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82300000061

第61章

第 61 章

那一天,钱乙刚从太医院值班回来,正要换衣服休息,忽然有人敲门求诊。

来人是一位姓王的老爷。王老爷心急如焚地说:“钱大人,我孩子病得非常重,快要不行了。您能不能到我家看一看?”

钱乙这人心肠好,最怕听见小孩子被病痛折磨。所以他听了之后,二话一不说,抬脚就随来人去了王家。

到王家一看,连钱乙都不禁大吃一惊。这孩子病得确实是很重啊。据文献记载,这孩子是“睡露睛,手足瘛疭而身冷”,意思是,婴孩总是昏睡,而且有一个奇怪的特点,睡觉的时候眼睛闭不上,半睁着眼睛。可能有些看官见到过这情形,但不知道是为什么,这后文再解释。同时,这孩子手脚抽筋,身上是冰凉的。

钱乙诊断完,沉吟片刻,忽然抬起头问家长:“前边儿医生给孩子开的是什么药?”

他话音刚落,旁边有个人立即露出了不自然的神色。

钱乙马上用犀利的目光盯住那人。

那人更加慌张了。原来,他就是前面给孩子看病的医生。

这孩子起初不过是上吐下泻。这毛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年纪小的孩子经常得。然而这医生来了之后,出了个馊主意。他说:“这孩子,一定是邪气进入了体内。我要用泻下之法,给他吃泻药,把体内邪气泻掉就好了。”

结果,孩子吃了泻药,身体马上虚弱下来,然后就出现了上述的症状。

钱乙听完前因后果,叹口气,望着那医生语重心长道:“他这病,其实是个慢惊风啊。”(此慢惊也)

听到这里,石诵羲摸摸脑袋:“这慢惊风,是不是急惊风的反义词啊?还真奇怪,我是第一次听这个词儿。”

王孟英说:“你听下去就知道了。”

中医把小儿惊风分成急惊风和慢惊风两种。西医把这叫做小儿惊厥,主要是抽搐、昏迷。

首先是急惊风。中医认为急惊风属阳、属实,起病很急。比如小孩子高烧,烧着烧着突然就抽风昏迷,这就叫急惊风。

而慢惊风,都是因为身体虚弱而引起的,缠绵不容易好,起病缓慢。

那位医生听完钱乙说完之后,一脸茫然。

为什么呢?

原因非常简单。因为在钱乙之前,中医是没有“急惊风”和“慢惊风”的区别的。正是人家钱乙,把这病分成“急惊”和“慢惊”,后世加上了“风”字。

这是他对中医的又一重大贡献。他对这病分类、起病原因、治疗方案的论述,直到今天还在临床应用。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对王家孩子的慢惊风,该怎么治疗呢?

钱乙开了一道方子,叫做“栝楼汤”。这方子今天已经很少用了。但对王家孩子的病显然还是有效的。

孩子服用下去之后,很快出现了转机,不昏睡了,精神足,身上也温暖了。(即开目而身温)

然而,问题又来了。王老爷忽然发现,我儿子怎么这两天没大小便啊?奇怪了……是不是钱乙治病有问题呢?

他忐忑不安,想来想去,干脆出去请了别的医生来。

医生来了一看,哦,不大小便?好,不大便我们回头再说。不小便我们有的是办法。我给他开“八正散”,保证就好了。

这八正散啊,是苦寒的药,清热利湿的。

结果服了好几副下去,小孩子的小便不但没出来,本来已经温暖的身体竟又凉了下去。(数服不利,而身复冷)

王老爷一看,坏了!他懊悔不已,自己孩子本来已经身暖了,现在又凉了下去。他只好慌里慌张又去请钱乙。

听到这里,石诵羲顿足大笑:“这个父亲,太没意思。难道大街上的大夫还能比得上钱乙?”

无双瞪他一眼,“我们现在听,当然知道了。可是当时做父亲的心里忐忑呀!别说别人了,你自己当初病重,还不是照样不信任王先生。”

石诵羲讪讪的,不再插嘴。

话说钱乙来到王家。王老爷一边引他进去,一边说自己请医生开八正散的经过。

他话音刚落,钱乙当即就说:“不当利小便,利之必身冷!”

王先生都惊呆了,钱乙这是料事如神那!早知如此,又何必当初呢!他哭丧着脸,顿足长叹,接了句话:“已身冷矣!”

“哈哈哈,我就说吧!”石诵羲拍着大腿大声嘲笑起来。

无双受不了,瞪他道:“你别打断行不行?”

王孟英好脾气地笑了笑,接着往下说。

王老爷把孩子从屋子里抱出来。钱乙一摸,果然身上冰凉冰凉的。他长叹一口气,埋怨道:“您为何这么着急呢?令郎君开头上吐下泻,体内津液和食物都没了。前面医生又给用了泻药,这样就更没了。哪来大小便啊?我们调治几天,正气恢复,能吃东西了,然后大小便就能慢慢来了。您也太性急了。”

他说,这孩子幸亏胎气足,先天之本不错。不然你一会儿利大便一会儿利小便,没伤了根本元气。否则,搁一般孩子早就不行了。(幸胎气实而难衰也)

为了治疗这孩子,钱乙仔细思考后,给他开了“益黄散”。这是钱乙创造的又一名方,直到今天仍在应用,是调理脾胃的。

这方子,当时钱乙一个上午就给孩子连续灌了四次。到中午时,孩子就能饮食了。

然而这时,怪事出现了——王家孩子突然不会说话了!

这孩子本来已经牙牙学语,会说很多句子的。但此时,这孩子能出声,能喝药,就是不肯说话。

大家都懵了,这是什么怪病啊?

再逗逗他吧。

可是无论怎么逗弄,孩子就是不说。所有医生都茫然了,没见过这病,不懂怎么治。

石诵羲也奇怪了:“难道真是钱乙治疗方法有问题?他接下来该怎么办?”

钱乙当时非但不着急,还胸有成竹地说:“不用急。前边医生给他泄大便,导致他脾虚。然后又有医生利小便,导致肾也虚了!我开益黄散补了脾,但肾还在虚呢。等我补肾之后,他就能说话了。”

在场的医生都很迷茫。肾虚和说话有联系吗?从没听过啊。

石诵羲和无双也面面相觑:“用补肾来治疗不说话,太奇怪了吧,哈?”

钱乙见大家都不相信,就提笔写下了一个方子,名字叫做“地黄丸”。

他当时肯定没有想到,发展到今天,地黄丸已经成为中国人心目中知名度最高的方子了。可能中国所有的药店都能见到这味药。它另一个名字,叫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到底能把孩子奇怪的病治好吗?

同时,大家生活中经常会问:“我是不是肾虚呢?需不需要吃点六味地黄丸补补?”

这一切问题,都要从六味地黄丸是什么样的药谈起。

首先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地黄丸”变成“六味地黄丸”了?人家钱乙本来是叫地黄丸的呀。

原来,“六味”包含有三层含义。第一,这方子共有六味药。三味补药,三味泻药,分别是熟地、茯苓、山萸肉、丹皮、山药、泽泻。

石诵羲又疑惑了:“我没听错吧?泻药?怎么可能啊。”

“此泻药非彼泻药。石少爷听我说下去就知道了。”

然后第二,清朝著名医生王晋三说,这六味药有独特的味。

中医讲究“性味归经”,比如咸味是归入肾经的。肾虚的人得吃咸,不宜吃甜。这地黄丸的六味,分别占齐了苦、酸、甘、咸、辛、淡六种味道。所以叫六味地黄丸。

还有第三种说法。咱中国古代把“数”看得很重,别有含义。比如数跟五行结合起来,有一句著名的话,“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像江南的天一阁,正取此意——生水了,就不怕火灾了。六是成水之数,而六味地黄丸又是补肾水的。所以取六这个数。

然后第二个问题:这个方子怎么来的?这可不是钱乙凭空杜撰的。这是从张仲景《金匮要略》收录的金匮肾气丸衍化而来的。

金匮肾气丸只比六味地黄丸多了两味药——附子和肉桂。而钱乙当时认为,小孩子阳气足,每天都在生发,不缺少阳气,缺的往往是肾阴。所以他就把附子和肉桂去掉了,剩下的就是地黄丸的药方。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六味地黄丸到底是怎么治病的。各位看官别急,这药理其实简单得很,我们用比喻的方法就能理解得很透彻。

古代开方子,讲究“君、臣、佐、使”,就像打仗一样,每味药都有严密的分工。

我们一个一个来讨论。

首先熟地是“君”药。它分量最重,比例最大。熟地滋阴养血,益精添髓。它就像是君主出征,带兵八钱,占领的阵地是肾经,把营养补足了,把粮草弹药运送到肾经。这是他的任务。

然后山茱萸是“臣”药,带兵四钱。山萸药味道酸酸涩涩的,酸味入的是肝经。而且它颜色赤红,能补心。所以它的作用是滋补心阴,更重要的是补肝阴,同时收摄肾经。

现代一般人对山萸肉认识都不足了。在民国张锡纯那儿,这可是好药啊,能够收敛元气。每当碰到重病,病人元气要脱、大汗淋漓、要休克时,张锡纯就会重用山茱萸,有时候甚至用到几两,配上龙骨牡蛎,一碗下去!病人的元气马上收回来!他治疗危急重病时候,从来都少不了山茱萸。

另外一味“臣药”是山药,带兵四钱。这个药大家比较熟悉,日常生活中常吃。它占领的是肺经脾经。同时还有固摄肾经的作用。

大家可能想不到。山药还能固摄肾经?其实啊,像小孩尿床、遗尿,还有年老的男性,气虚不固、尿有余沥、尿失禁,多吃山药就很好。

上面三味药补了心肝脾肺肾,五脏的阴全补了。所以,很显然,六味地黄丸这个方子不仅仅补肾。

然后我们来看其他三味药。

君主带领臣民打仗,打到一半,前方阵地发来求急信——出问题了!

首先是肝经发来求救信。山萸肉虽然补肝经,但肝经这儿,最常见的是有肝火。肝火旺盛,接受不了营养物资啊,怎么办?牡丹皮这时候派上用场了。牡丹皮能够入肝经血分,清肝火。肝火没了,肝经就顺畅了。

这时候,脾经的求救信又来了。脾经也出问题了!脾经最常见的,是水湿!我们派茯苓,带兵三钱,去泻水湿。开闸泄洪之后就安全了。

突然,最重要的求急信发来了!肾经也不行了。

这是最重要的阵地啊,但那里也有水湿。我们派泽泻去。泽泻,顾名思义——多少水泽都可以泻掉,药效不得了啊。它先把水湿祛除了,熟地才能安全地补足肾阴。

这下看官们可明白了,六味地黄丸是怎么运作的。

清朝有位名医叶天士。他评论这方子,说五脏之阴它都补了,然后五脏之阴归于肾,是非常全面的方子。三补,三泻。补时泻不壅滞。太经典了!

当时,这地黄丸给孩子吃下去,半个月后他就开口说话了,一个月后就痊愈了。(半月而能言,一月而痊也)

石诵羲的问题又来了:“这是给孩子治不能说话的病,怎么就发展成为给咱们大人补肾的呢?”

其实,六味地黄丸是典型的靠疗效说话的方子。钱乙的时代过去不久,就在宋朝灭亡、金元统治时期,那个时候六味地黄丸就很出名了。

证据就是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在《医学发明》中提到六味地黄丸,是治疗“肾气虚,久新憔悴,寝汗发热,五脏齐损,瘦弱虚烦,骨蒸痿弱下血”的好方。

他说,这个方子专门治阴虚有热的病,大人都能用。

随着时代发展,后世人们不断试用,发现六味地黄丸主治范围越来越广。到了明清的时期,这方子就奠定了滋阴清热第一方的显赫地位了。

六味地黄丸是主治阴虚有热的方子。大家千万要记住,六味地黄丸有明显的适应症,千万不要当成保健品。必须有适应症才能服。要找中医来帮助判断,你这到底舌头是不是红,苔是不是薄,脉是不是细数。有了这些特点后,才能服用六味地黄丸!

那,什么样的人不能服呢?主要有三类人:一是体内有实邪,像患体内湿热,滋补会越来越糟糕。比如有些人一吃六味地黄丸,脸上就长痘痘。这是因为补药下去把湿热激发出来了。

二是肾虚,肾要分肾阴和肾阳的。阴虚可用六味地黄丸,而阳虚得服金匮肾气丸等方剂,要分清阴阳。千万不能服错。

三是脾胃虚弱的人。这里主要的是熟地。熟地是滞腻的,脾胃不好服用就没食欲。要调理脾胃才能服。

总而言之,六味地黄丸不是保健品,它是一味药!万万不能乱吃!

石诵羲听完,想不服气都不行了。他们正讨论之时,下人忽然走进来在石诵羲耳边嘀咕了两句。他便扫兴地说:“抱歉了王先生,外头有事,我先告辞了。有空一定请先生喝酒去。”

说罢起身,拱拱手就走了。

王孟英在吴家吃过午饭,陪无双坐了一个下午,也准备下山回家。无双送他到门口,依依不舍,拉着他袖子迟迟不肯放开。

王孟英抱抱她,说:“再不走就晚了。娘和孩子们都等我回去吃饭。”

无双低头嘟囔了一句话。

王孟英没听清,“什么?”

她不好意思地抬起头,“孟英,你亲亲我好不好?”

同类推荐
  • 重生:将门嫡女

    重生:将门嫡女

    她是将门最不受宠的嫡女,过着连丫鬟都不如的日子……唯一的期盼就是嫁给三皇子,结束这样的生活。但……一纸休书,将她打入人间地狱。被姐妹欺凌而亡……一朝穿越,再睁开眼她以变成二十一世纪的暗夜女王,欺我?!负我?!我便十倍奉还!!陷害我?!辱骂我?!我便夺走你的一切!!且看她如何绽放光芒!!傲视天下!!
  • 爱妃,你敢不洞房

    爱妃,你敢不洞房

    洞房花烛夜,新娘翻墙逃跑?某王爷咬牙切齿,一脸抑郁!好不容易捉了回来,她还有脸祈求说饶了她?哼!本王今夜就将你“就地正法”,可掀开嫁衣,他的新娘居然换成一只小白兔?王爷很生气,后果超严重!
  • 家有锦绣

    家有锦绣

    这是两代人错综复杂的爱恋纠缠,在大时代的背景下,他们从家斗中一步步走来,步步惊心,承担着家庭的兴衰,国家的荣辱。分别的恋人,再相见,也许是天意弄人,也许也是命运的磨练······
  • 锦衣旧事

    锦衣旧事

    那个捕快说,叶锦衣虽然可恶,但是至少没有丧心病狂,他找上的都是些名声不大好的孤寡妇人。本来也最多落个流放充军的罪刑,可惜那么倔强,抵死不从啊。我问,后来呢?捕快叹了口气,说,死了。我的眼睛暮的睁大,怎么可能?怎么不可能,捕快说,整个人都被刺成了刺猬,后来赶来的那个女子哭的跟个泪人似的。后来呢?不知道,那个女子带着他的尸体离开了。
  • 月影佳人

    月影佳人

    眼盲耳聋的楚家六娘子痊愈了,可她似乎又不是楚六娘了,她精医道善丹青,貌美如花,那么她是谁?
热门推荐
  • 财经管理应用文写作

    财经管理应用文写作

    本书以财经管理写作概论为知识基础,以财经管理行政公文、财经管理通用文书、财经管理专业文书、财经管理时政文章为平行的相对独立的知识架构,围绕财经管理应用文写作的中心,建构财经管理应用写作体系。本书分为五大模块:1.财经管理写作概论;2.财经管理行政公文;3.财经管理通用文书;4.财经管理专业文书;5.财经管理时政文章。
  • 带个悟空混都市

    带个悟空混都市

    无良的我,意外获得分身悟空后,原本平淡的生活变得风生水起。刷卡消费?不好意思,我只有金元宝。宠物藏獒?对不起,哥遛狗也得牵只大白狼。
  • 顶级诱宠:追妻365式

    顶级诱宠:追妻365式

    “薛少,我……”“既然是你的愿望,那我就满足你。”黑眸一片欲望,他直接圈着她的小细腰,往着床边走。“不是,我……”我要离婚啊。他狡黠一笑,撩拨着她的发丝。“放心,不用怕痛,我会小心点。”如果不是复仇,她也不会惹上A城第一薛少,成为他的契约妻子,从而成为万身宠爱的名媛圈第一贵妇,虐敌开挂,什么恶毒后妈残忍继兄渣男统统被虐,至于白莲花前女友不过是手下败将。婚后,苏涵茉委屈嘟囔:“不是说好的只婚不爱吗。”薛少穿上衬衫,系上领带,腹黑一笑:“没说只婚不做。”他精心筹建一座城池,只为宠她千秋万代。红唇微启,她说:“我什么都不缺,只缺你当我孩子他爸。”
  • 疤痕

    疤痕

    本书以一名乡镇干部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描述了2003年某中原小城的税费改革、非典事件、机构精简等历史风云,有着一系列的情感冲突。小说借小人物之眼、耳、口、心,大量运用丰富多彩的细节,以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揭示其主题。
  • 虚构城

    虚构城

    在恒城这个如同它名字一般永不止息的不夜城里。如同展开巨大黑色羽翼的恶魔,诱惑着人心。又或者说,能够真正动摇和蛊惑人心的是人自己本身而非这个城市。围绕着这些年轻鲜活的生命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乔陈曦。物欲横流,保持本心还是迷失。“我永远记得我看过的那个电视剧里的一个场景,被包养了的女孩子在初恋男友的面前试一件红色的外套。男朋友不知道外套的来历和价格还在说这衣服真好看。多么讽刺,可我很快就要做一样的事变成一样的人了。”
  • 魔法群异族

    魔法群异族

    千万年来,一批又一批的人们前赴后继。不断地向往着仙业大道!曾经你坐拥万里江山么?曾经你乱世称雄么?曾经你是一教之主,受万人顶礼膜拜么?曾经你……假如以你一生的荣耀换得升仙的资格,你愿意么?
  • 溺宠毒医王妃:腹黑王爷极护短

    溺宠毒医王妃:腹黑王爷极护短

    第一次见面,他知道她是他的希望。第二次见面,他勾唇一笑,从此她便再也逃离不了他。精彩片段:“夜祈冥,你给我起开!”上官枫铃看着霸占自己床的妖孽男人,咬牙切齿地吼了出来,正说着,她猛然撞进一个温暖的怀抱,“怎么,铃儿想一起睡?”夜祈冥邪恶一笑,翻身扑倒了她。
  • 一花一世界:跟季羡林品味生活禅

    一花一世界:跟季羡林品味生活禅

    一本集中体现季羡林先生天人和谐思想的作品。 书中的万事万物都被季羡林先生赋予了生命的内涵,老妇人、小男孩儿,一枝花,一条老狗,一场雨......季老以朴素的笔触描写对天地万物的情感,一生经历的人、事、物、景,在季老笔下是鲜活感人的,集中表达了季羡林先生对天地万物那种"民胞物与"的大爱。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不只是在诉说着他的情感,更想向世人传达一种力量,跟随季老感受生命、体悟人生,收获内心安宁平静的力量。
  • 迷失蔷薇:霜华暗泽

    迷失蔷薇:霜华暗泽

    现代正义化身的女警察穿越古代竟成为超级神偷!神偷也是有原则的:偷财偷心不偷人。横行江湖谁与争锋?不过,就算她不拈花惹草也无法摆脱被逼相亲的命运。家里剩男太多?没关系,神偷也可做红娘。沈雨泽:既然你偷了我的心,那为什么不再去偷我人?墨夷闻霜:你见过那个贼,偷人的?逃都不方便。沈雨泽:采花贼。
  • 心理医生不会告诉你的秘密

    心理医生不会告诉你的秘密

    本书运用通俗、简练的语言,结合大量案例,从众多角度阐述了现代人常见的各种心理问题,介绍了相应的心理治疗方法,并附有较为专业的心理测试题,相信会使各位读者从中得到帮助,从而时时生活在幸福快乐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