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847500000011

第11章 古币类(3)

节墨之法化:通长18.5-18.8厘米,重59-61克,背开封,刀柄环为圆的。小型面文为“节墨法化”,通长14-16厘米,重33-35.5克。很少见。节墨刀占齐刀收藏量的4.4%。有伪品。真品锈色斑澜,质透暗灰色,背部高凸于柄郭之上,周郭及文字笔划的断面均作“△”形,郭线瘦峻,文字纤遒。伪品:如用真品作模的,文字笔划及郭线断面作“”,墨字下缀加之“勹”字,之(止)字左上两斜笔迂曲无力,刀字误作“亻”形,背开封两字低平光滑。

安阳之法化:通长18-18.6厘米,重46-48.5克。刀柄环为扁圆的,仅占收藏量的2.1%。有伪品。用真钱在泥沙范上翻印。

文字笔划面作“”形,郭线断面作“△”形。“安”字所从的“女”应双手总悬相交或连接的。赝品则双手不相属,再“女”下所缀一笔划,其笔势应为由左向右下弧拽。

齐建邦长法化是田齐的开国纪念币。通长18.2-18.8厘米,重42.3-47克。弧部外缘隆起而不断。在齐刀中最稀罕,占收藏量的0.8%。六字刀仿造品最下功夫,用真品翻砂铸得,其面文,背文未再修饰,故与真品相近,但周郭锉磨明显,郭线比较起来显浅淡,周郭边线的正侧面以及环部均经锉磨。磨印痕较粗,周部背侧上下有凸凹之分。改刻的,有拿三字刀改的,一般齐刀的背上有三横划,铸工较精,齐刀文字精致细挺,字划犹如刀锋,外缘与钱肉交接处棱角分明。伪造品铜锈松浮,刀字划圆浑,外缘与钱肉交接处也呈圆折状,铸工也不精。但也有的伪品制作相当精美。可以从两个角度识别,一由于保存了两个原字,必须造成后刻划的文字与原字的书体风格不一致。二由于保留了首尾两字,而在刀身中部刻出四字,造成中间略低于两头,呈凹陷状。

齐法化:弧部外缘隆起不断,重量在43-53.5克之间。占收藏量的88.1%。是齐刀中铸行时间最久,数量最大的,是齐国刀币流通体系中最重要的货币。

2.尖首刀是战国早期燕国境内少数民族活动地区铸行的货币。分为二式。Ⅰ式刀身较长,刀尖较短、刀背细长、刀身薄、刀身外缘隆起,断于柄处。柄细、环扁小。通长14-16.5厘米,重15.3-18克。钱币铭文的文字较古拙,多为数目字,干支字和一些单字,也有一些为符号字。尖首刀的币面铭文或在正面,或在背面,文字或正或横、或倒,位置无定。除钱文外,刀币的正背面、平素,无纹饰,通称为有字刀,存世较少。Ⅱ式:刀身较短,刀尖特长如针,又称针首刀,泛称无字刀。长约14-15厘米,重14-18克,也有不足10克或轻到5克的。铸造均较粗陋,币面铭文与一般尖首刀相似,亦主要为纪数,纪干支等字。这种刀币,在铸造时间上可能晚些,流通范围也更小。主要限于在燕国沿长城边城一带流通。

现流传下来的还有一种剪去刀头的尖首刀,多在山东出土,也为燕国所铸,是一种有意识的铸币减重行为。时间应比流入齐地的足值尖首刀更晚。或者说,是后来燕国军队侵入齐境时所携带进去的,所以数量很少。

3.燕刀使用刀币最广泛的国家要数战国时期的燕国,流传在世也最多,燕刀币因面文有一个“明”字,因而一般称“明字刀”、也有释为“匽”,故也称“匽字刀”,也有释为召刀,易刀的。出土范围很广,数量也甚多。形制有二种,一为方折刀,刀身弧度为方折形,叫“折背”,又叫“磬折刀”。通长12.4-13.3厘米,重12-18克。二为圆折刀,刀身圆折,弧背凹刃。通长12.8-13.5厘米,重14-19克。面文明字按书法不同一般分为三个类型:A弧背,流通于齐赵等地区。B弧背,圆折,铸行于燕,背文有数字。C折背,圆折,铸行燕国,背文有数字。明刀的背文很复杂,基本上为五大系统:①数字或文字系统,②外炉系统,③左字系统,④右字系统,⑤冶字系统。冶字也有释中或内的。左、右、冶字后常有各种数字及文字。

在明刀系统中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即齐国虽流通齐刀,但也铸行过明刀,称之为齐明刀。字体与普通明刀不同,细长而突起甚微,有的仅是淡淡的一痕。形体比燕明刀短狭,重量也轻。还有一特征,刀币铭文有齐国的城邑名,有“齐化”、“齐化共金”、“莒冶齐化”、“莒冶法化”、“莒冶货”、“安阳”等。明刀中齐明刀较为罕见。这是因为齐国一直是一个保持独立刀币体系的国家。公元前284年,燕国名将乐毅大破齐师,攻占包括齐国都城临淄等70余城邑,仅有莒、节墨二城未下,乐毅采用怀柔政策,维持局面达五年左右。齐明刀就是在这五年中燕人占领下的莒城铸行的,所以它的形制与燕刀接近,背加添“莒”及“齐”字,表示为此地所铸的明刀,以示与燕刀有别。也利于和旧有的齐刀互相兑换。

它铸行时间短,铸工较差,铸额也少,这就应了所谓“物以稀为贵”的谚语。

4.直刀直刀是赵国铸造的带有典型性的刀币。刀身不作弧形呈平直,短小,刀首圆,刀柄扁薄。一般称为直刀或圆首刀,又叫钝首刀。

柄面有二直纹,背平素,通长12.3-14.9厘米,重约10-13克。

面文有白人、甘丹、成白、白人化、甘丹化、晋半、晋化、晋阳化、晋阳、新化、闲等。白人、甘丹在赵直刀中较为常见,其它的均为罕见品。甚至孤品,有伪造品。各种刀化的仿造品一般为清同治、道光期间山东、济南潍县伪造的。

圜布体系:

战国时期还出现一种圆形的货币。中为圆孔或方孔的铜铸币,称为圜钱。这种铸币形式,取象于璧环或纺轮,比较刀形、布形的铸币更便于携带和授受,因此被认为是一种符合于商品交换日益增长需要的,更为进步的金属铸币形式。所以圜钱一出现,便首先在北方刀、布流通区域中的许多地方,形成一种新的铜铸币体系。圜钱的基本特征是体圆、有孔,孔先圆后方,先无郭后有郭,不同的地区又各有不同的特点。

1.刀币区或刀布并行区的圜钱基本形制是圆形方孔,沿用刀币货币单位“化”。燕国的方孔圆钱有明四、明化、一化三种。明四钱极为罕见。明字圜钱、周缘无郭。明化,直径约2.5厘米,重2.5-3.5克。一化径2厘米,重约1.5-2.5克。面有郭、背平素无郭,此钱较多,制作粗宰,轻小,有的面文不齐,仅存“一”字或“化”字,这是制范时漏刻造成的。从面文看这种圜钱是由明刀演化而来的。明四的面值、大小,轻重都与齐国的贝益四化相似,说明当时齐燕两国的币制,量制都较接近。燕国圜钱主要流通于原刀布并行的燕国东北边远地区,受齐、秦圜钱的影响,时代应晚于齐国的圜钱。而一化钱的铸造比明化钱更晚,但流通数量则多于明化钱。燕国的明化及一化圜钱,多数都是轻小粗劣,有可能是商人基于边地交换的需要而铸造的,它的流通时间延续到西汉时期,与它同时出土的西汉半两、五铢钱可以佐证。

齐国的贝益化钱,圆形方孔,面有郭、背平素。有贝益六化、贝益四化、贝益化三种。贝益化最少见。“贝益”为重量单位名称。贝益六化直径约3.7厘米,重约9-10克。贝益四化直径约3.1厘米,重约6-7克。隘化直径2.1厘米,重约1.2-2克。在圜钱出现后齐国形成了一种大额货币为“齐法化”刀币,小额货币为各种贝益化单位的圜钱的并行流通制度,也就是说,贝益化圜钱是一种辅助货币。齐圜钱形制统一,均不纪地名,又由于齐国的齐法化单位重量较大,为便于二者的相辅流通,所以齐国所铸行的圜钱,也以贝益六化,贝益四化较大单位数的圜钱为多。贝益二化至今未见真品。以前古钱商常取氧化严重的贝益四化刻去二横,加以伪造。

2.布钱区圜钱从周缘无郭到有郭,由圆孔变为方孔,沿用布钱的货币单位“釿”。属于三晋和周地区的圜钱。钱文有:共、共半釿、垣、长垣一釿、漆垣一釿、蔺、离石、安臧、东周、西周、共屯赤金、济阴等十余种。在这些圜钱中,共、垣字同钱较为多见,尤以“垣”字币最多。其它的均罕见。

“垣”字圜钱:重量在12克左右。圆形圆孔,为魏国货币。形制古朴,应是最早的圜钱。时代是魏惠王迁都大梁以后.大致与魏国的“梁正尚布”流通的时间相近。传形的少。

“共”字圜钱:平素无文,圆形圆孔,肉好无郭,从它的尺寸,重量看,应为较早的圜钱。

“西周”“东周”圜钱,形制较小。“西周”直径2.6厘米,重4-5克。“东周”直径2.5厘米,重4-4.5克。应是战国后期东、西周分治时的货币。西周于公元前256年,东周于公元前249年为秦所灭,它似所铸的圜钱数量甚少。这两种是灭亡前夕所铸的。

“安臧”圜钱:无内外郭,背平素。直径4.3厘米,重10.7克。应是周王畿内所铸。

“漆垣一釿”圜钱:圆孔、面无内外郭,背平素。直径3.5-3.8厘米,重12.4-16克。

“蔺”、“离石”、“武安”圜钱:都是秦先后占领这些地方后所铸。“蔺”有外郭,背平素,直径3.5厘米,重11.2克。“离石”有外郭,直径3.5厘米,重10.6克。“武安”无内外郭,背平素,直径4.3厘米,重11.6克。

3.秦国圜钱虽然也属布钱区圜钱体系,但其货币单位独具一格,以“半两”为货币单位。而且币面皆无地名,只纪货币单位。现已发现的有“珠重一两十四,铢重一两十三,铢重一两十二”(对此解释还有“一铢重十三两”,或“一两重十三铢”,“重一两十四铢”等)“半两”、“两”等。上述各种秦国同钱,基本上可分为“一两”型及“半两”型二种。“一两”圜钱均圆形圆孔,无郭,背平素无文。面文“珠重一两”(铢即圆),十二、十三、十四为铸钱的编号序次。直径约3.7厘米,重者约13-16克,轻者约9-10克。圆形方孔的“半两”钱,是“半两”型圜钱的典型形式。由于“半两”圜钱大小比较适中,又便于携带,比“一两”圜钱更为适应当时流通的需要,因此半两钱铸行后。得以迅速的发展,成为秦国最重要的圜钱。而且最终成为全中国的统一货币。半两钱数量很大,流通也广,流传下来的秦半两钱也最多,轻重不一,重者在15克以上,甚至有的超过20克,最轻者只有6克多。多数秦半两平均重量在10克左右。“两啬”圜钱是“半两”钱的变异。

“菑”即甾,锱字的省略,一甾为六铢,两甾十二铢即半两。直径3.2厘米,重5.5克,是某些地区与半两同时流通的异形“半两”钱(另种说法是秦或接近秦地的货币)。从秦国圜钱的特点以“两”为单位,面文均无地名看,秦国的铸币权统一在秦王室手中,这与当时各诸侯国的币制比较起来,有明显的进步性。至于秦前期的“一两”圜钱和后期的“半两”圜钱的界线,目前尚无充足的证据来划分它们的明确界线。这二者间应有一段交错并行的流通时间,传世的秦国“一两”型圜钱很是稀少,说明铸造的数量不太多,实际流通时间也比较短,因而“一两”型圜钱较珍贵。伪造钱相应也出现了。圜钱的伪品很多,在数量上居于先秦货币伪品的首位,手法有翻砂、改刻、打制拼合,挖补等,前几种方法鉴别与前面几种钱同,因为圜钱的铸造方法比较原始,铸成后并不锉磨加工,仅将铜钱与流道凿开,故至今在钱身上犹能找到浇口的痕迹。在浇铸时两范合拢处常有铜汁渗出,称为范线,因背范呈平面状,所以范线都集中在靠背一侧,中间的圆孔也呈正面大,背面小的形状。部分圜钱的背面有线状凹痕,这是石质背范留下的痕迹。伪钱往往忽略这些制作上的问题。再就是可以从内穿上识别,秦半两是方孔,半圜圜钱是圆穿,把方穿作成圆穿,用粘合物粘的但会脱落,文字拼凑显得别扭,不自然等等。

先秦时期北方的钱币大致就是这样繁杂,一直到秦国统一货币之前,均是各国各行其币。秦国的圜钱是一种承前启后的铸币形态。中国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后,货币也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

楚币体系:

在先秦众多绚丽多姿的货币中,还应提到的是我国南方楚国使用的蚁鼻钱、殊布钱及郢爰。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文化中心是中原地区,楚国位于长江中下游及淮河流域,在战国时期疆域是最大的国家,但被北方诸国排斥为蛮夷之邦。因此楚国在经济、文化上自然自成体系,它的货币也不例外,保持着独立的蚁鼻钱流通体系。

1.蚁鼻钱蚁鼻钱是铜质贝币,形如背面磨平的贝壳,呈椭圆形,正面突起并有阴文,背面扁平,面有文字多种,或一单字或一字组,现已发现的有君、行、金、忄斤等约十种。常见的只有两种,一种是“咒”,可能是古文字“贝”的变形阴文,象人的面部形态,通称“鬼脸钱”或“鬼头钱”。还有一种面文“,读”各六朱“,象一只蚂蚁加上鬼脸上的高鼻子,故名蚁鼻钱。重2-5克不等。它们虽是自成体系,但在币制的某些方面也表现出受到北方币制的一些影响,如:“各六朱”,钱文以铢为纪重单位。还有“忄斤”铭文的蚁鼻钱。蚁鼻钱也有伪品,尤其是少见品。蚁鼻钱不但在楚国使用,而且流通区域还扩及于中原的陈、蔡、宋、鲁等地,直至秦始皇统一才结束。

同类推荐
  • 艺术文化论

    艺术文化论

    针对当代艺术存在的新现实,针对多元文化语境中的艺术变相、艺术表现,试图从哲学和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人类文化价值系统中的艺术文化进行新的诠释,其目的是为了某种意义上的解蔽。
  • 声色现场:和苏七七看电影

    声色现场:和苏七七看电影

    电影是一门关于光的艺术。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光是先在的,就如同大师们是天才。DV时代据说要取代胶片时代了,但大师们的作品不会消失。它们化蝶――化为影碟,飞到我们普通的人眼前。他们和它们都已成为“传奇”。“流言”,说的大多是在商业院线看不到的中国电影。也就是说,听说的多,看到的少。我常常周六去现象工作室――或在别的时间、别的地点为,看个国内导演拍的片子,每回老老实实为中国当代电影做个速记员,渐渐积了许多笔记,也认识了许多年轻的、做着电影梦的人。我传播流言,是想让大家都知道,有些人在多么热情、勤奋、艰苦地做事情。他们的剧情片和纪录片,已成为影像中国的一角,锐角。
  • 美术中的流光

    美术中的流光

    《美术中的流光》是“艺之趣”系列丛书的一本,图书致力于以生动有趣的方式欣赏与解读古今中外与艺术有关的一切,内容涉及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等多个艺术领域。旨在以清浅平易的语言,精美详实的图片,通过著名作品的美学赏析、作品背后的奇妙故事、作者与时代的趣闻轶事等角度,全方位、多视 角地展现深邃隽永的艺术之美。在带您巡游艺术长廊的同时,更令您深刻领略艺术的文化意 蕴与历史内涵。翻开欧洲美术史,希腊神话和基督教神话两大神话系统交替出现,并驾齐驱,为历来艺术家所采用,留下了丰富的作品。这册题解式工具书,可以帮助读者研究、学习、借鉴和欣赏这类题材作品。
  • 流行音乐之旅

    流行音乐之旅

    音乐与流行、欧美流行音乐之旅、中国流行音乐之旅三大编。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音乐、流行音乐、经典音乐等,其中还有一些经典的音乐赏析,供读者赏析参考。
  • 海派书画艺术散论

    海派书画艺术散论

    海派书画艺术是海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重在对其作历史性的挖掘梳理与整体性的研究推进,第一次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对三代海派书画名家的经济形态作了具体的量化分析,考证其市场运作与商业推介;从社会学的角度对三代海派书画家的从艺方式进行了个体与群体关系的考察,对海派书画领袖及名家亦作了独到而具体的研究,探幽抉微,新意迭出。
热门推荐
  • 女神的无限兵王

    女神的无限兵王

    女神不是人们眼中平凡的人。我的女神,是龙族后裔、九尾仙狐、死神少女、红色剑姬、人造人王、她们才是女神,真正的神祗。三世情缘,以万剑归宗剑法,九尾仙狐的千年倾情,她们的情意,铸无限兵王,用情练剑。无限兵王之意:无限复制武器,情至无限,无悔无怨!——又名——《罪终降临》——
  • 封神祭

    封神祭

    爱比恨重,情比仇长。不管六界中有多少阴谋,封神榜里又铭刻着下多少偿不清的债。我以我手写我人生,但求无愧于你,但求无愧于心。
  • 书虫在清朝的米虫生活

    书虫在清朝的米虫生活

    爱看书的宅女程美好一觉醒来,竟然穿越时空到了清朝,成为四阿哥胤禛(雍正)的格格(小妾)佟淑兰,秉且看机智过人、伶牙俐齿的佟格格,如何从一介宅女变成大清第一名嘴?
  • 八荒绝书

    八荒绝书

    梁家、农家、金家、道家......百家争鸣,何不多出一家?毕方、饕餮、孰湖、胜遇......万兽率舞,岂能缺此一兽?气象、重剑、斋醮、机甲......三教九流,如何独秀一枝?九曲、暴君、燎原、奎宿......兵戈相接,看他惊世一剑!他们说古往今来皆如此。他们说命里无时莫强求。他们说的都很对!但是......我偏偏不是他们,我想要的我自己来拿!......一次需要理由的穿越,一个小人物的成长史。
  • 网游之战士荣耀

    网游之战士荣耀

    刘明,一个普普通通的小人物,一个街头的卖花郎,然而一个横空出世的游戏,让他的一切都发生了天翻地覆变化。战士,所向披靡,曾经那么辉煌的存在,然而现在却被层出不穷的职业淹没在历史的潮流中,然而刘明,将再次展现了战士的辉煌。
  • 噬魂之沐

    噬魂之沐

    爱与恨之间的徘徊,让她在痛苦与挣扎中扭曲了自己的灵魂是放弃仇恨还是让灵魂被仇恨吞噬......——沐冉勾人心魄的美丽女人出现在她的生命中是一段友情,亦是不幸的开始?姐姐,我相信你......——尤小雅PS:菲菲发誓,这是一部言情,绝非灵异
  • 世界著名企业的品牌攻略

    世界著名企业的品牌攻略

    品牌的成功塑造会使消费者形成一定的忠诚度、信任度、追随度;品牌可以利用其市场扩展的能力,带动企业进入新的市场;品牌可以通过资本运营等形式进行扩张。总之,品牌作为市场竞争的武器,常常会为企业还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本书精选汇集了世界上22家著名跨国公司的品牌战略,通过对其品牌战略的历史、发展、运用、定位等各个方面的详细讲解、分析、揭示了世界著名企业成功的奥秘。
  • 轮回至尊

    轮回至尊

    堪破生死悟轮回,风云际会征九天。再世为人,究竟是巧合还是必然?
  • 芈月传(全集)

    芈月传(全集)

    郑晓龙执导、孙俪、刘涛主演的电视剧原著小说,唯一正版,全网独家!继《后宫甄嬛传》后2015年令人瞩目的史诗巨献!“女性大历史小说”开创者蒋胜男壮阔演绎中国首位太后的惊世传奇!她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传奇女性。“太后”一词由她而来。太后专权,也自她始。她是千古一帝秦始皇的高祖母。她沿着商鞅变法之路,奠定了日后秦国一统天下的基础。到现在都还有学者坚信,兵马俑的主人其实是她。在芈月爱恨情仇、波澜壮阔一生的叙事里,全景再现大争之世群雄并起争霸天下的宏伟图卷,尽显芈月、楚威王、秦惠文王、赵武灵王、屈原、黄歇、张仪、苏秦、公孙衍、白起……铁血手腕、绝世才华!
  • 末世之炮灰抱大腿

    末世之炮灰抱大腿

    郭素墨作为一枚偶尔欢脱的IT界资深女屌丝,有一天她穿了,还是一本末世女配文的世界?!而作为原文炮灰,在遇到猪脚们时还没发光发热,就悲催地被白莲花设计变成了丧尸。当某只新鲜出炉的丧尸遇见原文中隐藏幕后的末世教父大Boss——兰九。兰九:啊哈~这下有乐子了!墨姑娘:非人类蛇精病真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