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871500000014

第14章 针灸基础理论(6)

12.缺盆(Quēpén)

【命名】缺者为破;凹陷为盆。穴在锁骨上窝处,故名。

【定位】锁骨上窝中央,前正中线旁开4寸。

【主治】①咳嗽,气喘,咽喉肿痛;②缺盆中痛,瘰疬。

【刺灸法】直刺或斜刺0.3~0.5寸。《图翼》:孕妇禁针。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支气管炎、淋巴结核及局部疼痛等。

13.气户(Qìhù)

【命名】出入之处为户,其穴主治咳逆上气,故名。

【定位】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4寸。

【主治】①咳嗽,气喘;②呃逆;③胸胁支满,胸痛。

【刺灸法】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肋间神经痛等。

14.库房(Kùfánɡ)

【命名】库,指库府,内储津血,可化乳汁,位近乳房,故名。

【定位】第一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主治】①咳嗽,气喘,咳唾脓血;②胸胁胀痛。

【刺灸法】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肋间神经痛、胸膜炎等。

15.屋翳(Wūyì)

【命名】屋,深室;翳,隐蔽。穴当肺之中段,呼吸之气至此如达深室隐蔽。

【定位】第二肋问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主治】①咳嗽,气喘,咳唾脓血;②胸胁胀痛;③乳癖,乳痈。

【刺灸法】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支气管炎、咯血、胸膜炎、乳腺炎等。

16.膺窗(Yīnɡchuānɡ)

【命名】膺,指胸;窗,指孔窍。因该穴位于胸部,主治胸满气塞,故名。

【定位】第三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主治】①咳嗽,气喘;②胸胁胀痛;③乳痈。

【刺灸法】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乳腺炎、肋间神经痛。

17.乳中(Rǔzhōnɡ)

【命名】乳头正中,以部位命名。

【定位】乳头中央(2-34)。

【刺灸法】本穴不针不灸,只作胸腹部腧穴的定位标志。

【应用】本穴为胸腹部腧穴的定位标志。

18.乳根(Rǔɡēn)

【命名】穴当乳房根部,故名。

【定位】平第五肋间隙,乳头直下,前正中线旁开四寸;可灸。

【主治】①咳嗽,气喘;②呃逆;③胸痛;④乳痈,乳汁少。

【刺灸法】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乳腺炎、乳汁缺乏、肋间神经痛、支气管炎等。

19.不容(Bùrónɡ)

【命名】容为纳受,其穴主治腹胀不能纳受水谷,故名。

【定位】脐中上6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①呕吐,胃痛,食欲不振;②腹胀。

【刺灸法】直刺0.5~0.8寸。过饱者禁针,肝肿大者慎针或禁针,不宜作大幅度的提插;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胃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等。

20.承满(Chénɡmǎn)

【命名】承,指承受;满,指饱满。因该穴能治胃病而命名。

【定位】脐中上5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①胃痛,吐血,食欲不振;②腹胀。

【刺灸法】直刺0.8~1寸。过饱者禁针,肝肿大者慎针或禁针,不宜作大幅度提插;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胃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

21.梁门*(Liánɡmén)

【命名】心之积为伏梁,此穴主治积气胃病、消除心下部位的积聚,故名。

【定位】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①胃痛,呕吐,食欲不振;②腹胀,大便溏薄。

【刺灸法】直刺0.8~1.2寸。过饱者禁针,肝肿大者慎针或禁针,不宜作大幅度提插;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胃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胃神经功能症。

22.关门(Guānmén)

【命名】该穴主治不思食,闭门不纳;又治泄泻,开门不关,故名。

【定位】脐中上3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①腹胀,腹痛,肠鸣泄泻;②水肿。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等。

23.太乙(Tàiyǐ)

【命名】星象名,又作“太一”,原始最初之意。言此穴健脾胃,宇宙万物赖一以生故名。

【定位】脐中上2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①胃痛;②心烦,癫狂。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等。

24.滑肉门(Huáròumén)

【命名】灵活为滑,舌为滑利之肉,该穴主治吐舌、舌强、呕吐,故名。

【定位】脐中上1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①胃痛,呕吐;②癫狂,吐舌。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等。

25.天枢*(Tiānshū)大肠募穴

【命名】星象名,指北斗第一星;枢,枢纽。天枢在脐旁,为上下腹的分界,脐上应天,脐下应地,以此为枢,故名。

【定位】脐中旁开2寸。

【主治】①腹胀,肠鸣,绕脐痛,便秘,泄泻,痢疾;②月经不调,痛经。

【刺灸法】直刺1~1.5寸。《千金方》:孕妇不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阑尾炎、肠麻痹、细菌性痢疾、消化不良。

26.外陵(Wàilínɡ)

【命名】外,为旁;陵,指高处。穴在腹旁,当腹肌隆起处。

【定位】脐中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①腹痛;②疝气,痛经。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阑尾炎、疝气、输尿管结石等。

27.大巨(Dàjù)

【命名】大、巨,有高突之意,当腹肌隆起处,故名。

【定位】脐中下2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①小腹胀满;②小便不利;③疝气,遗精,早泄。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腹直肌痉挛、肠梗阻、膀胱炎、尿潴留等。

28。水道(Shuǐdào)

【命名】水,为水液;道,为通道。该穴位主治小便不利等,故名。

【定位】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①小腹胀满;②小便不利;③痛经,不孕,疝气。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肾炎、膀胱炎、尿潴留、卵巢炎等。

29.归来*(Guīlái)

【命名】归,还;来,返。该穴主治阴挺、阴丸上缩及疝气等,故名。

【定位】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①痛经,经闭,月经不调,白带,阴挺;②茎中痛,疝气。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卵巢炎、子宫内膜炎、子宫脱垂、腹股沟疝等。

30.气冲(Qìchōnɡ)

【命名】冲,指冲动,穴在气街,相当于冲脉的起始部,故名。

【定位】在腹股沟稍上方,脐中下5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①肠鸣腹痛;②疝气,月经不调,不孕,阳痿,阴肿。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疝气、月经不调、卵巢炎、不孕症等。

31.髀关(Bìɡuān)

【命名】髀,指股骨;关,指转动。穴靠近股骨上端关节部位,故名。

【定位】在大腿前面,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连线上,屈髋时,平会阴,居缝匠肌外侧凹陷处。

【主治】①腰痛膝冷,痿痹;②腰痛。

【刺灸法】直刺1~2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下肢瘫痪、腹股沟淋巴结炎、股外侧皮神经炎及膝关节病变等。

32.伏兔*(Fútù)

【命名】伏为卧,该处股四头肌隆起,形似兔伏之状,故名。

【定位】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6寸。

【主治】①腰痛膝冷,下肢麻痹,脚气;②疝气。

【刺灸法】直刺1~2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下肢瘫痪、股外侧皮神经炎及膝关节病变等。

33.阴市(Yīnshì)

【命名】阴,为寒证;市,为集市。此穴主治膝冷水肿,祛阴寒之邪,故名。

【定位】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3寸。

【主治】①腿膝痿痹,屈伸不利;②腹胀腹痛;③疝气。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下肢瘫痪、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病变等。

34.梁丘*(Liánɡqiū)郄穴

【命名】陵起为丘,穴在膝盖上方,犹如山梁之上,故名。

【定位】屈膝,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2寸。

【主治】①膝肿痛,下肢不遂;②胃痛;③乳痛,乳痈;④血尿。

【刺灸法】直刺1~1.2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胃痉挛、乳腺炎、膝关节病变等。

35.犊鼻(Dúbí)

【命名】髌韧带两旁凹陷处,形似牛犊鼻孔,故名。

【定位】屈膝,髌骨下缘,髌韧带外侧凹陷中。

【主治】①膝痛,下肢痿痹,关节屈伸不利;②脚气。

【刺灸法】屈膝,向后内斜刺0.5~1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下肢瘫痪、膝关节病变等。

36.足三里*(Zúsānlǐ)合穴;胃下合穴

【命名】里,可作寸解;三,膝下3寸。与手三里区分,名足三里。

【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主治】①胃痛,呕吐,噎嗝,腹胀,泄泻,痢疾,便秘,肠鸣;②中风,下肢麻痹;③水肿;④癫狂;⑤心悸,气短;⑥虚劳赢瘦。

【刺灸法】直刺1~2寸;宜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胰腺炎、肝炎、消化不良、急慢性肠炎、细菌性痢疾、阑尾炎、休克、神经性头痛、高血压、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动脉硬化、支气管哮喘、白细胞减少症、下肢瘫痪、坐骨神经痛、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

37.上巨虚*(Shànɡjùxū)大肠下合穴

【命名】“上”相对于“下”而言;“巨”,大;虚,空虚。巨虚,又为马名,指穴在胫骨外缘之巨大空虚处,并象征腿之善走,故名上巨虚。

【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6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主治】①肠鸣,腹痛,腹泻,便秘,肠痈;②中风瘫痪,下肢痿痹;③脚气。

【刺灸法】直刺1~2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单纯性阑尾炎等。

38.条口(Tiáokǒu)

【命名】此处有一条形凹陷,其形如口,故名。

【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8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主治】①下肢痿痹,瘫痪,转筋;②肩痛不得举;③脘腹疼痛。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下肢痿痹、肩关节周围炎、腓肠肌痉挛等。

39.下巨虚*(Xiàjùxū)小肠下合穴

【命名】该穴位于上巨虚之下,故名。

【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9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主治】①小腹痛,泄泻,痢疾;②下肢痿痹;③乳痈;④腰脊痛引睾丸。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急慢性肠炎、下肢瘫痪等。

40.丰隆*(Fēnɡlónɡ)络穴

【命名】丰,为大;隆,为盛。该处肌肉丰满隆盛,故名。

【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外踝高点上8寸,条口穴外1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中指)。

【主治】①呕吐,腹胀,便秘;②下肢痿痹;③头痛,眩晕;④痰多咳嗽,哮喘;⑥水肿;⑥癫狂。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耳源性眩晕、高血压、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支气管炎、腓肠肌痉挛、肥胖症等。

41.解溪*(Jiěxī)经穴

【命名】解,分解,此处指踝关节;溪,沟溪、凹陷。穴在踝关节前凹陷中,故名。

【定位】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处,当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主治】①腹胀,便秘;②头疼,眩晕,目赤;③下肢痿痹,脚背肿痛;④谵语,癫狂。

【刺灸法】直刺0.5~1;可灸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足下垂、神经性头痛、胃肠炎、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疾患等。

42.冲阳(Chōnɡyánɡ)原穴

【命名】冲,为动;阳为高。穴在足背最高点,动脉应手处,故名。

【定位】在解溪穴下方,长伸肌腱和趾长伸肌腱之间,当二、三跖骨与楔状骨间,足背动脉搏动处。

【主治】①口眼歪斜,面肿,齿痛;②癫狂痫;③胃痛;④足痿无力。

【刺灸法】避开动脉,直刺0.3~0.5寸;不宜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足下垂、脉管炎等。

43.陷谷(Xiànɡǔ)输穴

【命名】穴在跖骨间隙中,凹陷如谷,故名。

【定位】足背第二、三跖骨结合部前,第二、三跖趾关节后凹陷中。

【主治】①面浮身肿,目赤肿痛;②肠鸣腹痛;③热病;④足背肿痛。

【刺灸法】直刺或斜刺0.3~0.5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水液输布失常、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等。

44.内庭*(Nèitínɡ)荥穴

【命名】内,里边;庭,庭院。穴在趾缝端,如门内庭,故名。

【定位】足背,第二、三趾间缝纹端。

【主治】①胃痛,吐酸,腹胀,泄泻,痢疾,便秘;②齿痛,咽喉肿痛,口歪,鼻衄;③热病;④足背肿痛。

【刺灸法】直刺或斜刺0.5~0.8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齿龈炎、扁桃体炎、跖趾关节痛等。

45.厉兑*(Lìduì)井穴

同类推荐
  • 消化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消化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本丛书共8册,包括《呼吸系统疾病诊治绝招》、《消化系统疾病诊治绝招》、《循环系统疾病诊治绝招》、《泌尿系统疾病诊治绝招》、《内分泌系统疾病诊治绝招》、《血液系统疾病诊治绝招》、《神经系统疾病诊治绝招》、《风湿性疾病诊治绝招》。每书均以现代医学病名为纲,以病统方,意在切合临床实际。每病先介绍该病的基本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内容,而后顺序介绍全国各地的老中医经效验方,以供辨证选用,每首方剂均注明【处方】、【主治】、【用法】等内容。本书旨在总结临证有效方剂,而不以学术探讨为目的,因此,药物组成、用量或比例均严格忠实于原方创制者,不做任何调整或补充。
  • 涉江采薇

    涉江采薇

    本书主要收集了百余篇医院护士的工作日志、工作体会和散文,从多个角度描述了护士的工作、生活和情感,除涉及临床一线工作外,还有行政管理者对护理管理工作的思考,内容丰满、充实,可读性强;表达了护理人员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怀,也希望凭借此书让社会更多地了解护士、关心护士,更好地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
  • 中医十大类方

    中医十大类方

    《中医十大类方(第3版)》对有代表性的十大类共104首中医方剂的方证、临床应用范围等实用知识作了解说。全书以药类方,以方名证,贯穿“药证相应、方证相应”的解说原则,内容贴近临床,通俗实用,文字亦浅显。《中医十大类方(第3版)》适合于中医药爱好者、西医学习中医人员、中医院校的学生及中医临床工作者参考阅读。
  • 医学伦理学

    医学伦理学

    “医乃仁术”,界定了医学应当作什么和不应当作什么。医学作为一种技术,是一种物质手段,“医乃仁术”决定了它只能是行善之举。现代医学科学的迅猛发……
  • 妇产科医师处方手册

    妇产科医师处方手册

    本书由药学和妇产科专家共同编写,详细论述了妇产科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案及处方。主要包括妇科感染性疾病、妇科急症和妇科急腹症、妇科肿瘤、妇科内分泌、子宫内膜异位症、女性盆底疾病;妊娠病理、妊娠合并症、异常分娩、分娩并发症、异常产褥、新生儿常见病、产科特殊处理措施、妊娠期和哺乳期用药等。每种疾病按概述、临床表现、鉴别诊断、治疗原则、注意事项等编排。本书的特点是内容经典、简明实用,针对品种繁多的药物和疾病,提供了临床用药的最佳处方,适于妇产科医师、基层全科医师和医学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热门推荐
  • 公共治理与非营利组织管理

    公共治理与非营利组织管理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政府与公共管理,非营利组织理论,非营利组织发展对公共治理的影响,社团组织,行业自律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非营利组织管理,社区服务组织及其管理,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趋势等内容。本教材主要面向国家公务员,按照“党和国家的事业需要什么就编写什么、干部履职尽责需要什么就编写什么”的要求谋篇布局,以帮助各级公务员提高素质和行政能力。教材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既对学科基础理论、前沿理论作简要介绍,又对实践案例进行理论分析和提炼,有益于公务员改进工作、提高能力。
  • 天命之选

    天命之选

    也许你还沉浸于斗破苍穹的斗气世界中,亦或许你还在为各类仙侠世界中变幻莫测、华丽至极的法术所倾心。但你知道吗,在这个世界中,有个不为人知的少年,他无法预知自己的未来,但他的身世和血统,他的天赋与选择,随着时间的流逝成为传奇!
  • TFBOYS:我爱的那个她

    TFBOYS:我爱的那个她

    “王俊凯,你知道我最重要的是什么吗,是这句话的第四个字。”“夏依雪,遇见你的时候,上帝只在我耳边说了四个字:在劫难逃。”——“夏依可,你有打火机吗?”“没有啊,王源。”“那你是怎么点燃了我的心。”——“夏依沫,跟你说个坏消息。”“什么啊,易烊千玺。”“我对你的思想不单纯了。”
  • 最终实战兵器:起源

    最终实战兵器:起源

    ArtificialOperationSoldier,即人工操作的战士,这些战争机器的所在不是因为和平,它们的存在势必会带来战争。格里芬·杰斯卡,12年前的那个英雄的儿子。被安排的人生,势必要被打破。他搭乘上那台超前当代300年的名为AOS的机甲,势必要在自己的人生轨迹上写下浓重的一笔。但是真相是什么?
  • 匡明

    匡明

    意外回到万历年间,附身于八闽海商世家之幼子。前世草根屁民,今生世家纨绔,浮生如梦方才醒,自不甘做人下人。走私?俺们家只有那几百艘小破福船而已,见笑了。偷渡?俺们家一年才干多少回啊?真不挣钱啊。海盗?诶,诶,可不带这么瞎说的啊,跟俺们家绝对没关系!俺们家谁做主?咳咳,那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正在努力中……不过也快了,俺正准备科举呢。读圣贤书做龌龊事臭不要脸?赶紧滚蛋!爷曲线救国呢!
  • 葬神之名

    葬神之名

    她本是神岛上狼族的无忧公主,因降生时天生异象,被神树预言,说她会成神,还是“比死神还要可怕的神”。十五岁,哥哥被神帝带走,迫使她离开神岛,开始了她“监神”的残忍使命......
  • 天逆圣皇

    天逆圣皇

    神秘方印出世,引来腥风血雨。天才少年流亡,异界从零开始。王者强势回归,纵横三界众生。
  • 半九亭集

    半九亭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少年暗卫者

    少年暗卫者

    年方十六岁的夏风翼并不是一名普通的高中生,他就读的学校是——中国少年特工学院。格斗、射击、黑客技术、各国语言……他的校园生活绝对超乎你的想象!
  • 迷糊鬼妃司徒悠

    迷糊鬼妃司徒悠

    讲的意见很神奇的事情,很好玩,一个小女孩的死亡后发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