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61900000011

第11章 回忆害死人(2)

“那我要提醒你了,这次陈总调你去策划部,可不是一个大馅饼。那个马四眼,可不是那么与人为善的,这次你驳了他的面子,他不会让你好受的。”

“去策划部是我的梦想,我是学中文的,做业务确实不行。或许,我可以胜任文案。我去了以后,一定好好干活。”

“干活?去了有没有活儿干,还难说呢。这个马四眼,我也说不上来他到底哪里不好。不过,既然陈总让你去,一定有他的道理。”唐木自己也是瞎猜,她并不确定什么。

“你很了解陈总。”我不自觉又有了阴暗的猜测。

“闷骚的人都很恶毒。”唐木突然翻脸。

我觉得自己很卑鄙,很小人。说白了,我就是隐约地猜测到,陈总和唐木之间有某种关系。

我怎么就成了一个心理阴暗的小人了?

这一切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我一个人提心吊胆地走在学校的小路上,生怕碰见熟人。

夏日,夕阳紧贴着海平面,周围归于寂静。整座海湾,金色的余晖满布,波光粼粼间,仿佛身在异境。

我坐在天地之间,却不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我对自己的过往讳莫如深,从不对别人提及,包括张落雪和唐木。

越是不愿意想起的事,越在心里蠢蠢欲动,不时探出头来,刺痛你的神经。

我出生在农村,上面两个姐姐,我是家里唯一的男孩。父亲是小学民办教师,母亲在家务农,爷爷是村里的老秀才,也是一个极出色的木匠。这样的家庭,在农村来说,已经算是不错。家里没什么值得称道的,唯一的传统就是供养男孩读书。爷爷是村里为数不多的秀才,父亲也在那个普遍小学不毕业就辍学的年代被爷爷逼着读完了高中,我则更进一步,考上了大学。

我从小并没有表现出过人的天赋,一天到晚,只知道疯玩。在农村,没有变形金刚,没有奥特曼,我小时候甚至还没有电视。可是,农村的一草一木,一块石头,一团泥巴,一张废纸,都可以成为我们玩乐的道具。

春天,我们上树采榆钱,去田野里挖一种叫“福根”的草根(茅草的根,细细的,一节一节的,像甘蔗),嚼在嘴里很甜,福根的花(茅草花)在抽穗前我们就从松散的黄土地里抽出来,很清新很好吃。

夏天,我们用面筋粘知了,用油炸了吃,很香。夏日的中午,趁大人都午睡了,约上几个小伙伴去鱼塘摸鱼。

秋天,田地里的野兔很肥,我们用夹子在兔子的必经之路上埋伏,一天总能抓到一只两只,在田地里生火烤了吃,美味极了。

冬天,我们在冰面上玩陀螺,打冰溜溜。

就这样,一直玩到八岁。

这年,父亲已经不能容忍我的贪玩了。我不得不背上书包,跨过幼儿园,直接进入一年级。小学前四年级,我的成绩一直中游泛泛。奇怪的是,我在即将升五年级的时候,突然发力,一下子成了班上的优秀生。

我在学习上开窍了,爱上了学习。升入初中,我延续了自己对荣誉的渴望,为了期末考能拿到年级第一,考试前的一个月每天早上四点钟我就悄悄起床,溜到教室学习。当时的镇中学,条件很差,冬天宿舍和教室都没有暖气,连炉子都没有。可是,我并不感觉冷,或者苦。

一好百好,学习好了,其他什么事仿佛都可以做好。我那时有无穷的动力和精力。学校的女生,经常用异样的眼神看我,可是我并没有动心。

初中毕业,我放弃了那时很抢手的中专,以全县第二的成绩,进入了县一中。我这时想到了要考大学。考大学比考中专有面子多了。现在想想,当时的学习动力,是为了博得家乡人的艳羡,每当看到父母脸上自豪的笑容,我心里就获得了极大的满足。

从初中到高中,我一直是班长。高中时,还获得了一位华侨老乡在学校设立的奖学基金。学校每年只有三个高中生入党名额,我就是其中之一。

高考时,我发挥得不是很理想,只考上了一所一般的“211”重点大学,但我想尽快进入大学,我憧憬着自己的大学生活。

1999年,我进入了大学。

大学离老家不远,坐落在举世闻名的海滨大城市——岛城。

在乡人的眼热艳羡中,在父母和爷爷的幸福期盼中,在自己的无限憧憬中,我作为当年村里唯一一名大学生,踏上了去岛城的火车。

开学第一个月,军训时间。

辅导员根据高考成绩和高中表现,任命我为临时班长。

我自然而然地接受了这个任命,我已经习惯了当班长。

军训间歇,教官带我们跟其他系的方队拉歌。我作为临时班长,居然连《打靶归来》都不会唱。还好,班上有不少人也不会唱,我并没有很不自在。

军训很苦,但是这些苦对我——一个农村出来的孩子来说,不算什么。

刚开始时,我普通话极差,生硬,拗口,发音也不准。不需自报家门,说一句话,就知道是农村出来的。

军训快结束时的篮球比赛,教官喊了其他方队的几个教官组成一队,要跟我们打篮球友谊赛。班上几个同学都跃跃欲试,教官说:“班长,挑几个人,上!”,我窘迫地站起来,跟教官小声说:“我……不会。”

教官没在意我的羞惭,“这么个大个子,不会打篮球?”然后他转身对着我们的方队:“出来几个,快点!”

班上,蹭蹭地站起几个同学,而我,只能装作兴致很高地跟一堆女生给他们加油。这场篮球赛是我进大学后的第一课,我觉得自己很丢人,很糗。

新学期开始,辅导员王刚组建了临时班委,我依旧担任着临时班长,等待三个月后班里的重新组织选举。“选举”,这个词,我是第一次听说。我已经习惯了被“任命”为班长。

我、孟代强、郝伟和赵忠娃分到了一个宿舍。

赵忠娃跟我一样,来自农村。他话很少,每天最早一个起床,洗漱完毕,把床铺收拾得整整齐齐。然后,按时上课,认真听讲。

郝伟和孟代强,一个来自大连,一个来自天津。他们出门腰里总是别着CD机,戴着耳塞,他们甚至在第一学期就染了黄头发。他们喜欢打篮球,更喜欢看足球比赛。那时,韩日世界杯刚刚结束,这成了他们俩晚上的谈资。而我和赵忠娃几乎像听天书,插不上嘴。

郝伟和孟代强不但喜欢打篮球,而且喜欢一身运动装扮,整天一身对勾牌运动服。很不幸,我也有一件这个牌子的T恤,是高考完了我在农村的大集上花了十五块钱买的。那个对勾,现在满大街都是。孟代强问我:“你这件对勾牌T恤我在专卖店怎么没见过这款?多少钱?”我说:“十五块。”当时,我还不知道什么叫品牌。郝伟听说我买的地摊儿货,指着自己身上的那件说:“一件正牌的对勾T恤至少得上百。怪不得中国人出国旅游,人家老美、老法在海关会验明正身,就是要看看你穿的到底是不是假货!”

从那天起,我再也不穿那件冒牌对勾T恤了。当然,也没有钱去买正版的。

开学没几天,郝伟父母不放心儿子,专程从大连开车来岛城看望他。据说,郝伟父亲在大连有三家公司,资产几个亿。可是郝伟故作独立地跟我们说,他毕业了,才不稀罕回大连那个小地方。他要留在岛城,自己创业。那天,郝伟父母请我们宿舍三个去香格里拉吃饭。我第一次进这么高档的饭店,路都不会走了。那一餐,听郝伟说花了两千多,我一年的生活费。

郝伟父母回大连前,在岛城雇了一个钟点工,每周来一次宿舍,收走郝伟的脏衣服,一天后,叠得整整齐齐地给他送回来。在我还不知道电脑是什么的时候,郝伟已经配上了笔记本。那是我噩梦的开始,郝伟和孟代强两人各自在宿舍里放了一台电脑,中午睡觉时两人把音响开到最大,咣咣地玩CS。我觉得郝伟有些洋相,洋相就是装的意思。当然了,我也想装,但装不来,没钱。

开学没多久,中秋节到了。

文艺委员赵娜娜,团支书周肇峰,跟我商量,要组织一场露营晚会。这场晚会也是我当班长以来,要组织的第一次重要活动。

我也曾听师兄师姐说,大学里,学习很重要,但是活动更重要。尤其是班长,组织能力如何是能否带好整个班级的关键。我当然不会把他们的话当耳旁风。

我跟赵娜娜、周肇峰等班委,分工,买月饼,小礼物,想了几个游戏。我想,一定要办好这个晚会。

中秋节到了,那晚的月亮很圆。

我们从系里借了麦克风,在学校图书馆前面的草地上,开始了我们的活动。

刚开始,班上几个离家远的小女生就开始哭。我做了开场,话说得很俗套,都是些什么有缘聚在一起,就要精彩地过好大学每一天,不留遗憾什么的。现在想想那些话,纯粹像节目重播一样让人反胃。可是,我当时真的没什么说的,只能走套路。

记得那晚,最出风头的就是周肇峰和郝伟。周肇峰模仿迈克尔·杰克逊的擦玻璃,令人叫绝。郝伟则唱了一首布赖恩·亚当斯的《EverythingIDo,IDoItForYou》,迷倒了班上所有女生。

那是我第一次听到有人边弹吉他,边唱英文歌。

我虽然听不懂郝伟在唱什么,但是他唱得确实很好,吉他也弹得非常棒。

那晚,除了主持晚会,我什么才艺都没有,我什么也不会。其实,从郝伟迷倒了众人那一刻起,我就觉得自己应该学点什么了。

晚会另一个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张落雪了。当时,她很安静地抽出一管洞箫,开始吹。那晚,她吹的是《平湖秋月》,这是我后来才知道的。她是那么安静,却那么切合意境。一曲箫声,让所有人都沉醉了。后来,我不止一次地听这首《平湖秋月》,那种意境,每每让浮躁慌乱的我,静下心来。

开学后不久,班里的同学都开始找课外组织。有的参加了校广播站,有的去了吉他协会,有的成了校报的通讯员,有的进了学生会。

没有任何特长的我,为了显示自己的课余生活也很精彩,找了一个不需要任何文体特长的部门——学生会生活部。生活部的工作很生活,我们关注学校食堂的饭菜是不是货真价实,学校小卖部是不是有暴利。

后来,班上成立了篮球队,参加学校班级联赛。

中文系男生少,我们班四十六个人,男生只有十七个。会打篮球的有七八个,不会打的里面大部分是小个子。而我,作为班上第二高度,居然不会。

郝伟跟我说:“班头,你不练练篮球?一百八十公分的个子,不打多浪费啊!”

敏感的自尊揪紧了我的神经。从那天开始,我每天早上五点起床,一个人去篮球场练习投篮,没人指导,没人陪练。我那时并不知道,篮球是个集体项目,一个人瞎跑瞎投,永远也学不会。

一个月后,我开始跟着他们一起去球场,偶尔抢篮板,不是撞人,就是打手,或者拿到球后不出三秒区,原地起跳。我总是忘了规矩。

这样,我成了班里篮球队的替补。

我想,我可以慢慢融入这个团队,成为他们的一员。

班级联赛很快就开始了,我们班要跟大一的其他班打小组赛。之前的三场,我都没有上场机会,我是替补中的替补。不到万不得已,篮球队队长郝伟是不会让我上的。

小组赛最后一场,对手是机电系的。如果我们赢了,就出线。

结果,中锋孟代强,在第四节扭伤了脚,此时比分很接近。

郝伟招呼我。我很紧张,我从来没上过正式比赛。

我胯下运球,带球突破,然后后脑勺传球,郝伟轻松投进,过来跟我击掌相庆。然后,我后场断球,快速通过中场,形成突破,对方三人包夹,我一个转身运球,摆脱防守,在罚球线起跳,像乔丹当年那样,飞身跃起,左手转右手,来一个暴扣……在我的出色发挥下,我们逼近比分,并一举反超,拿到出线名额……

我上场前,这么幻想着。

可是,上场后,我接连两次犯规。我的技术动作根本就是野路子,拿到传球后,总是慌里慌张地赶紧把球传出去,我不会带球!手里的篮球就好像一个烧红了的铁球,不敢沾手。

比赛不到一分钟,77∶78,我们落后一分。

机电系进攻,我本能地退到他们的篮板下,准备防守。他们的五号,内切投篮,动作很漂亮。可惜,打筐没进。我高高地跃起,篮球居然被我抢了下来。

这次,我落地后,把球抱得稳稳的,想着怎么把球传出去。

我看到了队长郝伟,他在外线。

我高高地抛起球,传给他。球飞到半空,一只手突然伸了过来,抢走了篮球。

郝伟急得大喊:“人盯人,人盯人!”

我们扩大了防线,把对方挤到了三分线外。我盯着刚才断我球的那个大个子中锋,他在运球,试图突破我。

只要不给他投篮机会,24秒就很快过去了。然后我们就能抓住最后一次进攻机会,关键球反超比分。当然,那时我不可能想得这么周密,这是我后来回忆时分析的。

我看着球在他胯下跳来跳去,我果断地一伸手,球,居然被我拨了过来。

拿到球后,我迅速扔向我们半场。我说过,我不会运球。

结果,一扔出去,我就傻眼了,我们半场一个人都没有。大家眼看着球,扑腾扑腾在那里跳。我赶紧冲了过去,还好,我再次拿到了球。而且,球就在三步上篮的位置。

对于三步上篮,我练得很好。

我开始准备。

一步!

两步!

三步!

……

四步!

我走步了!

裁判吱吱地吹响了哨子!

我走步了!

我当时愣在球场上。

同类推荐
  • 硫磺密杀

    硫磺密杀

    杰里米在阁楼中被谋杀,但罪犯没有留下任何线索,似乎这是由超自然的力量所主宰。纽约警方努力寻找到死者生前的最后联系人,但随着调查的深入,案件把警方从奢华的曼哈顿区,带到了意大利充满神话色彩的乡村,并逐步揭开了三十年前,四位神秘人物暗自遵从黑色魔法,与恶魔缔结下不可告人的契约的惊人秘密。本书特色:绝对的惊悚、奇妙的悬疑和细致入微而又形象生动的描写,使得《硫磺谋杀案》理所当然的成了一本最为惊险且吸引人的小说。
  • 银行行长2

    银行行长2

    读果红著的《银行行长2》,让你看到比现实更深更远的东西。道理谁都懂:金融危机不仅是金融的危机,更是信心的崩溃,信心的危机。金融危机来时最需要什么更是显而易见:逆势而上的进取心;因市而变的经营观;同舟共济的责任感;强化管理的事业心。这话说起来很铿锵很有力,真做起来竟然举步维艰。金融危机背后有太多你不知道的故事。一起来翻阅《银行行长2》吧!
  •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3卷)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3卷)

    微型小说,在我国虽然自古有之,如《世说新语》《唐元话本》《聊斋志异》等,但一直属于短篇小说的范畴,未能从短篇小说中独立出来。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读者没时间看长篇大论,喜欢看短小精悍的小说。微型小说便很快盛兴繁荣起来,受到读者的喜爱。因而一些报刊纷纷开辟微型小说栏目,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发表微型小说的报刊有两千家左右,每年发表的微型小说达七八万篇。《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以微型小说是一种独立的文体的眼光,重新审视了过去混杂在短篇小说中的微型作品,精心筛选了一个世纪以来的微型小说经典佳作。较之近来出版的一些标榜微型小说经典选集,更具有综合性、经典性和权威性。
  • “空”之x幻想

    “空”之x幻想

    “空”是一系列独创的寓乐流超强的奇幻小说,是一部可以帮助人们提升自己,找到幸福的书。属于哲学科普,论道谈佛,写人类起源,诸神之战,时空穿越,星际旅行,英雄无敌,儿女情长。
  • 两晋通俗演义

    两晋通俗演义

    蔡东藩最先撰写的是《清史通俗演义》,1916年9月问世,最后完成的是《后汉通俗演义》,1926年秋季脱稿。在大约11年的时间里完成了11部演义,而每写一部演义,都得搜辑、研读有关的大量史料。前面谈过,光“正史”就有4052卷,但光研读“正史”还远远不够。例如他写《元史通俗演义》,除了根据《元史》,还参考了《元秘史》、《蒙鞑备录》、《蒙古源流》、《元史译文补证》与国外有关蒙古史的译文。由此可见,蔡东藩为了完成这部普及祖国历史知识的通俗演义,付出了多么艰巨的、几乎令人难以想象的精神劳动。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掌上明珠

    重生之掌上明珠

    上一世,她有太多遗憾,关于家族,关于自己,关于……他!这一世,她誓要弥补!残害家人者,要他们血债血偿;欺辱自己之人,让她们身败名裂!只是前世被她亲手毒死的他,是否能够破除魔咒,与其相守偕老,是否还能笑看风云变幻,我自惬意人间?一句话文案:杀夫之妇重生后。求收藏,求推荐票,求留言~~~
  • 妃常穿越:妃为王纲

    妃常穿越:妃为王纲

    温妙可:二十一世纪的一个小迷糊,脾气有时好有时坏,好的时候可以把人哄得团团转;坏的时候可以气死人不偿命,属于直肠子,大的成见。至理名言就是:我的生活我做主。东方皓宇:一个国家的王爷,俊美无比,身份高贵。这样的人,是每个女子梦寐以求的如意郎,只可惜,此君好像认定了温妙可一样,非她不娶,至理名言就是:你的眼中只能看着我。
  • 红尘一骑为君来

    红尘一骑为君来

    相传,青丘之狐冉裘乃帝君座下二宠之一,另一只是冉裘姐姐白银之狐冉夕,冉夕负责管理帝君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而萌萌的冉裘负责的在帝君看来颇为重要,那就是——暖床!冉裘表示,她更愿意去斗斗小三,撕逼绿茶婊!青丘之国,其阳多玉,其阴多青雘。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有鸟焉,其状如鸠,其音若呵,名曰灌灌,佩之不惑。英水出焉,南海注于即翼之泽。其中多赤鱬,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鸯鸳,食之不疥。——《山海经》
  • 中国短篇小说年度佳作(2011)

    中国短篇小说年度佳作(2011)

    阅读2011年的短篇小说,经常能发现一些不太熟悉的名字,这是最令我欣喜的事情。短篇小说是最具文学性的小说样式。现代的短篇小说从“五四”写起,一直写到二十一世纪,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反复磨炼,应该说已经成为一个相当成熟的文体了。短篇小说代表了传统小说的审美形态,不会去迎合外在的变化。为了适应新的文学生产环境,许多文学样式不得不改头换面,但文学为了适应消费时代的改变,带来的并不是文学的新生,而是文学的泛化、矮化和俗化。优胜劣汰,旧的文学死亡了,会诞生一个新的文学形态,比如网络文学、手机文学。但我始终认为,文化和文学拒绝进化论。因此,能够将一种传统的文学形态保存完好,将是人类文明的幸事。
  • 末世之陆地巡洋舰

    末世之陆地巡洋舰

    X病毒爆发,不但世界上将近四分之三的人类已经彻底的成为了恐怖的丧尸,而且更加可怕的是,那因为基因突变而比丧尸更加可怕的变异体恐怖怪兽。杀戮,经过了无尽的杀戮,在疯狂之中不断地提升,和唯一的依靠陆地巡洋舰一起,走向那进化的终极。想要活命吗?好吧,随我来吧,和我的陆地巡洋舰签订契约,这样的话,你不但从此以后立即就可以得到在这末世之中存活的能力,而且可能还可以活的更加的滋润!什么?你说代价?也没什么啦,只是签订了契约从此以后成为我最忠心不二的仆人罢了,与丢掉性命比起来,这个代价真的很微不足道,不是吗?
  • 末日三万年

    末日三万年

    动漫、游戏、电影等幻想中的生物忽然间来到现实世界,开启了末日的序幕。然而……“虽然主角现在重生到末日开始前已经烂大街了,但你也不能把我弄到末日开始三万年后啊?这下可是什么都晚了?”看着眼前的光幕,王凌是久久无语。
  • 著名谋略家成才故事(中国名人成才故事)

    著名谋略家成才故事(中国名人成才故事)

    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够汲取激励人心,催人上进的力量。他们成功的人生之路,能够激发我们更高的人生追求。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吸取他们前进道路上的教训,能够使我们事半功倍。在成长之路上,天赋固然重要,但人生的磨炼、社会的感染、环境的熏陶,自身的努力等,都影响着人生智力的发展和才能的表现。人与人的天生智力并没有多大的不同,但随着后天的学习与培养,不同的人就表现出不同的才智,只有把这种才智积极地运用于实践和创造活动中,才能发挥神奇的作用,才能创造出真正的社会财富。
  • 游侠玄魂

    游侠玄魂

    游侠玄魂,暮色茫茫,这个月黑风高夜。多谢支持。苏建勇NickSuJianYong杜令功稣2015广东化州
  • 周公解梦

    周公解梦

    每个人都会做梦,但很少有人知道梦所代表的真正含义。更不明白那其实是一种预兆,提示着即将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究竟是福还是祸!就像地震之前,猫狗行为会出现异常;洪涝的前几天,蚂蚁会不眠不休的搬家一样,每当生活发生重大变化之前,梦其实都在为我们做着指引……
  • 漫威中的武者

    漫威中的武者

    “师傅说过,武之一道,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来史蒂夫,这套五行拳打上一百遍”“师傅说过,武之一道,先要修心,其次修型,来托尼,跟我师父去打坐5小时”“师傅说过,文武之道,要张弛有度,来娜塔莎,我们吃饭去”这就是一个武者在漫威世界中的生活。