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38500000022

第22章 为官之道——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1)

1.为官妙在浑不识世态

【原文】

沅甫九弟左右:

左季高待弟极关切,弟即宜以真心相向,不可常怀智术以相迎拒。凡人以伪来,我以诚往,久之则伪者亦共趋于诚矣。

李迪庵新放浙中方伯,此亦军兴以来一仅见之事。渠用兵得一暇字诀。不特其平日从容整理,即其临阵,亦回翔审慎,定静安虑。弟理繁之才胜于迪庵,唯临敌恐不能如其镇静。至于与官场交接,吾兄弟患在略识世态,而又怀一肚皮不合时宜,既不能硬,又不能软,所以到处寡合。迪庵妙在全不识世态,其腹中虽也怀些不合时宜,却一味浑含,永不发怒。我兄弟则时时发怒,终非载福之道。雪琴与我兄弟最相似,亦所如寡合也。弟当以我为戒,一味浑厚,绝不发怒。将来养得纯熟,身体也健旺,子孙也受用,无惯习机械变诈,恐愈久而愈薄耳。

李云麟尚在吉安营否?其上我书,才识实超流辈,亦不免失之高亢,其弊与我略同。长沙官场,弟亦通信否?此等酬应自不可少,当力矫我之失而另立选辙。余生平制行,有似萧望之、盖宽饶一流人,常恐终蹈祸机,故教弟辈制行,早蹈中和一路,勿效我之偏激也。

——此家书写于咸丰七年(1857年)十二月初六日湘乡本宅

【译文】

沅甫九弟左右:

左季高对待弟弟极为关切,弟弟就应用真心相对,不可常心怀智术,或迎或拒。凡他人用虚伪来对我,我用真诚去对他,时间久了虚伪者也和我一道趋向于真诚了。

李迪庵最近到浙江方伯上任,这也是军兴以来仅见的事。他用兵得到一个“暇”字的诀窍。不但在平日里从容整理军务,就是亲临战阵,也盘旋观察,他仔细谨慎,安心定虑。弟弟治理繁忙事务的才干超过迪庵,唯有临敌恐怕不能像他那样镇静。至于和官场来往,我们兄弟的毛病在于既稍稍了解世态而又怀有一肚皮的不合时宜,既不能硬,又不能软,所以到处落落寡合。迪庵妙就妙在全然不识世态,他肚子里虽也怀着不合时宜,但却一味浑厚含容,从不发怒。我们兄弟则时时发怒,这总不是带来福气的办法。将来养得性情纯熟,身体也健康旺盛,子孙也受用,不要习惯于官场机变诈伪,恐怕越久就越德行浅薄。

李云麟还在吉安营中否?他上次给我的书信,才干见识,实在超越一般人,但也不免失于高亢。他的弊病正和我大体相同。

长沙的官场,弟弟也和那里通信吗?这种应酬事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应当下力气矫正我的过失而另开门路。我生平事行事好似萧望之、盖宽饶一流人物,常常害怕最终撞上祸机,所以教训弟弟们行事要早走中允平和的一路,不要效仿我的偏激。

【心读】

曾国藩在这封家书中阐述了自己的为官之道——妙在貌似浑然“不知”世态。自古官场风高浪急,一不留神就可能会被打下船头,跌入海底。而时时留神却难免失于疏忽,诚如《红楼梦》里的一副对联?押“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从家书中可看出来,曾国藩最初的追求正是如此,然而随着年岁渐长,他明白了这条路是一条曲径,而非坦途。真正的坦途在于“妙在全不知世态”。

与人交往的确有技巧,但更须有真意,官场行事虽然靠的是人脉,但人脉的形成首先要求自己有一颗浑厚的心。为人真诚、性格浑厚、心胸宽广,这些才是一个人牢固立足于世的根本,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心好比一个人成事的器具,只有把心这个器具修炼好了,才能成就不衰的大业。

“难得糊涂”本是清代著名文士郑板桥手书的一条横幅上的四个字,如今已成为一句几乎家喻户晓的成语。郑板桥在这四个大字后面写有一行小字,是对这四个字的一段绝妙的解释:“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王蒙先生也曾说过:“对待关系宁肯失之糊涂失之疏忽,也不要失之精明失之算盘太精太细。”说的都是为人对世态人情的心态与看法。

人们在交往之中,往往喜欢与心地单纯的人交往,这是因为与之交往放松、随意、自然,在话语与做事上都不必太担忧。其实给人感觉心地单纯的成年人,并不代表看不透人情世故,相反,可能是对此看得太透。这种人往往比那些貌似聪明伶俐、八面玲珑的人具有更高的心智与胸怀,懂得淡泊、清澈的内心世界不但为人受用,更为己受用,这样的人选择了一种温和浑厚的处世方式,把注意力放在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和更有益身心的事上,这样的人,内心随着岁月的沉淀,已经被雕琢成一块璞玉。

荀子说:玉所以贵重,是因为它表现为九种品德,温润而有光泽,是它的仁。清澈而有纹理,是它的智。坚硬而不屈缩,是它的义。清正而不伤人,是它的品节。清明而不垢污,是它的纯洁。可折而不可屈,是它的勇。优点与缺点都可以表现在外面,是它的诚实。华美与光泽相互渗透而不相互侵犯,是它的宽容。敲击起来,声音清扬远闻,纯而不乱,是它的有条理。能够拥有一颗如璞玉之心的人,是有福气的;能够结识这样的朋友,也是有福气的;能够在官场之中保持一颗璞玉之心的,尤为难得。

吕端是宋朝的宰相,名声显赫。有人说,“吕端为人糊涂。”宋太宗却说:“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据《宋史》记载,他的“糊涂”体现在:第一,他“宽厚多恕”,不修边幅,喜欢讲笑话,别人得罪了他,他从不介意。寇準和他一同任参知政事,他自请列名寇准之下,后屡次罢官,但“意豁如也”,所以赵普说他“得嘉赏未尝喜,遇挫折未尝惧,亦不形于言……”;第二,他和别人交往,“轻财好施”,给予多而求取少;别人误会他,把一些不相干的事情推在他身上,造谣中伤,他不辩驳,只是说:“我按直道行事,无愧于心,风言风语不足畏。”第三,他“未尝问家事”。而如此“糊涂”之人,往往在紧要关头深谋远虑,从一名州县地方官吏一路升迁,终于做了宰相。

毛泽东曾评价叶剑英说:“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也是给一个人的极高评价。

无论多么优秀的人,自身总会有一些无法改变的缺陷与弱点,如果一个人过于明察秋毫,就会对别人处处挑剔,这也看不惯,那也不顺眼,难以容人。对人对己都非常不利。老子也曾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而对于不正直的人来说,他可能会因此利用人性的弱点为自己谋取私利;还有一些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之人,不分是非,不负责任,认为“天塌大家死”,“拯救社会与人心不是我一个人的责任”,而与世俗社会同流合污。

而“难得糊涂”、温润如玉,却是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在面对世间百态、官场百态,于清醒意识中的一种选择。这种选择并非为了给自己带来什么福报,只是能求当下的心安理得。琴弦过于凌厉则易断,心弦过于逼仄则易反伤其身。

2.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

【原文】

沅甫九弟左右:

十四日发第八号信,交春二等带往,并带璧还金、史两处银二百二十两,想将收到。是夕接弟初七夜信,得知一切。

贵溪紧急之说确否?近日消息何如?次青非常之才,带勇虽非所长,然亦有百折不回之气。其在兄处,尤为肝胆照人,始终可感。兄在外数年,独惭无以对渠。去腊遣韩升至李家,省视其家,略送仪物,又与次青约成婚姻,以申永好。目下两家儿女无相当者,将来其或三索得男,弟之次女、三女可与之订婚,兄信已许之矣。在吉安,望常常与之通信。专人往返,想十余日可归也。但得次青生还与兄相见,则同甘苦患难诸人中,尚不至留莫大之愧歉耳。

昔耿恭简公谓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带勇亦然。兄之短处在此,屡次谆教弟亦在此。二十七日来书有云“仰鼻息于傀儡膻腥之辈,又岂吾心之所乐”,此已露出不耐烦之端倪,将来恐不免于龃龉。岁握别时,曾以惩余之短相箴,乞无忘也。甲三《史》、《汉》、《韩文》二月中可看毕,三月即看《近思录》、《周易折中》、《四书汇参》等书。一则使略知立身行己之大要,一则有益于制艺也。

李雨苍于十七日起行赴鄂。其长处在精力坚强,聪明过人,短处即在举止轻佻,言语伤易,恐咏公亦未能十分垂青。

澄侯弟于十五日上永丰,十九可归。温甫弟于二十一日起程,大约三月半可至吉安也。九弟妇因体气素弱之故,展转床褥已历弥月,现已全愈,业在地下照料一切。以后再服补剂,必有大裨,弟尽可放心,余不一一。

——此信写于咸丰八年(1858年)二月十七日

【译文】

沅甫九弟左右:

十四日寄出第八号信,交春二等人带去,并带去还给金、史二人的二百二十两银子,料想将要收到。当天晚上接到弟初七的来信,得知一切。

贵溪军情紧急,是不是确实?这几天消息怎么样?次青是个难得的人才,带兵打仗虽然不是他的长处,但是有百折不挠的气概。他在我这里,更是肝胆照人,始终让我感动。我在外面这几年,唯独惭愧没能很好的报答他。去年腊月我派韩升到李家探望,送了些礼物。又与次青定下婚姻之约,以表示永结友好。目前两家儿女没有年龄适合的,将来他或者第三个是儿子,弟的二女儿、三女儿可与他订婚。我在信中已经答应了他。你在吉安,希望经常与他通信联系。派专人往返,十多天就可回来。只要次青能活着回来与我相见,那么在同甘苦共患难的这些人中,就不至于留下莫大的愧疚和遗憾了。

昔日耿恭简公说做官以忍耐烦恼为第一要义,带兵也是这样。我的缺点在这里,多次教导弟弟,讲的道理也是这个。二十七日来信中说:“仰鼻息于傀儡膻腥之辈,又岂吾心之所乐。”已流露出不耐烦的苗头,将来恐怕难免出现磨擦。去年告别时,曾以我的缺点告诫你,希望你不要忘记。

甲三《史》、《汉》、《韩文》二月中旬可看完,三月就看《近思录》、《周易折中》、《四书汇参》等书。一方面可知道些为人处世的大道理,一方面有益于学习写八股文。

李雨苍于十七日起程去湖北。他的长处是毅力坚强、聪明过人;缺点是举止轻佻,言语伤人,恐怕咏公也不能十分看重他。

澄侯弟于十五日去永丰,十九日可以回来。温甫弟二十一日起程,大约三月中旬可到达吉安。九弟妇由于身体历来较弱,这次生病卧床一个多月,现在差不多已经痊愈,可以下地照料一切了。以后再服些补药,必有好处。弟尽可放心。其他的就不一一多说了。

【心读】

在这封家书中,曾国藩谈论了做官的第一要义:耐烦。耐烦不仅是为官的第一要义,恐怕也是做人的第一要义。曾国藩毕生磨练自己的心志与耐性,终成一代栋梁。在曾国藩的人生信条中,“磨砺”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他深信人的资质固有天生,然而更多的在于磨砺与涵培。磨砺能够改变一切天性。

此处所谓的耐烦,就是要控制住自己头脑中的怒火和经受住别人相求的麻烦之事。

平常生活中常听见有人说别人:“活得不耐烦了。”或者说自己“活得太没劲”。这就是此时的不耐烦之心情。成大事者必须学会耐烦才能把难做的事做下去,把没有希望的事办成。

能忍耐一次,就能忍耐三次,这种本事一变成习惯,就会奠定成就大事业的基础。因为能耐得住火烧和麻烦,能忍耐琐碎和安忍钝痛、软伤之人,对于那些大风大浪、刀光剑影的硬伤、外伤反倒会有一种不失平衡的把握和不丧失方向感的着力。

所谓耐烦,乃是耐得烦处,人只有先耐得住烦恼、苦闷、平淡、寂寞此等无奈之事,才有可能锤炼成一颗坚韧、平常心,而有此平常心的人才能受得住各种考验,涵培安静的内心世界,来面对各种风浪与难关。

古人曾说:“任何学问,远望皆如一丘一壑;近观则皆成泰山沧海。”自古学问如此,日常生活中的一切亦是如此。无论是有着如何雄心伟业的人,每天面对的依然是被切分为一分一秒的生活。耐烦是人最应该懂得的道理,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起步都是不易的、按部就班的。

沈从文先生是现代文学的大家,他的作品清新淡雅,不但为文坛之人称道,也为世人所仰慕。沈从文是个多产的作家,但是他本人写文章的速度并不算快,只是常常日以继夜地写。他常流鼻血,有时候夜间写作,竟然会导致血晕,伏在自己的一滩鼻血中,第二天才被发现。他爱改自己的文章也是很有名的,字斟句酌,改的文字句式铺天盖地,像蜘蛛网似的,从来不嫌费劲。他很爱用一个词:“耐烦。”他评价自己不是天才,只是“耐烦。”他对别人的称赞之词,也常常说:“要算耐烦”。

生活本身就是平凡、琐碎的,人生的光华之处是偶然的,而平淡的日常生活才是接续的。任何人都不例外。看到别人莺飞蝶舞的光亮,须知道这只是暂时属于你我的刹那,能够灿烂的只能是瞬间的,暗淡无光的才是漫长的。用一颗张扬、飞舞的心去面对日常生活,这样的日子是不堪想象的;只有能用隐忍、克制、收敛的心去生活的人,才是真正看透生活本质的人。

深透其宗的,懂得默然不语,却气吐如兰;半信半疑的,时常觉得日子过得实在不耐烦,时好时坏,任随遭遇左右而不能自已;处处逞强好胜、尽想妖媚绚丽、蜂狂蝶舞之人,一生为喧嚣浮华狂奔不已,朝未闻道,夕却已死。

3.习惯劳苦的意识

【原文】

澄侯、温甫、子植、季洪老弟足下:

甲三、甲五等兄弟,总以习劳苦为第一要义。生当乱世,居家之道,不可有余财,多财则终为患害。又不可过于安逸偷惰,如由新宅至老宅,必宜常常走路,不可坐轿骑马。又常常登山,亦可以练习筋骨。仕宦之家,不蓄积银钱,使子弟自觉一无可恃,一日不勤,则将有饥寒之患,则子弟渐渐勤劳,知谋所以自立矣。

再,父亲大人于初九日大寿,此信到日,恐已在十二以后。余二十年来,仅在家拜寿一次。游子远离,日月如梭,喜惧之怀,寸心惴惴。又十一月初三日为母亲大人七旬一冥春,欲设为道场,非儒者事亲之道;欲开筵觞客,又乏哀痛未忘之意。兹幸沅弟得进一阶,母亲必含笑于九泉。优贡匾额,可于初三日悬挂,祭礼须极丰典,即以祭余宴客可也。

昨接上谕,补兵部右侍郎缺。此缺二十九年八月曾署理一次,日内当具折谢恩。澄侯弟在县何日归家?办理外事实不易矣,徒讨烦恼。诸弟在家,吾意以不干预县府公事为妥,望细心察之。

——此家书写于1855年10月7日

【译文】

澄侯、温甫、子植、季洪老弟足下:

甲三、甲五等兄弟,总是以习惯劳苦作为第一件大事。生在乱世,居家之道就是不可有多余的财产,财产多了最终成为祸害。又不能过于安逸懒惰。比如从新屋到老屋,一定要常常走路,不能够坐轿骑马。还要经常登山,也能够锻炼筋骨。官宦人家,不积存银钱,使子弟自我感到一无所恃,一日不勤劳,就有挨饥受寒的担忧,那么子弟会渐渐勤劳,知道计划,才能够自立。

同类推荐
  • 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

    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

    精神分析以研究性本能为本身第一重要的工作。梦常常是不加伪装地表示一种愿望的满足。神经症是自我在试图压制性欲失败之后,性欲部分压制了自我。禁忌、法律和习惯给性生活加上了更多的限制,这些限制既对男人有影响,又对女人影响很大。本书是新世界出版社本年度之末隆重推出的“思想大师谈人生系列”其一。丛书第一批共四本,主要是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讲人生哲理。本书请弗洛伊德出场,宣讲他“欲望决定命运”的人生哲理,本书是走向人性深处、揭开性欲面纱的必读书。
  • 卢梭的民主哲学

    卢梭的民主哲学

    卢梭在哲学上主张感觉是认识的来源,坚持“自然神论”的观点;强调人性本善,信仰高于理性。在社会观上,卢梭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主张自由平等,反对大私有制及其压迫;提出“天赋人权说”,反对专制、暴政。在教育上,他主张教育目的在培养自然人;反对封建教育戕害、轻视儿童,要求提高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反映了资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从封建专制主义下解放出来的要求。
  • 厚黑学(大全集)

    厚黑学(大全集)

    自1912年以来,李宗吾创立的厚黑学已诞生近百年时间,当前市场上已涌现出了难以计数的有关厚黑学的各种图书,这些图书鱼龙混杂,真假难辨,读者往往不得要领,甚至误入门径。为了再现李宗吾先生厚黑学的原貌,我们精心编写了这本《厚黑学大全集(超值白金版)》。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活学活用厚黑学”在深度挖掘李宗吾厚黑学精髓的基础上,通过精炼的要点和大量历史上正面或反面的事例,归纳、诠释了立足社会、为人处世的厚黑之道,一旦你掌握了这些智慧,并把它纯熟地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就一定能够轻松应对工作、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难题,更顺利地实现你的人生目标。
  • 人文精神与现代性

    人文精神与现代性

    本书系统阐述了人的本质、人文意识、人文主体与个性、人文学科的方法、人文学科与人文知识分子等内容。
  • 旷野呼告

    旷野呼告

    俄罗斯思想家列夫·舍斯托夫毕生规避理性,倡导神明启示,远离思辨,崇尚信仰。在本书中,作者尤其以独特的感悟理论向人们阐释了西方思想界与文化界巨擘克尔凯郭尔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神明启示下所显露出来的思维的魅力。同时,作者更深刻地向人性的深处拷问理性,在思想旷野发出在他认为没有回音的无声的呼告。
热门推荐
  • 重生之超级高手

    重生之超级高手

    本想做个安静的超级高手,可是温柔如水的青涩校花,青春靓丽的美女老师,成熟妩媚的商场女王,英姿飒爽的正义女警,懵懂可爱的甜心主播却接连到来!
  • 万世盟妻

    万世盟妻

    皓月皇朝唯一的长公主,即将与北冥太子大婚,岂料大婚前三个月公主失踪,月圣帝为了两国和平派平南王世子暗中寻找公主!与此同时武林盟主沈泽昊被企图称霸武林的玉虚宫袭击,确被一名神秘女子所救,此女刁蛮任性,活波可爱,心底善良,逐渐让沈泽昊倾心!
  • 小修真者

    小修真者

    更新暂时中断,全力更新《天帅》中。
  • 不良丫鬟

    不良丫鬟

    重生在十岁小丫鬟身上也就罢了,还要与一个脾气恶臭、腹黑、无良的少爷共处。什么?还是他的贴身小丫鬟,他吃你看着,他睡你站着,他走你跟着……当真以为姐没脾气?惹不过你,我离家出走。还报官?被判一辈子服侍他的刑,古人太无爱,欺负未成年少女。那个帅哥是谁?贴上去看看。“啊”她家少爷杀人啦!拧着耳朵拽回家。悲惨的一生拉开序幕……女主大叫着:让我回家,我要回家!
  • 残欢

    残欢

    两军对峙,她铠甲加身,笑得繁花烂漫,手中剑刺入他的胸冷笑道:“欠你的,还给你……”当年她被迫代姐嫁他,成亲当晚,受尽凌辱折磨!害他心爱女人死去的错,凭什么算在她的头上!他看着她,莫名心痛,嗜血杀戮,阴谋重重,江山美人,究竟花落谁家?
  • 锄尖上的墨香:首届杭州市农家书屋优秀征文集

    锄尖上的墨香:首届杭州市农家书屋优秀征文集

    二十余篇来自农家书屋的优秀征文,体裁丰富多样,主题立意、语言风格、行文结构从各个侧面展示了杭州市农民朋友的精神文化状态。杭州市的农民朋友在书中孜孜不卷地汲取营养,发掘致富途径。新一代农民正在用知识创建自己的美好温馨家园。
  • 亡灵序曲之魔王再现

    亡灵序曲之魔王再现

    这是一个尘封已久的故事,沧海桑田,山河永寂,故事早已没人记得清了,只留下几段零星的传说。。
  • 天地太极

    天地太极

    仙侠类作品《太极》。天地初开,道魔相争,浩劫将至,道圣出世,魔君降临,力缆狂澜,挽救众生......
  • 诱君成宠,凤倾天下

    诱君成宠,凤倾天下

    陌生的时空中,她是待嫁的相府嫡女,亦是人尽皆知的傻子。她终是踏上花轿成为一国之后,然而风光无限的背后却只是一颗冰冷的的帝王心和无数的猜疑算计,龙凤之争,谁与争锋?阴谋诡计的漩涡中,编织罗网,究竟束缚了谁的心?究竟谁为谁沦陷?究竟谁是谁手中的棋?.....且看她在如何在异世的后宫混得风生水起,如何在围城之中冲破迷雾,在珍珑棋局中指点江山,置之死地而后生!
  • tfboys之三色霓虹

    tfboys之三色霓虹

    欺骗了的谎言或许永远也不会回来他和她的故事将在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