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874900000002

第2章 跨学科的文化研究(2)

20世纪60年代之后文化社会学开始兴起,社会学历经了一个”文化转向“。文化转向意味什么?首先,它意味承认大众文化特别是消费文化,与高雅文化一样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它意味社会学的几乎每一个研究领域,无论是性别、种族、科学和国家研究,必须与文化携手,方有可能得以建树其学科地位。最后,它意味社会学的学科边界将是开放性的,特别是文化研究的成果,将被大量吸收进来。由是观之,文化社会学兼收并蓄,将大众文化、高雅文化特别是文化产品,包括它们的价值及其接受,以及知识社会学、文化资本、政治文化等等尽收罟中。但是这一切并不意味可以视而不见文化研究同社会学的差异。近年任教纽约州立大学阿尔巴尼分校的社会学教授斯蒂芬·塞德曼,在他题为《相对的社会学:文化研究的挑战》文章中,就提出文化研究与社会学的差异,至少首先见于符号学转向的问题。所谓符号学转向,是指文化研究不同于社会学采用的统计学的理性分析方法,而是显示了文本分析,或者更确切地说,是符号分析的方法转向,虽然它同样有意识地对社会的方方面面作出系统分析。如是社会现实将被视为一个符号和意义的领域,而假如认可德里达”文本之外一无所有“的命题,它还满可以被释为一个文本的世界,无论分析的对象是电视、电影、言情小说、时尚,或者各种亚文化现象。反过来社会学力求对社会作系统分析,其方法比较文化研究的多元视野,相对显得单纯。社会学家大都雄心勃勃意在全面理解社会,给社会提供全面整体的系统分析,这与经济学、政治学,甚或哲学和宗教等其他领域术有专攻的特点,都有不同。塞德曼认为文化研究的这一符号学转向,迄今尚未在社会学中发生。今日社会学的主导方法,无论是人口统计学、犯罪学还是组织社会学或种族社会学,基本上还是人文主义的方法,由此来建构特定理想形态的社会;抑或结构主义的方法,以潜在的”社会结构“来说明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如社会阶级、市场、人口、结构布局、网络设置等,都可以最终在社会基础结构中得以定位。说明文化研究历经了符号学转向,社会学则没有历经这一转向,可以从大众传媒的研究上见出一端。社会学的大众传媒研究偏重内容分析,找出分散的价值观念予以量化统计,由此分析传媒对受众的影响。但是文化研究把电影和电视看作符号和意义的内在秩序,致力于探究意义如何约定俗成为惯例所编码。因此意义就是解码的过程。有鉴于不同的受众有不同的解码和阐释习惯,所以意义也就五彩缤纷,显示出多元化的特征。如霍尔就多次强调意义的符号学内涵与其阶级的、政治的内涵,从来就没有一对一的对应关系,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流动不居的。文化意义固然受制于权力关系,但是具有它们自己的内在秩序,其与社会结构与权力的关系,总是表现为一种相互渗透的经验分析。所以不妨说文化研究的符号学转向开辟了一个社会分析的新领域,传媒、受众、亚文化、意识形态、共识达成、主导、抵制、权力等等,这些社会学通常忽略的话题,都成了热门研究对象。

文化研究的这一符号学转向同法国社会理论有相似之处,特别是波德利亚的早期著作如《生产的镜像》和《符号的政治经济批判》,利奥塔的《后现代状况》,以及福柯的《戒律与惩罚》等。这些著作都与主流马克思StevenSeidman,”RelativizingSociology:TheChallengeofCulturalStudies“,inElizabeth Longed.,FromSociologytoCulturalStudies,Oxford:BlackwellPublishers,1997.主义和社会学传统分道扬镳,主张战后欧洲历经剧变,社会分析的传统语言如阶级斗争之类,已经不复能够适应新的形势,所以文化研究与法国后现代理论似是异曲同工,充分重视大众传媒、信息技术、文化政治和日常生活商品化等等的新角色,认为它们标志了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第二次社会大变革。

事实上今天社会学正在缩小与文化研究的距离,两者的交通也早有渊源。早在1978年,英国社会学学会第一次召开了有关文化研究的讨论会,会上把”文化产品和实践“定位在物质条件和作为意义生产表现的作品之间,这是社会学第一次将文化和”意义生产“联系起来。更往前看,美国社会学发展成为羽翼丰满的独立学科,是以20世纪初叶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的成立为标记的。由此而来的芝加哥学派,一开始就对文化具有浓厚兴趣。

虽然,二战之后欧洲社会学异军突起,谨严科学的方法蔚然成风,但芝加哥学派的传统尤在,这个传统重视日常生活的社会身份建构,重视边缘群体的文化生产,这与文化研究,亦不妨说是殊途同归的。

就文化研究与人类学的关系来看,文化也是人类学的传统研究领域。文化研究将文化定义为普通人的整个日常社会生活,更是受惠于19世纪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文化的起源》给文化所下的著名定义:

文化或者文明,从其广泛的民族志意义上言,它是一个错综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人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

泰勒给文化所下的这个定义是将文化和文明等而论之,较之先前主要从哲学、艺术和教育的视野来定义文化,把文化看作一个民族最好的思想和艺术遗产,以及个人修身养性的范式,泰勒的定义被认为是一个分水岭。它解构了文化高高在上的优越性,反之给文化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说明。文化作如是说明不仅涉及它的性质、范围、内容和意义,而且进化成为人类经验的总和,它不复是某些阶级的专利,相反恩泽广被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错综复杂的总体“意味什么?它意味一个特定社会或社群的一切活动,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一切外在的和内在的活动,而成为信仰、信念、知识、法令、价值,乃至情感和行为模式的总和。这一人类学的文化认知模态,我们发现和文化研究第一代传人雷蒙·威廉斯等人对文EdwardBurnettTylor,TheOriginsofCulture,New York:HarperandRow,1958,p.1.化的重新定义,读起来已经是十分相似。文化研究将社会生活视为文本,加以条分缕析,这非常相似人类学的研究方法。而这一条分缕析过程中文化研究所通力标举的提倡深入考察对象的”民族志“的方法,则是直接从人类学田野调查传统那里借鉴过来的东西。有人类学家甚至认为文化研究”劫持“了人类学的”文化“。但是文化研究的此”文化“其实并不完全相似于人类学研究的彼”文化“。一般认为,人类学家感兴趣的是农村、社区,如社会底层阶级或移民的居住社区。而文化研究关注的是经验型的文化现象,如足球、百货商场、主题公园、旅游以及如电视、传媒、大众杂志和广告等大众文化形式。这些大众文化在传统的人类学家眼光看起来似还不够真实可信。但是毋庸置疑,今天文化研究热心的课题正在有条不紊进入人类学研究领域,诸如电视、主题公园、消费文化的研究等。毕竟,文化是人类生活中最是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

关于文化研究与传播学或者说传媒研究的关系,从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以斯图亚特·霍尔为代表的第二代传人那里,都可见出一个明显的符号学转向或者说传媒转向。文化研究具有鲜明的社会干预精神,关注当代永远是它的学术所向,如果说这一当代语境曾经是摇滚乐这类青年亚文化,那么今天它理所当然就变成了互联网和新媒体的语境。如霍尔早在他1974年的《失范、政治与传媒》一文中,就围绕传媒,着重分析了”政治失范“的社会生产。霍尔发现传媒在当代社会中大体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定位,这就是被视为合法的政治异端声音,代表某一种社会抗议,所以是为”失范“。但是霍尔不是简单分析传媒表达的内容,而是采用符号学方法,把传媒看作一个编码的话语系统,由此发现一系列二元对立:多数和少数、规范和失范、道德和颓废、成熟和不成熟等,霍尔认为它们就是彼时英国传媒表征的主体结构所在。当然光有符号学还不够,到头来这些各式各样的政治失范事件,必须回归到社会形态的层面上来加以分析。这样权力、意识形态、冲突这一类批判性概念,终究还是有了用武之地。霍尔的例子可以表明,文化研究和传媒研究的亲缘关系,再怎么强调,是都不为过的。

今天国内高校已经在纷纷开设文化研究的课程。文化研究以全部社会生活的构成为其研究对象,强调在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相互关系之中来考察对象,这决定了文化研究很难定于一尊的学科交叉性质,也决定了文化研究旨在更全面理解和把握当代社会的目的性。有鉴于此,本书作为国内第一部面向本科生的教材,在介绍文化研究基本知识的同时,把与这一跨学科、准学科互为交叉的后殖民主义、女权主义、全球化、传播学,以及文化产业等方面的内容,也攀缘着文化研究的脉络,一一叙述下来。得益于中国文化研究这个开创性的事业,本书有幸请到国内外文化研究诸领域的第一流专家为之撰稿,他们学贯中西,博古通今,都是各自领域里的大家。《文化研究概论》值此投石问路之际,能有这样的殊荣,不亦乐乎?

陆扬

2007年9月于复旦大学

同类推荐
  • 国学经典导读(全集)(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

    国学经典导读(全集)(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

    方水清等主编的《国学经典导读》是一本关于中国文化经典的综合导读作品,分《国学经典导读(上册)》、《国学经典导读(中册)》、《国学经典导读(下册)》三册,共收录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礼记》、《孝经》、《三十六记》、《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唐诗三百首》、《宋词》、《唐五代词》、《诗经》、《左传》、《史记》、《战国策》、《古文观止》、《孙子兵法》等著作,对每部作品都按“原文”(或“原诗”)、“译文”、“师说”、“知识卡片”、“故事链接”或“经典案例”五部分进行详细解释,以便为读者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经典,提供必要的阅读门径与学习指南。
  • 编织人际交往纽带(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编织人际交往纽带(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在这套丛书里,我们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专门选择了一些特殊的故事,分别对他们在这一时期将会遭遇的情感问题、生活问题、学习问题、交友问题以及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和讲解,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以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 学生热爱社会教育与班级主题活动

    学生热爱社会教育与班级主题活动

    为了指导班主任搞好班级文化建设,我们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编辑了这套“班主任班级文化建设与主题活动指南丛书” 图书10册。本套书除了论述班级文化建设的各种方法外,还提供了可供参照的各类班级主题活动的案例,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实践性和指导性,非常适合各级学校的班主任老师及学校辅导员阅读,也是各级图书馆陈列和收藏的最佳版本。
  • 头脑充电大本营(中小学生奥林匹克集训与选拔)

    头脑充电大本营(中小学生奥林匹克集训与选拔)

    “中小学生奥林匹克集训与选拔”丛书旨在通过向青少年提供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科学文化知识,激发他们学习科学和热爱科学的积极性,引导他们拓宽视野,不断创新,最终达到提升综合性素质的目的。其中涉及到青少年必须知道的许多知识领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和现代性,是青少年学习的最佳读本。
  • 作文课讲稿(全二册)

    作文课讲稿(全二册)

    本书利用与学生交流的形式,娓娓动听地向学生讲述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使学生伴随着心潮的涌动,产生思想、情感、美感和良知,从而达到有话要说、要倾诉,要宣泄,要呼喊,要笼万物于笔端,以展现自我和实现自我,从而意到笔随地挥洒笔墨,体现创造性写作的欢愉。
热门推荐
  • 尼采大传

    尼采大传

    法国作家丹尼尔·哈列维,通过对尼采和亲友们的大量往来信件以及亲友们对尼采的回忆进行整理,于1909年创作出了《尼采大传》一书,全书以时间为线索,对尼采自出生到去世的整个生命过程进行了细致而又精准的描述。本书所依据的大多为第一手资料,具有相当高的可信度,是一本较为权威的尼采传记,向我们展现出了一个听从内心召唤的真正思想者特立独行的一生。
  • 场边上帝

    场边上帝

    从2013年穿越到1999年的西班牙巴塞罗那并成为足球教练的狄克,好美酒,好美食,好美女,更好率领球队胜利!他间接促成了宇宙队的诞生,却一手将它毁灭。他从不指挥球队训练,公然宣称主教练的责任只是带领球队取得胜利。他爱毒舌,爱吐槽,爱攻击人,更喜欢和人打嘴仗。他是狄克,世界足坛前所未有的存在。
  • 中国人本色(最新最全译本)

    中国人本色(最新最全译本)

    《中国人本色》是一本关于晚清中国社会的全方位、大视角、内容丰富的作品,涉及晚清政治制度、法律制度、语言文字、家庭生活、官民关系、礼仪习俗、商业等方面,是近代西方人观察中国的代表性著作。美国外交官何天爵结合十几年亲身经历,勾勒出了晚清中国社会全景,精辟地分析了中国人的特性。
  • 快穿之面瘫攻略

    快穿之面瘫攻略

    当穿越流成为世界主流,尤其是各个世界的女配崛起反攻时,世界混乱了!守恒力量就此打破,越来越多数不清的穿越人士席卷而来!当看到一个个奇葩世界时,她不淡定了!校园文,总裁文,网游文,生子文,末日文,修仙文……还有一堆的小白花,绿茶婊,玛丽苏,白莲花……系统君,你能不能再狗血坑爹一点!话说,这个以相貌为标准的世界是米有智商这东西的吧?还有还有,这一堆乱七八糟的个人属性是拿来开玩笑的吧?……注:本人渣作,请见谅!如遇到天雷狗血的地方,请各位自带避雷针!注意:已经闭群,请勿进入,不需要群了,寒假更新完结。
  • 权御天下

    权御天下

    上古三皇死后千年,神州大地群雄并起,战乱不休。在这烽火狼烟的乱世之中,魔世封印破损,魔气泄漏,华夏神州再迎魔祸浩劫。少年韩月起于市井,行皇者之路,踏东瀛,阻魔世,定九州。苍生何晓几危安,真龙欲腾九天,惊鸿敢与天对立,雄翼中,权御天下!
  • 东海屠

    东海屠

    地壑下的深流如何成长为体制外的帝国?一个被逐出家门的浪荡公子如何成为海上霸主?大明海商如何突破禁海政策到达郑和也不曾到达的地方?让我们展开时代的浮世绘,记录一段湮灭的历史,吟唱一曲英雄的传说。大航海时代,中华历史的另一种可能。看区区海商呼啸东南,威震四海,打造新的天朝!
  • 世家婢的逆袭

    世家婢的逆袭

    世间最离奇的事,莫过于一觉醒来,居然变成了府中丫环!为奴为婢是不得已,但总要努力活下去,才能搞清楚自己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那个占了她身体的女人是谁?她有什么目的!自己脑子里多出来的记忆又是什么!从世家千金到草根丫环,从无家孤女到一代贤后,她究竟要如何才能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打破樊笼,与君携手百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超级学生俏校花

    超级学生俏校花

    这是一个疯狂的年代,二十岁的夏隆离开小县城,成为了大学的一名学生,从此之后,他的人生就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他不得不游走于各色美女之间,走上了波澜壮阔的逆天之路。
  • 胡也频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胡也频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1925年5月,一天午后三点钟左右,在北京的马神庙街上,有一个二十六岁光景的男子,在那里走着带点心急的神气,走进北京大学夹道去。他穿着一套不时宜的藏青色西装,而且很旧,旧得好象是从天桥烂货摊上买来的货色,穿在身上不大相称,把裤筒高高地吊在小腿肚上,露出一大节黑色纱袜子。他的身段适中,很健壮。走路是用了许多劲,又快。那一双宽大的黑皮靴便接连地响着,靴底翻起了北京城特有的干土。他走到这狭胡同第三家,便一脚跨进大同公寓的门槛,转身到左边的大院子里去了。
  • 让心灵深呼吸的小故事

    让心灵深呼吸的小故事

    一本好书,让你呼吸更自由。有呼吸就有希望,我们不能拒绝呼吸,更不能拒绝希望。能得到的感动是那么多,就像你所呼吸的新鲜空气一样充足。打消你心灵的“口罩意识”,给自己内心一个自由的呼吸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