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865100000037

第37章 放大的亲情

面对一些不幸的人,接二连三地碰到不幸的事,我经常会发问:老天不公啊!让他们活着是为了什么呢?难道是为了让他们悲惨地陷入一件又一件不幸的事件中吗?在探究这种现象的原因的同时,我在深深地思考。

是谁?靠什么才是改变不幸者不幸命运的良方?

社会、组织、乃至国家,固然是最最重要的,是最能靠得住的力量。然而,起基础和决定作用的,无论是精神层面还是物质层面,让不幸者能够相对承受,勇敢前行,走出阴霾的支柱是——亲情。是在特殊条件下被放大了的骨肉亲情!

又碰见彤彤了,她微笑着。

是初冬的一个下午,在秦渠坝上。天空纯净得没有一丝云彩,太阳努力地放射着光芒,可依然是暖意依稀,清冷被风放大了。彤彤微笑着,和我打招呼,眼角眯缝着,白黢黢的瓜子脸上,升起两团红晕。一件米色短款羽绒服,一条淡红色的垂在胸前的毛围巾,洗得有些发白的牛仔裤,把她1.6米的个头和依然芊芊的身材装束的很有些风致和韵味。让她三十六七的青春看上去,怎么也是出不了30岁。飒爽英姿、风姿绰约、亭亭玉立、顾盼生辉,这些赞美年轻女性的词汇,此刻都是可以用在她身上的。同时,因为她盎然着生机的气韵与和善的微笑,让这寂寥的渠坝上冬眠的花草们都艳羡了。我由衷地为她叹服:走出来了,就会勇敢地走下去!

她是一位病人。是一位与病魔争斗10多年,做肾移植手术已有6年,且还在继续治疗期间的病人。那一刻,从她脸上的微笑中,我又一次感悟到了生命的坚韧与伟大。

“只要坚持就有希望。”这句话被许多人重复过,而眼前这位弱女子,以她自己的行动让这句极富哲理的话,在冬日的阳光里熠熠生辉了。

8年前,我调到彤彤所在的部门工作。彤彤是单位的打字员兼报账员。她是那种万事不事声张的人。前几个月,她留给我的印象就是微笑,一种真诚的,甚至是有些谦卑的微笑。说话细声细气,走路脚步轻盈,仿佛时时在提防着不要因为自己的不慎而影响了别人。连与大家在一起玩笑,同事们乐翻天的时候,她的笑也是很有节制的甚至是拘谨的。单位工作量大,人手有些紧,忙的时候全员一起上,加班加点是正常的事,而她总是默默地,与大家默契地配合着,极其认真地做着能做的一切。直到半年后的一次全市大活动之后,彤彤有几天没来上班,问分管领导,才知道她病了,住进了医院。

她得的是肾病,许多年前,上高中的时候。那次,是旧病复发。我埋怨自己的大意,埋怨自己的不近人情,只知道让大家干活,不知道关心部下。好在并无大碍,住了10多天医院就完全康复了。从那以后我特别提醒同事们对她多给予关心,凡是加班的事尽量让她少做或是不做。也是那以后我才知道,她是我前前任领导的女儿。单位几十号人共同为彤彤保守了一个秘密。因为她不想让新来的领导知道她有病,知道她是原来领导的女儿。说到底,是她不愿受到特殊的照顾。也因此,我对这位弱女子在关照同情的同时,也产生了几分敬佩。因为病,彤彤的大学梦破灭了。五年内,正在任上的父亲和30岁刚出头的一个哥哥先后得急病去世了。对一个家庭,是多么大的打击呀!对一个有着重病的弱女子,又是多么难以承受之重啊!可是她默默地承受着,依然微笑着面对生活、工作。这期间,她的肾病虽然稳定,可需要不停地用药。为了省钱,她一直吃中药治疗。就这样,一个月也得近千元的支出。那时候看病报销比例还偏低。她的母亲只有很少的工资,哥哥已经成家,彤彤养病的支出,让这个家庭的经济状况捉襟见肘。困难是可想而知的,可是每次问到她经济上的问题,她总是微笑着,说已经给单位和大家添了不少麻烦,不能再让单位照顾了。没有沮丧,没有哀怜,更是拒绝提出给予一点特殊补贴的事。

是境界?还是个性?我们经常说“人穷志不短”,“壮士不食嗟来之食”!彤彤做到了,彤彤的家人做到了。面对彤彤,我经常想,人跟人就是不一样啊!这与社会背景关系不大,要紧的是人的脊梁。是家庭教育的传承!在这里,我无意要针砭夸大自己的困难,一味向国家、亲人伸手的现象,而是在当今的大环境下,彤彤一家所表现出的气节实乃叫人钦佩!

我询问了近些日子她用药的情况,并嘱咐她还是把围巾围上去的好,冬天的风寒,小心着凉。她的面颊又红了一下,笑盈盈地顺手把垂在胸前的围巾甩过肩头,一脉红光划成弧线映红了她的半张脸庞。她缓缓地后退着说:“有母亲、哥嫂、姑姑,还有大家的关照,我会好好地坚持的。”

看着她远去的身影,我深为她脚下的坚韧而叹服,也为她看不到头的病痛而忧心。她是一个坚强的女子,而她的坚强如果没有亲情——这颗强有力的大树支撑,是很难走到今天这一步的。也许有人会说,亲情谁都会有,面对一个能够挽救的生命,任何一个家庭的任何一个亲人都会义无反顾地献出全部的爱心的。果真是这样吗?不尽然。现实生活中,许多的时候,许多的人,在亲人需要救助的时候,权衡、计较,以及表现出的自私与冷漠,不是让许多濒临夭折的灵魂蒙受着被遗弃的苦痛吗?有的无奈放弃,有的在痛苦中煎熬。

彤彤是幸运的,围绕她治病,她的家庭所表现出来的亲情,让许多许多的人为之动容,也为之汗颜!

哥哥把房子卖了。那时的房价还较低,90平方米卖了15万。他把钱拿到妹妹和母亲面前说:“给彤彤换肾,还差几万,再想办法。”今后我们就回家跟妈挤着住了。这个在地税局工作的哥哥平时言语不多,对妹妹的病不是经常嘘寒问暖的那种,家里其他的事也不是十分上心的样子。可是有一条,就是主意正,碰到大事从不含糊。可是卖房子这样的大事,连一点音信都不透露就做成了,还是让母亲和妹妹感到了意外。母亲哭了,彤彤也哭了,他默默地放下钱,转身出去走了。

他无法劝她们,他不知道怎样劝她们。因为他连自己小家的3口人,今后跟母亲妹妹挤在一起,如何生活还没有想好。卖房子的事媳妇虽说是同意了,可是他明白,那也是夫妻情分上的事。一个40岁的女人,为了小姑子治病,叫她把房子买了,回去跟婆婆挤住在一起,怎么说也有一点不大合适。女儿马上上高二了,没了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应怎样适应。这些他都将无法面对。可是,他没有其他办法。父亲走了,一个弟弟不到30岁也走了,他是这个家的老大,这个家的天他不去撑,交给谁去撑?他总不能眼看着妹妹因为钱的问题,而把病给耽误了。

肾病的治疗,最怕的是到了非换肾不可的地步。现实还是一天天向他们逼近了。钱从哪里来?几个月来,因为钱的问题,他眼瞅着,那个爱笑的妹妹,笑容已经十分勉强。母亲看到他的时候强作欢颜,可是背过他,眼泪串子那是流不断啊!他明白,母亲的心已经碎了。自己一个税务局的小科长,哪里拿得出这样一笔钱哪,钱快要把他难倒了。这些年来,虽然一直过着比较拮据的日子,但说真的,他还真没把钱当回事,可是现在他没招了。思前想后,唯有卖房子这一条路可走了。是朋友介绍的,买房子的人也为他的爱心所感动,不仅一次性提前付清了房款,还答应半年后再腾房子。

他这个哥哥当得好难啊!他对肩膀上的重担有一点力不从心了。可是他必须面对。他不忍看到30岁的妹妹求生不忍,放弃不能的痛苦表情。妹妹的人生是残缺的,因为病,没有婚姻,也不敢有爱情。又面临着生与死的抉择,作为哥哥,他能做的,就是首先把钱的问题解决好,如果连这一问题也解决不好,那他还有资格当哥哥吗?他不停问地着自己。

一个人活到了谁都对不住,那还有个啥活头?儿子把15万元放在桌子上,转身含泪出门的一刹那,彤彤的母亲,这位60多岁的女人,突然觉得心尖被重重地刺痛了。为了救女儿,这几个月来,她把头都想大了,能张得口她也试着张过,可是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儿子的举动出乎她的意料,手术的费用是有了,可把儿子逼到了这个份上,当妈的有什么脸见儿媳孙女呀!又咋在一个屋檐下生活呢?走投无路的时候,她也曾动摇过,也怨过老天的不公道。丈夫走了,小儿子走了,一个完整的家,几年的功夫拆去了一半。现在为了女儿如果再把儿子的家弄出个好歹来,还咋活在世上?许多个晚上,她和女儿依偎在一起,盘算着。

彤彤对妈妈说:“换肾虽然有着较高的成功率,有的人也在创造着生命的奇迹。但对许多的人来说,也仅仅是一种生命的维持和延续。生命的质量不可能发生质的改变。有钱的人家可以去做一做。只要病人有信心,愿意去忍受手术中的痛苦,手术后的继续治疗,也算是一种对生命的关爱!可是我们没有钱,又何必给自己继续平添那样大的烦恼苦痛,给家庭带来那样大的困难呢?”母亲承认,女儿的话不能不说是十分理性的判断。可是女儿越是理性,做母亲的越是放不下。因为说这些话时,女儿眼里那莹莹的泪光告诉她,她毕竟才30岁呀!求生的欲望在女儿年轻的生命意识中并没有熄灭!做母亲的怎么好答应女儿无可奈何的请求呢?这些年,面对女儿的时候,无论心里有多少烦躁,她都要求自己先调整好情绪再说话。轻言慢语,无微不至,像对个孩子一样哄着,她要求自己所有的语言和表情给予女儿的,必须是温馨与鼓励。生怕哪一点做得不好,引得女儿不高兴。眼看着一头青丝变成了白发,她毫不气馁。她明白,自己虽然老了,可还是女儿的一个依靠。只有自己的坚韧,才能稳住女儿的坚定。

姑姑来了。拿出6万块钱对彤彤的母亲说:“钱不多,凑上,给彤彤做手术。”姑姑是在这个家长大的,比彤彤大10岁,与彤彤形同手足。她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小时候受过这个家的恩惠,大学毕业工作以后,第一个月的工资全部用在了这个家里。即使是结婚成家以后,也把帮衬这个家看成是自己的必尽义务。他念着哥哥嫂子的好,念着一家人的好。尤其是这几年,这个家接二连三地出事之后,她没少劳心费神,没少花钱。现在又拿出6万,对于她已经是很不容易了。好在同在一个学校教书的丈夫很理解她,支持她,有什么难事,同她一起扛着。她的理性和温情一直是侄女的一个榜样,侄女曾在心里默默地向着这个榜样看齐,梦想着有一天能够像姑姑一样生活、工作。

作为彤彤和她的母亲,还能说什么呢?不接受,怎样对得起亲人的一片深情?单位的老司机师傅来了,单位的老办公室主任来了,还有许多的同事、亲朋好友们无法推掉的情意。接收吧!亲人们凑的钱,连同海一样的深情,支撑着这个不幸的家庭,让她们总能够看到人世间暖暖的情义。他们默默地坚持着,以信念的力量去改变眼前的不幸。

换肾手术进行得很顺利。

在自治区的一家医院里,我们看到了彤彤。手术后的彤彤显然还很虚弱,手术对人体的直接摧残和难以描述的痛苦明显写在她的脸上。她虽然依旧微笑着,可是看得出很勉强。我们没敢在病房里多呆,安慰鼓励了几句便离开了。

在住院大夫那里,我了解了一些情况。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这是每一个换肾病人必须面对的。彤彤是个坚强的女孩,她把苦和痛能嚼碎了咽回肚里去,很少大声地呻吟将疼痛表现出来,和大夫配合得很好。这也是手术很顺利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能否真正成功,还要看手术后的3个月恢复的情况。从医学的角度看,就是在配型成功,手术顺利的前提下,病人对移植的活体接受和适应的程度如何,有无排异现象?排异的现象能大到什么程度?这期间,后续治疗的跟进,病人的情绪都是很关键的因素。医院方面表示治疗的技术和护理都是没有问题的。就是费用较高,病人家属要有心理准备。再就是病人要继续积极配合,情绪上不能有丝毫大的波动。

我与同去的单位几位领导在向彤彤及她的亲人祝福的同时,提出了面向社会为彤彤募捐的建议。因为我们都太清楚,手术之后需要花的钱还很多,按医疗补贴政策,单位能出的力又十分有限。那时候大病公费报销的比例也还较低,想给彤彤帮大一点的忙,只有走这一条路了。可是,我们的提议被彤彤及她的亲人拒绝了。她们坚持认为,她们是很困难,但这个社会比她们困难的人还很多,彤彤的病已经给大家添了不少麻烦,可万万不能张着口向社会要募捐!这又是我们没想到的。我的两位副职为募捐的事正和工会、妇联的同志交涉呢,可彤彤的家人已拒绝了。

对于有困难的人是要给予人道主义的帮助,但更重要的还是必须十分的注意尊重被帮助人的意愿。这些经济上比较拮据的人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坚守不给别人添麻烦信条的。他们的骨头最硬,但他们的情感又最脆弱。他们轻易是不会接受别人捐助的,更别说是施舍了。因此,在人格上对他们不能有一丝一毫的伤害。我们明白这些,最终还是尊重彤彤及家人的选择。

彤彤的母亲说彤彤的情绪变得有一些不好琢磨。

彤彤的情绪是手术一周后发生变化的。她原以为手术顺利就该是大功告成了,虽然不敢奢望创造生命的奇迹,但与大多数换肾病人一样工作生活,应该是没有大问题的。因此手术之后,彤彤说得最多的是要坚强,要尽快地好起来,要去工作,要去挣钱为哥哥买房,要报答亲人的恩情,要好好陪母亲过好晚年。可是当她陆续听到了手术之后还有那样多的复杂的治疗、高额的治疗费用,以及自己的病并不乐观的前景之后,她矛盾了。费了这样大的劲,原来是那样一种结果!她连报答亲人的能力都恢复不了,那还有什么意义?自得病之后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信念基石慢慢地垮塌了。她开始有些烦躁,言语也越来越少。她没料到寻求涅槃的结果是这样的糟糕,因为她要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生存,她需要的是能够创造的人生!可是命运可能很难给她了,她甚至产生了放弃继续的念头。因为她觉得,与其把亲情的情感债越垒越高,而将来也无以回报,还不如早一点了结的好。可是当她近距离与母亲对视的时候,母亲眼中那两汪盈盈的泪花,是那样的无助和祈求。她的心又软了。母亲还不到70岁,难道连自己健康这样一个结果都不能给她吗?她哀叹,人哪!为什么是彼此为了对方而存在的呢?幸福的家庭大体相似,不幸的家庭问号太多,彤彤的坎能不能跨过去?

哥哥告诉她:“我不希望我卖房子的钱打了水漂。我是难了点,可只要你看到你嫂子是笑着的,哥就不会趴下。”姑姑告诉她:“你要珍惜所有人对你的付出,最好的报答是让大家看到你的健康。”母亲告诉她:“亲情债也是要还的,今生不行,还有来世,妈下一辈子同你一起还。相信来世吧!只要你不轻率自己,我们的来世一定会有好运气的!”

彤彤没有其他的选择,她默默地告诫自己:坚强地面对人生,让放大的亲情变成自己青春的光彩。

我看到了,让草木艳羡的青春光彩!

2011年1月9日

同类推荐
  • 修辞理论和语言应用研究

    修辞理论和语言应用研究

    语言学的教科书都这样写道:“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工具”。语言在人类世界中,在人类社会活动中,它的重要性就如同水、空气、食物一样重要,也许没有语言人可以维持生理、生命的延续,但决不会有精神世界。没有了精神的世界,也就不会有人类社会,也就意味着不会有今天的人类进步和社会繁荣。正是因为语言和水、空气、食物一样之于人类太重要了,而且习以为常了,理所当然了,以至于人们反而又不以为然起来。人的心理往往就是这样,当你习惯了某样东西,就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只有当你真正失去的时候,需要它的时候,才会觉得它的可贵。
  • 沉默是一种深刻的语言

    沉默是一种深刻的语言

    中国言实出版社的领导和同仁,决定陆续选编出版《新世纪散文随笔精品文库·思想卷:沉默是一种深刻的语言》,并委托我具体承担率先推出的“思考卷”、“乡土卷”和“怀人卷”的选编工作。对于出版社交付的任务,我抱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并施以精益求精的原则。为此,我在调动平日积累的基础上,抓紧有限时间,反复进行相关作品的检索、阅读、比较和遴选,力求拿出一个文学品质较高,可读性较强,且相对来说具有代表性和保存价值的选本。现在,这个选本已经摆在读者面前,至于它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则只能听凭大家的裁决了。“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一起研究散文随笔创作的持续发展,共同建设一个时代的精神文明,岂不快哉!
  • 中华歇后语(第七卷)

    中华歇后语(第七卷)

    歇后语是俗语的一种,也称俏皮话。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引子”,是一种具体的描述,或为现实生活、自然界的现象,或为历史上、文学中的典型人物,或纯粹是一种离奇的想象;后一部分则是从前一部分引申而出的、作者要表达的对事物的看法。它运用比喻、想象、夸张、借代、转义、谐音等手法,构思巧妙,生动形象,幽默俏皮,运用得当,常常会产生强烈的喜剧效果。在平时的言谈或文学创作中,如果能够使用恰当的歇后语,就会有助于交流思想、传达感情,使语言充满生活情趣,产生很强的感染力。
  • 譬如朝露:自然卷

    譬如朝露:自然卷

    本书作者鲍尔吉·原野是继老舍、萧乾之后最优秀的中国少数民族作家,他将细腻、洗练优美于一炉,诗意斐然。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山川、河流、草地鲜花在他的笔下灵光闪动,浑然天成、富有诗意。作者将生活的感悟通过幽默、生动的语句融入作品中,感怀之情跃然纸上,令人深省,感叹不已。他是席慕容“最喜爱的大陆作家”。读者在文字中读到“玉散文”,将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美和天人合一的享受。
  • 萧红研究七十年(纪念萧红诞辰100周年)

    萧红研究七十年(纪念萧红诞辰100周年)

    《萧红研究七十年(1911年-2011年)(套装共3卷)》是一部汇编萧红研究资料的大型工具书。是为纪念萧红诞辰一百周年,特意组织课题而编成的献礼图书之一。七十余年来研究萧红的成果,散见于大陆、台、港及海外各种报刊、图书。其资料庞杂,数量之多,难以准确统计。
热门推荐
  • 我们都有回不去的后悔

    我们都有回不去的后悔

    这个世上事是没有后悔药卖,因为上帝需要你为自己的选择负责。选择的很轻易,但是付诸于你的却是惨痛的教训与后悔至极的当初……
  • 金枝玉叶:血嫁
  • 无限恶魔

    无限恶魔

    被逼绝境的少年叶凡,不甘爱人已死,不甘备受打压,不甘于世界的所有。邪魅的紫瞳有着什么秘密。自己的身世到底是什么?这到底是一个巨大的坑还是一个长长的楼梯。生死之间,是那可以让人觉醒的危机。少年凭自己的实力在无限空间之中打出了一片江山。醉卧美人膝,面对种种威胁,叶凡拿起手中的死神镰刀收割着轮回者的生命。
  • 妃常抱走:百变千金很嚣张

    妃常抱走:百变千金很嚣张

    她只是广大网民中一只不起眼但又很轰动的网虫,因出车祸被撞到古代。她的古代生活很趣味很悲催,总的来说就是以自己来娱乐大众。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一入古代霉运多,从此幸运是路人。无限怨念中的某女:那位把我扔到古代的该死的家伙,还我的现代生活!还我的自由!最重要的是——还我的网络!一次不算意外的意外,她惹到了一尊大神中的大神,生活不再安宁......
  • 我的狐狸哥哥们

    我的狐狸哥哥们

    你相信世上有狐狸精吗?苏小槿不信,可是她偏偏遇到了,不仅有了狐狸爸妈,还有八个狐狸哥哥,八个超级大帅锅,带出去都觉好拉风。和狐狸哥哥的同居生活,敬请期待。
  • 通灵铜钱

    通灵铜钱

    生死判官在人间遗落了一枚通灵铜钱,被衡南大学的大三学生胡小北捡到,从此胡小北总能看到一些平常人所看不到的东西,并利用通灵铜钱为自己获得许多好处,这时生死判官发现了生死薄上的异常,特来人间寻通灵铜钱。。。。
  • 阴夫我要爱

    阴夫我要爱

    大学毕业我没钱租房,住进了姑妈家地下室,半夜有人破门而入……
  • 杀道真魔

    杀道真魔

    大地为印,苍天为局;神骨魔血铸玄功,碾压万古青天!魔血苏醒,炼化通天魔功,横扫九天十地;我为人魔,谁堪称神!神秘人皮搅动无尽风云,上古龙棺开启惊世大密。逆天机,碎乾坤,尸魂涅槃,魔功通天!追逐一世,到头来才发现,这人皮只是噩梦的开始!
  • 叛离

    叛离

    不管是背叛还是离开,那都是漫长的人生中绝对会经历的。所以我总是在想,哪种背叛才最刻骨铭心,哪种离开才最钻心刺骨……
  • Father Goriot

    Father Gorio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