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866900000029

第29章 无所不在的间谍情报机构(1)

间谍工作原本是一项典型的团队工作,将各路间谍整编成团队的便是形形色色的间谍情报机构。它们建立了错综复杂的间谍网络,于是,即使是隐藏在敌方组织最深处的间谍也不会感到孤独。

苏联间谍情报机构

1954年3月,苏联国家安全系统经历了战后最后一次重大改组。国家安全部重新从内务部分出,由“部”改为国家安全委员会(其缩写读音为“克格勃”,俄语全称拉丁字母转写为Komitet Gosudarstvennoy Bezopasnosti,意为“国家安全委员会”,是苏联的间谍情报机关。)但它隶属于部长会议,以便对这个机构进行政治监督。克格勃一直是苏联对外情报工作、反间谍工作、国内安全工作和边境保卫等工作的主要负责部门,是一个凌驾于党政军各部门之上的“超级部”,是一个超然的机构,它只对中央政治局负责。

苏联的间谍情报机构曾与美国并驾齐驱,以实力和高明而著称于世,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美国。英国情报机关更是称克格勃为“世界上空前最大的搜集秘密情报的间谍机构”。自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继承其衣钵,但其力量大为削弱。经过调整以后,又以新的面孔出现。

该机构可追溯到1917年12月布尔什维克政府刚建立时成立的“契卡”,委员会主席是费里克斯·爱德蒙多维奇·捷尔任斯基。他6次被沙皇政府逮捕,3次被流放。1917年二月革命胜利后,捷尔任斯基从莫斯科的监狱获释,旋即成为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的中央委员,是彼得格勒斯莫尼宫起义指挥部的成员。捷尔任斯基对革命忠诚,又具有对付沙皇秘密警察的丰富经验,就成为契卡主席的最佳人选。

十月革命胜利后,立宪民主党人、右翼社会党人和沙皇政府的残余势力联合反对苏维埃政权,西方的情报机构积极参与了反苏维埃活动,各种暴乱此起彼伏,契卡的成立正是为了肃清形形色色的反对势力和破坏活动。当年12月21日苏维埃政府就发布法令,授予契卡特别司法权和执法权。契卡内部设有情报局、组织局、行动局、机要处、特别局、经济局和红军登记处等机构,并在各州和自治共和国建立了分支机构。

1922年2月根据斯大林的提议将契卡改组为国家政治保卫局,捷尔任斯基这时已经是内务人民委员(相当于内务部长),兼任了该局局长。捷尔任斯基高大清瘦,身穿红军军装的形象,一直为苏联人民所熟悉。他的名字被命名为后来克格勃所在地的广场,他的雕像一直矗立在莫斯科克格勃总部前面,在1991年苏联解体后被推翻。

1924年该局成立了边防军。1930年苏联政府明确规定保卫总局有驱逐、强制劳动和判处死刑的权力。1934年苏联进入国际联盟,建立了内务人民委员部,总局改组为国家安全总局,属内务人民委员部管辖,开始从事国外的间谍活动。在大清洗时期,国家安全总局是主要的执行者,其内部也遭到清洗,有三千多人被处决。

1941年2月,国家安全总局从内务人民委员部划出,组建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6月德国入侵苏联,该部再被改为总局,仍从属于内务人民委员部。1943年4月,重新成为独立的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战后,1946年3月,根据斯大林的指示,苏联政府各人民委员部统一称部,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遂改称国家安全部,加强了对国外的情报活动,重点是对美国的情报活动,且成效显著。

1954年3月13日,苏共中央总书记赫鲁晓夫决定将国家安全部门从内务部划出,组建国家安全委员会,直属部长会议,一直到1978年,克格勃成为国家级机构,正式的名称是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普京进入克格勃的时候,克格勃名义上还属于部长会议,实际上克格勃一直是直属苏共中央政治局和总书记的。

克格勃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领导人是安德罗波夫和贝利亚,安德罗波夫最后担任了苏联的最高领导人,而贝利亚在权力斗争中失败,被赫鲁晓夫以叛国的罪名处死。

在克格勃升级为国家一级的机构后,任务不变,包括:1.打击各种教派的活动,防止天主教和梵蒂冈之间的联系。2.保卫苏联边界。3.在国内外展开情报搜集活动,渗入外国情报机构和外国的苏联流亡者组织,渗入外国政治、科学、技术机构和国际组织上层,搜集政治、军事战略计划、最新科技成就和间谍情报机构的情报;向外国提供假情报。4.负责保卫苏联共和国家领导人的安全。5.监视通讯联络,组织和保障政府的通讯,负责无线电通讯中的反间谍活动,记录全国所有电台的工作情况。6.负责苏联国内的反间谍活动,在国内重要部门和军队中采取反间谍措施,保护国家秘密和安全。7.同反苏分子和民族主义分子斗争,及时发现和制止反苏文件的出版和散发。8.执行苏共中央交给的其他任务。

为了执行这些任务,克格勃享有如下权力:1.扣留和逮捕可疑分子,搜查嫌疑犯的住所,没收罪犯的财产。2.检查各部门的保密情况。3.、检查外国人和苏联人的文件,检查所有的苏联出版物。4.指挥特工窃听和秘密摄影。5.秘密控制邮政、电话和电报系统。

克格勃主要机构有:对外谍报局、国内反间谍局、军队管理局、边防军管理局、总务局、克格勃驻外站组等。克格勃系统工作人员曾一度达到50多万名,总部机关有1万人,间谍、反间谍和技术保障等部门有20万人,边防军30万人,此外,在全国有150万线人,在国外有25万谍报人员,年预算为100亿美圆。

美国间谍情报机构

二战以后,美国建立了一系列新的机构来应对冷战带来的情报威胁。中央情报局、国家安全局、国防情报局,这些机构主要负责国外情报的搜集和分析。伴随着国家实力的不断壮大,美国情报机构也日益完备了。

联邦调查局(FBI)

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于1908年成立,原名司法部调查局,1924年改为现名。它原是美国司法部下属的主要为执法搜集情报的部门。近年来权力有所扩大,主要负责美国国内的反间谍和重大刑事案件侦破工作。

联邦调查局局长由总统任命,并经参议院批准,任期10年。联邦调查局主要职责包括同犯罪团伙、恐怖活动和外国间谍作斗争。协助各州和地方警察确认和追踪州与州之间的逃犯,发布有关最严重的通缉犯的消息,并提供寻找罪犯方面的训练和研究。该局总部设在华盛顿,下设10个由助理局长担任领导的职能部门,分管鉴定、训练、刑事调查、技术服务等工作,并在全国59个城市设立外勤办事处及从属于它们的400多个“地方分局”,还有分布在世界22个国家的驻外机构,执行总部分配的任务。该局有工作人员2万多名,其中8600多人是外勤人员。每年的预算为23亿美圆。该局建有刑事犯罪“科学实验室”、“中央指纹档案馆”和专门训练高级特工人员和警察的“学院”。

2002年5月30日,美国政府宣布取消对联邦调查局原定的一些限制,扩大这个机构在国内调查和监视公众的权力,以进一步防范和打击恐怖活动。根据政府新的授权,联邦调查局特工以后可以对国内任何因特网站、图书馆、教堂、公众集会甚至政治组织进行监视。同时,联邦调查局在国内的各分支机构可以不必经过总部同意就启动有关调查程序。

联邦调查局前局长弗里曾说过,他的手下们只需要戴着联邦调查局的徽章和一部手提电脑就可以出色地完成任务。但实际情况是,探员们在离开培训学校的时候并没有手提电脑可带。弗里局长曾经梦想的美好景象被缺钱的现实无情地粉碎了。

联邦调查局目前拥有1.3万台电脑,其中大部分已经服役4至8年了。如果有人告诉你,美国联邦调查局的电脑竟然还比不上平常老百姓家里的配置,不要不相信,因为这的确是真的。高度依赖先进科技的探员们没有先进设备可用,这是美国联邦调查局的悲哀,也是美国国家安全系统中的一个弱点。

硬件的问题难以解决,软件的问题更不容忽视。电脑以及其他技术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但大多数联邦探员们的电脑知识可能还停留在五六年以前。虽然最近雇用的一些“新知识青年”电脑技术可以跟上时代的潮流,但他们却表现出明显的调查经验不足。有经验,没“知识”,有“知识”缺少经验。

如今已经步入高科技时代,恐怖分子拥有众多高科技手段。但负责追踪这些恐怖分子的联邦探员们却还没用上高速电脑,无法迅速接入互联网,交流有关恐怖分子的信息。有关迈扎和哈兹米的情报已经堆积如山,但由于没有翻译,调查局探员们白白错过了许多抓获恐怖分子的机会。另外,由于缺乏能够深入恐怖组织的阿拉伯探员,联邦调查局无法掌握恐怖组织内部最新和最准确的动态。

另外在美国的情报机构之间缺乏沟通,不能提供准确消息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之间的问题尤为严重。国会的一份报告指责FBI不能及时传递有关恐怖袭击的情报。更有甚者,FBI有时不知道要如何处理手中的情报。至于原因,报告分析是因为FBI探员缺乏“应有的训练,同时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处理这些信息”。

中央情报局(CIA)

1947年7月,美国政府根据美国国会制定的《国家安全法》,规定中央情报局的职权和任务是收集有关国家安全的情报,直接向国家安全委员会(从而直接向总统)汇报,执行与国家安全有关的任务,以及协调政府各部门有关国家安全情报的任务。其总部设在美国首都华盛顿近郊的兰利。“二战”时的战略情报局是它的前身。“二战”结束不久,冷战的“铁幕”就悄悄拉开,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成为美国的头号敌人,为及时掌握敌方情况和世界动态,美国军事指挥系统做进行重大调整。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为对付冲突而设立的美国情报组织——战略服务局(OSS)被撤销。该组织的许多分支机构被分到政府其他部门。因此,X—2(反情报)和秘密情报分部改为战略服务分队划归陆军部,研究和分析部则被重新分回国务院。然而,杜鲁门总统不久就发现自己陷入了来自政府各部门的情报报告“文山”之中,于是成立了国家情报局及其行动机构,即中央情报组,以协调和核对这些情报报告。

1947年,中央情报局取代了中央情报组,正式成为美国总统执行办公室的一个独立机构。美国中央情报局是美国最大的间谍和特务机构,是美国情报系统的总协调机关。据该机关透露,其在编人员有16500余人,据有关人士推测实际人数远远超过这个数字。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由美国总统任命,同时担任总统和国会的高级情报顾问。总部设在弗吉尼亚州的兰利,每年预算为80亿美圆。

中央情报局是当今美国政府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机构。它最主要的服务对象是美国总统和国家安全委员会,但直接或间接利用其情报的有500多个政府部门。凭借分布世界各地的1/3的职员,它及时向行政当局提供最新情报,使美国能够在各种事务上先发制人,占尽优势。同时,它还奉总统的直接命令从事一些隐蔽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政府是不宜露面的,这为美国外交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极大便利,历届总统对使用这一点都乐此不疲。

不受法律限制的特权和广泛的情报网络使中央情报局神通广大,它也因此是美国政府中透明度最差的一个机构。它的人员和预算从不对外公开,只有总统和国务卿等极少数人了解它的行动情况。在“国家安全”的名义下,它在行动中采取的一些非法手段、行径一般也不会被追究。这些特殊待遇在其他政府机构看来颇为眼红和恼火,国会、五角大楼和国务院都和它有过摩擦,其中斗得最狠的无疑是联邦调查局。

中央情报局现已成为美国从事情报分析、秘密人员情报搜集和隐蔽行动的重要机构。中央情报局局长负责管理整个美国情报界的活动。该局分为四个主要组成部分,每一部分由一名副局长领导,还有六个直接归局长和副局长领导的办公室、总审计办公室、总监办公室、平等就业机会办公室、人事主任办公室、政策与计划主任办公室。

四个主要组成部分是:管理处、行动处、科技处、情报处。管理处下设通讯、后勤、安全、财务、医疗服务、人事、训练与教育、数据处理科;行动处下设反情报、国外情报、隐蔽行动、中央掩护科,评价、计划和设计科,共有雇员6000名;情报处下设管理与分析、武器控制情报、搜集需求与评价科,五个地区办公室和五个职能办公室,外加一独立的中心;科技处于1962年成立,当时称之为研究处。

在中央情报局近60年的历史中,充满了各种大大小小,令人眼花缭乱的事件,其中不乏石破天惊之举。1948年,策划资助基督教民主党击败共产党,执政意大利;1949年盗窃苏联米格-15型喷气式战斗机的设计图和飞行记录;1953年“阿贾克斯”行动,颠覆伊朗左翼摩萨台政府;1954颠覆危地马拉政府;窃取并公布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的秘密报告,引起东欧各国的骚乱;参与组织和煽动在印尼、越南、老挝等国的秘密军事行动;在非洲策划组织50多次政变;在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中精准提供情报;策划“杰尼弗行动”,打捞苏联核潜艇;以准确的情报保证两伊战争和海湾战争的全胜;在冷战期间与克格勃频频斗法;策划暗杀多位外国领导人等。

正是因为做出了这些震惊世界的事情,中央情报局的触角在全球范围内才得以无所顾忌地伸展,这个情报组织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公开的情报组织”,表面上,它似乎没有秘密可言。不过,中央情报局要为这样的自信(或者说是狂妄)付出代价。

“9·11”事件发生以后,美国情报界的日子非常不好过,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更是成了被国会和公众责难的焦点。双方都有失职之处:中央情报局未能在国外获得本·拉登策划这一活动的预警情报,联邦调查局则没能在国内发现和制止恐怖分子的准备活动。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美国各情报机构门户之见太深,互不合作、不通信息,是这个悲剧发生的重要原因。

2004年10月,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就“9·11”恐怖袭击预警的责任问题达成谅解,承诺今后不再相互指责对方有失职行为。两个局达成谅解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双方合作逮捕了美籍“基地”组织成员穆加西尔,挫败了一起袭击阴谋。

然而,这两家之间长期的历史恩怨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全化解的,很快在审讯俘虏的问题上,双方又发生了争执。

同类推荐
  • 超重兵王

    超重兵王

    高欢从大山里走出来,梦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特种兵,上阵杀敌报效国家。可是命运的的交错,让他体重巨增成了一个108公斤的胖子,还成了炊事班首席红案。他会失去对梦想的追求吗?不,永远不会。因为有一扇门破例为他打开,那就是-龙刃大队-华夏最锋利的一把尖刀。
  • 抗日武功团

    抗日武功团

    一部描写抗日战争的长篇小说,以抗日和武功为题材,着力描写中国人民的抗日事迹。全书280多万字,1000多个人物,以共产党领导的潇湘抗日武功团为主轴,展开威武正义跌宕起伏可歌可泣的战争故事描写。它是一部描写抗日战争的厚重小说,长篇巨著。
  • 征途之喋血山河

    征途之喋血山河

    大学毕业的陈舒旭因为没有合适的工作再加上女朋友吹了,心情郁闷,觉得活着没有意义了。在回老家祭祖的清明节,遇到了每一年都来扫墓的抗战英雄李忠诚大爷。一段可歌可泣的抗战往事之中,陈舒旭彻底明白了: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拒绝违背自己的良心和心中流淌的华夏血液苟且偷生、残害自己的同胞活着,勇敢的反击,用鲜血铸造我华夏的钢铁长城,在每一寸土地之上都洒满了日本鬼子肮脏的血。
  • 中国可能进行的六场战争(二)

    中国可能进行的六场战争(二)

    《中国可能进行的六场战争》是一部独立军事研究报告。《中国可能进行的六场战争》系列分四部《突破东海》、《收回南海》、《西线战事》、《不可能的战争》。中国战争中的战史、战局、战争攻防与进退、胜负生死等,一切都将在书中精彩呈现……本书仔细梳理中国与周边各国错综复杂的联动关系,以战略博弈为半径,以地缘逻辑为线索,将中国与各国的历史纠结与现实困境,有机地拼结成一张大国崛起的全景线路图。
  • 上攻

    上攻

    故事讲述的是:阿俊是一名优秀的士兵,十分优秀,但是因为上供体制的关系。他一直没有办法得到晋升,他的妻子也因为身体一些原因,没有办法去工作。阿俊这点工资没有办法养活俩人,他们生活十分艰苦,他每天靠打猎为生,然后在一天晚上,他遇上一名富商,这名富商将彻底改变他的命运。
热门推荐
  • 陌上相思烬

    陌上相思烬

    彼时,她是云子宁,刚刚及笄,下山进入书院寻找如意郎君。飘飘洒洒的花树下,天真浪漫的她遇见了白衣胜雪浅浅微笑的秦延之,从此,她像只小猫一样黏着他,护着他。他是她最初的茫然心动,他却不经意打碎了她初初萌生的少女心思,让她黯然而去。若不是倜傥不羁的任墨予出现,也许她始终不知那些纷纷扰扰的世事。
  • 家园或一个春天的童话

    家园或一个春天的童话

    二十几年前,一个维吾尔族青年怀着对孔子的敬仰来到山东曲阜学习,如今他已双鬓斑白。本书是他一生重要经历的回顾。作者将维吾尔族的风俗、饮食、文化特色融入他一生的所见、所闻、所感中,饱含作者对本民族文化、对汉文化的深情热爱,也从中看到了几十年来维汉两民族之间不断交融的历史与民族情谊。
  • 神兵天下

    神兵天下

    这是武者和神兵横行的世界,强者拥有一切,弱者失去一切。一次欺骗,一次机缘,让秦川拥有了天底下最可怕的神兵之体,从此夺神兵,铸神躯,灭王朝,掳美人,走上一条至高至狂的道路。
  • 血中莲:休掉妖孽王爷

    血中莲:休掉妖孽王爷

    一朝穿越,她成了风暖国的钦定太子妃,太傅之女,国色天香,拥有风暖国第一美人之称。醒来自己凤冠霞帔残破不全,却第一眼看到的不是自己的夫君,而是如同天兵突降的篡位王爷——夏侯谨。传说他温文尔雅,世袭王位居于北齐之地,勤政爱民,将原本贫脊的北齐打理得繁荣昌盛,一度令当朝皇帝赞赏有嘉。可是他却强制她与身畔,邪恶得如同地狱修罗,沉声下令斩杀太子府中数百生灵,并将她掳至北齐。原来爱至极至,那便不再是爱。恨至极至,那也不再是恨。生死相伤,灵魂相缠,其实放不下的,只是彼此一颗渴望爱却又不敢去爱的心。缘起即灭,缘生已空。挥手间,沧海桑田;再回眸,万劫不复!当他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心,她却一支长剑直剌他的心口:“你说过,除非你死,否则我永远无法逃离你的掌心!”。而他,好看的笑容迷醉了她的眼睛,温柔的声音似回到当年那片洁白的梨花林:“羽然,这一剑之后,留下来,别再离开我,可好?。”。
  • 吕祖师三尼医世说述

    吕祖师三尼医世说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悦读MOOK(第十四卷)

    悦读MOOK(第十四卷)

    本书采用现今流行的“杂志书”的形式,设有多个固定专栏,它既是一本书,又有杂志贴近生活的时效性等特点,内容活泼,雅俗共赏,带有一定的引导性和专业性,具有学术价值和欣赏价值。其中有学者和专家的精辟的评论分析,书界人士剖析书坛风云,大量的图书信息,丰富的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是一本与众不同的书,可谓是爱书人的良师益友。
  • 界世零

    界世零

    整个世界拥有二十一个“维度”被联通,即拥有了二十一个宇宙。维度的命名令人匪夷所思,而每一个文明都和人类所处的世界有本质区别。而历史的辽阔又远高于人类世界。当人们发现那二十一个世界实质的面目时,又会有怎样的举动?而在饱受欺压的人类各国政府之间又如何去化解这种歧视,何况还有反对当下去学习域外的人群存在。当世界被关闭的时候,人们到底关闭了些什么?**本书原名零世界,因书名占用故取此名。
  • 地城领主

    地城领主

    被用神器级的召唤卷轴召唤到异界的林克,阴差阳错地成为了一个巫妖的主人。为了回家,为了爱、正义与和平,林克走上了地城领主的不归路。
  • 亡国赋:妃常决情

    亡国赋:妃常决情

    转世重生的她,沦为亡国公主,生活颠沛流离。几度生死,掉入温柔的陷阱,等待她的是万丈深渊。狠心离去,诀别一切,血红双眸扫过所有。五年后,手握重权,再度踏入这方土地。欺了她的都给还回来,负了她的都给讨回来!男人又算什么,儿子才是硬道理!她皇甫梓筠,可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 我在你的世界等着你之明瞾篇

    我在你的世界等着你之明瞾篇

    她是一个北京土生土长的南城丫头,在一次车祸中意外的和自己的闺蜜上官尒琪一起神奇的穿越,遇到了这一生让自己无法忘记的人,他是位至高无上的君主,却对她呵护备至,宠爱有加,前世今生他始终把她捧在手心,时空斗转星移,机缘巧合下,她回到前世,找回那曾经刻骨铭心的爱,只为在今生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