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89300000031

第31章 现代世界战争县案破译(3)

方阵的产生并不是随着金属兵器的出现和发展自然而然产生的,它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金属兵器较普遍的运用于战场,增强了战斗对抗的力度。虽然商和周时作战中已使用铜兵器,但到了春秋铜兵器在种类和形制上都有发展,出现了戈、矛合体的戟,戈身也改进为弧形,头部更尖,勾、啄的能力更强。当时战争频繁,规模越来越大,参战兵力越来越多,交战双方谁要想取得胜利,就要善于发挥或增强自己的力量,这样把军队集中起来排成一定阵式作战,就成了一种自然的选择,方阵由此产生。二是人们对战斗实质是力量的对抗的认识逐渐深化,《孙武兵法》、《孙膑兵法》在这一时代产生,就可以证明。《六韬·均兵篇》载,不列阵的单个士兵,一名骑兵抵当不了一名步兵,但是若排列成阵式,则骑兵可与八倍数量的步兵抗衡。所以,有人认为“方阵”的出现,是兵法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是智慧第一次战胜蛮力的标志。它说明人们在作战中,只要发挥军队的整体作用,巧妙地组织力量,就能夺取战争的胜利。

上述各种看法,虽然各有依据,各有各的道理,但方阵究竟始于何时,是黄帝、是周还是春秋?或者是哪位未被人们发现的将帅,还有待人们去发现和探讨。

文官武将何时分开

文武分离是国家体制的重大变革、是社会政治、军事发展的必然结果。所谓文官武将分开,是指有了专职军将,文官不再率兵作战,这在史学界已达成共识。但是,文官武将究竟何时分开?人们尚存不同见解。

《史记》、《淮南子》称:黄帝时已设立“司马”等军事首领官职。《今文通典·尧典》、《古文通典·舜典》称:夏王朝设立了“司徒、司马、司空”等文武官职。《尚书·洪范》称:商王朝有“司徒、司空、司寇”和“马、亚、射、戎、卫”等文武官员。《舀壶》、《舀鼎》称:西周中央政府有“司徒、司马、司空、司寇”等文武百官。从《史记》等古籍看,西周继承了夏商体制,虽分别设立了各种文官、武职,但卿、大夫既执掌政务,又受王命率兵出征,司马只主管平时军事行政,战时统帅由天子临时任命,征战结束即解除统兵之权。《周礼》还详细记载了西周著名政治家周公旦多次率兵平定武庚管蔡及东夷叛乱,周宣王派秦仲统兵伐西戎,君吉甫统兵伐猃狁,方叔统兵伐荆蛮,穆公统兵伐淮夷,亲自统兵伐徐夷的情况。这些史实说明,西周以前文官武将并没有分开。

春秋时期周王朝的王权下移,各诸侯均建立了常备军,据《史记》、《国语》记载,国君是军队最高统帅,天子常亲自率兵作战,文官武将率兵征伐的也不少。周桓王二年,北制之战,郑庄公派大夫祭足、原繁、泄驾、公子伯和子元率兵抗击燕军(《左传·隐公五年》)。周裹王十四年,桑楚泓水之战,宋军由襄公统帅,太宰子鱼和大司马公孙固辅助;楚成王派成得臣、斗勃等军将统帅楚军(《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楚昭王元年,吴军包围潜城,楚王派王麇(宫廷主管)、王尹寿(营造、手工业主管),统帅救兵增援(《左传·昭公二十七年》)。周襄公十八年,城濮之战中,楚成王令尹子玉率楚军攻宋,晋文公亲自出征,派先轸、狐毛、栾枝、狐偃等军将和大夫领兵作战(《左传·僖公二十七年》)。春秋末期,吴楚柏举之战,吴王率文臣武将伍员、伯嚭、孙武,击败了楚将尹子常、沈尹戎和武城大夫黑及大夫皇率领的楚军(《中国历代军事史》)。以上大量史实证明,这时的文官武将也并没有分开。

战国时期,各国新兴地主阶级执政后,见于以往国家上层官员文武不分,卿、大夫等奴隶主贵族平时管理政务,战时统兵作战,军政权力过于集中,造成国君丧失大权的弊端,于是采取文武分职,以相、将为百官之长,建立了封建君主专制政权机构。《尉缭子·王霸篇》、《吕氏春秋·举难篇》也有类似的叙述。所以,《中国军事史》、《中国政治制度史》等都认为,战国才出现了专职军将和独立的军事系统。

战国时期,战争规模扩大,军队数量不断增加,军队指挥成为一种艺术。帅军队的指挥官必须掌握专门的军事知识,富有管理,训练和指挥作战的经验。《韩非子·显学》称:“明君之吏,宰相必起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史记》、《吕氏春秋·异宝》,还有战国取消分封制,按军功授爵,从军中选将帅的记叙。吴起、孙膑、乐毅、白起、廉颇等名将,正是遵循这个原则选拔起来的。这时,文官只在朝中执掌政务,不再率领军队出征。例如,著名的马陵之战和长平之战,统帅魏军的是庞涓,统帅齐军的是田忌(孙膑为军师),统帅泰军的是王龅(后为白起),统帅赵军的是廉颇(后为赵括)这些专职军将。

基于上述情况,史学界普遍认为,文官武将分开始于战国,而且一直延续至今。但是,也有人认为它始于春秋,因《国语》、《左传》称:春秋末期世袭制度多已废除,军将已开始按军功选拔,多数诸侯大国中的军帅,通常都兼三军统帅,平时主管军事行政事务,战时负责指挥军队作战,文官率兵出征者日益减少。

军队斩首何时开始

斩首是古代死刑的一种,它是随着法律的建立而出现。但它作为军队中的一种刑罚始于何时?至今仍是个谜。

有人说斩首是春秋时期开始的。那时曾流传过孙武斩吴王宠姬的故事。据《史记·孙武吴起列传》载,孙武献《兵法》于吴王阖庐,吴王为考验孙武的用兵才能,当即命他训练宫女。孙武受命后,将180名宫女编成两队,并以吴王的两个宠姬任队长。讲解要领,宣布纪律,待宫女们回答明白之后,才开始操练。先发令向右转,谁知宫女们却大笑不听命令。孙武又将要领讲了一遍,再次宣布纪律,又发令向左转,宫女们仍然大笑。孙武宣布:“约束不明,中令不熟,将之罪也;约束已明而不知法者,吏士之罪也”,立即按军法从事,“遂斩队长二人以徇,用其次为队长,于是复鼓之,妇人左右前后跪起皆中规矩绳墨,无敢出声”。这一故事,是否能说明当时军中就有斩首这一刑罚呢?

其实春秋时期已公布了成文法,并把刑书铸在鼎上,从以往的不公布状态走向公布状态。法律以对付逃亡和镇压盗贼为重要内容。那时军队规模扩大,增加了新兵种,为了巩固部队,军事法已初步建立。不但对逃亡者使用酷刑,对练兵中违纪者也施以重刑。《左传》载,楚将子玉治兵,一天时间,就处死3人。类似孙武斩吴五宠姬的事,在军队中已出现。

另一种观点认为:斩首始见于西周。西周的刑罚共有墨、劓、剕、宫和大辟五种,称“五刑”。大辟是当时死刑的通称。据《尚书·吕刑》记载,西周有五刑之属3000条。根据犯罪人等级及罪行大小,各种刑罚都有不同的执行形式,规定着不同的条文。如死刑就有杀、斩、磐、膊、焚等多种。据《周礼·秋官·掌戮》对死刑的解释,杀,“杀以刀刃”;斩,“斩以斧钺”。说明西周就有用父斩首的刑罚。那时的军队实行“国人”(自由民)当兵的等级制度,随着战争规模扩大,“军旅皆出于乡”,军队由6个师扩展为22个师,频繁地征伐争战。为惩治军中的犯罪者,习惯法和不成文法中均有“杀”、“斩”之刑。国王的军令、训词及权臣的命令是法律形式之一,《周礼·秋官·士师》载:“誓,用之于军旅”。周武王率兵伐纣,在商郊牧野誓师(史称“牧誓”)时,就宣布过严明的军纪。如无命不许轻退,敌退不许追杀,务须严守约束,若有不遵者杀无赦。在这次作战中,当周军攻入商都朝歌时,周武王对已死的商纣王,“乃射三发而后下车,击之以轻吕(剑名),斩之黄钺(铜斧)”,交将纣的头悬挂在大白旗上(见《史纪·周本纪》)。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斩首始于秦。秦的死刑,种类多,执行手段极其残酷。仅秦律中规定的死刑就有:弃市、斩、枭首、磔、戮、具五刑、戮尸、车裂、阬、定杀、纹和族等12种。其中“斩”和“枭首”,都属于“斩首”类。一说“枭首”是处死后悬头示众,不包括斩首。

那时车队中法律比较完备,据出土的秦简《军爵律》和《商子》载,对违反军令的人要按法严惩,对作战中畏死不前,临阵脱逃者,处以死刑。军中规定的死刑还有:“降敌”罪,“降敌者诛其身,没其家”,杀本人,全家还要没为官奴;“不得”罪,下级军官带兵作战,得不到敌人首级的,要处死;“誉敌”罪,赞扬敌军,瓦解士气者,要处“戮”刑。那时军队由于条件限制,执行死刑时,往往是斩首。

说军队斩首始于秦,不仅是其法律中明文规定有“斩”的刑罚,还因为一是秦建立空前统一的强大的封建帝国后,奉行了先秦法家关于“法”、“术”、“势”的法治理论,司法机构健全,立法完备严密,用刑严峻苛刻,主张依靠法律的强制力贯彻统治者的意志,强调重刑厚赏。二是秦时军队中实行了赏勇罚怯的制度,认为士兵的勇敢在于“制”。军中还实行了征兵制度,从中下阶层的士民中征集兵员,为了巩固部队,赏罚十分明确,特别强调严惩和重刑,“明制度于前,重威刑于后。刑童则内畏,内畏则外坚矣”。三是军队中普遍使用了铁制兵器,执行斩首时,较之春秋前使用的黄钺(铜斧)要便利得多。

但是,也有人认为,秦律中虽有“斩”的刑罚,并无“斩首”之刑。“斩”既包括斩首,也包括腰斩、斩手足以及处死后砍杀等。那么,军中斩首究竟始于何时?确实成了千古之谜。

水军何时开始建立

提起三国时的赤壁之战,可能大家都比较熟悉,曹操号称80万大军,却败在东吴水军手下。宋金时黄天荡之战,韩世忠、梁红玉率兵大败金兀木。这些都是靠水战获取的胜利,它说明我国历史上早就建立了一定规模的水军。但水军究竟何时建立?至今仍是个谜。

同类推荐
  • 食品安全(“科学与文化”系列科普图书)

    食品安全(“科学与文化”系列科普图书)

    食品安全是一种公共安全,也是一个国家的公共安全问题,食品安全关系到国民生活质量和水平。
  • 中国民间环保组织(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中国民间环保组织(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中国民间环保组织》是一套科普类图书,旨在通过介绍与人类生产、生活以及生命健康密切相关的环境问题来向大众普及环境知识,提高大众对环保问题的重视。这本《中国民间环保组织》由刘芳主编,为其中之一。
  • 环球风情

    环球风情

    《巅峰阅读文库·我的第一本探索书
  • 未来的108种可能

    未来的108种可能

    《未来的108种可能》本书以幽默略带调侃的语言描述了未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娱乐等方面的诸多可能性,在看似轻松的文字里不乏作者对现实和未来社会的严肃思考。打造传承于世的大师之作,积聚中国各领域最优秀的学者,多维度、开放式地描绘未来,“把目光投向远方和未来,看看天地交接的那条地平线”
  • 低碳校园: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

    低碳校园: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

    《低碳校园--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典藏版)》由宋学军所著,《低碳校园--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典藏版)》旨在引导新时代的青少年一起行动起来,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生活耗用能量降到最低,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实现绿色低碳生活。低碳生活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爱,让我们的爱更宽广,更包容,更细致吧!
热门推荐
  • 轮回宝鉴

    轮回宝鉴

    【起点第三编辑组荣誉出品】※※轮回,六百年一次的轮回。每一次都是全新的人生。这是一个关于轮回和鉴宝的故事。主角在前九世的轮回中,做了九种不同的人物,却都在用尽心力搜寻那隐藏着天大秘密的“辟天宝图”,想要揭开桎梏他命运的枷锁,却每一次都功亏一篑。现在到了这第十世轮回,如果失败,他只能化作一缕飞灰,不在这个世上留下任何属于他的印记。所以,主角开始不断利用自己的身份和能力来寻找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宝图线索。他还遭遇到了东方修真者、西方教廷和各国势力的阻击。同时,他的每一步也许是替天上的神识们做嫁衣。他是在对手的阻击中再次失败,?还是自己挣脱牵绊,成为一个完全支配自己命运的人。一切便尽在这本《轮回宝鉴》之中。特建立读者交流群,欢迎各位书友驾临、交流!《轮回宝鉴》读者1群:34712125
  • 清穿之年氏不粘

    清穿之年氏不粘

    当穿越又重生的年槿玉再一次回到了康熙年间,她还会像上一世那样毕生都已得到雍正的宠爱为目的吗?不,她怎么一错再错!后人都说雍正最宠爱的就是敦肃年贵妃,宠爱?是宠而非爱啊!
  • 鬼屋夜话

    鬼屋夜话

    《鬼屋夜话》又名《鬼话连篇》,系本人倾力推出的一个恐怖故事集,如果你是在夜晚、一个人独处时看到了这个系列故事,那最好不要读,因为这个系列里的每一个故事都极其恐怖。拙著中的五个故事已经出版,出版后书名为《无人来电》,欢迎购买!同时欢迎有意出版其余五个故事的出版商洽谈出版事宜。
  • 妙手宗师

    妙手宗师

    当宗师级指压师段浩从大山中走出来的时候,迎接他的是一段全新生活。平凡的指压师,却让性感女明星,邻家萌妹,美艳女医生,冷面女警官,一个个排队”等候“!
  • 灵怪盲妃,王爷疼入骨

    灵怪盲妃,王爷疼入骨

    她是盲女,双目不能见物,独居深谷,本以为此生会清贫寂寥的度过。他是胸怀大志的当红王爷,生性冰冷文采出众,本以为不会爱上任何女人。毫无交集的两人,在一次意外的刺杀中邂逅。从此,她踏入繁华尘世,进入安逸豪奢的王府。但是皇族的生活岂会是那么好过的,双目失明的她,要面对刁钻的丫鬟,王爷的小妾,还有各种居心叵测的富贵千金。她要如何应对?一朝跌落悬崖,她双眼复明,但却独独不认识曾经给过她万千宠爱的他。看她如何从布衣成为王妃,甚至成为皇后。生性纯善的她,性格会有怎样的改变。一入宫门深似海,各种争斗此起彼伏,不过有王爷疼着,这些算得上什么?"
  • 仙剑魔情

    仙剑魔情

    心有私欲,就会去追求,如果最求不当,心如同着魔,引来宿命。
  • 挑战高冷王爷

    挑战高冷王爷

    一场意外,苏锦然被莫名其妙的遣送到了这个未知的世界。原以为能自由自在的当个娇宠的千金,但是...当她被告知她已为人妻的时候...她真的有种想死的冲动啊(⊙o⊙)...“你妈没教过你对人要有礼貌吗?”,一句话,成功挑起了他的兴趣,很好!木流依,是时候该接你回去了!男子轻扯唇角。且看21世纪随性洒脱的她如何一步步征服高冷腹黑的王爷,又是怎样让冷酷邪魅的异国皇子对她倾心。还有那个因目的而接近她的他又为何会为她写下“一世守护!”?世之瑰宝紫灵玉石的出现又该让他们如何抉择?
  •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行尸之路

    行尸之路

    一步步成长,建立起自己的丧尸王朝,文风接近现实,可以消遣时光的粮草级读物。(这是一本类似美剧行尸走肉的小说,比较扁游戏漫画的剧情,主人公是个普通人,没有进化,没有异能,也没有狗血,有的只是末日环境中的人性。本小说比较慢热,本书比较人性化。)
  • 海明威从军人到作家的故事

    海明威从军人到作家的故事

    名人有成功的契机,但他们决不仅是幸运和机会。机遇只给有所准备的人,这是永远的真理。因此,我们不要抱怨没有幸运和机遇,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做好思想准备,开始人生的真正行动,这样,才会获得人生的灵感和成功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