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871900000011

第11章 文学的社会功能(1)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强调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时,经常提醒人们,不要忽视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在肯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前提下,又指出社会意识的能动性,充分显示出他们唯物论的辩证性。我们正是要在这唯物辩证法的基础上探讨文艺的社会功能。忽视上述任何一个方面,都无法正确估量文艺的社会作用,而过分夸大或缩小文艺的作用,也都不利于文艺事业的发展。

当然,正如文艺对于现实的反映有它的特殊性一样,文艺对于现实的反作用也有它的特殊性:它也是通过审美的方式进行的,这就是审美教育作用。

文学对社会的影响

一、批判的武器与武器的批判

对于文学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功能,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对它估价很高,以为它作用很大,有些人却把它说得一钱不值,似乎毫无用处。例如,曹丕和曹植兄弟二人的说法就截然相反。曹丕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冶淤曹植则说:“辞赋小道,固未足以揄扬大义,彰示来世也。冶于这与他们所处的地位不同有关,各有着不同的用意。曹植是有政治抱负的人,但却很不得志,所以把自己擅长的文章辞赋说成无足轻重的小道;而曹丕在政治上占了优势,洋洋得意,想做风雅雄主,所以把诗文与立功、立德相提并论,因为文章算是立言,本属于三不朽范围之内。而他的所谓不朽,并非全指社会作用,大抵还是指个人扬名而言:“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淤《典论·论文》,《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第159页。

于《与杨德祖书》,《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第166页。

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冶淤这与本题所论,应该是有区别的。

有时,一个人前后的看法,也会大不相同。例如,鲁迅早期将文学的社会功能看得很重,他认为一个国家最要紧的是张扬国民的个性,改造国民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则当然要推文艺,所以认为提倡文艺运动最要紧。这是启蒙主义思想,而启蒙主义者往往是过高估计思想的力量的。后来,在实际斗争中,经过事实的教训,他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变。那是在段祺瑞政府开枪打杀学生的时候,他感到文学的无用。因为有实力的人并不开口,就杀人。而文学家即使天天呐喊、叫苦、鸣不平,也不能阻止有实力者的压迫、虐待、杀戮,这文学于人们又有什么益处呢?接着,在北伐战争时期,他更看清了这一点。他说:“中国现在的社会情状,止有实地的革命战争,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冶所以,他表示“倒愿意听听大炮的声音,仿佛觉得大炮的声音或者比文学的声音更要好听得多似的冶于。这说明,鲁迅此时已更看重武器的批判,把社会变革看得比思想变革更为重要,而对批判的武器———文学的力量,倒看得轻了。不过,这里面也有愤激的成分,只要看鲁迅后期仍坚持用文学的武器从事社会斗争,可见他对于文学的社会作用还是相当重视的。

对于这个问题,马克思的正确看法是:“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冶盂这就是说,社会变革首先要靠物质力量来推动,精神的力量是其次的;但精神力量也可变成物质力量,可以起一定的作用。辩证唯物论者虽然注重精神的因素,看到它对社会的反作用,但认为它毕竟是第二性的,是从属的。如果把意识形态的作用看得太重,便不自觉地走向唯心主义了。

在我国,过高估价文学社会作用的看法是相当普遍的。梁启超就把文学的作用夸大到不可思议的地步。他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说:“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欲新风俗,必新小说;欲新学艺,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说。何以故?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冶这种说法,感情色彩极浓,虽有非凡的宣传效果,但显然是夸张得过淤《典论·论文》,《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第159页。

于《而已集·革命时代的文学》。

盂《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9页。

分,与事实并不相符。其实,无论是小说或是其他的文学作品,都不可能有这么大的改造一切的力量。

但是,夸大文学社会作用的观点还是屡见不鲜的。这种夸大观点大约来自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文学家本身,为了抬高自己,过高地估价文学的力量。特别是一些革命文学家,往往以革命先觉自居,以为革命运动是靠他那几篇诗文鼓吹起来的。我国20世纪20年代末期的“革命文学冶运动,就有这种倾向。其实,由于意识的偏差,在他们的笔下,对革命歪曲的描写很多,即使是真正的革命文学,也只不过反映了群众中酝酿着的革命情绪而已。激起群众革命情绪的,主要是物质关系的变化,是现实的矛盾,而不是文学作品。所以在实际生活中,总是政治先行,文艺后变。对文学的作用估计过高,那是“唯心冶之谈。

另一方面是卫道的正人君子,他们以为天下的坏人坏事,都是由文艺作品教唆出来的,《水浒》“诲盗冶,《红楼》“诲淫冶,都要不得。最好是禁止青年人阅读文艺作品,让他们一心只读圣贤书,可以清心寡欲,不至出事。殊不知《水浒传》出现以前就有盗,那是不合理的社会制度造成的;不读《红楼梦》的人也要谈情说爱,那是人的青春期的一种需要,正如歌德在《少年维特之烦恼》的卷首诗中所说:“青年男子谁个不善钟情?妙龄女人谁个不善怀春?这是人性中的至洁至纯冶。《牡丹亭》中的杜丽娘,所受庭训甚严,家里请了个陈最良老夫子,教她读的是《诗经》,那是经过孔老夫子删削过的,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然而还是要少女怀春,见景生情,闹出游园惊梦等种种风流韵事来,真是无可奈何啊。这种为了防范文学作品的影响而禁止青年人阅读之事,后来又打着革命的旗号进行,刘心武的小说《班主任》写的就是这回事。

正因为文学作品是社会矛盾和群众情绪的反映,所以要防止出事故,首先要解决社会矛盾,消除产生事故的社会条件,而不是是禁止文学作品的流通。而且,受到群众欢迎的文学作品是无法禁绝的。从文学作品的传播史上看,这些作品是愈禁则流传得愈广。

当然,这并不是说文学作品毫无用处。文学家毕竟是敏感的,他往往率先发现社会矛盾,大胆地加以描写,倘有力,便又一转而影响社会,使有变革。例如: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揭露了农奴制度的罪恶,推动了俄国的农奴解放运动,被称为是“一部点燃火种的书冶。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揭露了美国南方蓄奴制度的野蛮与残酷,激发了人们酝酿已久的反蓄奴制的情绪,林肯总统称赞作者是“写了一部书,酿成一场大战的小妇人冶,这虽然是风趣而夸张之赞语,但不可否认,这本书在解放黑奴的战争中,的确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解放农奴和黑奴,本身却是历史的要求,而非文学的煽动。

由于过高地估计了文学艺术的社会作用,我们一些领导机构对文艺界的掌控,也采取了一些不适当的措施。建国以来,一次又一次接连不断的文艺批判,就说明了这方面的问题。到得“文革冶期间,甚至连一部电影能否上映,也要由执政党的政治局来讨论和中央主席来决定,可以说是走到了极端,这对于文艺发展,决没有什么好处。改革开放之后,文学艺术的地位逐渐跌落,引起了作家、艺术家们的不满,其实,过去对文学艺术的过分重视是不正常的,而现在的相对跌落倒是逐步走向常态。过去,领导者之所以特别重视文艺,是把它看做政治斗争的工具,用来作为政治运动的先导,在这种氛围中,群众也通过文艺界的风云来观察政治动向,所谓“文艺是时代的风雨表冶,说的就是这种情况。但赋予文艺以太多的政治因素,文艺本身的作用倒削弱了。

文艺与其因非文艺的原因而引人瞩目,倒不如回归文艺自身而趋于平淡。

二、干预生活与改造灵魂

但文艺本身毕竟还是具有社会作用的。就文学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并不一样,这与他们的文学观有关。

有些人抱非功利主义的艺术观,认为自己的写作,有如夜莺的歌唱一样,只是有一种情绪要发泄,发讫即罢,别人感到好听不好听,是无所谓的;或如草木开花,乃自然之本性,至于所开之花有毒无毒,则与草木无关。非功利主义者不顾及作品的社会效益,“为艺术而艺术冶的口号就是他们提倡的。

有些人抱着纯市场主义的艺术观,写什么和怎么写,全看市场的需要而定,他们追求的是票房价值和书籍印数,即所谓市场效益,而非社会效益和艺术水准。这类作品娱乐性很强,而艺术性较弱,也缺乏社会效益。

而艺术上的功利主义者,则讲究文学的社会效益。他们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抱着改造社会、改造人生的目的而写作。“为人生的艺术冶是他们的口号。普列汉诺夫说:“所谓功利主义的艺术观,即是使艺术作品具有评判生活现象的意义的倾向,以及往往随之而来的乐于参加社会斗争的决心,同情的时候产生和加强的。冶淤在我国,由于儒家的文化传统占统治地位,入世的文人较多,功利主义的文艺观居主导,所谓“诗歌合为时而作,文章合为事而作冶,等等,都是积极有为的。文人们喜欢讲究文章的教化作用,似乎没有教化作用就不是好文章,以致像《金瓶梅》、《肉蒲团》这样以大量篇幅直接描写性生活的作品,在序言中也一定要特意声明,他们写这些情节的目的,是为了教育读者,使他们知道过度宣淫是要遭到报应的。

至于革命的文学家们,则以文学为社会斗争的武器,为革命宣传的工具,其社会目的性就更明显了。文学家总有自己的社会主张,他笔下的文学作品也总会流露出一定的思想倾向,所以革命的功利主义本也无可厚非,但走过了头,变成只顾宣传而不要艺术的政治宣传品,就脱离了文艺领域了。

文学的确有自我表现的成分,但不讲社会效益只重自我表现的非功利主义艺术观显然是错误的。艺术作品毕竟不同于夜莺的歌唱和草木之开花,后者是一种自然现象,人们可以听之任之,“花开花落两由之冶;而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必然有倾向性,也一定会产生社会作用。因此,文学家一定要有社会责任感,以自己的艺术促使社会进步。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文学家追求市场效益也并非坏事,但如果毫无艺术性可言,这种作品就不是艺术品了,如果社会效果不好,也就把自己置于社会的对立面了。文学,还是要讲究社会效果的。

那么,文学应该起什么样的社会作用呢?这大致也有两种看法:一是认为文学要干预生活,一是认为文学应起改造人们灵魂的作用。所谓干预生活,是指文学直接介入当前的社会斗争和政治斗争,对社会事件或政治事件发言,其效果是快速的,反应是强烈的。如左拉对德莱孚斯事件发言的《我控诉》,鲁迅抨击时弊之杂文,以及当代的许多报告文学、纪实小说,等等。

所谓改造灵魂,是说文学不必对当前的社会事件做出反应,而着重揭露人们思想上的弊病,对人们的灵魂进行鞭挞、改造。这种作品,不求一时快速的社会效果,却能产生长远的影响。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以显示灵魂的深为特色;鲁迅的小说,以改造国民的劣根性为己任。

我们很难说这两种见解孰是孰非,事实上这两种文学都存在,而且都起着积极作用。甚至同一个作家写着两种作品,起着两种社会作用。例如,鲁淤《艺术与社会生活》,《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集》(域),第829页。着重号原有。

迅是因为文艺能改造灵魂,他才从事文艺工作的,他的小说和一部分杂文,都并不直接反映当前的政治事件和社会斗争,而着重剖析国民性的弊病,以引起疗救的注意;但一当投身社会运动之后,便有点身不由己,直接介入了当前的斗争,如前期的声援女师大学生运动和谴责“三一八冶惨案的制造者及其帮凶,后期的反对国民党专制主义的斗争,鲁迅都写了许多匕首投枪式的杂文,起了很大的社会作用。他说当时是多么迫切的时候,作者的任务,是在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他的杂文就起着“感应的神经冶,“攻守的手足冶的作用。

同类推荐
  • 人间词话新释

    人间词话新释

    《人间词话》最早发表在《国粹学报》上,是王国维自己删定的,共64则,可分成两大部分:一至九则是总论,标举王国维论词的一个纲领,就是“境界说”。十至六十四则是具体批评,以“境界说”为理论基础,融合中西文艺美学思想,具体评论从李白一直到宋代的许多诗词名家。这是《人间词话》的正文。被王国维删掉的49则后来重新整理刊印出来,叫《人间词话删稿》。此外,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之外的著述中的一些论词语录,被人摘编成《人间词话附录》,共29则。本书注析《人间词话》,收录范围包括正文和删稿共计113则。
  • 地心游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地心游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本书是一部描写冒险的书,它出自“科幻小说之父”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之手。描写地非常精彩,全书讲述里登布洛克教授在一本古老的书籍里偶然得到了一张羊皮纸,发现前人曾到地心旅行,里登布洛克教授决心也做同样的旅行。他和侄子从汉堡出发,到冰岛请一位向导,他们按照前人的指引,由冰岛的一个火山口下降,经过三个月的旅行,历尽艰险和种种奇观,最后回到了地面。书中的汉斯,阿克塞尔,里登布洛克教授在地心环游了地球一周,好几次险些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 随园诗话(第三卷)

    随园诗话(第三卷)

    《随园诗话》,清代袁枚的一部有为之作,有其很强的针对性。本书所论及的,从诗人的先天资质,到后天的品德修养、读书学习及社会实践;从写景、言情,到咏物、咏史;从立意构思,到谋篇炼句;从辞采、韵律,到比兴、寄托、自然、空灵、曲折等各种表现手法和艺术。本书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 一片扁扁的阳光

    一片扁扁的阳光

    本书是孙宗信的作品集,用乡土文化的土腥味和充满哲思风格的凝练古色,来铺陈和描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社会转型带来的农民思想观念的嬗变。
  • 国学讲演录

    国学讲演录

    《国学演讲录》是南怀瑾高足魏承思先生在其国学经典导读班中讲学文稿所整理而成的国学讲演录,全书是由讲稿整理而成,开篇讨论国学的概念、定义、范围,接下来对诸子百家学说进行了深入讨论,其中以儒释道墨法数家为主,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进而以朝代为线索,探讨了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与清代朴学等流派,勾勒出了我国古代思想流变的树状脉络,接着以四书五经、诸子学说与二十四史等经史子集为主要内容,内容详实、深入浅出,文笔浅白易懂,为我国国学经典作品展开了引人入胜的推介与条理清晰的剖析,是一部很好的国学入门读物。
热门推荐
  • 龙骑无双

    龙骑无双

    我有一个愿望,那就是成为一名翱翔天际的龙骑士!
  • 英雄联盟脱坑宝典

    英雄联盟脱坑宝典

    搜集英雄联盟最新玩法,让你不再孤陋寡闻大惊小怪的。注意:此本小说更可以说是游戏攻略而不是一本小说,想脱坑的撸友快点进来观看吧。
  • 大隋将军

    大隋将军

    大隋第一勇士穿越虚空,混迹都市,且看李元霸逆天改命掀起古武风暴,称霸无尽星空
  • 莅天下

    莅天下

    这是一个修玄的世界,文明初始。在这里,实力是唯一的信仰。按照玄力,划分为玄徒、玄者、玄师、玄侯、玄王、玄尊、玄圣,玄皇,还有那仅存传说的主宰--玄神。每个阶段的玄力分九阶,又为一星到九星。热血经历,璀璨一生,掌控浮沉,莅临天下。我为大主宰,自当莅天下。……一个恢宏的世界即将展开。
  • 冥嫁:冥夫临门

    冥嫁:冥夫临门

    兼职在KTV里面做公主,每天都收到奇怪的礼物。突然有一天,我被一个流氓欺负了。结果一个神秘客人救了我。神秘客人好帅的,还是个有钱的富二代。那些礼物都是他送给我的。可是……梅子死了。梅子是我最好的朋友,她偷偷用了我的礼物……
  • 也曾年少轻狂过

    也曾年少轻狂过

    你曾是少年,我也曾是少年。我们的盛夏光年,到底怎样度过?我们的年少轻狂,究竟值不值得?当我曾经是少年,多的是我不知道的事。
  • 别惹痞子王妃   (大结局)

    别惹痞子王妃 (大结局)

    她,本来就一现代痞子,贪生怕死,一不小心,居然穿越成王妃。有仇必报——她的第一原则如不是那个混蛋,她的逃婚计划早就成功了。为解心头之恨,她狠狠的扁了他一顿还抢走了他腰间的那块美玉说是给自己的精神损失费!新婚,她宋希濂就被自己的夫君——阻止自己逃婚的家伙嘲弄一番。当然,她也不忘再痛扁他一顿。两人的新婚就从战争开始。他扬言,皇上驾崩之日就是她的死期。对于他的威胁,她时刻反击……他,当朝大皇子,等了她十四年,就是为了复仇,却不小心陷入另一种万劫不复。当仇恨撞上爱情,该是怎个解不开的情殇。http://hi.baidu.com/abbyahy(猫猫的博客)群:17675875(敲门砖:猫猫小说的任何一个人物名字)
  • 风吹泪落之千年相恋

    风吹泪落之千年相恋

    唐虞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小人物背后竟然会有这么多的故事,这样的遇见还有故事的揭开都让唐虞始料未及。从古代到现代,如此机缘巧合的遇见,分离,再遇见。人生变幻无常,面对这两个都深爱自己的男生,唐虞将走出什么样的选择?
  • 小混混

    小混混

    在大多数人的想像中……豪门就应该有威严紧闭的两扇大铁门,当主人坐驾‘回宫’的时候,身穿洁白上衣的菲律宾女佣,会在门外又手合十,微微低头迎接。这样的想法完全属于香港TVB电视剧看多了以后留下来的后遗症。
  • 浴火重生:妖孽妻主请饶命

    浴火重生:妖孽妻主请饶命

    前世,是她太过愚蠢,误信旁人的话,导致母皇的江山被他人所得。今生,她已不是前世的那个她,将在这宫中步步为营,一步一步登上皇位。顺她者,昌;逆她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