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69800000029

第29章 评论(5)

比如朱自清的《背影》,情思便凝聚在背影上。父亲送儿子上火车后,又为儿子买橘子。正是在这个场景中,出现了父亲那感人的背影。可以说,本文的特色就在聚焦于背影,从而在表现上形成一个特写的镜头,用以传导出父子情深。其中虽有一些缓和的笔调,比如嫌父亲说话不漂亮,心里暗笑他的迂,还有过分的担心以及生气等,但并未能释去那种深情,反而另有一种映衬作用,正显出父亲对儿子的关爱。再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本文写的是童年的记忆,单从标题来看,也可知场景是变换的。先写园中景象,种种物象聚合成百草园的景致,无疑是作者童年时的乐园。就其在记忆里留下的印象来看,也可见出当初感觉上的鲜明。接着写长妈妈讲的美女蛇的故事,得到一个教训是有陌生人叫你的名字,万不可答应他。冬天下雪了,可以捕鸟,又引出闰土父亲所传授的捕鸟方法。至于进了三味书屋,在先生的指导下读书,那里虽也有个园,却不能畅意地玩了。然读书之事,在学生与先生之间又形成一个对照。当学生们的声音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先生还在大声地读。“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从心里感觉上,不无揶揄地写出先生读书时的投入,但仍是童心的观感。

散文的叙事,在于精选细节与场景。就操作上说,可以如线串珠,即用思想感情的线索贯穿起片断式的观感来。散文写作中有形散神不散之说,表明材料可以是分散的,但主旨或中心则要集中。比如朱自清的《冬天》一文,便写了三个片断。三个片断有相似的背景,即时令都为冬天。第一个片断是围着小洋锅吃白水豆腐,文中将嫩而滑的白水豆腐比作反穿的白狐大衣,甚妙。一边吃着白水豆腐,一边体味到的则是父子之爱。第二个片断是写友情,即三个朋友夜游西湖。先写月之美,形成一个柔和的静境。“有点风,月光照着软软的水波;当间那一溜儿反光,像新砑的银子。湖上的山只剩了淡淡的影子。”再由静而动,宛如醒了一场梦。第三个片断也是写亲情,但作者已由儿子变成了父亲,要承担家庭责任了。即写的是带着妻子儿女在台州教书,环境是偏静的,加上又是外地人,与当地接触甚少,但家里却很温暖。“有一回我上街去,回来的时候,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个;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地向着我。”这里突出微笑,表明安于平静质朴的生活。写了三个片断之后,再用一句话来点明主旨:“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即天气虽冷,心里却是热的。文中从日常生活感受美,并体现出一种美好。

散文作为非虚构文本,其叙事要以真实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余光中在《不老的缪斯》中说:“这样的散文又叫做叙事文,短则记述个人的所经所历,所见所闻,或是某一特殊事件之来龙去脉,路转峰回,长则追溯自己的或朋友的生平,成为传记的一章一节,或是一个时代特具的面貌,成为历史的注脚,也就是所谓的回忆录之类。叙事文所需要的是记忆力和观察力,如能再具一点反省力和想象力,当能赋文章以洞见和波澜,而跳出流水账的平铺直叙。组织力(或称条理)也许不太重要,因为事情的发展原有时序可循,不过有时为求波澜生动,光影分明,不免倒叙、插叙,或是举重遗轻,仍然需要剪裁一番的。”此种叙事基于生活经验,即个人的所经所历及所见所闻,都可以是叙事的内容。就写法上说有完整地叙述事情的,但更多的仍是片断的连缀。其前提是不能为了叙事而失真,从而有别于小说的虚构。散文的叙事,总体上虽不如小说那样曲折起伏,却显得更为真切。

(原载于《阅读与鉴赏》(学术版)2011年12月)

散文写景略谈

散文中写景状物常关联在一起,其实景只是物的聚合,包括了种种的物。散文中选择什么景物来写,可看出作者的关注及兴味。比如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本文是游记,除了记游的经过情形外,也精心选择了一些景物来写。比如,“我们绕过虎山,站到坝桥上,一边是平静的湖水,迎着斜风细雨,懒洋洋只是欲步不前,一边却喑恶叱咤,似有千军万马,躲在绮丽的黄锦底下。黄锦是方便的比喻,其实是一幅细纱,护着一幅没有经纬的精致图案,透明的白纱轻轻压着透明的米黄花纹。--也许只有织女才能织出这种瑰奇的景色。”这里写湖水,平静中蕴涵着气势。各种比喻的运用,又突出色彩之美。再如写松树,“但是把人的心灵带到一种崇高的境界的,却是那些‘吸翠霞而夭矫’的松树。它们不怕山高,把根扎在悬崖绝壁的隙缝,身子扭得像盘龙柱子,在半空展开枝叶,像是和狂风乌云争夺天日,又像是和清风白云游戏。有的松树望穿秋水,不见你来,独自上到高处,斜着身子张望。有的松树像一顶墨绿大伞,支开了等你。有的松树自得其乐,显出一副潇洒的模样。不管怎么样,它们都让你觉得它们是泰山的天然的主人,谁少了谁,都像不应该似的。”描写松树的各种姿态,多是拟人化的,可以把人的心灵带到一种崇高的境界。

散文的写景,既要写出景物的特点,也要写出相应的心情,从而做到情景结合。换言之,就是心灵的风景了。比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便很能看出心灵的选择。“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这里由远而近或由上而下,为的是集中到眼前的观感上来。虽是细小的事物,却很能体现秋意。即日光、牵牛花还有秋草,都可见出观感的既清且静又悲凉。细数漏下的日光,不用说是清静的。牵牛花色彩的比较则排除了暖色,选取了清冷。尖细且长的秋草虽是陪衬,却能显出秋之悲凉。就传达情绪来说,这一句可谓神来之笔。文中除了这一个精选的场景外,还写到几个物事。槐树的落蕊,有那种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帚的丝纹,既细腻又清闲,但还体味到落寞。这就于清与静及悲凉之外,另有观感上更为复杂的意绪。秋的意味,会将人的心绪引向深沉。再就是秋蝉衰弱的残声,那叫声仍是引人起悲凉之感的。而秋雨过后都市闲人的话凉,缓慢悠闲的声调里也透出一股凉意。北方的果树正当全盛时节,情调是颇不一样的。但盛期一过,西北风起来,也就到了清与静及悲凉的时节。

散文写景,有的是以景物的描绘为主,有的也可写人事。景物可以是人事的背景,还可互相映衬,构成对应关系。比如茅盾的《风景谈》中,先写沙漠驼铃,表明是人的活动,改变了大自然最单调最平板的一面。接着写高原晚归、延河夕照等,将劳作与歌声及背景结合起来。“在这里,蓝天明月,秃顶的山,单调的黄土,浅濑的水,似乎都是最恰当不过的背景,无可更换。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乃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还有石洞中谈心的一对以及桃林下的小憩,同样是用风景来映衬人的活动。“因此,这里的‘风景’也就值得留恋,人类的崇高精神的辐射,填补了自然界的贫乏,增添了景色,形式的和内容的。人创造了第二自然。”文中赞扬人的活动,是精神的高贵弥补了自然的贫乏,真的风景就是人以及人的活动。在这里,作者还看到了新的曙光。那山峰上的号兵与荷枪的战士,成了民族精神的化身。“如果你也当它是‘风景’,那便是真的风景,是伟大中之最伟大者!”就写法上说,作者层层铺垫,有其内在的条理。而象征的提升,则通过谈风景赞扬了人的精神。

(原载于《阅读与鉴赏》(学术版)2011年11月)

散文的情与理

朱光潜在《情与辞》中说:“不表现任何情致的文字就不算是文学作品。文字有言情说理叙事状物四大功用,在文学的文字中,无论是说理叙事状物,都必须流露出一种兴致,若不然,那就成为枯燥的没有生趣的日常应用文字,如账簿、图表、数理化教科书之类。”散文的写作对象无非是人与事及景与物,但人的言行为事,人与事相连;景与物相关,景只是物的聚合,因而也可用事与物来概括。朱光潜在这里将主体的情与理与客体的事与物并举,从而标明了文字的四大功用。但首重文中的情致,则显然又是着眼于文学的。

且就主体方面的情与理而言,当然也是需要互相配合的。一种情形是以情助理,即情感有助于理性的思考。比如丰子恺的《车厢社会》,写三个时期坐火车的经历,实是人生三个阶段的思考。“最初乘火车欢喜看景物,后来埋头看书,最后又不看书而欢喜看景物了。不过这回的欢喜与最初的欢喜性状不同:前者所见都是可喜的,后者所见却大多数是可惊的,可笑的,可悲的。不过在可惊可笑可悲的发见上,感到一种比埋头看书更多的兴味而已。”所谓兴味,其实就是一种打量,即由车厢中强占座位而起的感慨。“在车厢社会里,但看坐位这一点,已足使我惊叹了。何况其他种种的花样。总之,凡人间社会里所有的现状,在车厢社会中都有其缩图。故我们乘火车不必看书,但把车厢看作人世间的模型,足够消遣了。”作者的散文常是小中见大的,这里就是由车厢扩大为社会,从而引发对人生及世事的思考。而其中情感的反应,可喜、可惊、可笑、可悲等,无疑是有助于反思的。丰子恺还常以膝下的一群儿女作为抒写的对象,赞扬儿童的率真,但此种赞扬也是相伴着反思的。他在《给我的孩子们》中说道:“我的孩子们,我憧憬于你们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我想委曲地说出来,使你们自己晓得。可惜到你们懂得我的话的意思的时候,你们将不复是可以使我憧憬的人了。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就因为有反省,那种真率才不流于浅显。

以情助理,从另一面来看则是以理衡情。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写景抒情的,极富情境之美。文中开篇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句是文眼,作用是在情绪上涵盖下文。心情的苦闷,当然有时代及个人的因素,主要的就是彷徨中苦于无路好走,不过作者并没有过多地交代。倘那样,不仅入题不够直接,还显得啰唆,所以只需一笔带过。至于下文所写,当然就是如何遣闷了。散心需要一个静境,而荷塘是一个适宜的去处。在去的路上,作者有这样的表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里说得很清楚,就是作者甚能把持住自己。换言之,虽以情感的抒发为主,但也是出于理性的选择。这选择独处并非回避,而是要为遣闷找到一个合宜的去处。至于去处为荷塘,则是想到由于夜之静与月之柔,如此交织而成一种氛围,那正是形成情境美的主要条件。小径漫步,只不过是一个前奏,但却是必要的铺垫,正如到荷塘也有一段路一样。在进入美的情境之前,也需要调整一下心态。可以说,漫步是心灵的漫步,小径则成了通向美的途径。

散文中需要抒情,但还要有理性的衡量,才可避免过于感性的抒情。至于滥情及煽情等,则更不可取。情与理的关系中,最好的配合也许就是情理相生。但情与理也有不谐调的,一种情形是情胜于理。比如杨朔的《荔枝蜜》,文中对蜜蜂的激赏是显而易见的,但作者说自己想变成一只小蜜蜂,显得说理太浅,即不大像是一个成年人的思考。另一种情形则是理胜于情,即因缺乏情感的滋润而使说理过于枯燥,甚而落入前人所说的理窟中去。散文中的理与情,就表达而言,就是如何议论与抒情。孙犁在《关于散文创作的答问》中这样说:“散文中的议论,也是自然事物演变的结果,在很多情况下,并非散文作者主观的前提。”“抒情亦如此。无情而强抒,与无病呻吟等。感情低下,不如不抒。面对大好河山,内心营营苟苟,故作堂皇之言是对河山的不敬。”在孙犁看来,不管议论还是抒情,都要自然一些。换言之,就是整个散文写作都要自然一些。“散文短小,当然也有所谓布局谋篇,但我以为,作者如确有深刻感触,不言不快,直抒胸臆即可,是不用过多的构思设想的。现在一些文章评论家,谈论构思太多,也太机械。实际创作的过程,往往并非如此。散文之作,一触即发。真情实感,是构思不来的。”

同类推荐
  • 不见黄河心不死:黄河传说故事

    不见黄河心不死:黄河传说故事

    浙江文艺出版社编著的《不见黄河心不死——黄河传说故事》为山海经故事丛书中的一册,为我社早期山海经丛书的再版本。内容均以从民间搜集整理的传说故事为主,且各册都有一个核心的人物或主题,内容丰富,风格活泼,保留了很多的民间智慧,体现了民俗风情与历史面貌。《不见黄河心不死——黄河传说故事》内容围绕黄河主题,将从民间搜集整理的传说故事进行合理。
  • 鲁迅诗释读

    鲁迅诗释读

    鲁迅先生写下了许多光照千秋的不朽著作,诗歌作品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部分。本书收录其全部诗作,计旧体诗六十三首,新体诗十二首,是迄今篇目最全,考证最细的鲁迅诗歌研究著作。
  • 第九条建言

    第九条建言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的一本散文、诗歌、随笔集。按照时间跨度编选,文字铿锵有力,涉猎广泛,视角独特,见解独到。
  • 天涯絮语

    天涯絮语

    本书为诗词集,阅读该诗集,我们感到它真实地记录作者的人生体悟,所思所想的心路历程。诗集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思想深沉,激情迸发,颇富人生哲理、生活情趣和创新气派。作品形式多样,表现手法各异,既有格律体旧诗,又有新古体诗,还有自由体新诗,甚至还有“词”,均把注重其魂、言志抒怀、表达情意置于首位。
  •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1册)(选题报告1)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1册)(选题报告1)

    散文能带给读者美的图画、美的情景、美的享受、美的追求、美的憧憬;散文能陶冶情操,能启人哲思,发人深省;散文能抚慰受伤的心灵,给人欢乐、温暖和爱。本书所选作品有的精练优美,有的朴素自然,有的音节铿锵,有的情感浓郁,有的长于抒情,也有的侧重于叙事。读者在品位这些优美的文字时,既可以欣赏到这些名家们独特的艺术视角和表现手法,又可以领悟到作者真实的精神世界;既能够提升自己的写作和鉴赏水平,又能够培养和陶冶自己的艺术情操。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思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热门推荐
  • 此情可待:总裁恋人不听话

    此情可待:总裁恋人不听话

    姜浩辰没有想过,三年后重逢,自己竟会成了那个念念不忘的人,而曾经的情人唐蜜,竟对自己是避之不及,还有了新的男人。唐蜜,貌美人娇易推倒,大学毕业后误打误撞成了姜氏少主的隐秘情人,她是他所有的情人中的另类,她以为他会很快的厌倦自己,但直到一年期过,他还将她圈养在身边,直到发生那件事……三年后、霸道男再遇娇娇女,先有她温文尔雅的上司来护花,再有她初恋男友的强势回归,野百合也有春天,他想不到,他的小蜜糖竟也成为抢手货……
  • 养生咏玄集

    养生咏玄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网王柯南之漠哀微蓝

    网王柯南之漠哀微蓝

    “不要怕,你,有我守护。”他们这么说着心早已麻木,两世轮回,早已看破世间红尘。我,还能再爱吗?“微蓝,是时候了,我会让你一世无忧,天使和堕天使的最后一子。”路西法笑了,我的儿子啊,你,一定要幸福……
  • 金城公主李奴奴

    金城公主李奴奴

    她的祖母是一代女皇武则天,她的父亲是唐中宗李显,她的姑姑是文成公主,她的母亲是和思皇后,她是唐朝著名公主——李奴奴。我是历史系的一名学生,只是多看了一眼她的照片,怎么就阴差阳错的上了她的身,成了公主呢!得,豁出去了,既来之则安之,那我就把这位公主的路替她走下去,走的更好。
  • 神道魔尊

    神道魔尊

    命运的安排?还是轮回的宿命?一个阴谋下诞生的奇迹,是否能打破宿命,重掌命运。看一代魔帝怎样踏出一片天地
  • 冷庐医话

    冷庐医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总裁有旨:老婆大人要抱抱

    总裁有旨:老婆大人要抱抱

    “大总裁,你节操掉了,麻烦捡一下!”某女半露香肩,望着眼前这位一脸愤怒的说道。“夫人,节操这个东西呢,是给外人看的,对内人,我只要节操的一半就可以了。”某腹黑男坏笑一声,说完这话将某女推倒,此处省略一千八百字。“总裁大人不好了,夫人要出墙!”“给我把墙扒了!”苏言蕊欲哭无泪,看着一片废墟。“妈妈,要不咱们还是别和爸爸较劲了,你道行不够啊!”小包子摇头晃脑的说着,看着自己老妈这眼神里分明充满嫌弃。“老婆,这下家里没墙了,要不你爬树?”某人腹黑的说了一句之后,再次出现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民国群侠传

    民国群侠传

    20世纪初,纽约地区发出一道世界各地高手排行榜,掀起了各国高手的腥风血雨。民国刚刚建立,中华大地百业待兴。一个流浪南美的中华少年回到了华夏大地,又将扰起一股巨浪!
  • 银河警察

    银河警察

    公元2012年,当地球上的科学家们依然在为外星人是否存在而争论时!叶秋却成为了一名银河警察,全称为银河联邦警察局驻地球首席特派员!至于他怎么能混上首席完全是因为整个地球也就他一个银河警察罢了,只是这么称呼好听点!上司也仅仅给他配发了一些装备就任其自生自灭了!听说地球属于银河系的偏远地区很少被人关注,听说除了偶尔会有一两个实在被银河警察追的没处躲的逃犯会来这里逛一圈,基本上罪犯是宁愿进监狱也不愿意在这么落后的地方过原始生活的!所以地球很安详,就连飞船都很少经过这附近,而身为银河警察的叶秋在这里除了偶尔有点小任务、小事情需要处理之外,基本就没有任何事情了!就这样,叶秋从此过上了属于片警的幸福生活,而且还是那种类似于偏远山区的片警,在他所管辖的范围内基本就是土皇帝一样的存在,可以肆意的作威作福,只是他负责的这片稍微大了那么一点,范围包括整个地球而已!
  • 小老板的创业经:创业头三年动作全分解

    小老板的创业经:创业头三年动作全分解

    创业不是件容易的事,据权威机构调查统计的结果显示,个人创业前5年内失败的概率达90%,后5年内失败的概率是9%,10年内创业成功率是1%。 本书是创业青年领袖人物、80后新偶像、资深品牌咨询师李治仪老师写给创业者的企业初创期实战指导书。本书是李老师多年来在创业和咨询过程中对创业的经验总结和内心体悟,以创业初期需要做的事为线索,以生存为第一要务,指导创业者如何在创业头三年从无到有,从资金到人才,从人才到运营,从运营到客户,从客户到财务,步步为营,将第一桶金收入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