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871900000032

第32章 文学作品的构成(3)

艺术构思的任务是通过对形象材料的结构,最有效地表达作品的主题思想,所以结构是为主题服务的。离开了表现主题的需要,就谈不上妙思佳构。鲁迅的《药》是短篇小说的杰作,它之所以能以极短的篇幅表现出极深的主题,就借助于结构艺术。作品以两条情节线索和四个场面组成。两条线索是:一条明线———华老栓这条线,一条暗线———夏瑜这条线,它们以“人血馒头冶为纽结,交叉联结在一起。四个场面是:一、华老栓为了给儿子小栓治病,在秋天的后半夜带着多年积蓄的洋钱,到古轩亭口去买人血馒头;二、华老栓带了人血馒头回家,督促小栓吃下;三、在华老栓的茶馆里,茶客们议论纷纷,因人血馒头的来由,才从刽子手康大叔的嘴中带出了革命者夏瑜的表现;四、在西关外的坟地里,华大妈和夏大妈相会了,她们都是去扫儿子的墓的,在夏瑜的坟上,她们发现了花圈。这种结构方式是从外国小说里借鉴来的,一时引起议论纷纷。有些人欣赏它的新颖、别致,有些人则指责它是失败之作,说关于华老栓这座峰峦的描写“累积得太高了冶,“阻碍了读者的视线冶,妨碍读者去了解“关于革命党人的叙述的重要性冶。对于结构艺术的错误评价,正是由于对主题的错误理解而来。其实,《药》的主旨本不在于表现革命党人的英勇精神,而要写出革命者为群众而牺牲却得不到群众所理解的悲哀。正因为如此,作品才以华老栓为明线,而将夏瑜作为暗线,目的就是要将读者的视线吸引到华老栓这条线上,使读者看到群众的麻木落后状态,这种落后又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落后,而是对革命的严重的冷漠状态。对于表现这样的主题来说,目前所取的正是最佳结构形态。或者淤《中国小说史略》。

说,《药》的结构,正是为表现它特定的主题而设计的。结构除服从表现主题的需要之外,还有它自己审美上的要求。书法艺术讲究结体美,绘画艺术在布局上要求疏密相间,所谓“密处不透风,疏处可走马冶等,都是在形式上给人以美感。文学作品的结构,也要给人以完整、和谐的感觉,既要剪裁得当,布局相宜,而且要前后照应,连缀得天衣无缝,方称上乘之作。古人作文,讲究明暗互衬、虚实相间、断处若续、脉络贯通,都是说的结构技巧。清人方东树说:“譬名手作画,无不交代蹊径道路明白者。然既要清楚交代,又不许挨顺平铺直叙,蹇冗絮缓弱。汉魏人大抵皆草蛇灰线,神化不测,不令人见。苟寻绎而通之,无不血脉贯注生气,天成如铸,不容分毫移动。冶淤这是要求结构既跌宕多姿,变化莫测,又前后照应,完整统一。严整的结构当然不能随便移动,有些表面上看来是信笔所至的松散结构,也是血脉贯注,生气天成,没有多余的部分。

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一、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文学作品既有内容的因素,又有形式的因素,那么两者的关系如何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的古人早就进行过探讨。王充说:“有根株于下,有荣叶于上;有实核于内,有皮壳于外。文墨辞说,士之荣叶、皮壳也。实诚在胸臆,文墨著竹帛,外内表里,自相副称,意奋而笔纵,故文见而实露也。冶于刘勰说:“夫铅黛所以饰容,而盼倩生于淑姿;文采所以饰言,而辩丽本于情性。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冶盂他们都看到,内容是根本,形式是外表,文辞是由情理派生的,却表现和装饰着内容。

既然内容是根本,它当然起着决定形式的作用。前面所说的结构要为主题服务,情节安排要根据表现性格的需要决定,就都是这个意思。一定的内容总是要求有相应的形式来表现它,新的形式是随着新内容的出现而出现的。当文学还着重反映人物的外部活动的时候,当然还用不着心理描写,后来,逐渐注意刻画人物的心灵世界,于是心理描写手法也就相应地发展起淤《昭昧詹言》,第27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于《论衡》,第213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盂《文心雕龙·情采》,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下册,第538页。

来。至于意识流手法,是当潜意识的内容进入文学领域之后才正式出现的,因为一般的心理描写已无法适应跳跃无序、自由流动的潜意识的表现需要了,必须有新的形式来表现它。

但艺术形式决不是消极的因素,它在作品中还是起着相当大的作用。首先,形式的完美与否,直接影响着内容的表达,离开了适当的形式,内容也不复是原来的内容了。刘勰说:“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虎豹无文,则鞹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冶淤可见文虽然依附于质,而质也有待于文来修饰,两者缺一不可,如孔子所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冶于其次,艺术表现不仅是“辞达而已矣冶,而且还有形式美的要求。房屋,所以避风雨者,但同时还要讲究造型;衣服,所以御寒冷者,但却多有装饰性的东西;绘画讲线条和构图;音乐讲对位与和声,等等,都是属于形式美。文学作品同样讲形式美,如语言上的对偶、协韵,结构上的虚实、松紧等等,都是为了在艺术上产生更强烈的美感。形式本身并不一定与内容直接相联系,但由于造成美感,遂能有利于内容的发扬。再则,艺术形式的发展,反过来又能促进整个文学的发展。譬如,我国南北朝时期,是形式主义大泛滥的时代,曾经引起许多重视文学内容的人的不满,刘勰就批评说:“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此近世之所竞也。冶盂那时,文学的社会内容削弱了,对玄理的兴趣也逐渐消退,一面寄情于山水,一面竞相争比艺术形式上的新奇、美丽。的确,从一段时期看,过分讲究艺术形式是会伤害文学内容的,但从历史发展上看,形式的追求又会促进整个文学艺术事业的发展。南北朝文学的形式主义虽然造成一段时期文学内容的衰落,但却为唐代文学的繁荣奠定了艺术形式上的基础。所以辩证地看,艺术形式又起着积极的作用。

正因为内容因素和形式因素都很重要,所以忽视任何一个方面都会削弱作品的力量。鲁迅在1935年2月4日复李桦信中说:“来信说技巧修养是最大的问题,这是不错的,现在的许多青年艺术家,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所以他的作品,表现不出所要表现的内容来。正如作文的人,因为不能修辞,于是也就不能达意。但是,如果内容的充实,不与技巧并进,是很容易陷入徒然玩弄技巧的深坑里去的。冶优秀的作品,应该是充实的内容和上乘的技巧的完美结合。

淤《文心雕龙·情采》,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下册,第537页。

于《论语·雍也》,《四书章句集注》,第89页。

盂《文心雕龙·明诗》,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上册,第67页。

二、意境之美

艺术作品在内容与形式统一的基础上,还要讲究意境之美。意境是我国古典文论中对于艺术作品的最高规范。王国维说:“元剧最佳之处,不在其思想结构,而在其文章。其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明以后其思想结构,尽有胜于前人者,唯意境则为元人所独擅。冶淤可见思想结构之佳者,还不一定有意境,意境是更高的艺术层次。在王国维看来,文学之工与不工,亦视其意境之有无与深浅而定。

那么,什么叫意境呢?意是情意,境是景象,情景交融,心物合一,谓之意境。用意境来规范艺术作品,这是符合文艺的本质特点的。既然文艺是再现与表现的统一,那么,作品的化境便应该是情景交融、心物合一。单是状物写景,摹写现实,作品缺少灵魂,没有生气,所以必须有主观的情和意,而且情要真情,意要创意,这样才能真切动人,才会有自家面目。意境这个概念之所以出现在中国古典文论里,而不见于西方古典文论,就因为中国古典文学一向强调主观抒情,而西方古典文学则强调模仿现实的缘故。所以,情意是意境主导的东西。但艺术表现要含蓄,思想感情不能直露,需要借景抒情,把情和意都蕴藏在景象中。如陶渊明《归田园居》有云:“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冶;“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冶;“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冶这里全是叙事写景,但隐逸的情趣却盎然可见。又如马致远的《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冶是许多景物的蒙太奇式的组合,但却把游子的愁思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些作品都是情景交融的有意境之作。如果情归情,景归景,各不相关,就不能形成意境了。正如王夫之所说:“夫景以情合,情以景生,初不相离,唯意所适。截分两橛,则情不足兴,而景非其景。冶于既然意境是情景交融,那么在艺术表现上必然要求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中国画不强调形似,中国诗也不去详细描摹现实,主要是要求传神达意,以形写神。特别是文人画,这种倾向表现得更突出,在笔法上尚简,在情趣上尚雅,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写意画。写意画只以寥寥数笔勾勒出基本形相,而神态毕肖,意味无穷。八大山人的山水画,齐白石的草木鱼虫画,都是达到这种境界的。同样的意思,在诗文上则要求“言有尽而意无穷冶、“含淤《元剧之文章》,《中国历代文论选》第四册,第390页。

于《薑斋诗话》,《薑斋诗话笺注》,第76页。

不尽之意于言外冶,以及“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冶等等。这就是要求作品以有限的言词和形象表现出无限的生活意蕴,给读者以驰骋想象的余地。

这样,艺术作品境界的大小就不在于艺术形象取景之大小,而在于“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冶的大小,因为景象无非是托意之物,如果所寄托之意不开阔,那么形象也就不宽,境界也就不大了。庄子早就说过:“得鱼忘筌冶,“得兔忘蹄冶,可见筌、蹄本身并不重要,无非是捕获鱼兔的工具;当然,若是没有它们也不行,鱼兔又何能获得呢?

要追求意境之美,在技巧上就讲究返璞归真。罗丹说过:“真正的艺术是忽视艺术的冶;巴金也说过:“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无技巧冶,这都是很深刻的见解。不是不要技巧,而是炉火纯青,大巧若拙;是“无法之法,乃为至法冶。王国维说:“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冶他认为,这就谓之“有意境冶。淤要达到这样的境界,靠雕章琢句,玩弄技巧是无济于事的,要技进乎道才行。庄子在《养生主》里讲过一个庖丁解牛的故事:“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爷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爷。冶据这位庖丁说,别人的刀有一月换一把的,有一年换一把的,而他的刀用了十九年,还像新发于硎。因为“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冶。庄子讲这故事,是用以喻养生,后来的文论家则常用以比喻艺术创作的化境。中国传统思想,以道为最高境界,操不同技术的人从不同的途径去追求道,艺术上的意境,也就是艺术家们对于道的追求。

意境一说,来自佛家语,后来渗入画论、诗话,于是有人以为只有景物画、抒情诗才能讲意境,而叙事作品就不能讲意境了。其实不然。古之意境说常见于画论、诗话,而不见于戏曲小说评论者,是因为戏曲,特别是小说,还未登大雅之堂的缘故。后来王国维就突破这一点,他在研究元曲时,大谈其意境之美。所以意境这个概念,同样可以用来规范小说。并不是说某一人物具有典型性就有意境之美,而是要求全篇作品能创造出一种意境来。其实,优秀的小说也都是有意境的,鲁迅的《孔乙己》、契诃夫的《凡卡》、都德的《最后一课》、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都是情景交融,意在言外,韵味无穷,各自创造了一种意境。我国当代小说,也有创造出意境之美的。杜鹏程的《工地之夜》和《夜走灵官峡》就是有意境的作品。《工地之夜》写汽车司淤《人间词话》,《蕙风词话·人间词话》,第219页。此意亦见于《元剧之文章》。

机对他的领导———铁路工地总指挥的关心。总指挥深夜散会,摆脱各种纠缠,在返城的车子上静下心来,觉得肚子在闹革命时,司机就从座位旁边拿出各种充饥的东西;总指挥忘记了给一个工点拨钢材,忽然想起,说不定他们已停工待料,因而要掉头去这个工点时,司机说,他已用总指挥的名义要材料厂长拨去钢材了;当总指挥疲劳过度,在车上睡着时,司机宁可准备挨骂,也要把车子停在幽谷里,让长期睡眠不足的总指挥睡一下,明天还有成堆的工作等着他呢。《夜走灵官峡》写工地上的一个小孩成渝,在安在绝壁上的石洞中的家里看守妹妹宝成,他关心着天气,因为爸爸说明天还下雪,就要停工;他在洞口眺望远处,在探照灯光带的照射下,可以看到他爸爸在万丈绝壁上打炮眼,而他妈妈则在运输便道上指挥行人车马,身上积着雪,像一尊雪人;成渝则坚守自己的岗位———看守妹妹,等待妈妈下班后他才能下班。这两篇作品都富有诗情画意,通过简单的画面形象,让读者感受到更多的象外之旨:新的人际关系、新的人生观念,以及普通劳动者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责任心,等等。总之,在有限的画面中包含着无穷的意味。

文学创作不能不讲思想,也不能不讲技巧,但又不能停留于此,而要进一步创造出意境来,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

同类推荐
  • 因为你在我的回忆里

    因为你在我的回忆里

    最具怀旧气质的台湾青春记忆文学台湾著名部落格博主草莓图腾用台湾文学作品的写作笔法把读者带入一个游离在儿童和成人之间、躁动不安的年轻世界,向读者全景展示着台湾民众的过往。从味道的香气、从亲人的感情、从难忘的回忆一点一滴,讲述记忆中的那些枝枝蔓蔓,吃的、玩的、看的、听的;动漫、小说、音乐、电影……往事仿佛是无数个阀门,当某个部分被触动,从前的一切都将随之喷涌,鲜活而美好。对食物的怀念、对亲人情感的追忆,一切一切童年难忘的回忆勾勒出生活中的一点一滴。
  • 胡适的理想国:胡适梦想文集

    胡适的理想国:胡适梦想文集

    他是中国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知识分子和学术宗师之一,他与梁启超、鲁迅……并称为中国近现代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他用毕生的实践与思考构筑了一个自己终生梦寐的理想国,他用自己的赤子之情与悲悯之心书写了一位知识分子的天下情怀……——感受最本真、最灼热的文字,体悟胡适澎湃激荡的思想告白!这是国内首次辑录出版的胡适梦想文集从青年到人生,从思想到政治,从文化到大学,从学术到科学,他用自己真诚的肺腑至言讲述了自己毕生为之奋斗的梦想。——重读胡适,从此做一个有梦想的人!
  • 古文观止(中华国学经典)

    古文观止(中华国学经典)

    《古文观止》大体反映了先秦至明未散文发展的大致轮廓和主要面貌:本书入选之文皆为语言精炼、短小精悍、便于传诵的佳作,从中不难看出选编者细致和周到的眼光,基本上兼顾到思想性与艺术性。书名为“观止”,可知该书的编选意图就在于尽善尽关,一览此书。即可“观止”古文矣。
  • 让你看到更好的自己

    让你看到更好的自己

    作者在唠叨的叙说里还原岁月,在恳切的絮语中沉淀美好,在谆谆的叮嘱中叩响心扉。无论世事多艰,你都可以从作者痴痴的低语里看到一个更好的自己,而有了更好的自己,便有了笑对幸福的力量。
  • 月色中的栀子花香

    月色中的栀子花香

    本书是本文笔优美澄净心灵的图书,文字典雅、清新、灵动。作者从生活细处着笔,时而温润,时而刚柔,时而浓郁,仿佛撩开的晨曦,在读者面前呈现出一片静谧祥和的净土,散发出亭亭如莲的芬芳。用四季来概括,有春的蓬勃,夏的热烈,秋的收获,冬的思索。细腻、诗性的文字,充盈着人性的贯穿和浸润,似若山泉流水,满是温暖、流动的画面,读之顿觉有馨馨之甘饴,淡淡之香甜,让读者在阅读中去感悟、去思考,去体会生活的美,感受生命之河缓缓流过心田的静谧,洗去浮华,再现生活的本质。
热门推荐
  • 我是特种兵之狭路相逢

    我是特种兵之狭路相逢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重新被划为026编外成员的小庄,再一次半强迫地参加了战斗,孤狼B组又聚在了一起。庄焱、郑三炮(老炮)、耿继辉、史大凡(卫生员)、邓振华(伞兵)、强晓伟将再一次的并肩作战,捍卫国家主权、光荣完成使命。
  • 光与冰的游戏

    光与冰的游戏

    她高冷似冰,他却温暖似光。是他没陪她度过年少时因为存在感低被人冷落的时光,所以她自私的喜欢上别人。可只是喜欢,她分得清界限,所以断的干脆。只要发现对方不喜欢不用心对自己,她就会离开。可对方突然纠缠着自己,终于在夜光下,对方决定不再纠缠。文章片段:灯光下,他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就像他与她自己的那天河一样长。河不仅长还宽,让自己绕不开,也跨不开.......而最终,冰还是输给了光。
  • 首长秘书

    首长秘书

    《首长秘书》是作家于卓继《红色关系》、《挂职干部》后又一部长篇力作。小说围绕一位年轻的副部长的贴身秘书以其独到的悟性与灵性,在官场上躲险避难,从容走完了一段微妙的秘书生涯,成功置换身份后,带着到手的权力与无形的压力从北京走出来,步人一家大部委直属的局级单位任常务副局长。小说通过官场人物的喜怒哀乐、人性裂变、情爱婚恋、命运沉浮、欲望颠覆、权力诱惑、财色贿赂等打开了一扇扇神秘的机关生态之门,从不同视角窥探官场人物在利益与责任、游戏与信任、索取与给予、拆台与补戏、意外与制造等问题上引发的内心碰撞、权力失衡。
  • 十住经卷第一

    十住经卷第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时空的约定:冷酷校草的时空甜心

    时空的约定:冷酷校草的时空甜心

    超越时空,只是一个传说么?真的能成真吗?读大学三年级的女主辰沫雨,得知自己身世之后,感觉自己从一个千金大小跌落到孤儿。谁知,天意弄人,自己居然因为一次偶然的车祸而穿越了!穿越就算了,辰沫雨却回想不起自己是来自三年后的人,却进入了“诺”的身体里。更可怕的是当天要伤害他的那个少年居然是“诺”的……父母的失踪之谜,还有自己真正的爱情,一步步的靠近她。如果,自己回到未来,他还会和她一起吗?
  • 龙凤斗:玄武帝后

    龙凤斗:玄武帝后

    她嫁做帝王妇,刚入宫海就被自己的夫君亲手推入朝臣手中。他霸占她,禁锢她,就算她身为当朝皇后,亦无所顾忌。他是皇帝将她视为棋子,但为何在看她被恶魔禁锢,挑断脚筋时,他的心竟忍不住隐隐作疼!如若能护她周全,就算将这天地与之,又能如何?
  • The Chouans

    The Chouan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情窦开

    情窦开

    《情窦开》由顾坚编著。 《情窦开》简介: 这是一段苏北水乡少男少女间自然萌生的伊甸园之爱,又是特殊年代里畸情放纵下酿出的一幕幕复仇活剧。 淳朴的乡风乡俗下,一对十三四岁的豆蔻少年在情窦初开时相互勉励、惺惺相惜,成就了一段惹人羡煞的成长佳话;擅玩弹弓的少年因家庭的屈辱从小便背负着深重的仇恨,用弹弓泄愤的瞬间终将自己的命运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一切似乎都和那个年代有关,一切似乎又和那个年代无关。一个个鲜活的灵魂与一幅幅万花筒般的生活场景交织互生,演绎着不同寻常的悲喜人生……
  • 星云仙府

    星云仙府

    一个地球上的小流氓被误认为是顶级杀手,陷入死亡陷阱,然后穿越到无极大世界,刺杀魔君……成为落魄皇子,修炼武道十三境……猎杀妖兽,夺取灵根,修仙成神……神秘的五彩星云,强大的五行星力,星帝珠中,自成一个小仙界!主角得到了星帝的道珠传承,将走上一条怎样的强者之路?敬请期待!本书融合了多种yy元素,其中夺宝升级、阴谋刺杀、艳遇暧昧、扮猪吃虎等皆是最大亮点。希望大家支持,谢谢!
  • 医学伦理学理论与实践

    医学伦理学理论与实践

    医学伦理学是运用一般伦理学原则解决医疗卫生实践和医学发展过程中的医学道德问题和医学道德现象的学科,它是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伦理学的一个分支。医学伦理学是运用伦理学的理论、方法研究医学领域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问题的一门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