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871900000006

第6章 文学的审美本质(3)

客观现实是创作的基础,是艺术反映的对象。没有这个对象,就无从认识,无从感知,无从反映。但是,艺术的反映毕竟不是简单的模仿,不是镜子中的映像,不是照相底片上的感光,而是经过主观化了的客体,是主客观的统一。正如俄罗斯风景画家列维坦所说:“图画———这是什么?这是经过艺术家的热情滤过的一块自然,没有这种热情,这便是个空地方。冶淤类似的观点,古今中外的艺术家发表过不少。可见是人们共同的体验和共同的见解。

古罗马西塞罗说:“那位大雕塑家雕塑龙庇特神像或者米涅瓦神像的时候,他看的一定不是任何一个模特儿,他的心目中有一个绝世无双的美的形象,他注视的是这个形象。他照着这个形象,专心致志的指导他那双艺术家的手来塑造神的形状。冶于这就是说,雕塑家是按照自己心目中的形象来塑造神的形状的。西班牙现代画家毕加索说:“我注意到,绘画有自身的价值,不在于对事物的如实的描写。我问我自己,人们不能光画他所看到的东西,而必须首先要画出他对事物的认识。一幅画像表达它们的现象,那么同样能表达出事物的观念。冶盂可见这位艺术大师是将现象和观念统一起来,作为绘画的对象的。

中国古代画家石涛有题画诗云:“名山许游未许画,画必似之山必怪,淤转引自斯托洛维奇:《现实中和艺术中的审美》,第49页。三联书店1985年版。

于《演说家》,《欧美古典作家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一),第69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盂《艺术特征论》,第101页。

变幻神奇懵懂间,不似似之当下拜。心与峰期眼乍飞,笔游理斗使无碍。昔时曾踏最高巅,至今未了无声债。冶淤这里所说的“心与峰期冶、“笔游理斗冶,也就是指心物统一、情理结合的意思,所以画出来的山景不是逼真的写生,而是“变幻神奇冶,“不似似之冶。后来齐白石所说的“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冶,黄宾虹所谓“作画当以不似之似为真似冶,都是这个意思。

关于自然之物与画中之物的关系,讲得更清楚的是郑板桥和潘天寿。郑板桥在题画中详细地描述了他的审美感受和艺术表现的过程:“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冶于这里,画家明确地将眼中之竹(实物)与胸中之竹(意象)区分开来。胸中之竹虽然来自眼中之竹,但经过审美观照,融进胸中勃勃的情意,已非原来眼中之竹了;而在艺术表现过程中,“倏作变相冶,画出来的竹又非胸中之竹,更变了一层。潘天寿说:“画中之形色,孕育于自然之形色;然画中之形色,又非自然之形色也。画中之理法,孕育于自然之理法;然自然之理法,又非画中之理法也。因画为心源之文,有别于自然之文也。故张文通云:‘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爷冶盂这是艺术家从自己创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他认为画中之形色既来源于自然之形色,又不同于自然之形色,而且明确地意识到,它已加入了创作者的主观成分,即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冶,也就是心物的统一。关于心物统一的境界,说得更神妙的还是石涛。他说:“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脱胎于予也。予脱胎于山川也。搜尽奇峰打草稿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所以终归之于大涤也。冶榆这种心物统一的过程,就是所谓“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冶。黑格尔在《美学》里,曾举一个小男孩向河水里抛石头,而以惊奇的神色去看水中所现的圆圈为例,说明“在这作品中他看出他自己活动的结果冶。黑格尔说:“人还通过实践的活动来达到为自己(认识自己),因为人有一种冲动,要在直接呈现于他面前的外在事物之中实现他自己,而且就在这实践过程中认识他自己。人通过改变外在事物来达到这个目的,在这些淤《大涤子题画诗跋》,《艺术特征论》,第18页。

于《板桥题画》,《艺术特征论》,第19页。

盂《听天阁画谈笔录》,《艺术特征论》,第22页。

榆《苦瓜和尚画语录》,《历代论画名著汇编》,第369页。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

外在事物上面刻下他自己内心生活的烙印,而且发现他自己的性格在这些外在事物中复现了。人这样做,目的在于要以自由人的身份,去消除外在世界的那种顽强的疏远性,在事物的形状中他欣赏的只是他自己的外在现实。冶淤这就是说,人通过实践活动,在外在事物中实现他自己,他所欣赏的事物形状,只是他自己的外在现实。

如果说,在黑格尔那里,这种实践观点还只是萌芽状态,那么,到了马克思手里,便得到进一步的发挥。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冶或“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冶,主要是指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人把自己的生命活动外化到劳动对象上去。这一点,他在《资本论》中谈得很清楚:“在劳动过程中,人的活动会通过劳动手段,而在劳动对象上引起一个预先企图的变化。劳动和劳动对象结合在一起了。劳动是物质化在对象中了,对象是被加工了。在劳动者方面表现为动作的东西,在产品方面,是当作静止的属性,表现在存在的形式上。冶于但马克思并没有把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局限在物质生产中,他同样用这种理论来分析精神活动。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他就说过:“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冶这样,就把对象化的问题引入审美领域。在马克思看来,无论是物质生产,或者精神生产,人总是按照美的规律来改造世界的。因而,艺术家所反映的世界也不再是原来的那个自然,而是经过审美的改造、外化了人的本质力量的那个自然。

三、再现与表现的统一

这样看来,把艺术看作简单的客体再现或纯主体的自我表现,都不能说明它的本质。只有将再现和表现统一起来,才能解释艺术现象的复杂性。

我国古代《乐记》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冶“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冶盂这就是说,音乐是人的主观情感的表现,而这种情感则是由外界客观现实所激发起来的。这种解释,是比较符合实际的。当然也有直接描写现实景象、模仿生活音响的乐章,如琵琶曲《十面埋伏》中描写军旅之声,二胡曲《空山淤《美学》第1卷,第39页。着重号原有。

于《资本论》第1卷,第175页。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着重号原有。

盂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第6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鸟语》中模仿鸟鸣之声;而更多的乐曲是并不直接再现什么生活景象,而是表现某种情绪和感情。与其说二胡曲《二泉映月》是再现无锡惠泉的月夜景色,倒不如说它是表现一个贫苦艺人在此情此景中所激起的哀怨之情。即使在上述描写性的乐章里,也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充满感情的。

不但音乐如此,在其他艺术领域里,也总是再现和表现的统一、描写与抒情的结合。法国浪漫派画家德拉克洛瓦说:“即使在画人体习作时,感情的表达也应该放在第一位。冶淤我国近代画家黄宾虹说:“山水画乃写自然之性,亦写吾人之心。冶于有些评论家常以“酷似冶、“乱真冶为赞语,其实“酷似冶、“乱真冶并非艺术的上乘,如果仅仅做到“酷似冶、“乱真冶,只不过是匠人之作,这就是苏东坡所讥评的:“作画求形似,见与儿童邻。冶真正的艺术作品要在描写中透出灵气———即黑格尔所谓之“灌注生气冶———来才行。

《张大千传》中曾记载有一蜀中老者来找张大千鉴定他的画,此老数十年如一日,专心画画,耗尽家财,遭到家人反对,而矢志不移。但他的画只求形似,毫无生气。譬如,他画蝴蝶,就收购了许多蝴蝶,刻意临摹,画得相当逼真,但可惜类似标本,并非艺术作品。这是从根本上把路子走错了,张大千只好安慰他几句完事。这种错误的画法,并非鲜见,宋代画家文与可就曾批评这种机械模仿的画法道:“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也。自蜩蝮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冶而他自己的经验则是:“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逐,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即逝矣。冶盂所谓“成竹在胸冶,就是对描写对象有一个完整的审美观照,这胸中之竹就寄寓着画家自己的主观精神,有似活物,稍纵即逝。“成竹在胸冶已成成语,流传至今。其实,关键在于要有神,有无成竹,尚在其次。郑板桥就唱过反调:“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胸无成竹。浓淡疏密,短长肥瘦,随手写去,自尔成局,其神理俱足也。冶榆不过他接着就说:“然有成竹无成竹,其实是一个道理冶,这个道理,就是“神理俱足冶。

艺术创作如果只讲再现,而不讲表现,就会显得机械、呆板,缺乏神理,缺乏灌注生气。反之,如果只讲表现,不讲再现,那也会脱离现实。事实上,自我的感情总是与现实相联系,由现实状况激发起来的,而且也总是通过物淤《艺术特征论》,第85页。

于《黄宾虹画语录》,《艺术特征论》,第21页。

盂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艺术特征论》,第15—16页。

榆《板桥题画》,《艺术特征论》,第19页。

象表现出来的,所谓托物寄情是也。即使如倪云林所说:“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叶之繁与疏,枝之斜与直哉。或涂抹久之,他人视以为麻为芦,仆亦不能强辩为竹。真没奈览者何。冶淤确是随意极了,飘逸极了,但其实仍脱离不了现实。首先,他这飘逸之气还是现实社会所造成的。而且,这种逸气也还是要借几笔竹枝之类表达出来。

因此,尽管各种艺术类型和艺术流派的侧重点不同,有的重在再现,有的重在表现,但是,完全摆脱某一种因素是不可能的。一般说来,总是再现中有表现,表现中有再现,呈现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再现与表现是文学艺术中两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巴尔扎克说:“作者希望,如果他说:‘文学艺术是由两个截然不同的部分———观察和表现所组成的爷,希望这句话符合每一个有识之士(包括智力高的或智力低的)的看法。冶于十分强调观察的左拉也说:“然而,观察并不等于一切,还得要表现。这就是为什么除了真实感以外还要有作家的个人特色。一个伟大的小说家应该既有真实感也有个性表现。冶盂总之,艺术创作是再现与表现在某种程度上的结合。而其结合点,就是人对现实的审美观照。正是通过审美的观照,主体与客体统一起来了。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审美的特点来把握文学艺术的本质。

淤《论画》,《历代论画名著汇编》,第205页。

于《驴皮记初版序言》,《欧美古典作家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二),第106页。着重号原有。

盂《论小说》,《欧美古典作家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二),第220—221页。

同类推荐
  • 微笑,是一条河流

    微笑,是一条河流

    本书是《读者》签约作家韩昌盛的一本散文随笔作品。在本书中作者记叙了在不同的场合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及感想。书中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的内容:和自己交谈;我们彼此抵达;万物是一种时间。三部分内容中又包括了许多小故事,它们一一记录着作者不同时间不同场合的感悟。说明微笑,不仅仅面对村庄,面对生命,还有平凡和真诚。
  • 月寒录

    月寒录

    《月寒录》讲述古城漾漾,人随梦行。绕墙三匝仍是城。多少诗意此间萦,只怨西安太多情,细雨绵绵,窗外如岚。书生他乡无心闲。将酒移至无人处,饮到三更独自眠。秋已归来,看西山头上,渺渺一云烟。几经风雨,淡送子夜余寒。问询君子,今宵是否醉西园,浑不知、几杯残酒,饮罢不知何年!却笑秋风,从此一别岸上柳,独享清闲闲时又来镜前,已变朱颜。几愁不断,何人能解此连环。生怕花落花又落,不见去人谁还。
  • 中国树

    中国树

    本文收录了杨如风的:中国情结、中国树、孤独的灵魂、石头、孤独的猫头鹰等诗。
  • 红楼那些人那些事

    红楼那些人那些事

    《红楼梦》跟世界历史上任何一部文学巨著一般,有着丰富的多义性。也正是这份多义性,给后来的说解者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宝、钗、黛悲剧的审美价值;势利、贪婪、耍强逞能的王熙凤;娖娖廉谨、备员而已的贾政;持家的探春;红楼笑星刘姥姥;甄士隐其人其事;“护官符”下的罪恶;荣国府的收支账;以及曹雪芹的身世之谜,《石头记》的由来……正如作者自己所言“进了红楼,出不来了”。
  • 李清照集

    李清照集

    本书精选李清照诗词作品。仰慕李清照久矣!孩提时便喜欢上李清照词。自彼至今,许多年过去了,时非昔时,人非昔人:一切似乎都发生了起起落落难以预见(甚或有时是连自己都难以置信)的变异,惟有对于李清照的崇敬却一如既往,或尤更甚。
热门推荐
  • 三国张超传

    三国张超传

    三国之所以是三国,不单单是因为有争权夺利,有争霸天下。文有二曹,蔡邕父女,孔融等一代文豪武有吕布二哥等绝世猛将,智有妖人诸葛,荀彧,郭嘉,贾诩等天下奇才,奇门遁甲有张角,于吉,左慈,相人算命有许子将,管辂,有美人洛神二乔,学医的不可能不读伤寒论,养生的不可能不知华佗。焦尾琴天下名器,赤兔万中无一。这是中国史上最特殊的一个时代,最波澜壮阔的百年时光。
  • 养羊法

    养羊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学习的最大动力

    学习的最大动力

    站在生命的起跑线上,开始一场人生的马拉松赛跑,为什么起点相同,结局却迥然不同?秘诀就在于学习。学习能够点石成金、削璞为玉。提高学习能力,会让你从平庸中脱颖而出,踏上人生闪光大道,奔赴心中远大前程。
  • 三界蛮尊

    三界蛮尊

    三界之地,唯武独尊!在浩瀚的三界,武者便是金字塔顶端的生物,强大的武者可以粉碎天地,打破苍穹,战上九重天。而要想成为武者,就必须拥有武魂!萧尘,萧家普通子弟,凭借自己的努力,十六岁那年突破元神六重境,得以参加测试武魂,但最终未能觉醒自己的武魂,天才从此陨落。然而一次奇遇之后,陨落的萧尘,逆天出世,得太古水晶,以水之武魂修武道,踏九霄,破三界天地,傲苍穹!
  • 洛水神

    洛水神

    公元204年,曹操带领三子,和大将许褚等人攻破邺城。曹操进殿,权臣为献殷勤,强逼甄宓献舞。不料曹丕对甄宓一见倾心,曹操面子有损,一怒之下,将曹丕派驻南皮。甄宓已知袁家之事,上吊保洁被曹植救下。曹植见甄宓妩媚动人,俩人日久生情。曹丕建功回邺城,必然入甄宓为妻。甄宓为助曹植,以曹丕抛弃与曹植世子之夺为交换条件,容许嫁给曹丕。曹植不明缘由,悲伤不已。曹丕在郭笑等权臣献策下违背约约,再夺世子之位,终得承继魏王之位,篡汉称帝。曹丕三次封甄宓为后,甄宓不从。曹丕怒封郭笑得为后。郭笑得权后,假传圣旨刺死甄宓。甄宓身后,曹植悲伤不已。面临曹丕的同室操戈,曹植留下七步诗,归隐洛水。
  • 斩长安

    斩长安

    你知道的,穿越是件很时髦的事,那你觉得穿越过去,修得飞天遁地之术斩破一座名叫长安的古城霸气而回是不是更时髦呢?对!你没看错,是长安,是帝都长安!————————叶晋顺风顺水二十年,天降落长安。帝都繁华,飞天修行也挡不住他一剑破之返回后世的强大愿望!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善恶公约

    善恶公约

    五个故事,五段不同的人生,善恶一念,佛魔一念,雨果说:释放无限光明的是人心,制造无边黑暗的也是人心。在命运面前,你会选择什么?在极致的选择面前?你是一念成佛?还是一念为魔?
  • 二十岁以后一定要上的88堂成功课

    二十岁以后一定要上的88堂成功课

    本书精选二十几岁年轻人需要知道的80条成功原理,通过翔实的案例,讲述了激发无限潜能的阳光思维课、告别盲目生活的人生规划课、走上快速成功路的黄金行动课以及从成功走向进一步成功的能量升级课等经典课程,旨在帮助读者强化成功欲望,掌握成功的真谛,更快地走向成功。
  •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4)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4)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天人旧事

    天人旧事

    连天纪元,大千世界,六道众生沉浮生灭之悠悠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