挂着一线丝。圣者心静如海不扬波,寂然不动;所谓在不休中亦能休,在不闲中亦能闲。而众生心乱如麻,虽休而实不休,虽闲而实不闲。反差之大,一至于此!

同类推荐
  •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一卷)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一卷)

    《鬼谷子》立论高深幽玄,文字奇古神秘,有一些深涩难懂。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易于好读和好懂,编者在编著本书时,根据《鬼谷子》分章分段集中逐个立论阐述的特点,进行了合理分割划分,再一一对应地进行了注释、译文和感悟,还添加了具有相应思想内涵的故事,以便于广大读者阅读理解。
  • 厚黑学(大全集)

    厚黑学(大全集)

    自1912年以来,李宗吾创立的厚黑学已诞生近百年时间,当前市场上已涌现出了难以计数的有关厚黑学的各种图书,这些图书鱼龙混杂,真假难辨,读者往往不得要领,甚至误入门径。为了再现李宗吾先生厚黑学的原貌,我们精心编写了这本《厚黑学大全集(超值白金版)》。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活学活用厚黑学”在深度挖掘李宗吾厚黑学精髓的基础上,通过精炼的要点和大量历史上正面或反面的事例,归纳、诠释了立足社会、为人处世的厚黑之道,一旦你掌握了这些智慧,并把它纯熟地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就一定能够轻松应对工作、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难题,更顺利地实现你的人生目标。
  • 易经的智慧:易经大全会解

    易经的智慧:易经大全会解

    本书的目的,正在于解析易经智慧对于成就人生事业的重要意义。本书对照易经中的卦象、卦辞、爻辞、彖传、象传等内容,将易学家的代表性阐释集在一处,可以说是一本易经智慧解读大全,十分便于读者阅读和了解易经全貌。
  • 中国思想论集

    中国思想论集

    《中国思想论集》收录了《穿衣之道:诸子争鸣的一个话题》、《周敦颐思想在儒家道德形上学中的地位》、《朱子“中和说”略论》、《儒宗别传:方以智的庄学史观》、《以庄继易:钱澄之的庄学观》、《近代墨学的复兴及其原因《经、子之别与“国故”问题--章太炎、胡适关于治学方法的论争》等论文。
  • 孟子(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孟子(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孟子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从他的思想中获取营养。这种影响,仅从我们的常用语中就可以得到证明。
热门推荐
  • 魔王抢亲:我的妻还你永世缠绵

    魔王抢亲:我的妻还你永世缠绵

    小妖:魔君!夫人不嫁……魔君:没关系,我入赘……许多世许多世过后,魔君:夫人,紫云宫就在前面,我们带着孩儿们回家去吧唐云意:不去……魔君:为何?唐云意:你不是入赘了么……就该在唐府与我生死缠绵……魔君:……那只是,只是一种,计策罢了
  • 逗比高手在都市

    逗比高手在都市

    我是宋佳霖,我又开新书了。这是一部很操蛋的书,你们能不能看下去就看你们有多操蛋了。
  • QQ书城月刊第7辑

    QQ书城月刊第7辑

    -----------------------------------------------------------{卷┊首}城市的西边又开始阴雨绵绵,她们妖娆肆意的舒展四肢,在三月冷春的干燥氛围中杀出一条血路。湿冷的空气好像落地而生的藤蔓,附着人体攀沿而上,细细密密的摩擦着每一寸肌肤和血管,马不停蹄的蔓延至指尖,开出阴暗的花来。十指瞬间苍凉。我路过形形色色的冬末春初。有微风荡漾的,有寒风凛冽的,有晴空万里的,有三月飘雪的。唯独没有如此阴晴不定的。是了,北方的天气像耿直的汉子,說一不二;南方的天气却是小姑娘,哭笑闹骂皆无章法,心思不定。我是该庆幸我路过这个季节的南方,还是路过这个南方的季节?三月,期待温暖。◆完◆by:沈辞阑(QQ:930131044)
  • 挣脱的枷锁

    挣脱的枷锁

    【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不胜荣幸,别喷我】规则,形式,法则,将人们紧紧绑定在十字架上,人们如同奴隶一般,背着这些,前行,前行,无止境的前行,只为了那个根本不存在的目的地,直至死亡,扔掉重重枷锁,也许就能冲到顶端,冲破一切的屏蔽,那些所谓的犯罪,无非是与众多不公平的斗争,人类的存在,本身就是个矛盾体的犯罪。在暗无天日的世界中,也许还存在着一丝亮光,那里面夹杂着黑暗,肮脏,腐败,不堪入目的东西。在黑暗的地方,有一双眼睛,它监视着这一切,你的一举一动,也许,它现在,就在你身后。。。别回头。。。
  • 青春花开,年华落幕

    青春花开,年华落幕

    在一次意外中,母亲去世,自己也被领养在了舅舅家,但那种被领养的生活并不是她想要的。考上自己心仪的学校后,她不得不一边兼职,一边学习艰难的独自在大城市里维持着自己的生活,后来有一天,却遇见了……
  • 可以失败不能失落

    可以失败不能失落

    在人生的道路上,在追求事业的征途中,每个人都会遇到诸多的不顺与苦难。在苦难面前是奋斗、进取,还是消沉、堕落,这往往是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人生并非理想化的,我们要勇于接受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考验,开拓进取,百折不挠,做一个勇敢的跋涉者。《可以失败不能失落》将带你体验形形色色的失败与成功,送给你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帮助你将坎坷化为坦途,将眼泪化为歌声。从而让你能坦然地面对挫折,面对苦难,面对生活。这样一来,你就将成为“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的“善战者”,从而主宰自己的命运。
  • 张良(名人传记丛书)

    张良(名人传记丛书)

    担负着光复故国的梦想奔走四方,满怀大义,博浪沙刺杀秦王,洞悉局势,鸿门宴上扭转乾坤,运筹帷幄,楚汉相争决胜于千里之外,在建立汉朝之后明哲保身而急流勇退。书中客观生动地讲述了张良在复杂的政治和军事斗争中展现出的卓越才能,以及他在功成名就之后淡薄处世的一生,他的高尚节操为青少年读者立下了一个典型的榜样。
  • 一路向强

    一路向强

    当谁越看不起自己,自己偏偏就越让他刮目相看!这,就是当过废渣的叶子良的道!
  • 万界帝途

    万界帝途

    少年林霄,一夕之间,家族惨遭灭门。意外激活体内杀戮之力,被神秘高人所救。为复仇也为生存,少年踏上无尽的万界帝途!
  • 重生道医济世

    重生道医济世

    上辈子她把爱情当寄托,一味付出、没有自我,至死都在被利用;上辈子她把懦弱当善良,豺狼当亲人,至死都在奢望别人挽救;愚弄、背叛、利用...窝囊的结束生命!这辈子她要为自己活,要自强自立、不依靠任何人;要为自己的梦想拼一把:《千金翼方》在手,符、咒、诀、禁、气、法、术,万法归宗、形神兼治...且看她在滚滚红尘中、坚守本心、道医济世、梦想爱情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