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89000000012

第12章 太阳系之谜(9)

数日并出

许多人都听说过“后羿射日”的故事。传说尧时,天空中十日并出。炎炎的阳光使草木枯死,大地被晒成一片焦土,民不聊生,神射手后羿为救万民于水深火热之中,拔出神箭,一连射下九日。

这是一个神话,但科学家却认为,神话未必是凭空的想象,很可能有一定的事实作为依据。就是在今天,在有些地方偶尔也可看到数日并出的奇景。

1981年4月18日上午八点半,海南省东方县板桥的人们,突然发现天穹上同时出现了五个红艳艳的太阳。三个在东,两个在西,从地面向上看去,五个太阳中以东面居中的那个为最亮,其余的均略暗淡。这一奇景一直到10时左右才逐渐消失。

类似的现象,在1934年1月22日和23日也曾在西安出现,只不过当时Afrl看到的是三日并出,以及多个灿烂的光环。当时西安的测候所曾作了这样的记述:“本月22、23两日,太阳周围发现多数日晕,光线灿烂,构形复杂,假日及‘日珥’为数甚多。由上午11时许起到下午四五点钟后,如渐消灭。一时街谈巷议,论说纷纷……”

在国外,据报道,12世纪时俄罗斯民族与波洛维民族的战争正在俄国的土地上进行,突然在薄云遮盖的天空出现了四个太阳。军人们看到这一奇景都以为将要有什么大祸临头,便都不战而溃。

天空中为什么会同时出现多个太阳呢?科学家们认为,其实这只不过是大气玩弄的把戏而已。众多的太阳中,只有一个是真太阳,其他的是这个真太阳在空中的影像,可称为“假日”。假日和那些伴随它出现的光晕一样是大气中存在的冰晶折射、反射的结果。

引起假日形成的冰晶是一种具有六方柱体的晶体。也就是就这种冰晶的上下底面是正六边形,侧面是六个长方形。因此当阳光以垂直侧面的角度射入时,就会产生类似三棱镜那样的效应,把阳光分解成七色,从另一侧面折射出来。如果这种冰晶在太阳的四周都有,它们共同折射的结果便会在太阳的四周围形成一个彩色的晕圈,或称“自枷”。如果这种冰晶位于阳光直射的一面,这时经过反复折射、反射的结果便会形成一个通过太阳的光环,称“假日环”。假日环是由白光组成的。倘若同时存在日枷和假日环,在它们的交会点上,光级便会得到加强,从而出现“假日”。在更复杂的情况下,还会出现更多的晕圈和更多个假日。譬如1981年海南岛的那次五日并出,据东方县气象站的报告,当时在板桥上空就布满了薄绢似的密卷云。而这种云就是由大量的亮光闪闪的冰晶组成的。正是它们的存在才导致了这一奇异景象的出现,其中那四个相对较暗淡的太阳都是属于假日。

四角太阳

在高纬度地区,人们有时还会看到另一种有趣的太阳蜃景——四角太阳。

美国学者查贝尔曾对它作了较详细的描述,并拍到了这一珍贵的镜头。那是1933年的夏天,早已听说这一奇景的查贝尔,特意来到阿拉斯加,希望能目睹这一现象。然而,整整3个月过去了,查贝尔一无所获。正当他有些心灰意冷时,在9月13日傍晚终于看到了这一梦寐以求的现象。他发现,将要降落下去的太阳,变得又红又大并渐渐变成了椭圆形;接着太阳的下缘仿佛被什么东西骤然切掉一样,出现了一条平行于地平线的直边;随后,太阳的上缘也发生了变化,圆弧渐变成直线,于是一个奇特的具有四角的,近似长方形的太阳出现了。

太阳为什么会呈现这种奇异的现象呢?经过反复的观察,人们认为这是太阳光通过大气层时,由于上下大气层密度不同,光线发生折射、反射的结果。在高纬度地区,大气常常会出现所谓“温度逆增”现象。即近地面的大气因受地面低温的影响温度较低,而上层大气的温度较高,这就使近地面空气的密度大于上层大气。当太阳光从密度较稀的上层射入密度较大的下层,将发生向下的偏折。根据光的折射定律,我们还知道,这时光偏折的角度将取决于入射角的大小,并与其成反比,即入射角越小,折射角也越小,偏折程度则越大。来自太阳最上面一点的光将比其他部分来的光入射角较小,因此其偏折程度将最大(折射角最小)。这样太阳上部轮廓弧线的共同折射结果将表现为一条直线。至于太阳下面那条直线的形成是因太阳降落到一定角度时,来自下半部的阳光将被暖和的上层大气反射掉,即使有少数能进入下层大气,也因大气的散射,而无法进人观察者的视野之故。

其实,类似的情况并不只在高纬度地区才能看到,住在海边上的人,在日出或日落时,也常常会看到太阳忽而上升,忽而下降,有时躲在地平线下,有时又复出现;还会看到太阳突然改变了自己的形状,或成椭圆状,或分成若干暗淡的带纹,一会儿又变成帽子状、面包状、三角状……诸如此类都是阳光在穿过大气层时,受到不同密度的大气折射、反射和散射的结果。

绿色太阳

在著名的埃及金字塔里,考古学家们曾经发现一幅令人费解的图画,画中有一个向四周发射着绿光的太阳般的东西。这是什么?难道有绿色的太阳吗?还是古埃及人表达的一种我们尚无法理解的东西?考古人员为此争论不休。后来,这个谜终于被航海家们揭穿了。他们宣布:在海上确实可以看到绿色的太阳。

一个观察者写道:“1923年~1924年间,我在亚得里亚海上见到绿光近百次,如果地平线十分清楚,海上无雾,我几乎总能猜到会出现绿光。绿光会变得碧绿,像火焰一样,照得人睁不开眼。”

还有两名法国天文学家借助透镜也观察到了绿光。他们报告说:“我们见到绿光多次,总是在太阳的最上端消失在海平面上时。正是太阳的上部在消失前几秒钟变成了一个火球,它在消失的瞬间喷出强烈的绿光。它往往呈三角形,犹如绿色闪电擦海而过,不超过一秒钟,但光却亮得刺眼。”

为什么会出现绿色的太阳?科学家们认为道理非常简单。我们都知道,太阳光是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组成的。普通的阳光在透过棱镜或透镜时都会分解出这七种色光来。像地球一样成曲面的大气就是一个天然的向上凸的“气体透镜”。当位于地平线上位置很低的太阳射出的光线在透过这一气体透镜时,将会分解出视域很宽的不同色光带,其中紫光和蓝光因偏折角度很大,不能进入观察者的视域,黄光、橙光和红光则是我们常见的,而绿光就只有在特定适宜位置才能看到。科学家们还指出,看到绿光的条件是:空气透明,能见度高,大气中水蒸气含量尽量少,没有云彩,没有雾,地平线平直而清晰。其中最后一个条件是很重要的,这就是为什么在海中常可看到绿光的原因。除了海上,有时在沙漠地区也能看到。这样,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古埃及人会画出绿色的太阳来。

在我国,据报道,有一次人们走在乌鲁木齐至阿勒泰的公路上,行至靠近阿勒泰的沙漠上时也看到了绿色的太阳。一位观察者曾作了如下的描述:“天边,不知是一片草原,还是千顷麦苗,像一座绿色的大海,绿油油地从地平线涌来……就在这绿碧丛中,在绿色的地平线上,现出了半个快要沉没的夕阳……它留在绿色地平线的那一部分,即没有五彩云霞簇拥,也没有暮霭烟雾笼掩。因此我们清清楚楚地看见它由枯黄渐渐变成绿色,射出像草地那样绿茵茵的光辉,染得天空也绿油油的,使远天远地都变得嫩鲜鲜的,显得十分美丽”。产生这次绿光的原因,人们推测可能与远处地平线那边的一片草原、麦地、果园的叶尖上闪着刚洒下的雨珠,对阳光进行折射、反射有关。

除了绿色的太阳以外,人们在另外一些特殊的场合下,还会看到具有其他色彩的太阳。例如,1950年9月,北美加拿大发生了一次空前的火灾,熊熊的火焰烧毁了大片森林、草原,浓烟、灰烬、尘埃笼罩天空,使地处欧洲的德国、瑞士和法国的一些地方出现了浅蓝色的太阳。我国吉林地区的九站,在1980年的4月也曾看到过浅蓝色的太阳,但原因不明。另外,1965年春,在吉林市上空还曾出现过具有黄色的光辉的太阳,原因可能是天空中笼罩着被风吹来的大量黄土尘埃的缘故。

光柱、日柱和光十字

在天空中,还可以形成一些更有趣的晕:光柱、日柱和光十字。

这种奇异的自然壮观同特殊的降水现象有关。北方气候寒湿的冬季,特别是雪前和雪后,天空中常常会出现一种冰晶反射或折射,形成垂直的光柱。由太阳光形成的还有日柱、光十字。

1957年1月15日早晨,我国黑龙江省呼玛县上空,正是万家灯火的时候,天空中突然升起了几十条光柱。1978年1月19日清晨5时,在佳木斯市郊,人们看到公路两边远处有林立的光柱,原来是由于路灯光的延展、反射而形成的。

当太阳或月亮刚从地平线上升起或落下的时候,突然会在它们上方闪耀起一根白色灿烂的日柱来。

1963年12月17日上午7时30分,我国小兴安岭脚下伊春市五营林区,天空里飘浮着细密的冰晶。在林区附近的东山顶上,突然出现三团白光,并向上伸出三道长长的、笔直的日柱。7时55分,三团白光露出东山顶,转瞬间,三道白光变成三条彩色光带,分七种颜色排列着,内红外紫,鲜艳夺目。光带从山脚一直升到半空,照亮了林海雪原,蔚为壮观,到8时许方才消失。

南极洲极昼时,每当日落,日落处的上空常出现一道巨大的橙黄色的光柱。有时也出现在日落前,这时太阳上下都有一道光柱,光柱在落日余辉衬托下,犹如水中倒影,景色非凡。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在视太阳或月亮的上下方,都存在着许多冰的晶体,光线投射到冰晶面的时候,便把光线反射出来,形成一条灿烂的光柱。当空气中水平飘浮着的冰的晶体特别多的时候,光柱就会向上下两方伸展,构成了天空的奇景。我国古书中记载的“白虹贯日”,指的就是这种光柱。

这种情景仿佛是月光映在水中,水流动不息,水中月光成为一条闪动的光带一样。不同的是,这是水面在起着镜子的作用。

光十字的出现就更奇特了。一种光十字是由太阳光同日晕的某一部分相交而形成。在以前,人们曾把它当作发光的王冠。另一种是,当晕轮垂直光环部分和太阳附近的水平光环的一部分相交叉,就形成两个光十字,好像在太阳左右两旁伸展出去。因为人们看到的天空中各种晕的形状,往往并不是整个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是晕环的一部分,因此在不同的情况下出现了这种奇异的光象。

晕的出现象征天空中有冰晶存在,它们构成了卷层云,它是风暴的前驱云,因此晕是天气将变坏的征兆。《诗经》上说:“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天气谚语说,“日晕三夏雨,月晕午时风”。从巴比伦古城发掘出来的一块小磁板上写着:“当太阳被光轮转围着时,将下雨。”

日月合璧

日月合璧,也称日月同升,指的是太阳和月亮在地平线上同时升起的世人罕见的奇特天象。我国古书上早有记载。

在我国浙江海盐南北湖鹰窠顶上经常能看到这一景色,它和钱塘江边的“海宁观潮”被称为双绝而驰名中外。

1980年,杭州大学地理系冯铁凝等根据查阅到的历史文献资料,约集天文爱好者多人,于该年农历十月初一登临鹰窠顶,亲眼见到了日月并升。这一消息传开后,每年逢这一天便有数千人赶往南北湖探奇。奇怪的是,从1981年到1983年的三年间(1981、1983年的九月都是大月,1982年是狗年),均未出现日月并升。1984年九月只有29天,十月有两个。在正月初一、初二奇景不露面,初三它却出现了15分钟,初四还可见,直到初五还出现了5分钟,最长31分钟,一般15分钟。每次景象也不一样,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太阳先升起,月亮随即跃出,并入日心。明陈梁所见:“须臾,海底推出一轮,色若丹妙,……而残蜃或送月印日心,二轮合体,雪里丹边相摩荡,还转不止。”冯铁凝等人的观察也与此相似。

2.太阳升起不久,在太阳旁边出现一个暗灰色月亮,围绕着太阳跳来跳去。一会跃在太阳右边,一会儿左边,一会儿上面,一会儿又落在下面。当月亮经过太阳时,太阳表面大部被月亮遮盖,颜色变暗,未被遮没的部分就闪现出金黄色的月牙形状。

3.太阳和月亮重叠,合为一体,同时从江海上升起。太阳托住月影一起跃动。或如清嘉庆年间激浦人吴东发记述的僧人实智所见:“月先日后,日色如血不夺目,及其并也,E1月各有光一道,左右分布如眉。”

上述几种现象,有的与日食过程很相像,但又显然不是。因为日食每年都有预报,而且不会年年正好发生在十月初一,也不会仅发生在鹰窠顶一带。再说月亮的视运动速度比太阳慢,一般只会落后于太阳,绝不会后来居上超过太阳,所以传说中的日先出,不久月又跃入日轮中一事,几乎是不大可能出现的。有人认为这大概是太阳光线的折射造成的假象。当江海上天气变化剧烈时,冷暖气流垂直移动频繁,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和密度的垂直分布极不稳定,太阳光线在瞬息万变的不同密度的空气层中传播,不得不经常离开原来的射程而曲折,产生各种异常的折射现象。这时看地平线上的太阳,有时会呈现出各种扭曲的怪形状,如帽状、三角状、不规则的圆柱状等;有时会上下闪动,忽而没入地平线下,忽而又复升到地平线上;有时还好像同时有几个太阳在天边跃边。这种现象在气象学中称为“地面闪烁”。

然而,要说是地面闪烁造成的假象,为什么一年一度只有在农历十月初一才会出现呢?总之,世上是否会发生日月合璧的奇迹,鹰窠顶上看到的日月并升是否就是古人所谓的日月合璧,至今仍是谜。至于鹰窠顶上具有哪些得天独厚的条件,使人们能目睹到这一奇景,就更是谜中之谜了。

莫名其妙的黑暗

在晴朗的白天,突然间出现了一段时间的黑暗。它既不是日食,也不是发生在龙卷风之前,虽然是区域性的暂时情况,但这种现象在国内外曾有多次发生。

在我国班吉境内,1944年秋天的一天下午,睛朗的天空突然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人们惊慌失措,呼天喊地,好像天要塌下来似的。大约一个小时的工夫又恢复了光明,渐渐地人们才平静下来。

青岛也曾出现过白天降夜幕的奇特现象。一天上午11时,阳光辐射的天空渐暗,阴云密布,至12时许,黑云压顶,天地间一团漆黑,风雨交加,电闪雷鸣,众多行人措手不及,纷纷避往沿街店铺。街上顿时“万家灯火”路灯齐放,过往车辆灯大开。这一现象持续了半个多小时。

同类推荐
  • 21世纪不是梦

    21世纪不是梦

    本书内容包括:我们的地球;时光之箭;世纪末的宣言;中国21世纪议程;大国;土地,发展的基础;倾听大地;话说五谷杂粮;流水,发展的源泉等。
  • 生活在海洋中的动物(认识海洋系列丛书)

    生活在海洋中的动物(认识海洋系列丛书)

    以海洋、海洋中的植物、动物、食物链、矿藏、海洋中的科学以及人类在海洋中发生过的战争为主要加工、编辑素材。将海洋的神秘、浩瀚以及与人类的关系进行梳理、叙述。把最大的生物——鲸鱼、最凶猛的海洋动物——鲨鱼、美丽的珊瑚、大洋底部的锰结核,等等,一一呈现给读者。各单本按二级学科、三级学科进行有逻辑的组合排列。文字浅显、活泼、生动。
  • 改变历史进程的发明(趣味科学馆丛书)

    改变历史进程的发明(趣味科学馆丛书)

    “趣味科学馆”丛书,是一套自然科学类读物。丛书包罗科学的多个领 域,涉及“信息化”、“绿色革命”、“发明、“生态资源”、“航天”、“军事”、“日食、月食”等当下热门关键词,有引领读者关注热点、提升 其认识水平的现实价值。刘芳主编的《改变历史进程的发明》为丛书之一。《改变历史进程的发明》内容涉及科学发明的各个侧面,并进行合乎逻辑的排列组合。文字浅显易懂,生动活泼。
  • 昆虫记

    昆虫记

    法布尔的《昆虫记》誉满全球,在法国自然科学史与文学史上都有它的地位,被誉为“昆虫的史诗”。《昆虫记》所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所表现的惊人的灵性。法布尔把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成果和经历用大部分散文的形式记录下来,详细观察了昆虫的生活和为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以人性照应虫性,虫性、人性交融,使昆虫世界成为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文学形态,将区区小虫的话题书写成多层次意味、全方位价值的巨制鸿篇,这样的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诚属空前绝后。
  • 探索机器人的世界(海洋与科技探索之旅)

    探索机器人的世界(海洋与科技探索之旅)

    正是在促进民族富强和人类和谐繁荣的责任驱使之下,我们完成了动物与海洋、植物与海洋、宝藏与海洋、科学与海洋、海洋中的食物链、揭开神秘大洋的面纱等编撰,以进一步帮助广大青年朋友丰富海洋知识,增强海洋意识,树立正确的海洋观念,以期更多的优秀青年立志于投身海洋事业,为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贡献。
热门推荐
  • 佛说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

    佛说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迷窟档案

    迷窟档案

    “有人计划在特定的时间清除你和世界的全部联系,你的家人已经完全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从大一新生到失去身份的透明人,下落不明的父亲,险象环生的解谜,不老不死的“人类”,苏岚在一步步落入圈套的同时并不知道,十年前自己跟随父亲到内蒙古的一场旅行,注定了十年后人生的离奇转折。
  • 独君忆殇

    独君忆殇

    林瑾萱被姐姐林瑾蓼暗算,来到深山老林中,遇见了穆鸿飞。哪知,二人在林中度过的时光,竟躲过了一场灾难。旧朝代已灭亡,新朝代已建立,穆鸿飞竟然是下一任帝王。为了保全国家,虚情假意的太后让穆鸿飞休了林瑾萱,娶一个素不相识的邻国公主。林瑾萱伤心之下,去北海找青梅竹马郑明哲,但他已结婚生子,林瑾萱无奈,准备跳海自尽。但阴差阳错,又遇见了穆鸿飞。虐恋再次上演,准备好纸巾吧!
  • 冷帝专宠:名门医女

    冷帝专宠:名门医女

    前世,她撞破奸情,为自己亲姑母所害。今世,她是名医之女,更是苗疆圣女,掌握苗疆灵兽。他是御封亲王,太子同父同母胞弟。两人却因一宫廷疑案相知相遇,相惜相爱。苦尽甘来,他为帝。本以为因是凤鸾齐鸣,却不料他性格突变。爱与恨交织,她最终选择坚持,还是离开?幡然醒悟之后,他又该如何?【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女王公主大人驾到

    女王公主大人驾到

    她,三年前突然出国的紫家大小姐——紫伊萱。精通剑术、柔道、散打、空手道等一些男子会学的一些武术。当然!她还不只会这些,女儿家说要学的琴棋书画,无不一样她不会。但她的性格却异常冰冷。是什么导致她的心永远的冰冻起来???是什么令她在3年来发生了如此大变化???一切还要从3年前的一场车祸说起~~(通告通告!!求看新书《SA特优生少爷请多多指教》这里美男多多哦Y(^_^)Y包您满意)
  • 霸道大帝

    霸道大帝

    天武神州,武道昌隆,曾经的第一天骄因修绝世功法,三年修为骤降,遭受百般嘲讽谩骂,鄙视重重。可是,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看我修万古第一法,封神霸道大帝!
  • 逆上苍天

    逆上苍天

    一少年指天踏地说“天,我不服,为何给我天煞孤星命。地,我不服,为何世间那么苦。待我逆上苍天时,必斩天地间。”突然天空劈下一到闪电,劈到这少年上,黑乎乎的。------猪脚简介:杨逆,男,很贱,爱装逼,外号“剑男春”,名言:"绝不争当作死小能手,但偶尔作作死,该嚣张时嚣张,改圆滑时圆滑,偶尔也装装逼。”
  • 写在指尖的字

    写在指尖的字

    写在指尖的字,刻在心里的名,十指连心,是否把你的名字写在指间就再也无法忘记了呢?
  • 蔺亭序

    蔺亭序

    如果我不爱你,那谁会爱你?哼,你不爱我,那就去死!哪有这么和王爷说话的?我啊
  • 情陷

    情陷

    孙雨茜听着面前的男子非常认真的说自己和他参加的是同一场聚会的时候心里忍不住有些震惊,但是除此之外也有些小小的激动,毕竟能够有机会和这么帅的男子一同出席也是一件非常不错的事情,看来她今天的运气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差嘛,但是为什么她总觉得好像忘记了什么事情呢,对了,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