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792700000012

第12章 土家那些事(2)

在土家人看来,要想泡出一罐好茶,就得先烧出一壶新鲜的滚开水。接下来,主人是不急不缓地一边不停地给火塘添加薪柴,一边与客人东家长、西家短漫无目的地拉着家常。待火塘里的红火烧得那黢黑的炊壶开始在“吱吱呀呀”地唱歌,主人也就忙着开始做泡茶的准备了。先是倒尽早前茶罐里的残茶,涮净茶罐,然后是去找来家里上等的茶叶,连同洗净的茶杯拿到临火塘的小桌凳上一字摆开。待这一切做完,炊壶里的水也就“咕咚咕咚”地开始冒横气。炊壶里的水变成了滚开水了,主人也不急,只是拿着茶罐将罐底伸到火堆里,翻转着手腕烤水气。待手中的茶罐水气散尽,嘣嘣作响,主人这才拿出上等的茶叶放入罐中,并再次将茶罐伸入火中不停地簸动,一边不时凑到鼻前闻闻其香气。土家人谓之“炕茶”。这“炕茶”的学问可大着呢!茶叶里的水气不炕干,泡出来的茶不够香;茶叶放在茶罐里炕过火了,泡出来的茶又会有一种难闻的焦糊味。是否刚刚正好,全靠主人凭多年的经验掌握。待茶叶炕好,主人便一手拿起一把硕大的火钳,夹住还挂在铁钩上的炊壶提把,一手平端起茶罐,握着火钳的手只稍稍用力一抬,“噗嗤”一声,一线白亮的水柱就激入了罐中,顿时芳香四溢。不过,这时的茶还不能够喝,因为主人的第一次续水往往不会太多,只是发开茶叶而已,即便是喝,亦太酽太苦。待茶罐里的茶叶浸润散开,主人续上第二遍水后,又拿起一只茶杯将新泡的茶从茶罐里酌出倒入反复冲过几遍,然后才会酌入茶杯恭恭敬敬地敬给客人。

这样的土家罐罐茶,喝一口下肚,顿觉止渴生津,消困解乏。遇上冬天,便觉全身暖和。若再碰上这家里有个上了年岁的老爷爷、老太太拉着你“讲古讲经”,更是笑声不断,乐趣无穷。

土家罐罐茶,虽是一种自然而朴实的大众茶艺,倒也暗合了茶叶界泰斗庄晚芳教授所提出的“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的茶道精神。

土家红苕和洋芋的另类吃法

如果有人以为土家族是少数民族,蛮荒偏僻,吃食粗糙,毫无精细可言,那真是大错而特错了。其实,土家人在吃食上,是极富创造力的。不光利用自生自产的包谷大米,混合制作出了松、软、香的“金包银”,还有既制作方便,又极富营养,用黄豆磨成的“懒豆腐”,更有那吃起来异常醇香又特好保管的“熏腊肉”等等。就连那些,在外人看来难于下咽的红苕和洋芋,在土家人灵巧的手里,一样也可以把它制作成精致的美味。

土家族大多生活在高山和半高山,适合种植水稻的地方总是很少。平地里种了包谷和小麦之后,大量的坡地便只能用来耕种适宜生长的红苕和洋芋了。因而,红苕和洋芋的产量就显得特别地高。在土家人的眼里,大米是外来的稀罕之物,包谷小麦那是细粮,黄豆绿豆芝麻花生之类则是杂粮,而大量的红苕和洋芋,也就成了粗了不能再粗的粗粮了。

之所以把红苕和洋芋划归为粗粮,其实,并不仅仅是因为它的产量高,一个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它不像包谷小麦等那样易保管,存放的时间长了,总是喜欢乱。在我的老家,常常要在家里专门挖出一个我们称之为“苕坑”的土窖来存放。而就这种储存法,存储的红苕和洋芋,超过了一年,便也会乱得不成样子。因而,每当红苕或洋芋收获回来之后,大家除了选出一批精品存放在“苕坑”外,余下的部分,家家户户便都要想着法子来将它处置掉。

于是,便有了土家人特有的有关红苕洋芋“粗粮精吃”的另类吃法。

“薯条”和“薯片”,这是后来有了舶来食品的新叫法。其实,在土家族的食谱中,早就有将红苕或洋芋制作成“薯条”“薯片”的这一吃法。只不过大家的叫法没有这般文雅,老家的人们,总是习惯于把这种食品,质朴地称之为“苕泡子”或“洋芋泡子”。他们先是将那些红苕或洋芋洗净去皮,煮熟后,再用刀将它们细心地切成薄片或长条,然后摊在簸箕里,拿到太阳底下去暴晒,待水汽完全晒干即可收藏。当然,讲究一些的人家,也会将煮熟的红苕或洋芋捣成软软的泥,然后撒上芝麻,用擀筒将它擀成一张张薄得透明的片,待晒至半干,再来用剪刀改小晒枯。想吃的时候,拿出来倒入锅里,用沙或盐一通爆炒,滤去了沙、盐,立马就成了又脆又香的美味。这样制作出来的“苕泡子”“洋芋泡子”,虽不及“麦当劳”“肯德基”的“薯条”“薯片”松软,可我还是觉得,它要比那些舶来的“薯条”“薯片”显得更有滋味,更有嚼头。“苕泡子”“洋芋泡子”,是山里土家孩子们最常见、也最喜爱的“零食”。这样炒上一锅,总是能让人吃上好几天。

“薯条”“薯片”虽好吃,可它毕竟只是小零食,何况一家也就那么几个人,根本就用不了那么多。红苕和洋芋,在我老家除非细粮吃得断了顿,是没有人来把它当主食的。可是,不论粗与细,红苕洋芋也是粮食呀!自己花力气换来的,不得糟蹋,还总得想法子将它消化掉。于是,人们便想到了它们的“粉”。

将红苕或洋芋转化成“苕粉”“洋芋粉”,工艺一点也不复杂。大伙只要将苕或洋芋洗净了,去不去皮都无所谓,然后用水桶将它挑到加工厂磨成浆,担回家后再将浆倒入细布口袋,放入盛水的大缸或木盆里,反复捣鼓冲洗就成。等到口袋里的浆搓洗得差不多了,便将渣倒出用来喂猪,是一点也不会浪费。第二天,缸里或木盆里的水清澈了,倒掉多余的水,底下就是一层厚厚的“粉”。挖出来,摊到簸箕里去晒,白得耀眼。

土家人对于这些“粉”的吃法,可以说是花样翻新。最常见的吃法是,将“粉”加上糖,用滚开水冲成一碗晶莹透亮的粉糊糊,吃起来是既养人又方便。家里来贵客了,也会有人将“粉”加入葱花和鸡蛋,放入锅中摊成一张薄薄的大饼,然后卷起来用刀切成细条,再返回锅中煮了待客。这样的“鸡蛋粉”,不光香软可口,而且嚼起来还十分地有劲道,比起现在城里的“米粉”来,其味道不知要好多少倍。

在那些物质贫乏的年月里,土家人为了来了客人,桌上能多上几碗待客的菜,常常还会请来“下粉”的师傅,土法制作“苕粉条”或“洋芋粉条”。师傅先是将那些苕粉或洋芋粉调得黏糊糊的,然后让人架起大火将锅里的水烧得滚开,随后便拿出一个钻了许多眼的葫芦瓢,装上粘稠的粉团,用一只手端了伸入锅上,另一只手则握成拳头不停地敲击着瓢把。于是,雪白而粘稠的粉,就顺着小孔变成细线,从瓢底源源不断地落入锅中。待锅中粉条完全熟透,捞起摊入簸箕中晒干,就便成了银亮亮的粉条。那样的粉条,虽然,样子看起来不及买来的粉条顺直,但味口是一点也不比现在的粉条差。

小时候,我还吃过一种用“苕粉”或“洋芋粉”制作的“土虾片”。大人们在锅里把“苕粉”或“洋芋粉”煮成“粉糊糊”后,便用瓷盆装了直接端到太阳底下去暴晒。待晒得半干,再用刀来切成小薄片。几个太阳过后,那小块的粉片就变成了干溜溜的“土虾片”。要吃的时候,往油锅里一丢,就会炸得又黄又泡又脆,和买来的虾片一个样。买来的虾片放在嘴里,常常是还没有尝出味来就一下化了,“土虾片”则不然,虽然它永远都炸不到同真虾片一样的泡,可放在嘴里,它又确实比真虾片要有嚼头得多。

从土家人对于红苕洋芋的另类吃法来看,将原本好吃的东西做得好吃,顶多只能叫厨师;而将原本不好吃的东西来做得好吃,那便是真正的大师了。不知谁说过,真正的大师往往在民间。这话,我相信!

土家围腰

看到电视中的土家人总是衣着光鲜,花花绿绿的,很是耀眼。这让我很是为那些现实生活中的土家人抱不平。因为,在我的记忆中,家乡的土家人,或许是因为生存环境的艰苦,山高坡陡,又要劳作,他们的服饰是根本就用不着穿戴得那样复杂和光鲜的。从颜色的角度看,他们似乎更钟情于那,同时综合了土地和山林双重颜色的蓝。蓝裤褂,蓝头巾,蓝围腰,蓝布鞋……,一种贴近生活本色的蓝。蓝永远是他们服饰制作中所追求的主流色。

其实,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土家人的服饰穿戴和汉人是没有多大区别的。若硬要说有,那便是土家人更喜系围腰。在土家人的心目中,围腰仿佛是他们每天服饰穿戴中一件必不可少的衣物。不论是在家做家务,还是外出干农活,男男女女总是喜爱扯上一件围腰围系在腰上。那些围腰,大多是在家里请人做衣服时,由落下的几块边角余料拼凑缝制而成。可是,不论当初布料颜色是如何的鲜艳,但只要一旦做成了围腰,便都要被浆染成清一色的蓝,或深蓝、或靛蓝、或浅蓝、或湖蓝……。

土家人的围腰一般来说都做得比较宽大,缝制时还特意地在面前缝上了一个有又深又阔的大口袋。这样的围腰,穿戴在身上,不仅可挡灰护衣,而且还可挡风保暖。外出做事累了,歇息时,围腰一解就可垫坐。遇到有什么东西需要清理时,一撩围腰,“呼呼”地几掸,灰尘就便随风而去。等到需要装东西时,解下围腰又可当口袋;需要包东西时,还可摊开围腰当包袱;就连有东西需捆绑时,牵着围腰两端的带子,一卷就是一根好绳索。有围腰穿戴在身上,对于土家人来说,真是既美观大方,又适用方便。因而,土家人的围腰一般都做得十分地结实耐用。

土家人的围腰和土家人的衣服一样,也分男式和女式。女式的土家围腰,不论从样式上,还是从布料上,相对来说,自然要比男式讲究得多。它似乎更讲求对女人胯部及胸部的保护,围腰所包裹的面积,常常要往上一直延伸到女人的领口,而下面一般盖过了上衣也就作罢。穿戴时,只要先将围腰顶端的扣环,往领口上的盘扣上一扣,然后再将两旁的围腰带往后朝腰间一扎,即便是穿戴得再臃肿的女人,也便立刻一下就有了诱人的曲线,变得婀娜起来。穿着这样的围腰下地,围腰兜里揣上种子,隔着围腰顶着粪筐,是丢种撒肥两不误,干活十分地利落。待干完活,回家再将围腰一解,衣服一点也不会脏。

或许是因为男人干活时,用腿用膝的时候多,男式的土家围腰则正好和女式相反,注重保护的是男人的胯部和腿部。缝制时,便去掉了女式腰上的部分,向下则要一直延伸到脚背。为了做事行走的方便,特意采用三块布料两里一外成“品”子重叠的方式,让下面自然地岔开,围在腰里是一点也不影响男人们走路干活。若遇到特殊情况,实在觉得面前的围腰有点碍事,便挽起围腰向后朝腰间一扎,全然只当腰里扎了一根布腰带,照样显得精神。完事后,再将挽起的围腰向下一放,便又可再来挡灰护膝。有个什么长烟袋之类需随身带着的物件,衣服里又不好装,便往后腰里一插,真是方便得很,随意得很。

现在,看到城里的人们干活,个个都穿着“工作服”,便常常要在心里,为家乡那些在田间劳作的父老乡亲们抱屈。可静下心来仔细一想,那些原始而朴素的土家围腰,又何尝不是土家乡亲们所喜爱的最为方便、最为适用的“工作服”?

同类推荐
  • 幽默小语

    幽默小语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成长:初到人间

    成长:初到人间

    诗集传递的是正能量。虽然写的是生活中一些琐事,但蕴含着善良、仁爱、宽容、平等、自由、坚定等理念,体现了值得弘杨的价值观和科学的教育观。诗集展示的是真善美。有情感之美,描写了祖辈、父辈对晚辈的挚爱和呵护,写出了儿童对成人的深深依恋,表现了家人之间的关心和温暖。
  • 有根的文学

    有根的文学

    本书主要寻找并系统认识了民族传统文化,包括儒家、道家、佛家文化及民间文化。这些寻根文学作品表现了民族传统文化对中国人的精神、心理的塑形和影响,也写出了作家们对文化转换过程中的焦虑状态。
  • 梦书

    梦书

    《梦书》是一名女子用两年时间凝视自己的梦境。以梦,中景象审问自身生活及心灵遭遇,省视女性世界在真实与内在之问最游离的光束。每天的记录各自独立成篇,并以主要人物的性格、情爱见解和想象为轴心,呈现了位现代女性最机灵最敏感的种种面向,还原本真状态的心灵、性、成长。
  • 达芬奇智慧笔记:给生命一个浅浅的笑

    达芬奇智慧笔记:给生命一个浅浅的笑

    本书是文艺复兴时代旷世奇才达·芬奇最真诚的人生美言。除了绘画,达·芬奇在建筑、艺术、医学等领域也颇有建树,更是写得一手美文,创作了大量寓言、哲理、文学等作品。关于人生、生活、艺术,达·芬奇曾在自己的手稿、日记里多有智慧之语,勘破人生密码,字里行间,让人醍醐灌顶。
热门推荐
  • 创业的成功(现代人生成功方案丛书)

    创业的成功(现代人生成功方案丛书)

    自己创业能够带来非常诱人的回报。不过,在你决定辞职作企业家之前,还应当注意以下问题:在人们眼中,企业家是能够独立承担风险、颇富创新意识的偶像。与此相对,如果从经理人转变为一个企业家,这应该是什么样呢?从经理人转向企业家的旅途充满艰难险阻。你有充分准备去迎接这一挑战吗?你为什么要离开公司?有可能创业成功的经理人之所以离开他们的公司,是因为他们有一个了不起的新创意。这种新创意是一种能量的源泉,可以补偿你作为独立商人时的资源溃乏。
  • 幼学琼林

    幼学琼林

    《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作者程允升。《幼学琼林》初为明代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编著,本名《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清人邹圣脉作了增补,改名为《幼学琼林》,也叫《幼学故事琼林》。
  • 木落寒微心轻颤

    木落寒微心轻颤

    是哪一眼遗漏了自己,迷失了心的方向。如果有下一辈子,我希望我能预定你,下下辈子,我也要和你在一起。曾不会想得这么美好,因为我不敢想,也不曾奢望,但那一天真的来了,你对我说,“我的新娘,你是最美的新娘。”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但我不想要,我想拥有你一辈子。
  • 豪门夺爱计

    豪门夺爱计

    这一场游戏,谁赢谁输?游戏结束后,谁痛谁留?她心中的种种伤痕,谁弄的?她肚子里的宝宝,爸爸是谁?
  • 叔本华的顿悟口诀

    叔本华的顿悟口诀

    本书是一本叔本华人生智慧的精粹集。编译者赵华民从叔本华的所有著作中,精挑细选翻译出了最有价值的214句话。包括如何磨练意志力、如何洞悉生活本质、如何与别人相处、如何锤炼强大的心智、如何获得人生幸福等八大板块。这八大板块基本囊括了叔本华智慧的精髓所在,对帮助年轻人洞见人生本质、找到生存的意义和目标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每一板块中的内容都紧扣主题,阐述了生活中做人做事的哲理,行文深入浅出,绝不艰深晦涩,适合普通大众阅读。
  • 三瓣莲

    三瓣莲

    三瓣莲花三生梦,梦不醒人以如醉。若是硬要我在你和连城财富荣华富贵中取舍一方,我只要你。
  • 万古道帝

    万古道帝

    万族混战的太古年间,一条由五圣西行开辟的普陀圣元大道,平息了黑暗动乱。百万年后,万族“和平”因为混沌元灵的觉醒轰然坍塌!五圣西行、救苦众生,因为第五圣人的出现,成了万族历史上最恐怖的笑话!他,因为一场意外踏入道修界,灵虚禁地,最强圣域,无耻妖祖…路,刚刚开始。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幽赞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幽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EXO之STAR闪闪发亮

    EXO之STAR闪闪发亮

    当准备闪闪发亮的STAR遇上当红的EXO,会发生什么奇葩事件?当因为梦想而聚集的一群人相聚,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我们一起来看看,当STAR遇上EXO的追梦与恋爱故事。
  • 异世之掌天

    异世之掌天

    哈米,要我娶妻?什么?是大夏。哦。天下第一美女!“呵呵!”尹菱苦笑,他的仇敌太多,一出生就遍布天下,此时的他确是万众瞩目,可,却是——天下第一纨绔啊!武力分界:凡,圣,君,皇,尊,帝,大圣,圣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