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871500000021

第21章 针灸基础理论(13)

【定位】正坐,侧伏或侧卧位,或仰卧位。在头侧部,鬓发后缘,平耳廓根前,当颞浅动脉的后缘。

【主治】①头痛,耳鸣;②牙关紧闭,口喎。

【刺灸法】向下平刺或斜刺0.3~0.5寸,避开颞浅动脉;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头痛、面神经麻痹、下颌关节炎等。

23.丝竹空*(Sīzhúkōnɡ)

【命名】丝竹,细竹;空,空隙。穴在眉梢,状如细竹,局部呈浅表陷隙,故名。

【定位】正坐或仰卧位。在面部,当眉梢的凹陷处。

【主治】①目赤肿痛,目眩,眼睑瞤动;②头痛,齿痛;③癫痫。

【刺灸法】平刺0.5~1寸,或透刺鱼腰、太阳穴;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结膜炎等。

十三、足少阳胆经

(一)经脉循行

1.体表循行路起于目外眦旁瞳子髂穴,斜下耳前,上头角,绕耳后,折回前额,绕头颞侧面,经肩循胁肋、腰间下行,至臀沿下肢外侧正中,过外踝前,止于第四趾外侧端足窍阴穴。有分支从足背(足临泣穴)到足大趾端(大敦穴)。[交于足厥阴肝经]。

2.联系脏腑器官人缺盆,贯膈,络肝,属胆,与耳、目有联系。

3.循行分布特点

(1)从头走足,为多气少血之经,子时(23~1时)气血旺盛。

(2)共44穴,起于瞳子髎穴,止于足窍阴穴。

(3)分布于耳前、耳后及颞部、颈部,胸腹部侧面,下肢外侧中线,外踝前下方及足背外侧。

(4)上接手少阳三焦经,有一分支从足背的足临泣穴,至足大趾端上方的大敦穴,交于足厥阴肝经。

(二)主要病候

1.口苦。

2.目眩,疟疾。

3.经脉所过部位病症。

(三)病症归纳

1.肝胆病症急慢性胆囊炎,胆绞痛,胆道蛔虫症,急慢性肝炎等肝胆道疾病。

2.头面五官疾病如偏头痛、颈项痛、眼痛、牙痛,咽喉痛,耳鸣、耳聋,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等。

3.经脉所过部位的胁痛、髋关节痛,坐骨神经痛,膝关节痛,踝关节痛以及足背肿痛。

(四)本经腧穴

本经共44穴。

1.瞳子黪*(Tónɡzǐcǎn)

【命名】髎,为骨之凹陷,穴在瞳子外方,瞳子属肾,肾主骨,故名。

【定位】目外眦旁,眶骨外缘凹陷中。

【主治】①头痛;②目赤肿痛,迎风流泪,怕光羞明,远视不明,目翳,青盲。

【刺灸法】平刺0.3~0.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不宜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角膜炎、近视、视神经萎缩、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等。

2.听会*(Tīnɡhuì)

【命名】会,聚会;听,听闻。穴在耳前,耳主听觉,针此穴主治耳聋气闭,可以使听觉得以汇聚,故名听会。

【定位】耳屏间切迹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缘,张口凹陷处。

【主治】①耳鸣,耳聋;②齿痛,口歪;③下颌脱臼,面痛,头痛。

【刺灸法】张口直刺0.5~1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神经性耳鸣(耳聋)、中.耳炎、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等。

3.上关(Shànɡɡuān)

【命名】关,指牙关,穴在下颌关节之上方,故名。

【定位】下关穴直上,当颧弓上缘的凹陷处。。

【主治】①偏头痛;②耳鸣,耳聋;③口眼歪斜,齿痛,口噤。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神经性耳鸣(耳聋)、中耳炎、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等。

4.颔厌(Hànyàn)

【命名】颔,指点头;厌,指烦。该穴主治头痛、颈强,故名。

【定位】头维穴至曲鬓穴弧形连线的上1/4与下3/4交界处。

【主治】①偏头痛;②目眩,耳鸣,齿痛;③癫痫。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神经性耳鸣(耳聋)、牙痛等。

5.悬颅(Xuánlú)

【命名】悬,指挂;颅,指头。该穴悬于头维与曲鬓之间,故名。

【定位】头维穴至曲鬓穴弧形连线的中点。

【主治】①偏头痛;②目赤肿痛;③齿痛。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等。

6.悬厘(Xuánlí)

【命名】悬,指挂;厘,指正。该穴能治正头痛,止眩晕,故名。

【定位】头维穴至曲鬓穴弧形连线的下1/4与上3/4交界处。

【主治】①偏头痛;②目赤肿痛;③耳鸣。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脑血管病、颞肌痉挛等。

7.曲鬓*(Qūbìn)

【命名】曲,弯曲;鬓,鬓发。穴在耳上鬓发边际的弯曲处。

【定位】在耳前鬓角发际后缘直上平角孙穴处。

【主治】①偏头痛,牙关紧闭,齿痛;②暴喑。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脑血管病、三叉神经痛等。

8.率谷*(Lǜɡǔ)

【命名】率,统率;谷,山谷。穴在耳上,为以“谷”命名的最高者,犹如诸谷之统率。

【定位】耳尖直上,人发际1.5寸。

【主治】①偏头痛;眩晕;②小儿惊风;③呕吐。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神经性耳鸣(耳聋)、结膜炎等。

9.天冲(Tiānchōnɡ)

【命名】天,在上,指头部;冲,冲要。该穴位居本经的冲要之处,又主治头痛、风病,故名。

【定位】耳根后缘直上,入发际2寸,率谷后0.5寸。。

【主治】①头痛,牙龈肿痛;②癫痫。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神经性耳鸣(耳聋)、甲状腺肿大等。

10.浮白(Fúbái)

【命名】浮,为浅表;白,应肺。该穴主治肺疾,故名。

【定位】当耳后乳突的后上方,天冲与完骨的弧形连线的中三分之一与上三分之一交点处。

【主治】①头痛,耳鸣,耳聋,目痛;②瘿气。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神经性耳鸣(耳聋)等。

11.头窍阴(Tóuqiàoyīn)

【命名】窍,指五官七窍。本穴主治头、耳、目、喉等诸头窍疾患,故名。

【定位】当耳后乳突的后上方,天冲与完骨的弧形连线的中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一交点处。

【主治】①头痛,眩晕;②耳鸣,耳聋。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神经性耳鸣(耳聋)、甲状腺肿大等。

12.完骨*(Wánɡú)

【甜名】“完骨”意指颞骨乳突部,穴在其后下方,故名。

【定位】耳后乳突的后下方凹陷中。

【主治】①头痛,颈项强痛,颊肿,齿痛,口歪;②疟疾;③癫痫。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腮腺炎、扁桃体炎、失眠等。

13.本神*(Běnshén)

【命名】本,根本;神,神志。穴在神庭旁,内为大脑之所在,脑为元神之府,主神志,为人之根本。

【定位】人前发际0.5寸,神庭穴旁开3寸,当神庭穴与头维穴连线的内2/3与外1/3交点处。

【主治】①头痛,目眩;②癫痫,小儿惊风;③胸胁痛,半身不遂。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脑血管病、神经衰弱、小儿大脑发育不全等。

14.阳白*(Yánɡbái)

【命名】穴居瞳孔上方,上为阳;白,光明。本穴属胆经、阳维之会,针时有明目作用;又额部接受阳光而明亮,故名阳白。

【定位】目正视,瞳孔直上,眉上寸。

【主治】①头痛;②目痛,目眩,视物模糊,眼睑喟动。

【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眼睑下垂、面神经麻痹等。

15.头临泣*(Tóulínqì)

【命名】临,治理;泣,泪水。穴在头部善治目疾流泪,故名。

【定位】阳白穴直上,人前发际0.5寸。

【主治】①头痛,目眩,目赤肿痛,流泪,鼻塞,鼻渊;②小儿惊风;③热病。

【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角膜白斑、鼻炎等。

16.目窗(Mùchuānɡ)

【命名】目,主明;窗,指天窗。此穴在头顶两侧与目相通,犹如室之天窗,主治目疾,故名。

【定位】当前发际上1.5寸,头正中线旁开2.25寸。

【主治】①头痛;②目赤肿痛,青盲;③鼻塞;④面浮肿;⑥癫痫。

【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结膜炎、青光眼等。

17.正营(Zhènɡyínɡ)

【命名】正,指遇;营,指集。穴属胆经而阳维脉在此相遇集结,故名。

【定位】目窗穴后1寸。

【主治】①偏头痛;②目眩;③齿痛。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牙痛等。

18.承灵(Chénɡlínɡ)

【命名】承,指受;灵,指神灵。穴当头顶,头为元神的处所,主治头部病症,故名。

【定位】正营穴后1.5寸。

【主治】①头痛,眩晕;②目痛;③鼻塞,鼽衄。

【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鼻炎等。

19.脑空(Nǎokōnɡ)

【命名】空,指孔,有凹陷之意。穴当脑户旁,夹枕骨外下陷中,故名。

【定位】当枕外隆凸的上缘外侧,头正中线旁开2.25寸。

【虫治】①头痛,目眩;②癫狂痫;③颈项强痛。

【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癔病、癫痫、颈项部软组织疾患等。

20.风池*(Fēnɡchí)

【命名】穴在项旁陷处似“池”。本穴是风邪进入之处,又是驱风邪之要穴。主治伤风感冒,中风偏枯等风邪为患,故名。

【定位】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

【主治】①头痛,目眩,目赤肿痛,鼻渊,鼻衄,耳鸣,口眼歪斜,颈项强痛;②感冒,发热,疟疾;③中风,癫痫,热病,瘿气。

【刺灸法】针尖微下,向鼻尖方向斜刺0.8~1.2寸,或平刺透风府穴。深部中间为延髓,必须严格掌握针刺的角度与深度;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神经衰弱、癫痫、感冒、视神经萎缩、鼻炎、颈椎病等。

21.肩井*(Jiānjǐnɡ)

【命名】肩,肩部;井,凹陷处。本穴位于肩上凹陷处,故名。

【定位】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

【主治】①头痛项强,肩背疼痛,上肢不遂;②难产,乳痈,乳汁不下;③瘰疬;④中风。

【刺灸法】直刺0.5~0.8寸。内为肺尖,不可深刺;孕妇禁针;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肩颈部软组织疾患、乳腺炎等。

22.渊腋(Yuānyè)

【命名】渊,指深的意思。因穴深藏腋窝之下,故名。

【定位】举臂,腋中线上,第四肋间隙中。

【主治】①胸满,胁痛;②上肢痹痛,腋下肿。

【刺灸法】斜刺或平刺0.5~0.8寸。本经渊腋至京门诸穴,不可深刺,以免伤及内部重要脏器;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肋间神经痛、胸膜炎等。

23.辄筋(Zhéjīn)

【命名】指穴在肋间隙而言。《说文解字》:“辄,车两輢也。”亦称车耳,其形弯曲,与人之肋骨相似,穴在其间,故名。

【定位】渊腋穴前1寸,第四肋间隙中。

【主治】①胸满,胁痛,气喘;②呕吐,吞酸。

【刺灸法】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肋间神经痛、胸膜炎等。

24.日月*(Rìyuè)胆的募穴

【命名】穴属胆募,胆主决断,决断务求其明,明字以“日”、“月”组成,故名。

【定位】乳头直下,第七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主治】①呕吐,呃逆,吞酸;②黄疸,胁肋胀满疼痛。

【刺灸法】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胆囊炎、肝炎、肋间神经痛等。

25.京门*(Jīnɡmén)肾的募穴

【命名】京,指京都,意为重要。穴为肾之募,为经气结聚之所,主治水道不利,为益肾利水要穴,故名。

【定位】在侧腰部,章门后1.8寸,当第十二肋骨游离端的下方。

【主治】①小便不利,水肿;②腰痛,胁痛;③腹胀,泄泻。

【刺灸法】斜刺0.3~0.5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肾炎、高血压、带状疱疹等。

26.带脉*(Dàimài)

【命名】带,衣带;脉,经脉。带脉环腰间一周,状如束带,有约束诸经之功能,本穴为带脉之所过,又主治带脉及妇人经带疾病,故称。

【定位】第十一肋端直下平脐处。

【主治】①腹痛;②经闭,月经不调,带下,疝气;③腰胁痛。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附件炎、子宫内膜炎、盆腔炎、带状疱疹等。

27.五枢(Wǔshū)

【命名】五,通午,有交的意思;枢,转枢。此处经脉纵横交错,穴居髋部转输之处,故名。

【定位】在侧腹,髂前上棘的前方,约平脐下3寸处。

【主治】①腹痛,便秘;②疝气,带下,阴挺,月经不调。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附件炎、子宫内膜炎、子宫脱垂等。

同类推荐
  • 中华良方验方大全(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中华良方验方大全(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本书集华夏古老秘方于一体,是作者呕心沥血之作。书中诸多中医药方均具有实用性,是您居家外出的必备医学知识。
  • 医药市场营销与管理

    医药市场营销与管理

    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医药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需要大批具备医药专业知识、懂得市场营销和企业经营管理的人才。医药高职院校是培养医药行业专业人才的主渠道之一,肩负着为国家输送应用型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光荣使命。
  • 社区急诊护理

    社区急诊护理

    全书共分四章,主要介绍社区急诊护理特点、急救组织及社区急诊评估、常用现场急救技术、常见急诊的社区护理、灾害性事件的救护与遇险生存。本书内容以社区护士实际工作需要为基础,强调现场救护和社区条件下的应急处理,讲解急救技术时图文结合,力求通俗易懂;常见急诊的社区护理从症状出发,强调对常见急诊的判断和应急处理;对常见急诊的社区急诊护理过程作程式化的描述,力求简洁明了,方便学习和掌握,也方便社区护士对社区急救知识、急救技能的社区普及工作;同时增设常见灾害性事件(火灾、水灾、地震)的现场救护内容,包括灾后心理危机的干预,以发挥社区护士在社区突发事件中的作用。
  • 春季奇招抗过敏

    春季奇招抗过敏

    大家对过敏并不陌生,很多人都经历过过敏。过敏虽然似乎无时不在,但是也有高发季节,如春季。春季本是欣欣向荣、充满阳光和快乐的季节。却也正因为它的欣欣向荣,容易催发过敏的发生。如何才能避免过敏,尽情享受这样美好的季节呢?本书将重点为大家讲述春季易于发生的过敏有哪些,以及如何防范和对症治疗。希望本书能对读者有帮助,并祝读者度过快乐的春天!
  • 中医民间疗法

    中医民间疗法

    本书以基层医务人员及中医爱好者为服务对象,突出时代性、科学性、实用性。通过系统介绍最具中医特色的民间药物疗法、经络疗法、推拿疗法以及其他疗法共40种,使大家掌握中医民间特色疗法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并熟练运用各种中医方法治疗临床常见不适病症,将中医的整体观、辨证观、治病求本观、自然观,以及追求多样性和实用性的治疗理念展现给大家。
热门推荐
  • 大业拾遗记

    大业拾遗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盛世田园之天才小酒娘

    盛世田园之天才小酒娘

    一朝穿越到古代小山村成了十二岁女童,身染哮喘遭家人嫌弃,婆家厌恶,邻里躲避,心上人也被堂妹横刀夺爱!后妈还想把她弟弟抢过去?是可忍孰不可忍!真以为她好欺负吗?一枚古玉,一个随身空间,足够她农奴翻身把歌唱!奶奶冷血,父母自私,伯母贪财,亲戚更是极品多多!这种家不待也罢,这种亲人不要也罢!她有空间在手,有病?洗髓伐筋脱胎换骨!没钱?卖药种田,水果酿酒,金银滚滚来!别人遛狗她溜猪,且看她一介女流如何发家致富,在商场混得风生水起,最终获得完美贴心夫君一枚!★☆★☆★唐云瑾望着脚边得瑟抖腿仰天大笑……不是,仰天嚎叫的小香猪,面无表情:“你说你是个什么玩意?”小香猪得意的卷起短尾巴扬起下巴:“空间萌宠!”唐云瑾嘴角可疑地抽搐了两下:“……哪儿萌?”小香猪信心十足,瞬间霸气侧漏:“浑身上下!由内而外!”唐云瑾:“……”你是指你满是腱子肉的小粗腿,还是猥琐气息扑鼻而来的猪腰子脸?默默看了看它圆滚滚的小身子,再脑补了一下日后出门别人遛狗她遛猪……那画面简直不忍直视!唐云瑾毫不犹豫:“我要求退货。没有狐狸白虎,至少也要给头老母猪,能生崽儿,能下奶,肉也够吃。”小香猪登时气得两眼一翻,怒气冲冲用蹄子艰难地比了个中指,悲愤怒吼:“你、不、识、货!”一头迷你猪,不能看门,不能吃肉,看见金子眼冒绿光,抱着酒坛喝得烂醉,这货她到底留它何用!?
  • 西施梦

    西施梦

    “为何要对我这般好。”“用我这无限江山换你真心一片,可好?”他对我万般宠爱,一世温柔。从温和谦训到深情一片。我为了我的国家亲手毁了他的一切。夫差,夫差。我这便来陪你。你定要等着我。
  • 皇家宠媳

    皇家宠媳

    一次莫名其妙的遭遇后,萧少珏郁闷地发现,他不得不关注那个小女娃了。她痛他也痛,她病他也病,这么一位活祖宗,敢不捧进手心里悉心呵护吗?都说庆王殿下腹黑阴鸷、杀伐果决,何况他前世造反失败,死得忒早。陆清岚觉得,还是同他彻底划清界限为好,而这有求必应、千依百顺、睚眦护短的庆王殿下到底是个什么鬼……
  • Free Trade

    Free Trad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越南星空下

    越南星空下

    本书一本旅行小说,一本在旅行中探讨爱和生死的虚构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天熙因父亲去世和爱人的离去,而产生极大的痛苦,故孤身去越南旅行,寻找自我。在飞机上遇到越南人Kimminjong.在他的引领下,走遍越南的各个城市。在行走过程以及与越南人的相处中,产生对爱和生死的领悟。最终生活平顺,爱人回归。
  • 亡妃的雇佣杀手

    亡妃的雇佣杀手

    穿了,还是个人见人不爱的主儿。想跑江湖耀武扬威,身边会有人冷眼替她漏气;到朝堂看美男准备招婿,底下会有人怒视说她是有夫之妇!丫丫的,他又不娶她,管她那么多!他到底想干嘛?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凤仪天下:皇后娘娘圣安

    凤仪天下:皇后娘娘圣安

    你见过嫁人不圆房的吗?姐是。你见过嫁了人还四处勾引美男的吗?姐是。要问姐是谁?皇甫琉月!
  • 末世不是游戏吗

    末世不是游戏吗

    欧阳党弹—本小说的主人公,偶然得到了外星科技发明出来的一个手表。欧阳党弹也因此获得不一样的生存道路。故事会怎样发展?最终又会怎样?
  • The Woman-Haters

    The Woman-Hat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