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822400000079

第79章 一场关于“饥饿、孤独、情愫”的盛宴——莫言的小说评析(16)

莫言去日本访问期间,有日本记者提问说如果是世界末日,有70%的日本人要像平常那样过,而中国人则大多彻夜狂欢实现自己未了的心愿。莫言解释这种生命的态度时说,日本人是一种樱花的个性,就是要在最灿烂的时候结束自己的生命,也因为长期在火山、地震与台风的高发期,早就学会了对大自然的顺从和适应,而中国人则没有跟大自然的默契,以及面对世界末日的平常感。

不过在世世代代生存的土地上,中国人也会像很多把根扎在自己土地上的人民一样,绝对不跟侵略者妥协。莫言说,他在电视看过以色列袭击贝鲁特,硝烟尚未褪去,就看到一个老太太从屋子里搬出一个小箱子,箱子里是几根黄瓜和碧绿的芹菜,她站在路边叫卖青菜。记者把镜头对准她的时候,她用沙哑的声音说,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即使吃这里的沙土,我们也能活下去!在饥饿的年代,高密东北乡的村民们,就凭着这种信念活下来。农民在他们的苦难上,往往表现出更大的诙谐和幽默,当我们去同情的时候,发现他们并不总是哭的,更多的时候,他们在笑。

莫言写过一篇散文《说说俺们山东人》,里面自然是夸山东人的,我作为一个山东人,为了避免“王婆卖瓜”之嫌,这里就不说了,反正都是全国人民都知道的优点——正直、勇敢、豪爽,个头高大,体魄强健。水泊梁山、孔孟之乡,各行各业,都有能人。这是看了治疗抑郁的文章,所以建议山东人好好看一看。

2

莫言在文章中,提到了两个人,则展现了“大爱山东”犄角旮旯里的恨铁不成钢。高密东北乡有开展“忆苦思甜”大会的历史,每次开“忆苦思甜”大会,有个方家二大娘就会上台,开始讲述她的遭遇。方家二大娘是个极具政治头脑的女人,每次没上台之前,和下台的时候,她一准儿流下眼泪。她主要说的就是把孩子生在了地主家的磨坊里。批斗地主时,她表现自己的悲痛和被剥削,看,生在磨坊里,不了解内情的人肯定以为,这个善良的妇女是多么可怜,万恶的地主啊!但等到了批斗刘少奇,她竟然把从地主磨坊里生孩子的事情推到刘少奇身上,批斗林彪,就说是让林彪给害的,批邓小平,又成了邓小平造的孽……总之,千变万化,全靠一张嘴。

而事情的真相却让人大跌眼镜。原来,那时候,她穷成个“叫花子”,生孩子的时候,倒在了雪地上。正当“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紧要关头,善良的地主把这个女人扶到了自己家,安置在暖和的磨坊里,地上还铺了厚厚的黄色麦秸草,生完了孩子,还给她喝热腾腾的粥。看来,地主就是一个大善人,所以当全国都给“地富反坏右”摘了帽子的时候,她的口气立马变了,再也不是地主的心肠毒,而是诚恳地说,那地主是她的救命恩人。

故事很简单,但带着一股子不可抗拒的心痛。两面三刀的人最容易生存下来,在生存面前,人人像是疯魔了一般。可转念又一想,她也是可怜的,多年来的苦难,她已经习惯生活在同情里,正好有了一个贩卖“同情”的机会,还有一大帮人赞许她,认同她,将她的同情上升到政治的高度,她自然不想放弃。这只不过是“高密东北乡”中无数如她一般人物的侧影。

旧时代的平民有其生存的无奈,新时代的官僚也把无奈发挥到极致。莫言去赶集买饲料的时候,有个穿着破破烂烂衣衫的女人卖馒头,馒头也不多,就十几个,挤在小箢斗里,还没开张,夹着皮包收税的人就来了。“大公无私”地让女人缴税,女人苦苦哀求,家里有病人,没有钱看病,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只好将仅有的白面制成馒头来换钱。那个皮包人自然不听这一套,将箢斗抢过来,把馒头没收了。集市上的人围着看,都有些义愤填膺,有个军官走过来,把箢斗从税官手里夺回来,送还给女人。税官看着发怒的军官,也不敢怎样,嘟嘟囔囔走了。这给莫言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自然不是什么好印象。后来,农民在包产到户之后还要交提留,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几个钱大部分都上缴,这些国税皇粮,宛如一条条吸血虫,进入农民的身体里,没有这些地里流汗,粮食里流血的农民,就没有庞大的城市运转,想到这里,我痛恨那些歧视农民的人,没有这些人,怎会有城市生活?你吃什么?喝什么?熊培云在《一个村庄里的中国》里有一个绝妙的比喻,农民和市民在同一辆马车里坐着,突然,车走不动了,农民就下车推,车因为农民的力量重新发动起来,但很快,农民就发现不对劲了,因为车已经走远了。诚然,当车子重新回来的时候,市民就会对农民说,瞧瞧你多土,多脏,多不懂文明。

或许,莫言一早就厌烦,所以他希望永远都不要和这些黑色的东西打交道,成名后也拼命逃避,还庆幸中国的版税是由出版社代缴的,他的诺贝尔文学奖奖金是不用缴税的,这都让他感到开心。莫言说,税,其实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但要唤醒每个公民的纳税人意识,政府的钱也来自纳税人,那么,很多东西都要跟着改变,比如建了一处公共厕所,就没有必要大张旗鼓地说,这是政府又做了什么好事。官员如果真的是“人民公仆”,就不该为主人做了一件事情,还大张旗鼓地宣传,说主人啊,主人,我给你做了件天大的好事。可是,实际上,我们不是这样的,主人永远不是主人,仆人也永远不是仆人,像是童话故事里,公主喜欢上了一个什么游戏,跟小丫头做了角色替换,所以,看上去,是战战兢兢的主人和趾高气昂的仆人,而且那个小丫头还不贪婪,没想有一天,她真的可以代替主人。

那些试图代替格格的,在取代了格格之后,就把从前做丫头时候在一起受苦受难的同胞喊过来,说,咱们玩一玩角色替换吧。历史,就这样,慢慢地消逝,时间的灰烬里,这种游戏不知玩了多少年。

3

还有一些故旧的小事情,听上去透着些许不一样的色彩。就像是我们在缅怀自己的故去岁月时,难免也会因为那个年代感到心寒。

高密东北乡总有一些口无遮拦的人,这些人是傻子、光棍、装疯卖傻的、和假扮光棍的。“文革”时期,人与人见了面,也不像往常那样打招呼,而是把一些口号拆解开,一个人喊上半句:“毛主席——”,另一个人就要接着“万岁!”有一回,一个女红卫兵到莫言村里去,见到村子里的傻子,就喊:“毛主席——”傻子愤怒地对她说:“操你妈!”女红卫兵当然生了大气,还揪住傻子不放,好不容易发现了一个“反革命”,竟敢辱骂领袖。要知道,一直到了毛主席逝世的时候,全国人民还都因为国家要灭亡了,好日子到头了,而深深恐惧。村里的革委会就说:“他是个傻子!”于是,风平浪静,仿佛什么也没发生过。

这风平浪静的背后,仿佛可以看到关于死亡的凌乱的脚步。

莫言还在《猫事荟萃》里,提到,1964年左右,村里来了“四清工作队”,为工作队做饭,是无上的光荣。“地富反坏右”是没有资格做饭的,原因也可笑,怕这批坏分子毒杀革命同志。工作队来了一批又一批,比如“整党建党工作队”、“普及忠字舞工作队”、“斗私批修工作队”……有一些以前得到过这样差事的人,后来得不到了,还惶惶不安地去求情,也不白求,夜里提着酒去找村里的管事人,争取这“派饭”的资格。

莫言家是“富裕中农”,得到了这样的差事,也是因为表现比较积极,那些表现不积极,绝对得不到这样的好差事。工作队里的陈姑娘被派到莫言家,个头不高,戴近视眼镜,黑黑瘦瘦的,一口江南话。“神”请来了,拿什么敬“神”呢?爷爷有骨气地说,“咱吃什么就让她吃什么!”莫言家那时候吃的是“霉烂的红薯干、棉籽饼、干萝卜丝子”,这都是算好的,要是差的,更没法吃。还是奶奶英雄,她想得远,况且莫言的父亲是大队干部,请人来了,可不是闹着玩的,于是奶奶就把家里仅有的一点生了虫的白面拿出来,杀了唯一的一只鸡,还吩咐莫言跟着爷爷去捞鱼。祖孙二人捞了半天,只捞到一些黑黑瘦瘦的癞蛤蟆。初冬季节,又是寒风又有薄冰,总算是捞到一条死了的大黄鳝,虽然有一点点臭,但肉还是硬的,舍不得扔,就拿回家。奶奶很高兴,莫言说,是臭的,奶奶还说,什么臭的,你小孩子嘴臭。奶奶和母亲一起把这一条黄鳝斩成十几段,沾上一层面粉,往锅里滴上几十滴豆油,把黄鳝煎了,鸡也炖好了,还烙了饼。

陈同志终于来了,看了一眼,说:

“你们家生活水平这样高?”

这句话显然把大家都吓坏了,本来就是“富裕中农”家庭,招待陈同志也是法外开恩了,这是天大的殊荣。可万一革命同志的所见所闻造成一场“仇富”事故,那可万万不能的,所以父亲的脸都白了。这时候方显“姜还是老的辣”——

祖母真是英雄,她说:“陈同志,您别见笑,庄户人家,拿不出什么好吃的。看你这姑娘,细皮嫩肉的,那小肚,肠子也和俺庄户人不一样,让你吃那些东西,把你的肚和肠就磨毁了。所以呀,大娘要把那只鸡杀了,他媳妇还舍不得,我说,‘陈同志千里万里跑到咱这兔子不拉屎的地方,不容易,要是咱家去请,只怕用八人大轿也抬不来!’他们都听话,就把鸡杀了。这鱼是你大爷和小狗娃子去河里抓的,冻得娃子鼻涕一把泪一把。我说,‘为你陈大姑姑挨点冻是你的福气,像地主家的富农家的娃子,想挨冻还捞不着呢!’这面年头多了点,生了虫,不

过姑娘你只管吃,面里的虫是‘肉芽’,香着呢!快脱鞋上炕,他大姑,陈同志!”

即使莫言看不到陈同志的表情,也能忖度出陈同志的内心,应该是感动了。现在想来,工作队来了,家里拿出可以招待的一切,多少有些扰民。可是,在那样的氛围中,没有人觉得工作队是折腾人,反倒觉得是必须、光荣的。时过境迁,莫言恐怕忘不了祖母见陈同志喂猫吃鱼时候,哆嗦的脸,忘不了哥哥踢猫的时候,说,你也吃了一块鱼……

同类推荐
  • 杜甫传

    杜甫传

    这是武侠一代宗师还珠楼主的绝笔之作。全书11回,讲述了“诗圣”杜甫曲折潦倒的一生。由于作者善写武侠,尤其擅长讲故事,而杜甫的生平又与作者自身的身世很有相似的地方,因而这部书写得相当引人入胜和富有感染力。
  • 刘邦传 刘备传 赵匡胤传 朱元璋传(超值金版)

    刘邦传 刘备传 赵匡胤传 朱元璋传(超值金版)

    出身再贫寒也能享到大富贵,地位再卑微也能赢得大荣耀。不靠身世不靠人脉不靠财富只靠奋斗,《刘邦传刘备传赵匡胤传朱元璋传(四大草根皇帝奋斗史超值金版)》看史上最牛四大草根皇帝如何从贫贱底层崛起翻身到权力高层。本书以草根的视野草根的笔触书写草根皇帝的成功传奇历程!本书由禾君编著。
  • “金星英雄”李顺达传

    “金星英雄”李顺达传

    《金星英雄李顺达传》于去年出版,但它的影响在渐渐扩大,这是李顺达的魅力,是李顺达精神的魅力。近日该书又被山西省团省委与新闻出版局推荐为“100种红色经典”。
  • 在图书馆遇见南怀瑾

    在图书馆遇见南怀瑾

    本书讲述了青少年如何在国学中汲取为人处世的智慧,找寻精神家园?当代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对此进行了深入浅出、生动风趣的解读,用生动形象的小故事阐释了复杂深奥的智慧和哲理,为青少年理解国学的人生真谛打开了大门。本书汇集了南怀瑾对于《论语》《孟子》《道德经》《庄子》《周易》以及禅理的讲解,集合了儒、释、道、易四家的思想精粹,读来仿佛含英咀华,口舌留香。书中的智慧值得青少年受用一生!
  • 我的生活

    我的生活

    《我的生活》,真实记录了冯玉祥将军一九三零年以前的政治生活。全书从他降生写起,直到弱冠从军、滦州起义、兴兵讨袁、力挫张勋、驱逐清废帝、参与北伐等,采用作者自述形式,绘声绘影、真切而感人。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叙述形式上,均有历史特色。
热门推荐
  • 超级光脑

    超级光脑

    当你得到了一台未来的超级光脑时,你会干什么?李晓天的选择是写程序、造硬件,谱写一部属于自己的传奇。
  • 一生要知道的欧洲艺术名作

    一生要知道的欧洲艺术名作

    往今来,优秀执著的人类在追逐艺术的过程中留下了许许多多弥足珍贵的艺术作品,同时也创建了千姿百态的艺术风格和流派。每一种艺术风格从最初的背离传统到最终的凝聚思想,每一种艺术流派从它的源起、兴盛到没落、衰败全都经历了无数岁月的积淀,最终才一步步地走出了自己的锦绣天地,从而推动了一代代卓越的艺术的大师的诞生。浪沙淘尽,当我们伫立在这些旷世作品的身旁、我们除了赞叹外,有的就是暗自窃喜和虔诚的感恩,为了拥有这些作品而感谢上苍。
  • 名门“淑”女:尧天女帝
  • 花间

    花间

    一段豪门富少的情场突围一对亲生姐妹的生死裂变。曼芝是苏家最小的女儿,从小天资聪颖.大学毕业在即,她突然得知一向温顺的姐姐未婚先孕!在追查这件事的过程中,阴差阳错,她嫁给了害死姐姐的仇人.协议约定了一段十八年的婚姻.婚后,曼芝与邵云交火不断,但彼此的关系渐渐产生了微妙的变化。邵云的二叔邵俊邦将曼芝调回邵氏公司,希望能挟制邵云,这使曼芝与邵云的关系再度陷入低谷。曼芝得知怀上邵云的孩子之后,却发现邵云在夜总会鬼混……
  • TFBOYS伴你左右手

    TFBOYS伴你左右手

    女主林浅夏,是一个新站子“于心站”的站长,站里都是妹妹粉,还有她的闺蜜:艾小瑶、叶梓玥。在一次机场接机,三只认识了这个特别的女孩。他们又在同一所大学就读,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呢?
  • 夜歌声声挽淮洲

    夜歌声声挽淮洲

    本书又是一部纪念寻淮洲诞辰百周年的(夜歌)作品集,收录了有关这位双百英模的图片、书法、对联、诗歌、小说、研究报道及富有地域特色的系列夜歌作品。
  • 余情难了:贫女的逆袭之旅

    余情难了:贫女的逆袭之旅

    惊觉相思不露,原来早已入骨,他,原本是尊容华贵的皇八子,却被突如其来的亡国之祸牵涉,被迫流亡他国,任人宰割。她,原本是北卑国内穷困潦倒的乞女,因着一次巧遇,蒙南华王子千倾搭救,踏上了另一条征程。强者才存,皇八子凭着一己之力,复国登上高位,搅乱北卑国内历史风云。而她,更是南华有梦,北卑浅殇。后宫争斗,阴谋诡计,更是令她应接不暇。没有倾国倾城的容貌,没有显赫的家世地位,却融入了一个人人艳羡的北卑国度。一段莫名其妙的生死相许,却成了她这一生的救赎。不泣别离,不诉终殇,若此生难护你,那吾宁愿百年孤独。“夜,如果,在千倾之前遇到你,你会嫌弃我一脸的脏污,乞儿模样吗?”“自然……”
  • 佛说善生子经

    佛说善生子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读懂领导

    读懂领导

    这本书是写给每一个对工作认真、对自己认真的人。领导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事,领导无处不在,领导不仅仅是一个职位,领导更是一个过程。领导不仅令存在于工作中,在我们的周围、我们的自身也都处处存在着领导,并时刻都在进行领导活动。在这个竞争愈来愈激烈的时代,我们已经明显感觉到各种处世技巧的枷锁带来的桎梏,人们需要一种更接近本质的东西来打破这种从一出世便开始缚着人的各种经验和教条。所以,在本书中,我们竭力摒弃那些自称是决胜秘诀的愚不可及的言语,我们不是要使作为读者的您掌握某种肤浅的处世技巧,而是希望您可以从技巧中掌握另一种东西——方法论,这正是可以打破“经验枷锁”的东西。
  • 综漫之眺望远方

    综漫之眺望远方

    地位再高又能怎样,面对亲人的仇恨,多次信任心爱之人的背叛,她只能冰封自己的心,虽然她有故意的成份在里面,最后将沉睡的"光芒”唤醒,可到头来却只有一道道厌恶与嘲讽的目光,和自己被封锁在空寂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