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793200000017

第17章 恋爱篇 此恨绵绵无绝期:民国婚恋(1)

你见过徐志摩吗?——徐志摩身边的女人

倘若林徽因没有像一道光那样出现在徐志摩的生活里,徐志摩恐怕不会那么匆忙而决绝地和张幼仪离婚。在世人眼中,徐志摩和林徽因如同贾宝玉林黛玉那样天造地设,然而太完美的爱情总是娇嫩得经不住世俗的目光。尽管徐志摩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痴情,但林徽因却不想重蹈林黛玉“焚稿断痴情”的覆辙。生活中,林徽因成了别人的新娘;但在诗中,她却永远是徐志摩的佳人。既然生活中无缘缱卷缠绵,何妨在文字里耳鬓厮磨呢。

浪漫,痴情,执迷不悟,徐志摩对林徽因的爱,浓烈而绵长。“情种”一词非他莫属。

张幼仪:相知却在分手后

张幼仪出生于大户人家,家境殷实,衣食无虞。但由于运气不好,经营不善,原本富甲一方的张家,一天天衰落下去。但张家没有在困境中一蹶不振。幼仪的两个哥哥,负笈异乡,苦读成材,终让张家一点点恢复元气。

那时的幼仪还不能为改变家境贡献自己的力量,但两位哥哥困境中奋起的决心和毅力却为幼年的她上了生动的一课:“看别人赢,会学到一些东西;看别人输,学到的更多。我们遭遇的不幸使我们坚强,帮助我们成为今日的我们。”

根据那时的风俗,张幼仪的亲事只能听凭父兄安排。后来,正是四哥为她找到了徐志摩。当时,张嘉璈担任浙江都督秘书。在视察杭州府中学堂时,一位学生的作文引起了他的注意。作文的题目为《论小说与社会之关系》,文笔气势酷肖梁启超,书法也笔力遒劲气韵生动。张嘉璈被这位学生的才气所打动,经打听,这位学生是当地一位士绅家的独子,他立即致信这位富绅,提议将自己的妹妹嫁给这个才华横溢的学生。张家很快收到徐志摩父亲的亲笔回信,同意了这门亲事:“我徐申如有幸以张嘉璈之妹为媳。”

张幼仪既然崇拜、信赖哥哥,当然也崇拜、信赖哥哥为自己挑选的未来丈夫。至于两人之间有没有爱情,当时的张幼仪无从知晓但也并不担心。传统教育的熏陶让她认同《礼记》对婚姻的看法:“婚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

徐志摩第一次看到她的相片时,就用嫌弃的口吻说:“乡下土包子。”

而张幼仪对自己的婚姻却充满了期待,她知道未来的夫君和自己的两个哥哥一样聪明好学,饱读诗书,思想进步,那么,既然自己和两个哥哥相处得很好,将来,和丈夫徐志摩的交流也不会存在障碍吧?然而,新婚之夜却如同兜头泼来的冷水,让她的心凉透了。

在那个本该温柔浪漫的洞房花烛夜,徐志摩只是潦草敷衍在她的身上行使了丈夫的义务,自始至终,一言未发。

后来,饱经沧桑的张幼仪谈到自己不幸的婚姻时,喟然长叹:“我们之间的沉默就从那一夜开始。”

为了成为公婆心目中的好媳妇,张幼仪每天早早起床,洗漱装扮,穿戴整齐,然后在合适的时间,向公婆请安,晚上,也只有在和公婆打了招呼之后才回卧室休息。这就是古书上说的“晨昏定省”。由于婆婆起得很早,而公公每晚都是半夜才归家,为了履行“晨昏定省”,她一天睡不了几个钟头。但她从无怨言,也从未间断,她认为侍奉公婆孝敬公婆是一个媳妇的头等大事,所以从不含糊。在讨好公婆方面她非常成功;可在取悦丈夫方面,她却一筹莫展。新婚几个星期后,徐志摩就先天津北洋大学后北京大学读书去了。两人之间的交流可谓一片空白。

那时的张幼仪把希望寄托在肚里的孩子身上,她相信,只要她肚皮争气,为徐家生个男孩,母为子贵,她不仅会因为延续了徐家烟火而博得公婆的好感,也会同样赢得丈夫的眷顾。她相信一个男孩能让丈夫的心变软,能让她等来期盼的爱情。

然而事实再次给了她一记响亮的耳光。她如愿给徐家生了个男孩,她如愿赢得了徐家除徐志摩之外所有人的好感与尊重。但丈夫那颗心犹如坚冰,并未因男孩的出世而有一丝的融化。

有了儿子,徐志摩认为他已完成父母赋予他的传宗接代的任务,当他提出远渡重洋负笈海外,父母也无法像以往那样阻拦了。从此,张幼仪和徐志摩天各一方。时空阻隔,让两人原本就有的隔膜愈来愈深。

二哥对妹妹的婚姻状况非常关心,他担心妹妹和徐志摩长期分居,结局定然不妙。于是他劝徐志摩的父母让妹妹出国和徐志摩团聚。经过一番犹豫,张幼仪的公婆最终还是同意让儿媳也出国,一则可以照料儿子的饮食起居,二来也可栓住儿子那颗浪荡的心。当时,徐志摩突然从美国转入英国,不读经济学却去读文学,父母已隐隐感觉,儿子变得不安分了。

在英国,张幼仪和徐志摩定居在一个叫做沙士顿的小镇上。徐志摩每天忙忙碌碌,像在老家一样,几乎从来不搭理张幼仪。每次出门时,他一脸阳光;一进家,满面乌云。有时,徐志摩回来看到张幼仪,脸上会露出惊讶的表情,仿佛在说:你怎么还呆在这里?

不久,张幼仪发现自己怀孕了,当她告诉徐志摩这一消息后,对方立刻说:“把孩子打掉。”丈夫的话让张幼仪目瞪口呆,在当时,女人打胎是有生命危险的。她颇有几分不满地说:“我听说有人因为打胎死掉了。”徐志摩冷冰冰地答道:“还有人因为火车事故死掉呢,难道你看人家不坐火车了吗?”

一天晚上,徐志摩对张幼仪说,他要带一个爱丁堡大学的朋友回家吃饭,这位朋友是女的。当时,张幼仪凭直觉,断定徐志摩在外面追求别的女人,所以,当徐志摩说这话时,张幼仪以为丈夫打算娶第二个太太。当时的张幼仪竟然觉得这很正常,只要不威胁自己的原配地位和身份,她同意和丈夫的第二房太太和谐共处。

实际情况与张幼仪的想象完全不是一回事。徐志摩所请的朋友,人们称她为明小姐,谈吐文雅,穿着新潮。但张幼仪却不可思议地发现,这位明小姐出身高贵,且是爱丁堡大学的高材生,但一身洋装的她却有着一对三寸金莲。

客人走后,徐志摩问张幼仪对明小姐的印象如何,她脱口而出:“这个,她看起来很好,可是小脚和西服不搭调。”没想到,徐志摩听了这句话,情绪异常激动,尖声叫道:“我就知道,所以我才想离婚。”

张幼仪先是惊讶,随后才有所醒悟,丈夫骂自己“土包子”,原来不是说自己穿着落伍外貌粗俗,而是指自己文化浅薄观念陈旧。事实上,当张幼仪以大义凛然的姿态准备迎接徐志摩第二房太太时,她的所作所为与缠过脚的女人确实毫无二致。

一星期后,徐志摩突然消失了。因为语言不通,独守空闺的张幼仪陷入了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的绝境。女人毕竟脆弱。无奈之下,张幼仪想到在法国留学的二哥,便写信求助。很快,二哥回信了。在信中,二哥给绝境中的妹妹指出一条路:“万勿打胎,兄愿收养。抛却诸事,前来巴黎。”

本来,张幼仪并不打算要这个孩子。作为一个被遗弃的女人,身处异国他乡,养育孩子面临诸多困难。到法国后,她改了主意,决定留住这个孩子。她想,既然多年来忍气吞声事事顺从仍然打动不了丈夫的心,现在她要和丈夫唱反调——徐志摩不要这孩子,自己偏要。

离开英国之际,张幼仪下定决心:今后,不管发生什么事,都不要依靠任何人,而要靠自己的双脚站起来。生活的磨难,终于让一个唯唯诺诺循规蹈矩毫无主见的“土包子”艰难蜕变为一个自尊自强独立自主的新女性。

在德国医院生下儿子一周后,张幼仪才有了徐志摩的音讯。此时,徐志摩突然现身德国,不是为了探望产后的妻子和刚出世的婴儿,而是托朋友给幼仪送来离婚通知书。在信中,徐志摩为自己的离婚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真生命必自奋斗自求得来,真幸福亦必自奋斗自求得来,真恋爱亦必自奋斗自求得来!彼此前途无限……彼此有改良社会之心,彼此有造福人类之心,其先自作榜样,勇决智断,彼此尊重人格,自由离婚,止绝苦痛,始兆幸福,皆在此矣。”

对自己莫名其妙的突然失踪,徐志摩在信中无一语交待;对刚出院的妻子和襁褓中幼子,也无一语问候。

按当时的法律,徐、张两人离婚,要征得双方父母的同意。张幼仪问徐志摩:“如果可以的话,让我先等我的父母批准这件事。”徐志摩急切地打断她的话:“不行,不行。你晓得,我没时间等了。你一定要现在签字,林徽因……林徽因要回国了,我非现在离婚不可。”

后来,当有人把徐志摩的离婚拔高为“革命性行为”时,张幼仪的回答是:“No”。真实的情况是,徐志摩是为了赶在女朋友回国前定下两人的恋爱关系,才突然现身德国,逼刚生下孩子7天的妻子签字离婚的。

张幼仪爽快地签了字。因为投靠二哥之后,她决定不再按过去的观念行事。她不想再忍气吞声做丈夫的附庸,而是靠自己走一条自尊自强的路。

离婚后,张幼仪一面在德国接受幼儿教师的培训,一面独立抚养幼子彼得。她的自立渐渐赢得了徐志摩的尊重和赞誉。后来,彼得因病3岁不到就夭折后,在悼念彼得的文章里,徐志摩用手中生花的妙笔开始赞颂曾经不屑一顾的前妻了:

“就是你妈,彼得,她也何尝有一天接近过快乐和幸福,但她在她同样不幸的境遇中证明她的智断,她的忍耐,尤其是她的勇敢与胆量;所以至少她,我敢相信,可以懂得我话里意味的深浅,也只有她,我敢说,最有资格指证或相诠释,在她有机会时,我的情感的真际。”

无论如何,逼一个刚刚经历分娩之痛的女子签字离婚,徐志摩这一做法还是招来很多人的指责和批评。他的老师梁启超就为此专门给他写了封信:

“吾昔以为吾弟与夫人实有不能相处者存,故不忍复置一词。今闻弟归后尚通信不绝,且屡屡称誉,然则何故有畴昔之举,实神秘不可思议矣。人类恃有同情心,以自贵于万物。万不容以他人之苦痛,易自己之快乐。”

但徐志摩并未接受老师的劝说和批评,而是在回信中以慷慨激昂的语句为自己辩护:

“我之甘冒世之不韪,竭全力以斗者,非特求免凶惨之苦痛,实求良心之安顿,求人格之确立,求灵魂之救度耳。

人谁不求庸德?人谁不安现成?人谁不畏艰险?然且有突围而出者,夫岂得已而然哉?

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嗟夫吾师!我尝奋我灵魂之精髓,以凝成一理想之明珠,涵之以热满之心血,郎照我深奥之灵府。”

徐志摩这番大义凛然、舍我其谁的铿锵表白已广为传颂,但和他朝夕相处多年的张幼仪知道,文弱而怯懦的徐志摩说出这番剽悍之语不过是往心口“贴胸毛”的壮举。她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徐志摩连看部电影都不会痛快做决定,所以,若没有一个女子在背后鼓动,他哪里做出逼妻子签字离婚的果敢行为?

由于幼子彼得因病夭折,张幼仪失去了精神支柱,选择回国。

在异国的一番遭遇和历练,让张幼仪变的坚忍不拔和精明能干。不幸没有击垮她,反而让她变得强大。回国不久,她就把事业做得风生水起。昔日的“土包子”一跃成为上海滩的女强人。身为上海女子银行的副总裁,白天上班,傍晚请家庭教师为自己补文化课,同时还经营着一家名为“云裳”的女子服装店。

在遭遇婚变的人生关键时刻,张幼仪选择了自立自强,于是拥有了灿烂的事业精彩的人生,最重要的是,她实现了自我之价值。

“你碗里的米是谁给你的?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张幼仪的人生为这句话作了最鲜活的注释。

张幼仪的独立、自尊和事业上的成功,渐渐赢得了徐志摩的尊重和信赖。婚后,两人如同相熟的朋友相处得很好。那时徐志摩已和陆小曼结婚。陆小曼不愿住在北京,徐志摩只得北京上海两边穿梭不停。陆小曼有芙蓉癖,时常躺在烟塌上吞云吐雾,无暇照顾徐志摩的生活。购买衣服和领带时,徐志摩就去“云裳”让张幼仪帮自己参谋。在飞机失事前一天,张幼仪还见到了徐志摩。当时徐志摩急着去北京,为林徽因的一次讲座捧场,张幼仪劝他不要乘中国航空的小飞机,徐志摩哈哈大笑,说不会有事的。没成想第二天果然出事了。

虽然和徐志摩的婚姻半途夭折,但张幼仪没有记恨丈夫,反而对他多了一份理解并暗藏一种谢意。后来,谈及自己和徐志摩不成功的婚姻,张幼仪的肺腑之言耐人寻味:

“我要为离婚感谢徐志摩。若不是离婚,我可能永远都没办法找到我自己,也没办法成长。他使我得到解脱,变成另外一个人。”

林徽因:“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这是徐志摩和陆小曼合写剧本《卞昆冈》第五幕里老瞎子的唱词。当时,尽管林徽因和梁思成已经订婚,徐志摩也开始和陆小曼往来,但徐志摩对林徽因的情丝难以斩断,虽然他和她是有心人难成眷属,但他相信,他和她的相识,犹如金风玉露一相逢,其意义非同凡响,因为他俩“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不仅照亮了各自的人生,也照亮了中国的现代诗坛。

当徐志摩在英国认识刚满17岁的林徽因后,他忘记了自己的身份,不顾两人悬殊的年龄差距,不可遏止地爱上对方。他狂热地给林徽因写情书,那些滚烫而美丽的诗句从他的心间流淌而出,汩汩不息:

同类推荐
  • 国学讲演录

    国学讲演录

    《国学演讲录》是南怀瑾高足魏承思先生在其国学经典导读班中讲学文稿所整理而成的国学讲演录,全书是由讲稿整理而成,开篇讨论国学的概念、定义、范围,接下来对诸子百家学说进行了深入讨论,其中以儒释道墨法数家为主,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进而以朝代为线索,探讨了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与清代朴学等流派,勾勒出了我国古代思想流变的树状脉络,接着以四书五经、诸子学说与二十四史等经史子集为主要内容,内容详实、深入浅出,文笔浅白易懂,为我国国学经典作品展开了引人入胜的推介与条理清晰的剖析,是一部很好的国学入门读物。
  • 宋词是一朵情花2

    宋词是一朵情花2

    最经典的宋词读本,最唯美的诗词解读。 国学大师汤一介、北大教授李中华、王守常倾情推荐。更严谨,唯美,更动人。以诗词会古人,以古人读心灵,以心灵悟人生。今人爱宋词,爱情花,是因为她包罗万象,又于万象中生出种种聚散无常。宋词就是开在绝情谷的绚烂情花,我们都中了它的毒。
  • 杨万里集

    杨万里集

    《中国家庭基本藏书(名家选集卷):杨万里集(修订版)》结构包括原文、译文及注释,注释详实,通俗易懂,让读者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古代文学的渊源。《中国家庭基本藏书(名家选集卷):杨万里集(修订版)》是以《四部丛刊》影印宋钞本为底本,参校王琦珍整理的《杨万里文集》。除作参校《全宋诗》,择善而丛。作品大致按年代先后为序,限于《中国家庭基本藏书(名家选集卷):杨万里集(修订版)》体例篇幅等方面的要求,作者选注了杨万里有代表性的诗作百余篇,全部词作八篇、以及文十余篇,以馈读者
  • 读破金瓶梅

    读破金瓶梅

    《金瓶梅》是一部传世杰作,被称为“第一奇书”。《金瓶梅》主要描写了西门庆的一生及其家庭从发迹到败落的兴衰史,并以西门庆为中心,一方面辐射市井,一方面反映官场社会,展现了一个时代的广阔图景和政治与社会的众生相,刻画了西门庆这一典型的人物形象和以潘金莲、李瓶儿等诸多女性。 徐景洲的这本《读破金瓶梅》以札记形式笑谈《金瓶梅》这部奇书里的奇人奇事,点评人物性格,品味艺术技巧,阅读注重细节,行文亲切有味。
  • 中华对联(第十卷)

    中华对联(第十卷)

    本书是一套中国关于对联的 作品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普及读物。
热门推荐
  • 仙武天下

    仙武天下

    东土大陆,仙武并存,宗门众多,万族林立,群雄争霸。在大炎王朝的都城东京,有两家著名的仙道学院,天命学院和战神学院,在天命学院中,藏有神秘莫测的天外神石——天命石,被天命石选中的修士,可以觉醒自身血脉中的神秘力量。那一日,当一个叫作唐昊的少年将手放在天命石之上时,一声凤鸣响彻寰宇,随后,又传来一声摄人心魄的低沉龙吟……
  • 太子寻妻追捕令:兼职小妖妃

    太子寻妻追捕令:兼职小妖妃

    冷情男人,一睁开眼,十几双垂涎久久的瞳孔,下一秒,一群母狮子前赴后继扒光他的衣物,恨不得一口生吞他!。。。记仇女人,无视男人愤怒的眼神,索性拿绸布蒙了他的眼睛,得瑟一笑道:“记得要好生伺候这位大爷哦。”
  • 金刚顶经一字顶轮王瑜伽一切时处念诵成佛仪轨

    金刚顶经一字顶轮王瑜伽一切时处念诵成佛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甜妻有毒:首席请入瓮

    甜妻有毒:首席请入瓮

    "亚媒称我的异母姐姐陌雅西是全亚洲男人最想上的女人,可为什么她的男人一脚踏着她,一只脚还是伸向了我呢?又为什么她的老板,KING娱乐公司总裁没有潜规则她,反而是对我穷追不舍,死缠烂打?他本是冷酷无情,睥睨天下的男人,却对她说,“陌闫朦,你是我在床上都不能够用力的女人。”"
  • 安妮语录

    安妮语录

    这短语乃小说专用OK?有些是在网上看见滴!
  • 巫师史诗

    巫师史诗

    若是史诗,那些历史的尘埃在哪里找寻?若为巫师,那些英雄的故事该何处寻觅?若成传奇,那些歌谣的音符要如何聆听?……世界那么大,却没有脚下的路。我们的邂逅,是该说幸运还是要哭泣?或许,历史本就没有主角……~~~~~~~~~~~~~~~~~~~~~~~~~~~~~~~~~~~~(求点击、求推荐、求收藏,谢谢了!)
  • 敢教日月换新天

    敢教日月换新天

    《我的梁山我做主》是鄙人的新开的,能上架自然是最好,不能上架也争取写完,说话算数,不算数就真成TJ,呵呵
  • 绝色杀手:兽妃倾天下

    绝色杀手:兽妃倾天下

    王妃是妖女!王府之中,传出一阵阵惊恐声,众人捂着心脏,双腿打颤。世人皆知,北冥冰冷如冰霜,嗜血残忍,可谁知,她也曾天真过,温柔只给他一人。战北狂,一个狂傲不将天下人放在眼中的人,却对她另眼相看。只要结局是和你在一起,那么过程让我怎么痛苦都可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风定江山

    风定江山

    两个不属于江湖的人,却相遇在江湖,并同行江湖间!一次江湖行,一段倾城恋,一场兄弟情!一场又一场的刺杀,是什么人指使?爱恨交织的几个女子,谁能陪伴一生!对敌者,杀无赦!即使千万人,也不留一个祸根!局中局,迷里迷!既是布局者,也是别人手里的棋子!血与泪汇江湖,刀和剑成武林!在血泪刀剑中本欲随风,却无奈逃不出万丈红尘!
  • 九转乾坤

    九转乾坤

    只因没有实力,林奇一家世代为奴,他自己更是饱受欺压!机缘,让他救了一只濒死的仙鹤,从此踏上逆天路!一身顶级武技,让他冲出林家,屠尽欺他辱他之人。凭借诡异身法,更是从妖兽口下救得沐浴中的绝色美女,从此暧昧不断!可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仙鹤交给林奇的任务,便是对抗这普天之下第一大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