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774400000004

第4章 欧也妮·葛朗台(3)

壁炉对面的墙上挂着两幅水粉肖像,传说身穿法兰西卫队中尉衔军官制服的,是葛朗台太太的外祖父德·拉倍特里埃先生,另一个是已去世的让迪央夫人,打扮成古装的牧女。两扇窗户都挂着窗帘,用的是图尔出产的红色粗麻布,两边用大坠子的黄丝带吊起。这种豪华的装饰同葛朗台家的生活习惯很不协调,原来这些都是买进这所房屋时就有的,还有镜框、座钟、软垫家具和粉红色的角柜,也都是连同房屋一起买下的。靠门的窗户下,一张草势椅子放在一个木座上,使葛朗台太太坐着就能看见街上的行人。一张褪了颜色的桃木针线桌,填补了窗下的空间,欧也妮·葛朗台坐的小椅子就放在针线桌边上。

15年来,母女俩每天在这里安静地消磨时光,手里总是做着针线活,从4月春暖,到11月冬寒,年年如此。11月初,她们可以坐在壁炉前过冬了。只有到了11月1日,葛朗台先生才准客厅里生火,而一到3月31日就必须得熄火,他可不理会春寒也不管初秋的凉意。女仆苔那想法从厨房炉膛里掏出,她特意保留下来的木炭,放进烤火炉,让太太、小姐抵御初春和深秋时节早晚的寒意。

全家的内衣被褥都归母女俩负责,她们专心得像女工一样不停地操劳。即使欧也妮想给母亲绣一条挑花领子,也只能利用自己睡觉的时间,而且不得不设法骗取父亲的蜡烛。多年来,老财迷总是亲自分发蜡烛给女儿和苔那使用,就像他每天早晨要亲自分发面包一样。

大高个苔那可能是天底下唯一能忍受主人如此苛刻对待的仆人,城里所有人几乎都在羡慕葛朗台夫妇能够雇到这样好的女仆。因为她身高五尺八寸,所以人们都称她“大高个苔那”。她在葛朗台家已经做工了35年。尽管每年的工钱只有60法郎,大家却认为她是梭密最富有的女佣之一。一年60法郎,苦苦积攒了35年,现在居然有4000法郎存在公证人柯利逊那儿,以备日后养老。这笔日积月累的积蓄,看上去是一个巨大的数目,致使每个女佣见了这个60出头的女仆都很嫉妒,因为她有了养老的钱,却不明白这是辛辛苦苦当牛做马换来的。

22岁的时候,可怜的姑娘,找不到人家落脚,因为她的长得实在太丑了。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公正:倘若把她的脸安放到榴弹兵的脖子上,一定被人夸赞不已。可惜的是,这世界上还有个适合性的问题。她原先是在一户农庄里放牛的,农庄失火,她丢了差事,但她凭着一股永不退缩的勇气,进城来找活。

葛朗台老爹那时想结婚但还没有结婚,却已经考虑将来婚后生活的事了。他注意到这个到处找不着活儿干的姑娘。身为箍桶匠,他判断一个人的体力是非常准确的。他思考一番,认为这个体格像神话里的大力士一般粗壮的姑娘很有潜力。她像一株60年的大橡树,根牢叶茂,膀大腰圆,后背四方,一双手像赶大车的,百分百的诚实跟她守身如玉的贞洁一样不容怀疑。她虎生生的脸上布满疣子,皮肤红得像刚煮熟的螃蟹,手臂上青筋暴起,穿着破烂。苔那的这副模样并没有使箍桶匠退缩,尽管他那时还处于见色动情的年纪。他为这个可怜的姑娘提供了衣服、鞋袜、吃住,给她工钱,且不过分粗暴地对待她。大高个苔那得到这么的待遇,背地里感动得哭了,就忠心耿耿地服侍箍桶匠。她把家务全包了:做饭,蒸煮东西,下河洗衣裳,洗完用肩膀扛回来;她天才微微亮就起床,夜深了才睡觉;收割的季节,短工们的吃喝也全由她做,她还帮着监工,防备有人抢走掉在地上的葡萄;她像狗一样忠实地爱护主人。哪怕不合情理,总之,她对他信服得五体投地,主人无论吩咐什么她都一一照办,绝无二话。

1811年是多事的一年,收葡萄的季节特别辛苦,葛朗台下了狠心赏给她一只旧表,那是她为他工作20年以来从主人那里得到的唯一一件礼物。平常他也把自己的旧鞋送给她穿(苔那穿着倒很合脚),但一双穿破的旧鞋是不能算做礼物。可怜的姑娘因为贫穷而非常节俭,由此使得葛朗台像喜欢狗一样喜欢她;苔那也乐得伸出脖子随主人套上颈圈,连颈圈上的铁刺也扎不疼她了。葛朗台分发面包时切得太薄,苔那也从不抱怨,她开心地赞同主人家从节制饮食中得到健康方面好处的观点,还真没生过病。苔那已完全融入了这个家庭,葛朗台笑,她也笑。她心甘情愿跟主人一起发愁、挨冻、取暖、干活儿。她觉得与主人同样的生活能得到一些心灵的慰藉!

她在树下吃些杏子、桃子、枣子,主人从不责骂。“吃吧,尽管吃饱,苔那。”那是些遇到果子把树枝压弯的年份,佃户们只得用水果喂猪,葛朗台也落个大方。从小只受到歧视的农村女子,终于遇到别人好心地收留,她看见葛朗台老爹诡秘的微笑,简直像看到灿烂的阳光一样心花怒放。而且苔那心地纯朴、头脑简单,感情专一,实心眼。35年来,每当她站在葛朗台先生的工场前面,赤着脚,穿着破烂衣裳,听箍桶匠对她说:“你想要什么呀,我的孩子?”她的感激之情始终如一。

有些时候葛朗台先生想,这可怜的人从来没有听到过一句恭维的话,也不知道女人能引发男人什么样的感情,将来被召到上帝跟前时,她一定会比圣母玛丽亚更贞洁。想到这些,葛朗台动了恻隐之心,看着她,忍不住说道:

“可怜的苔那!”

女仆听到这一声感叹,总是用一种无法形容的目光看着他。这感叹久而久之使他们的友谊越来越牢固,每感叹一次好比给这友谊的链条又增添一环。葛朗台发自内心的这种怜悯之情固然让老姑娘感激涕零,但其中总含着有些说不清的可怕的东西。这种只有财迷才有的残忍的怜悯,唤醒了老箍桶匠的无数快乐,在苔那却是全部的幸福。谁不会说“可怜的苔那”啊!可只有万能的上帝才能从语气的抑扬顿挫和所流露出的惋惜之情中,辩认出谁才是真正怀有慈悲心肠的人。

在梭密,许多人家对待佣人要好得多,佣人却仍然抱怨主人。于是就产生下面这种议论:“葛朗台他们怎样对待大个子苔那的?她为什么会这样忠心耿耿?简直肯替他们赴汤蹈火!”

厨房的窗户对着院子,窗户装着铁栅,里面总是干净、整洁、冷清,这才是守财奴的厨房。没有一样东西会被糟蹋。苔那洗完碗盏,收好剩菜,熄了灶内的火,就到与厨房隔着一条过道的客厅去,坐在主人们的身旁织麻。一支蜡烛就足够全家人一晚的照明。苔那睡在过道尽头一间小黑屋里,只有破损的墙洞漏进一点光线,睡在这样一个洞穴似的房间里,她结实的身子居然毫无损害。她在那里可以听到这个日夜都静悄悄的家里的细致的响动,而且像警犬一样,竖着耳朵睡觉,睡梦中也保持警惕。这幢房子里的其余部分,等故事发展到那里的时候再进行描述。不过对全家最豪华的那间客厅的描画,已足以使人想象出楼上的寒酸了。

1819年11月中旬的某个黄昏,大高个苔那才初次生火,因为那年秋天一直都很暖和。那天正巧是柯利逊党和戈朗森派都熟记在心的日子。双方的六位主角,准备全副武装到葛朗台家的客厅交锋,比一比谁跟这家的交情更深。

梭密城里的居民一大早就看见苔那陪着葛朗台太太和小姐,去教区的教堂做弥撒,他们都知道那天是欧也妮小姐的生日,所以,柯利逊公证人、柯利逊神甫和克·德·朋弗先生算准了葛朗台家吃完晚饭的时间,急忙赶在戈朗森一家前面,来祝贺葛朗台小姐的生日。三个人都捧着从小花坛中采来的大束的鲜花。庭长的那束鲜花精心地系上了白缎带,还带着金黄色的流苏。

那天一早,葛朗台先生按照像从前欧也妮过生日和命名日一样,趁她还没有起床时就闯进她的房间,郑重其事地送给她一件作为父亲的礼物,13年来的老规矩,总是发给她一枚珍贵的金币。葛朗台太太一般送给女儿一件冬天或夏天穿的连衣裙,这得看情况而定,一年两件连衣裙,还有父亲在元旦和节日里送给她的金币,她每年的收入加起来总共有五六百法郎。葛朗台很高兴地看到她都攒着。这样,他的钱不就等于只是换个储钱罐放着吗?而且简直等于手把手地教女儿学会吝啬。他有时要询问女儿一共存下多少金币,里面还包括葛朗台太太外祖母留给的钱。他说:

“这是你将来陪嫁的压箱钱。”

在贝里、安茹地区,姑娘出嫁时,娘家或婆家要送给她一笔钱,要么12枚,要么144枚,要么1200枚金币或银币。最穷的牧羊姑娘出嫁时也必须有压箱钱,哪怕是用铜钱充数。听说伊苏屯有个富家千金出嫁,压箱钱是144枚葡萄牙金币,不知道是哪一方给的,如今还有人常说起这件事。卡特琳娜·德·梅迪契出嫁时,她的叔叔——教皇克莱芒七世送她一套当代的金币勋章,价值连城。

在用晚餐的时候,父亲看到欧也妮穿了一身新衣裳,显得更加美丽,便特别欢喜地说:

“既然是欧也妮的生日,咱们今天就生火!暖暖和和图个吉利。”

“小姐今年准有喜事,要结婚了。”大高个苔那撇下桌上剩下的鹅肉时,这么说道。鹅是箍桶匠家餐桌上的山珍。

“梭密城里没有合适的人家呢。”葛朗台太太接茬说道,然后怯弱地看着丈夫。她到了这把年纪依然这么小心,可见她完全听从丈夫的意思,胆怯怯地沉默不言。

葛朗台把女儿仔细端详了一遍,高兴地嚷道:“今天是她23岁的生日,这孩子,到了咱们该操心的时候了。”

欧也妮和她的母亲心有灵犀地互相看着。

葛朗台太太是个干瘪瘦弱的女人,皮肤蜡黄,行动迟缓笨拙,像是生就逆来顺受似的。她大骨骼、大鼻子、大额头、大眼睛,一眼望去,好像既没有汁水又没有味道的干瘪果子。发黑的牙齿快落光了,嘴巴四周布满细密的皱纹,下巴像一只鞋头往上翘的木靴。她待人特好,不愧是拉倍特里埃家的后代。柯利逊神甫一心想找机会夸她当年曾经貌美。葛朗台太太像天使一般温柔,像被孩子们戏耍的昆虫那样不会反抗,极其虔诚,心境永远平静,大家人人可怜她、敬重她。

丈夫给她的零花钱,从来不超过六法郎。她虽然相貌不佳,但她的陪嫁和她继承到的遗产,给葛朗台老爹注入了三十多万法郎的财产,她却一直惶恐不安地活着,就像寄人篱下似的。柔和的天性不允许她反抗,她也从来不要一分钱,柯利逊公证人要她签署什么文件,她也从不质疑。支配这个女人的,只有忍在肚子里的那股不可思议的傲气,这种葛朗台从未理解且一直伤害的慷慨胸怀,支配了她的行为。

葛朗台太太总是穿一身洗得泛白的连衣裙,披一条棉质的白围巾,头上戴一顶草帽,一条黑色塔夫绸围裙几乎没离开过胸前。她极少出门,这样就省了不少鞋钱。总之,她从不想为自己要点什么。所以,葛朗台有时良心发现,想到距离上次给她六法郎的时间已经很长,便在出售当年收成的契约中说好给她一些回扣,让来货的荷兰人或比利时人破费四五枚金路易,这就是葛朗台太太年收入中最可观的一笔。

但是,当她收下那属于她的五枚金路易时,她丈夫像算公账一样时常对她说:“可以借点钱给我吗?”可怜的妻子肯定乐意为丈夫效力。她的忏悔牧师对她说:丈夫是她的老爷、她的主人,所以在冬闲时,她还要从微薄收入中拿出一些金币来借给他。

葛朗台从钱袋里掏出五法郎的硬币,以供日常零用和女儿买针线服饰花销的月钱。合上钱袋之后,他总记得问妻子一声:

“你呢,孩子她妈,你要买点儿什么吗?”

“亲爱的,”葛朗台太太认为做母亲的,应该保持她应有的尊严,所以回答说,“以后再说吧。”

这种伟大的牺牲真是没必要!让葛朗台自以为对太太十分慷慨呢。哲学家们如果遇到苔那、葛朗台太太和欧也妮这样的人,就会以充分的理由认为,上帝的本质就是专门嘲弄人的。

那天吃晚餐时,第一次提到欧也妮的婚事。晚饭之后,苔那到葛朗台先生的房间去拿一瓶果子酒,下楼时差点摔倒。

“蠢货,”葛朗台先生喊道,“你怎么也能摔跟头呢?”

“先生,是你的楼梯有问题呀。”

“她说得是事实,”葛朗台太太说,“你早该找人来修修了。昨天,欧也妮几乎扭了脚脖子。”

“那好,”葛朗台看到苔那面色惨白,对她说,“既然今天是欧也妮的生日,你又差点摔倒,那你就喝一小杯果子酒压压惊吧。”

“天哪!我这杯酒是拿命换来的,”苔那说,“要不是我,这瓶酒早摔碎了,可是我宁可牺牲性命,也要保住这瓶酒。”

“这可怜的苔那!”葛朗台边说边帮她倒一小杯酒。

“你摔疼了吗?”欧也妮望着她,关心地问。

“没有,我一挺腰就站住了。”

“好!既然今天是欧也妮的生日,”葛朗台说,“那我就去为你们修修踏脚板吧。你们这些人就不知道留意在结实的地方下脚!”

葛朗台端走了蜡烛,让妻子、女儿和女仆坐在仅有壁炉里烧得通红的火苗之光的黑暗中。他到烤面包的小房间里去找一些木板、钉子和木工工具。

“需要帮忙吗?”听到楼梯那儿发出敲敲打打的声音,女仆大声问道。

“不用!不用!我一个人能干得了。”老箍桶匠回答道。

葛朗台在修补损坏的楼梯时,忆起年轻时的往事,情不自禁尖声地吹起口哨来。这时,柯利逊叔侄来敲门了。

“是柯利逊先生吗?”苔那透过铁栅看了看,问道。

“是我。”庭长回答。

苔那打开大门,借着壁炉的火光,三位柯利逊先生才看清了堂屋的门口位置。

同类推荐
  • 后湖鬼戒

    后湖鬼戒

    这本书的构思来自于未名BBS上一则“十六人教室”的鬼故事,以这个鬼故事为灵感,虚构了这部小说的故事情节。这本书中的场景几乎都按照北大校园的真实情况进行描写,之所以这样做,最大的原因是缺乏构建环境的经验,就取巧复制了自己曾经熟悉的校园。其中:主人公住的43号楼217宿舍就是我大学时候所住的宿舍。本是幢旧楼,毕业当年夏天被拆除,建设了现在的新学生公寓;梧桐大道是对学一食堂前那条路进行改造的产物;201自习室、旧报刊阅览室、博雅塔等也都大致按照校园环境描写;而“后湖”则是塞克勒考古博物馆旁的呜鹤园与学校西北角莲花池的合体,将鸣鹤园的亭子移到荷花池构成了“后湖”这个新名字。
  • 狼谋

    狼谋

    绵远河东岸有一道飘逸脱尘的微型山脉,家家炊烟惹燕,处处竹篁啼莺,步步清幽,步步雅静,松柏苍翠欲滴,山花烂漫溢香。相传明末曾有朝中大员赵祥为避魏忠贤乱不远万里来到蜀中,看中了此山,便携带家眷重宝在山脉中隆起如屋脊深陷如瓮缸的地方隐居了下来,后来又埋骨这里。
  • 沥川往事(高以翔、焦俊艳主演)

    沥川往事(高以翔、焦俊艳主演)

    已改编为电视剧《遇见王沥川》,由高以翔、焦俊艳主演。讲述了来自瑞士的华裔建筑师王沥川与来自云南小镇的大学生谢小秋从相爱、分离到重聚,一次次生死相依的爱情故事。谢小秋在咖啡馆打工之时,邂逅归国建筑设计师王沥川,志同道合的两人迅速确立了恋人关系。正当两人热恋之时,沥川突然不辞而别,此后小秋一直做着爱的囚徒。沥川弃小秋而去之谜,啃噬着小秋的心。她不明白浓烈的爱情怎会一夜之间消失不见,她等待着沥川归来给她一个答案。六年后,两人再一次邂逅,而一路坚守着这份爱情的小秋却开始在进退之间犹豫。北京,云南,苏黎世……与沥川和小秋共同走过一段飙泪旅程,亲历一场与生命博弈的爱情拉锯战。
  • 叫我特种兵

    叫我特种兵

    三名特警战士和其他军种的九名战士被秘密派往国外执行任务,由此展开了他们荡气回肠而又惨烈的战场亡命生活。他们身上体现了我国特种兵的精湛技能、铁血精神和博爱胸怀,揭露了现代战争的残酷性。此书详细介绍了在现代战争中,中东的真实面貌,以及人们思想道德、生存现状和雇佣军、赏金猎人的真实面目。虽为小说,实为中国士兵在中东的百科全书,全景式展现了当代中国特种兵在生活、感情、战场上的点点滴滴。
  • 兄弟如手足

    兄弟如手足

    兄弟二人,金河与银河,一个读书上了大学,成为一名城里人;一个自幼失学,地道的农民,如今到城里来打工。他们本来就是兄弟啊!他们果然手足情深,在共同的打拼中,事业获得成功、爱情得以圆满、人格得以升华、潜藏的能力得以激活。
热门推荐
  • 老故事旧笑话

    老故事旧笑话

    我以为闺蜜都是用来珍惜的。我以为在一起的总是相爱过的。我以为完美的总是不属于我的。我曾信过,爱过,珍惜过。被给了颗糖然后打了一巴掌后才知道得不到的总是在骚动,被偏爱的永远有恃无恐。
  • 奇妃在上:王爷这厢有礼

    奇妃在上:王爷这厢有礼

    一朝穿越到青楼,她是将军府五小姐;天生废材难修炼,她的身世是惊天谜团。买酒楼,修赌坊,商城连锁,打造暗卫她样样拿手。大闹宫宴,完败渣男,没想到引来一堆狂热崇拜者。舍身救下了某只闷骚王爷后——王爷:“本王赏你黄金千两!”“王爷,民女有钱。”“赏土地千亩!”“民女有地……”“赏护卫千人!”“民女有人……”“什么!你胆敢背着我有人了!”“……”所以王爷,虽然你面表无情一本正经,但你的手乱摸什么?“本王赏你王妃之位,不得拒绝,不许反抗,否则拖出去斩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盛世娇宠:一品毒妃

    盛世娇宠:一品毒妃

    上一世,她是丞相府最受人唾弃的嫡女,容貌丑陋受尽欺凌;这一世,她是天阙王朝最高贵的女子,风华绝代毒术精湛。奈何父亲不疼,庶妹欺侮,就连寄住在自己家的外人都敢栽赃陷害,皇帝更是轻飘飘一封口谕,把她嫁给杀人成狂的疯王爷!于是她被欺辱,有护卫撑腰;她任性,有护卫惯着;她放肆惹怒了皇后,更有白王亲自出场包庇!云危画以为自己老老实实做白王府的血液储备就好,可她步步谨慎步步危急,才发现所有事情都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
  • 风临天下:王妃不好惹

    风临天下:王妃不好惹

    她是现代现代令人闻风丧胆的杀手,冷血无情,手染鲜血。他是异世威震天下的王爷,心思难测,名满天下。当现代杀手穿越异世,成为将军府最不受宠的庶出小姐。她缓慢的转过刀锋,喋血的利剑直逼尊贵无上的他:"现在,你还要我做你的王妃吗?""当然!"乱世浮沉,天下风云,她注定是翱翔九天的金凰。江山为棋,翻云覆雨,谁主沉浮?
  • 是否只是昨天

    是否只是昨天

    帅气的千千,高冷的千千。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会有怎样的火花呢?一起来看吧!
  • 九转无天

    九转无天

    我们的身体是我们最熟悉的,也是最陌生的,古书记载人体有奇经八脉,上中下三丹,分为元神、元精、元气,但自古至今我们也不清楚人体究竟隐藏着多少的奥秘!我们的终极力量又是什么?直到有一天,一群强大的生命因害怕人类的力量有一天会超越自己,就将人类的力量禁锢,但却无法封印人类的元神,这个时候人类的一些“先觉”惊醒,为了重新获得失去的力量和自由,就开创了一个特殊的职业,元神修炼者,从此后世之人就跟着这些先辈的足迹,前仆后继,踏上了这条艰辛的路..............................后来一个少年无意间得到了一个宇宙所有生命的文明和知识,从而发现了元神无法被封印的秘密,悟出了人类终极力量......第六感“超感觉”第七感“末那识”第八感“阿赖耶识”第九感“阿摩罗识”很刺激吧!!请您少停片刻,留下您珍贵的收藏、推荐票票!在此拜谢!!
  • 悟空现代除魔传

    悟空现代除魔传

    话说唐僧师徒自西天取得真经之后,得成正果,唐三藏、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分别被天庭封为旃檀功德佛、斗战胜佛、净坛使者、金身罗汉、八部天龙。从此成为佛家注册成员,享受天庭俸禄。个别尤其优秀者,例如三藏,则被玉帝留在天庭,从事佛家法典编撰翻译等文案工作。可以说是日夜耕耘、任劳任怨。天恩浩荡,律政清明,不论人间天上,确曾盛极一时,虽经几次改朝换代,风起云涌,却并未减慢人间科技和文化领域的持续发展。但天有不测风云,加之“天上方七日,地上已千年”亘古不变的神话学原理,此类清明时节并未在神佛境界里维持多久。转眼之间,人类科技已然发展到了“电子时代”。
  • 沉浮世界,娇妻梦华

    沉浮世界,娇妻梦华

    浮躁的时代,快节奏的生活,即便是爱情也能变得如同快餐那样泛滥而廉价。如果可以回到过去,你最想改变的是什么呢?平凡女子秦亦菲,长得美丽,性格单纯善良,但她永远也想不到在某一天,一个来自于未来的“秦亦菲”忽然前来寻找自己,这个从未来穿越而来的“自己”回到过去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改变秦亦菲悲剧的人生,扭转历史!
  • 《神棍降临:传奇世界》

    《神棍降临:传奇世界》

    一个一直想拜入佛门的女孩,却因意外穿越到了异次空九星大陆,却因缘分也入了佛家。凭着佛家法典,在异世混的风生水起、精彩不断获了九星大陆许多男女的心,解开了九星大陆的神秘蒙纱。
  • 运河天地之运河武工队

    运河天地之运河武工队

    1942年,苏运昌奉冀东军分区之命,回到日伪严密防范的通县、香河和武清等地组建敌后武工队的工作,在通县,与日伪集团进行了严酷而激烈的交锋,最终建起了纵横三县的运河武工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