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73600000010

第10章 当事(2)

子路向孔子求教有关政务活动的知识,或者说想学当官的本领,搞政治的权术。孔子告诉他,做到两点,第一是带头,第二是指挥。这和现在的“领导”一词的意思极为一致。当领导首先就是领。领,当然是走在前面了。现实的语言中有身先士卒,表率作用,带头模范,等等,都有这个意思。更明白的是“当好领头羊”的说法。导,就是引导,指挥,叫大家怎么去做,安排任务给下面的去完成。这里面的顺序很重要,必是“先之”,然后才“劳之”。顺序乱了,政治肯定要失败的。我觉得现在的领导培训,没有把《论语》列为必读课本是一种遗憾。子路在这里向孔子请教,是真心实意的,所以他觉得如果做到这样了,可能还是不够的,所以就请求孔子再讲得细些,或者说还有其他的什么要求吗?孔子一贯诲人不倦,于是就再说一句“无倦”。意思是“先之劳之”不是一阵子的事情,而是坚持下来,贵在坚持,持之以恒。毛泽东也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为政”是领导,这和当官、当干部有些区别。官者管也,古人也认识到,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干部,是从日本引进来的一个词,最初是被用在党组织建设上。干部相对于支部而言。干部是上一级的组织,支部是下一级的组织。在党的二大上,就提出中央之下建若干干部,每一干部之下设若干支部。这是用树型结构来比喻的。树有树干和树枝之分。所以,我认为讲领导很好,很合适,既领又导,“先之劳之”。子路能主动向孔子求教,而子路的问题指向,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孔子的理想主张,所以,我说子路是孔子的镜子。

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宪问第十四》)

事君,就是给君王做事。如果引伸开来,也可以看作是为上级做事。但是,这里不是说如何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而是重点说处理上下级关系的原则问题。这是一个很高的要求。第一条是要讲真话,报实情,同时还要时刻注意维护领导的威信,“勿欺也”。第二条,与第一条相关,但实行起来更难些。讲真话有时不免要冒犯领导,但是出于大局考虑,出于对领导和事业负责的精神,还要不怕冒犯领导,有时候确实有必要“而犯之”。这一点孔子在《孝经》中也提出过:

“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谏诤章十五》)真正的忠诚,就应该敢于批评领导的错误;真正的孝,就应该指出父亲的不是。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先进第十一》)傅斯年在论孔子时说,孔子既有天命论,也有人定论。因此,孔子是处在矛盾的春秋时代的矛盾的思想家。但是,按我的理解孔子更重视人,他看到人的不幸,自觉担当起拯救的使命,这应该是极为可贵的精神。尽管这里都没有正面回答子路的提问,但他的价值取向是明确的,即重在事人,重在知生。仅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看出孔子是批判现实主义的思想家。在回答子路的两个反问句子中,我们显然可以感觉到他对现实的不满。唐代的李商隐写了一首吊贾谊的诗,诗云:“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贾生》)这是批评讽刺汉文帝的。孔子的态度正好与汉文帝不同,他是“少问鬼神问苍生”。顺带一句,这汉文帝却也是二十四孝之一,他的主要事迹是每次给妈妈喂药,都要自己先尝一下,奖状上写的是“亲尝汤药”,颁奖词是“三年如一日,难能可贵”;该皇帝死后,悼词曰“孝文帝”。汉文帝迷信,李商隐所处的晚唐时期,皇帝更加迷信成风。现实一些当官的也迷信,有的腐败分子也去求神问佛,希求不被查处。子路接受老师的教诲,后来去当蒲大夫,着力于改善民生,政绩很好,孔子到那里考察一下,相当满意。在对待生死人鬼关系上,子路也是孔子的镜子。

子路问勇。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阳货第十七》)

子路向来是以“强勇”闻名的,因此,当他问到“勇”的问题时,孔子特别强调了“义”字。古人解释“义”,“义者宜也”,就是说行为应当适宜,符合普遍的规范、原则、公理等等。如果没有“义”的指导和约束,无论什么样的人,“勇”都是有害的。可见,这也是孔子对子路的“逆折”之教,与“由也兼人,故退之”的方法相统一。在《论语》中,君子、小人出现的频率特别高,但是,君子和小人在不同的地方使用,通常都会有不同的意思。有时候君子是指道德高尚的人,有时候则是指社会地位高;小人也是一样,有时是指道德水平低,有时则是指社会地位较低的人。整句话的意思是,有道德修养的人,首先要注意的是做事情合宜,要讲原则,遵守规范,符合公理,否则,社会地位高的人太勇了,就会作乱,社会地位低的人太勇了,就会成为盗贼。现在我们也经常会看到这种现象,有些高官,胆子太大了,于是犯罪了;有些贫穷的人胆子大了,就去干抢劫偷盗的勾当了。究其原因,就是没有一个“义”字的指导和约束。在古代“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后果更加严重,主要是说会犯上作乱,破坏性更大,因此古代的犯上作乱,是死罪。这和流氓一样,没文化的流氓和流氓无产者,其危害往往较小,而贵族流氓和有文化的流氓,其危害往往相当可怕。子路问勇,孔子这样回答,可能是要告诉子路,你很勇,但要特别注意,不管你当君子还是做小人,都要把握好一个“义”字。

十一

子路问仁。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管仲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宪问第十四》)孔子论人很少以仁轻许,但是,对管仲却多次提到管仲的仁,这对我们理解什么是仁很有帮助。在这一节里,师生三人共同讨论一个历史事件,子路和子贡对孔子评价管仲之仁都不能很好理解,孔子对此二人之问,分别做了解释。如果用现在的话语来说,管仲是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来考虑问题的,而不是狭隘的江湖义气,正因为“管仲之力”,“民到于今受其赐”,这与“匹夫匹妇”的仁是根本不同的。子路能问到这个问题,说明他的思想是与孔子很接近的。俗话说学问学问,就是学着问。能够向老师提出这样的“问”,说明子路真的“学”得不错呢。

十二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宪问第十四》)现在我们的方言中,经常也有用到“成人”一词,意思和这里说的“成人”一样,比如说“某个人无成”即某个人“人做无成”,如果某个人表现很好,我们也称赞他“这个人人做有成”。实际上是说人应该怎样才算符合人的标准要求。后世之孟子更以“仁、义、礼、知”“四端”,对何以为人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孔子认为,做一个人,至少应该有这么几条:知、不欲、勇、艺、礼、乐。孔子讲成人举了四个人作为例子,前三个都是前辈了,只有冉求是同时代的人,他们有的聪明,有的不贪,有的勇敢,有的多才多艺,同时又都懂得礼乐。在孔子看来,此数者兼备,方为成人。子路受到启发,于是发表自己的看法,但认为只要有三点就可以成人了,这就是“义”、“勇”、“信”。义,是不贪欲,“见利思义”;勇,是不怕死,“见危授命”;信,是在任何艰难困苦中都坚持自己的理念信念和誓言,“久要不忘平生之言”。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尽管孔子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到了子路这里有些“打折扣”了,但是,事实上子路是得孔子思想的精华了,而他所得到的都是些管用的东西。或许在他看来,冉求的那种所谓“艺”,大约是不那么重要的。当然,经子路折扣以后的这三条,如果放到今天,要大家都能做到,我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十三

子路问士和君子。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兄弟怡怡。”(《子路第十三》)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宪问第十四》)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卫灵公第十五》)作为一个体面的士,与朋友相处,要相互切磋,相互监督;和自己的兄弟相处,则要亲亲热热。士,大概可以看作是君子的基础,要成为一个君子,首先就应该成为一个士。所以,君子的标准更高。对于君子,孔子多次讲到,对不同的人提出这样的问题,孔子有不同的回答,这正是孔子因材施教的体现。子路向孔子问君子,孔子的回答有三个层次。其一是自己要修养好,同时尊重身边的人,也就是与自己相处的人。子路再问,这样就够了吗?孔子再告诉他,自己修养好了,尊重他人,还要让他人觉得安全,安宁,安生。子路又问,孔子最后告诉他,真正的君子应该让天下的百姓都得到安全,安宁,安生,但做到这样太难了,就是古代的圣人尧舜也感到困难。子路老爱追问,孔老师有点不耐烦吗?应该不会吧,因为孔子向来就是“诲人不倦”的,不过听那口气,似乎有点那个什么的。如果对这三个层次给出一个名称,是不是可以认为是正人,仁人,圣人呢?

那么,当了君子是不是就永远是君子呢?回答是肯定的,既然称为君子,他就应当能够持守得住。即使是处在逆境中,遇到困难时,他也仍然能够保持君子的品格,经得住各种艰难险阻的考验。所以说“君子固穷”,这是君子与小人的根本区别。小人一碰到困难就崩溃了,所以说“小人穷斯滥矣”,小人一遇到麻烦就乱来了。鲁迅的《孔乙己》里面,孔乙己就说了一句“君子固穷”的话。还有后面的“多乎哉不多也”也是《论语》里的话,原句是“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我们通常说“学问”,它的一种解释是“学着问”,也就是善于提问题。从子路向孔子提的问题,可以看出子路所关心的是一些什么事情,从这里面也可理解子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可以发现,子路很关心从政,他本来就是以政事见长的;子路很勇敢,所以就特别在意勇的涵意;子路希望成为君子,于是就问了成人、士、君子和仁等一类的问题。在古代,从事政治活动,自然是处理与君王的关系,还要参加许多祭祀活动,所以他也问了事君和事鬼神以及生死的问题。尽管子路在向孔子提问时,是处在被动的地位,但在师生答问中,多方面地反映出孔子的思想,所以,我认为,子路的确是孔子的一面镜子。

十四

事实上,子路作为孔子喜爱的弟子之一,受孔子耳提面命也是经常的。从孔子对子路教诲中,我们不但可以从更多侧面了解子路,同时,仍然能从子路的身上看到孔子思想的影子。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第二》)孔子一向以好学自许,他自己都说,讲聪明仁义之类,可能很多人都和我差不多,甚至还比我好,但是,要说学习方面,大概是很少人能比得我的。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第五》)孔子的意思是说,在一个不大的乡村里,肯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但是像我这么好学的人大概是很少,甚至可能还找不到呢。好人未必好学,好学未必就是好人。正因为自己好学,所以他对待学问也是极为严肃认真的。对于子路,他知道这位弟子平时性情比较急躁直爽,担心他的学问不扎实,所以在这里强调了做学问的态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千万不能半懂不懂,或者不懂装懂。敢于承认自己在一些什么方面不懂,也是一种学问;老是在人前显示自己什么都知道的人,不一定是有真学问的人。

孔子对自己做学问非常严格,因此,他对弟子的要求也是很高的,比如在评价学生时,他就认为只有一个颜回是好学的。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先进第十一》)孔子的学问也是积累起来的,这在论语中是经常可以看到的。

“入太庙,每事问”,尽管按他自己的意思是说这是礼节,但也看出他的好学是一贯的。如: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

同类推荐
  • 山中杂记

    山中杂记

    冰心最喜爱的文学形式是散文,她的散文常给读者一种近似抒情诗和风景画的美感。母爱和童真的内容占重要地位,她的散文文笔清倩灵活,清新隽丽。《山中杂记》就是用孩子般的天真、固执、极端的语气,谈“海”与“山”的比较,从颜色,从动静,从视野,从透视力,力争“海比山强得多”,甚至诅咒发誓:“假如我犯了天条,赐我自杀,我也愿投海,不愿坠崖”!而对于诸如颜色的感受与思索却又是成熟的,在颜色的议论里包含了丰富的、哲学的、历史的,甚至心理学的内容,由此而产生的审美意识、审美评价完全是现代的,文中描写“海”的文字,最能显示冰心的散文艺术个性。
  • 2002年大学生最佳散文

    2002年大学生最佳散文

    高校散文作品中的“校园题材”应从较宽泛的意义上来理解。在这一类题材作品中,高校校园往往只是一种背景性的存在,作者们一般很少将大学校园生活作为直接的表现或描述对象,而是把大学校园生活作为背景处理,将青春期的各种经历、情感体验及思想感悟作为表现重点。
  • 我本是散淡的人

    我本是散淡的人

    本书收录了“找不到感觉”、“包办婚姻”、“自我革命”、“朋友就是幸福”、“好男不跟女斗”、“害怕文学”等200多篇杂文。
  • 最搜奇·萌萌小志怪

    最搜奇·萌萌小志怪

    志怪,就是记录怪异,主要指魏晋时代产生的一种以记述神仙鬼怪为内容的小说,也可包括汉代的同类作品。从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天仙配》《窦娥冤》到我们儿时熟悉的《田螺姑娘》《崂山道士》,其实都源自志怪小说。在古代,写小说一般会被看成不入流的行为。然而上至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魏文帝曹丕,下到低调奢华有内涵的一代名臣纪晓岚,都曾忍不住寄情于志怪,可见它的魅力有多大。志怪小说不仅是天马行空的想象,更是先人托物言志的工具,体现了世间百态,承载着一个时代的特色。透过魏晋时代的故事,我们体会到的是令人倾慕的魏晋风流;在唐朝的故事中,我们看到的是大国气象;而到了清朝,故事则变得更加多样也更加世俗。
  • 中国报告文学的凝思

    中国报告文学的凝思

    “社会问题报告文学”的历史作用和意义、报告文学的新闻特征及其变异、谬种的泛滥——对“纪实文学”的追问、写实文学:愈演愈烈的风潮、“史志性报告文学——报告文学的新形态、报告文学要展现刚性品格、报告文学的时代品性等。
热门推荐
  • 我最想学的说话技巧

    我最想学的说话技巧

    杰出的说话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训练的。本书用精练的语言、睿智的话语、全新的理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浅出地向你揭示胜人一筹的说话本领,是一本内容全面、技巧丰富、方法实用的说话技巧工具书。希望此书可以为你的人生提供最有效的帮助,让你的口才艺术更上一层楼,使你的人际关系网扩展得越来越大。
  • 汉人威武

    汉人威武

    大汉400年煌煌历史在和匈奴的战争中,体现汉人的勇敢坚强,和宏大气魄用事实表明,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是时代长歌
  • 伶仃瑶

    伶仃瑶

    由一块水晶引发的穿越,是人为还是意外。一位平凡女子,穿越失忆,是设计还是宿命。真正的幕后黑手到底是谁?如果来了,那就要把自己的事做下去。
  • 感悟人生:回味无穷的99个感动

    感悟人生:回味无穷的99个感动

    古今中外,但凡事业有建树者,无不都用辛勤的汗水书写着人生的每一个细节,靠别人的施舍是永远不会成功的。20年以前,一位在企业界非常成功的先生将他的两个儿子送到外地上学,其中的一个就读维吉尼亚大学,另一个就读纽约的一所学院。
  • 暗香一缕识女人

    暗香一缕识女人

    香水与女人之间,一直存有亲密而微妙的关系,女人的美丽及优雅,藉着曼妙的香气暗暗传送,展现独特的个性魅力。在五彩缤纷而迅速变换的时尚中,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懂得利用各式无形的香氛与有形的时装,珠联璧合,完整地呈现自身独特的时尚轮廓,展现个性的魅力。正如姬仙蒂婀香水公司总裁MAURICEROGER所说:“香气并不仅仅是一种嗅觉体验,香水一如艺术品,有一份情感和渴望包含在其中,它代表使用者的个性。”香水将时尚的风华汇集在一只小瓶之中,喷洒香水不仅可以突出个人风格的芳香修饰,更带领内心深处奔向永恒的想像国度,这也是香水永恒的魅力所在。
  • 青草茵茵请停步

    青草茵茵请停步

    “你让一颗草去宫斗?”“一棵草和一颗花,能有后代?”“一棵草和一个蛋,能生出什么?”“系统君,你玩我了,玩我了,还是玩我了!”
  • 星际幻想之呼哧星球

    星际幻想之呼哧星球

    呼哧星球——五百年前它没有名字,它的主宰是遍布土地百分之九十的绿色植物。五百年前,这里被一群丧尸占领,他们迅速在这里安家落户,并取名为《呼哧》。直至现在,这里已经成了一座属于丧尸的城池。五百年的时间,呼哧星球从毫无生息的植物王国进化成了其乐融融的动植物合居地。而带领着他们的就是隐夜,人们亲切的称她为祖王。
  • 唯我邪仙

    唯我邪仙

    有人说我冷漠无情,也有人说我很低调,更有人说我不是好人,我想告诉你们,那是因为你们并不了解我。
  • 史上最牛时空商

    史上最牛时空商

    武器?我多的是,核弹要不?母巢中不?还不行,来,给你盘古斧,东皇钟!丹药也要?。。。。。。他写的书横扫网文,他唱的歌红遍全球,他……不是哥败家,是家底太厚了!物从天外来!横扫诸界间——布衣傲王侯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