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757500000033

第33章 做人第一,学问第二(3)

管子却认为:“敢憎恨那些隐瞒别人恶行的人,才是仁者。”三国时魏国的大臣曹羲说:“世人所说的抑恶扬善,是君子的大义;保护志同道合者,是朋友之间最深挚的情谊。这种说法,不过是市井俗人的闲谈罢了。因爱憎而导致的互相诋毁之言,不是诚实公正的真理。世人不琢磨其中的道理,只依据只言片语来下结论,因此善恶不分,是非不辨,世道人心之混乱往往是这样造成的。朋友之间不分是非,什么事都一味地随声附和,失败的种子就会从中萌发。议论要以事实为准则,不必相互苛求指责。朋友要以平等的态度作为交往的前提,而不要把是非不分、随声附和当作是友情牢固。因此豁达明智的人,只要大的原则一致,并不追求形式的好看。只要心灵相通,并不在乎言语是否一致。”

虽然智者仁人们从正反两个方面对生命和善恶阐明了不同的观点,但目的都是训导大家从善止恶,对于君者,应从大义出发对待生命,从长远考虑对待善恶,不断更新对生命和善恶的认知,这才是为君之道的策略。

只为争饮食而斗是无廉耻的猪狗之勇,为争货财而斗是惟利是图的贾盗之勇,无谓地械斗是小人之勇。君子之勇是为道义而斗争。

面对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不敢去做,是怯懦的表现。用老百姓的话来说,你是“当做不做,豆腐放醋”。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见到车匪路霸应挺身而出;见到女青年落水应义无反顾,不待脱衣就跳下水去,救命要紧。否则,你就是胆小鬼一个。

这句话表达了“义”与“勇”的关系。其实,见义不为不仅是怯懦的表现,而且是十分可耻的事情;相反,见义勇为则是十分光荣的事情。为了使社会风气变得更好,应该提倡见义勇为的精神。

“见义不为,无勇也。”这是说君子应该见义勇为。见义不为,则无君子之勇(但是也可能有小人之勇)。“子谓子产: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公冶长》)这里的恭敬惠义,其实也都是义,义者,宜也。此即君子之行、君子之勇。

在孔门弟子中,子路以勇著称。“子路有闻(而)未之能行,惟恐(复)有闻。”朱注:“子路闻善,勇于必行”;“若子路,可谓能用其勇矣。”(《集注·公冶长》)

然而有一次,“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裁)。”朱注:“夫子善其勇,而讥其不能裁度事理以适于义也。”(同前)所以,孔子常常挫其锐气。“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阳货》)这里,从“君子义以为上”中,有一句潜台词呼之欲出:小人利以为上。此即“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之勇尚义,小人之勇尚利。

孔子说:“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勇敢是人类最美好的品德之一。但“勇”不是一味地轻生好斗,而是与道德修养密切相关的。孔子承认他的学生子路比自己勇敢,但也教导他有勇更要有义。孔子认为,没有是非观念的“勇”是不可取的;见利忘义,或“见义不为”,都谈不上真正的“勇”。荀子将“勇”分为上、中、下三种境界,怀仁爱之心,忧国忧民,无私无畏,是“大勇”;好礼而轻财,亲贤士远小人,是“中勇”;不顾是非,贪财斗狠,是“小勇”。综观古今,凡是为国家、民族利益,为正义事业,敢于奋斗、勇于牺牲者,都是值得我们崇敬的勇者。

孔子提倡“视死如归”。原意就是面对死亡要像回家一样从容。畏惧死亡是人之常情,但是还有比死更为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义”。这句话强调,有时候为了维护“义”、成就“义”,就应该直面死亡,平静地对待死亡,也就是“舍生取义”。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此句出自《论语·宪问》。有仁德的人一定会很勇敢,但是勇敢的人不一定有仁德。这句话表达了“仁”与“勇”的关系。有仁爱之心的人一定会见义勇为、舍生取义,这才是真正的“勇敢”;而某些看起来勇敢的人,却不一定都是为“义”而勇,也许只是意气之勇,在他们的心中未必有仁爱之情。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则是说有德行的人不会忧虑,有智慧的人不会迷惑,有勇气的人不会畏惧。这是孔子认为君子应该具备的三种品质,也是一种完美的人生境界。有仁德的人,能够宽厚爱人,所以无所忧虑;有智慧的人,能够辨明是非,所以不会迷惑;有勇气的人,能够临难不惊,所以无所畏惧。一个人具有这三者中的一种品质已属难得,三者兼备,更是不易。孔子坦言自己也没能做到,不过他的学生子贡却说这是“夫子自道”,意思是说这是孔子的自我描述。在孔子学生的心目中,孔子就是仁、智、勇的化身,如果连他都不具备这三种品质,那谁还能做得到呢?

荀子也讲“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道义所在,不会倾倒于权势,也不会只顾私利。荀子这句话是在谈论一个人的“大勇”时说的。荀子指出,只为争饮食而斗是无廉耻的猪狗之勇,为争货财而斗是惟利是图的贾盗之勇,无谓地械斗是小人之勇。君子之勇是为道义而斗争。他们不屈不挠,勇往直前,不畏权势,不为一己私利,所以会得到民众的支持。

7.家因奢侈而败,因俭朴而兴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论语·八佾》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论语·述而》

孔子说:“奢侈显得骄作,节俭显得寒碜。与其骄傲,宁可寒碜。”(《论语·述而》)

“俭”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一项美德。《左传》中说:“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意思是说,节俭是一切美德的基础和来源,而奢侈则是所有恶行中最为严重的。这部先秦经典将“俭”字提到无以复加的高度上,充分地展示了节俭的重要意义。这种崇尚节俭的精神,在以后历代都受到推崇和发扬,有的人从理学上阐发,更多的人则是在行动上实践。

纵观历代有为之人,无不是节俭之人。汉文帝以俭治国,停止修建露台,开创“文景之治”。曹操一生节俭,不好奢华,他的帷帐屏风坏了就修补,接着使用。明太祖朱元璋更是节俭得近于苛刻,见有太监穿新鞋在水中走过,他竟大发雷霆,严以治罪。这些君主节俭,并非是财不足用,而是认识到节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如石成金在《传家宝》中所说:

“凡贪淫之过未有不生于奢侈者,俭则会不淫,是俭可养德也;人之爱用自有剂量,省啬淡泊有长久之理,是俭可养寿也;醉浓饱鲜,昏人神志,若蔬食菜羹,则肠胃清虚,无滓无秽,是俭可养神也;奢者妄取苟求,志气卑辰,一从俭约,则于人无求,于己无愧,是俭又可养心也。”

当鲁国人林放问孔子关于礼仪的问题时,孔子也回答说“礼,与其奢也,宁俭”。它与这里的说法是完全一致的。

奢与俭的问题,就通常意义的理解是一个经济问题,或者更准确地说,是物质享受的问题。这个问题大而言之受时代风气影响,比如说,我们在20世纪50年代、60年代乃至70年代都是提倡勤俭节约,保持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到80年代、9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的繁荣,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奢侈排场之风也就滋长起来,以致到了令老一辈人咋舌的程度。小而言之,这个问题则受个体生活原则和世界观的制约,一般说来,比较传统、保守的人崇尚节俭,比较新潮、激进的人追求奢侈。当然,这是从主观方面说。从客观方面说,则还要受到经济能力的严格制约,对于一个身无分文的叫花子来说,“奢侈”一词本身就太过奢侈了,是连想也不敢想的,也就只好“节俭”了罢。

回到孔子本身的态度来看,他所代表的,显然是传统的节俭的精神。这种精神也许已不合于今天的时代氛围,因而不被一些人尤其是年轻的一辈所接受。不过,有两句老话倒可以提供给大家参考,这就是:“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抱定俭的态度.偶尔奢一奢也无不可;而一旦形成了奢的习惯,要俭下来可就难上加难啊。

从这个意义来说,那还真是节俭总比奢侈好哩。

俗话有这么一个称谓:“败家子”。而什么是败家子呢?通常是指那些好吃懒做、游手好闲、挥霍家产的人。这类人一般都不知父辈当年闯荡的辛苦,成家立业时经历的磨难,因此不能体会钱财的来之不易,加上家庭条件优越,养成一副骄奢气象,往往大手大脚、挥霍无度。人们对这类人通常嗤之以鼻、不屑一顾,并以此教导自家子弟。

历史上的由于奢侈而丧国败家的例子很多,如商纣造肉林、建酒池,奢华无度,结果民不聊生,纷纷揭竿而起,后被武王取而代之;秦始皇一统六合,武功盖世,天下无人可与之争锋。奈何天下太平后,筑长城、修造阿房宫、建兵马俑,劳民伤财。结果陈胜挥臂一呼,天下响应,强大不可一世的秦王朝便只经二世而终,不能千世、万世相传了;《红楼梦》中的四大家族,权不可谓不重,位不可谓不尊,财不可谓不富,就因整个家族不知节俭,挥霍奢侈,最终财去人空,落了衰败的下场。

可见,无论是大家还是小家,无论是官家还是农家,无论手工之家还是商贾之家,如果勤劳俭约,就没有不兴旺的;如果骄奢倦怠,就没有不衰败的。

勤俭为治家之本,不但可以让家庭长久,更可教导家人子弟养成良好品德,知劳作之艰辛,从而爱惜民力。

同类推荐
  • 章太炎思想研究

    章太炎思想研究

    是20世纪中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章太炎生平、思想与学术的学术专著。章太炎被鲁迅誉为“有学问的革命家”,是开创中国近代思想与社会大变动的第一代披荆斩棘者中的杰出代表。本书依据大量第一手资料,包括章太炎的大批手稿和他所阅读过的各种书籍,结合中国近代社会和革命变迁的实际,展示了章太炎走出完全脱离实际的旧书斋而投身革命的曲折历程,以及他力图通过对西学有选择的吸收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扬弃与更新的真实状况。章太炎的思想、学术及其革命生涯。是中国近代社会与革命的一面镜子。
  • 沉思录(大全集)

    沉思录(大全集)

    《沉思录大全集:三位古罗马先贤的人生哲思(超值金版)》融汇了古罗马三位思想巨人的全部智慧精华,共分为三篇,比之同类书,内容更加详实,思想更加深邃,理解更为透彻。关键的是,能让读者在一《沉思录大全集:三位古罗马先贤的人生哲思(超值金版)》中,感受智慧的碰撞、思想的迸发,给生活于嘈杂现世的人们带来心灵的启迪。
  • 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

    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

    《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分为三篇:第一篇,艺术与审美经验;第二篇,美、美学与哲学问题;第三篇,哲学作为生活方式等。在该著作中,作者将视角从现象学、存在论拓展到生成论,对艺术、美学与哲学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交叉式的研究,并力图展开它们之间的互文性的对话。该著作还涉及艺术、时尚与文学,以及中西思想的语境等诸多方面。
  • 儒家的智慧

    儒家的智慧

    本书将揭开神秘的心理世界面纱,运用心理学知识,结合大量实例,对关系人一生的爱情、婚姻、家庭、职业、人际关系等给予深刻剖析。
  • 中华智慧精典

    中华智慧精典

    智慧是处理世事的绝妙法宝,是游刃人生的无上妙方。智者因明察生命而快乐。智慧是经历一时一事逐渐炼成的。中间要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历程。崇尚智慧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厚的传统。历史上的著名智慧人物姜子牙、诸葛亮、刘基等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古代的有识之士有鉴于此,也编纂了一些汇集古今用智范例的所谓智书,以为当世之用,经世明鉴。这些智书保罗广泛,大到治国用兵之术,小到治家理财的精明算计,构成了中华民族智慧的海洋。有鉴于此,编者选择有代表性的古代智书,编成此书,以为启迪智慧心灵的有效作料。
热门推荐
  • 休掉花心王爷:玉锦

    休掉花心王爷:玉锦

    丑王妃?哼,不过是一张皮相罢了!娶她为要她的血!还同时纳侧妃?什么俊美王爷!凡夫欲子罢了!不知仁心仁术方是绝世之人!什么毒?什么药?手到擒来!瞧!不是又有一位王爷来了!休了你这前夫,携着新夫,看尽花落!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智能修仙系统

    智能修仙系统

    天才少年陆肖为了逃避家族联姻,不惜破译联邦时空管理局的防火墙密码准备偷渡到其他位面暂时躲避一时,却不料联邦时空管理局临时启动的屏蔽代码狠狠地坑了一把,导致陆肖来到一个高度危险的仙侠位面。且看天才少年在智能芯片的帮助下如何在修真界一样混得风生水起,傲娇萝莉,美艳师姐,贤惠淡雅的师娘,比起自己的联姻对象,陆肖感觉幸福来的太突然。
  • 素食养生

    素食养生

    本书针对如何从吃素食中获益,怎样才能吃的健康漂亮进行讲解,可以说是学会家庭健康饮食的好帮手,为向往健康的素食主义者们提供知识后盾。它为女人、孩子、糖尿病患者、肝病患者、肾病患者等从素食对抗疾病的角度提供了有益的素食推荐;为肥胖一族提供了素食瘦身方;为爱美人群提供了素食养颜方;为素食主义者们解答了如何从素食中获取足够的营养物质的问题,并提供了相关食谱和菜谱。可以说,一书在手,马上就可以开启素食养生的健康生活了。
  • 哀伤那么长

    哀伤那么长

    是谁,在青葱岁月里允诺陪她到老;是谁,在盛景年华里毅然背身而立;是谁,在花信之际又将她苦苦追寻。四年前,是谁将她带入背叛的旋涡;四年里,是谁将她带离强迫的泥潭;四年后,又是谁,对她求而不得。飘飞的蒲公英落了地,那生命也归了尘。
  • 灰色童话:爱似空气

    灰色童话:爱似空气

    【其他网站连载用的笔名——樱桃不甜,是现在用的,两个是同一个人】“呵!这个‘猎物’真是越来越有趣了!”他对这个满脸淡然,仿佛全世界都与她无关的女生,越来越好奇了。——左伊我会答应和你交往,和你在一起。但是,如果哪一天你对我感到厌倦了,请你告诉我,我会主动离开你的,不会缠着你的。——姜浅月黑色的签字笔在雪白的纸上,一笔一划地写着。“啪嗒——”一滴、两滴……字迹清秀的黑色字体竟然晕染出一朵朵墨色的花朵……——南悠木直到有一天……你不在乎?我告诉你,你离开了左家,你就成了什么也不是的乞丐!——姜明姜浅月已经是过去式了,而左绫弭才是现在式,更是将来式。小弭……——左伊
  • 凤倾天下:首席傲娇妃

    凤倾天下:首席傲娇妃

    东分东鄞,西有西鄞,北分北蛮,南有南蛮。当星星坠落,便是改朝换代的时刻。她君临天下,身披红袍,傲视天地,风云万物,嘴边微笑。她第一天识他便说过:“永远不要抱着欺骗我的心来接近我,我宁愿你杀了我也绝对不要这么做。”他说过:“我会一辈子对你好。”他说过:“我们在海岛做一对自由自在的野鸳鸯吧。”他说过:“此生,我定不负你。”可到头来却是一场空,原来,他可以无情的彻底,原来,他们都一直在犯错。原来他可以无情到手执龙渊剑刺向她,原来他可以把她一步一机关推向深渊,原来他爱她。“苏锦,我爱你,可我也恨你。过去,现在,将来,我只爱你。可是,我不能。”
  • 地理中的自然奇观

    地理中的自然奇观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星球,而其自然界在亿万年的沧海桑田造就了无数令人震撼的自然奇观,它们在大自然浩瀚无际的舞台上演绎着地球不老的传奇。本书是一部以地理知识为题材的社科读物,内容新颖独特,并以细腻的语言,形象的描述,将那一幕幕壮丽的景色展现于青少年读者眼前,以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愿望。
  • 夸父与小菊仙

    夸父与小菊仙

    小瓦在花园认识了一个叫小菊的女孩。花园里的时光飞速逝去,小菊正为爷爷的快速哀老而无奈。夸父一路飞奔,让花园里的时空倒流了,小菊却不见了。小瓦吹响了损,小菊在蓝菊丛中重现,原来她是蓝菊仙。人群破坏了花园的宁静,爷爷变成了一株蓝菊,小菊不得不离开了,只留下小瓦惆怅地坐在花园里,等待小菊的来信……
  • 凤绝天下:毒医七小姐

    凤绝天下:毒医七小姐

    (已完结)凤顷月,中医院里最古老的医药世家传人。医术超然,容貌绝美,却生性懒惰散漫喜好毒术。一朝穿越,成为赤炼大陆凤家的那个张扬跋扈鬼见愁一般的草包七小姐身上。漫不经心,勾唇一笑。嚣张能怎样?草包又如何?看不起她的人,毒。她看不上的人,揍。随手用毒,伸手为武,一身医术冠绝天下。纤纤素手中,生死在握。睥睨天下间,谁人敢挡?
  • 决战朝鲜

    决战朝鲜

    作者以恢宏的气势、凝练的语言、饱满的激情、翔实的史料,全景式地再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全过程,让人遥想曾经铁血时代志愿军将士风采。本书深刻分析抗美援朝前后的国家形势、世界局势,细腻体察毛泽东做出出兵朝鲜的战略决策,破除时下关于是否出兵朝鲜等种种迷思与误解,非常真实出彩,让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