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38500000027

第27章 居家之法——吾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3)

常家想与我结姻,我所以不愿意,是因为常世兄这个人最喜欢仗父亲的势欺侮别人,衣服也太华丽,仆从前呼后拥,显赫一时,恐怕他家的女子有做官人家的骄气奢气,这样会破坏我家的家规,引诱我家子弟侈奢,现在他再三要结姻,发甲五八字去,恐怕他家是要与我为亲家,不是想与弟弟为亲家,这话我不能不明白告诉你们。

贤弟的婚事,我不敢做主,但是亲家为人如何?也要向汪三那边查问清白,如果吃鸦片烟,那万万不可对亲。如果没有这件事,那就听堂上各位大人与贤弟自主好了,所谓叫翰堂的那位秀才,他父子两人都不宜去亲近,我曾经见过,衡阳人也有知道他底细的。如果要对亲,或者可以另外请媒人。

【心读】

在这两封家书中,曾国藩分别阐述了两个观点:交友时不肯轻易受别人的恩惠,情愿别人占我的便宜,决不能去占别人的便宜;有关儿女婚姻大事的基本择偶观点——拒绝锋芒毕露之家,拒绝骄奢之家,即拒绝作风张扬之家。

中国古代婚姻大事讲究门当户对,不但是为了子女能够过上富贵生活,更重要的是亲家之间容易结成政治和军事势力的联盟,巩固自己的实力。曾氏家族是湘乡第一显赫家族,所结之亲家不是豪门王族,就是达官贵族。可是曾国藩对婚事的考虑不但限于门第观念,更重要的是要看对方的家风、生活习惯与作风问题,认为儿女婚事应从长计议,看的不是眼前,而是将来,可谓深谋远虑。

即便在现代,为父母的为儿女婚姻之事也少有从对方的家风以及本人的作风问题作长久之虑的,多半为了对方的财势和门第而计较当下得失。须知婚姻不是一锤子买卖,买卖交易过后就万事大吉了。特别是中国式的婚姻,往往倾向于家族式的婚姻,集体式的考虑,婚姻并不像西方那样能够完全成为个人的问题,想合即合,想分即分,所以在考虑问题的时候必然要作整体、长久的考虑。

譬如双方的性情是否适合,志向是否一致,发展的道路是否趋同,习惯是否能够彼此接受,更为重要的是,对生活的要求与期望是否处在同一水平、层次、角度、方位上……有心理学家说得发人深省:“婚姻就是对方最好的和最坏的都给你。”婚姻之前,应该把对方各方面特质都考虑清楚,两个人是否能够在主要方面合拍,这些方面的问题远远重要于对方的家庭背景和出身。因为当岁月渐长,只有性格才能伴随一个人一生,其他的一切都有可能丧失或颠覆。

同时也应该意识到一个重要问题:一个人的性格优势在反面侧面即意味着他的软肋,譬如刚毅坚忍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倔强独断;心细如发换个角度看也许意味着小器;所谓大度体现在生活细节上竟然是不拘小节……所有的问题在路人看来是不足挂齿的,但对于朝夕相处、灵魂赤裸相见的人生伴侣来说,再微不足道的小问题也完全有可能成为两个人的终身羁绊。我们常听说,彼此都是好人,但未必可以在一起相处,就是这个道理。

婚姻除了意味着两个人相爱的归宿,更意味着两个人的生活经历、人生阅历、生活方式、家庭影响、各种社会关系从此纠缠牵连、盘根错节地交织在一起;随着岁月的积淀生长在一起。

在这封家书中,曾国藩还提出了一个看似新奇的观点——不肯轻易受别人的恩惠,情愿别人占我的便宜,决不能去占别人的便宜。正常的思维方式一般是占别人的便宜,接受别人的恩惠。这些做法也同样是只看眼前,而忽略整体,几乎没有人会不计得失的为另一个人付出,往往表面看似占了便宜的事,有着千丝万缕的线条缠绕着日后的当事人不得安宁。大多数人的目光因为只能触及到围绕目前、周围的事件打算,所以做事、作决定,特别是重大的决定时失之偏颇。而无论是人生还是治家都需要长远的眼光与多方面的思考的。人生的一切都应当从长计议、多方位考虑,需要从高处想到低处,从得意想到失意,从此时想到彼时,从一代人想到几代人。

6.孝顺、友爱是家庭的祥瑞

【原文】

谕纪泽纪鸿:

孝友为家庭之祥瑞。凡所称因果报应,他事或不尽验,独孝友则立获吉庆,反是则立获殃祸,无不验者。吾早岁久宦京师,于孝养之道多疏,后来展转兵间,多获诸弟之助,而吾毫无益于诸弟。余兄弟姊妹各家,均有田宅之安,大抵皆九弟扶助之力。我身殁之后,尔等事两叔如父,事叔母如母,视堂兄弟如手足。凡事皆从省啬,独待诸叔之家则处处从厚,待堂兄弟以德业相劝、过失相规,期于彼此有成,为第一要义。其次则亲之欲其贵,爱之欲其富,常常以吉祥善事代诸默为祷祝,自当神人共钦。温甫、季洪两弟之死,余内省觉有惭德。澄侯、沅甫两弟渐老,余此生不审能否相见。尔辈若能从孝友二字切实讲求,亦足为我弥缝缺憾耳。

——此家书写于同治九年(1870年)六月初四日

禀父母:

夫家和则福自生。若一家之中,兄有言弟无不从,弟有请兄无不应,和气蒸蒸而家不兴者,未之有也;反是而不败者,亦未之有也。

——此家书写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正月十七日

【译文】

谕纪泽纪鸿:

孝和友爱是家庭的祥瑞,人们常说的因果报应,在其他事情上未必能全部应验,但只要孝悌友爱就立即获得吉庆,不孝悌友爱就立即招来灾祸这个问题上,没有不应验的。我早年长期在京城任官,常常荒废修养之道,后来从事军务,得到各位弟弟的帮助很多,而自己对各位弟弟却无丝毫帮助。我的兄弟姊妹的家庭,所以都能有田有宅,大概都是九弟的功劳。等将来我死之后,你们对待两位叔叔要像对待父亲一样,对待叔母要像对待母亲一样,把堂兄弟看成是自己的手足之亲,凡事都要节俭,但是对待各位叔叔的家庭,则处处都要大方。对待堂兄弟应该以德、业相劝戒,纠正他们的过失,希望他们有所成就,这是最重要的。其次就是要亲近爱惜他们,希望他们富贵。常常替他们祈祷吉祥之事,这样人神都会钦服。温甫、季洪两弟之死,我自省有所遗憾。澄侯、沅甫两弟渐老,我不知道此生是否还能再见。如果你们能从孝、友二字切实讲求,也是为我弥补缺憾了。

禀父母:

家庭和睦自然就会带来福气。如果一家之中,对哥哥说的话做弟弟的无不听从,对弟弟的请求哥哥无不答应,如此和气蒸腾而家庭仍不兴旺的,还没有见过;与此相反而家庭不衰败的,也还没有过。

【心读】

在这两封家书中,曾国藩提出了关于家庭祥瑞的观点——孝顺友爱。特别是其中同治九年的家书,曾国藩自知年老体衰,百病缠身,行将不久于人世,故给两个儿子的家书中,极力自谦自责,望自己身后家庭仍然兴旺友爱,历久不衰,厚人薄己,处处从家族大局、他人角度着想,情真意切,令人读罢不禁潸然泪下。

曾国藩一生非常讲求家业大局,从来不因自己是家中长子长孙,并且为官最高、权势最重而自骄,薄责他人。相反,他处处把自己看做家族整体中的一分子,与父母亲族、兄弟姐妹之间宽厚行事,并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使得曾氏家族成为百年不衰之家族,每一代都有杰出人物出现——曾国藩之子曾纪泽是杰出的外交家,曾纪鸿是著名数学家。孙辈中曾广钧23岁即中进士,是翰林院中年纪最轻的,其他的也都从政从军,善始善终;曾孙辈则多是学者,各有专长。特别耐人寻味的是,曾家后代在后来国共两党的斗争中,两方都有其代表人物:国民党“国防部长”俞大维的母亲曾广珊是曾国藩的孙女;共产党元帅叶剑英(也曾任过国防部长)的夫人曾宪植,则是曾国藩之弟曾国荃的玄孙女;国民党的“国大代表”、后任台湾大学校长的曾宝荪,是曾国藩的长曾孙女;共产党原高教部副部长兼全国科联副主席曾昭抡,则是曾国藩之弟曾国潢的曾孙。可以说,曾家数代未出一纨绔子弟,这与曾国藩的家教家风是分不开的。

中国是古老的礼仪之邦,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我国古老的传统美德。所谓家和万事兴。中国古语也说“百善孝为先”。难以想象一个连父母都不尊敬爱护的人会真心爱谁。也许有人会说我的父母给我创造的环境和空间太过狭隘,给予我的东西太过稀薄,我的父母只是平庸之辈,没有像显贵家庭那样衔着金汤匙出生。但是须牢记:能生你者便是伟大者。世上只有不伟大的儿女,而没有不伟大的父母。孟郊曾赋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是一个人的源头和根基,一个舍本逐末,妄图砍断自己根基的人无异于自杀。所谓狐死首丘,即使是动物也难忘自己出生之地。

中国大家庭的发展趋势是兄弟之间结婚后往往薄情于弟兄而厚于妻子儿女。兄弟之间真正的相处之道在于人心的宽容与不计较。

隋朝时,有个叫牛弘的人,学识很渊博。他的弟弟牛弼却时常酗酒闹事。一次牛弼喝多了酒,酒后将牛弘驾车用的牛给射死了。牛弘外出回家后,他的妻子向他诉说道:“叔叔喝醉了酒耍酒疯,将牛射死了。”牛弘听了,什么也没问,只是说将牛肉做成肉脯算了。他妻子做完肉脯之后又提杀牛一事,牛弘却说:“剩下的做汤。”过了一会儿他妻子又唠叨杀牛的事。这时牛弘才说道:“我已经知道了。”一点儿没有生气的样子,脸色像平时一样温和,甚至连头也没抬,继续看他的书。妻子见丈夫这样大度,感到很惭愧,从此以后再也不提杀牛的事了。因此,牛家上下一团和气,再也听不到闲言碎语,牛弼也因此收敛了许多。

这是中国古代的文人对待兄弟对待妻子的相处之道,本着宽宏大度、亲善友爱的立场来处理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就会引导家人之间的关系良性循环,消弭彼此的看法和成见,而反之,如果站在矛盾中的一方,则容易丧失方向感,自己也卷入战争,加深彼此的怨恨。

7.家道之长久与人身的完善

【原文】

致澄弟:

凡家道所以可久者,不待一时之官爵,而恃长远之家规;不待一二人之骤发,而恃大众之维持。我若有福,罢官回家,当与弟竭力维持。老亲旧眷,贫贱族党,不可怠慢。待贫者亦与富者一般,当盛时预作衰时之想,自有深固之基矣。

士大夫之家不旋踵而败,往往不如乡里耕读人家之耐久。所以致败之由大约不出数端。家败之道有四,曰:礼仪全废者败;兄弟欺诈者败;妇女淫乱者败;子弟傲慢者败。身败之道有四,曰:骄盈凌物者败;昏惰任下者败;贪刻兼至者败;反复无信者败。未有八者全无一失而无故倾覆者也。

——此家书写于同治五年(1866年)六月初五日

【译文】

致澄弟:

凡家道可以长久的,不依仗一时的官爵,而依靠长远的家规。不依仗一两个人的骤然发迹,而依靠大众的维持。我如果有福,罢官回家,当会与弟弟同心竭力维持。老亲旧戚,贫困的族党,不可以怠慢人家,对待贫困的与对待富有的一个样,在兴盛时要想到衰落时,那自然便有深厚坚实的基础了。

士大夫之家有的很快衰败,往往还不如乡里耕读人家家运持久。造成衰败的原因,大约不出这样几个方面。家庭衰败的原因有四:彻底废弃礼仪之家衰败,兄弟相互欺诈之家衰败,妇女淫荡秽乱之家衰败,子弟骄傲轻慢别人之家衰败。一个人衰败的原因也有四方面:骄傲自满、欺凌别人的人衰败;昏暗懒惰、轻信下人的人衰败;贪婪刻薄的人衰败;反复无常、不讲信义的人衰败。从来没有见过没有这些弊病而无故败家覆身的事情。

【心读】

曾国藩在这里讨论他关于家业兴衰的总体观点:如何家道衰落,以及如何长久维持家业兴旺。家败离不得礼废、欺诈、淫乱、傲慢;身败离不得傲慢、懒惰、贪婪、无信;而家道兴旺却不是一人之努力或发迹即可达成,需要全体家庭成员的维系和延续。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在其名著《神曲》中曾这样描述:“地狱分成三部分:分别收容一些异教徒的灵魂、好色之徒、犯饕餮罪者、贪婪挥霍者、生前动辄发怒的灵魂,这些人在这里受尽了各种煎熬。炼狱共分七级,分别洗净傲慢、嫉妒、愤怒、怠慢、贪财、贪食、贪色七种人类大罪。”

《旧约》记载:上帝用七天造亚当,并取出亚当的第七根肋骨造了夏娃。撒旦的原身是有七个头的火龙,世界共有七名堕落天使被称为撒旦。到了16世纪后,天主教更直接用撒旦的七个恶魔的形象来代表7种罪恶——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饕餮,以及淫欲。这就是著名的人类的七宗罪。

无论是家败或是身败,几乎都是人类身体里潜藏着的“魔鬼”而导致的。所谓“富不过三”就是这个道理。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就描述了一个封建大家族盛极而衰,从奢侈浮华走向没落的人生百态缩影。贾家从宁、荣二公开始已经历了四代,荣华富贵、娇生惯养、锦衣玉食、纸醉金迷的生活使他们的子孙后代丧失了继续奋斗进取的激情与勇气,众人生活的腐化、作风的淫乱、头脑的贫乏、心灵的空虚、生活态度的不思进取是早已潜伏贾氏家族破败的动因与伏笔——那道贾府著名的茄子,本来是稀松平常的菜肴,竟然要用十九种昂贵的配料来做辅料,最后的茄子早就尝不出半点儿茄子味而成为人的“罪证”了——傲慢、嫉妒、懒惰、饕餮、淫乱不同程度地体现在每个人身上,随着花销增多、俸禄变少、经营不善、入不敷出亏空膨胀,吃喝嫖赌、铺张浪费,一朝圣恩失宠,家破人亡、“忽喇喇似大厦将倾”大势将去只是迟早的事。

同样,通过对《福布斯》杂志最近20年的全球首富排行榜进行研究发现,在400位曾进过全球富豪排行榜的名流中,只有1/5的人能够维持其地位。

中西方分别不约而同总结出了人性深处的共同的罪恶。这些根植于人心,人同与生俱来的魔鬼时常伴随左右,只要一不留心就会陷入魔鬼的手掌,而无法自拔。这些魔鬼左右人的心神,不但对自己、对家庭、家族有害,对社会亦有害。但这却是人类无法规避的天性,人只能警惕其对自身的威胁,却无法将其连根拔取。

人身之完善与家道中旺兴是一个相互伴随着发展的过程,彼此影响,相辅相成,只有众人不断修身养性、励精图治、共同维护家道才能兴旺,半点离不开人的努力;反之,家道的兴旺也可为人提供一个良好发展的平台和坚强的后盾支撑。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冰鉴(第二卷)

    曾国藩冰鉴(第二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王阳明:人生即修行

    王阳明:人生即修行

    本书是一部以王阳明的心学形成历程为主线的人物传记,将他的生平、心学以及现代励志概念结合起来,更深层次地、更独特性地介绍王阳明其人其学。这不是一部简单的传记,它深入浅出,幽默有趣,是有关王阳明的著述中不可多得的一部精品。
  • 晏子原来这样说

    晏子原来这样说

    走近晏子的心灵——去感受他的仁爱无边,躬亲示范……晏子是思想的圣者,行动的巨人,后世的尊崇。走近晏子的学说——去品读他的治国良策,忠君为民……晏子是旷世的贤臣,万民的榜样,永恒的丰碑。
  • 实现人生的价值

    实现人生的价值

    有这样一种人,能够充分开拓和利用自己的天赋、才能、潜力等因素,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总是尽力去完成,使自己不断趋于完美……自我实现是艰苦的工作,它不仅仅只来自内心的渴望,而且还包括来自外部的、日常生活当中对奉献的使命感。
  • 心灵鸡汤(中学版)

    心灵鸡汤(中学版)

    本书收录了几百则短小精悍的故事,从梦想、坚持、自信、心态、处事等不同方面选材。
热门推荐
  • 我们只是还年少

    我们只是还年少

    他突然降临在她的世界里,给予她全世界最好的爱,可他们还是有缘无分。因为在这年少轻狂的时段里,红尘是被视为禁忌的词语,可她那么爱他,他也那么爱她。“希希,等我娶你。”“季望,我会用我所有的青春换取你的到来。”
  • 空间重生之天才医师

    空间重生之天才医师

    南宫黎沁不幸被车撞倒,竟然重生了。这一世,她空间激活,修武习医,甩了离开自己的初恋男友,全心全意接受那个为她舍弃一切的男子,唱一曲双双把家还,炫近天下无敌手。可是,突然冒出的小包子,你们要干嘛?那召唤的神秘力量又是神马!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绝舞》

    《绝舞》

    一个职业的杀人机器,在执行任务时意外死亡。穿越异世,却背负血海深仇,看女主如何妖临天下。
  • 首席定制:独宠娇妻哪里逃

    首席定制:独宠娇妻哪里逃

    一纸婚约让她成了童养媳;他是慕家三公子,慕氏集团总裁,慕家指定的家族继承人;那年,他在她耳边这样强势宣言,“等你长大了,我就娶你。”只是身份的变换让他们失散,成为互不相识的陌生人,更讽刺的是,不久之后她却强颜欢笑的站在他的婚礼对他说,“我祝你们百年好合!”
  • 地狱一缕光

    地狱一缕光

    为什么父亲要把他骗去孤儿院,让他被所有的孩子孤立?为什么要花300万让孤儿院搬到另一个城市?为什么在搬迁过程中只有他一个人要被丢在货车箱里,被撞晕过去?为什么到了另一个城市他依然没有自由,被关在一间小屋子里一关就是十年?他觉得自己很孤独,没有人爱,没有人理解。……纵然是城市的英雄,纵然接受万千追捧,他爱的也只有她一个。她的每一句话他都会照做,只她要开心,他就是幸福的。她唯一让他痛苦的话就是那一句“替我活下去”。(感谢支持,希望大家帮忙宣传。喜欢请收藏)欢迎加群:240144775,书虫交流,好书互换。
  • 西夏死书4

    西夏死书4

    20世纪60年代,正处于世界大格局的冷战中期,苏美两国的情报机构——克格勃和中情局暗战正酣,其中一处交锋阵地,选在了中蒙苏的边界区。美苏两国特工的远东暗战,就发生在位于中蒙边界地势最紧要处的“二十一号地堡”。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暗战的双方均以失败而告终,没有胜利者……
  • 恶魔小组(第2部)

    恶魔小组(第2部)

    本都高中的“重炮手”龙旖在一次意外中救了元心,面对元心美貌,花花公子龙旖决定到横焰高中将元心追到手。俊锋得知龙旖追求元心事情后,与龙旖发生了冲突。而龙旖的哥哥龙武就是这次全国武术大赛中鹿川最强的对手。安熙教练一直想将恶魔小组培养成专业的篮球队伍,在篮球高手明哲加入后,恶魔小组多次与专业篮球队进行较量。从中吸取了很多宝贵经验。而篮球联赛中,横焰高中的第—个对手九是本都高中,一场残酷而激烈的竞争即将开始……
  • 西班牙大冒险(环游世界大探险)

    西班牙大冒险(环游世界大探险)

    卡西欧博士为了实现其征服世界的计划,便准备去寻找一个有魔力的宝瓶,但是宝瓶开启的咒语是在一副毕加索的画中,而如果想知道那幅画真正的意图,就必须找到上一个宝瓶持有者的后代——一个吉普塞人。田健三郎带着老鼠眼和大胡子再一次上路了。而得到消息的米娜、卡奇和莱恩为了阻止博士的阴谋,也不得不开始了西班牙的冒险之旅……
  • 根达亚传

    根达亚传

    作为地球最初的统治者,根达亚们经历了他们的繁荣与衰落。最终,他们未能逃脱灭亡的厄运……一个强大的民族究竟为何湮灭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这是一段遗失了无数年的故事……
  • 都市伏凰决

    都市伏凰决

    贫民窟的少年沐晨,突然变成了俏佳人珠宝集团老总的大公子;利益与金钱的驱使下一段恩情与亲情的纠葛多少阴谋与背叛的交织一部鸿蒙古简,成就少年沐晨,一段不同寻常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