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38100000053

第53章 故乡行(1)

人总是眷恋故土的。一张儿时的已枯黄的照片,猛地勾起我对故乡的思恋。二十年了,那个生我养我的故乡如今还好吗?当新世纪中秋月饼的余香还在舌尖回味,我那无可抑止的思乡之情已越发浓郁了,一种急于归乡的冲动迅猛地占据了我的心房。与弟弟一拍即合后,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与次日一早即踏上了归途。望着车外那绵延的山岭,以及被秋风染就的色彩斑斓绚丽的山林、田野,思绪已不经意的飘回到曾给我的童年留下了无限记忆的故乡。

故乡位于新宾与桓仁交界处,名日杨家,是个贫穷的小山村,百余户人家全都是低矮的草房,一条并不宽阔的小河绕村而过,滋养着全村的生灵。那里非常闭塞,只有一条坑洼不平的土路与外界通连,人畜走过,晴天时尘土飞扬,雨天时泥泞难行,偶尔有路过的汽车跑过,都是孩子们追逐的稀罕物。闭塞与贫穷必定导致文化的落后。村里很多人都不识字,虽有一所小学,但由于乡亲们对文化的重要性尚缺乏足够的认识,而国家的教育触角在当时也难以触及到这偏远的山村,所以,使这仅有的传输文明的场所缺少了应有的生机与活力。

故乡虽穷,但那未加雕饰的自然风光却也展现了一种淳朴的美。那环绕的群山既给那里的乡亲们祖祖辈辈的生存繁衍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也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尽的乐趣。我童年中的许多时日都是在山中渡过的。当粉红的桃花、杏花及雪白的梨花将群山妆扮得姹紫焉红的时节,我就与比我大一些的孩子到山里采山菜,那鲜嫩的蕨菜、猴腿、大叶芹、刺嫩芽等味道鲜美的“绿色食品”是家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入秋以后,采榛子、捡蘑菇、打山梨的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也时常会长久地在山梁上回绕。而当漫山遍野银妆素裹的时候,在山坡上滑雪爬犁更是孩子们的一大乐趣,虽然人人冻得小手通红,但仍乐此不疲,那是山里的孩子们在冬季里最好的消遣方式了。如今,那一幕幕影像还常常真切地浮现在眼前。所以我总是自称为山的儿子。

历经几个小时的颠簸,当乘务员告诉我已到“杨家”时,望着车外那一片片青砖碧瓦的房子,宽大明亮的铝合金窗户,随处可见的自行车、摩托车和汽车,以及脚下宽阔平坦的板油马路,我不仅愕然了。这是故乡吗?这真是我魂牵梦绕的故乡吗?步入村中,我努力地调动存储于记忆中的底片,试图从中寻找出些许尚可辨认的影像,然而,这都是徒劳的,目中所见的,无论如何都无法和记忆中的故乡相弥缝。那些充满温情的草房、那些熟悉的面乳、那份乡村的宁静……这所有的一切都已发生了变化,举目四顾,惟有那层林尽染的山峰依旧略现熟悉的轮廓。

终于踏上了故乡的土地。可是,这本应熟悉的一切却已变得那么陌生。一路打听着,终于寻到了叔叔家。叔婶刚刚吃了午饭准备下地收割玉米,我们的到来令他们即高兴又有些措手不及,匆匆安顿了我们,叔叔就干活去了。秋收的紧张我是理解的,一年的希望就决定在这几天的繁忙中了。吃过午饭,我们不顾旅途劳累,就扛起照相机去寻找童年的影子了。最急于想看的,是我们曾经居住过的房子。转这一条小巷,我们就找到了它。那是一座青砖瓦房,当年曾是村里最气派的房子,如今已显得颓败了。我们房前屋后的探寻着,仿佛要找回已逝去的童年。站在那依稀熟悉的院落中,在弟弟不断地按动快门的咔嚓声中,我已陷入了对童年的追忆之中。

我的母亲受过相当程度的文化教育,她粗通声乐,还能写文章称小知识分子是不为过的,在那场知识分子都被打入冷宫的年代里不得不随定为“右派”的姥姥被迫从城市迁至农村而嫁给了同样被迫返乡的又略知诗书的爸爸的。在经过了数年的劳动之后,妈妈不堪忍受孩子们继续在那四处露风的茅草房里遭受风雨的侵扰,举债建起了当时令全村人钦羡不已的青砖瓦房。新宅建成后,妈妈倾注了许多心血将其美化一翻,在房前屋后全都种上了果树及各种蔬菜,使这片属于我们的小天地充满了诗情画意。但那些诱人的樱桃、李子、苹果、香瓜却也常常引得村里的孩子来偷。院子的过道两侧,是哨兵似的两排向日葵,当葵花盛开的时候,那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是那么的耀眼、那么的迷人。那时候,村里还没有通电,每当黄昏降临,牛羊下山喧闹过后,整个村子便陷入了无边的单调与寂寥中,然而,对于我家来说,夏日的黄昏却是十分美好的。劳累了一天的妈妈终因夜幕的降临放下了那些永远也干不完的活计。草草地吃过晚饭,我们就把爷爷留下来的那张“太师椅”安放于院中,围坐在妈妈身边,听妈妈弹琴,爸爸唱歌。记得那是一把古老的秦琴,形状有些像吉他,乌红的枣木琴声,斑斓的蟒皮琴箱,弹起来清脆悦耳。伴着优美的琴声,爸爸也尽情地放开歌喉,爸爸的歌声很美,唱得都是五、六十年代的歌曲,如《草原牧歌》、《十送红军》等曲调十分优美的歌。歌声、琴声,给我们贫穷和枯燥的生活增添了难得的温馨和欢乐,那是一段永远留在我心中的美好回忆。如今,老房子已物是人非,在一座座红砖碧瓦的新式建筑里,已显得那么的格格不入,像一个脱世的老人一样,默默地见证着历史的变迁。老房子已三易其主,现在的主人姓陈,知道了我们的来意后,热情地请我们进屋看看。室内的境况更加糟糕,耄耄老妪似的,怎么也看不出当年的模样了。主人说明年就要重新翻建了。我庆幸于今年回来了,回来看看我曾经生活了九年的老房子。难道这是冥冥中的安排吗?果真如此的话,我真的要感谢这个安排了。

离开了老房子,我们来到了屋后的那条小河边。那是当年我们游泳嬉戏的乐园。小河消瘦了许多,三、五步就过去了,河面上架着两根成人胳膊粗的松木杆,权且当做桥吧。河水很浅,刚刚能没过脚腕,这是上游引水筑鱼塘所致的,见此,我真的可怜起现今的孩子们了,他们是再也难已享受水中嬉戏的乐趣了。

过了河,我们沿着那条当初被称为“赶牛道”的山路向山顶走去。这里曾留下过我童年时的无数足迹。来到山顶,已是气喘吁吁,放眼望去,我不仅震惊了。那满山的郁郁葱葱的树呢?怎么一棵都不见了呢?远远望去,那一个个遍布山岭、高不盈尺的树桩仿佛干牛粪一样散落着。而有的地方连这些可怜的树桩都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已收割完的土地。回首再看山下那比当年多出了一倍的颇具城市化的房屋,我似乎明白了什么。改革开放以来,村民的物质生活的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年人们借以裹腹的玉米已为家畜的食物,家家户户的闭路电视也在不断地将城市的文明灌输给这些昔日只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村民了。可是在这种表面文明的背后,我却深深地感受到了文明的荒芜。在暂时的利益下,河流干涸了;在暂时的利益下,森林覆灭了;在暂时的利益下,耕地减少了。至此,我不仅要大声地问一句:我的乡亲们,你们将以什么留给子孙后代呢?如此下去,还谈什么“可持续发展呢”?也许,我不该这样指责他们,但这个责任又该由谁来承担呢沿着山岭,我们攀上了山的最高峰——北大砬子。站在那里,山村概貌尽收眼底。整齐的稻田,正在收割的玉米,忙碌的人们,往返于田间的农用机车,房舍上飘荡的炊烟……家乡的确今非昔比了,这一切,都被弟弟毫不保留地用相机记录下来。而我的目光却久久地停留在“我家”的老房子上,一种难以言叙的情感已充斥心间。

当照完了落日和华灯初上的村落时,我们在暮色中磕磕绊绊地下了山。婶婶已做好了晚饭,正焦急地寻找我们。晚饭后,我和弟弟探访了几个儿时的伙伴。伙伴们都已组建了独立的家庭,有的孩子已十岁了,他们看上去都很“苍老”,明显地与年龄不相符。相见的场面并不如我想象中的那样强烈,几句客套的寒暄之后,就很难再找到话题了,陌生感充斥于彼此的心间。倒是那些父辈的老人要热情了许多,不断地询问着我们的状况,问候着我们的父母。唉!既如此,那就只好告别吧。故乡啊!我思念了二十年的故乡,如今,当我风尘仆仆地赶回来时,为什么感受到了如此强烈的疏离感呢次日,我们继续游历了家乡的每一个存有记忆的角落,又拜访了几位熟悉的老人后,冒雨去探访了我当年的老师。凭着记忆,走了两里多路,找到了我曾经就读于此的那所小学。这里的变化不是很大,操场、校舍依如从前,虽然从秋雨中走来,但看到这些,多少让我感到了一丝温暖。虽是“十一”放假期间,但由于配合秋收,学校将假期提前了,所以仍在上课。在校长办公室,我说明了来意后,校长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很快地找来了我的老师。老师真的“老”了,虽然只有四十岁,但岁月的沧桑已无情地刻在了她的脸上。在我的记忆中,老师是美丽的,大大的清澈的眼睛,长长的乌黑的辫子,那么的善良,那么的敬业,那一次次为我们补课的情景仿佛依然还在眼前。所以,这些年来,每当我听到或唱起那首《小芳》的歌时,就不自觉地想起我亲爱的曲老师。面对老师,我深深地鞠下躬去,深情地叫了声“老师”。老师有些茫然、有些疑惑。是的,她已认不出她曾经教过的学生了。我报出了姓名,老师一下子就想起来了,紧紧地握住我的手,却难以开口了。我知道,她很激动,其实,我同样激动。可以说,在故乡,最令我怀念的人,除了叔婶外,就只有我的这位启蒙老师了,虽然我师从她只有短短的一年时光,但她留给我的印象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久弥深。我们共同回忆了许多当年的情景,共同在心灵上重温了逝去的年华,对那时的往事,彼此都能记忆犹新,从这一点即可看出,老师对我和她曾经教过的学生们是充满了真挚的感情的。告别前,我和老师在学校的操场上合影留念,以记住这美好的瞬间。我走时,老师送出我很远,我们频频招手道别。老师,再见了,您的学生在心里默默地祝您健康、幸福。

在故乡,见到了多年不见的叔婶,见到了老房子,见到了父辈的至交,见到了我亲爱的老师后,我知道,我的故乡之行就要结束了。可是故乡,你恐怕已很难再是我梦中的想往,你已经减退了质朴,而染上了更多的世俗。那留给我欢乐与艰辛的故乡,已经永远地留在了时空隧道的那一头,再也不会重现了,只能深深地藏在我记忆的窖中,让她时间愈久情愈深吧。

故乡,虽然,你给我留下了一丝遗憾,但我毕竟了却了一桩多年的夙愿。

故乡,我走了。

只要你在身边,我天天都会高兴;只要知道有你爱我,便是难以言表的庆幸;只要知道你幸福,我也感到幸福无比;只要永远和你在一起,我的欢乐便不在梦里。

山里红

在采集山果的季节里,人们最易得到的莫过于山里红。山道旁,沟塘边,随处可见。

诱人的酸甜连成一片红霞,成熟的羞红会使你忘记它那带刺的语言……东北人对它都有个印象,吃的人也很多,可谁把它当做水果,甚至没人知道它在植物界里的学名,只能沿用那山民对它不加修饰的概括——山里红。

小时候。因为生活在城里,虽能在街口付两分钱享用一碗儿那迷人的酸甜,却从未见过它的母体。

片片红果,铺天盖地。把身上的小口袋装得鼓鼓的,跨出梦乡,依然只是两分钱一碗的残红……说来也巧。我和几个儿时的伙伴真的插队到了山区,偏偏又是在收获的季节。

淳厚的山里人,短粗的手掌落在我们那挎过书包的肩头。一句句幼稚的提问,淹没在一阵阵善意的嘲笑里。于是,大捧大捧的山里红已堆放在我们的行李边,煤油灯跳动着光亮,故事在吱吱的旱烟锅里燃烧。山村的第一夜,便把我们埋到了“山里红”的梦中——清晨,挎着竹篮的山妹便成了我们几个的排头。山路上,那红底白花的身影似跳动的音符,掩映在绿色的苍茫里。而我们则被拉成了省略号,点缀在坎坷中。

果香冲淡了我们的疲惫,串串层层的红果实使我们相信了故事的真实。丰盈的树下,拥起了迫不及待的手臂。“哎哟!”颤动的枝条告知了我们应互相尊重。

那是一个难忘的时节,丰硕的山果满足了我们儿时的憧憬,也把我们沉醉在现实中……第二年的春天,山里红的树身不知躲到哪儿去了。绿海茫茫,降低了我们那本来就不很明确的分辨率。后悔第一次的接触,只忘情于私欲里而没能留意那母体的丰姿。

热情的山妹满足了我们的好奇,这大概就是我们第一次见到的山里红的母亲。鲜绿的枝叶,托起轻泛细碎的小白花,在微风里抖着清香。丑陋的树干,植根在贫瘠的岩缝间,榆柳桑槐的排挤,并没有憔悴它的姿容,枝上的针刺,体现着它与自然抗争的能力。

光阴荏苒,离开山村已经20多年了,然而,每到秋天,我还是忘不了买上几斤山里红来咀嚼那酸甜微香的童年,和那远山的呼唤……在清柔的月光下,说吧,说吧,轻柔的风会把你无人知晓的爱悄悄地捎到我的心上。山村夜曲生活如同陈年的酒,储存的时间越长,其味道就越醇香。每当回忆起30多年前的往事,越来越品味出那蕴藏在苦涩中的甘甜。

同类推荐
  • 厚道人必知的人生经验

    厚道人必知的人生经验

    本书对厚道人在生活中受挫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厚道人在生活中容易吃亏的原因,借鉴、总结出了近100条人生经验,以帮助厚道人开创人生的新境界。
  • 西点军校给男孩的成人礼

    西点军校给男孩的成人礼

    《西点军校给男孩的成人礼》内容简介:只要你不认输,就有机会!胜利属于最坚韧的人;只要充分相信自己,没有什么困难可以阻挡你;要培养各方面的能力,包括承受悲惨命运的能力;要敢于战胜一切恐惧,要感谢生活中的逆境和磨难;“没有办法”或“不可能”常常是庸人和懒人的托辞;哪怕是对自己的一点小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强而有力。
  • 在艰难的世界里全力以赴:马云的14堂心理能量课

    在艰难的世界里全力以赴:马云的14堂心理能量课

    在中国,有人比马云聪明,更多的人拥有比马云创业时丰足的资金,但是却极少有人能取得马云这样辉煌的成功。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有太多的犹豫和畏惧,他们从没有像马云那样在艰难的环境中全力以赴地去做一件事!《在艰难的世界里全力以赴》为读者献上马云最正面、最积极的人生能量课。
  • 美丽生活要则(人生高起点)

    美丽生活要则(人生高起点)

    具有不同心态的人从窗口同时向天空望去,结果迥异:有人看到的是暗夜和天空中的乌云,而有人看到的却是暗夜里朦朦的月色和云缝里点点的星光。
  • 奋斗才有机会

    奋斗才有机会

    本书分为六章,内容包括:欣赏自己,奋力拼搏;锤炼奋斗者的心态;把握奋斗的机遇;珍惜时间,高效奋斗;养成奋斗的好习惯;脚踏实地,积极奋斗。
热门推荐
  • 优古堂诗话

    优古堂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怎样理解和运用财务数据

    怎样理解和运用财务数据

    本书共二十章,主要内容包括:财务数据信息平台是企业管理的最佳平台;资产负债表:企业家底状况;经济活动与资金周转;资产负债表是怎样记录业务活动、报表附注:报表的补充说明;决策未来:预测财务数据分析等。
  • 许愿花的秘密(魔力校园)

    许愿花的秘密(魔力校园)

    徐佳佳是新来的转学生,她用高傲的性格掩饰自己的孤独。有一天,徐佳佳得到了许愿花的种子。她不断许愿,却发现种子居然融入了她的掌心!从国外回来的欧阳老师藏着一个可怕的秘密,他想占据城市里藏着的宝物,因此不惜将吞噬植物灵力的虫灵引入到学校……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行为心理学:肢体语言解读与识谎

    行为心理学:肢体语言解读与识谎

    《行为心理学——肢体语言解读与识谎》 一书是以作者近十年来对行为心理学研究成果和大量调研、实验数据为素材,按照人际交往中肢体语言的表现形式和被关注度为线索,从头到脚、从肢体动作到身形体貌、从语音语调到语言形式,对肢体语言进行了形象、深入、全面的论述和解读。
  • 易安而后见斯人:沈祖棻的文学生涯

    易安而后见斯人:沈祖棻的文学生涯

    沈祖棻(1909—1977),诗人、作家、学者。1931 年,在南京中央大学课堂上的一阕《浣溪沙》,为23岁的她赢得了民国词坛上“沈斜阳”的美誉;其后因与丈夫程千帆的诗旅婚姻而被誉为“古之赵李今程沈”;其于战乱流离之际写的《涉江词》,曾随烽火流传,并被谱曲传唱;在珞珈山下,她虽饱经苦难,但仍教书育人数十载,桃李满天下……
  • 中医脏腑辨证速记手册

    中医脏腑辨证速记手册

    本书按心、肝、肺、脾、肾五脏而分类,先介绍脏器的生理功能、病理特点,再配以各脏器的生理病理图,使读者能够根据症状迅速辨明、定位至何脏何腑。
  • 天降之吻

    天降之吻

    第一次邂逅,是在刚来到缘合高中寻找办公室路上,然后路过楼梯时,她突然出现在视线,被吓到的我慌张的动起身体,张开双手接住了她。然后,这是我为住处困扰的时候,他出现在我眼前,这是他第二次拯救了我。虽然是被哄着跟着去,但是能一起同居,我内心感到非常开心。在了解到自己第一次遇到的女生是个怎么样的人时,她人很好也很温柔,正因为这样才更不能放着不管。接着第三次再次被他拯救了,我才知道自己身边有一位多么紧张自己的人,感动的我才发现我们的距离已经真正上的被拉近。
  • 一品田园美食香:萌夫来袭

    一品田园美食香:萌夫来袭

    她:衰神附体,也不晓得哪个混蛋踢了她一脚,害得她从山顶一路掉啊掉,莫明其妙的掉进异世,附在年轻小女娃身上。她想哭,更想笑。娘哎,就算她许了个愿要长生不老,可也不用一下从大龄剩女直接变成妙龄小女娃吧?在睁眼闭眼,一辈子就过去了的魔咒失效之后,好吧!她认栽了。她是打不死的小强,咱走南闯北,哪哪都能生存,再恶劣的环境,也经不住咱这一双巧手给你翻云覆雨,左修修,右整整,美好田园生活就在前方,努力向前冲啊!(本文文主打美食,地道农家菜,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本文没有勾心斗角,都是温馨小感动。致富路上,慢慢前行,一步一个脚印。本文男主死心塌地,女主专情专一,欢迎妞们一起进入美食田园的怀抱,一起见证男女主的爱情成长,还有可爱萌宝加盟哦!)即刻奉上精彩片段来勾魂喽……一、蜜爱小片段麦芽害羞道:“元青哥,你不上炕歇息吗?天色都不早了哩!”某男也十分害羞的缩在墙角,“呃……你先睡,我待会再来……”麦芽撅着小嘴不满道:“元青哥,你待会再来我就睡着了,还咋为你李家开枝散叶,不开枝散叶,哪来的子孙满堂,没有子孙满堂,谁给你养老送终,不……”某男听的很认真,娘子说的颇有道理,于是乖乖爬上炕……后面省略N个字,你懂的\(^o^)/二、奉上美食心得(友情提示,注意各位的口水)(1)麦芽要告诉各位:“烤肉的时候可要注意了,不能烤的太嫩,也别烤糊了,得经常翻个身,每翻一遍身,就得刷一遍油,要烤的兹兹冒烟才好吃,那嫩肉完全吸收了烟熏跟油的香味才是最好,末了还要撒上花椒粉跟孜然……”话未落音,那炭炉上刚刚还在冒烟的肉串就没了踪影。“谁吃了?谁吃了??”……(2)俗话说,贴秋膘就得乘着要冷不冷的时候。大火爆炒洗净的猪大肠,加入酱油醋以及生姜调味,等炒够火候,再加骨头汤加大料一块炖煮入味,直到炖的入口即化,就能放进豆腐或是黄豆芽烫熟,或者青菜啥的都成,等到豆腐吸收了汤汁的鲜味,那滋味,那香气,能叫你连舌头也一并吃了。(*^__^*)嘻嘻……
  • 很高兴认识你吸血鬼殿下

    很高兴认识你吸血鬼殿下

    本来是在一个小小咖啡厅里工作的平民百姓却因为妹妹帮她报名了“寻找平民公主”这一活动并被抽中,而使人生形成巨大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